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前苏联武器始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引进前苏联武器始末
新中国成立初期,仅存的沈阳、重庆、太原、上海等地的兵工厂连步枪都造不好。在解放后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常规兵器曾一度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取得这样的成果,跟前苏联的军援是分不开的,但是,前苏联的军援还包含着复杂的政治斗争,两国领导人政治上的严重对立造成军援的大起大落。
斯大林对华军援背后留一手
1949年,前苏联高层开始考虑向中国提供军援,但在武器性能上严重缩水。刘少奇访苏曾专门向斯大林提出,想买最先进的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用于解放台湾作战,但是后来苏方提供的是老掉牙的拉-11螺旋桨战斗机。据悉,是斯大林让人偷偷修改了会谈记录,把承诺过的“最先进”改成“先进”,可以看出苏方反悔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虽然向毛泽东保证供应全部军备,但是在承诺上依然留了一手:援华的武器不仅由“无偿”变成按厂价“五折记账”,陆军装备全部都是二战中的“洋武器垃圾”,双方为此曾有过激烈争吵。斯大林出于联合中国抗美的目的,于1951年5月向毛泽东发电致歉,同意无偿赠送372架米格-15新式战斗机,不久又将60架最新服役的伊尔-28轰炸机卖给中国。这是斯大林在世时唯一向中国提供的现役装备。
斯大林时代提供给中国的新式武器不太多,但还是帮助中国把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底子建起来了。前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的重点工程,奠定了工业化的最初基础。20世纪50年代的前五年,中国得到苏制常规武器多为二次大战时的水平,但毕竟实现了军队装备的第一次跃升。
赫鲁晓夫援华武器性能最好
根据解密的前苏联外交档案透露,赫鲁晓夫在苏共最高领导人中援华上最大方,提供的军火质量最高,数量最多。如1953年6月签订了对中国海军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六四协定”,对华提供了大量的新式战舰。
斯大林去世仅两个月后,前苏联在军援上,由过去只肯卖“洋武器垃圾”变成提供“武器设计图纸”,由中国兵工厂自行生产。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时,以很谦恭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承诺增加军援并供给最新武器技术,帮助中国兵工厂自产。
1953年西德加入北约引起前苏联紧张,赫鲁晓夫成立华约组织对抗。尽管中国没有加入华约,但是赫鲁晓夫依然看重中国的牵制作用。1954年11月,前苏联向中国提供现役的米格-17战斗机及全套资料,使中国能于1956年仿制成功命名为歼-5的战斗机。1955年起,前苏联又向中国陆续转交了AK-47自动步枪、C-41半自动步枪、捷克加列夫轻机枪等全套图纸,中国于翌年分别仿制成56式冲锋枪、
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前苏联还提供了现役的T-54A坦克和85毫米加农炮的样品和全套资料,中国仿造成功后分别命名为59式坦克和56式加农炮,中国国防工业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再次实现了质的飞跃。
中国武器发展两极分化
前苏联军援中断后,中国于20世纪的60年代初开始独立自行研制武器。发展之路却出现两极分化:中国投入相当人力和资金啃下了“两弹一星(导弹、核弹、卫星)”,但是常规武器的发展却不理想。到了七八十年代,全球军事装备已经跨入到第三代,此时中国武器装备还停留在第一代水平,仅有个别武器能拿得出手。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军队打算引进西欧强国的先进武器。但中方很快发现,西方军火商只想卖武器成品,价格是苏制装备的几十倍,对转让专利技术根本不感兴趣。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又重新向前苏联(后为俄罗斯)购买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还引进专利技术和生产线。所购的苏-27和苏-30战斗机、S-300防空导弹、基洛级潜艇和现代级驱逐舰等,都是当前全球武器排行榜上赫赫有名的“拳头装备”,让中国军队的腰杆又重新硬起来。摘自《看世界》在西方国家的眼里,苏联海军舰船的性能似乎从来比不上西方:苏联海军的潜艇一出港,在北大西洋的美国监听站就可以听到“演唱会”般的螺旋桨噪声;世界早巳进入核生化时代了,可苏联海军的水面舰
艇还留着那么多不利于密封的舷窗;在西方流行单轴流线型设计时,苏联海军的核潜艇还是双轴双桨……
事实到底如何,人们往往单纯从武器装备多少、基本性能数据大小等方面来对比和评论。实际上各国海军情况不同,即使是冷战时期的两个超级大国也各有不同的战略需要,因此舰艇的先进与否并不是绝对的,只有根据其自身未来可能面临的态势、采取的作战思想和本国船舶工业的实际,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苏联在大型装备的发展战略上特色鲜明。首先.苏联特别注重全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并且习惯于在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有限资源,将单个不先进的设备组合成为总体水平较先进均衡的系统,从而满足作战使用的要求。其次,苏联一贯重视与实践关系密切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对与主战装备战技指标有关的关键环节不惜重金,不计代价,而对大局影响不大的设备则合理放弃.
此外,苏联强调一切为了实战需要,贯彻”为实战设计军舰”的研制思想。
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80年代开始批量建造,即使在20年后的今天仍可居于世界优秀驱逐舰之列,充分体现了苏联技术实力和独特的军事思想。现代级的舰体总体设计思路是在克列斯塔级导弹巡洋舰基础上的延续和继承。在1980年一2000年期间,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反舰和舰队防空作战。发挥武器装备的最大效能,强调首次打击能力是当时苏联海军研制反舰驱逐舰
的首要原则。因此,现代级是在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水面舰艇导弹对抗实战经验、紧密结合攻击美国航母编队时可能面临的各种作战态势而设计的。
进攻,再进攻春秋中文社区
现代级无论是对空、对海、反潜还是近程自卫防御均配备了足够的打击力量。别的不说,针对美国海军20世纪70年代在越南的教训,它甚至装备了反蛙人武器“火花”七管火箭发射器,用于防备水下偷袭,并在出访印度时得到了检验。
当然,这么多的武器配备是要付出代价的。受吨位限制,现代级的上层建筑采用了中弹后容易燃烧的铝镁合金材料,这与西方在马岛战争后纷纷改用钢材建造上层建筑的做法截然不同。
对这个缺点,苏联海军自有道理。苏联海军信奉的是”第一次齐射”理论,即反舰驱逐舰强调“在敌方舰艇来不及反应之前就将其摧毁”。用钢材建造上层建筑的好处苏联海军不是不知道,但这样做要多花钱、影响稳性,而且对进攻起不到直接作用,与其这样,不如先敌开火,先发制人。这种”抢先攻击”的思想是典型的苏联风格,这一思维模式影响了苏联时代很多武器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命运。
防护上的简洁与繁琐
苏联海军侧重进攻,但并不忽视防护能力,认为为保证进攻所需的防护是绝对必要的。为此现代级采用了多种损管(损伤管制)措施。全舰消防灭火系统更是结合实际,是先进手段与落后技术并举的典型。比如舱室装修只有军官的住舱有天棚,其余全部舱室都没有装饰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