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路径

作者:姬静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9年第2期

【摘要】陕西省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本文基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遇到的授

课教师认知局限、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设计难度较大等问题,从系统师资培训、精品课程建设、高校资源共享、第二课堂延伸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有效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路径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XSYGG201627);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现代家居环境的智能化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7JK0812)。

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陕西省,在其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孕育了丰富多元、特

色鲜明的民间文化,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普及、宣传的重要阵地。本文以访谈调研为主要方法,与陕西省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

课程授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梳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遇到的授课

教师认知局限、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设计难度较大等问题,并从系统师资培训、精品课程建设、高校资源共享、第二课堂延伸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以有效提升其课程实效性。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路径,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还有助于拓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和认同度。

1.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扩大其传播面和普及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社会发展历史脉络、观念表述、价值取向和知识技能。陕西省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遗文化资源丰富,省级非遗项目总数达到600个,其中西安鼓乐、中国

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陕西省各级政府采取了多种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陕西省成立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并颁布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

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系统地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非物质文

化遗产专题数据库”;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7名,并给予其一定的生活补助。

然而,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依然堪忧。一是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从业人

数减少,传统技艺后继乏人”。[1]由于非物质文化技艺的特殊性,传承方式基本为师徒制,依靠口传心授。但是,由于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导致青年人对此缺乏

兴趣,不愿以此为生。例如,安塞农民画、黄陵民间工匠画都因缺少传承人,而即将导致人亡

艺绝的情况。二是部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表现为重视项目申报,轻视管理保护,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状况较差的现象。三是以图片、视频、书籍等为主的静

态保护相对容易,但是动态保护、活态传承依然是较为困难的现实问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

程选课学生多,覆盖面广。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融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有利

于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从而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

播面,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传承者,实现项目传承和项目推广。

2.丰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境遇。造成这一尴尬境地除

了领导重视不足、师资力量薄弱、配套设施欠缺等外部原因,内在重要原因是教学内容过于理

论化、技能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角色混淆和角色错位,未能有效区分专业学生和

非专业学生的区别,对非艺术类学生采用专业教学的教授方式,导致学生望而却步。“公共艺

术课程的设置和实施,要与专业艺术课程有所区别,改变专业艺术课程的专业性和单一性特点,而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通识性。”[2]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通识教育为着力点,在理论传授和技能传授之间寻找动态平衡点,确保教学不至于因理论抽象而感到枯燥,也不至于因基础技能训

练而感到乏味。

3.有效拓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

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填鸭式”地给学生

灌输,学生被动地听讲,缺少参与度和代入感,容易形成“你讲我听,听过就忘”的负面效果。而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就能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

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培育其民间艺术文化的审美情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保持理论

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一方面,理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发展

形态、现实表征等历史流程,细致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表象、文化元素、基本样态等基

本内容。另一方面,实践演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基本种类、制作流程,吸引学生的

兴趣。这样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便于学生学习、理解基本知识,又注重实践练习,使学生能亲身体验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民间文化

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一项新课题和新挑战。通过访谈调研发现,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师资建设、课程资源、课程转化等方面。

1.授课教师积累有限

通过调研可知,大部分授课教师未接受过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对所要传承的文化

的重大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对文化认同认知有限。并且,由于高校教师与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缺乏联系,互动较少,导致高校教师对其了解相对粗浅,未能深入到传承项目内部。例如,笔者访谈陕西省某高校教授公共艺术课的李老师时,他坦言在讲述吴起糜粘画工艺等非物

质文化遗产时,主要通过网络、学术专著收集相关资料,缺乏第一手的感性资料。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动力不足,囿于高校职称评审的价值导向,教师更倾向于将精力投入科研项目中,争取更多的学术产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投入

与科研产出难以产生直接的关联性,故弱化了教师的研究主动性。

2.课程资源选择面较窄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选择性摒弃掉部分类型,仅保留视觉属性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礼仪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在调研过程中,教师对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