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环路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工艺正式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五环路二期工程A6合同段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工艺
编制:
复核:
总工:
2003年6月3日发布 2003年6月3日实施印号:
目录
一、编制依据------------------------------------------------------------------------------------------------------- 4
二、工程概况------------------------------------------------------------------------------------------------------- 4
1、主体结构概况 --------------------------------------------------------------------------------------------------- 4
2、转体结构组成 --------------------------------------------------------------------------------------------------- 4
3、工程特点---------------------------------------------------------------------------------------------------------- 5
三、施工组织与工料机准备------------------------------------------------------------------------------------- 5
1、组织机构---------------------------------------------------------------------------------------------------------- 5
2、施工计划---------------------------------------------------------------------------------------------------------- 6
3、劳动力配备 ------------------------------------------------------------------------------------------------------ 6
4、施工机具、仪器准备 ------------------------------------------------------------------------------------------ 6
5、施工材料准备 --------------------------------------------------------------------------------------------------- 7
四、施工技术准备------------------------------------------------------------------------------------------------- 7
1、方案制定---------------------------------------------------------------------------------------------------------- 7
2、技术交底---------------------------------------------------------------------------------------------------------- 7
3、考核---------------------------------------------------------------------------------------------------------------- 8
4、技术配合准备 --------------------------------------------------------------------------------------------------- 8
5、其它手续---------------------------------------------------------------------------------------------------------- 8
五、施工方案------------------------------------------------------------------------------------------------------- 8
1、总体施工方案 --------------------------------------------------------------------------------------------------- 8
2、缆索挂设与张拉 ------------------------------------------------------------------------------------------------ 9
3、支架拆除---------------------------------------------------------------------------------------------------------- 9
4、称重与配重 ------------------------------------------------------------------------------------------------------ 9
5、平转牵引系统安装 ------------------------------------------------------------------------------------------- 10
6、助推系统安装 ------------------------------------------------------------------------------------------------- 11
7、微调装置-------------------------------------------------------------------------------------------------------- 11
8、限位装置-------------------------------------------------------------------------------------------------------- 11
9、测量及监控标志 ---------------------------------------------------------------------------------------------- 12
10、转体 ------------------------------------------------------------------------------------------------------------ 12
11、精定位 --------------------------------------------------------------------------------------------------------- 13
12、拆除 ------------------------------------------------------------------------------------------------------------ 13
六、特殊环境施工措施------------------------------------------------------------------------------------------ 13
1、既有线安全防护措施 ---------------------------------------------------------------------------------------- 13
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 14
3、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 14
4、风季施工技术措施 ------------------------------------------------------------------------------------------- 15
5、高空作业施工措施 ------------------------------------------------------------------------------------------- 15
七、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工 ------------------------------------------------------------------------------ 15
八、质量检查标准------------------------------------------------------------------------------------------------ 15
九、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6
1、采取防倾保险措施 ------------------------------------------------------------------------------------------- 16
2、限位控制措施 ------------------------------------------------------------------------------------------------- 16
3、平转牵引索及助推系统保证措施------------------------------------------------------------------------- 16
4、对人员培训措施与要求 ------------------------------------------------------------------------------------- 17
5、特殊或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 17
十、附件------------------------------------------------------------------------------------------------------------ 18
1、《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组织机构图》----------------------------------------------------- 18
2、《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工程转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 19
3、《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劳动力织情况表》 ---------------------------------------------- 20
4、《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机具、仪器清单》 ---------------------------------------------- 21
5、《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材料准备情况表》 ---------------------------------------------- 22
6、《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平面布置图》----------------------------------------------------- 22
7、《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23
8、《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牵引系统图示》-------------------------------------------------------- 24
9、《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测量实施细则》。
------------------------------------------------ 25
10、《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转体施工应急与重点部位观察实施细则》。
------------------------- 29
11、北京市五环路二期石景山南站高架桥工程转体施工计算单 ------------------------------------- 33
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工艺
一、编制依据
1、铁道专业设计院《北京市五环路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主桥施工设计图》。
2、《北京市五环路(京石路~京原路)工程招标文件》专用本。
3、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DJ412-87】。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6、北京市五环路二期(A段)暨四期丰台段工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实施细则)。
7、北京市标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汇编》
8、五环二期A段暨四期丰台段工程监理工作程序
9、五环二期A段暨四期丰台段工程资料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
1、主体结构概况
本桥结构形式为:45m+65m+95m+40m四跨连续独塔单索面预应力砼部分斜拉转体高架桥,双向六车道,塔、梁、墩固结。
全桥位于空间曲线上,其平曲线半径为1900m,竖曲线半径为16000m,线形复杂。
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C50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箱梁顶板宽28.76m、底板宽17.0m、梁高2.5m,箱梁整体向曲线内侧呈2%坡度倾斜。
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
在斜拉索下锚固区,采用了三向预应力体系对锚块进行加强,使强大的索力传递给箱梁梁体。
本桥主墩采用下部中心距为10.0m的C50砼双薄壁下塔柱,柱高约10 m、宽12 m、厚 2.0m。
转体完成后与承台固结,形成塔梁墩固结的斜拉桥体系。
主墩基础承台厚5m,其中转体施工阶段4m,余下1m在转体施工完成后现浇。
承台下为18根φ1.5m钻孔灌注桩。
为了加强顺桥向刚度,改善景观效果,主塔采用了顺桥向的倒“Y”形结构,采用C50砼,主塔顶部高19.0m,其中锚固区高12m,倒“Y”字“V”型下塔柱高20.0m。
全桥共设斜拉索六组,每组斜拉索由2根OVMPES(FD)7-451低应力新型索体加双层PE热挤聚乙烯保护层的拉索构成,钢丝为极限抗拉强度为1670Mpa高强低松弛镀锌钢丝。
桥面铺装8 cm厚的沥青混凝土。
桥面外侧采用PL3级、中央带采用PL2级防撞护栏,铁路上方的上侧防撞护栏上增设2.2m高防抛网。
2、转体结构组成
本桥转体结构采用环道与中心支撑相结合的转盘结构。
转动体系由球铰、下转盘、下环道与塔梁索组成的斜拉桥组成。
箱梁长度166.7m,其中2号墩方向主梁悬臂长80m,4#墩侧转体段梁长86.7m。
在转体前要求将防撞墙,装饰板安
装完,则转体时箱梁总宽度为30m。
石景山斜拉桥转体部分由上下转盘与球铰构成。
下转盘设于承台上,其上固定钢制转盘,直径为 3.8m,上下两片间涂以黄油四氟粉。
球铰中心设钢轴。
钢轴预埋于上转盘砼中。
上转盘设8组钢管砼撑脚,支撑于下转盘(承台)顶面砼上预埋的环道上,环道上对称于转盘中心设12对助推千斤顶反力座,用于在转体起动时助推。
上转盘上设2-19×7φ5钢铰线,埋入砼内,并在上转盘上绕3/4周,自由端用连续张拉千斤顶牵引。
在承台上设两个1.8×2.2m的千斤顶反力座用于张拉牵引束。
3、工程特点
本桥是北京五环重点工程之一,在施工期间,全国“非典”流行,原材料供应,劳动力组织,施工管理都具有特殊性。
转体重量高达145000KN。
其下跨越7条运营的铁路线,施工条件差。
施工工期短,在2月15日开工,要求在7月25日左右达到转体条件,只有短短5个月时间。
主梁预应力束拉力大,单束张拉力达到5400KN。
斜拉缆索采用OVMPES(FD)7-451钢束,单索初始张拉力达10000KN,居国内首位。
此外桥下净空要求高,梁端锚固区上移至顶板,锚固区预应力复杂,采用新型BSM低回缩预应力体系加强。
总之,本桥规模不大,但难度大,技术复杂,施工要求高。
三、施工组织与工料机准备
1、组织机构
转体施工涉及到施工、建设、监理、设计、监测、铁路局站段等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对施工安全要求更高。
所以在施工前成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详见《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组织机构图》。
为确保转体顺利实施,共成立11个小组,分工配合,具体如下:
1.1、指挥组
成立了以项目经理肖佳鹏为首,由公司相关领导与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安质部成员组成的转体指挥,负责转体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应急预案的审定,转体前各项工作的检查落实,转体时各项指令的下达。
1.2、技术组
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张皓月为首,全体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组,在转体施工前,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各个关键部位,检查准备工作是否满足工艺要求,并做好检查签证工作。
此外,技术组还要提前作好转体、应急预案,在转体时负责监督关键工序的执行情况,确保转体顺利进行,不超转。
1.3、测量组
由测量工程师时晓东负责,对整个转体过程进行测量观测,控制主塔垂直度,转体的线速度或角速度,转体中梁体与塔柱的线型变化,转体合拢时的精度控制。
1.4、监控组
由铁科院监测组负责编制详细的施工监控方案,并准备必要的仪器设备,负责施工过程式中的线型与内力监测与结果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设计院,通过指挥组和技术组向转体作业组下达指令,指导施工。
1.5、转体作业组
由项目副经理白桦负责统一指挥调度,配备作业人员约80人,负责转体前
工、料、机的准备落实,以及转体施工过程中各项指令的实施。
1.6、专家组
由公司总工程师宋杰任组长,由公司及集团公司有关专家组成的技术专家组,对转体施工给予现场指导,确保转体施工中结构安全。
1.7、现场指挥小组
在施工现场成立现场转体施工指挥小组,小组成员由项目副经理、现场技术负责人及相关施工人员组成。
负责对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的直接调度指挥。
1.8、安全监察组
在施工过程中对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环境进行检查和保证。
同时负责在转体过程中每一道工序质检签证工作。
在转体前,对整个转体进行全面的检查签证,确保转体成功。
1.9、观察应急组
由工程部副部长苏祖斌负责,对转体施工过程中的支架,缆风及其它结构进行观察,发现问题作应急处理。
1.10、交通管制组
负责对转体施工现场内公路、铁路及临时通道所有道口实施封闭管理,只有核发了施工准入证的人员方可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1.11、后勤保障组
负责对全体施工人员提供后勤保障。
1.12、对外协调组
鉴于本工程的特殊性,转体施工时既要与铁路部门联系协调配合。
2、施工计划
拟于7月20日左右完成斜拉索的挂设,7月20日至7月25日完成缆索张拉及支架拆除和体系转换工作。
并在7月30日前完成全桥的称重工作。
转体施工拟于8月6日上午进行,具体施工时间根据施工情况及与铁路部门协商综合确定,初步拟定于当日上午8:30至12:00之间完成。
其中转体时间约45min。
详见《石景山南站斜拉桥工程转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劳动力配备
整个转体施工的劳动力配备围绕转体施工配置,重点确保平转、应急、交通管制、监控测量等环节,按照分组情况进行配置,总共约配备劳动力约260人,其中管理人员40人,作业人员220人,详见《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劳动力配备情况表》。
4、施工机具、仪器准备
4.1、平转机具准备
QK-8主控台2套、QCDL2000型连续张拉千斤顶3台(1台备用),YCD240Q型千斤顶1台,ZLDB液压泵站2套。
4.2、助推机具准备
助推分配梁2套,助推千斤顶YCD2500型4台(2台备用),ZB4-500型油泵4台(2台备用)。
4.3、微调机具准备。
4.3.1、纵向微调机具
YCD4500型千斤顶2台,ZB4-500型油泵2台套。
4.3.2、横向微调机具
YCD4500型千斤顶2台,ZB4-500型油泵2台套。
4.4、称重机具
4.4.1、设临时反力架四个,两个一组,其平面位置与结构按铁专院、铁科院确认的图纸设置。
4.4.2、YCD4500型千斤顶4台。
YCD1200型千斤顶4台(备用反拉用)。
4.4.3、HF钢垫板总厚800mm,单块板厚20mm左右。
4.4.4、ZB4-500型油泵8台(倒用)
4.5、测量仪器,主要有NATC702全站仪,NA728(S3级)水准仪各2台套。
4.6、监测仪器准备,专用电脑2台。
4.7、通讯器材准备,对讲机20台及其它通讯器材。
4.8、辅助机具,准备塔式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各一台,以备机具倒运及平衡配重安装。
详见《石景山南站转体斜拉桥工程施工机具表》。
5、施工材料准备
施工材料准备方面,准备足够的液压油,安全防护设施,详见《石景山南站斜拉桥转体施工材料准备情况表》。
四、施工技术准备
1、方案制定
1.1、组织方案计论会,在参照国内外类似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初步施工方案。
1.2、征求专家组、业主、监理、设计、监测等单位对初步方案的意见。
1.3、对初步方案进行修订,并于5月底上报铁路部门对要点计划进行审批。
1.4、在以上基础上,编制本工工艺,作为施工现场施工指导。
1.5、编制重点项目,如应急观察、测量的操作细则。
2、技术交底
2.1、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全体技术人员全程参与,熟悉并了解每一工序的优化过程,操作要点。
2.2、在对作业层交底前,先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交底,使管理人员清楚转体的组织、准备工作内容,转体起动、转体、止动、锁定的详细流程,并掌握应急处理的要点。
2.3、对全体作业层人员进行交底,交底的主要内容是整个转体施工的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
目的是使每个参与转体操作的人员明确转体总的过程与工序之间的衔接,并强化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结构安全意识。
2.4、在转体前约一周左右,对全体作业人员分工种进行专门交底。
专门交
底与培训必须在制定详细的劳动力安排计划表之后,培训对象为重要岗位的作业人员。
包括转体操作时的张拉工、信号员、应急观察人员、交通管制人员、调度员、电工等。
3、考核
3.1、转体前安排对转体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合格的基础上才能参与转体施工。
3.2、考核分答卷式与专题讨论会两种形式。
达到每个参与转体操作的人都明确转体总的流程及工序衔接的目的。
4、技术配合准备
由于转体过程中涉及部门众多,对各单位间技术配合问题较为复杂,所以对技术配合问题采用技术组组内分工负责对外办调。
技术配合分工表
姓名职务配合单位配合接洽人
张皓月项目总工铁科院(监测单位)
马顺昌项目副总铁专院(设计单位)
王同民总工助理柳州OVM公司(操作单位)
王红光安质部副部长正宏监理公司(监理单位)
5、其它手续
5.1、根据施工方案,编写开工报告,开工报告包括劳动力组织、材料计划、机具设备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单、材料报验等。
编写审定完毕方可开工。
5.2、编制施工方案,向铁路局、交委、建委的汇报材料,向其报批铁路要点计划,并根据要点时段安排转体施工。
5.3、在转体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编制汇报材料,向业主、总监办、驻地监理、铁专院、铁科院汇报转体施工准备情况,包括劳动力、机具、材料、施工组织与技术方案等。
获准施工后方可进行转体施工。
5.4、对转体施工用的油表、千斤顶等机具进行标定,将标定报告报送驻地监理、总监办进行审批后方可投入施工。
5.5、参与转体的殊工种资质报验。
五、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将转体扭矩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按动摩擦系数计算所需的扭矩,此部分扭矩约占转体部分总重的5-6%的重力所产生,采用上转盘预埋的2×19-7φ5钢铰线牵引克服。
第二部分是转体起动阶段按静摩擦力计算所产生的扭矩,扣除上转盘预埋钢束牵引力产生的扭矩后所产生的扭矩后剩余部分扭矩,此部分扭矩
靠在滑道处钢管砼撑脚内外侧的千斤顶反力座向撑脚施加压力克服。
转体施工时,先对牵引钢束施加拉力收紧,然后对钢管撑脚按100KN逐级加载直至结构开始启动为止,起动后对钢管砼撑脚的顶推力自动失效,全部靠钢束牵引结构转动。
转动应连续,并全程跟踪观测线型与应力,控制最大线速度,并精确合拢、制动、微调定位。
方案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2、缆索挂设与张拉
转体前应对箱梁砼试件进行试压,确保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然后按《缆索挂设与张拉施工方案》要求的顺序与方法对缆索进行张拉,并进行检查验收。
3、支架拆除
转体前,要求对梁上支架和梁下支架全部拆除,通过逐步拆除梁底支架,完成整个斜拉桥体系由支架支撑到由称重反力架、球铰、钢管撑脚共同支撑的第一次体系转换。
支架包括两部分,一是梁上支架,二是梁底支架。
梁上支架拆除是为了减重,梁底支架拆除是为了完成体系转换。
底支架在拆除前,应预先在梁端所设的称重反力架上安装千斤顶等称重装置(详见第四章第4节:转体称重调平),然后才能进行支架拆除。
拆除步骤如下:
3.1、梁上支架主要是塔柱四周,28m现浇段以上的支架,要求全部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应及时设临时人梯,便于转体过程中施工人员上下塔柱,并能进入塔柱锚固区进行塔柱观察与监测。
3.2、在缆索张拉完成后,对现浇箱梁下的满堂支架进行拆除,现浇箱梁下支架分区分片按设计要求拆除。
拆除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对整个斜拉桥体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预应力张拉与压浆情况、缆索张拉力、塔、梁砼强度与龄期等,确保其满足体系转换条件。
第二步:拆除上转盘与承台间的砂箱。
砂箱拆除时应对称拆除,保证上转盘受力均衡。
第三步:拆除梁体下坡端端头6.7m钢管支撑。
第四步:拆除S3、S3'索之间及3号墩身四周的钢管支架。
第五步:拆除S3、S3'索梁端锚固区(横梁)下的钢管支架。
第六步:拆除S2~S3、S2'~S3'索之间的钢管支架。
第七步:拆除S2、S2'索梁端锚固区(横梁)下的钢管支架。
第八步:拆除S1~S2、S1'~S2'索之间的钢管支架。
第九步:拆除S1、S1'索梁端锚固区(横梁)下的钢管支架。
第十步:拆除其余箱梁底所有支架,仅保留称重用临时支架。
4、称重与配重
4.1、称重结构应在箱梁支架拆除前安装到位。
4.2、根据设计要求,支架拆除前在转体箱梁端部各设临时反力架2个组成称重临时墩,临时墩上安装称重分配梁。
称重分配梁距箱梁底面高度为YCD4500型千斤顶高度+200mm+传感器高度。
4.3、每个分配梁上对准箱梁中腹板各安装1台YCD4500型千斤顶、顶上装应力传感器、传感器与梁底之间要用厚钢板抄垫。
4.4、在支架拆除前,安装油泵,将千斤顶顶起至传感器上抄垫的钢板与箱梁底面砼紧密接触,并受力均衡。
4.5、采用HF垫块,套入千斤顶,将千斤顶外油缸与传感器底面所抄垫的钢板之间抄死,使传感器受力,而且千斤顶内缸不再参与受力,避免漏油影响。
4.6、在梁面设反压分配梁,反压分配梁与称重分配梁之间穿入精轧螺纹钢。
在精轧螺纹钢上安装YCD1200型千斤顶,油泵等。
4.7、按设计要求顺序进行支架拆除。
4.8、根据支架拆除过程中以及支架拆除后传感器的反力,计算箱梁梁体相对于转盘中心的力矩差。
4.9、根据力矩差,计算精轧螺纹钢反压力量,并对精轧螺纹钢进行张拉,施加反压力,至梁体两端称重传感器反力值相对于转盘中心的力矩相同。
4.10、在需要反压的梁端(梁侧)加配重,配重对于转盘中心的力矩应与反压力对转盘中心的力矩等效。
配重添加同时对反压力进行释放,直至精轧螺纹不再受力。
4.11、整个称重过程以铁专院、铁科院提供的操作细则为准。
4.12、整个转体配重平衡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实际转体总重,对转体平转牵引力进行最后修正。
4.13、配重之后要达到以下要求,整个转体结构自重对球铰中心的预偏心为50mm,重心偏边跨侧,使整个转体由球铰中心与钢管撑脚形成三点支撑的稳定结构。
在横桥向,球铰中心偏曲线内侧108mm,整个转体重心应与球铰中心重合。
4.14、在转体前24h,拆除称重支架与梁底之间的联结,观察梁体有无变化,决定是否转体。
5、平转牵引系统安装
5.1、平转牵引系统在称重和支架拆除的同时应进行准备和安装。
5.2、平转牵引力由上转盘施工中预埋的两束19-7φ5钢铰线传递给上转盘。
=2000MPa,直径为15.2mm,断面面积A=19×139mm2=2641mm2。
钢铰线的f
ytp
5.3、牵引系统安装步骤如下:
5.3.1、对千斤顶反力座上的张拉槽进行清理,对上转盘四周及预埋钢铰线进行清理,清除表面浮锈及其它杂质。
5.3.2、将钢铰线理顺,并将其转上转盘约3/4周,将自由端引入千斤顶反力座预留槽口内。
5.3.3、在千斤顶反力座后砼面的受力部位抄垫厚钢板或分配梁,并将钢铰线从其中央穿出。
在千斤顶反力座后加拼平台,便于千斤顶的固定与张拉人员操作。
5.3.4、在钢铰线上依次套入锚环、夹片、限位板与QCDL2000型连续张拉千斤顶。
5.3.5、安装油管、配电柜。
5.3.6、对平转千斤顶、牵引索、锚具、泵站配套安装完成并进行调试。
要求各束钢绞线平直、不打绞、扭结。
5.3.7、为防止夜间施工,应安装足够的照明设施。
6、助推系统安装
6.1、助推系统主要用于克服转体施工中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之间的差值而使整个转体部分启动。
助推系统安装于环形滑道上转盘钢管撑脚与助推千斤顶反力座之间。
6.2、安装助推系统之前,应将环形滑道清理干净,检查滑道与撑脚间隙,撑脚走道板前端涂抹比例为1:1的黄油四氟粉。
6.3、在滑道四周内外助推千斤顶反力座上对称安装2套助推分配梁与YDCW2500型千斤顶。
6.4、安装配电柜、油管路,并对其进行调试。
6.5、为确保有足够的动力储备,要求在此之外再提供两套助推千斤顶备用。
7、微调装置
为了保证转体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偏移及时调整,应在转体施工前安装微调及控制装置,具体如下:
7.1、纵向微调装置:上转盘与承台之间,3号墩身中心线前后两端设YDC4500型千斤顶2台,即沿桥轴线下,墩身前后各对称设置一台,当转体发生前后俯仰时,采用将标高降低一端千斤顶顶起的方法对转体进行微调。
调整后在滑道与撑脚之间加设抄垫保持调整后的姿态。
为确保起顶力量,另备用两台同型号千斤顶备用。
7.2、横向微调装置:在上转盘与承台之间,于3号墩墩身中心线左右两侧设YDC4500型千斤顶2台。
即墩中心线下的桥轴线左右各设一台。
当转体发生左右倾斜时,顶起标高下降一侧的千斤顶,将转体微调扶正,并在撑脚下抄垫保持调整后的姿态。
7.3、在梁端设预埋件并加设缆风绳,必要时施工加外力以保证梁体平衡。
7.4、在2#墩及临时墩墩顶安装千斤顶,以备梁体转体到位后进行梁端高程微调。
7.5、对其它设计和监测单位所需的微调装置按要求提前安装检查。
8、限位装置
为确保梁体旋转到位后不继续前行,也不回退,拟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有效限位:
1、边墩限位:在2#墩墩顶设梁体转体到位后的限位挡块,其方法是在梁底设预埋孔,梁梁体转体到位时,在预埋孔内插入抗剪销,并在抗剪销与墩柱间加软木垫对转体进行限位。
2、临时墩限位:在临时墩墩顶曲线内侧一端加焊小三角桁架,小三角桁架与转体到位后的箱梁腹板间预留约10cm的缝隙。
当梁体转动到位前,在小三角桁架与箱梁腹板间抄垫厚度合适的方木抄死,使转体得到限位。
3、转盘限位:在滑道上预设转体到位后的限位分配梁,在转体旋转到位后,于限位分配梁与撑脚间加以抄垫,防止转体到位后转体部分继续前移。
4、梁端限位:在梁端预设吊点,梁转体到位后,在梁端与地面预先埋设的地龙间拉设八字形交叉缆风绳,防止转体回退或前行。
5、限位辅助性措施:
5.1、在牵引束上作好标记,以使牵引千斤顶操作人员可以直观的了解转体到位时的千斤顶牵引行程,避免转体到位后仍继续过量牵引。
5.2、在转盘上作测量标记并进行测量观测,及时报告转动角度及转体体位。
5.3、在2#墩与临时墩均安排测量人员对梁体中线进行测量,做好转体到位前的数据测量报告,调整转体到位前的转动速度。
9、测量及监控标志
1、在梁体及塔柱上做好测量及线形监控所需的舰标。
2、在箱梁上做好梁体中轴线标记,及梁体各控制断面和端截面的实时测量点坐标点标记。
3、在滑道上做好线速度控制标记,其平转角速度不得大于0.02rad/min,主梁梁端的水平线速度不得大于 1.2m/min。
上转盘外缘贴上坐标米格纸带,以便转体过程中控制其转体速度。
4、对其它所需的观测点提前做好标记,并要预见转体施工动态变化过程中测点的可视性。
5、测量观测点绘总如下:
箱梁梁体测量观测点汇总表
序号测点类别测点位置测点设置要求与用途
1 主塔横向倾斜度观测点塔顶与塔根监控塔柱横桥向位移变化
2 主塔纵向倾斜度观测点塔顶与塔根监控塔柱纵桥向位移变化
3 桥轴线观测点梁顶中间与梁端每5m取1个断面,监控梁体水平轴线变化
4 水准观测点梁顶中间、两侧监控梁体高程变化(挠度与横向倾斜)
5 限位观测点临时墩顶、墩侧转体就位前到位控制与精定位控制
6 限位观测点2号墩顶、墩侧转体就位前到位控制与精定位控制
7 转速观测点上转盘与承台控制转体线速度
8 限位观测点上转盘与承台转体到位控制与精定位控制
9 横桥向倾斜度观测点上转盘与承台同一水平面上,可观测转体部分横桥向倾斜
10 纵桥向倾斜度观测点上转盘与承台同一水平面上,可观测转体部分顺桥向倾斜10、转体
1、转体前拆除称重支架与梁底前的支撑,并静置24h后,将各种测量数据上报监控组,确认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将转体范围内所有杂物清理干净,并将箱梁内外全部清理一遍,确保无杂物,无多余荷载。
各关键部位再次检查。
包括塔梁固结点、上转盘、塔柱锚固区、球铰等部位,确认签字。
3、转体前,再进行一次现场技术交底,下发记录表格,对各观测点人员分工,对控制信号,通信联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明确。
特别是转体应由一人总指挥,并由专人打信号,统一调度。
4、监测人员与仪器就位。
5、对各交通道口实施封闭,通知铁路部门,正式转体。
6、收紧平转牵引索,并在索力达到牵引力时持荷不动。
7、开启助推千斤顶,在转盘中心对称位置按100KN分级加载助推力,直到助推力达到800KN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