医院院感检查知识要点

医院院感检查知识要点
医院院感检查知识要点

迎检知识要点

一、职业暴露防护

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

1.用流动水冲洗伤口(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

2.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再用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对伤口表面进行重力挤压;

3.伤口冲洗后使用消毒液如碘酊、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应急处理后,当事人报告部门负责人和疾控处,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二、手卫生

专家会随机抽查,切记“两前三后”一定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接触病人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三、传染病预检分诊

1.临床科室负责具体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科室分诊台为传染病分诊点,配备快速手消液和防护用品,摆放好院感科发放的温馨提示牌。

2.对于经血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肝、丙肝、梅毒等)患者,经临床医生判断可以手术或治疗的,可在我院继续治疗;入不具备手术条件,则与患者沟通改约,先去综合医院就诊。

3.门诊发现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流感患者或流感样体征),与患者沟通改约,发放外科口罩,建议患者先去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对患者进行咳嗽注意事项(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流动水洗手)和手卫生的宣传教育。

4.病房发现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流感患者或流感样体征),应立即对病人采取就地隔离措施,准备单间病房,并做好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外科口罩等)。

四、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是指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病房发现多重耐药菌后,在患者房间门上或患者的病床栏贴接触隔离标识。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操作时做好接触隔离;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专人专用;加强物表和床单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患者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五、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启动条件在短时间(1周内)内同一病区连续发生3例及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

终止条件末例院感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病例出现,即可终止应急处理工作。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一、按照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我院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垃圾袋、黄色垃圾袋、红色垃圾袋;运送医疗废物工具应封闭符合防渗漏、防遗撒的要求。 二、医用未经污染垃圾(统一用黑色垃圾袋盛放) 如使用后的医用包装袋、纸盒、无污染的生活垃圾放入黑色塑料袋,每日由病区护工送到生活垃圾储存处,由环卫部门指定专人,运出集中处理,日产日清。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 内容:消毒灭菌、手卫生与医疗废物管理 消毒和灭菌 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五、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注射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Ⅳ类:传染病科及病房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消毒灭菌合格的关键是方法剂量 基本程序 医院常用的消毒方法有2种 物理消毒法——热力紫外线远红外线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法——浸泡、擦拭喷洒、喷雾联合应用 化学消毒剂有4种: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的措施之一。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什么时间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 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 关于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通知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1、什么就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就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与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院内感染。 2、根据引起医院感染病原体来源的不同,医院感染分哪两类? (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各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慢性基础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等。 4、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与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与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问获得的感染。 5、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6、医院感染病例如何报告? (1)医院感染散发病例诊断后,应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在确诊后的24小时内报告感染控制科。 (2)如果医院感染同时属于法定管理传染病的,还应进行传染病报告。 7、医院感染的感染途径有哪些? (1)接触传播(2)飞沫传播(3)空气传播 8、什么就是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就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什么就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

院感知识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 答:洗手啊, 2、何为手卫生 答: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一般手卫生设施包括: 答:洗手用的流动水、洗手池、清洁剂、手消毒剂、水龙头开关、干手纸巾、干手机或毛巾。 4、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答:①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到清洁部位; ②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④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⑤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5、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答:①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②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③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a)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b)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c)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d)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e)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f)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g)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6、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答:①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②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③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④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⑤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7、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8、何谓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 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 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 例的现象。 9、暴发流行的常见传播方式有哪 几种 答:共同来源、带菌者传播、交 叉感染、空气传播和其他方式。 10、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 项措施包括: 答: 11、标准预防的概念 答: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染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 12、标准预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答: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当医务人员每一次进行可能与污染物接触时,

院感基础知识培训试题附答案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试题科室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 1、____________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A后勤管理 B财务管理 C感染控制 D人事管理 2、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______。 A 50% B 70% C 90% D100% 3、安全注射应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______________造成危害的注射。 A对接受注射者无危害; B对医务工作者无危害; C环境和他人 D 对其他患者无危害; 4、医院工作人员在_______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A医院内 B医院外 C其他场所 D科室 5、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后_____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A 2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6、正确填写感染病例报告卡,散发病例_____内报院感科。 A 2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7、严禁在_______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A 清洁区 B 非清洁区 C无菌区 D洁净区 8、七部洗手口诀___________。 A内、外 B 夹、弓 C 大、立、腕 D以上都是

9、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____________使用。 A 一人一针一次 B 一人二针一次 C 二人一针一次D一人一针二次 10、皮肤消毒后应_________后再进行注射。 A 10分钟 B 完全待干 C 立即 D 5分钟 11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超过___小时后不得使用。 A 0.5小时 B 1小时 C 2小时 D 3小时 12、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______不得使用。 A 2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 13、药品疑有污染或保存不当时应立即_____。 A 继续使用 B 停止使用 C 扔掉 D 观察使用 14、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瓶,容器应每周更换_______并进行灭菌。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15、启封后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有效期为_____。 A 7天 B 14天 C 15天 D 30天 16、锐器盒到达______时及时封闭。 A 1/2 B 2/4 C 1/3 D 3/4 二、填空题(每空2分) 17、职业暴露的预防最基本措施是_____。 18、医务人员特别需要防范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_______。 19、意外针刺伤的现场处理方法为_______、 ________、

院感基础知识题库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基础知识题库 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为那位? 答案: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2.手卫生是那些手卫生行为总称? 答案: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指多少距离 答案:1米以内 4.病房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m 答案:大于0.8 m 5.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有那三种隔离措施隔离措施? 答案: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措施 7.特殊感染是指哪些感染? 答案:阮病毒、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 8.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消毒、再清洁,再消毒或灭菌是否正确? 答案:错误 9.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微粒子直径为多少? 答案:直径≤5μm 10.发生乙肝病毒职业暴露,HBsAb达到多少时,不需要特殊处理 答案:≥10 IU/mL 11.医院发现哪些情况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答案: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2.艾滋病预防性用药应在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答案: 24小时 13.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答案: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4.发生梅毒职业暴露,推荐使用苄星青霉素单次肌注,用量为 答案: 240万U 15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标识分别是什么颜色? 答案:接触隔离(蓝色)、飞沫隔离(粉色)、空气隔离(黄色) 16.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达到的要求: 答案:≤10cfu/cm2 17.医疗机构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医疗机构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 18.请说出经空气传播疾病的定义 答案: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包括了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麻疹和水痘)。 19.手卫生五个时刻指的是哪些? 答案: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风险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20.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和假暴发? 答案: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假暴发:疑似医院感染暴发通过调查排除暴发,而是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 21.手消毒剂开瓶后有效期多长时间? 答案:GB 27950-2011《手消毒剂卫生要求》中要求,易挥发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60天。

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院感知识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外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内源性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的常局菌或暂居菌)。 2、外源性医院感染的传播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我国医院感染常见发生部位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和(手术部位)。 4、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 5、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6、医院感染中,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48)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7、医院感染中,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病人入院时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8、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机会致病菌为主)、(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及(主要侵犯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9、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检测范围可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0、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属于(感染)性废物。 二、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不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的为( B ) A病人 B病人自身的常居菌 C污染的医疗器械 D病原菌携带者 E污染的血液制品2、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患者住院次日早晨尿常规检查显示,WBC 30个/高倍镜视野 B患儿住院48小时内出现麻疹 C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D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切口局部红、肿、热、痛、并可见化脓性分泌物 E手术缝线通过处有轻微炎症

3、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 ) A住院期间急性胆囊炎发作 B患者住院一周后出现无症状菌尿症 C病人肌内注射后出现注射部位明显肿胀、疼痛、穿刺有脓性分泌物 D患者在拔牙后出现化脓性牙龈炎 E因肺炎链球菌肺炎住院治疗,治疗期间痰培养又发现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征象4、诊断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E ) A临床表现为假膜性肠炎和腹泻 B可由艰难梭菌引起 C与应用抗菌药物有关 D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调或培养出有意义的优势菌群 E与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关5、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部位( B ) A泌尿道感染 B胃肠道感染 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D医院获得性肺炎 E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6、关于微生物标本采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避免常居菌群污染 B在感染急性期 C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 D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 E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7、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应在多长时间内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E )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立即 8、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应该由谁来确认(D) A医生 B护士 C病区护士长 D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专家 E科主任 9、临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以下因素制定,但不包括(E)A病原菌种类 B患者感染部位 C感染严重程度 D抗菌药物特点 E患者性别10、以下哪种病原体感染不是临床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E)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支原体 D铜绿假单胞菌 E流感病毒

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督导检查表

附件1 二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督导检查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市/区)医疗机构名称:检查时间:年月日检查人:注:检查结果填写说明:查检结果为“是/有”的,在检查项后的“□”填1;“否/无”的填0 检查项目类别检查内容存在问题 1.医疗机构基本情况1.1医疗机构性质 政府举办□非政府举办非营利性□民营□国有企事业单 位主办□营利性□ 1.2医疗机构类别综合□专科□(请注明) 1.3在岗人数共计人,其中医生人,护士人,其他人。 1.4床位设置编制床位数:张实院开放床位数:张 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2.1医院感染管理 组织 2.1.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由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部门专职人员负责□ 由医疗、护理、质量管理部门兼职人员负责□

其他□ 2.1.2 如果设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定期召开会议□如是:每年次 会议记录□ 2.1.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 2.1.4按床位比配备人数应为人,符合要求□2.1.5成立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2.2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2.2.1消毒隔离制度□ 2.2.2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2.3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2.2.4无菌操作制度□ 2.2.5安全注射措施□ 2.2.6手卫生制度□ 2.2.7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2.2.8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2.2.9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2.2.10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2.2.1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2.2.1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 2.2.13医院感染管理科及科主任职责□ 2.2.1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2.2.15专(兼)职医院感染监控医师、护师职责□ 2.3医院感染督导检查2. 3.1按照制度和流程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每月一次和对一般诊室及病区每季度一次实施监督检查、有检查记录□ 2.3.2督导检查记录齐全,整改措施能体现持续改进。有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结果□ 2.4医院感染培训2.4.1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全员培训,并且制定培训计划□如是,一年次 2.4.2培训相关材料齐全□ 2.4.2院感科负责人接受过上级医院或卫生行政部门的培训□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住者等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与医院相随并存,并随医院的发展而日显复杂。对医院感染的研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纯清毒隔离到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免疫学、消毒学、管理学、治疗学等复杂的研究过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从传染病的观点来看医院也是疫源地,它具备存在传染源和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的特点,因此医院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又具有没有明确传染源存在的特征,因此也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做好医院清洁,消毒和隔离必将减少医院感染。 二、预防隔离技术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即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空气隔离:目的:预防已诊断或疑有经空气传播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粒径多数小于 5μm)传播的疾病。措施:(1)通风的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至少换气 6 次,配备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2)工作人员在房间内戴 N95 型等高效口罩。(3)病人只能呆在隔离病房。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一、医院感染基本概念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4.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及责任人,处置流程 (一)科主任为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二)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的所在临床科室,应由本科室的质控医生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如遇公休日或其它特殊原因者,应立即报告院总值班,由总值班负责与医院感染管理科联系。 5、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6、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 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 7、床单位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8、感染性疾病传播的环节: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9、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10、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11、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12、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院感基本知识

院感基本知识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三、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报告流程:

三、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三种方法的总称。 掌握“六步洗手法”,手消毒的步骤按六步洗手法搓揉。 工作时手卫生指征(洗手或手消毒): 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两前三后”,即接触患者前、无菌(清洁)操作前、接触患者后、可疑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四、多重耐药菌的定义: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 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现场抽查1-2名病人)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 1.病人床头卡上挂有蓝色隔离标识。 2、实施接触隔离,设单间隔离、相同感染同室隔离或床边隔离。 3、落实手卫生。

4、病人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5、病人用物如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专用或每次用后作消毒处理;每天用消毒液拖地两次,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人床栏、床旁桌椅、门把手等,每天用消毒液冲洗卫生间1次。 6、临床医生注意本医院和本科室的细菌耐药情况,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及时采集合格的标本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7、患者转诊前应通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播控制措施。 8、病人做细菌培养结果连续2次(每次间隔应大于24h)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对病人单元必须做彻底的终末消毒处理。 五、基本术语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分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要求无菌方法处理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呼吸机管道等。--要求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方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粘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便器等。----要求低水平消毒方法 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

院感知识考试试卷答案

医疗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 2、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3、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直径≤5u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4、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5、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6、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示,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7、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小于1 M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 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10、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二、单选题(30)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c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2.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 ) A. 暂居菌 B .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3.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以下正确的是:( d ) A.不用洗手,消毒就行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不需要重新外科手消毒 C.清洗双手、前臂及上臂下1/3,不需修剪指甲 D.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4.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a )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X,每题4分,共60分。 (1)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属于感染性废物。()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可使用。() (3)导尿管不慎脱出,应当立即插好导尿管。() (4)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5)连续使用的吸氧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须每日更换;湿化液应 用过滤水。()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属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7)检出一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病人,科室采取了接触隔离措施。() (8)MRSA的病人要到放射科做CT检查,将检查单交给病人,让他直接去到放射科检查。() (9)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之一。() (10)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针头、导尿管、活检钳等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灭菌。() (11)血压计袖带、压脉带、听诊器、床头柜、床单等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需按时清洗干净,用低效消毒方法即可, 有污染时采取高水平消毒。() (12)无菌棉签须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13)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 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措施。() (14)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15)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2)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试题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4、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属于医院感染。 5、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100张病床以上、100—500张病床、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医院感染率应分别低于7%,8%,10%;一类切口部位感染率分别低于1%,0.5%,0.5%。 6、医院感染漏报率应低于20%,医院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力争控制在65%以下。 7、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8、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保护性隔离病房、供应室无菌区、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类别为Ⅱ类,其空气细菌总数为≤200CFU/M3,其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为5CFU/CM2,其医务人员手细菌数5CFU/CM2,并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 9、预防手术感染部位使用抗生素的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1小时,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再加用一次,手术后用药一般不超过3天。 10、提倡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应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力求做到有样必采,住院病人有样可采送检率力争达到60%以上。 11、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卫医发〔2003〕287号),文献印发给各省、直辖市卫生局、环境保护局……,请遵照执行。 12、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性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我院具体管理科室总务科;责任人总务科指派专人,监督检查科室院感办。 13、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其医疗废物种类可分为五类(1)感染性废物(2)病理性废物(3)损伤性废物(4)药物性废物(5)化学性废物并依次注明每一种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标记及颜色(1)“感染性废物”黄色(2)“病理性废物”黄色(3)“锐器”黄色(4)“药物性废物”褐色(5)“化学性废物”黄色。 14、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理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6月4 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2003年6月16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是非题 1、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治安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5、医疗废物与旅客可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6、医疗机构内医疗垃圾可以与员工电梯、病员电梯、餐梯、清洁货梯一起载运。(×)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记录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记录) 保洁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医院职工、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住者等在医院内获得的一切感染性疾病。医院感染与医院相随并存,并随医院的发展而日显复杂。对医院感染的研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纯清毒隔离到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免疫学、消毒学、管理学、治疗学等复杂的研究过程。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从传染病的观点来看医院也是疫源地,它具备存在传染源和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的特点,因此医院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又具有没有明确传染源存在的特征,因此也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做好医院清洁,消毒和隔离必将减少医院感染。 二、预防隔离技术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即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

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空气隔离:目的:预防已诊断或疑有经空气传播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粒径多数小于5um)传播的疾病。措施: (1)通风的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至少换气6次,配备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 (2)工作人员在房间内戴Ng5型等高效口翠。 (3)病人只能呆在隔离病房。 3、接触隔离目的:减少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感染的发生是通过感染和感染受体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品的间接接触传播。措施: (1)如有可能病人住单人病房,或同病的病人可以住一间病房。 (2)工作人员进入病房时应戴手套,接触病人或接触污染的表面或物品时应穿隔离衣。 (3)接触病人前后、离开病房时应洗手。 (4)限制病人到病房外活动。 (5)进行适当的环境和器械清洁、消毒和灭菌。 三、医疗废弃物管理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和保障人体健康,国务院发布施行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包括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1、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1

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试题1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 2、手术部位感染: 二、填空题 1、目前灭菌速度快、灭菌效果好、经济、坏境污染最小的灭菌方法是:。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如果要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其措施是、、等。如要服药或注射,则需在小时内完成。 3、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时机应在手术切皮前或给予合理剂量和种类的抗菌药物。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正确的是:() A、水池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

水龙头开关 B、尽量使用皂液洗手,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C、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D、科室内可以设公用擦手毛巾方便医务人员 2、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 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 D、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 3、关于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 A、流动水洗手时可采用 B、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四、简答题 1、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二、填空题 1、压力蒸汽灭菌法 2、注射疫苗、药物治疗、跟踪监测、24 3、30分钟-1小时、麻醉诱导期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BCD 四、简答题 (1)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 (2)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4)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5)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6)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基础知识 1.什么是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二类: ①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医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而引起的感染。 ②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的感染。 3.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⑴引起社区感染的新、老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可引起医院感染中的外源性感染,如鼠伤寒沙门菌(可致暴发)、乙型肝炎病毒(血源感染)、 SARS冠状病毒(呼吸道传播)等,但它们并非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主流。 ⑵ 90%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为机会致病菌,且多为耐药菌株,可引起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 ⑶免疫力低下病人病原谱广,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器官移植受体和艾滋病患者易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结核、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弓体虫感染等,多为内源性感染,也可发生外源性感染;后三者还可作为内源性潜在病原被激活的感染。

⑷医院感染病原体可随时间变迁如随抗菌药物的应用可发生真菌二重感染;随免疫功能缺损的进展而发生病原体的改变。如艾滋病病人中当CD4+细胞<200/mm3时易发生肺孢子菌感染;当CD4+细胞<150/mm3时易发生鸟分枝杆菌感染。 ⑸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病原菌感染(复数菌感染或混合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部位混合感染并非少见。 4.什么是二重感染?临床常见的二重感染有哪些? 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是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感染。常发生在机体防御机能下降如原发病严重、大手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代谢药物时。 临床常见的二重感染:口腔感染,白色念珠菌肠炎和肛周感染、伪膜性肠炎、菌群交替性肠炎、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 5.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有哪些? (1)、以机会致病菌为主; (2)、多为多重耐药菌; (3)、主要侵犯抵抗力低下的宿主。 6.菌群失调的概念? (1)、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虽仍生活在原来部位,亦无外来菌入侵,但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 根据失调程度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一度失调:在外环境因素、宿主患病或采取的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或化学药物)的作用下,一部分细菌受到了抑制,而另一部分细菌却得到了过度生长的机会,造成某些部位正常菌群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暴露与防护 1、什么是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皮肤或黏膜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或被用于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2、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几级?分为三级,分别为: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 级暴露。 4、HIV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是什么?若黏膜暴露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等污染物,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用75%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戴手套。 发生意外后尽快做应急处理,报告科室负责人及院感科,并对事故过程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接触物的种类、处理方法和处理经过、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及首次用药时间。 5、职业暴露的途径有哪些? 经皮损伤(针刺、利器损伤)、经黏膜(眼、口、鼻)、经不完整皮肤 (裂开、溃疡、擦伤)、长时间接触(完整的皮肤与血液、体液接触≥ 5 分钟)。其中针刺是职业暴露的最主要方式。

6、常见经血传播性疾病有哪些?常见经血传播性疾病有HIV、HBV、HCV、梅 毒等。 7、针刺伤时如何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必要时进行包扎。 8、试举3 种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1)进行操作时,光线不足、体位不稳、患者不配合。 (2)徒手传递锐器。 (3)徒手缝合创口。 (4)徒手安装或拆卸手术刀片。 (5)注射器使用后双手回套针帽。 (6)用手分离注射器和针头。 (7)弯曲针头。 (8)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破损玻璃等锐器。 (9)锐器盒装载过量。 9、如何避免锐器伤?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如必须复帽只能用单手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 (5)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10、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报告流程? 职业暴露发生后→局部处理→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报院感科→检查相应的抗原和抗体→定期追踪随访。 11、个人防护用品指的是什么?个人防护用品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