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个人所得税(税收第二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酬所得。
李某为某晚报记者,08年4月领取工资3 000元,同月在晚报上 发表文章取得报酬2 000元,报社分别将3 000元按“工资、薪金 所得”项目、2 000元按“稿酬所得”项目扣缴个人所得税。这种 做法是否正确?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演员:
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视同销售的
行为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
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名次的奖金所得;参加中国 境内有关机关和单位组织的有奖活动而取得的中奖所得;购买 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
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 得。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费用的扣除 :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规定如下: (1)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42 000元/年
(3500元/月)。 (2)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
公民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5300-3500=1800(元) 应纳税额=1800×10%-105=75(元)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特殊规定:
工资、薪金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工资、薪金收入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费用扣除问题 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务处理 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的计税方法 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有关问题
所得。 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
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 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因持有中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 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五)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每月的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 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
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
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提示】与单位具有雇佣关系的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
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工资薪金所得,不存在雇佣关系
的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稿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批复(国税函
[2002]146号) 、关于报刊、杂志、出版等单位的职员在本单位的
刊物上发表作品、出版图书取得所得征税的问题
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
因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
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一、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有什么区别?
其一,劳务报酬所得一般不必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与税务登记,而个体工商户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与 税务登记;其二,劳务报酬所得一般为临时性的,个 人所得税按次征收,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为持续性
另外,现行税法对外籍人员和在境外工作的中国公民的工资、 薪金所得增加了附加减除费用的照顾。
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1300元。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某中国公民2012年3月取得工资收入5300元,该月该
年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3500×12
收入总额:
纳税人按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
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必要费用:
每月3500元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 纳税额的计算
(一)居民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
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二)非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在征收制度上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 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相结合 在申报缴纳上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两种方式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三、个人所得税作用
筹集财政收入 稳定经济 调节收入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个人所得税计算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思路及计算举例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法依据不同性质的所得分别规定了其应纳税
的,个人所得税按年征收分期预缴。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根本区别?
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即 个人与被服务单位发生直接劳务关系),提供劳务的 个人与被服务单位没有稳定的、连续的劳动人事关系 ,也没有任何劳动合同关系,其所得也不是以工资薪 金形式领取的。
在税前据实扣除。 (3)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
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4)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
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5)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部队、学校等单 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 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算扣除数
注意:若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分次取得承包
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先预缴税款,年终汇算清缴 。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 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十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 第二节 和税率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缴纳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一、个人所得税概念 二、个人所得税特点 三、个人所得税作用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 算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 和税率
一、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一、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 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纳税人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
所得额。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境外支付
居住时间在 90天或183天 以内(不满一 年)
境外支付境外负担,不征税 境外支付境内负担,征税
所得
境内支付
居住时间在 90天或183天 以上(不满一 年)
境内支付,不征税 境外支付, 征税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四、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
参加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属于工资所得 参加本非任职的位组织的演出——劳务报酬所得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一)居民纳税人 (二)非居民纳税人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一、个人所得税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法律规范是2011年6月第十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和2011年7月国务院发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 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以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 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和损失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租经营所得,均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但纳税人一次性取得劳务
报酬收入畸高的,要加成征收 。 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其他所得,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
《税收》(第二版) 谷义 主编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