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解剖学-讲义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解析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解析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和控制系统,其中大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解剖结构和功能上各具特点,下面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器官,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身体的相应一侧。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褶皱,叫做大脑回,它们分为大脑皮质和大脑白质。
大脑皮质是大脑的外层,主要负责感知、运动、思维、记忆等高级功能。
它由各种不同功能的区域组成,如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等。
这些区域之间相互连接,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认知和行为。
大脑白质则负责传递信息,连接各个脑区。
它由神经纤维束和胶质细胞构成。
神经纤维束主要分为传入纤维束和传出纤维束,通过传入纤维束,信息从外部感觉器官传入大脑皮质;通过传出纤维束,指令从大脑皮质传到各个肌肉和腺体,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分泌。
大脑还有一些重要的结构,如丘脑、杏仁核等。
它们对情绪的调节、本能反应和记忆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脊髓位于脊柱内,是大脑的延续部分,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
脊髓可以分为4个区域: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
脊髓的外层是白质,内层是灰质。
脊髓的白质主要包括传入纤维束和传出纤维束。
传入纤维束将感觉信息从周围传入到大脑;传出纤维束则将指令从大脑传到脊髓,再通过脊髓传到各个部位的肌肉和腺体。
脊髓的灰质主要包括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负责传递指令控制肌肉的运动,而感觉神经元则负责接收感觉信息。
脊髓还有重要的功能区域,如颈膨大和腰膨大。
颈膨大是脊髓内运动神经元的重要聚集区,控制上肢的运动;腰膨大则是脊髓内运动神经元的重要聚集区,控制下肢的运动。
三、周围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周围神经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器官的神经纤维,它们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器官的功能。
周围神经可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两大类。
脑神经主要起源于大脑和脑干,共有12对。
每一对脑神经都有特定的功能,如第一对嗅神经负责嗅觉,第七对面神经负责面部表情和咀嚼等。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神经系统是人体中的控制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节和神经纤维)。
在解剖学中,学习神经系统的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大脑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控制中枢,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的外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大脑皮质,负责思维、记忆、情感等功能。
大脑内部包括脑室系统、灰质和白质,其中脑室系统是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的地方。
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后方,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势。
小脑的表面有很多褶皱,称为小脑蚓,有助于增加表面积以提高功能。
3. 脑干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
脑干控制着呼吸、心跳和消化等生命活动,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内,起到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的作用。
脊髓通过脊神经与全身各部分相连,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5. 神经节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的集合神经细胞体的地方,包括背根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
神经节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站点。
6. 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中传递信息的通道,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指令传达到全身各部分。
通过了解以上神经系统解剖学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对于揭示人体神经系统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愿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深入地了解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人卫版第七版《系统解剖学》 脑神经

②交感根Ⅼ颈内动脉丛
③感觉根Ⅼ鼻睫神经
睫状神经节
交感根
感觉根
副交感根 -10-
睫状神经节长根
睫状短神经
睫状长神经
鼻睫神经
视神经
睫状神经节交感根
睫状神经节短根 动眼神经下支
-11-
睫状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纤维 感觉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纤维
四、滑车神经 性质:一般躯体运动性
滑车神经核—交叉—滑车神经
海绵窦、眶上裂 上斜肌
上斜肌 滑车神经
-12-
滑车神经核
五、三叉神经
一般躯体感觉性→头面部皮肤及粘膜
性质—混合性 特殊内脏运动性→咀嚼肌
眼神经
•三叉神经诸感觉核 中枢突 三叉神经节 周围突
上颌神经
疼温觉的纤维 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触觉的纤维 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
下颌神经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大分支 第1支眼神经 第2支上颌神经 第3支下颌神经
三叉神经脊
束核、三叉 头面部皮肤,口腔、 神经脑桥核、鼻腔粘膜、牙及牙龈、 三叉神经中 眼球、硬脑膜等
头面部感觉 障碍
脑核
咀嚼肌、二腹肌前腹、 下颌舌骨肌、鼓膜和 咀嚼肌瘫痪 腭帆张肌
脑神经简表(2)
顺序其名称
成分
起核
终核
分布
损伤症状
Ⅵ 展神经 Ⅶ 面神经
Ⅷ 前庭蜗神经
一般躯体运动 一般躯体感觉 特殊内脏运动
-3-
脑神经的七种纤维成分:
( 1)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皮肤、肌、腱、口鼻大部分粘膜
( 2)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视器、前庭蜗器
(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头、颈、胸、腹脏器
09-10-2中枢神经系统-01 系统解剖学

30
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
一、 脑 干 二、 小 脑 三、 间 脑 四、 端 脑
31
脑的发育
前脑:端脑和间脑
脑
中脑:无明显的变化 菱脑 后脑:脑桥和小脑
末脑:延髓
脑分为六部分:
端脑
间脑
小脑
脑干
中脑 脑桥
延髓
32
端脑 间脑
脑干 中脑
垂体
灰结节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基底沟 展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前正中裂
脑干腹侧面共有9对脑神经相连: ① 动眼神经(Ⅲ)连于中脑,由脚间窝出脑; ② 有4对脑神经连于脑桥:三叉神经(Ⅴ)连于脑桥基底部
和小脑中脚的交界处;在延髓脑桥沟内,由内侧向外侧 依次有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和前庭蜗神经 (Ⅷ)相连; ③ 有4对脑神经连于延髓:在橄榄背外侧自上而下依次为舌 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和副神经(Ⅺ);舌下神 经(Ⅻ)在延髓锥体和橄榄之间离开延髓。
11
中枢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效应器 感受器
练习题
1 试述神经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2 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胶质、尼氏体、 突出、终扣、灰质、白质、髓质、皮质、 神经核、神经节、纤维素神经、反射、反 射弧
12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如:灰质、皮质、反射弧、白质、髓质、 反射、神经核、纤维束、神经节、神经、 髓鞘、施万细胞、尼氏体、神经膜
中间内侧核——与内脏感觉有关
板层 Ⅶ
中间外侧核——与内脏运动有关 胸核(背核 clarke柱)—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骶副交感核—在S2-4节段相当于板层Ⅶ,内脏运动
第九版系统解剖学-PPT课件-第十七章-周围神经系统-第二节-脑神经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
系统解剖学(第9版)
舌咽神经损伤 一侧损伤时可出现
➢ 同侧舌后1/3一般感觉和味觉丧失; ➢ 舌根及咽峡区痛觉消失; ➢ 同侧咽肌无力; ➢ 腮腺分泌障碍。
系统解剖学(第9版)
耳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节
下泌涎核
耳神经节
腮腺
副交感根← 岩小神经← 下泌涎核 交感根← 脑膜中动脉交感丛 运动根← 下颌神经 感觉根← 耳颞神经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睫状神经节
眶内的神经(右外侧面观)
系统解剖学(第9版)
Ⅳ 滑车神经核
Ⅳ滑车神经
眶上裂
上斜肌
眶内的神经(右上面观)
系统解剖学(第9版)
滑车神经 展神经
➢ 滑车神经核 滑车神经→海绵窦→眶上裂→上斜肌 ➢ 展神经核 展神经→海绵窦→眶上裂→外直肌
眶内的神经(右上面观)
眶内的神经(右外侧面观)
二、脑神经的七种纤维成分
(1)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 皮肤、肌、腱、眶口鼻大部分黏膜
(2)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 视器、前庭蜗器
(3)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 头、颈、xiong、腹脏器
(4)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 味蕾、嗅器
(5)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 肌节演化的眼外肌、舌肌
(6)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 鳃弓演化的咀嚼肌、面肌、咽喉肌、
一、脑神经——顺序用罗马数字表示
I 嗅神经 II 视神经 Ⅲ 动眼神经 Ⅳ 滑车神经 Ⅴ 三叉神经 Ⅵ 展神经 Ⅶ 面神经 Ⅷ 前庭蜗神经 Ⅸ 舌咽神经 Ⅹ 迷走神经 Ⅺ 副神经 Ⅻ 舌下神经
脑神经概况
I嗅 II视 Ⅲ动眼, Ⅳ滑 Ⅴ叉 Ⅵ外展, Ⅶ面 Ⅷ听 Ⅸ 舌咽, 迷、副、舌下顺序连。
系统解剖学(应用型创新规划教材)PPT课件 第九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锥体外系的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
小结
感受器与大脑皮质以及大脑皮质与效应器之间的神经元链就称为神经系统的 传导通路。其中,前者使机体产生各种感觉称感觉(上行)传导通路,后者 使机体产生运动等效应称运动(下行)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包括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躯干和 四肢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传导通路,头面部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传 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 路等。各传导通路要点有组成、交叉部位、感觉中枢以及损伤后表现。 躯体运动运动传导通路分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部分。锥体系由上运动神经 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两级神经元组成,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要点有组 成、走行及损伤后表现。 锥体外系的概念。
丘脑中央辐射
头面部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 视觉传导通路
(1)组成 3级神经元 (2)传导通路
传导通路示意图
视觉传导通路与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视野:指眼球固定向前平视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鼻侧半视野物象:投射到视网膜颞侧半。 颞侧半视野物象:投射到视网膜鼻侧半。 上半视野的物象:投射到视网膜下半。 下半视野的物象:投射到视网膜上半。 视交叉: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腔后形成。 特点是鼻侧交叉,颞侧不交叉
中央前回
躯干四肢浅 感觉
脊神经节细胞 脊髓后角细胞
丘脑腹后外 侧核
脊髓白质前连 中央后回中上部、
合
中央旁小叶
头面部一般 感觉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脑桥 核三叉神经脊
束核
丘脑腹后内 侧核
人体系统解剖学内脏神经ppt课件

系 统
中 脑干
内脏感觉中继核(孤束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副交感低级中枢:动眼神经副核,
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心血管运动调节中枢(延髓)
枢
呼吸运动调节中枢(延髓、脑桥)
部 间脑 情绪行为、体温摄食、水平衡、心血管、内分泌
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大脑 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4-
一、内脏运动神经
颈上神经节 心丛
胃 腹腔神经节 小肠
-8-
(4)交通支 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脊神经节 后根
腹腔神经节
前根
交感干神经节
-9-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3种去向: 中间外侧核—前根—脊神经干—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
(2)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节间支
颈部3-4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
-7-
(3)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胸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腰神经节
腰内脏神经 骶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
-3-
内脏神经系统组成概括如下:
交感神经(颈、胸、腰、盆部)
周 围
内脏运动神经
颅部:行于动眼、面神经、舌咽、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内 骶部:盆内脏神经
内
部
内脏感觉神经
脊神经节 脑神经节 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节、迷走神经下节
脏
神 经
系统解剖学-脊神经

外侧束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桡神经 肋间臂神经 尺神经 正中神经
-14-
肩胛背神经 (C4-C5) 肩胛上神经 (C5-C6) 肩胛下神经 (C5-C7) 正中神经 胸内侧神经 (C8,T1) 内侧束 胸外侧神经 (C5-C7) 臂内侧皮神经 (C8,T1) 胸长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C8,T1)
• 马氏整脊、整形系统课件
骨骼系统解剖学
主讲:
-1-
神经系统
第十八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一、概 述 二、颈 丛 三、臂 丛 四、胸神经前支 五、腰 丛 六、骶 丛 七、脊神经损伤定位相关解剖基础 八、全身主要关节的神经分布 第二节 脑 神 经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2-
概
述
脑神经 脊神经 内脏神经周围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42-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以下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分部及损伤后症 状: (1)颈丛:膈神经;(2)臂丛:桡神经、正中神 经、尺神经、腋神经;(3)胸神经;(4)腰丛: 股神经;(5)骶丛: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 经 难点: 1 臂丛神经的根、干、股、束、支的排列的规律。 2 一些肌肉的神经支配(如肱二头肌、蚓状肌、股 薄肌、耻骨肌、缝匠机等)。
-10-
肌支: 支配颈部深层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 5.膈神经 (C3-C5): 颈襻 (舌下神经襻)
膈神经 枕小神经 颈横神经 耳大神经 C1的前支 C2的前支
C3的前支
C4的前支
膈神经 锁骨上神经
-11-
二、臂丛 (一)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C5-8 T1前支 斜角肌间隙 (二)臂丛的分支 1. 胸长神经 (C5-C7) 前锯肌 [翼状肩] 2. 胸背神经 (C6-C8) 背阔肌 3. 腋神经 (C5-C6) 4. 肌皮神经 (C5-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