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叶佳
来源:《名家名作》2018年第06期
[摘要]女性是《诗经》创作和表达的重要对象,《诗经》众多作品中塑造了各类女性形象,她们或天真,或坚韧,或温柔。
为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诗经》这部作品,就《诗经》爱情诗中塑造的各类女性形象进行解读。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女性形象;解读分析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6-0011-0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内容。
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通过这些爱情诗歌,作者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女子的喜怒哀乐以及人生理想追求,向人们展示了不同身份地位的古代女性形象。
为此,文章就《诗经》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究,旨在透过女性形象加强人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一、《詩经》中的少女形象
(一)美丽天真的少女形象
《诗经》中很多诗歌描述了周代的男女关系问题,在那个时期,男女婚姻关系是一种洒脱自由的关系。
在《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中就对女性美丽的心灵和纯真的外表进行了描述,通过对美丽健康、自然可人少女形象的描绘,让人们产生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在《关雎》中,一个青年男子对河对岸美丽的少女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欣赏少女的自然美和纯真美。
(二)胆小痴情的少女形象
《诗经》中所描绘的一些少女,因为含蓄的性格和现实的阻挠最终没有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欲爱不能。
如在《郑风·子衿》中描写一个女子对她的心上人的思念之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在当时的社会,不知出于什么缘由导致两人失去了联系,女子因男子未来看她而有些许的埋怨。
而女子出于矜持和羞怯没有去找他,在她自己看来似乎是情有可原的。
这些为爱静静等候的少女表现了女性柔弱纤美的一面,她们对待爱情始终有着一颗炙热的心,也始终相信爱情的美好。
(三)忠贞刚烈的少女形象
在周代,父母包办婚姻的习俗逐渐形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为了争取爱情自由而勇敢反抗的刚烈少女形象。
比如《柏舟》中“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表达了少女对喜欢人矢志不渝的坚持和执着。
(四)痛苦矛盾的少女形象
在周代,人们对待男子和女子的态度是不同的,女子在陷入爱情之后也不能像男子一样敢爱敢恨,在爱情中遇到的阻碍很多。
比如在《郑风·将仲子》中写道:“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写了一个少女劝告自己的恋人不要翻墙来和自己见面,因为她害怕自己的父母看到之后责骂她,也害怕其他人的闲言碎语。
这位女子一方面思慕自己的恋人,但是又害怕和他去偷偷约会,这种陷于当时制度的痴情是痛苦、矛盾的。
二、《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一)充满怨恨的妇女形象
女子在爱情中总是比男子更容易受伤,特别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一些不幸的女子免不了被丈夫抛弃的命运。
比如《终风》中写道:“终风且保,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这首诗中描写了一位女子深深爱着一位男子,但是这个男子对这名女子不够忠诚,在结婚之后对其是始乱终弃,女子心中对这名男子充满了怨恨。
(二)坚强勇敢的弃妇形象
《诗经》的创作年代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在这个时期,宗法礼教虽然没有像封建社会一样森严,但是在当时那个社会,妇女往往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地位,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生活十分悲惨。
如《氓》中的女主人公描述了自己在恋爱、结婚之后被丈夫抛弃的故事,但是尽管如此,女主人公仍然坚定不移地对自己的丈夫怀有希望,对爱情始终痴情。
但是在丈夫与其撕毁婚约之后,女主人公便不再徘徊留恋,体现出一个女子勇往直前走自己的路的坦荡自信的坚强和反抗精神。
(三)牵肠挂肚的征妇形象
古代男子经常需要远征,丈夫的远征这对于在家的妻子来讲是苦难的开始,从此之后,在家的妇女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在《诗经》中存在很多思妇诗,反映了兵役、徭役带给人们的生活疾苦。
《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等都生动地再现了思妇形象。
《卫风·伯兮》中写道:“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诗中的女主人公一方面为丈夫的英武出众感到骄傲,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因其出征而对他深切思念,借女主人公对远征在外丈夫的思念来从侧面表达出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残害。
(四)情意绵长的思妇形象
《诗经》中的《葛生》是一首妇女悼念死去丈夫的诗歌,在诗歌中,葛依附于楚,暗喻了男女之间微妙的关系,而在描写“葛生蒙楚,蔹蔓于野”则是为人们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意境和凄惨的氛围,将爱人去世之后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凄凉充分展现出来,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死去丈夫的情深意切。
综上所述,《诗经》是对民族爱情精神早期经历的一种真实性记录描写,其中,三分之一的篇目刻画的都是女子形象,她们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着,或活泼顽皮,无论是《蒹葭》里的在水伊人,还是《关雎》里的窈窕淑女,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形象,充分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和追求。
通过对《诗经》中各类女性形象的分析和了解,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社会意义和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艳芳. 《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J]. 青年文学家,2012(23):40.
[2]高晓玲. 试析《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美[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5-17.
[3]范爱菊. 试论《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J]. 芒种,2013(1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