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cognitive metaphor(中英)
认知隐喻cognitivemetaphor(中英)

会属性。
精品文档
1 . 3 源于动物的隐喻词汇 在英语国家文化的长期(chángqī)影响下,石油科技英语中存在很多以动物名称命名的专业技术 词语, 例如,pig(生铁块);pig tail type siphon(回弯冷凝管);dog(回弯头支梁);dog house(原料预热室);bull nut(强力螺母);mule ear(驴耳);cock valve(旋塞阀);horse(支架); fish eye(白点);monkey wrench(活扳手);donkey pump(供临时用途的小泵);crane(吊车,起重 机);crow bar撬杆,撬棍);butterfly nut(带翼螺帽);butterfly valve(蝶阀)。
铰接传动)等。
精品文档
1 . 2 源于人的生物属性及社会属性的隐喻词汇
既然机械设备零部件可以被隐喻成人体, 那么人体拥有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也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被迁移过来,
如: asset life((设备等的)可用年限,使用年限); pulse switch(脉冲开关); pipe sleeper(管墩) fatigue crack(疲劳裂纹,疲劳裂缝); fatigue cracking(疲劳开裂); baby check valve(小型单向阀) baby tower(小塔); guy anchor(地锚,锚桩);live steam(新鲜蒸汽), live capacity(有效容量,有效能力); dead catalyst(废催化剂),dead load(固定载荷); dead spring(失效弹簧); female thread(阴螺纹);male die(阳模); idler gear(惰轮);idler pulley(空转轮); kill(切断(qiē duàn)(电流));king pin(主销,主栓); guard chamber(保护塔,防护塔); guide bearing(导向轴承);guide boltyù)无处不在
从认知隐喻视角看隐喻的翻译——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Metaphor 作者: 李丁鹏[1]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出版物刊名: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页码: 66-7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2期
主题词: 认知隐喻;翻译;林语堂;《浮生六记》
摘要:隐喻研究从修辞学范畴转向了认知语言学,但学界对隐喻英译的关注程度仍显不够。
文章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研究案例,基于认知隐喻理论,探究林氏译本中隐喻的可译性及其可译程度,并将林氏采取的隐喻翻译策略归纳为保留源域、改变源域、删除源域。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转喻探究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转喻探究
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语言中的意义构建过程。
它们是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实现的。
下面将分别对隐喻和转喻进行探究。
1. 隐喻(Metaphor)
隐喻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构建意义。
在隐喻中,一个概念(称为隐喻源)用于理解另一个概念(称为隐喻目标),从而为目标概念赋予某种新的意义。
隐喻在语言中经常使用,有助于表达抽象的或难以言说的概念。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使用“时间是金钱”这个隐喻来描述时间的重要性。
在这个隐喻中,时间被映射为金钱,表达出时间的珍贵和需要节省的意义。
通过隐喻的使用,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时间的价值,并用金钱相关的概念来描述时间的使用和管理。
2. 转喻(Metonymy)
转喻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来构建意义。
在转喻中,概念的转换是基于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转喻可以通过将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或属性与另一个概念联系起来来实现。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使用“白领”来代指从事脑力劳动的办公室职员。
在这个转喻中,白领这个词与白色衬衫相关联,而这种衣着风格又与办公室工作紧密相关。
因此,通过将衬衫作为办公室工作的代表,我们可以使用“白领”这个词来描述办公室职员。
隐喻和转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构建方式,还能揭示出人类对于概念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转变的过程。
通过研究隐喻和转喻,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
语源学视域下的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根

语源学视域下的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根叶忠星【期刊名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The paper first points out the inadequate study of cognitive metaphor and word roots,and then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studying them together with etymology.By adopting an etym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using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methods,the paper argues that metaphor and word roots can extend the meaning of a single word,which helps interpret part of the cause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a single conceptual metaphor.Its single existence in the direc-tional metaphor or co-existence in the structural metaphor can help to recogniz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nceptual metaphor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cognitive metonymy,serve as essential elements of etymological arguments,and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phonosemantics.%首先指出认知隐喻与英语词根结合研究的不足,然后探讨语源学、认知隐喻与词根三者结合研究的可能性。
隐喻

More than a figure of speech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 not ju 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 Our ordinary conceptual system, in terms of whic h we both think and act, is fundamentally met aphorical in nature. ---Lakoff & Johnson TIME IS MONEY. It's difficult to put my ideas into words.
Ontological metaphor
Definition A type of metaphor in which something concrete is projected onto something abstract. Examples Never load a sentence with more thoughts than it can hold. Try to get your thoughts across better. Whenever you have a good idea , practice capturing it in words.
Highlighting 凸显和消隐
and suppression
The metaphor allows us to comprehend one aspect of a concept in te rms of another (e.g., comprehending an aspect of arguing in terms o f battle) will necessarily hide other aspects of the concept. In allowing us to focus on one aspect of a concept (e.g., the battling aspects of arguing), metaphorical concept can keep us from focusing on other a spects of the concept that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at metaphor. The m etaphorical concepts we have looked at provide us with a partial und erstanding of what communication, argument, and time are and that, in doing this, they hide other aspects of these concepts. It is importan t to see that the metaphorical structuring involved here is partial, not t otal. If it were total, one concept would actually be the other, not mer ely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it. For example, time isn't really money. If you spend your time trying to do something and it doesn't work, yo u can't get your time back. There are no time banks. ---Lakoff & Johnson
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谈中英两国婚姻观念的差异

Kvecses还指出,社 会 文 化 经 历 也 可 以 塑 造 隐 喻[7]。首先,我们所使用的隐喻受特定人群和个人 所在的环境、社会文化语境和交际情景所影响。其 次,跨越时空的环境演变历史和个体发展历史也可 以塑造隐喻。第三,支配我们生活的不同关注和兴
2018年 09月 第 28卷 第 5期
榆林学院学报 JOURNALOFYULINUNIVERSITY
பைடு நூலகம்
Sept.2018 Vol.28No.5
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谈中英两国婚姻观念的差异
杜鹏举
(榆林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摘 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在人类的概念系统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植根于文化,是研究语言表达中文 化信仰的重要来源。从汉语和英语报纸中选取了约 300条新闻报道,基于这些新闻报道的真实语料来 比较当代汉英婚姻隐喻表达,旨在通过分析汉英婚姻隐喻来揭示中英两国人婚姻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语料库;汉语;英语;婚姻;隐喻;研究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871(2018)05-0030-05 DOI:10.16752/j.cnki.jylu.2018.05.007
收稿日期:2018—06—05 作者简介:杜鹏举(1983—),男,陕西榆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认知隐喻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杜鹏举: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谈中英两国婚姻观念的差异
·31·
趣也塑造了我们为了解周围世界所使用的隐喻。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从 2017年 11月至 12月的汉语和英语报
认知隐喻在英语音译中的应用

认知隐喻在英语音译中的应用周维超【期刊名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2【摘要】Based on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the equivalence principle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metaphor in English translit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in typical transliterated loan words in Chinese, it explains how metaphors help to achieve successful transliteration, Metaphor can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However, misleading transliteration should be avoided because of wrong association in recipients. In the future, 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in transliteration will be in favor.%文章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以及翻译中对等原则,探究认知隐喻在英语音译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汉语中典型的音译借词,说明认知隐喻在音译中所发挥的作用,隐喻为两种文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然而,也应该避免具有误导性的音译,因为它会使接受者产生错误的联想。
【总页数】5页(P128-131,154)【作者】周维超【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相关文献】1.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J], 王丹丹;2.认知隐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J], 王天枝3.认知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研究 [J], 李爱华4.认知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J], 余音5.认知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教学中的应用 [J], 姜才胜;江世强;李兰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体隐喻的认知视角

人体隐喻的认知视角作者:赵倩郭晓静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3期[摘要]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比喻,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来源域在很大的程度上在于身体的经验。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人体隐喻化的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及诗歌中人体隐喻的反映射。
[关键词]隐喻化映射转喻作者简介:赵倩,张家口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郭晓静张家口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范围内的隐喻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处理的认知过程,以及语言和思维的操作过程。
隐喻的语言学研究涉及概念系统、语言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体现关系。
因此,在宏观平面上,隐喻研究的认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隐喻是人类赖以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的基础与手段。
从形式上来看,隐喻的结构并不复杂。
隐喻可以是一个词组、一个句子。
隐喻的形成,即隐喻化(metaphorization),是两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之间的结构映射(mapping),即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
据此,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文旭 1999:35-36 )。
根据Lakoff & Johnson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5),隐喻的本质是指借它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
这里所说的“它类事物”指的就是始源域,而“该类事物”就是目标域。
一作为始源域的“它类事物”是隐喻认知的基础,通常是人们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二作为目标域的“该类事物”往往是人们陌生的、抽象的源域;而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互动性又决定着人体有时也是目标域。
由此可见,人体隐喻化对于人类的思维与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观察英汉语隐喻概念系统中,我们看到了语言在人与自然的肉体和宇宙万物中建立了最原始的关联域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基本真理。
认知隐喻——诗歌英译中的意境鉴赏和传输载体

认知隐喻——诗歌英译中的意境鉴赏和传输载体[摘要]诗歌英译,对于诗歌意境美学准确把握和体验是优质译文的先决和基石。
本文追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认识义理,深入探讨其中概念范畴、认知隐喻等重要概念,并将这一西方语言学中的概念运用于中国古诗词的意境美学体认,从意境赏鉴和其英译思维形成过程双重维度,探讨隐喻思维对于诗歌意境美学英译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认知;隐喻;古诗词英译1 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范畴和隐喻思维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对于思维的现实性以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心生而言立”,其模式是:客观世界一认知加工一概念一语言符号。
“哲学是语言学的基石和摇篮”。
因此语言学派的分水岭可以追溯到不同的哲学渊源。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分析哲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儿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的混合。
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它的研究是在摒弃了纯粹的唯心主义和纯粹的客观主义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
按照陈治安在《认知语言学入门》前言导读中的论述,经验主义认知观的主要观点如下:(1)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Embodied),即用来连接概念系统的结构来自于身体经验,并依据身体经验而有意义:(2)思维具有想象性(1maginative),因为那些不是直接来源于经验的概念,而是运用隐喻、转喻和心理意向的结果,这种想象力也是不能脱离形体的,因为隐喻、转喻和意向都是以经验世界为基础的;(3)思维具有完型特征(Gestalt Properties),因此不是原子的。
这也就是说,概念构建和范畴以及认知模式具有完型特性。
学习和记忆的认知过程依靠完型结构,不仅具有抽象符号的证实性,而且具有人文诗性的演绎化生。
因此,经验主义认知观尤其强调经验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客观现实,还有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在语言学领域,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术语叫做“认知隐喻理论”(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分步骤探讨认知隐喻理论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第一步,我们需要了解“隐喻”和“认知”这两个基本概念。
隐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表示另一个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认知是指人类接受、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能力。
第二步,我们需要了解认知隐喻理论的基本原理。
该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映射到具体的经验中,理解和表达语言。
例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将时间看作一种货币,意味着时间可以用来交换价值。
类似的,还有“爱就是一场战争”、“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情感就像是一条河流”等等。
第三步,我们需要探讨认知隐喻理论的实际应用。
这一理论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教育、广告、政治和文学等。
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使其更加易于理解。
在广告中,通过隐喻的比喻,可以让消费者对某个品牌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在政治演讲中,候选人会使用隐喻来提高自己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中,通过隐喻的运用,写作者可以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综上所述,认知隐喻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展示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理解和应用认知隐喻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本质,为教育、广告、政治和文学等各种领域提供更加有力的工具。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9章 语言与文学【圣才出品】

第9章语言与文学Ⅰ. Fill in the blanks.1. The part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the language of literature is called _____. It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features related to literary style.【答案】Stylistics【解析】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主要研究文学文体中语言的特征,并试图建立一些规则,以解释个体和社团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特殊选择。
2. The term _____ was originally coined by the philosopher William James in his principle of Psychology (1890) to describe the free association of ides and impression in mind. It was later applied to the writing of William Faulkner, James Joyce and Virginia Woolf.【答案】stream of consciousness【解析】意识流写作起初是由威廉姆·詹姆斯用来描述思维中印象和观念的自由联系,这种方法的句子结构高度省略。
之后许多作家如威廉·福克纳,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也都在写作中有所用到。
3. At different times, different patterns of metre and sound have developed and become accepted as ways of structuring poems. Among them, _____ consists of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 which does not rhyme.【答案】blank verse【解析】不同时代,诗会有不同的韵律模式和语音模式。
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认知英语CognizeEnglishthroughtheCognitiveF..

第11卷 第4期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V ol.11 No.4 2013年12月 JOURNAL OF NINGBO RADIO & TV UNIVERSITY Dec. 2013【收稿日期】2013-08-16【作者简介】舒畅,女;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英语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
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认知英语舒 畅(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本文提出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应是通过对表面语言现象的学习,发现和整理深层的文化内容,学会正确对待异族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差异和相似,引导学生掌握目标语的认知机制与其母语的不同,并透过这种不同更深刻认识客观世界或人类经验。
在这一目标引导下,基于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与文化和一个民族思维模式的关系,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始终贯穿隐喻,在隐喻的认知功能的启示下,分析其具体机制运作规律,透过词汇看文化,剖析文化显思维,实现真正对英语的认知。
【关键词】概念隐喻; 认知; 文化; 思维模式;词汇; 英语【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724(2013)04-0044-04Cognize English through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MetaphorSHU Chang(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Hubei, China )Abstract :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be helping students to adopt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native culture and the English culture, and guiding them to recogniz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wo different cognitiv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hey could achieve a better insight into the world and human experience. With this overarching goal, a new approach to English teaching is suggested. That is, teaching and cognizing English with and through metaphor owing to it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its indispensable relationship with culture and human thinking mode.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 Cognition; culture; Thinking mode; V ocabulary; English1 引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在教授英语过程中尝试过很多教学方法,不管是有历史渊源的语法翻译法,还是风靡20世纪40年代的听说法,亦或是70年代兴起的交际法以及当下国际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备受瞩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但是教学效果都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总是在强差人意的水平。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源于人体的隐喻词汇 石油科技英语涉及工艺设备、泵和压缩机、动力设备、仪表自动化、电气、施工 机具、焊接及无损检验、土建及其他等其它方面的专业内容。其中机械设备零部 件的命名大量借用了人体器官的名称,如, eye(孔环);ear(吊钩);lip(唇沿);mouth(开度);throat(狭口,狭道);nose(凸头 ,机头);hand(手柄,指针);leg(撑脚,焊脚);foot(支座);body(机身)等等。 brake arm(刹车臂,制动臂);backbone chain(主链);brake cheek(制动块,制动 蹄);brow plate(带轮跳板);claw finger(抓斗指); feeding neck(进料口):knee brake(曲柄式制动器);knuckle drive(万向节传 动,铰接传动)等。
认知隐喻
By:
目 录
1.认知隐喻的理解 2.例证认知隐喻创造科技词汇语的 重要手段 3.源于认知隐喻的科技术语和翻译
认知隐喻的理解
Lakoff 和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We have found, on the contrary, that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 Our ordinary conceptual system, in terms of which we both think and act,is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 in nature 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只存在于语言中,还 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存在于我们的概念体系中,我们 的思维和行为实质上来说都是隐喻的
类似的概念隐喻还有很多,它们都已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们隐喻思 维的外在表现,因此说隐喻无处不在。
科技英语和认知隐喻
科学语言以准确客观为特点,与文学语言或日常用语丰富生动的形象 性有所区别。然而,科学语言的一大功能就是解释科学现象,介绍技 术进步,体现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隐喻的认知功能使它广泛应用于科技英语,尤其是科普英语。认识新 事物新现象科学的语言并不只是客观的,科学领域技术的创新发展不 断产生出新的事物和概念,这些概念的命名和解释常常需要phors)
亡隐喻常与时空概念,身体部位,生态学特点和人类主要活动有关, 多用于科学语言中进行澄清解释和定义,基本上已失去真正意义上的 隐喻概念,如“menu”习惯性得译作“菜单”。亡隐喻一般采用直译 的翻译方法,也可以依具体语境采用其他翻译方法。
(二)标准隐喻(standard metaphors)
3、加译
当遇到一些特殊的隐喻表达时,直译和意译的方法都无法准确地向目标语读者传达原文意 思,此时,译者就有必要增加一些解释来消除两种语言的沟通障碍。
例:Ten year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ve delivered a dramatic break from the welded steel body that has dominated the world auto industry from more than 80 years 。 10年的研究和发展宣告了统治世界汽车工业达80年之久的车体焊接技术即将完成历史使。 在这一例句中,译者将全句整合并在翻译现在完成时的时候增加词语进行解释,从而表达 出了“车体焊接技术”“即将完成历史使命”的意思。
1 . 3 源于动物的隐喻词汇 在英语国家文化的长期影响下,石油科技英语中存在很多以动物名称命名的专业 技术词语, 例如,pig(生铁块);pig tail type siphon(回弯冷凝管);dog(回弯头支梁);dog house(原料预热室);bull nut(强力螺母);mule ear(驴耳);cock valve(旋塞阀 );horse(支架); fish eye(白点);monkey wrench(活扳手);donkey pump(供临时用途的小泵 );crane(吊车,起重机);crow bar撬杆,撬棍);butterfly nut(带翼螺帽 );butterfly valve(蝶阀)。
l、直译
例:Turbine blades were originally forged.Now they are cast in many cases with special"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structures that result in improved and high-temperature strength.引擎叶片最早是锻造的 ,而现在许多情况下是被铸造成具有更长寿命和更好高温性能的“定向凝固”结 构。 此例子中,“引擎叶片”本是无生命之物,但是在原语和译入 语文化中,人们常常将物体隐喻为人,将物体可使用的时间长短看 成是人类的“寿命”,因此可以把“life”直译为“寿命”,这不仅使 抽象的科技语言更容易被读者理解,还增加了枯燥语言的可读性。
其中一个普遍的例子就是愤怒与火的关系。火焰的大小与愤怒程度成正比,人越愤怒 ,火越大,火焰越高。所以,就产生了基于ANGER is fire也这一概念隐喻。它相当于 一个中介,把需要表达的抽象感受和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 由此产生了“火冒三丈”、 “Your insincere apology just added fuel to the fire”这样的表达。
科技英语中大量存在标准隐喻,体现着作者对某种新事物新概念的形象认知和情感 态度。标准隐喻允许译者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既可以保留原形象,也可以仅翻译出 隐喻的含义而不保留形象,由译者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决策。 cognitive psycholog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译文一:认知心理学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译文二:认知心理学还处于婴儿期。 Everyone has heard the phrase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Videoconferencing provided that picture, bringing decision makers together for face-to-face meetings regardless of their location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是习语表达,一般译作“百闻不如一 见”,但在此处上下文中,直译为“一画值千字”效果更好,充分保留了原语的生动 形象。 At first both were very small, much less than a pin point in size. We might say that the first plants or animals were bodies living in oneroomed homes, too small for man’s eye to see 最初,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非常微小,比大头针的针尖还要小得多。我们可以说, 第一批植物或动物都是生活在单间“房屋”内(指单细胞)的机体,小到肉眼看不到。 这里把“one-roomed”译作“房屋”比直白地表达出本意“单细胞”要形象生动得 多,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作者对事物的认知。
2 . 1 把熟悉事物的形状转移到新事物 如crane(吊车,起重机),原意是鹤,腿长、脖子长,形状和起重机很相似。 其它如butterfly nut(带翼螺帽);butterfly valve(蝶阀);ball bearing(滚珠 轴承);bolt cap(螺母,螺帽);skirt(塔裙,裙座)等。 2 . 2 把熟知事物的性质转移到另一事物 dead spring(失效弹簧);fatigue crack (疲劳裂纹,疲劳裂缝);baby check valve(小 型,单向阀);baby tower(小塔);female thread(阴螺纹);idler gear(惰轮)。 2.3 把熟悉的功能、范围、方式转移到另一事物中 如donkey pump(供临时用途的小泵),在英语中,驴(donkey)有一层文化内涵,意为 辅助他人之事物,用在工业上就引为辅机。其它如cock valve(旋塞阀);monkey wrench(活扳手)等。
隐喻、认知、翻译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 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 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描写凸 显了隐喻的认知性质。对翻译而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 的视角和理论基础。由于源语言与目的语在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背景千差 万别,即两种语言读者对同一喻体认知的出发点不同,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 虑认知的因素。所以,认知既是隐喻的基石,又是翻译的基础,认知视角下的隐 喻与翻译研究必将进一步明确三者的关系。
2、意译 例:Xiaomi’ s flagship phone, the Mi3, was revealed last September and started shipping in October. 小米旗舰手机一小米3,去年9月发布,并于lO月上市。 在这例中,“ship”本意为“发货”,“用船运送”,在此意译为 “上市”。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而非生硬地将“shipping”直译 为“用船运送”,避免导致读者疑惑,使得译文生动流畅。
隐喻无处不在
束定芳(2000:28)在其专著《隐喻学研究》中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 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即使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 隐喻也随处可见。因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一般情况下,当遇到陌生的或者 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人们常常借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或者表述,从而刚氏认知 事物的难度。 认知隐喻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从感觉和动作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