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与政策》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谈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前言:近几年来,食物中毒事件在各地频频发生。
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每年我国消费者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
大米、蔬菜、鸡鸭鱼、猪肉、豆奶、肉松、火腿、卤制品……凡是可以裹腹的东西几乎都被列入“有毒食品”的黑名单,消费者怀疑今后还有什么食品可以放心地吃,经营者抱怨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在我们打造放心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过程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有毒食品”跨入我们的菜篮子、走上我们的餐桌,进入我们的口腹之中,实在让人痛恨不已
关键词:食品安全绿色食品对策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滴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
当今,食品产业已经是在许多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
对于食品而言,安全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唖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霉油。
孔雀石绿、瘦肉精、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
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
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
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
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
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我们按照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诱因和解决方式的差异,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
主要表现在种养殖源头污染、食品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等。
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11.60 -2.93% 股吧研报]的质量受到影响。
另外,我国13亿多人口每天消耗20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众多的食品供应商具备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难以符合安全标准。
调查显示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平均达到20%左右。
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
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长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出栏时间缩短至2.5〜4个月,凡此种种严重违背了生物学的种植和养殖规律。
更有一些不法生产商逆食品安全法规而行,在食品中加入不利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
此类案件数量的持续上升,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科技与商业伦理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类是因为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未被发现继而进入消费环节。
我们把这一类原因统称为技术问题。
随着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和酶制剂等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关于应用风险和食品安全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
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更谈不上对食品进行普检。
而国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主要集中在这一类,新的动植物病菌在造成实际负面影响之前往往很难被检测发现,以美国为例,食源性疾病每年导致7600
万人生病,325000人住院治疗,5000人死亡,其中已知的食源性疾病超过250种,绝大多数是各种细菌、病毒与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疾病。
第四类是因为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或者徇私舞弊,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继续扩大。
从理论以及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改革实践看,食品安全监管无疑趋向于专业化、公正性和独立性。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和体系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机最后进一步形成监管变革的动力机制。
近三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和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监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尚未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
二、食品安全频发原因
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
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对于影响巨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而言,危害不仅仅局限在受害的消费者,而往往还会延伸到行业和国家声誉的层面,从而具有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食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危害,却没有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即出现了市场失灵。
第一个负外部性在于食品安全事件对于经济和民生的冲击。
如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业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大量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受到影响。
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从2008年的35万吨猛增到60万吨。
国产乳业元气大伤,至今尚未完全恢复。
在事件发生后,进口奶粉一年之内数次涨价,每次涨幅在10%以上,国内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第二个负外部性在于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
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大影响了民众的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
当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不安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转化成对国产食品和官方声音的集体不信任,这会进一步增加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交易成本。
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统计的数据,2010年全国各级监管部门主动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500万户次,共查处13万起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但官方公布的2010年蔬
菜、畜产品、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了96%,官方和民众的反应落差就此形成。
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还涉及境外,给我国形象及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三、中国食品安全战略
(一)建立确保中国食品安全需要的科技支撑体系。
建立一批在技术上与国际接轨、经过科学认证的重点研究和检测机构,为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与重点方法提供科技支撑。
依据中国国情,在近期应重点发展快速检测技术。
同时,有选择性地研究与研制部门高、精、尖检测方法,开发部分先进的仪器设备。
加快研制检测所需要的消耗品。
(二)发展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重点开发有关安全限量标准中对应的农药、兽药、重要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的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
计量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发展食品中重要病原体检测技术。
要重点发展对人民健康造成的威胁比较大的病原体(如疯牛病、禽流感病、新城疫、口蹄疫和水泡性口炎等)的检验检测技术。
对于人畜共患疾病的检测技术,要予以高度关注。
加快计量食源性致病菌分子分型电子网络的步伐,迅速提高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能力。
(三)分子食品安全过程控制技术。
根据对“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全程控制的要求,发展食品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等各环节的安全技术,计量对食品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技术体系。
1.发展食品中主要污染物残留控制技术。
加快发展农药残留控制技术,继续淘汰和限制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
健全农药科学使用标准。
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培训工作,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逐步减少对传统农药的依赖。
加快发展兽药残留控制技术。
开展有关兽药残留问题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
加速高效疫苗、新型兽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制定和颁布中国兽药检测方法标准、兽药残留限量和兽药休药期标准。
2.发展饲料安全质量控制技术。
开发和推广安全、无污染、高效饲料品种以及安全高效、质优价廉的土壤药物饲料添加剂替代品。
发展饲料安全配制技术,不断改进饲料的加工工艺和设备,降低饲料中有毒成分残留。
3.发展食品生产、加工、贮藏、包装与运输过程中安全控制技术。
在农业生产环节,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合理使用化肥,利用生物技术和物理方法控制作物病虫害。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并严格遵守你也是呀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大力发展养殖业病害检测和防治技术、健康养殖技术与设备实施的严禁开发。
实行生产记录卡制度,禁止使用镇静、安眠类饲料添加剂和平喘、激素类药物。
4.在加工环节。
大力加强食品加工激素与设备的严禁开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规范,保证生产环境和人员的卫生;保证原料清洗水的卫生质量,科学合理地使用防腐剂、色素、面团改良剂等食品添加剂,延长产品的保存期和改善感官品质。
5.在储运环节。
研究食品贮藏过程中有害物质形成规律和采后杀菌剂、杀虫剂的变迁规律,研制安全、经济、高效的食品储藏技术措施,开发低温冷藏设备。
发展食品辐照技术,确定不同类食品最低辐照有效剂量以及相关辐照剂量参数。
发展食品综合保鲜技术、研究新型清洗剂配方、保鲜剂、保鲜纸、延长食品保藏期。
大力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
研究和提高食品包装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技术。
进行新型、无毒、经济、受力强度适当、严密性好的包装材料的筛选、推广、应用。
发展鲜切类产品可食用膜、气调包装技术。
(四)发展食源性危害危险性评估技术。
在开展危险性评估的过程中,将食源性疾病相关的高危因素作为分析重点,重视针对易感人群的危险性评估。
1.化学污染物危险性评估。
广泛使用的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危害性大的化学污染物是重点评估对象。
在摸清食品中危害因素污染水平的基础上,研究暴露水平及相应的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并找出其致病性阈值。
制定危险性评估标准程序,确保危险性评估结果的正确性。
加强流行病学研究,通过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获得数据,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为开展危险性评估服务。
加强毒理学研究,确定化学性危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作用。
充分利用生物标志物进行危险性评估,阐明中国主要化学污染物的作用机制、给药剂量、药物作用剂量关系、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
2.生物因素危险性评估。
对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致病性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原生动物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作用进行科学评
估。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致病性细菌是对食品安全构成的危害最显著的生物性危害,应当作为重点分析对象,确定其对不同人群和个体的致病剂量。
重点进行人群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定量评估以及涉及食品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危险性评估。
(五)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
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区,检验与应用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检验检测技术,并探索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进步模式。
示范区要将食品安全科技组装配套,加强科技推广与培训工作,提高科技的普及率和贡献率。
统筹规划科技、农业等有关部门的试点行动。
在示范区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探索创新机制,实现产学研结合。
结语:
食品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总结过去的经验,关注现阶段我国食品生产和消费的现状,对解决我国未来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食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确保国家食品安全十分重要。
但目前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一些指标不具体、责任不明确、奖罚不落实,使各地区、各部门操作和宏观调控都很困难。
因此,国家有必要尽快组织起草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法,对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的概念、范畴、指标、责任、奖罚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便依法确保国家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信息{J} 2007年第13期
[2]何文娟、柴丹、陈景玉,谈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J},2010年第7期
[3]杨明亮,食品安全: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J} 卫生监督杂志,2003年04期
[4]陈君石,食品安全的现状与趋势{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