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介绍到的几种方法,其研究背景大多是生产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用作阻燃剂,基本不适合用来生产聚合度较低,水溶性较高的聚磷酸铵液体肥料。
但是尿素磷酸法和磷酸氨化法除外,根据已用的研究,磷酸尿素法得到的聚磷酸铵普遍聚合度偏低,溶解度较大,因此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可得到适合要求的产品。
马赛等(2014)以磷酸脲和尿素为原料制备出聚合度约为14的聚磷酸铵,其溶解度1.8 g/100 ml H2O。
磷酸氨化法在欧美地区已经成功用于液体聚磷酸铵肥料的生产,并实现了商业化。
但是,磷酸氨化法需要通入氨气,目前实验室并不具备这种条件,磷酸尿素法相对简单,条件比较容易控制。
因此,本研究选择磷酸尿素法,通过控制物料比、预聚合温度、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等条件,在实验室内探索低聚合度、高水溶性的聚磷酸铵的合成,为进一步生产以聚磷酸铵为基础的水溶性肥料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树春. 聚磷酸铵的生产和应用[J]. 磷酸盐工业, 2001(3):9-14.
【2】张世伟, 李天祥, 解田,等. 水难溶性聚磷酸铵的合成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 2006(5):1-3.
【3】王连祥. 新型肥料聚磷酸铵生产技术与应用初探[J]. 化肥工业, 2008, 35(4):16-17.
【4】Watanabe M, Watanabe M, Narita N, et al. Preparation of Ammonium Polyphosphate Form II from the System of Ammonium Orthophosphate-Urea[J]. 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2000, 73(1):115-119.
【5】李茂林, 高枫, 王帮贺,等. 新型阻燃剂聚磷酸铵的合成[J]. 辽宁化工, 2004, 33(3):132-133. 【6】胡云楚, 吴志平, 孙汉洲,等. 聚磷酸铵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06, 37(3):424-427.
【7】付秋菠, 苗红波, 吕莉,等. 聚磷酸铵合成工艺条件研究[J]. 无机盐工业, 2006, 38(3):28-29. 【8】黄千钧. Ⅱ型长链聚磷酸铵制备与表征研究进展[J]. 无机盐工业, 2013, 45(3):8-11.
【9】马赛, 刘咏, 化全县,等. 水溶性聚磷酸铵的合成工艺研究[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4(10):14-17.
【10】兰国志, 顾丽莉, 明大增,等. 水溶性聚磷酸铵合成技术最新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 2016, 24(2).
【11】鲁厚芳, 钟本和. 聚磷酸铵肥料的制备研究[J]. 磷肥与复肥, 1997(4):11-13.
【12】张长水, 叶勇, 何晓霞,等. 正交法优化聚磷酸铵的合成工艺研究[J]. 应用化工, 2008, 37(6):592-594
【13】胡炳成, 吕春绪, 刘祖亮,等. 低聚磷酸铵的合成及其在灭火剂中的应用[J]. 爆破器材, 2001,
30(6):30-33.
【14】刘够生等. 华东理工大学.磷酸脲路线制备结晶I型聚磷酸铵的方法:中国,2010102346881[P].2012.
【15】张悦, 李洋. 聚磷酸铵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J]. 磷肥与复肥, 2014,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