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风格特点
古筝五大筝派之
![古筝五大筝派之](https://img.taocdn.com/s3/m/5e017e2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b.png)
古筝五⼤筝派之浙江筝派浙江筝派是中国筝乐流派的后起之秀,流⾏于浙江、江苏⼀带,因杭州旧称武林,故浙江筝曲⼜称武林筝曲。
浙江筝曲起源于“江南丝⽵乐”、“古谱《弦索⼗三套曲》”、“杭州滩簧”中的曲牌。
曲⽬的板数已突破了六⼗⼋板的体系,乐曲结构由单⼀发展到复杂,在⾳乐表现⼒、速度、⾳⾊变化等⽅⾯都有了充分发展。
部分曲⽬突破了古筝传统的五声⾳阶定⾳和演奏中的“移柱转调”。
如《海青拿鹅》。
浙江筝曲在风格上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著称;在演奏技法上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同时对其他筝乐流派的演奏技法加以学习和发展。
浙江筝派的主要演奏技法及其特点:1、摇指摇指技法调动臂、腕⼒量,⼒度较⼤。
触弦频率快,并能保持持久。
⼀般每拍可分解成⼋个三⼗⼆分⾳符,理想的解决了筝曲旋律的歌唱性。
摇指技法还包括长摇短摇扫摇@、长摇通常⽤在两拍以上的摇指节奏均匀,连绵不断、跌宕起伏、旋律线条变化万千,配以左⼿不同声部的⾳响效果,更能展⽰古筝的魅⼒。
@、短摇通常⽤在⼀拍以内运⽤,此技法发⾳短促、⾳⾊明亮饱满、节奏感强。
@、扫摇通常⽤在快速连续的四个⼗六分⾳符。
第⼀个⾳符以右⼿中指勾指(有时⽤连勾技法,连续弹两、三个⾳),后⾯三个⾳符⼀短摇技法的⽅式弹奏。
扫摇技法能产⽣慷慨激昂的⾳乐效果,善于表达⽃志昂扬的旋律⾳调。
2、快四点3、快夹弹4、点指——双⾷点奏5、点⾳6、提弦浙江筝曲代表曲⽬:《三⼗三板》、《⾼⼭流⽔》、《霸王卸甲》、《将军令》、《⽉⼉⾼》、《海青拿鹅》、《灯⽉交辉》、《四合如意》等。
浙江筝派代表⼈物:王巽之、蒋荫椿等。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47d42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b.png)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1. 引言1.1 概述古筝曲《高山流水》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传统古典乐曲中的经典之作,被视为古筝音乐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的曲调清新优美,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与推崇。
《高山流水》曲风优美悠扬,如清泉石上流水,勾勒出高山之美、流水之清的景象,展现出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这首古筝曲在演奏时需要运用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让听众感受到高山巍峨、流水潺潺的意境。
通过学习和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平,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古筝曲《高山流水》的美妙旋律和深刻内涵,让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领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
1.2 音乐风格特点古筝曲《高山流水》的音乐风格特点主要表现为古朴典雅、清新脱俗、流畅悠扬。
这首曲子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描绘高山,音符跌宕起伏如同山势起伏,音乐节奏快速而富有变化,表现出高山的壮丽与雄伟。
而第二段则描绘流水,音符流畅柔和,如同潺潺流水,给人一种清新、悠闲的感觉。
整首曲子旋律优美,既展现了高山的雄伟壮丽,又表现了流水的柔和悠扬,融合了自然界的元素,传达了一种恬静雅致的美感。
古筝演奏中,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指法和拨弦技巧,清晰明快地表现出音乐的动感和韵律感。
整个曲子有着高雅的气质,展现了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1.3 审美意蕴《高山流水》是古筝曲中一首极具审美意蕴的经典之作。
在这首古筝曲中,通过细腻的音乐描绘和精妙的演奏技巧,传达出一种深远的美感。
审美意蕴体现在古筝曲《高山流水》中,从曲调的构成到演奏技巧的运用,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曲调清亮悦耳,仿佛令人置身于高山流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演奏技巧则是古筝演奏者通过手指的轻柔和力度的控制,将音符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而富有张力,给人一种心灵的愉悦和震撼。
宋代古筝介绍
![宋代古筝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e6d8dd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6.png)
宋代古筝介绍
宋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在宋代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推广。
宋代古筝是指由七根弦线组成的筝,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古筝多担任伴奏的角色。
古筝的音色柔和动听,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被广泛用于民间音乐、宫廷乐曲以及文人雅集。
在宋代,古筝演奏技巧和曲目不断丰富和完善。
古筝演奏家开始注重速度和技巧,加入了许多花样和技巧性的演奏方式,如滑音、装饰音、颤音等。
同时,古筝曲目也越来越多元化,从传统的《流水》、《十面埋伏》、《阳关三叠》等曲子,到新作品的《清江引》、《钓鱼台》等,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宋代古筝的发展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丰富多彩、表现力强的音乐特点,以及其演奏技巧和曲目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后世古筝演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b16769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d.png)
古筝入门必知的基础知识介绍古筝也叫汉筝,是汉族传统乐器,它音色美妙动听,音域广阔,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下面小编整理了古筝入门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古筝入门基础知识一、筝的摆放及演奏者的坐姿。
1.筝架的位置筝分别有高矮两个筝架,高的筝架紧挨着筝首下方的突出部位放置,矮的筝架与筝尾S形的底部重叠,同时注意筝架要放正,以免筝晃动而影响演奏。
注:挑选筝架时也要其检查制作是否合格,筝架是否稳当。
2.演奏者的坐姿演奏时,身子应正对着第一弦的筝码所放置的位置。
上身放松地挺直,右腿紧挨筝架,左腿稍放前一点,但不可太多。
二、古筝指甲的挑选及戴法。
1.指甲的挑选古筝的指甲有多种,市面上主要有塑料、牛角、赛璐珞和玳瑁这几种材料的指甲。
相比较而言,塑料的演奏音色较差,牛角由于其材料的原因,用不了多久材料容易“开花”,赛璐珞的音色则偏薄,但对于个别人或许适合,演奏力度过大者可以选用这种。
玳瑁的使用则比较普遍,因为玳瑁音色厚实,相对其他来说音色较好。
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玳瑁指甲的挑选。
挑选时首先要注意其厚度,过薄的指甲会使音色变薄或者变劈;其次要看指甲的光泽度;最后是弧度要适中。
指甲买回后,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指甲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如太大的话则要用砂纸将其磨小。
砂纸需要一张粗砂和一张细砂,先用粗砂磨出形,再用细砂修得精致一些,最后用纱布蘸上牙膏,给磨了的地方打光。
2.指甲的戴法指甲一般用胶布来粘在手上。
胶布放在指甲的三分之二处,指甲放在指肚上,胶布缠绕时应覆盖住自己指甲的一半。
大指应用有弯度的指甲戴上。
注:若选用的指甲有平凸两面,则要将凸的一面朝外放置。
三、筝的调式及定弦。
1.传统的调式及定弦众所周知,筝是最典型的五声调式乐器,它的上行音阶依次为宫、商、角、徵、羽,民乐的定弦也多以D调为基础(如琵琶、二胡等等),筝也同样。
所以它的基础定弦如下:D E #F A B固定调 re mi #fa la xi首调 1 2 3 5 6 (1=D)D宫 D商 D角 D徵 D羽2.现代的调式及定弦随着筝乐的不断发展,筝的演奏也渐渐出现一些简单变化音及七声调式,这时一般乐谱中都有说明,只要按其上面写的调出调式便可。
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
![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a3a43ef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a.png)
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古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二千多年来,古筝的流传范围已遍及祖国各地乃至海外。
在其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因地域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及民俗民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各地民间音乐的融合,逐渐派生和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音韵、演奏技巧和浓郁地方色彩的流派、曲目等。
从地域特征上有南北两大派系之分,从具体风格特征上则有“茫茫九派流中国”之说。
我们知道,每个筝派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其民间性、区域性、保守性、延续性等共性的特征,又有着它们所依存的客观环境、形成过程、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质等个性因素。
它们的个性因素和民间性决定了它们必须依附于某个区域性的乐种之中,表现该乐种的内容,并成为该乐种的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它们还具有它所依附乐种特定的技法、音律、音韵、调式、调体、节奏、板式结构、套曲程序等,包括了一些专用名词、术语,以及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
相对固定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每一流派存在的基础和传承载体,并被其音乐功能所决定。
一个流派还必须具有系统的曲目(包括记谱法)、典型的代表人物,因为系统的曲目标志着流派形成条件的成熟,典型代表人物对流派的奠定、流派的承上启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个流派承传在某一个地区,是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中,经过孕育、生长、开花、结果全过程,由渐变、突变、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本文拟对古筝主要流派的成因、流变、衍展、风格特点、演奏技法及代表人物等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让我们在对各流派的学习中,可更好地把握各流派的精髓,发扬光大各流派的艺术特点,不足之处,尚祈专家和同仁们雅正。
一、浙江筝派浙派古筝又称武林筝,起自浙江杭州,盛于上海,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古筝流派。
据《白居易集》记载: 唐代白居易在杭州任太守时,有一名随身歌妓,名谢好,善弹筝歌唱,而诗人本身也常以弹筝自娱。
唐末五代时杭州已成为文化名城。
南宋都城临安,即今杭州,当宫廷需要用乐时即“追呼市人”、“临时点集”,可知此时宫廷和民间的筝已在杭州广泛流传,筝曲曲目《会群仙》等都被记录在南宋周密所辑的《武林旧事》一书中。
古筝 介绍PPT课件
![古筝 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14ab673169a4517723a39d.png)
.
9
3.2、古筝演奏姿势
➢ 选择合适的椅子(比筝首架低10cm 最佳),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 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 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
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 等坏毛病。 ➢ 双.3、学古筝的几个要点
坐姿要点: 上半身坐直、放松
手型要点: 放松、稳定
基本指法弹奏要点: 小关节发力、放松
.
11
3.4、古筝的基础练习
A
E 摇指练习
拨弦练习
基础 练习
B
弹弦练习
轮抹练习
D
琶音练习
.
15
谢谢!
Thanks!
.
16
古琴
.
8
3.1、古筝指甲
古筝学习中指甲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佩戴指甲能使古筝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
我们在弹奏时一般使用玳瑁材质的指甲。 这种材质制作的假甲性能较好。
假甲是分别按大拇指、食指、中指、 无名指制作的。形状各不相同,分为成 人假甲及儿童假甲。
戴假甲时应注意:戴大拇指假甲的尖 头须朝指尖左前方偏出,不要反了方 向。胶布要缠的稍紧些,但不能太紧, 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 现在通常用的为二十一弦.
21弦
.
4
1.3、古筝的艺术流派
随着古筝受到大家欢迎,在中华大地得到广泛传播。不同地域的文化 发展自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流派。例:陕西秦筝、河南筝、山东 筝、浙江筝、广东潮州筝、岭南客家筝等。
古筝浙江流派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
![古筝浙江流派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69cba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6.png)
097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俗乐器,早在战国时期流传于秦地,到目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筝发展历史中,艺术家的音乐风格不同,筝乐不断形成了对应的流派。
现如今,古筝的传统流派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派别、五个派系,浙江流派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派。
一、古筝浙江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在浙江、江苏等地最早盛行浙江筝,业内人士又将浙江筝称为杭筝、武林筝。
浙江筝派和“杭州滩簧”说唱音乐及江南丝竹音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筝早期的地位较低,主要以伴奏的角色出现在观众的面前。
自20世纪20年代,浙江杭州成立了国乐研究社,浙江流派的筝乐演奏搬上了正式舞台。
自20世纪50年代,在上海音乐学院从事古筝教学工作的王巽之老师将浙江流派古筝筝乐的音乐风格、演奏方法以及优秀曲谱进行综合整理,带领并培养了众多优秀古筝学习者,提升了浙江流派古筝的地位。
就浙江流派古筝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点来说,浙江筝曲的节奏旋律有三大特点:其一,乐曲大多都是三段曲式结构,即慢板、中板、快板;其二,乐曲主要以“四点”技法为主,旋律上多出现八度、三度的跳跃;其三,乐曲音色明朗,节奏活泼明快,时常出现切分节奏。
浙江流派的筝曲演奏特点主要表现在右手、左手弹奏方面。
其中,右手弹奏的技巧包括点指、摇指、快弹夹等,将快速托、抹技法相结合。
而左手弹奏技巧主要包括点音、提弦、快速点滑等,将左手弹奏的吟、揉、按、滑等小幅度动作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古筝浙江流派的演奏要求(一)具有良好的乐感和节奏感要实现浙江流派古筝筝乐的长期发展,弘扬浙江流派的古筝艺术,保持浙江流派的古筝筝乐在当下的地位,浙江流派的古筝演奏者就应该明确推动古筝艺术发展的因素,明确筝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对于古筝演奏者来说,音乐乐感和节奏感是演奏的基本音乐素养。
一般来说,浙江流派的筝乐曲目都具有一定的情感,而在曲目的欣赏和鉴赏过程中,古筝演奏者需要根据曲目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古筝演奏中,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浙江流派古筝演奏的质量及其有效性,另一方面情感的投入能够逐渐丰富古筝演奏者的精神生活,不断发展浙江流派古筝艺术。
古筝演奏的特点
![古筝演奏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ed80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c.png)
古筝演奏的特点
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演奏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指技巧:古筝演奏需要使用双手指弹奏琴弦,手指需要具备灵活的协调能力和准确的按弦力度,能够灵活地击弦、滑弦、扫弦等,以表达丰富的音乐情感。
2. 和弦技巧:古筝演奏中,通过左手按弦和右手弹奏琴弦,可以同时产生多个音的共鸣,形成和弦效果。
古筝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和弦的组合和变化,以丰富音乐的层次和和声效果。
3. 指法技巧:古筝演奏中有丰富的指法技巧,如按弦、敲击、扫弦、滑弦、颤音等,这些技巧可以用来演奏各种音乐元素,如音阶、音程、琶音、连音等,使音乐更加生动多样。
4. 节奏感:古筝演奏需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变化,使音乐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动感。
5. 表现力:古筝演奏强调情感的表达,演奏者需要通过细腻的音色、准确的音准和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总的来说,古筝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手指技巧、和弦技巧、指法技巧和节奏感,同时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以打造出独特的古筝音乐风格。
古筝的入门知识点总结
![古筝的入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e199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a.png)
古筝的入门知识点总结古筝,又称十三弦,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筝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
本文将对古筝入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古筝的起源和概况、古筝的结构和调音、古筝的演奏技巧以及古筝的曲目和流派等方面。
一、古筝的起源和概况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族乐器,起源于中国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目前的体系和演奏方式。
古筝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国乐之祖”和“乐器之王”。
古筝的外形呈矩形,一般由木材制成,共有十三根弦,弦铿锵明亮,音色高亢清脆,有着独特的韵味。
它的演奏技巧多样,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古筝的声音优美悠扬,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并在各种音乐演出和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古筝的结构和调音古筝的结构主要包括筝体、琴弦、琴码、琴轸、弦座、音桥等部分。
筝体是古筝的主要部分,由桐木或红木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以支撑整个琴体的承受力。
琴弦是古筝的震动部分,一般选用钢丝或者丝绸制成,共有十三根,分为高音弦、中音弦和低音弦三类。
琴码是古筝上的木质横条,用于支撑琴弦,同时也可以用手指按弦产生不同的音高。
琴轸是古筝上的调音部分,可以调整琴弦的张力和音高。
弦座是古筝上的支撑部分,用于支撑琴弦的张力,使得琴弦不易断裂。
音桥是古筝上的共鸣部分,可以增强琴弦的共鸣效果,使得琴声更加浑厚悠扬。
古筝的调音分为上调和下调两种方式。
上调是将琴弦的张力增加,使得音高升高,可以通过调整琴轸或者琴弦的锁定位置来实现。
下调是将琴弦的张力减小,使得音高降低,可以通过调整琴轸或者琴弦的松紧程度来实现。
三、古筝的演奏技巧古筝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两部分。
右手技法主要负责琴弦的拨弦和指法,可以产生清晰的琴音和多变的音色,包括横拨、直拨、撇拨、点拨等多种弹奏方式。
古筝简介资料
![古筝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f8576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7.png)
• 琴身扁平,长约1.3米,宽约20厘米, 两端有龙首装饰。 • 演奏时,将琴放置在膝盖上,用拨片 或手指拨弦。
古筝在不同朝代的演变
秦汉时期:古筝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 大的发展,21弦古筝逐渐成为主流。
隋唐时期:古筝在隋唐 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 了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
部分。
• 秦汉时期的古筝琴身变为长方形, 演奏姿势也有所改变,开始用坐式 演奏。 • 秦汉时期的古筝音色更加丰满, 表现力更强。
古筝的弦与弦数
古筝的弦数为21或24,一般由尼龙丝或钢丝制成。
• 21弦古筝的弦数较少,音色柔和, 适合演奏抒情曲目。 • 24弦古筝的弦数较多,音色丰满, 适合演奏欢快曲目。
古筝的弦一般分为高音弦和低音弦,高 音弦位于琴身的上方,低音弦位于琴身
的下方。
• 高音弦的音高较高,音色明亮,适合 演奏高音部分。 • 低音弦的音高较低,音色浑厚,适合 演奏低音部分。
04
古筝的音色与表现力
古筝音色的特点与层次
古筝的音色特点为优美、抒情、丰满。
• 古筝的音色可以通过指法和技巧进行调整,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 • 古筝的音色具有层次感,可以表现丰富的音乐情感。
古筝音色的层次包括高中低三个音区。
• 高音区:音色明亮,适合演奏高音部分。 • 中音区:音色丰满,适合演奏中音部分。 • 低音区:音色浑厚,适合演奏低音部分。
• 古筝学习的毅力培养包括目标设定、计划执行、自我激励等。 • 目标设定:为自己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 计划执行: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 自我激励:通过奖励和鼓励,激发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毅力。
CREATE TOGETHER
DOCS
古筝ppt课件图片
![古筝ppt课件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052b44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c.png)
古筝主要由面板、底板、侧板、岳山 、弦柱等部分组成,其中面板是影响 音色的关键部分。
特点
古筝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表现 力丰富等特点,能够演奏出柔美、激 昂、悲壮等多种情感的音乐。
演奏方式与技巧
演奏方式
古筝演奏方式包括传统演奏方式和现代演奏方式,传统演奏方式以右手弹拨为 主,左手揉、滑、颤,现代演奏方式则融入了多种技巧和表现手法。
古筝的音乐风格深受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元素,形成了 独特的音乐语言。
古筝的音乐风格注重旋律的流畅性和节奏的变化,通过运用滑音、颤音、泛音等技 巧,使音乐更加生动、形象。
文化内涵
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 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以梅花为题材,表现了梅 花的傲骨和坚韧,曲调悠 扬。
现代创作曲目
《渔舟唱晚》
这首曲目表现了渔民在夕 阳下归航的场景,旋律欢 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战台风》
以抗击台风为背景,表现 了人们的顽强拼搏精神, 节奏明快。
《春江花月夜》
以春天江边的景色为背景 ,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旋律优美 。
技巧
古筝演奏技巧包括弹拨、轮指、刮奏、摇指等,不同技巧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 色和情感。
02
古筝曲目欣赏
传统经典曲目
01
02
03
《高山流水》
这首曲目是古筝曲中的经 典之作,表现了高山的巍 峨和流水的清澈,旋律优 美动听。
《广陵散》
以古代名曲为素材,表现 了古代文人的高洁情操和 广阔胸怀,情感深沉。
《梅花三弄》
选购要点
选择优质的材料和工艺,注意音 色、外观和品牌信誉。
古筝欣赏
![古筝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58687b1da8114431b90dd869.png)
3.4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四)
•貼木皮: 根據琴的檔 次的不同,在音箱外 貼上不同的木皮。
3.5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五)
• 穩定琴體:在完成以 上步驟後,將琴音箱 放進通風庫房保存, 一般要放置三個月左 右,讓琴體穩定。
3.6古箏的製作方法 步驟(六)
• 表面裝飾:在以後根 據琴的檔次不同,在 表面做各種裝飾美化。
五弦箏 七弦箏 十弦箏 十二弦箏 十三弦箏 十四弦箏 十五弦箏
註1
“弦有十二,四時度也。”
“漢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 實乃箏也。” “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箏十五弦音,而世多用十四 弦者…” 一明 . 朱育《明鄭世子瑟諳 “秦箏十五弦 , 似瑟而小…” 一清‧《大清會典》
註1:無確定之歷史典籍考據 註2:十三弦箏始於秦 , 然流行於唐代。岑參唐詩有云: “秦箏聲最苦,五色纒弦十三弦。”
4.古箏的基本結構
5.彈古箏的技巧與原則
• 1.彈箏的姿勢:彈箏者本身要平穩,肩膀 以下各部位放鬆;箏與彈箏者距離二個拳 頭遠;彈箏者的心口正對古箏第1~3雁柱 處。
•2.運指的原則:放鬆→身心放鬆,才能使 手指自然運力。均勻→各指力道要均勻, 如搖指、捻指、輪指、琶音等。穩定→觸 絃與手部移動必須平穩。所以手與絃的距 離要適中。靈活→手指是否靈活則比現在 琶音上,左手的和絃以及正反琶音的熟練 都是很重要的。
•
常静生于四川成都,八岁始随启蒙老师 龙德君学习古筝谱。1985年考入四川音乐 学院附中,1991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 从于李婉芬老师和邱大成老师,1995年以 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并考入中国歌舞团。
• 现中国东方歌舞团古筝演 奏家,独立音乐人,泰国 公主常任古筝老师。 • 常静古筝欣赏: • 完美 • 呼吸
古琴古筝箜篌的区别?
![古琴古筝箜篌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9096d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4.png)
古琴、古筝和箜篌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三种弹拨乐器,它们在音乐风格、结构和演奏方式等方面有一些区别。
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1. **古琴**:
-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乐器之一。
- 古琴有七根弦,通常全手工制作,琴身较为简约,使用传统的木质和丝绸材料制成。
- 古琴演奏时采用指弹技法,演奏者往往需要右手弹奏琴弦,左手采用不同的按弦技法产生音色。
2. **古筝**:
- 古筝是中国古代较为普及的弹拨乐器之一,琴弦较多,一般为21根。
- 古筝是木制或竹制的筝面,有着优美的装饰和雕刻,是中国传统音乐演奏和表演中常见的乐器之一。
- 古筝演奏通常采用指弹和指拨相结合的技法,演奏者需要用指甲或指尖弹拨琴弦,产生丰富的音色变化。
3. **箜篌**:
- 箜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筝类乐器,拥有古老的历史传
统,是中国古代宫廷常用的乐器之一。
- 箜篌有七根弦,通常使用竹制的筝面,整体装饰和造型较为精致。
- 箜篌演奏时多用拨弦方式,演奏者使用手指或拨片拨动琴弦,产生清脆悦耳的音色。
总的来说,古琴、古筝和箜篌都是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它们在弦数、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上有所不同,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不同流派和风格。
【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研究】传统古筝艺术
![【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研究】传统古筝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ef3bd49ca98271fe900ef923.png)
【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研究】传统古筝艺术摘要:文章在对我国古筝艺术的特点以及局限性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古筝艺术的创新进行了研究与阐述,探讨了古筝技法的创新、定弦的创新,古筝的定弦方式的四个特点进行分析,对乐器以及民族音乐的学习也使古筝呈现出了多样化的题材以及深刻丰富的内容,呈现多元化的古筝乐曲艺术风格。
关键词:古筝;传统;局限性;创新一、古筝艺术的传统(一)古筝艺术的特点古筝在我国具有就有的历史,并且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具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由于古筝在我国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而各个地区的群众通过将古筝与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进行融合后产生了具有不同演奏手法以及不同音韵特点的古筝流派,比较主要的流派包括秦筝、齐鲁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蒙古筝等。
从整体来看,北派筝更加重视形象的变现,一般都比较粗狂和泼辣,乐曲具有较大的起伏和条动感,在较大的弹接力度下能够塑造强烈的气氛,右手的激发比较多并且难度较大,但是左手的变化较少,弹奏出的效果有力苍劲、嘹亮高亢、奔放豪爽并且古朴庄重。
而南派筝则重视内在感情的体现,一般都比较含蓄柔美、稳重优雅,左手的变化较多且细腻,曲调也是温文尔雅。
从南北两派的筝曲特色中可以看出我国古筝艺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人文气息并受到了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二)传统古筝艺术中的局限性传统古筝艺术中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一的演奏风格。
古筝各个流派主要依据地域来划分,从而使各个筝派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但是各个筝派之间由于缺乏互相的沟通与学习难以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个人导致了技法风格的单一。
另一方面,由于各个筝派的曲目多余当地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导致了传统的筝曲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内容上都过于单纯,从而使筝曲的题材过于单一;二是定弦方面的局限。
传统的筝曲在定弦中采用宫、商、角、徽、羽的五声音阶进行排列,由于传统筝曲的音调比较简单并且变化音也较少,所以这种排列能够满足传统古筝乐曲的演奏,但是随着创新筝曲的增多,音调以及调式调性的复杂与变化音的繁琐与频繁等特点十分突出,而传统的定线不能很好的表现和演奏出这些筝曲;三是不平衡的左右手技法水平。
论古筝曲《长相思》的基本音乐风格
![论古筝曲《长相思》的基本音乐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49c3b0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5.png)
论古筝曲《长相思》的基本音乐风格
《长相思》是古筝曲中的经典之作,其基本音乐风格是中国传统古典音乐。
古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长相思》这首曲子则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味和特色,让人沉浸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曲调上来看,古筝曲《长相思》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曲调结构,以慢板为主,节奏缓慢,音调柔和。
这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强调节奏的平缓和音符的连贯,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典雅和深沉。
在演奏时,古筝手要在节奏和音调上做出精准的控制,展现出中国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
从音乐结构上来看,《长相思》古筝曲的曲调深沉内敛,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意境和情感的特点。
曲调的起伏变化,以及音符的运用都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注重情感表达的特点。
在演奏过程中,古筝手需要用音乐语言诠释出曲调中蕴含的情感,从而给听众带来情感上的共鸣。
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典音乐独有的。
从演奏技巧上来看,古筝曲《长相思》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对演奏者功底的要求。
古筝是一种高难度的乐器,其演奏技巧需要极高的手指灵活性和音乐表达力。
《长相思》古筝曲中的琴音铿锵,时而深沉低回,时而高亢激越,这对古筝手的演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演奏《长相思》时,古筝手需要用自己的技巧和表现力来展现出曲调意境的深远和情感的真挚,这是中国古典音乐对演奏者技巧和修养的考验。
古筝介绍
![古筝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1187f765ef7ba0d4b733b21.png)
1.2、古筝的历史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 “五弦筑身也”
到了战国末期,为了加宽音域, 增加到了十二弦。
5弦
12弦
隋代就已出现十三弦筝,隋文帝开皇 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13弦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十四 弦和十五弦筝。
14 和15 弦
十六弦筝的出现,大概在清朝末年 或民国初年前后,
16弦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 现在通常用的为二十一弦.
21 弦
1.3 、古筝的艺术流派
随着古筝受到大家欢迎,在中华大地得到广泛传播。不同地域的文化
发展自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流派。例:陕西秦筝、河南筝、山东 筝、浙江筝、广东潮州筝、岭南客家筝等。
各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
陕西秦筝:悲歌激越、委婉柔美; 山东筝:古朴明快、余韵悠长; 岭南客家筝:婉转含蓄、清淳幽深;
古琴
3.1、古筝指甲
古筝学习中指甲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佩戴指甲能使古筝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
我们在弹奏时一般使用玳瑁材质的指甲。 这种材质制作的假甲性能较好。
假甲是分别按大拇指、食指、中指、 无名指制作的。形状各不相同,分为成 人假甲及儿童假甲。
戴假甲时应注意:戴大拇指假甲的尖 头须朝指尖左前方偏出,不要反了方 向。胶布要缠的稍紧些,但不能太紧, 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筝的传统演奏方法: 右手拨弹筝弦,演奏旋律, 左手在码外弦段上以按颤揉推等手法装饰旋律的。 指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和摘八种。
注意力 的发展
思维力 的发展
想象力 的发展
意志力 的发展
学习古筝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气质、陶冶情操 的,而且学习古筝还有很多的好处:
4.1、各时期的筝演奏家
古筝浙江派的演奏风格及特点
![古筝浙江派的演奏风格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0ff4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4.png)
古筝浙江派的演奏风格及特点古筝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乐器,被誉为“东方之魂”,在演奏风格上有多个不同的流派,其中浙江派是其中之一、浙江派古筝演奏风格独具特色,具有独特的音乐韵味和表现力,受到了广大古筝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
浙江派古筝演奏风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流畅婉转的演奏技巧:浙江派古筝注重演奏的流畅与婉转,强调音乐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演奏时,演奏者常采用细腻的指法和柔和的力度,使音符之间自然地过渡,音乐旋律呈现出一种流畅而优美的感觉。
2.典雅高贵的音乐气质:浙江派古筝音乐具有典雅高贵的气质,表现出一种深沉内敛的美感。
演奏时,演奏者常注重表现音乐的内涵和情感,通过音色的把控和情绪的表达,使音乐更具韵味和感染力。
3.勾勒清晰的音乐轮廓:浙江派古筝演奏注重音乐轮廓的清晰勾勒,强调音乐的结构和层次。
演奏者在演奏时,通常会准确地把握每个音符的音准和时值,保持音乐的节奏感和层次感,使整个曲目的结构清晰明了。
4.细腻动人的音色表现:浙江派古筝演奏在音色表现上十分注重细腻和动人。
演奏者通过细心调节手指的力度和位置,使每个音符的音色变化丰富多样,表现出音乐的情感和内涵,打动人心。
5.高难度的技术要求:浙江派古筝演奏技巧要求较高,演奏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演奏经验。
在演奏曲目时,常常包含复杂的音乐结构和技术要求,考验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和表现能力。
总的来说,浙江派古筝演奏风格具有流畅婉转、典雅高贵、音乐轮廓清晰、音色表现细腻动人和技术要求高难度等特点。
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通过细致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音乐感悟,展现出古筝音乐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浙江派古筝演奏风格不仅体现了华夏民族音乐的传统魅力,也展现了古筝音乐的现代魅力,深受广大乐迷的喜爱和推崇。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79a94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e.png)
解析古筝曲《高山流水》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蕴鉴赏古筝曲《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曲目,其音乐风格独特,富有沧桑和浪漫的情感。
这首古筝曲的审美意蕴鉴赏涉及到音乐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和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
我们来分析《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的音乐风格。
这首曲目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音乐特点。
首先是“高山”部分,以高低起伏的音符表现出高山的雄浑和崇高。
接着是“流水”部分,通过流畅的音符和强烈的音速变化,表现出流水的奔涌和清澈。
然后是“思乡”部分,表现出思念故乡的愁怨和无尽。
最后是“飞瀑”部分,以飞扬的音符和强烈的节奏展现出飞瀑的壮观和豪迈。
整首曲目通过古筝的独特演奏技巧,将高山、流水、思乡和飞瀑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音乐风格上,《高山流水》展现出了古筝曲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高山流水》这首古筝曲的审美意蕴鉴赏。
首先是曲目的情感表达。
《高山流水》代表了中国古典音乐中的山水情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赋予了崇高、美丽和神秘的象征意义。
《高山流水》通过古筝的演奏,将山水的壮美和深邃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思乡的情感则表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离情别绪和对故乡的眷恋。
整首曲目所表现出的情感真挚、动人,从而让人产生共鸣和震撼。
其次是曲目的文化内涵。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被视为“中国画”的灵魂,而古筝则是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
《高山流水》将山水之美和古筝之雅相结合,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和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这使得《高山流水》不仅是音乐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象征。
最后是曲目的艺术魅力。
《高山流水》古筝曲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技术素养和情感抒发能力。
古筝曲的演奏需要依靠指法的灵活和力度的控制,同时还需要具备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达。
《高山流水》的演奏要求较高,演奏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感悟,才能真正表现出曲目的艺术魅力。
《古筝的艺术流派》.ppt
![《古筝的艺术流派》.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de9fc48e9951e79a89275a.png)
3
第一节 理论知识讲授:古筝的艺术流派
古筝的流派,通常所指的是传统音乐演奏流派。自秦汉以来古筝就从我国的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 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传统的筝乐早 期被分为南北两派,现在一般分为九派,正如曹正老师所言“茫茫朝鲜伽倻琴派,朝鲜伽倻琴是朝鲜族历史最悠 久的乐器之一,流行于延边地区。伽倻琴除形制不 同外,右弹左按的手法基本一致。
潮州筝派,潮州筝乐主要流行于沿海经济发达 的潮汕地区。乐曲主要源自潮州音乐中“细乐”, “弦诗乐”、“汉乐”。潮州筝派的音乐风格是轻 柔细腻,流畅华丽。代表乐曲有《寒鸦戏水》、 《昭君怨》等。
陕西筝派,陕西地区是筝的发源地,但由于各种原因“真秦之声”的筝乐几乎近于绝响。20世纪50 年代末,陕西筝会秦筝学会会长、著名演奏家周延甲先生提出“秦筝归秦”的口号,在近三十年里,在 众多筝仁的帮助和努力下陕西筝已渐渐恢复筝奏秦声。陕西筝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激越中有抒情。 代表性乐曲有《秦桑曲》、《香山射鼓》等。
浙江筝派,浙江筝又称武林筝,起于浙江杭 洲,盛行于上海。浙江筝曲主要以“弦索十三套 曲”、“江南丝竹”以及“杭滩”中的曲牌为曲 目。演奏特色丰富多彩,风格细腻而又浑厚豪放, 能表现出不同乐曲的内涵与情感。代表乐曲有 《月儿高》、《高山流水》等。
1
民族音乐传承与创新资源库
Min Zu Yin Yue Chuan Cheng Yu Chuang Xin Zi Yuan Ku
古筝课程
2
项目十 古筝下滑音演奏技能讲解与训练
第一 理论知识讲授:古筝的艺术流派 第二 单项技能训练:下滑音演奏技能的讲解与训练 第三 综合技能训练:乐曲《寒鸦戏水》讲解与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云水禅心
古筝是中国极具特色的传统乐器。
音乐柔美,清雅,塑性极大,常因乐曲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以清新中不失庄严,淡雅中不
失通俗的独特风格。
聆听时令人充分得到宁静,空灵、飘逸,完全表达佛乐的高远意境,展现佛曲的庄严清净。
悠扬动听的古曲,赋予佛缘梵音的新创意,带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音乐意境。
仿佛是一个久远的约定,当那清净如水的音符在这夜色里飘起,我似乎听到了来自天籁、空灵悠远
的足音,久久的回荡在的心中,心灵一片意外的宁静.
夜很长很长。
黑色的烟幕,在无边的夜色里漫延,无眠的心,飞翔于天际。
无意中轻触DVD的按键,飘洒出这
舒缓如水的音乐,就像一条小河缓缓的流淌,垂柳婀娜轻柔的身姿在风中飞扬,在心灵的湖泊荡起
一圈圈涟漪,没有尘埃,只有纯净、悠远……
云水禅心,充满诗意、禅境的、宁静的音乐,深深地在心的某个角落回荡飘扬,回荡——在那云水
相接的地方,芳草萋萋,绿树耸立,鸟语花香,那种安宁,那种禅意,不正是心里一直追寻着的那
方平静淡然的天地吗?
安静的夜,静静的聆听,听这优美空灵的乐音,逐渐地心会平静,安宁。
立身于纷繁的尘世,红尘
的牵绊,不安与烦躁,似乎一刻不曾远离。
我们沉落在灯红酒绿的诱惑,为了所谓的利益,不惜勾
心斗角,在旧仇新恨涌上心头时,在我们满身疲惫依然戴着面具左右应酬时,突然我们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自己,甚至我们分不清哪个才是自己,哪个才是假像。
当按下心中一切的烦扰,静静地倾听,喝一杯清茶,在那遥远的地方,抵达你心的是平静,它让你忘记了一切的苦恼,忘记了所有的忧伤,属于你的只是此刻的安静和平和。
这便是音乐的魅力!总觉得音乐能抵达心灵,洗涤灵魂的阴影,是一种对心灵的理解和诠释,它能让你真实的面对自己!
夜色依然如旧,静谧的天空,浩远而充满了神秘。
云与水,禅与心,在恍惚中,这纯洁的清音,让
心接近了一个充满禅意的世界,这里没有忧伤,只有发自心灵的纯真的情感,美好得就像那皎洁的
月光。
清幽的筝曲,在时空里飞舞,似远还近,清音落在你的耳里,你的心里,回音在你的灵魂里
飞翔,仿佛轻歌曼舞于山野之间,惬意而充满梦幻的玄妙和悠扬。
尘世里有多少沉浮的心事,我的心灵在那云水岸边徘徊,悠游。
我知道我只是众生里一个平凡人,对于“禅”,只想修一颗禅心,添一份淡定的心境。
关于“了悟”,我并不妄想,生于俗世,我只是
俗人一个,具备尘世的人一切情感。
但我相信,那美丽的心怀,离我并不遥远!
漫行在夜色里,聆听着禅音的歌唱,浸透着一缕思念的心绪。
牵挂,在心头,只望在这悄然的夜里,天涯那头,有一个人共享这如水的夜色,清冽的乐音,浸润着心中无尽的相思,直到有一天羽化成
一个美好幸福的将来……
古箏《出水莲》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於陕西和甘肃一带。
公元前237年李斯上书秦始皇时,曾如此描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夫击瓮叩,弹筝搏而歌乎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 之后,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五弦筑身也”,一般认为筝是由早期的五弦发展为汉代十二弦,进而为隋唐十三弦筝,明代增至十四,十五弦,到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乃至现代的二十一至二十六弦筝。
近年江西贵溪春秋崖坟群出土了俩张十三弦筝,弥补了文献记载的不足,表明古筝早已传入中国南部。
可见十三弦筝并非产生于十二弦筝之后,而是早就与之并存。
早期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
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逐步发展为六七种丝竹乐器耕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形式。
《出水莲》是客家筝曲代表之一,音调古朴,风格淡雅,表现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
出水莲:传统的广东客家筝曲,中州古调,采用传统的十六弦钢丝筝演奏,音调古朴,风格淡雅,表现了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
全曲旋律清丽、典雅;速度中庸、悠闲;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润饰曲调,富有动力,同时还以不同的触弦点弹奏造成丰富音色的对比:靠近岳山处,音色则高雅明亮;中段常在岳山和雁足的中间弹奏,音色则柔美动听。
左手则发挥按弦的多种功能,重按3和6音时则升高为4和(b 7)音。
构成一种特殊的“软套”(重三六);以上滑音产生后倚音,韵味悠长,又以重颤音偶尔点缀一下,色彩清淡。
全曲不长,但却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飚曾将此曲改编成吉它独奏曲。
如此的午后,靜靜的聆聽着清脆幹凈的麯子,古箏的那種古色古香,朴素淡雅得风格依旧清新可见,幼时曾被妈妈抓去学这种古气的乐器,那时调皮倔强的我并未认真学习,虽然也跟过戏班子出台表演,但与我的爱好却差距太远,于是抛弃。
长大的时候却鼓舞表妹去学古筝。
呵呵。
自古女子幽雅淡清,妈妈应该一直都希望我是一个淑女吧,给我取如此淑女的书名,又强迫我学素雅的乐器。
乐乐鸣人,曲曲感人.唱晚归渔棹,闲鸥出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