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合集下载

西安黄土

西安黄土

一、西安土质为黄土(沙质),属于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特征为黄色为主要色调,含盐量较大,粉土颗粒含量较多,具有大孔性,在天然剖面上有垂直节理。

土质稳定性好,再没有遇到水的情况下,土质坚硬。

受水浸湿容易湿陷,使建筑物大幅度沉降、倾斜而影响其安全和正常使用。

湿陷性黄土是指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 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

这种黄土一般来说质地均匀,属大孔隙土,具有中、高压缩性,在天然含水情况下,受荷载作用即产生压缩变形,可自重或非自重湿陷。

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下受水浸湿后,即发生湿陷;在自重应力下受水浸湿后不发生湿陷,需要在自重应力和由外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黄土产生湿陷性的原因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先从它的形状和构成来考虑。

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而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在其形成初期,季节性的少量雨水把松散的粉粒粘聚起来,而长期的干旱又使水分不断蒸发。

于是土层中的水分散失。

水中所含的盐类,如碳酸钙,硫酸钙等,在土粒表面上形成一种胶结物质,它和土粒之间由分子引力形成的水膜共同构成一个胶结骨架。

胶结骨架起到了阻止土结构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压密的作用,从而使土中出现了很多肉眼可见的多孔隙结构。

这种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强度,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能保持土的原始基本单元结构而形成不被破坏的能力,由于结构强度的存在,使得湿陷性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表现出与其它土类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而且黄土由于胶结物的凝聚和结晶作用被牢固地粘结着,使其结构强度在未被破坏软化时,常表现出压缩性低、强度高等特性。

但是,当这种孔隙结构被水浸湿后。

水又溶解了里面的盐类,也就破坏了胶结骨架的结构性,使土的强度大大降低,这时由于上部荷载或自重的作用,土颗粒被挤进土结构大孔中,便出现了大量湿陷现象。

由于受水浸湿这一特定条件的不确定性,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特性对建筑物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性,轻者使工程结构产生裂缝或下沉,重者使结构物大幅度沉降、倾斜以致影响其安全和使用。

水利工程中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办法

水利工程中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办法

水利工程中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办法摘要: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特性,会对结构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使结构物大幅度沉降、开裂、倾斜,甚至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

因此,在黄土地区修筑桥涵等结构物时,应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有可靠的判定方法和全面的认识,并采取正确的工程措施,防止或消除它的湿陷性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及基本处理措施,并介绍了相关处理措施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施工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处理办法;南水北调一、湿陷性黄土的分布及特性由于生成时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成因以及次生变化等原因,使一些土类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工程性质。

通常把这些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称为特殊土。

特殊土种类很多,我国主要的区域性特殊土包括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冻土等。

我国是世界上黄图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华北的黄土平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

湿陷性黄土的在我国占黄土地区总面积的60%以上,约为40万km2,而且又多出现在地表浅层,如晚更新世(Q3)及全新世(Q4)新黄土或新堆积黄土是湿陷性黄土主要土层,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山西、陕西、甘肃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西部,其次是宁夏、青海、河北的一部分地区,新疆、山东、辽宁等地局部也有发现。

湿陷性黄土是指凡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的,称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两种。

黄土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发生湿陷的称自重湿陷性黄土;若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不发生湿陷,而需在自重和外荷共同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

二、湿陷性黄土的判定黄土湿陷性在国内外都采用湿陷系数s值来判定,湿陷系数s为单位厚度的土层,由于浸水在规定压力下产生的湿陷量,它表示了土样所代表黄土层的湿陷程度。

江西省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考试题

江西省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考试题

江西省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在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90)对处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乙类建筑物进行地基处理时,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__。

A.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1/2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40cmB.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1/2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20cmC.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2/3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40 cmD.消除厚度不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2/3的土的湿陷性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小于20 cm2、建筑基坑采用集水明排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可按下列规定布置,其中__是不正确的。

A.排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净距0.4m以外B.排水沟底面应比挖土底面低0。

2mC.集水井底面应比排水沟底面低0。

5m以上D.排水沟边缘离开坡角不应小于0.3m3、关于基坑回弹观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A.基坑回弹观测的主要目的是,应测定建筑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卸除基坑土自重而引起的基坑内外影响范围内相对于开挖前的回弹量B.应在基坑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选设工作基点及为寻找标志用的定位点C.回弹标志应埋入基坑底面以下20~30cmD.对深基坑开挖前的回弹观测,可以采用水准测量配辅助杆垫高水准尺读数的辅助杆法4、某城市一繁华地段,地层松散,地下水位较低,则在此地段修建地铁时,宜采用的施工方法是()。

A.盖挖逆作法B.盖挖法C.浅埋暗挖法D.明挖法5、地基土为中密细砂,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采用的地基土静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现需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

问在地震组合荷载作用下,基础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不应超过()。

A.220 kPaB.240 kPaC.264 kPaD.312 kPa6、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对等效沉降系数ψe的叙述,下列__选项是正确的。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 经多次讨论和修改 最后由陕西
省计划委员会组织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的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系统总结了我国湿
陷性黄土地区四十多年来 特别是近十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建
设经验 并充分反映了实施原规范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建设
经验
原规范经修订后 以下简称本规范 分为总则 术语和符号
行 原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
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年月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
号文下达的任务 由陕西省建筑
科学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 设计 科研和高校等 个单位组
成修订组 对现行国家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以下简称原规范 进行了全面修订 在修订期间 广泛
划分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 采用现场试验的实测
值和室内试验的计算值相结合的方法 在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和
湿陷量的计算值分别引入修正系数 值和 值后 其计算值和实
测值的差异显著缩小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湿陷性评价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Hale Waihona Puke 本规范取消了原规范在地基计算中规定的承载力的基本
值 标准值和设计值以及附录十 黄土的承载力表
研究时 对分区范围内黄土的厚度 湿陷性质 湿陷类型和分布
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认识
在本规范附录 中 增加了检验或测定垫层 强夯和挤 密等方法处 理 地 基 的 承 载 力 及 有 关 变 形 参 数 的 静 载 荷 试 验 要 点
原规范通过全面修订 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更加系统和完 善 符合我国国情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特点 体现了我国现行的 建设政策和技术政策 本规范实施后对全面指导我国湿陷性黄土 地区的建设 确保工程质量 防止和减少地基湿陷事故 都将产 生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浅谈大厚度湿陷性黄土送电线路勘察

浅谈大厚度湿陷性黄土送电线路勘察

浅谈大厚度湿陷性黄土送电线路勘察湿陷性黄土是非饱和的欠压密特殊性岩土,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作为建筑物地基,遇水浸湿后结构破坏,产生的附加变形影响工程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在我院喜获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6标段“窨子山-水磨坪村东”标段勘察设计任务后,如何准确地勘察线路沿线的黄土湿陷特性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1. 黄土分区我国的湿陷性黄土分布很广,约占世界黄土分布总面积的4.9%,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受各地区堆积环境、地理位置、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堆积厚度、土的工程特性(如湿陷性等)都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附录A中的中国湿陷性黄土分区图,我国的大厚度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I-陇西地区和II-陇东陕北晋西地区;Ⅲ一关中地区、IV一山西冀北地区以及河南(豫西)地区的高阶地上也有大面积分布。

从地貌上看,主要分布于黄土塬、梁、峁及河流高阶地区,其厚度10~50m不等。

从地理区域位置上看,我院所中标段处于II-陇东陕北晋西地区,该区内自重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湿陷性黄土层厚度通常大于10m,地基湿陷等级一般为Ⅲ~IV级,湿陷性较敏感。

2. 规范要求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深度(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规定第2.2.3条:勘探点的深度,除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5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根据地区和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确定,当基础底面下的湿陷性黄土层度大于10m时,对陇西地区和陇东陕北地区,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15m,对其它地区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10m。

对甲、乙类建筑并应有一定数量的取土勘探点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规定第4.1.l条: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并应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场地、地基作出评价,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建议。

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__发电厂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测试报告1、概述1.1工程概况据现场勘察成果反映,该场地上部黄土具有湿陷性,属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中要求,对Ⅲ级自重湿陷性场地,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湿陷性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

采用常规的桩基形式,由于湿陷性造成的负摩阻力,要满足设计要求,势必要增加一定的桩长,给施工带来困难。

经论证,认为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取得最佳效果和经济效益,首先应消除该场区的湿陷性。

所以在地基处理试验中,采用天然与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和先进行孔内深层强夯素土桩后再进行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的组合桩型进行对比试验。

根据国家规范和有关规定,受__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由东南大学对其中4根试桩采用自平衡法,结合桩身内力测试进行基桩静载荷试验。

试桩的尺寸、编号及平面位置由勘测设计院和东南大学共同确定。

单桩试验预估加载值为单桩设计承载力的两倍,工程试桩有关参数见表1-1。

表1-1试桩参数一览表试桩编号桩身直径(mm)扩底直径(mm)设计桩长(m)持力层预估加载值(kN)荷载箱距桩端距离(m)试验方法S7 1000 1400 20m 细砂层__2 1.8 自平衡法、内力测试S8 1000 1800 20m 细砂层3000×2,2022年×2 0,1.8 自平衡法、内力测试S12 1200 无扩底20m 细砂层5000×2 0 自平衡法S13 1200 无扩底20m 细砂层5000×2 0 自平衡法、内力测试1.2地质条件1.2.1地形地貌厂址位于风陵渡以西1.0Km,地处三门峡盆地西北端,中条山为中高山区,相对高差一千余米,最高峰为雪花山,海拔1993.6m,最低处为黄河海拔302m。

焦芦厂址地貌上属黄河II级阶地。

区内河流除黄河外,均为季节性河沟。

从中条山发育的数条沟涧,由东向西呈树枝排列。

根据气象站资料,厂址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31m。

GB 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pdf

GB 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www.bzfxw.com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www.bzfxwom前言在修订期间广泛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多次讨论和修改修改和增加的主要内容是原规范附录一中的名词解释通过修改和补充作为术语列入本规范第体现了它在本规范中的重要性并解决了各类建筑的名称出现在将其放入本规范的第章第陷性的试验将陕西关中地区的修正系数由改为改为累计至基底下值和录十黄土的承载力表基础底面积ww.bfxw.cm将原规范附录二中的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附表在本规范附录中原规范通过全面修订本规范实施后对全面指导我国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在执行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北路号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兰州有色金属建筑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兰州设计院主要起草人文君田春显刘厚健朱武卫任会明汪国烈张敷张苏民沈励操杨静玲邵平张豫川张炜李建春林在贯郑永强武力赵祖禄郭志勇高永贵高风熙程万平滕文川罗金林www.bzfxw.om总则术语和符号术语湿陷性黄土非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新近堆积黄土沉积年代短压力下变形较大的全新世压缩变形天然湿度和结构的黄土或其他土湿陷变形湿陷起始压力湿陷性黄土浸水饱和湿陷系数单位厚度的环刀试样自重湿陷系数单位厚度的环刀试样在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下下沉稳定后试样浸水饱和所产生w w.b zf xw .c o 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湿陷量的计算值剩余湿陷量防护距离防护范围符号孔隙比含水量液限.b zxw .c o m基本规定并应符合表表建筑物分类当建筑物各单元的重要性不同时xw .c o m防水措施在基本防水措施的基础上对防护范围内的地下管道应增设检漏管结构措施减小或调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勘察一般规定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各阶但应符合初步ww .zxw .c o m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场地湿复杂场地地形起伏很大工程地质测绘除应符合一般要求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或附录调查既有建筑物的现状级土样质本规范附录其数量应为取土勘探点总数的少于现场勘察和试验等工作w.bfxwcom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用在平初步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宜按表表其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和地基压缩层深度的预估值确定控制性对新建地区的甲类建筑和乙类中的重要建筑应按本规范条进行现场试坑浸本阶段的勘察成果应查明场地湿陷类型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依详细勘察阶段应进行下列工作条划分的建筑物类别以及工程地质条表w .b zf xw m表详细勘察阶段的勘察成果应符合下列要求按建筑物或建筑群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当场地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至地基压缩层的深度以内时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采用室内压缩试验测定黄土的湿陷系数土样的质量等级应为试样浸水宜用蒸馏水试样浸水前和浸水后的稳定标准应为每小时的下沉量不大于在压力以内每级增量宜为大于每级增量宜为wwbzxw.c测定湿陷系数算起基底下以内的土层宜用和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分级加荷稳定试验终止试样上覆土的饱和密度式中土的孔隙比自重湿陷系数式中下附加下沉稳定后的高度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压力以内每级增量宜为压力每级增量宜为分别加至不同的bf.cm下如相对差值大于在现场测定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可采用单线法静载荷试验或双线法静单线法静载荷试验个或试验终止双线法静载荷试验在同一场地的相邻地段和相同标高应设其中另个应在现场采用静载荷试验测定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尚应符合下列要求承压板的底面积宜为每级加压增量不宜大于各测读观测的下沉量小于试验结束后于坑底宜铺设置深度及数量宜按个方向均wfxw.com黄土湿陷性评价当湿陷系数值小于当湿陷系数值等于或大于值的大小分为下列三种当当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应定为非自重湿陷性当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大于地当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和计算值出现矛盾时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式中层土的自重湿陷系数陇东陕北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应自设计地的土层不累应符合下列规定湿陷量的计算值式中在缺ww.zxw.om的湿陷量的计算值累计至基底下在自重其中湿陷系数以下为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当按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时应在取其转折当曲线上的转折点不明显时当按室内压缩试验结果确定时在曲线上宜取所对应的压力作为因素按表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设计一般规定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或剩余湿陷量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和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条第款和www.om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符合本规范条第款和条第款的要求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但在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严格防水措施对各类建筑采取设计措施除应符合条的规定外还可按下列情况确定场地内的湿陷性黄土层厚度较薄和湿陷系数较大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对乙类建筑和丙类建筑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在新近堆积黄土场地上条规定计算场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避开洪水威胁的地段避免将重要建设项目布置在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或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等地段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ww .zf w .c o m避免雨水沿斜坡排泄陡槽的表防护距离的计算起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得小于湿陷性黄土层厚度的内不宜小于在建筑物周围在建筑物周围不得小于厚的灰土面层其压实系数不得小于wcom建筑物的平面为冲沟发育的山区地段在转弯及跌水处路基顶也可采用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多层砌体承重结构的建筑妥善处理建筑物的雨水排水系统多层建筑的室内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材料的水落管其末端距离散水面不应大于集水面积大的其坡度不得小于当屋面为无组织排水时檐口高度在以内宜为场地不得小于的回水坡或散水的宽度宜为散水应用现浇混凝土浇筑其下应设置厚的土垫散水宜每隔对采用严格防水措施的建筑地面坡向集水点的坡度不得小于w.b zf xw c o m对地下室内的本规范结构设计基湿陷等级或地基处理后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或剩余湿陷量以及建选择适宜的结构体系和基础型式墙体宜选用轻质材料并应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和基础刚采用桩基础或采用减小沉降的其他有效措施控制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倾斜值在并采取丙类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应小于洞顶与管道及管洞边与承重外墙转角处外缘的距离不宜小于洞底距基础底不应小于洞宽的应按下列要求设置单层厂房与单层当地基处理后的剩余湿陷量分别不大于时均应其他各层宜隔层设置当地基www.bzfxw.com对采用严格防水措施的多层建筑水平间距不宜大于不应小于主梁或开间轴线间距的门窗洞孔边缘至土板的支承长度在砖墙上不宜小于管道接口应严密不漏水地下管道应结合具体情况ww .b zf xw m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可适当降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检漏管沟或有电汛检设计检漏管沟除应符合本规范于在使用和构造上需保持地面检漏管沟在穿过建筑物基础或墙处不得断开检漏管沟穿出外墙应符合本规范检漏井应设置在管沟末端和管沟沿线的分段检漏处但检漏井可与检查井或尚应在土垫层上设ww .b zf xw .c m对重点监采用管沟敷设的供热管道条和应采用与管沟相应的材料及做法在防护距离其深度不应小于应符合本规范地下风道和地下烟道的入孔或检查孔等当确地基计算本规范条和但其中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可按表表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式中zxw .c o m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基础底面积当基础宽度大于正式中和可按本规范类别由表查得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计算基础埋置深度应自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形基础时基础埋置深度可自室外地面标表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bzf.m桩基础采用地基处理措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建筑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和设备基础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和上拔力的建筑或基础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桩基础求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较常用的桩基础可分为下列几种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按本规范附录的试验要点在现场通过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当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进行浸水确有困难时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有关经验公式和本规范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ww.bzxw.com可采取减小桩侧负摩擦力应严防雨水和地表水流入当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施工时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工程桩规范地基处理一般规定理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性黄土层上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础底面宽度的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应小于w ww .b zf xw .c o 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地基湿陷等级为级时应小于当地基湿陷等级为级时应小于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不应小于单层及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地基压缩层的深度的如小于式中在基础底面下深度处土的附加压力值在可计算至对筏形和宽度大于的基础可取其基础宽度的式中地基处理后下式计算条形基础矩形基础ww.bzxw.cm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一般为用灰土处理宜取大值当时可取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力修正系数宜取湿陷性黄土表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雨和防冻措施选择垫层法和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束后的静载荷试验要点ww o m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湿陷黄土的湿陷量时应在工程现场采取有代表性的扰动土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小于或等于大于其超过压实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土并利用基坑内或宜取该场地天然土的塑限含水量为其填料厚取样的数量及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层取样点位置宜在各层的中间及离边缘强夯法或试验性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土w.bzfm重新进行试夯一般可取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强夯施工击遍数等参数宜与试夯选定的相同夯击遍数宜为均应小于选择强夯方案处理地基或中所列的相应单击夯击能表测检查强夯施工记录基坑内每个夯点的累计夯沉量不得小于试夯时各夯点平均夯fx.co挤密法采用挤密法时并应取挤密孔的孔位孔心距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孔心距预钻孔直径个孔之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宜小于当挤密处理深度不超过挤密处理深度超过为个孔之间土的最小挤密系数式中孔内填料宜用素土或灰土必要时可用强度高的填料冬季每台班不应少于www.bx.cm预浸水法浸水准为最后的平均湿陷量小于陷性既有建筑物的地基加固和纠倾单液硅化法和碱液加固法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前应在拟加固的建筑物附至沉降稳定止w ww .b z f x w .c o m硅酸钠溶液的模数值宜为式中地基加固前土的平均孔隙率溶液填充孔隙的系数可取灌注孔的间距压力灌注宜为加固拟建的设备基础和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应小于且每侧不宜少于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时灌注溶液的压力宜由小逐渐增大但最大压力不宜超过深度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既有建筑物或设备基础的地基时在灌注硅酸钠溶液过程中即停止灌注溶液行检测近干土时可采用氢www.bfxwcom加固黄土需氢氧化钠量约为干土质量的碱液浓度宜为采用双液加固时氯化钙溶液的浓度宜为坑式静压桩托换法坑式静压桩托换法适用于基础及地基需要加固补强的下列建筑物施后独立基础的中心或四角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或较大的承重部位方桩边长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桩尖插入非湿陷性黄土中的深度不宜小于夯实混凝土浇筑密实使其与纠倾法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既有建筑物湿法纠倾主要为浸水法干法纠倾包括横向或竖向掏土法ww.bzfxw.com量时纠倾施工前在既有建筑物地基的压缩层内当土的平均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时宜采用距离拟纠倾建筑物施工一般规定场地修通道路和排水设施砌筑必要的护坡及挡土墙等敷设管道时应对建筑物及其周围范ww.zfxw.om现场防护临时搅拌站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不应小于并应通水检查给水支管应装有阀门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在现场堆放材料和设备时对需要浇水的材料宜堆放在距基坑或基槽边缘基坑或基槽的施工当大型基坑内的土挖至接近设计标高而下一工序不能连续进行时宜在设计标高以上保留于夯实至散水垫层底面或至室内地坪垫层底面止其压实系数不宜小于w w .b z f x w .c o m倍的开挖深度内进行土体垂直节理和防止水流入裂缝内宜采用饱和状态下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设计与验算在基坑内或基坑附建筑物的施工施工中应防止雨水或地面水流入地基施工完毕以内当发现地基浸水湿陷和建筑物产生裂缝时查管道和水池的施工各种管材及其配件进场时施工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的地基与基础时应将基槽底夯实不少于管道敷设完毕金属管道的接口焊缝不得低于当昼夜温差大或在负温度条件下施工时铺w w w .b z f x w .c m应进行次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规定的表防合用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保持恒压无漏水现象时严密性试验工作压力加对每一分段均应进行次严密性试验室外埋地无压管道闭水试验的方法雨水管道闭水试验的水头按上述试验水头进行闭水试验经为保ww.bzfx在管道外缘的上方范围内应仔使用与维护一般规定在使用期间发挥有效作用维护和检修每隔次其他建筑宜每半个月检查每年应全面检修如散水发生倒坡时必须及时修补和调整在建筑物周围清除淤积物整理沟堤供暖前必须对供热管道进w w w .b z f w .c o m每年应根据地区水准控制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附录黄土地层的划分表附录判别新近堆积黄土的规定堆积环境冲沟两侧及沟口处的洪积扇和山前坡颜色结构w w .c o m利用判别式判定当式中土的孔隙比压缩系数或土的天然含水量土的重度附录钻孔内采取不扰动土样的操作要点米即取土间距为慢速钻进压入法土段土薄壁取样器其内径不宜小于控制面积比为表黄土薄壁取样器的尺寸ww .b z f x w .c o m其废弃并重新采取土样应及时校正或更换图黄土薄壁取样器示意图附录各类建筑的举例表fxcom附录水池类构筑物的设计措施埋地管道与水池之间或水池相互之间的防护距离陷性黄土场地建筑物防护范围内的水池类构筑物当技术经济合理时预埋件和穿池壁的套管应在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灰土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应设www.bzfxw当有困难时宜将建筑物分成若单元之间拉开一定距离房屋的单元长高比不宜大于当门廊等减少主体建筑下沉对门廊等附属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附加对地下室和地下管沟应根据地下水位上升的可能判断场附录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浸水试验要点水如只测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小于如需要测定桩侧的摩擦力不宜小于湿陷性黄土层的深度水量达到饱和时在土的天然湿度下分级加载加至单桩竖向承载力的预估值沉降稳定后向试坑内wwbzfxw.cm用工程桩作锚桩向承载力的确定等要求的有关规附录垫层静载荷试验要点及有关变形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土层厚度较大时倍和当桩孔按正三角形布置时板直径应为桩距的开挖试坑和安装载荷试验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试坑底面的直径或边长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或边长的倍应注意保持试验土层的天然湿度和原状结构倍范围以外次压板的下沉量以后每测记当连续的下沉量小于且每级荷载的间隔时间不应少于宜加至倍设计荷载下沉稳定后向试坑内昼夜浸水连续浸水时间不宜少于ww.bzf.com沉降卸荷可分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曲线形态确定当当曲线上的极限荷载小于比例界限的当曲线上的比例界限不明显时之比值即相对变形确定或可取或所对应的压力或或按相对变形确定上述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本规范用词说明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正面词采用不应或正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采用写法为的规定非必须按所写法为www.bzfxw.co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条文说明www.bzfxw.com总则规范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在附加压力与土的对建筑物危害性其要用于防止或减少地基受水浸湿结构措施主要用于减小和调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使本规范是根据我国湿陷性黄土的特征编制的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设工程除应基本规定防止不论工程大小采取一刀切w w w .b z f x w .c o m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小原规范把高度大于鉴于高和层及层以上体可结合本规范附录埋地设置的室外水池防止和减小建筑主要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可勘察一般规定地基作出评价必须有可行性研究ww .b z f x w .c o m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再证明探井是保证取得级湿陷性黄土土样质量的主要手段国取土勘探点总数的本规范允许在有足够数量的探井拟取的土试样不受钻进操作的影响保持原状不然再好的取样工艺和科学的取土器也无为此本规范要求在钻孔中取样时严格按附录但是由于湿陷并发挥计算单现场勘察物等地质环境据瑞典移的因此工程建设尚应考虑是否会形成新的地质环境原规范第款中原规范第应进行现场试坑浸水试验本规范条改为甲类和乙类中的重要建筑wwwbzfxw.com判定场地湿陷类型原规范第款挂钩原规范第款勘探点的深度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以下本规范将原规定大于测定黄土湿陷性的试验原规范中的黄土湿陷性试验放在附录六试验章第节现场静载现场试坑浸水试验主要用于确定自重湿陷量的实测值单线法试验较为复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只要对试样及试验过程控制得当两种方法但在双线法试验中天然湿度试样在最后一级压力下浸水饱和附加下沉稳定高度与浸w w w b z f x w .c o m。

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

湿陷性黄土地基勘察
(7)提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消除地基土的全部湿陷(对甲类建筑物)或部分湿陷量
(对乙、丙类建筑物),常采用垫层法:夯实法:挤密 法、桩基础、预浸水法、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等处 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要求
1、场址选择或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场址选择或可行性 研究勘察阶段应进行下列工作:①搜集拟建场地有关的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地区的建筑经验;②在搜集资料 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 和黄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厚度、湿陷性,有无影响场 地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环境等问题;③对工程地质 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必要的工程 地质测绘、勘察和试验等工作;④本阶段的勘察成果,应 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初步评价。
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要求
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间距要求
场地类型
简单场地 中等复杂
场地 复杂场地
初步勘察 阶段
勘探点间 距/m
120~200
80~12050~Leabharlann 0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间距/m
甲类建 筑物
30~40
乙类建 筑物
40~50
丙类建 筑物
50~80
丁类建 筑物
80~100
20~30
30~40
黄土湿陷性试验——室内试验
室内压缩试验测定黄土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 压力
环刀面积不应小于5000mm2(目前试验室采用6000mm2)。 试样浸水前和浸水后的稳定标准,应为每小时的下沉量不大于
0.01mm 湿陷系数计算公式:
h定p_—后—的保高持度天(然mm湿)度;和结构的试样,加至一定压力时,下沉稳 hp′—沉—稳上定述后加的压高稳度定(后mm的)试;样,在浸水(饱和)作用下,附加下 h0——试样的原始高度(mm)

黄土高原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黄土高原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探讨王军平(中国水电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65)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灌注桩;预浸水摘要:湿陷性黄土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问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践对几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Discussion on treatment of thick damp-risk loess foundationWANGJun-ping(China Hydro Northwest Investigation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Xi'an 710065,China)Key Words:damp-risk loess;foundation treatment;injected grout pile;preseepage waterAbstract:Damp-risk loess is a comm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 in Northwest regions.Based onpractic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application of some common treatment methods andproblems existed are discussed,which mightprovide guidance for design of similar projects.1 黄土分布及概述黄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地基,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面积达1 300万km2,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3%。

中国黄土主要分布于北纬33°~47°之间,尤以34°~45°之间最为发育。

总面积约为63.5万km2,占世界黄土分布的4.9%左右。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24页word资料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24页word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主编部门:陕西省计划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1年3月1日关于发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第256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陕西省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3月1日起施行。

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TJ25-7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陕西省计划委员会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0年5月18日修订说明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精神,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料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修订组,对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TJ25-78进行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曾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经多次讨论和修改,最后由陕西省计委组织审查定稿。

修改后的规范共分6章、12个附录。

对原规范所作补充、修改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建筑物调查资料,将综合处理措施改为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

2、增加了第四章地基处理,并增加了名词解释、钻孔内取原状土样的操作要点、各类建筑的举例、水池类构筑物的设计措施、黄土的承载力、单桩浸水静载荷试验等6个附录。

3、基底下10m以下的土层,由原规定用固定压力300kPa改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测定湿陷系数判定黄土湿陷性,对压缩性较高的新近堆积黄土,在基底下5m内的土层,取消用150kPa压力测定湿陷系数的规定。

基底压力大于300kPa的建筑,增加可用实际压力测定湿陷系数判定黄土湿陷性。

4、判定场地湿陷类型的界限值,不论用计算自重湿陷量或用实测自重湿陷量,均以7cm 为准,按计算自重湿陷量取消以7~11cm综合判定的规定。

湿陷性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地基

二、黄土湿陷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黄土湿陷的原因常由于管道漏水,地面积水,生产和 生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库 的泄露或回水使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而引起。但收水浸湿 只是湿陷发生所必须的外界条件,而黄土的结构特征及物 质成分湿产生湿陷性的内在原因。 影响因素: 1、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是黄土形成的必要条件。 2、黄土受水浸湿后,结合水膜增厚进入颗粒之间。 3、黄土中胶结物的多寡和成分,以及颗粒的组成和分 布,对黄土的结构特点和湿陷性的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 4、黄土的湿陷性还和孔隙比,含水率以及所受压力的 大小有关!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判定
• 定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即地基土受水浸 湿,发生湿陷的程度,可以用地基内各土层湿陷下沉 稳定后所发生湿陷量的总和(总湿陷量)来衡量。 •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对地基总湿陷量∆s (cm)用下式计算:
n

s
=

βδ
si
hi
(7-3)
i =1
式中:δsi——第i层土的湿陷系数; hi——第i层土的厚度(cm); β——考虑地基土浸水机率、侧向挤出条 件等因素的修正系数,基底下5m(或压缩层)深 度内取1.5;5m(或压缩层)以下,非自重湿陷性 黄土地基β=0,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按式(7-2) β0取值。
[ f a ] = [ f ak ] + η b γ ( b − 3) + η d γ m ( d − 1 . 50 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 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 6m按6m取值;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 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 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 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 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 算起。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强制性条文汇编目录第一篇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1 地基基础 (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7)《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 (8)《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9)《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6)《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 (27)《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1)《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2011 (3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1)《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 (32)《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 (32)2 主体结构 (33)《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3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3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3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3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8)《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 (4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42)《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 (42)《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 (4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 (43)《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 (44)《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 (4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4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 (4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4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49)《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50)《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5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50)《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50)《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50)《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5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5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 (5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 (53)《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2011 (5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54)《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 (54)《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195-2010 (54)《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JGJ217-2010 (55)《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程》——JGJ247-2011 (55)《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 (57)《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JGJT253-2011 (57)3 屋面工程 (58)《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5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58)《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 (60)4 装饰装修 (6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6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6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62)《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65)《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10 (65)《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103-2008 (65)《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 (66)《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 (66)《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 (66)5 建筑安装 (67)《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67)《建筑防腐蚀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2010 (7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7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76)《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77)《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78)《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 (78)《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79)《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技术规程》——JGJ232-2011 (81)《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CJJ12-2013 (81)《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43-2010 (82)6 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8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83)《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84)《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2009版) (84)《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 (8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85)《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 (89)《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89)《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 (8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90)《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 (91)《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 (91)《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 (91)第二篇施工安全 (93)《安全帽》——GB2811-2007 (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95)《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1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06)《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10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1)《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 (11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1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1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114)《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16)《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119)《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2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124)《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25)《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83-2009 (125)《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12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127)《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12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13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130)《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54-2011 (130)《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131)《安全色》——GB2893-2008 (131)《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31)第三篇设计规范 (1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13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134)《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版)即将更新 (14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5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61)《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6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16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6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169)《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17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17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17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77)《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17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7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 (179)第四篇建筑设备 (180)《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18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180)《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 (180)《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2012 (180)《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181)《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08 (181)《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 (181)《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 (183)《建筑排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27-2009 (184)《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CJJ138-2010 (184)《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184)《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2010 (184)第一篇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5.0.8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

收稿日期:2004211201作者简介:符晖(19712),女,上海人,工程师,从事工程结构设计工作。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符 晖(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92)摘 要:结合具体工程,探讨了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建筑物按其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和荷载如何合理进行地基处理设计。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剩余湿陷量;地基处理;换填法;挤密法中图分类号:TU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7716(2005)01200972031 引言湿陷性黄土大多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

黄土的孔隙比一般在1.0左右或更大,由于在颗粒间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故在天然干燥的状况下可承受一定的荷重,承载力较高,变形量也较小。

黄土受水浸湿后,在自重或一定荷载作用下,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以致其上的建筑物受损,这即是湿陷性黄土的特殊工程特性。

在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就产生附加下沉的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在一定荷载作用下才产生附加下沉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为保证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采取地基处理。

一般地基处理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8%左右,甚至高达20~30%,工期占总工期的1/4左右,因此,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包括具体方法、处理宽度、厚度等,必须高度谨慎,力求做到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

本文以西安某工程为例,介绍地基处理的设计,对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作了探讨。

2 工程概述该工程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的附属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及生活垃圾焚烧站(新建工程)。

2.1 地质概况工程位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净化站内的预留发展地。

场地土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黄土、古土壤等。

其特性及分布规律如表1。

2.2 黄土的湿陷性评价湿陷性黄土的评定,可按室内压缩实验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湿陷系数δs 值判定,δs ≥0.015时,即定为湿陷性黄土;当场地自重湿陷量Δzs >7cm 时,则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Cod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collapsible loess regions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25—2004,自2004年8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1、4.1.7、5.7.2、6.1.1、8.1.1、8.1.5、8.2.1、8.3.1(1)、8.3.2(1)、8.4.5、8.5.5、9.1.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90同时废止。

2004年3月1日前言1 总则1.0.1 为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施工、使用与维护。

1.0.3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物产生危害。

1.0.4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略)3 基本规定3.0.1 拟建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表3.0.1 建筑物分类1当建筑物各单元的重要性不同时,可根据各单元的重要性划分为不同类别。

甲、乙、丙、丁四类建筑的划分,可结合本规范附录E确定。

3.0.2 防止或减小建筑物地基浸水湿陷的设计措施,可分为下列三种:1 地基处理措施消除地基的全部或部分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陷性黄土层上。

2 防水措施1)基本防水措施:在建筑物布置、场地排水、屋面排水、地面防水、散水、排水沟、管道敷设、管道材料和接口等方面,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或生产、生活用水的渗漏。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1-60 )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1-60 )

1 总则1.0.1为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包指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施工、使用与维护。

1.0.3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首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困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对建筑物产生危害。

1.0.4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湿陷性黄土 collapsible loess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

2.1.2非湿陷性黄土 non collapsible loess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无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

2.1.3自重湿陷性黄土 loess collapsible under overburden pressure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2.1.4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loess noncollapsible under overburden pressure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2.1.5 新近堆积黄土 recently deposited loess沉积年代短,具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均匀位差,在50~150kPa压力下变形较大的全新世(2Q)黄土。

42.1.6压缩变形 compression deformation天然湿度和结构的黄土或其他土,在-定压力下所产生的下沉。

2.1.7湿陷变形 collapse deformation湿陷性黄土或具有湿陷性的其他土(如欠压实的素填土、杂填土等),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所产生的附加下沉。

2.1.8湿陷起始压力 lnitial collapse pressure湿陷性黄土浸水饱和,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

1.概观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主要取决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质。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变形包括压缩性和湿陷性。

当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时,地基的压缩变形很小,大多在其上部结构的容许变形值之内,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湿陷变形是地基被水浸泡后产生的附加变形,常发生在局部,具有突发性,且不均匀,对建筑物破坏大,危害严重。

因此,无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允许承载力,都要进行地基处理。

前者以消除湿陷性为目的,后者以提高承载力为目的,同时要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黄土差异很大。

因此,地基处理应区别对待,结合以下特点:1)湿陷性黄土的区域性差异,如湿陷性和湿陷敏感性、承载力、压缩性和不均匀程度等。

2)建筑物的使用特性,如用水量、地基浸水的可能性等;3)建筑物对限制不均匀沉降的重要性及其使用的严格性,以及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4)材料和施工条件,以及当地施工经验。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措施是通过机械手段加固地基的湿陷性黄土,或者通过改变另一种材料来改变其物理性质,从而达到消除湿陷性、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的目的,其中大部分主要集中在第一个目的,即消除湿陷性。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可以从处理的深度和范围来区分:1)浅层处理,即可以消除建筑地基的部分湿陷量;2)深层地基处理,即消除建筑地基的全部湿陷量。

该方法包括使用桩基或深基础穿透所有湿陷性黄土层。

湿陷性黄土地区有三种设计措施: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垫层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土(或灰土)桩夯实法和深孔夯实法等。

,可完全或部分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或采用桩基础或深基础穿透湿陷性黄土层,使建筑物的地基位于密实的非湿润土层上,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防水措施是用来防止大气降水、生产生活用水和地基浸水,包括场地排水、地面防水、排水沟和管道排水、防水等。

这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1 总则1.0.1 为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包指构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施工、使用与维护。

1.0.3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应根据首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困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对建筑物产生危害。

1.0.4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湿陷性黄土 collapsible loess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

2.1.2 非湿陷性黄土 non collapsible loess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无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

2.1.3 自重湿陷性黄土 loess collapsible under overburden pressure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2.1.4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loess noncollapsible under overburden pressure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湿陷性黄土。

2.1.5 新近堆积黄土 recently deposited loess沉积年代短,具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均匀位差,在50~150kPa压力下变形较大的全新世()黄土。

2.1.6 压缩变形 compression deformation天然湿度和结构的黄土或其他土,在-定压力下所产生的下沉。

2.1.7 湿陷变形 collapse deformation湿陷性黄土或具有湿陷性的其他土(如欠压实的素填土、杂填土等),在一定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所产生的附加下沉。

2.1.8 湿陷起始压力 lnitial collapse pressure湿陷性黄土浸水饱和,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现场防护 第三节 基坑或基槽施工 第四节 建筑物的施工
第五节 管道和水池的施工
第六章 使用与维护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维护和检修
第三节 沉降观测和地下水位观测
附录一 名词解释
附录二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中国湿陷性
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

附录三 黄土的地层划分
附录四 判别新近堆积黄土 的规定
第二章 工程地质勘察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条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查明下列内容 并应结合
建筑物的要求 对场地 地基作出评价及地基处理措施的建议
一 黄土地层的时代 成因
二 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
三 湿陷系数随深度的变化
四 湿陷类型和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
五 地下水位升降的可能性和其它工程地质条件

条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中国湿陷性
在地基计算中 明确了湿陷变形和压缩变形的计算原则
并提出了适合黄土地区的沉降计算的经验系数
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 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 认真总结
经验 并请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交西安市环城西路 号陕
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陕西省计划委员会 年月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工程地质勘察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现场勘察 第三节 湿陷性评价
重压力时 下沉稳定后的高度
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 在浸水作用下 下沉稳定后
的高度
土样的原始高度
条 计算自重湿陷量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用 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 因地制宜 采取以地
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 防止地基湿陷 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
理 特制定本规范

条 本规范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
筑 包括构筑物 的勘察 设计 地基处理 施工 使用与维护

条 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工程 除应按本规范规
定执行外 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 规范的规定
第三章 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场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 第三节 建筑设计 第四节 结构设计 第五节 给排水 供热与通风设计 第六节 地基计算
第四章 地基处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垫层法 第三节 夯实法 第四节 挤密法 第五节 桩基础 第六节 预浸水法 第七节 单液硅化或碱液加固法
第五章 施工
当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大于 时 应定为自重湿陷性黄
土场地

条 测自重湿陷量 应根据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确
定 在新建地区 对甲 乙类建筑 宜采用试坑浸水试验

条 计算自重湿陷量 应按室内压缩试验测定不同
深度的土样在饱和土自重压力下的自重湿陷系数 自重湿陷系
数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第
保持天然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 加压至土的饱和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陕西省计划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年月日
建标
关于发布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的通知
建标字第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号文的要求 由陕西省计划委
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已经

甲 乙类建筑并应有一定数量的取土勘探点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六 本阶段的勘察成果 应为地基基础的设计提供土的物理
力学性质指标和施工及监测的建议 当场地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
并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时 应提供饱和状态下的强度和变形参数
第三节 湿陷性评价

条 黄土的湿陷性 应按室内压缩试验在一定压力
下测定的湿陷系数 值判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七 本阶段的勘察成果 应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设计提供
参数 为各类建筑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据 对地基基础方案提出建


条 详细勘察阶段 应进行下列工作
一 详细查明各类建筑的地基土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确
定湿陷类型 湿陷等级及其平面与深度的界限
二 当需要进一步确定湿陷起始压力或地基承载力时 应进
行载荷试验
段 可按网格布置 勘探点的间距 宜按表
确定
初步勘察勘探点的间距

场地类别
勘探点的间距
简单场地
一般场地
复杂场地
五 取土勘探点 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的地段布置 其数
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
六 勘探点的深度 应根据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和预估的压
缩层深度确定 宜为
并应有一定数量的控制性取土勘
探点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一 当湿陷系数 值小于
时 应定为非湿陷性黄土 当
湿陷系数 值等于或大于
时 应定为湿陷性黄土
二 湿陷性系数 值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三 地面下
保持天然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 加压至一定压力时
下沉稳定后的高度
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 在浸水作用下 下沉稳定后
的高度
土样的原始高度
测定湿陷系数的压力 应自基础底面 初步勘察时 自
尚宜进行施工勘察或专门勘察

条 编制勘察工作纲要 应按下列条件和要求进行
一 不同的勘察阶段
二 场地及其附近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地区建筑经验
三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黄土的湿陷特性
四 工程规模 设计和施工要求

条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可分为以下三

一 简单场地 地形平缓 地貌 地层简单 湿陷类型单一
改为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
增加了第四章地基处理 并增加了名词解释 钻孔内取原
状土样的操作要点 各类建筑的举例 水池类构筑物的设计措施
黄土的承载力 单桩浸水静载荷试验等 个附录
基底下 以下的土层 由原规定用固定压力

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测定湿陷系数判定黄土湿陷性 对压
缩性较高的新 近 堆 积 黄 土 在 基 底 下 内 的 土 层 取 消 用
土场地误判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或将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误
判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在计算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饱和至下沉稳定为止的总湿陷
量的公式中 考虑了地基土的侧向挤出和浸水机率等因素而增加
一个修正系数
根据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的大小 将地基分为
轻微
中等
严重
很严重 个湿陷等级 取
消用分级湿陷量划分为 个湿陷等级的规定
湿陷等级变化不大
二 一般场地 地形起伏较大 地貌 地层较复杂 不良地
质现象局部发育 湿陷类型 湿陷等级变化较复杂
三 复杂场地 地形起伏很大 地貌 地层复杂 不良地质
现象广泛发育 湿陷类型 湿陷等级分布复杂 地下水位变化显


条 工程地质测绘 除应符合一般要求外 还应包
括下列内容
一 研究地形的起伏和降水的积聚及排泄条件 调查山洪淹
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
二 搜集和分析有关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与地区建筑经验等
资料
三 当调查和搜集的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进行工程地质
测绘和勘探 试验工作
四 本阶段的勘察成果 应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
价 并宜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进行初步分析

条 初步勘察阶段 应进行下列工作
一 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 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
算起
以内的土层应用
以下至
非湿陷性土层顶面 应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 当大于
时 仍应用
注 当基底压力大于
时 宜按实际压力测定的湿陷系数值判定黄土湿陷性

条 建筑场地的湿陷类型 应按实测自重湿陷量
或按室内压缩试验累计的计算自重湿陷量 判定
当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小于或等于 时 应定为非自重
湿陷性黄土场地
压力测定湿陷系数的规定
基底压力大于
的建筑 增加可用实际压力测定湿陷
系数判定黄土湿陷性
判定场地湿陷类型的界限值 不论用计算自重湿陷量或用
实测自重湿陷量 均以 为准 按计算自重湿陷量取消以
综合判定的规定
在计算自重湿陷量的公式中 增加一个因土质地区而异
的修正系数 按计算自重湿陷量从而可避免将非自重湿陷性黄
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 见附图
可按本规范附录二选用

条 勘察阶段可分为场址选择或可行性研究 初步
勘察 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勘察成果 应符合各设计阶
段的要求
对场地面积不大 地质条件简单或有建筑经验的地区 可简
化勘察阶段 但应符合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两个阶段的要求
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或对基底压力大于
的建筑物
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国家标准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原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
规范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陕西省计划委员会负责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
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年月 日
修订说明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
号文的精神 由陕西省建筑科
学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 设计 料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组成
修订组 对原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进行修订 在
修订过程中 曾向全国各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经多次讨论和
修改 最后由陕西省计委组织审查定稿
修改后的规范共分 章 个附录 对原规范所作补充 修
改的主要内容有
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和建筑物调查资料 将综合处理措施
初步查明场地内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湿陷类型和湿陷等
级的分布 预估地下水位季节性的变化幅度及其升降的可能性
二 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已有资料不符合要求时 应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