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肥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磺加树脂就是PSCU,硫磺通常比例是15%-20%左右,树脂只有0.5%左右,金正大的树脂是环氧树脂。

别说只有0.5%,就是1%-2%的树脂,还是包硫尿素的范畴,因为它的释放模式还是概率破裂式释放,树脂只是增加硫磺的耐磨性、抗破损性,并没有有本质的改变,它必须执行SCU的检测方法,不执行GBT_23348-2009_缓释肥料的检测方法。

照国际的标准:缓释肥(slow release fertilizer)是包括SCU、脲甲醛、IBDU、硝化脲酶抑制剂、树脂包衣肥料等所有能减缓肥料释放速度的肥料。

而把只受温度影响的的树脂包衣的肥料叫做控释肥(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而其他具有缓释性能的肥料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受水分多少、土壤微生物、土壤的盐分等影响。

控释肥是技术等级最高,利用率也是最高的,当然价格也最高,它是任何一秒都在释放的肥料,它也是植物最喜欢的释放形式。

也就是说控释肥是缓释肥里面高级形式,就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样。

中国的标准:缓释肥就是树脂包衣肥料,把其他所有缓释的形式都剔除在外,但也说明,控释肥是缓释的高级形式,也就说质量好的、能调控释放曲线的肥料叫控释肥。

中国的缓释肥面太窄,所以另设有“SCU(包硫尿素)标准”和“稳定性肥料标准”。

树脂包硫尿素(PSCU,也就是所谓的双膜控释肥)是在普通的SCU的基础上加上一层薄薄的树脂,树脂的比例很低,一般都在1%以下,通常都是零点几,这个树脂的作用是防止硫磺的膜在包装或运输过程中因外力作用而破例(硫磺晶体易破例);防止空气氧化硫磺而导致膜易碎;防止储存过程中因水分和微生物而导致硫磺粉化,等等。

树脂包硫尿素的释放模式和包硫尿素完全一样,都是硫磺膜破裂的概率不同而产生“概率释放”,但PSCU能明显减少因外因而引起的膜破裂,释放期也通常优于SCU,但对释放形式没有改变,尿素还是在一颗一颗的膜破裂后完全释放出来。

而控释肥是膜一直没有破,养分从树脂膜里的纳米微孔渗透释放出来,和PSCU完全不一样。

所以,把树脂+包硫尿素说成控释肥就是典型商业炒作和欺诈。

如果控释肥不能精确的控制养分的释放,那请问有那一种更好的肥料能控制养分的释放来适合作物生长的需要?通过设备来控制施肥或人工施肥的不应算作肥料本身的释放。

诚然,控释肥不能替代所有的根部施肥,但控释肥比传统的根部施肥具有明显精确优势,高的肥料利用率、和植物相近的释放曲线、环保、省工方面是其它肥料不能相比的。

制约控释肥应用的主要是成本。

单单ESN在北美的玉米和小麦上面就使用就超过30万吨,有近10%左右的增产,而且年增长超过100%,控释肥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应用表明,随着未来资源的枯竭和肥料价格的上涨,替代传统的肥料是迟早的事。

控释肥和植物吸收曲线的吻合主要通过“控释肥”、“土壤”、“植物”、“温度”这四个因素形成的,当然,这里所述的控释肥是质量好的、设定好释放曲线
的控释肥。

当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植物基本不生长,而控释肥也基本不释放;控释肥的释放期也是和植物的生长周期一致的,这也是提前设计好的,主要通过膜的厚薄或其它添加的成分来控制。

温度高时,植物生长快,肥料释放快;温度低时,植物生长慢,肥料也释放慢。

除此之外,土壤对肥料具有吸附能力和缓冲能力,当植物的根系主动吸收肥料的养分多时,致使根系周围的肥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使得控释肥膜外的养分向根系扩散,造成膜外浓度降低,从而提高膜外膜内的蒸汽压的压力,释放加快;同理,当植物吸收肥料慢时,致使土壤肥料浓度升高,膜外膜内浓度差减小,释放减慢。

正是由于土壤的缓冲和吸附作用,才使得肥料的释放和植物的生长更趋于一致。

osmocote是最早推出控释肥的品牌,取“osmo”(“渗透”意思)和“cote(窝)”的结合,现在也是世界控释肥的第一品牌。

如果要说质量的话,目前公认的nutricote的质量最好,主要是因为nutricote释放比较稳定,从施入到释放结束,一直很平缓,绝对不会出现烧花的现象。

nutricote的一个小问题是磷供应不足,主要是因为肥芯的质量不太好,就是说磷不能溶于水,很多养分不能从膜里面释放出来;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膜的降解性差,不环保。

nutricote质量好不是说他技术有多好,主要是因为做事的态度好,包衣率近10%,很厚,他们主要通过降低材料的性能同时提高包衣率达到的,nutricote所有配方的包衣率是完全相同的,主要通过调节PE和EVA的比例来控制释放期的。

osmocote 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主要前期释放太快,通常第一天会有10%(甚至超过10%)的养分。

我近期正在测osmocoted 的一个配方(14-13-13)(同时还测nutricote),就有这个问题,前五天至少释放掉了25%,这个配方用在花卉上肯定会出问题的。

我原来测得14-14-14的(高塔造粒的肥芯)只会第一天释放快(10%),第二天就正常了。

osmocote 是采用反应包衣的,可能他们在关键的技术上面还没有完全吃透,凑合着过吧。

判断包衣尿素的好坏是比较容易的,不过,需要耐心啊,因为要花大量的时间。

1、将包衣的控释肥放入水中,最好是室温25度左右,24小时,如果空壳很多,说明没有包住的很多,24小时代表完全没有包住;
2、第十天,国际上用Q10(十天的释放总量)来表示,是包衣不均匀或者包住了但很薄而导致的的释放总量,虽然有一定的缓释性,但缓释性比较弱。

如果到第十天空壳很多的话,那就说行质量不行。

3、十天后能继续释放的,基本上是完全包住了,现在就看膜的缓释性能了,现在开始主要看释放期了。

每个七天换一次水,只到肉眼能看到完全包衣尿素完全变成空壳为止,释放期大概是这个时间加15-20天。

在干的土壤里释放期更长一些,主要水分影响肥料的扩散而引起的。

那么,控释肥和缓释肥的区别是什么呢?
1、控释肥,故名思义,在普通肥料的基础上通过某种工具,或是第三方物质,由此达到控制养分的释放。

2、缓释肥,故名思义,已经改变了肥料的本质,肥料本身就可以具备养分缓慢释放的功能,而无需借助其他工具或是第三方物质;
3、区别:控释肥要作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气温,光照,湿度,土壤含氧
量,微生物,如果条件不具备,就无法达到长效的作用,也就是说不是每一块土壤都可以施用;而缓释肥的本质就已经可以缓慢释放,
那么目前国内的长效肥有哪几种呢:1、包衣型:在普通肥料外包一层衣,但是这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肥料的本质,包衣的作用对肥效长短影响很低;包衣型也分三六九等,取决于所包的是什么衣,就跟人穿的是什么衣服一样。

2、抑制酶型:在普通肥料中掺入抑制酶,可以抑制养分的释放,但这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肥料的本质,而且抑制酶的作用要发挥受到水分,光照,温度,温度等影响,只有在特别的环境中才能算是长效肥;
3、长链分子型:以脲甲醛工艺代表,属长链分子型。

即把常态下的一个尿素分子变成高分子型甲醛尿素,即改变了肥料的本质。

甲醛尿素是由多个尿素分子和多个甲基组成,即成为一串尿素分子,分子链越长,肥效越长。

甲醛尿素释放过程是逐步释放出尿素分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根离子,部分铵根离子转化为硝酸根离子,分子链越长,释放的时间越长;离子就是作物根系需要的养分;这种长链分子型的长效肥是不受土壤,水分,温度,湿度影响的。

脲甲醛工艺1921年由德国科学家发明,但只存于实验室,50年代日本开始研究脲甲醛,并实现了从室验室到工厂的应用。

60年代脲甲醛从日本传到中国上海的部分高校中,由于生产成本过高,工艺不成熟,但至今仍然存实验室中。

昆山新型肥料会议PPT中关于控释肥释放原理,简易汇报如下:
1、控释肥的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半透膜,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离子和小分子自由通过的膜结构,生物大分子不能自由通过半透膜,其原因是因为半透膜的孔隙的大小比离子和小分子大,但比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淀粉小。

半透膜在化学中只允许溶液通过,胶体和浊液均不能通过。

(粒子大小:浊液:大于100nm>胶体:1~100nm>溶液:小于1nm )。

2、膜内外形成蒸汽压的压差:水分子通过微孔进入膜内,膜内养分被溶解,形成饱和溶液,肥料养分在膜外膜内蒸汽压的作用下通过微孔通道向膜外渗透扩散。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拉乌尔定律:在液体中加入任何一种难挥发的物质时,液体的蒸汽压便下降,在同一温度下,纯溶剂蒸汽压与溶液蒸汽压之差,称为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30℃时,纯水的蒸汽压为4242Pa,尿素的饱和溶液的蒸汽压为3078Pa,这样在纯水中控释肥的膜内膜外压差为164Pa。

3、膜外膜内压力差主要的影响因素* 温度的下降直接导致水的蒸汽压下降* 温度的下降导致膜内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下降,从而导致蒸汽压下降* 每隔10摄氏度膜外膜内压力差下降约2倍
4、膜内蒸汽压下降导致的结果产生渗透压(肥料养分的渗透压)由渗透压公式计算出,25℃时尿素饱和溶液的渗透压为38.3MPa
5、影响控释肥释放的因素
* 温度是最主要影响的因素* 水分对控释肥的释放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水分的多少影响控释肥膜外肥料的扩散,从而影响膜内膜外的浓度差(蒸汽压的压力差)* 两种情况下,温度是唯一影响的因素:一是水分非常充足(如水田);二是控释肥近根使用,控释肥释放的养分能很快被植物吸收。

* 其他因素:如土壤的PH、微生物、电解质等对控释肥的释放完全没有影响。

只有是半透膜的树脂包衣的肥料才是真正的控释肥,只有这种膜才会有肥料的质变,才会比普通的肥料利用率提高到2-3倍,才能一次施肥管一整季,作物才能长得更健康。

有机肥是非常好的肥料,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改善作物的根部呼吸,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含量,当然有机肥的养分也是缓释的,而且养分很全面。

控释肥和生物有机肥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微生物对控释肥的释放完全没有影响,微生物不能进入膜内,在释放期内因为膜外盐分很高,微生物不能对膜有影响,释放完毕后微生物才慢慢对膜进行降解。

控释肥对化学肥料来说的,是对化学肥料的升级换代,最重要的答复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劳动力,提高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的品质。

据悉,由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与亚洲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山东金正大集团共同起草、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缓释肥料》国家标准,分别对缓释肥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有关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适用于氮肥、钾肥、复混肥料、复合肥料等产品的所有颗粒或部分颗粒经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缓释肥料。

该标准的核心指标是缓释肥料在25℃静水中浸泡24小时初期养分释放率小于15%,28天累积养分释放率小于80%,在标明的养分释放期内累积释放率大于80%。

因此,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对约束缓释肥料生产企业质量行为、规范缓释肥料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缓释肥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专家告诉记者,鉴别真假缓释肥料可采取以下简易的方法:首先,可将缓释肥料和普通复合肥分别放在两个盛满水的玻璃杯里,轻轻搅拌几分钟,复合肥会较快溶解,颗粒变小或完全溶解,水呈混浊状,而缓释肥由于溶解缓慢,水质清澈,无杂质。

其次,缓释肥料的核心是速溶性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将剥去外壳的缓释肥放在水中,会较快溶解。

若剥去外壳不溶解的,是劣质肥料或假肥料。

再次,不能根据颜色辨别缓释肥。

有些厂家仿冒缓释肥料颜色,把普通肥做成与缓释肥料相同的颜色,如果放在水里肥料脱色,水质浑浊带色,也不是缓释肥料,真正的缓释肥料外膜不脱色。

最后,对于掺混型缓释肥(通常情况下,缓释肥料所占比例不少于30%),可将其中的缓释粒子分拣出来按以上方法鉴定。

20
释肥的核心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主要表面和强度要求,养分的比率和微量元素等,这本身是控释肥技术的一部分。

通常国外的质量比较好一些,但不一定要用国外的。

2、你说的是高档的花卉控释肥吧?高档花卉肥料销量小,对品牌忠诚度高,这个市场是鸡肋。

你需要重新定位市场,比如,家庭小包装对价格不敏感感市场(我将来肯定要要做的)。

有一定的容量的市场(比如绿化树),同时要把价格降下来,同时要做试验,一旦确认传统肥料更高的性价比(农民使用后有价值盈余),这个市场就前景很好。

3、控制肥料释放时间,有很多种方式,通常采取厚度(最笨和成本最高的方式),每种材料
和肥料核心都必需通过检测后才能确认,事先估计后再检测和调整。

国外缓/控释肥市场报告控释肥是近些年的称谓,以前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控释还达不到,只能起到缓释的目的。

可以说,缓释肥是控释肥的前身,所以在此不对此进行过多的区分。

世界上生产和使用缓/控释肥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

从量上看,都以满足本国的消费需求为主,此外还有部分的进出口量。

美国总产量和消费量都较多,虽出口少部分,但也需要进口一些以不足贸易缺口和满足需求交换。

西欧的产量不大,对于缓/控释肥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较好,需求量也稳步上升,所以需通过进口来补足。

日本主要是自给自足,其产量也十分可观。

世界上对于缓/控释肥的需求以每年递增的速度增加,虽然技术的进步带来各国的产量的增加,但总体上看还不能满足整体需求。

用途:美国:消费者家用,高尔夫球场,专业的草坪养护和景观维护,共占70%左右。

增长速度相持平。

西欧:消费者家用,高尔夫球场,其他的专用草坪,景观维护,范围相当集中。

现今消费量占美国四分之一,但是其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对缓/控释肥的认知也是最好的。

日本:农作物市场。

如水稻、蔬菜和柑橘。

优势:
1、与低成本的传统肥料和有机肥料有市场竞争关系。

(是否严格意义上的竞争替代关系)
2、方便使用,节约劳动力,故在非农业用肥市场有经济竞争力。

农业上一般限于高价值作物。

3、环保因素、水土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民注意。

4、开发了新的肥料,减少了氮的流失。

5、技术的提高使得缓/控肥料价格降低。

价格:美国:2000年,UF 600-700美元/短吨(批发价格),IBDU 750-850美元/短吨(批发价格)。

包硫尿素300美元/短吨左右。

西欧:2000年,1248美元/短吨(消费价格)。

控释肥因含量、颗粒、包装等区别而价格繁多,少则二三百美元/公吨,多则2500美元/公吨。

日本:2000年,620美元/吨(45%包膜复合肥);含CDU的复合肥为940美元/吨。

技术及政策:美国:缓释肥料为主,一半左右属于脲反映产品,其中主要为固态和液态的脲甲醛(UF),亚异丁基尔脲(IBDU),少量的亚丁烯基二脲(CDU)。

西欧:缓释肥料为主,UF,IBDU。

欧盟对缓释肥料已有管理制度,控释肥料管理制度也在制定之中。

其中,控释肥料的含量,科学、精准的施肥量将是厂家和国际贸易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的。

日本:以前主要是IBDU,现今包膜肥料,占70%左右。

另:三者以前都以缓释肥为主,但近些年正以每年占总产量近10%的速度递减,改产包膜肥料。

自1978年,在日本Mitsui Toatsu销售包硫包腊肥料,包膜材料可降解,土壤中没有残留。

主要厂商:美国:Scotts(UF),Nu-Gro技术公司(UF和IBDU)西欧:Compo Gmbh&Co.KG,Scotts公司,Wilhelm Haug Gmbh&Co.KG。

三者产品面向特定终
端,有很强专用性。

国家有芬兰、德国(厂家较多)、意大利、英国。

一般是大量中间商销售,少部分有自己的配制商和销售公司(英国的Rigby Taylor,德国的Manna、Sppiess-Urania,这些公司有自己的品牌并且因客户不同而有所不同)。

25公斤包装售给专业用户,1-10 公斤包装用于消费者家用肥。

现在西欧最大的包膜肥料供应商是英国的Scotts,其品牌为Osmocote Exact(5-6个月,8-9个月,12-14个月)。

Aglukon Spezialdunger Gmbh&Co.KG专利聚氨酯包膜技术生产包膜肥料,Aglukon销售。

日本:Asahi化工公司(包膜复合肥),Chisso公司(包膜尿素),两家都采用聚烯烃包膜技术。

Mitsubishi化学公司生产机械化施肥的IBDU。

Asahi化学公司产品有Chiss.-Asahi在日本销售。

Katakura Chikkarin公司生产醇酸树枝包膜复合肥以Sigmacoat为商标。

Mitsui Toasu生产销售包硫和包腊复合肥,其开发了甘脲,将很快投放市场。

最重要的包膜肥料生产商为Asahi和Chisso,其他小量有entral Glass,Mitsubishi和Mitsui Toatsu。

关于包膜肥料:美国:花卉类用薄膜较多,花卉的高价和勤施水是原因。

西欧:聚合物包膜肥料,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园艺,其他用于高价值农作物、私人住宅和花园。

对于包膜肥料比较十分认可。

市场:美国:农业用肥为东南部,占60%——70%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草莓、桃树、扁桃树。

家用肥主要从零售商取得。

美国是富人的天堂,家用肥料,高尔夫球场草坪用肥,所占比重很大。

另美国环保意识强,各种专业非专业的草坪用肥也相当可观。

西欧:包膜肥料主要用于草坪、蔬菜、苗圃和盆栽,并且日益走俏,故如果质量和技术过硬,市场潜力巨大。

有的公司为了取得价格优势,将包膜和非包膜的控释配方肥掺混销售。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是最大市场,占70%。

日本:90%以上都用于蔬菜和水果。

包膜尿素用于蔬菜和水稻(Chisso-Asahi生产)。

贸易调整:美国:主产缓释肥,包膜主要从国外(日本Asahi化工生产的Nutricote牌子,由Agrivert 公司在美经销)进口。

随着对包膜肥的需求增加,其在生产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缓释肥料出口到欧洲、加拿大、加勒比海、澳大利亚、亚洲部分地区。

包硫尿素和聚合物包膜肥料主要出口到加拿大。

西欧:缓/控肥料供应能力不足,需进口量比例较大,预计西欧2005年需进口量为3.8万公吨。

其中,包膜肥居多,主要原因是环保意识增强和对高科技肥料的要求变高。

从日本(CDU,聚合物包膜肥料)、美国、加拿大(SCU公司的包硫尿素)、以色列和匈牙利进口。

英国的Hortifeeds从美国Pursell技术公司进口Polyon牌控释肥料,而出口除了个别情况外几乎没有。

日本:主要出口包膜肥,进口天然有机肥和UF400-700吨。

趋势:包膜控释肥越来越受到人民的认知和喜爱,消费比例也在逐年增大。

原因:1、利润回报。

2、环保意识的增强。

3、水土污染的考虑。

4、价格的递减。

农作物市场也在逐年增加,但不变还不为人民所接受,大田作物的使用还需要时间。

在欧洲,用于区分控释肥料和缓释肥料的定义被广泛接受。

聚合物包膜肥料、硫磺包膜肥料及硫磺包膜肥料是控释肥料;UF,IBDU和CDU时缓释肥料。

日本覆膜控释肥料的开发与应用当土壤中营养元素的供应强度不能满足作物生产目标的实现时,就需要人为地向土壤中直
接施人或叶面补充作物生长发育所缺的营养元素。

补充农作物养分不足的主要方法是向土壤中基施速效化肥,这种施肥方法经研究表明存在许多缺点:一是养分的利用率不高。

有研究证明在我国化肥的当季利用率氮肥为30%一35%,磷肥为10%一25%,钾肥为35%-50%,施人土壤中的养分大部分被淋溶、挥发和固定。

二是这种施肥方式易于污染环境。

以氮肥为例,长期大剂量地向土壤施用氮肥,土壤和地下水氮含量提高,导致土壤酸化和盐渍化,江河湖泊营养富积。

另外大量施氮在反硝化条件下,产生N2O,挥发进人大气,破坏臭氧层,加剧了温室效应。

三是农作物易受病虫的危害。

大量使用速效肥料后,农作物在短时期内生长茂盛,叶片多汁,抗性减弱,病虫害发生严重,而为防治病虫害施药,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污染了环境。

四是一次性施人速效性肥料不能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生长的需要,生育前期生长快,后期出现脱肥现象,追肥又增加了劳动强度和成本。

为此各国科学家都积极研制各种缓释或控释肥料,一方面可以稳定地供给农作物营养,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肥料的损失,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一、覆膜控释肥料的开发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功地研制出控释肥料,产品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已成为商品肥料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国际商品名称为Meister和Nutricote, 日本的控释肥料是以聚烯树脂为主体,配以不同比例的表面活性剂及添加剂包裹在肥料的表面而制成的。

这种覆膜肥料对水分有一定的渗透性,抗一定的压力,有利于机器施用。

覆膜控释肥料分许多日型(日型为控释肥料在25℃水中,释放出其所含养分80%量时的天数)主要有30、40、50、70、100、140、180、360,所含养分有N、NP、NPK、NCa、NPK多种微量元素等。

不同日型肥料可单施也可配合施用,满足不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覆膜控释肥料主要有二大类:一类是普通释放型(Ordinary release group), 另一类是延迟释放型(Delnyed release group).普通释放型的养分释放规律遵循二次方程式,而延迟释放型的养分释放规律遵循S型曲线覆膜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主要受土壤温度控制,土壤温度高,养分释放快,温度低,养分释放慢。

养分的释放不受土壤含水量(在农作物正常生理代谢范围内)土壤pH、Eh和阴阳离子含量的影响。

覆膜控释肥料的这一特性,保证了养分的释放可以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期相吻合,可以作为基肥,一次性投人,既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又可满足作物全生育期生长的需要。

覆膜控释肥料的研制成功带来了施肥技术上的一次创新。

众所周知土壤施肥可分为种肥和底肥两部分。

种肥用量很少,其主要原因是种肥若用量大,有烧种烧苗现象,而施用覆膜控释肥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日本将农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的肥料做种肥一次性施人的技术叫接触施肥(Co-situs ation和Contact placement)。

接触施肥技术可以避免种子发芽障碍,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了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

用15N标记研究表明,水稻硫酸铵表面施用,利用率只有9%,侧施利用率33%,而覆膜控释肥料LP-100表面施用利用率为61%,侧施利用率为78%,接触施肥为83%。

二、覆膜控释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水稻苗床全量施肥技术这种技术是将水稻全生育期所需的营养全部施在苗床上,随秧苗移栽,根系将苗床所施人的控释肥料包裹住,一起移栽到田间;研究表明水稻苗床施用延迟释放型尿素LP-S100(含氮40%)时,在地温为25℃条件下,最初的30d释放量很少,只有3%;而随后的70d有80%的氮素释放出来。

这样水稻种子在苗床不会产生肥害,也不会引起苗期的徒长,移栽到本田之后,随着累积地温的提高,氮素释放与水稻生育进程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