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论《诗经》中男女恋爱观
![论《诗经》中男女恋爱观](https://img.taocdn.com/s3/m/56730a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b.png)
论《诗经》中男女恋爱观《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品之一,《诗经》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观念,其中也包含了男女恋爱观念的描绘。
本文将从《诗经》中描绘的男女恋爱观入手,探讨其中的特点和发展。
一、男女角色的刻画在《诗经》中,男女角色的刻画多样而丰富。
男性形象主要有君王、士人和普通百姓等,他们多以行动、个性和修养来塑造形象。
女性形象则主要表现为贤妻良母、美丽娇妓、有智慧的女子等,她们常常通过自身的智慧和美丽来吸引男性的关注与爱慕。
二、男女之间的感情交流《诗经》中男女之间的感情交流主要体现在互赞、倾诉、忠诚等方面。
男性通过吟诗、歌唱和饮酒等方式向女性表达爱慕之情,女性则以美丽貌美、才华出众和贞淑忠诚来吸引男性。
他们之间的感情往往是相互的、平等的,且由内心自然而生。
三、男女之间的婚姻观在《诗经》中,男女之间的婚姻观念注重家族的联姻和子孙的延续。
婚姻被看作是一种家族之间的结合,男女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由家族安排或者双方自愿达成的。
同时,《诗经》也倡导婚姻的忠诚与稳定,男女应该相互尊重、关心和包容,共同度过人生的艰难与喜乐。
四、男女之间的爱情观在《诗经》传达的爱情观中,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纯洁、真挚的情感。
爱情应该是相互的,表达爱意之余也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意愿。
男女之间的感情要经过深思熟虑和相互洞察才能取得美满的结果。
同时,《诗经》还强调了自由恋爱的权利和珍视爱情的态度,倡导男女坦诚相待,不受物质条件和权力约束。
五、男女关系的和谐发展在《诗经》中,男女关系的发展强调了和谐相处和相互依存。
男女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他们之间应该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支持,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结语《诗经》中男女恋爱观描绘了古代社会中男女之间的感情和婚姻观念,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性。
通过对《诗经》中男女恋爱观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伦理观念,也可以从中汲取启示,对我们现代人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借鉴。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doc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doc](https://img.taocdn.com/s3/m/9f89e33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9.png)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doc《诗经》载誉古代细腻的爱情描写,仿佛把古人恒久的感情记录在了一百五十四首短古诗中。
它以其短小而富有诗情,在古代唱和着爱情的颂歌,而今其中大量记载的爱情言语仍留在华夏民族的精神范围之内,深入古今中外,为文学及爱情艺术宝库之一。
《诗经》体现的是传统的、精神的爱情形态,具有广泛的共性。
它的爱情都是以久别重逢及解除别离滋生的感情活动为基础的,以两性关系达到内心共振及心灵满足相融为标准,不仅有刚强宽容的爱情,而且有痴情美好的爱情,还有真挚含蓄的爱情。
在《诗经》中,女性的身份性格的代表典型是"洞房",古人把她比喻为一种天然的人偶,完全依靠其他人在社会中的某种是地位而又和别人有着深刻持久的爱情交往。
所以,"洞房"代表的性格特征是淡泊、温柔、慈祥,爱情心态有"固守、宽容、保护唯一爱人"的真挚与执着。
而男性的身份性格的代表则是"骊歌",其爱情心态则是一种优雅、尊重、力求完美、忠贞不渝的崇高之爱。
此外,《诗经》对"闺怨"这一古典爱情情绪也有详尽的刻画。
"闺怨"这一概念曾经给古今中外爱情很大影响,爱情关系中总会存在着矛盾,唯有当双边面对流转宽衣之时,分离还可以再回到理智平静的地步。
在《诗经》中,爱情的议论常常用抒情的文字流露出缠绵逐句,令人宛如身处温馨的爱情园地,让爱情变得更加精致,桃花源般的回忆又让人回想起痴缠的情意温情。
可以说,《诗经》中的爱情情景,既有一种古朴的乡野之气,也有一种精致的宫廷之豪,更有一种躁动不安的火焰芬芳,令文艺苑中的爱情变得荡气回肠。
古人通过繁复的形式地把两性爱情抒发出来,表达出对爱情深刻而持久的敬仰。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3b3b8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c.png)
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精选5篇)第一篇:诗经鉴赏论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清纯而自然,有的热烈而浪漫,但也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诗经中爱情为主线,旁征博引,层层递进,带我们重游了古人的情感之路。
接下来我主要从爱情中的“相遇”,“相爱”再到“诀别”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相遇:伊人依新装,新颜欢心漾。
最喜欢泰戈尔的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古代的恋爱中是否亦如诗中所言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因此,孔圣人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在爱情方面,女方总是处于被动,即使有了心仪的人也无法表白,在古代是否真的如此呢?“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便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显然,在爱情方面女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落花如有意,流水情亦长。
记得,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目中的那位姑娘。
论《诗经》的情爱观
![论《诗经》的情爱观](https://img.taocdn.com/s3/m/930fda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6.png)
论《诗经》的情爱观《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诗歌之冠”,在其中可以看出古人对情爱的理解与表达。
古人对情爱的看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诗经》的情爱观。
首先,《诗经》中情爱表达的方式展现了古代选美的观念。
《诗经》中男女通常被描述为长相出众、身材苗条、气质儒雅的美好形象,比如《詩經·國風·周南》中的“綠衣女,在翠微。
草木有本心,水波无情。
”等。
这种美好形象的描述代表了古代男女的审美观念。
从现代角度来看,尽管也有人赞美美貌,但通常更注重个人品质和能力的综合评价。
其次,在古代的婚姻观念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
《诗经》中虽然也可以看到女性的形象,但大多数女性都是被嫁出去的妻子,被认为是家庭中的附属品。
相比之下,《诗经》中男性的地位则更加凸显。
如《詩經·大雅·文王》中的“文王不圖戍,熊羆畏其後;王后既出門,辟公為余客。
”等。
第三,《诗经》中通常描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在《詩經·風·十五》和《詩經·風·雜篇》中,有许多关于男女之间的甜蜜对话和彼此关心的描写。
这些诗歌描绘了恋人之间的情感,包括忠诚、宽容、怜悯和细心等。
主人公展现出对爱情的热爱、追求,将爱情表达得格外深刻,例如《詩經·國風·召南》中的“召南有乔木,不可休息;召南有游女,不可求思”,显然反应出毫无保留的爱情。
最后,从《诗经》的情爱观可以感受到古人的保守性。
尽管诗歌中也有性爱的描述,但大多数情感关注的是预备婚姻的恋爱和已婚后的情感交流。
一些诗歌强调了妻子的纯洁和忠诚,以及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理解。
例如《詩經·國風·周南》中的“舒而瑩女,君子好逑”、“白蕙如霜,折芳与美人”,都是对内在美的追求的诠释,强调了人格高尚、忠贞不渝的重要性。
总之,从《诗经》的情爱观来看,古人对情爱的理解与表达与现代有所不同。
浅析《诗经》与爱情
![浅析《诗经》与爱情](https://img.taocdn.com/s3/m/2db26af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b.png)
浅析《诗经》与爱情第一篇:浅析《诗经》与爱情浅析《诗经》与爱情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诗经》中的爱情诗灿若繁星,令人赏心悦目。
在《诗经.国风》中的160篇诗作中,有50多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
《诗经》产生的年代已是我国原始性的地方文化自由发展的时代,因而此期的爱情诗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自由浪漫的艺术风格,表现男女青年纯真爱情的诗篇大都写的十分淳朴、热烈、率真而健康。
《诗经》中的爱情诗主要集中在《国风》中,以《郑凤》《卫风》里的情诗最为出名。
有对爱情执着、魂牵梦萦;《周南·关雎》,《秦风·蒹葭》;有写男女两情相悦、互赠情物;《卫风·木瓜》;也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凤·将仲子》,也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凤·大车》···《诗经》里德爱情诗以深入的观察。
细腻的感受,再现了周朝时爱情生活中的世情形态—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其中的爱情诗简单而执着,是一曲曲清新和美的歌。
本文将节选《诗经》中笔者喜爱的爱情诗歌给予浅析。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该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
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
”“涣涣”二字十分传神,令我们想起冰化雪消,想起桃花春汛,想起春风骀荡。
论《诗经》中的爱情
![论《诗经》中的爱情](https://img.taocdn.com/s3/m/0339e06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8.png)
论《诗经》中的爱情论《诗经》中的爱情《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诗经》中的爱情,欢迎阅读!我国经典名著中描写爱情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诗经》就是最为著名的作品,而在《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这个题材,占三分之一,这类诗歌异彩纷呈,绰约多姿。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共三百零五篇。
《诗经》都是周诗,它的产生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
古人非常强调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变化,从群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是从蒙昧期、野蛮期到文明期到各个历史阶段相适应的。
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认识到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总要和各种权力干预婚姻与家庭。
下面让我们从诗经中的一些文章中去品味一下这种爱情的味道吧。
一、追求爱情《郑风·溱洧》就是反映仲春之月,令会男女的一篇诗。
郑国地处中原,三月已是暮春,草长莺飞,百花烂漫。
青年男女到溱洧水边游览,赏心悦目,倾吐胸怀。
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欢乐插曲。
此诗,是从客观来抒写的,首先写溱洧春水之盛,点出了地点时间。
然后写士与女秉蕑而游,点出了士与女的踏青,不单纯是浏览风光。
一方面是执蕑而拔也邪恶,另一方面也暗示出要趁此机会追求爱情的欢乐,这一点从诗的下文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合乎生活实际与情理的。
再写士与女相劝诱的对话,是那么朴实、真挚、和谐、活泼、富有生活情趣。
最后又写士与女无拘无束地互相调笑,谈情说爱,不仅作了感情的交流,而且“赠之以芍药”。
这确是一幅出色的士女踏青图,生动活泼,跃然纸上。
二、相思之情爱情,有时发自单方面的。
一个男子看到汉水上的游女,心往神驰,却又可望而不可即,有说不尽的爱慕、烦恼、怅惘,于是写出了《汉广》这样的诗。
此诗的第一章,用“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也寄寓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思。
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
![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67563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8.png)
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撷品《诗经》中的爱情诗论文摘要:《诗经》现存的三百多篇作品中,爱情诗不仅数量多且内容十分丰富,集中反映了先民社会人们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尤其是对情爱的理解和表达,对后世文学创作及积极健康情爱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情爱《诗经》中的一些爱情诗,如果细读,其实是对情爱的深刻体会和理解,以至纯、至真、至美表达了对爱的追寻过程,从憧憬到初恋、从热恋结婚、从分别到思念、从甜蜜到遭遗弃的婚姻生活的全过程,在《诗经》里的爱情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且这种表现从艺术情感来说是真挚、动人、无邪不造作的。
无论男女对爱的理解和表达都展现出上古人们的情爱观,婚恋观,对后世文学创作及国民性格的塑造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至纯至美的追寻自古人们对真爱的追求是身与心的集中坦露,其中味道五味杂陈,酸涩苦甜只有全心的投入和真挚的付出才能深刻体会,正如这首《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诗中营造了一个秋水凄迷的早晨,芦苇苍苍,露水盈盈,主人公在河畔徘徊,深情凝望寻找河对岸的“伊人”。
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
但是秋水盈盈,烟波浩淼,主人公万般尝试,意中人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这画面,营造了一种清虚寂寥,而且略带凄凉哀婉色彩,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和空虚怅惆的情致。
虽然主人公的心情我们难以确切描摹,但是可以很肯定是这位主人公是真心爱慕着意中人,非常执着,非常谨慎,我们读到的是真。
比《关雎》表达的感情要相对含蓄。
《关雎》中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是热烈直白、大胆奔放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但这首宛如女神一样在主人公心中,表达的很含蓄也很在乎,对主人公心理的描摹通过一连串的比拟,显露忐忑、期待又无所适从的感觉。
《诗经》中爱情的研究论文
![《诗经》中爱情的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bede59b0717fd5370cdc3c.png)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周礼·媒氏》)在《诗经》中有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
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
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
《诗经》第一首便是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以《关雎》为始篇,例来众多注家的评价多为淑女以配君子,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类型多种多样,涉及到爱情的酸酸甜甜:有写幽会亲昵的《邶风·静女》,有写情侣春游的欢快的《郑风·溱洧》,有写两情野合欢娱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写饱含思念的《王风·采葛》,有写情女想情郎的《郑风·子衿》,有写情侣闹别扭的《郑风·狡童》,有写意中人不可求空余恨的《周南·汉广》,有写表现意中人难以亲近的《秦风·蒹葭》,有写失恋苦涩的《召南·江有汜》,有写遭到家长干涉的《郑风·将仲子》,还有反抗家长干涉的《王风·大车》。
从以上的这些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哭,在阅读中我们能够体会出诗歌中充满坦诚、真挚的感情。
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c37bc3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8.png)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经典,其中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爱情。
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理解与表达。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爱情观流露出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诗集中有许多描绘男女之间亲密关系的诗歌,如《邶风·静女》和《史风·九罭》等。
这类诗歌常通过描绘男女之间的互动和爱意,来展现出古代人们的爱情观。
在《静女》中,诗人描述了一个安静温柔的女子,他对她的赞美和思念溢于言表。
这首诗歌表达了一种纯粹而无私的爱情观,即使在现代人看来,这种爱情也是美好而值得追求的。
《九罭》则是一首叙述男子对女子的倾慕之情的诗歌。
男子以一种细腻而真诚的方式来吐露出自己的爱意,这种爱情观注重了对另一半的欣赏和尊重。
除了描绘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有一些诗歌专注于家庭中的爱情关系。
比如《邶风·绸缪》和《豳风·丘中有麻》等,这些诗歌展现了家庭中的深情厚意和相互扶持。
《绸缪》中,诗人形容了一个家庭和睦的温暖画面,描绘了妻子辛勤的勾缝丝帛的场景,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和对家庭幸福的追求。
在《丘中有麻》中,诗人以自己的体验描写了父亲对子女的深沉爱情。
这首诗歌表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关怀和期望,以及对子女幸福未来的祝福之情。
此外,有些诗歌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爱情观。
比如《国风·郑风·葛生》描绘了一个爱情的故事,通过对葛藤和爱情的类比,来表达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珍视。
《葛生》中,诗人借用葛藤的形象来比喻爱情的纠缠和坚韧不拔。
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爱情观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层次感。
在《诗经》中,爱情观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对男女爱情的描绘,也有对家庭爱情的描绘,还有对自然中爱情的类比。
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理解,也给现代人们以启示与感悟。
总之,《诗经》中的爱情观展现了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无论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是家庭中的深情厚意,都表达了古代人们对幸福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主题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主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201f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7.png)
浅析诗经中的爱情主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部诗集。
在诗经中,爱情主题是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几乎贯穿了整个作品的篇章。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诗经中的爱情主题,包括相思之苦、美好的爱情、失意的恋情以及婚姻与家庭等方面。
一、相思之苦诗经中丰富的描写方式将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郑风《士伯》中的“思归其居,宛丘之栩”以及《思归》中的“悠悠我心,忧心如火”之类的语句,都展示了古代爱情患得患失的感受。
诗经中描述的相思之苦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情感表达,也涉及到个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思考。
这些描写使诗经中的相思之苦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二、美好的爱情除了描写相思之苦,诗经中也展示了美好的爱情。
在《国风·周南》中,有许多描绘爱情的佳句,如“紧匏维梁,言刈其两端”以及“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等等。
这些描写赋予了爱情深刻的内涵,表现出古代中国人对纯洁、真挚爱情的追求。
此外,诗经中还有一些舞曲,如《关雎》、《鹿鸣》等,表达出过去爱人的人们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老,却愿意一直守护彼此的思念。
三、失意的恋情诗经中并不仅仅是美好的爱情,也产生了一些失意的恋情。
在《齐风·硕人》中,以及《周南·桃夭》、《越人歌》中,都描写了失意的恋情。
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仅与心爱的人无法圆满相聚,甚至出现了被他人夺走的情感挫折。
这些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古代人们在爱情中的挫败和心理压力。
四、婚姻与家庭诗经中也有着丰富的描写婚姻与家庭的作品。
中国古代社会对婚姻和家庭有着严谨的规定,这也体现在了诗经中。
同时,诗经中也传递了婚姻中的喜悦、祝福以及忠诚的情感。
例如,《唐风·绸缪》中的“讵匪周道,以保尔反”以及《国风·齐风》中的“委蛇委蛇,骚之婉婉”等,都表达了婚姻与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对其价值的认同。
总结起来,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包括相思之苦、美好的爱情、失意的恋情以及婚姻与家庭等方面。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fb462e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0.png)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反映了丰富的生活与情感。
在《诗经》中,爱情观表现得深邃而多样化。
首先,在《诗经》中,爱情被描绘成一种美好而纯洁的情感。
许多诗篇中都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倾慕和互有所爱。
比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表达了男女双方互相思念、互相思念的情感。
在这些诗篇中,爱情被描绘成一种纯洁的感情,没有丝毫的猥亵或狂热。
这种爱情观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美好而无暇的情感境界。
其次,爱情在《诗经》中也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色彩。
与纯洁而无暇的爱情相对应的是《诗经》中描绘的一些现实问题。
例如,有许多诗篇反映了社会等级差异对爱情的限制,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爱时所面临的实际困境。
一些诗篇描述了贵族与平民的爱情,强调了权力和地位对于爱情选择的重要性。
这种现实主义的爱情观在《诗经》中被描绘得深入而真实,表达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的矛盾和追求。
另外,《诗经》中的爱情观也展示了一种执着和坚贞的态度。
许多诗篇中描写了情侣或夫妻之间因为分离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在这些诗篇中,爱情被描绘成一种无法避免的宿命,即使在困难和分离的环境下,情侣们也保持着对彼此的忠诚和执着。
这种执着和坚贞的爱情观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对于爱情的珍视与坚持。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爱情观是多维度的,既有纯洁而无暇的表达,也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同时还有对于执着和坚贞的追求。
这些不同的爱情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爱情的不同认识和体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爱情世界。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6fba2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b.png)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论文提纲论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点:通过对《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的分析,论述其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婚恋风俗。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那种真挚纯朴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干涉婚姻的反抗。
论证过程:一、论述《诗经》的价值与地位;二、简介《诗经.国风》;三、分析《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婚恋风俗,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
附参考书目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
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
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
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
”(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
《诗经》爱情观研究及文学影响范文
![《诗经》爱情观研究及文学影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390c4cf524ccbff021840e.png)
爱情作为人类的美好情感之一,是文学作品中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从古至今,无数的文学作品歌之咏之。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爱情的诗歌就占有很大的比重。
可谓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爱情的滥觞之作。
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
爱情观就是人们对待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对于《诗经》中的爱情观,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一是理想爱情的标准,二是面对爱情受挫时的态度,三是择偶标准。
进而分析《诗经》时代人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看法。
在此基础上再简要分析产生这种爱情观的原因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诗经》中的爱情观剖析1、理想爱情的标准1.1自由大胆、热烈率真《诗经》中的爱情诗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了一种对自由恋爱情的追求,大胆、热烈、率真。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够自由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尤其是对女性,没有后来封建社会时期的种种严格的束缚。
《郑风·野有蔓草》就讲述了一个邂逅的爱情故事,“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在仲春之时,主人公邂逅了一名眉清目秀的女子,二者情投意合,一见钟情,最后“与子偕臧”。
《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郑风·溱洧》则更是详细的描绘了阳春时节青年男女相会踏青的场面,这在当时是一种风俗,表明是允许自由恋爱的。
《召南·摽有梅》中则更是塑造了一个内心火热,期盼爱情的女子形象。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快与我相会”,十分强烈的表达了女性在内心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
这是何等的大胆与热烈,甚至在今天,也并非所有的女性都能够这样热烈,率真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e6127a9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e.png)
论诗经中的爱情观一、《诗经》中的爱情观概述说到《诗经》,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些古老的诗句和韵律,但你知道吗?这些古诗里面,藏着满满的爱情智慧。
嗯,爱情,简直就是《诗经》里永恒的主题。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你会发现,这些诗篇不仅仅是写风景、写心情,更是写爱情的呀!古人把爱情写得那么有趣、那么真实,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爱情宝典”吧。
那些充满浪漫色彩的句子,你读了是不是也有点心动?古人对爱情的看法,跟我们现在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爱情多了一些含蓄,多了一些“矜持”。
嗯,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对不对?二、《诗经》中的爱情特点1.真挚而直接《诗经》里的爱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直接。
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看,这是多么直接的表白啊!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真挚,没有复杂的绕弯子。
比如《关雎》中的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哇,简直就是情侣之间的浪漫互动了。
那时候的爱情,就像你和心上人手牵手,踏着小步伐,随便聊聊你们的未来,轻轻松松就把一颗心交给了对方。
也许没有那么多甜言蜜语,但眼神交流才是最真诚的。
2.理性与感性兼具爱情不单单是感性的冲动,理性的思考也在其中。
古人可不是整天沉浸在“执子之手”的美梦中,他们也知道,爱情需要责任和承诺。
比如在《邶风·击鼓》中,诗人写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虽然看似在讲战争,但其实也暗示了爱情中的坚毅与决心。
在爱情的道路上,不是每一刻都浪漫的,你得面对现实中的难题,得共同承受生活的压力。
那些看似“平淡”的爱情,其实往往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3.含蓄与隐晦但是说到《诗经》,你不能忽视它的含蓄啊!古人可不像我们现在这么直接,一句话就能说出心里的话。
在《桃夭》这首诗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不就是把一个人比作美丽的桃花吗?乍一看是写桃花,其实是在说心上人美丽的容貌。
咱们现在也常听到“花心”的词语,可在《诗经》里,花可不仅是花,它是对爱情、对美好的一种隐喻。
作文《我眼中的诗经爱情观》
![作文《我眼中的诗经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bbb0920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b.png)
作文《我眼中的诗经爱情观》
我眼中的《诗经》爱情观,就像那幅挂在墙上的古老画卷,颜
色鲜艳又带着岁月的痕迹。
那些诗句啊,就像是古人把心里的情感
都倒进去了,每一句都让人感受到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你知道吗,《诗经》里的爱情可不是那种随便说说的甜言蜜语。
它就像是那河边的雎鸠鸟,天天守着河流,心里只装着对伴侣的坚守。
这种爱情啊,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简单、真挚,
让人看了都感动。
有时候啊,爱情就像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里的场景,你
心爱的人就像那在水一方的伊人,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隔着千山万水。
但正是这种距离感,才让爱情变得更加有味道,让人忍不住想
去追寻、去守护。
当然啦,《诗经》里的爱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爱情
也会让人感到无奈和辛酸。
就像那句“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
之故,胡为乎中露?”听起来都让人觉得心里堵得慌。
但这也正是
爱情的魅力所在啊,有甜蜜也有痛苦,这样的爱情才更加真实、更
加深刻。
而且啊,《诗经》里的爱情还追求自由和平等。
你看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不就是说嘛,淑女和君子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爱情面前人人平等。
这种观念啊,放在现在也是不过时的。
总的来说,《诗经》里的爱情观就是那么简单、真挚、深刻,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表达方式探析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表达方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562f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7.png)
《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与表达方式探析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爱情一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主题。
而《诗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深刻地表达了爱情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的爱情主题以及作者们独特的表达方式。
爱情的多样性1. 甜蜜的恋人之间的爱情《诗经》中有很多描写恋人之间甜蜜爱情的诗篇。
作者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恋人们相互间的情感。
例如《邶风·绸缪》中的“绸缪执之,心则逐之”表达了男女之间浓烈的爱意。
这些诗篇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快乐,带给了读者们深深的共鸣。
2. 痴迷的爱情在一些《诗经》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们对于爱情的痴迷。
他们用激情四溢的语言表达了对爱人的痴迷和迷恋。
例如《鄘风·野有蔓草》中的“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展现了作者对于美丽爱人的痴迷之情。
这种痴迷的爱情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激情和执着。
3. 深沉的思念和眷恋除了甜蜜和痴迷,爱情也有着深沉的思念和眷恋。
在《诗经》中,作者们经常表达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例如《越人歌》中的“结发为夫妻,恩爱如一体。
同温共穴眠,与子成兮”。
这种思念和眷恋,让人触动心弦,感受到了爱情的深沉和力量。
善于使用比喻和意象的表达方式1. 自然意象的运用《诗经》中的作者们善于运用自然意象,将爱情与大自然相联系。
例如《齐风·东方未明》中的“东方未明,颉之乾矣。
女子有行,大椒之娣。
四牡騊騊。
”以及《齐风·放旆》中的“旆旎纷纷,樯橹灌灌。
女子有行,远游自恱。
”中的比喻运用,使得爱情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读者更易于产生共鸣。
2. 社会角色的象征在《诗经》中,社会角色也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的表达。
比如《小雅·鹿鸣》中的“鹿鸣矣,求友心矣”,作者用鹿来象征自己对爱人的思念和追求。
此外,还有《鲁颂·南山》中的“冉冉孟姜女,灼灼曦之璆彼美人兮”,作者通过孟姜女这个历史人物,来表达对爱人的眷恋之情。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观》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604709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d.png)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观》《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面貌和人情风貌。
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达到文学以外的范畴。
距离《诗经》创作年代两千年以后的今天,它依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使得人们在了解诗经年代的同时,也对当下的生活产生了教育和向导的意义。
下面我主要以分析《诗经》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她们的爱情观展开论述。
第一:对《诗经》婚恋诗的浅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其特有的艺术特色为读者重现了上古时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体验。
其中的婚恋诗更是独具风格,脍炙人口。
其刻画的女性形象类型丰富,她们在各自人生中演绎着或精彩或悲情的爱情故事,经营着各自或幸福或悲凉的婚姻生活。
按照婚恋的不同阶段可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恋爱中的女性和婚姻中的女性。
本文以《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诗文对当时社会的女性人物性格进行浅析,使人们在对诗经时代女性形象和爱情生活有更深的了解的同时,对当下女性的婚恋有所思考。
详细了解古人眼中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第二:对《诗经》婚恋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分析。
纵观来讲,《诗经》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恋爱时的女主形象。
另一类是:新婚及婚后的女主形象。
1.恋爱时的女主形象大致有以下五类。
(一)大胆表白勇敢示爱的女主形象。
具有鲜明代表色彩的作品如《王风·大车》这首诗表现了女性大胆追求爱情的热情和执着。
她想和男子私奔,但没有得到男子肯定的答案。
男子犹豫不决、缺乏勇气的表现与女主人公“榖则异室,死则同穴”的决心形成明显对比,也将女性大胆追求爱情的形象,鲜明而生动地表现出来。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女子真情表白还不够,还要对着太阳发誓,生不同室,死则同穴,如果说我撒谎,自有朗朗青天作证。
从中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内心如火焰般热烈的示爱。
(二)羞涩忸怩的痴情女主形象。
试论《诗经》的爱情诗
![试论《诗经》的爱情诗](https://img.taocdn.com/s3/m/1431b07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8.png)
试论《诗经》的爱情诗摘要:《诗经》中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占很大的比重,题材丰富,内容深刻。
有的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有的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兴奋与不安:有的表现了遭遇波折的恋爱者相思的煎熬和离别的痛苦: 还有的反映了夫妻反目,女子被遗弃的情形。
同时《诗经》大量优秀诗歌为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艺术营养,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歌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增强了音乐美和节泰感。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始。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形象的历史反映了两千五百年前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感情,《诗经》的题材相当广泛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很大的比重,其中有不少情思优美、清新可喜、打动读者心弦的优秀之作。
下面,试谈一下这些爱情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诗经》中很多诗篇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纯洁美好的爱情生活,多方面地反映了男女恋爱生活中各种情境和心理,这些爱情诗绝大部分体现了下层劳动者的纯洁、健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他们向往幸福、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质朴高尚的审美情趣。
其中有的作品透过爱情生活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对《诗经》中的爱情诗按内容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类:1、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感情十分淳朴、热烈坦率。
例如:《诗经》中的头篇《周南·关》就是一首相思恋歌,诗中的主人公热恋着一位在河边采荐菜的姑娘,为了她竞至长夜无眠“辗转反侧”。
他写自己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胆的,“寤寐求之”、“辗转反侧”,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愿望。
这种朴实的感情和大胆的表露,是只有民间情歌中才会有的。
这首诗是写男求女的,《诗经》》中写女求男的作品量更多,与男求女的作品同样好。
2、有的爱情诗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兴奋和不安。
例如:《风静女》写情人幽会,把民间青年男女在一起时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趣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范文]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eb527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8.png)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范文]第一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范文]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北方文学之代表,对后世文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
到了汉代,它的儒家权威地位再次被确定,成为《诗经》。
《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赋、比、兴”是独特的表达方式。
1、《诗经》中的爱情诗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文学创作永远的主题。
从远古时代至今日,关于爱情题材的诗文一直为中华民族喜闻乐见,追溯到《诗经》。
这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最为人称道的是《国风》中的爱情诗,它表现上古时代人们特有的爱情,展示了人们美好的内心世界。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情感的光辉。
《诗经》中的爱情诗,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歌、男女结合的婚嫁诗、弃妇诗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诗,反映了人类早期青年男女对待爱情的做法、态度。
《诗经》中的爱情诗,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痛苦及坦诚、真挚的感情。
1.1《诗经》中对于爱情的描述:鲜明生动,带有几分羞涩《诗经》中的爱情诗,是祖国文学的宝贵遗产,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鲜明生动的内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诗一开头,向人们展现了一对相亲相爱的雎鸠,在河中小洲关关鸣叫求偶,此情此景触发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姑娘的爱慕与追求,他反复倾诉自己内心缠绵难解的思慕之情,“求之不得”一句,掀起了热恋中的波澜。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逼真地描绘,更显得生动、鲜明,真诚可贵。
末章在诗人的想像中,实现了一对有情人结成伴侣的美好愿望。
这首古老的爱情诗,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婚姻的追求,这首诗是爱情诗之祖,“关雎”成为美好的爱情象征。
《诗经》中的爱情诗,虽然写的是男女双方的热恋,不过恋爱的双方面对自己喜爱的人,总是带有几分羞涩,不知如何是好。
《陈风》中的一篇,就把双方又尴尬、又欢喜的时刻写得很逼真:“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缭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中的爱情观范文
![诗经中的爱情观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b664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5.png)
诗经中的爱情观范文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它包含了大量反映古代爱情观念的诗歌。
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一直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通过诗经中的爱情观,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首先,诗经中的爱情观强调了爱情的纯洁与深沉。
诗经中的许多诗歌赞美了爱情的美好,但并没有沉溺于情感的盲目。
其中有一首诗歌《坎坎者云际》写道:“泛泛其华矣,云如之何之。
佗载万有霰,时矣犹予令。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爱情的珍视和保护,认为爱情如同百花盛开的云霞,是非常美好的存在,但又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不可贸然行动,需要谨慎对待。
这种爱情观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感情的敬畏和珍视。
其次,诗经中的爱情观强调了男女平等的爱情关系。
诗经中的许多诗歌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但并没有流于男尊女卑的观念。
其中有一首诗歌《采薇》写道:“采薇采薇,薇亦秀兮。
主人何以思?奈何以求?”这首诗中的“薇”指的是女子,意味着主人对于女子的思念之情。
在这里,女子并没有被贬低为“采薇”的对象,而是被赋予了秀美的特质,是值得主人思念的对象。
这种平等的爱情观使古代人们更加尊重和珍视彼此。
再次,诗经中的爱情观注重了爱情的长久和持续。
诗经中的爱情并非一时的情感冲动,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挚感情。
其中有一首诗歌《陟岵陟岵》写道:“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憔悴如也。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对于君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她不辞艰苦地去寻找他,但却憔悴不堪。
这种长久的思念和等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爱情的忍耐和坚持,表达了他们对爱情真挚的渴望。
最后,诗经中的爱情观强调了爱情的奉献与牺牲。
诗经中的爱情并非自私的占有,而是追求对方的幸福。
其中有一首诗歌《罔极而抱》写道:“罔极于天,监于地,自我先公后天子。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对于男子的无私奉献,愿意将自己的利益置于男子之上。
这种奉献与牺牲的爱情观念强调了爱情的高尚性质,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对于爱情伦理的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清纯而自然,有的热烈而浪漫,但也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诗经中爱情为主线,旁征博引,层层递进,带我们重游了古人的情感之路。
接下来我主要从爱情中的“相遇”,“相爱”再到“诀别”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一>,相遇:
伊人依新装,新颜欢心漾。
最喜欢泰戈尔的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古代的恋爱中是否亦如诗中所言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因此,孔圣人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在爱情方面,女方总是处于被动,即使有了心仪的人也无法表白,在古代是否真的如此呢?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便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显然,在爱情方面女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落花如有意,流水情亦长。
记得,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目中的那位姑娘。
从诗中透漏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情感生活,还可以由此看出,《诗经》不单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习俗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二>, 相爱:
相伴共执手,有言无言良。
由相遇到相爱的过程很是微妙,左一秒是相遇,下一秒就成了相爱,似乎没有太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左与右,自然也无法用粗糙的言语来说明其中的缘由了。
《郑风·子拎》是一首写女子对情人相思期会的诗:"青青子铃,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
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阀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歌末段写出了女子不见情人来时的焦灼心情,她"挑兮达兮",翘首以盼,虽然和情人只有一日未见,却如同隔了三个月一样漫长。
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对男子的思恋之情可见一斑。
从此结发老,生死两恋长!
《邺风·静女》是篇优美的民间小情歌,唱着人们心中的曲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划人物的艺术技巧。
少女与恋人相约在幽僻的地方见面,可是,当小伙子来到的时候,她也许因为羞怯,也许为了挑逗,却隐蔽起来了;见不到心上人,急得抓耳挠腮,走来走去。
写少女时用"暗笔",从男子的内心感受刻划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
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
当然,相爱的两个人最美满的结果是踏入幸福的殿堂。
《诗经》中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首诗相对来说轻快活泼,诗人热情地赞美新娘,并祝她婚后生活幸福。
<三> 诀别:
弱柳扶风美,无风柳为谁?
在乱火纷飞,战事频发的年代,男子应征入伍参军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相爱的两个人便不得已要分开了,丈夫背井离乡,妻子独守其家,相思之苦溢于言表。
其中,《卫风伯兮》便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之痛。
女子如是,男儿亦然。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击鼓》)便刻画了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昙花一现醉,怜花奈何摧!
其实,再美好的开始也有耐不住“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七年之痒”的时候。
从《诗经》中的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丈夫的喜新厌旧,另结新欢是夫妻情感决裂的主要原因。
其中,《卫风•氓》这首诗便是弃妇自述不幸的诗作,诗中首先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然后又以悲凉的语气,叙述了年华的逝褪以及丈夫的变心和丈夫对她的粗暴相向,一种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尽留恋,弥漫在了诗的词句中——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妇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见一斑。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无独有偶。
《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
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讲述了在危难时期,两个人相依为靠,但在安乐之后,丈夫却将她抛弃的悲凉故事。
结语:
《诗经》中对美好爱情是歌颂而向往的,比如,当我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卫风·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诗经·卫风·风雨》)这些美好的诗句时,便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了心头,爱情是人类一永恒的话题,海可枯,石可烂,山无棱,天地和,不敢与君绝。
而那些真诚率直的情感又让我们如此动容。
当然,对于那些始乱终弃的现象,《诗经》则持批判态度,并对受害者予以深深的同情。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爱情诗更是体现那个时代人民真实的情感生活,其思想内涵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好的事物总是经得时代考验的,在几千年过去之后,《诗经》仍然以其非凡的魅力感染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