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举民主(票决民主),主要依据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成本低效率高,却忽视了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
协商民主鼓励所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协商过程就是公民进 行良好互动交流的过程,少数人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是 对选举民主的有效补充。
卢梭对于选举民主的认知发人深省
“选民只有在选举国
会议员期间才是自由的,议 员一旦被选出之后,他们就 是奴隶,就等于零了。”
1980年,美国政治学家约瑟 夫·毕赛特教授针对代议制民主存 在的弊端,第一次在学术意义上提 出了协商民主的概念。 协商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它强调理性的观 点和说服,而不是操纵、强迫和欺骗。在协商过程中, 自由、平等的参与者支持一系列程序规范,其目的主 要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作为策略。参与者倾听、响应并 接纳他人的观点,他们忠于交流理性与公正的价值。
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
(一)协商民主的起源 原始社会:“大树底下的民主”
凡是涉及到公 共利益的重大事务,集 体成员应该直接参与决 策;参与决策的成员享 有平等的发言权;决策 的过程就是在协商中不 断寻求共识的过程。
古希腊雅典城邦:“公民大会”
与氏族时期相比, 公民大会的议题变成了 城邦的政治事务,地点 由大树下变成了广场, 民主更加制度化了。
条件:狭小的城邦规模、公民高昂的参政热情
人口不断增长 小城邦向大国家的转化 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公共事务不断复杂 参与无序导致的混乱越来越明显
代议制民主: 全体人民或一 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 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 控制权。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在西方国家,伴随着政党政治的成熟,本应代表人 民主权的议会被多数党所控制,这些党派利用权力、经济能 力、政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牢牢地操控着国家政权,这也必 然形成了精英治国的现状。
2、中国共产党革命中的协商实践
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政权
在统一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 之一。
1941年11月15日,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各议员小组提出的政府委员候 选人名单中,共产党员人数较多,于是谢觉哉、马文瑞等12名党员自动 要求退出政府委员候选人。经无记名秘密投票方式从39名候选人中选出 18名政府委员,其中共产党员占7名,略超过三分之一。此时,著名共 产党人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经大会通过,以党外人士白文焕递补。
“协商民主是指政治共同体中的自由、平等公民,通过参与立法和决策等 政治过程,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的治理形式。其核心概念是协商或公共协 商,强调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 ——陈家刚(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 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的决策体制或理性的决策形式,每个公民都能 平等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倾听别人的观点, 包括对道德问题提供协商的空间,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 决策。” ——李 君如(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 治生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解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 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有形式和独 特优势。 ——中共十九大报告(2017.10.18)
主 要 内 容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相关理论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要实践形式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谢觉哉
马文瑞
徐特立
周恩来:“‘三三制’ 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共产党 不一定要在数量上占多数,而 争取其他民主人士与我们合作。 任何一个大党不应以绝对多数 去压倒人家,而要容纳各方, 以自己的主张取得胜利。第二 个特点就是要各方协商,一致 协议,取得共同纲领,以作为 施政的方针。”
国名的确定:协商的过程
个人感悟
选举民主的良好运行建立在信任的前提下,即选民 对自己选出的代表是信任的,他们相信代表的行为能体 现出选民的意志。但是,选举过后,选民就失去了对于 选出的代表的控制,代表们是否真的能够“不负众望”, 就很难得到保证了。失去了监督和约束,代表们在制定 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就有机会假借实现公共利益的名义牟 取私利。即便代表们大公无私,他们的个人理性毕竟有 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认知也不能做到全面,这 种情况下制定出的决策也很可能是片面的、不合民意的。
(二)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可行性 中国学者为什么高度关注这一来自西方的理论? 协商民主适合中国吗?
1、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因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子路十三》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论语 ∙庸也》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 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 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1949年6月15日, 在新政协第一次筹备 会议上,毛泽东在致 辞中将新政权的国号 定名为“中华人民民 主共和国”。
一些代表提出了不同看法,这些代表的意见被整理成书面 报告。他们认为,民主与共和没有并列的必要,根据语意,中 华人民民主国就可以了。
政治学家、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 张奚若
张奚若提出了第三点意见, 他建议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因 为这一名称已经说明了我们的 国体,“人民”二字是指工人、 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 阶级,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 意思表达出来,不必再把‘民 主’二字重复一次了。
从抗战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就始终通力合作,
共同促进了民主思想在中国日益广泛的传播。在民主与专制的长
期较量中,民主的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进而建立新民主主义的
政权。
3、我国当前的现实需要
有利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党委政府的决策过程需要协商民主的介入
(三)如何看待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