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答案

习题

7.1 解释概念

(1)分类变量 (2)定量变量 (3)虚拟变量 ( 4)虚拟变量陷阱 (5)交互项

(6)结构不稳定 (7)经季节调整后的时间序列

答:(1)分类变量:在回归模型中,我们对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1,不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0,这样便定义了一个变量D :

1,0,D ?=??具有某种特征不具有某种特征

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分类变量。

(2)具有数值特征的变量,如工资、工作年数、受教育年数等,这些变量就称为定量变量。

(3)在回归模型中,我们对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1,不具有某种特征或条件的情形赋值0,这样便定义了一个变量D :

1,0,D ?=??

具有某种特征不具有某种特征 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 )。

(4)虚拟变量陷阱是指回归方程包含了所有类别(特征)对应的虚拟变量以及截距项,从而导致了完全共线性问题。

(5)交互项是指虚拟变量与定量变量相乘,或者两个定量变量相乘或是两个虚拟变量相乘,甚至更复杂的形式。比如模型:

12345i i i i i i i household lwage female married female married u βββββ=++++?+

female married ?就是交互项。

(6)如果利用不同的样本数据估计同一形式的计量模型,可能会得到1β、2β不同的估计结果。如果估计的参数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就称为模型结构不稳定。

(7)一些重要的经济时间序列,如果是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的数据,利用季节虚拟变量或者其他方法将其中的季节成分去除,这一过程被称为经季节调整的时间序列。

7.2 如果你有连续几年的月度数据,为检验以下假设,需要引入多少个虚拟变量?如何设定这些虚拟变量?

(1)一年中的每一个月份都表现出受季节因素影响;

(2)只有2、7、8月表现出受季节因素影响。

答:(1)对于一年中的每个月份都受季节因素影响这一假设,需要引入三个虚拟变量。分别定义2D 、3D 、4D 如下:

21,0,D ?=??如果为夏季如果不为夏季 31,0,D ?=??如果为秋季如果不为秋季 41,0,D ?=??如果为冬季如果不为冬季

(2)如果只有2、7、8月表现出受季节因素影响,则只需要引入一个虚拟变量。定义2D 如下:

21,0,D ?=??如果受季节因素影响如果不受季节因素影响

7.3 一个家庭的消费支出除了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之外,还与子女的年龄结构密切相关。如果家庭中有学龄子女,大笔开支会用在教育费用上。分析家庭的收入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并引入适当的虚拟变量,检验家庭中有学龄子女对家庭的消费支出是否产生了影响。分别考虑只影响截距;只影响斜率;二者都有影响的情形。

答:设当不考虑学龄时消费支出和收入水平的模型为:

12income age u ββ=+?+

引入虚拟变量110A ?=??,有学龄子女

,无学龄子女,

当只影响截距时,模型为:

1231income age A u βββ=+++

当只影响斜率时,模型为:

1231income age age A u βββ=++?+

如果既影响截距又影响斜率时,模型设定为:

123141+age+income A age A ββββ=+?

7.4 使用夏季作为参照季节,对例7.5重新进行分析。

答:我们选择夏季为参照季节,分别定义1D 、3D 、4D 如下:

11,0,D ?=??如果为春季如果不为春季

31,0,D ?=??如果为秋季如果不为秋季 41,0,D ?=??如果为冬季如果不为冬季

设定模型为 12314354t t t t t t sale income D D D u βββββ=+++++

其中夏季销售量方程的截距项为1β。回归结果为:

13429.490.20 5.640.008 5.28 (9.23) (32.15) (10.84) (0.01) (5.28) 0.973t t t t t

sale income D D D t R =++-+=-=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如果个人可支配收入不变,第一季度的平均销售量比第二季度多

5.64,而且具有统计显著性,第三季度的平均销售量比第二季度少0.008,而且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第四季度的平均销售量比第一季度的多5.28,而且具有统计显著性。可以看出气温影响了滑雪器具的销售,一季度、四季度的销售方程没有明显差别,这两个季度都是寒冷的季节,是滑雪器具销售的旺季。二季度、三季度较为温暖,是滑雪器具销售的淡季,销售量明显少于一、四季度。

7.5 我们不再定义三个虚拟变量而是只区别旺季和淡季,重新对例7.5进行估计。

答:如果只区分淡季和旺季,则只需要添加一个虚拟变量,定义虚拟变量:

11,0,S ?=??如果为旺季如果不为淡季

设定模型为:

1231t t t sale income S u βββ=+++

估计回归模型可得:

1

29.540.20 5.46 (9.79) (32.91) (15.19) 0.972t t sale income S t R =++==

从显著性可以看出虚拟变量的系数是显著的,说明平均销售量和季节是有关系的。

7.6 假设Y 为某年美国汽油的消费量,解释变量为价格(price )和收入(income )。1970~2000年间有三段时间汽油价格急剧上涨,导致了汽油消费行为模式的改变。第1阶段开始于1974

年,在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控制世界石油价格之后;第2阶段开始于1979年,在伊朗发生革命后不久;最一个阶段发生在1990年,正值伊朗入侵科威特。我们有理由认为石油消费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在这些阶段是不同的。设基本模型为

123ln ln ln i i i i Y price income u βββ=+++

(1)如果各阶段的截距都相同,描述如何构建模型来检验不同的阶段石油消费行为是否发生了结构变化。

(2)如果收入弹性在三个阶段都不变,描述如何构建模型来检验不同的阶段石油消费行为是否发生了结构变化。

(3)如果三个阶段石油消费函数的截距项、石油消费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可能都发生了变化,描述如何对其进行检验。

答:(1)引入虚拟变量:

110D ?=??,第二阶段,其他

,21D ?=??,第三阶段0,其他 构建模型:

1234152ln ln ln i i i i Y price income D D u βββββ=+++++

(2)构建模型:

1234152ln ln ln ln ln i i i i i i Y price income D income D income u βββββ=+++?+?+

(3)构建模型:

123415261728192ln ln ln ln ln ln ln i i i i i i i i

Y price income D income D income D D D price D price u βββββββββ=+++?+

?+++?+?+

计算机习题 7.7 DA TA7-5给出了未经季节调整的饰品、玩具和游戏的零售季度数据(1992年第一季度~2008年第二季度):考虑下面的模型:。

1223344t t t t t sales B B D B D B D u =++++

其中,D 2=1:第二季度,0:其他;D 3=1:第三季度,0:其他;D 4=1:第四季度,0:其他;

(1)估计上述回归。

(2)解释各个系数的含义。

(3)给出回归结果符合逻辑的解释。

(4)如何利用估计的回归结果消除季节模式?

答:(1)回归模型得:

2342930.4158.6757.611338.11 (21.60) (0.96) (0.93) (21.63) 0.913t t t t

sales D D D t R =+++==

(2)1B 表示的是第一季度的零售额,2B 表示的是第二季度相比较第一季度的零售额增加量,3B 表示的是第三季度相比较于第一季度的零售额增加量,4B 表示的是第四季度相比较于第一季度的零售额增加量。

(3)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第一季度的零售额是930.41,具有统计显著性,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58.67,但是显著性水平不高,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57.61,显著性水平也不高,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1338.11且具有统计显著性。由此可以看出,在第一、四季度上对销售额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说明在第一和第四季度是这些商品的旺季,第二、三季度是销售的淡季。这主要是因为在第一和第四季度上有像圣诞节这样的大型节日,促使了这些商品的消费。

(4)利用回归结果可知,残差项和自变量是不相关的,则利用上述模型即可将季节成分去除。

7.8 利用上题数据,估计下面的模型:

11223344t t t t t t sales B D B D B D B D u =++++

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季度都赋予一个虚拟变量。

(1)这个模型与上题的模型有何区别?

(2)估计这个模型,是否需要加上截距项?

(3)比较本题与上题的回归结果,你决定选择哪个模型?为什么?

答:(1)从模型中可以看到,这个模型中增加了一项11t B D ,也就是说将第一季度也做为虚拟变量加入到了模型中。

(2)估计该模型时不需要加加上截距项。

(3)估计该模型可得:

12342930.41989.08988.022268.5221.6022.9622.2551.080.913

t t t t t

sales D D D D t R =+++==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模型的统计量都是显著的,而且拟合优度和上题中的一致。可以看出该模型比上题中的模型要好。

7.9 DA TA7-6给出了46个中产阶级个人收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数据,自变量包括: Experience ——工作年限;

Management ——1,经理;0,非经理;

Education ——1,高中;

——2,大学;

——3,研究生。

(1)直接利用表中受教育程度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合适吗?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

(2)利用Experience 、Management 以及重新设定后的受教育程度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所有变量是统计显著的吗?

(3)建立一个新的模型,考虑经理人和非经理人因工作经历差异可能导致的收入增量差异。写出回归结果。

(4)建立一个新的模型,考虑经理人和非经理人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的收入增量差异。写出回归结果。

答:(1)不合适。如果这样估计的话会导致回归结果不准确,致使不能正确估计模型。

(2)引入虚拟变量:

110D ?=??

,大学,其他,21=0D ???,研究生,其他 设定模型:

1234152salary Experience managerment D D u βββββ=+++++

估计方程得:

122salary 8305.21540.636785.362817.612601.05 (20.16) (16.17) (19.72) (7.49) (6.02) 0.9Experience managerment D D t R =++++==48

由此可以看出,每个系数的估计值都是显著的。

(3)建立模型:

12341

526exp exp salary erience management erience D D management u

αααααα=++?++++

估计模型得: salary=8576.13+514.13exp 6251.9975.12exp (17.63) (12.25) (10.15) (1.04)

2728.682471.0712

(7erience management management erience t D D t ++?=++=2.08) (5.50) 0.950

R =(4)建立模型:

12314256172exp management

+salary erience D D D management D management u λλλλλλλ=++++++

估计模型得:

2

9333.39510.92exp 1407.211833.834900.34management 1

(23.88) (18.90) (3.73) (3.57) (10.44) +3371.281483.2512

salary erience D D t D management D manageme =++++=+2 (5.72) (2.16) 0.972

nt t R ==

7.10 DA TA7-7是美国1995年3月当期人口调查的数据,抽取了18~65岁年龄段的1289名工人,具体信息如下:

Wage ——小时工资(美元)

Age ——年龄;

Female ——1,女工;

Nonwhite ——1,非白人;

Union ——1,工会会员

Education ——受教育年限;

Experience ——工作年限。

(1)根据这些数据,估计下面的模型,写出回归结果:

1234567ln i i Wage B B Age B Female B Nonwhite B Union B Education B Experience u =+++++++其中,lnWage 表示Wage 的自然对数。

(2)如何解释每个回归系数?

(3)0.05a =的水平下,哪些系数是显著的?

(4)平均而言,工会会员的工资相对较高吗?为什么?

(5)平均而言男工比女工的工资高吗?为什么?

(6)女工会员的工资比女非工会会员的工资高吗?为什么?

答:(1) Source | SS df MS Number of obs = 1289

-------------+------------------------------ F( 5, 1283) = 135.55

Model | 153.064774 5 30.6129548 Prob > F = 0.0000 Residual | 289.766303 1283 .225850587 R-squared = 0.3457 -------------+------------------------------ Adj R-squared = 0.3431

Total | 442.831077 1288 .343812948 Root MSE = .47524

------------------------------------------------------------------------------

lnwage |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

age | 0 (omitted)

female | -.249154 .026625 -9.36 0.000 -.3013874 -.1969207 nonwhite | -.1335351 .0371819 -3.59 0.000 -.2064791 -.0605911 union | .1802035 .0369549 4.88 0.000 .107705 .2527021 education | .0998703 .0048125 20.75 0.000 .0904291 .1093115 exper | .0127601 .0011718 10.89 0.000 .0104612 .015059 _cons | .9055037 .0741749 12.21 0.000 .7599863 1.051021

(2)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如果一个员工比另一个员工大一岁,其工资将会高出1.27%; 女性的平均工资比男性少24.9%;

白人比非白人的工资水平高13.3%;

工会成员的工资水平比非工会成员高出约18%。

另外,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工资水平大约会提高8.7%。

(3)所有变量的P 值都几乎为零,因此所有的变量都是显著性的。

(4)是的,工会成员的工资水平比非工会成员高出约18%。

(5)是的,女性的平均工资比男性少24.9%。

(6)生成一个new 变量,代表女性与非白人虚拟变量交互项 _cons .914532 .0744206 12.29 0.000 .7685325 1.060532

new .1045248 .0739399 1.41 0.158 -.0405317 .2495813

exper .0126885 .0011725 10.82 0.000 .0103883 .0149886

education .0998524 .0048106 20.76 0.000 .0904148 .1092899

union .1820231 .0369629 4.92 0.000 .1095087 .2545375

nonwhite -.1901418 .0546339 -3.48 0.001 -.2973235 -.08296

female -.264925 .0288583 -9.18 0.000 -.3215398 -.2083103

age 0 (omitted)

lnwage Coef. Std. Err. t P>|t| [95% Conf. Interval]

因为交互项的p 值为0.158,这意味着白人女性和非白人女性在工资率上没有明显的差

别,但是白人的工资率和非白人之间仍然存在差距。

(7)代表女性和工会的虚拟变量交互项是不显著的,这意味着工会女性和非工会女性在工资率上没有明显区别,但工会成员和非工会成员之间的工资率还是存在区别的。

第七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2003年6月2日杜某将自己家的耕牛借给邻居刘某使用。6月8日刘某向杜某提出将耕牛卖给自己,杜某表示同意。双方商定了价格,并约定3天后交付价款。但6月10日,该头耕牛失脚坠下山崖摔死。对于该耕牛死亡的财产损失,应当由谁来承担?(C) A.杜某 B.杜某与刘某各承担一半 C.刘某 D.杜某承担1/3,刘某承担2/3 本题涉及交付时间的确定问题。依《合同法》第140条规定,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本题中,刘某已经占有了杜某的耕牛。6月8日双方达成买卖协议,该时间即为标的物的交付时间。再依《合同法》第142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刘某和杜某对风险负担未有约定,耕牛已经交付于刘某,故刘某应承担该风险责任。本题正确选项为C。 2、甲方购买一批货物,约定于6月15日提货,但其因没有安排好汽车而未能提货。当天傍晚,出卖人的仓库遭雷击起火,货物被烧。你认为应如何确定损失的承担? A、出卖人,因为货物是在其控制之下 B、出卖人,因为货物所有权没有转移 C、买受人,因为他未能按时提货 D、双方分提,因为谁都没有过错 【答案】C 【考点】买卖合同的风险承担 【详解】根据《合同法》第143条的规定: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因此C正确。 3、甲向乙购进一批玉米,双方约定,合同履行地在乙所在城市S市。5月1日乙为甲代办托运运往M县。在运输过程中,5月3日甲与丙签订协议,将将批玉米转让给丙,在M县火车站交货。5月4日由于遇到洪爆发,火车在运输途中出轨,玉米损失。该损失应由谁承担? A、甲承担 B、乙承担 C、丙承担

第7章 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七参考答案 7.1 什么是异常?为何需要异常处理? 答:在程序运行时打断正常程序流程的任何不正常的情况称为错误(Error)或异常(Exception)。在程序设计时,若对程序运行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异常不进行处理,程序运行发生错误时程序将终止运行,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程序设计比较简单。但是,对程序错误一概地采用终止运行办法,显然过于简单化,因为有些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保持程序继续运行。比如,由于文件名不符合要求而无法打开文件,那么,可以提示用户输入一个新的文件名,从而使程序继续往下运行。在程序中使用了异常处理,就可以在解决问题之后使程序继续运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健壮性和容错能力。 7.2 列举5种常见的异常。 答:被零除、数组下标越界、引用空对象、文件不能打开、数据格式错误。 7.3 Java中的异常处理主要处理哪些类型的异常? Java处理的异常分为3种:Error类、RunTimeException类和其它Exception类。 Error类错误与程序本身基本无关,通常由系统进行处理。RuntimeException类异常主要是程序设计或实现问题,可以通过调试程序尽量避免而不是去捕获。有些异常在程序编写时无法预料,如中断异常、文件没有找到异常、无效的URL异常等,是除RunTimeException 类异常的其它Exception异常(非运行时异常)。在正常条件下这些异常是不会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也是不可预知的。为了保证程序的健壮性,Java要求必须对可能出现的这类异常进行捕获并处理。 7.4 如果在try程序块中没有发生异常,那么当该程序块执行完后,程序继续执行什么地方的语句? 答:如果一个try程序块中没有发生任何异常,那么就跳过该块的异常处理程序,继续执行最后一个catch块之后的代码。如果有finally程序块的话,就执行finally程序块及其后的语句。

工程光学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1.一个人近视程度是-2D(屈光度),调节范围是8D,求:(1)其远点距离; (2)其近点距离; (3)配带100度的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 (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 (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这点距离的倒数表示近视程度 2.一放大镜焦距,通光孔径,眼睛距放大镜为50mm,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250mm,渐晕系数K=50%,试求:(1)视觉放大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解:

3.一显微物镜的垂轴放大倍率,数值孔径NA=0.1,共轭距L=180mm,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 (1)求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 (2)求出射光瞳直径; (3)求出射光瞳距离(镜目距); (4)斜入射照明时,,求显微镜分辨率; (5)求物镜通光孔径; (6)设物高2y=6mm,渐晕系数K=50%,求目镜的通光孔径。 解:

4.欲分辨0.000725mm的微小物体,使用波长,斜入射照明,问: (1)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最小应多大?

(2)数值孔径应取多少适合? 解:此题需与人眼配合考虑 5.有一生物显微镜,物镜数值孔径NA=0.5,物体大小2y=0.4mm,照明灯丝面积,灯丝到物面的距离100mm,采用临界照明,求聚光镜焦距和通光孔径。 解: 视场光阑决定了物面大小,而物面又决定了照明的大小

6.为看清4km处相隔150mm的两个点(设),若用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则: (1)求开普勒望远镜的工作放大倍率; (2)若筒长L=100mm,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 (3)物镜框是孔径光阑,求出设光瞳距离; (4)为满足工作放大率要求,求物镜的通光孔径; (5)视度调节在(屈光度),求目镜的移动量; (6)若物方视场角,求像方视场角; (7)渐晕系数K=50%,求目镜的通光孔径; 解: 因为:应与人眼匹配

第七章作业答案

第7章聚合物的粘弹性 1.举例说明聚合物的动态粘弹性和静态粘弹性的四个典型现象,为什么聚合物具有这些现象?这些现象在材料应用时有哪些利弊?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外界条件下,聚合物的静态粘弹性表现为蠕变和应力松弛,动态粘弹性表现为滞后和力学损耗。 蠕变:在一定温度和恒定应力作用下,聚合物应变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的现象。如软质PVC丝钩着一定质量的砝码,就会慢慢地伸长;解下砝码后,丝会慢慢地回缩。这就是软质PVC丝的蠕变和回复现象。坐久了的沙发;晾晒着的毛衣都是蠕变的实例。 应力松弛:在一定温度和恒定应变条件下,试样内部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如拉伸一块未交联的橡胶至一定长度,并保持长度不变,随时间增加,橡胶的回弹力逐渐减小到零。例如松紧带;密封件在受外力时,密封效果逐渐变差(密封的重要问题) 滞后:在一定温度和交变应力作用下,聚合物应变会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内耗:交变应力作用下,由于滞后,则每一循环变化中就会产生能量损耗,以热能形式散发,以热耗散的能量与最大储能模量之比ψ=2πtg δ来表征。 如高速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发热。原因:聚合物是具有一定柔性的长链分子的聚集体,在外力作用下,聚合物的链段会发生运动而改变构象,但由于链段运动的摩擦力很大,而使形变具有时间依赖性。 蠕变现象会影响受力材料的长期尺寸稳定性,应力松弛会使弹性材料的受力能力随时间变差。而内耗现象则会使高速行驶的汽车轮胎发热而爆胎,但也可利用内耗来制成吸音防震材料。 2.:画图 1)现有A聚苯乙烯与顺丁橡胶的共混物(20:80重量比);B乳液聚合的丁苯橡胶(无规共聚物,20:80重量比), C SBS(苯乙烯与丁二烯三嵌段共聚物,其中B:S为80:20),和D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顺丁橡胶粒子增韧聚苯乙烯,S:B为80:20)在同一张图中画出三个样品的储能模量、力学损耗因子与温度的动态力学曲线。 1) E’ tgδ T℃-110 -55 100

第7章习题答案

7-11 Casio Merchants and Trust Bank, N.A., has a portfolio of loans and securities expected to generate cash inflows for the bank as follows: Expected Cash Receipts Period in Which Receipts Are Expected $1,385,421 Current year 746,872 Two years from today 341,555 Three years from today 62,482 Four years from today 9,871 Five years from today Deposits and money market borrowings are expected to require the following cash outflows: Expected Cash Payments Period in Which Payments Will be Made $1,427,886 Current year 831,454 Two years from today 123,897 Three years from today 1,005 Four years from today ----- Five years from today If the discount rate applicable to the previous cash flows is 8 percent, what is the duration of the bank's portfolio of earning assets and of its deposits and money market borrowings?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bank's total returns, assuming all other factors are held constant, if interest rates rise? If interest rates fall? Given the size of the duration gap you have calculated, in what type of hedging should Casio engage? Please be specific about the hedging transactions that are needed and their expected effects. Casio has asset duration of: $1,385,421 *1 + $746,872 * 2 + $341,555 * 3 + $62,482 * 4 + $9,871 * 5 (1 + 0.08)1(1 + 0.08)2(1 + 0.08)3(1 + 0.08)4(1 + 0.08)5 D A = $1,385,421 + $746,872 + $341,555 + $62,482 + $9,871 (1 + 0.08)1(1 + 0.08)2 (1 + 0.08)3(1 + 0.08)4(1 + 0.08)5

第七章参考答案

第七章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MR,试求:1.根据图7-22中线形需求曲线d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值1)A点所对应的MR(值)B点所对应的MR(2

3 A 2 B d(AR1 MR 115 解:(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需求价格弹性为: 15-5 e = =2 d52 =2 = 或者: e d3-2 1 值为:点的则MR=P(1- 再根据公式 ),AMR e d 2

1=1 1- ) MR=2*(2点的1)类似,根据需求的点 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2)与(需求价格弹性为:115-10 = = e d21011 =或者: e = d23-11 MR,则 B点的值为:再根据公式MR=(1- )e d1=-1 1-1/ ) MR=1*(2 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2.图7-23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 线、)长期均衡点以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1 曲线和)长期均衡时代 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SMC曲线;(2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表 LMC P LAA E SA B CMRd(E SMC

O Q Q E 3 解:(1)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因此,从LMC和MR的相交点求得的均衡价格和产量为P和Q,如图所示。ee(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和LAC必相切;SMC和LMC必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为图中的ABCP所代表的矩形面积。E因为矩形PAQO是总收益,矩形CBQO是总成本,总收益减去总成本EEE 就是利润量,即 π=矩形PAQO的面积-矩形CBQO的面积EEE 32+140Q+3000,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3.STC=0.1Q-6Q 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32+140Q+3000 STC=0.1Q-6Q 解:已知 P=150-3.25Q 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MR=SMC 2-12Q+140 SMC=dSTC/dQ=0.3Q 有:2 TR=P*Q=150Q-3.25Q MR=dTR/dQ=150-6.5Q 2-12Q+140 得:150-6.5Q=0.3Q由MR=SMC求得Q=20(负值舍去) 即厂商的均衡产量为20 此时,均衡价格P=150-3.25*20=85 4

第7章图习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第7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的度为与它相关联的()的数目。 A. 顶点 B. 边 C. 权 D. 权值 2.在无向图中定义顶点 v i与v j之间的路径为从v i到达v j的一个()。 A. 顶点序列 B. 边序列 C. 权值总和 D. 边的条数 3.图的简单路径是指()不重复的路径。 A. 权值 B. 顶点 C. 边 D. 边与顶点均 4.设无向图的顶点个数为n,则该图最多有()条边。 A. n-1 B. n(n-1)/2 C. n(n+1)/2 D. n(n-1) 5.n个顶点的连通图至少有()条边。 A. n-1 B. n C. n+1 D. 0 6.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 ( ) 倍。 A. 3 B. 2 C. 1 D. 1/2 7.若采用邻接矩阵法存储一个n个顶点的无向图,则该邻接矩阵是一个 ( )。 A. 上三角矩阵 B. 稀疏矩阵 C. 对角矩阵 D. 对称矩阵 8.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 B. 中根 C. 后根 D. 层次 9.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类似于树的()次序遍历。 A. 先根 B. 中根 C. 后根 D. 层次 10.在用Kruskal算法求解带权连通图的最小(代价)生成树时,选择权值最小的边的原则是该边不能在 图中构成()。 A. 重边 B. 有向环 C. 回路 D. 权值重复的边 11.在用Dijkstra算法求解带权有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时,要求图中每条边所带的权值必须是()。 A. 非零 B. 非整 C. 非负 D. 非正 12.设G1 = (V1, E1) 和G2 = (V2, E2) 为两个图,如果V1 ? V2,E1 ? E2,则称()。 A. G1是G2的子图 B. G2是G1的子图 C. G1是G2的连通分量 D. G2是G1的连通分量 13.有向图的一个顶点的度为该顶点的()。 A. 入度 B. 出度 C. 入度与出度之和 D. (入度﹢出度))/2 14.一个连通图的生成树是包含图中所有顶点的一个()子图。 A. 极小 B. 连通 C. 极小连通 D. 无环 15.n (n>1) 个顶点的强连通图中至少含有()条有向边。 A. n-1 B. n n(n-1)/2 D. n(n-1) 16.在一个带权连通图G中,权值最小的边一定包含在G的()生成树中。 A. 某个最小 B. 任何最小 C. 广度优先 D.深度优先 17.对于具有e条边的无向图,它的邻接表中有()个结点。 A. e-1 B. e C. 2(e-1) D. 2e 18.对于如图所示的带权有向图,从顶点1到顶点5的最短路径为()。 A.1, 4, 5 B. 1, 2, 3, 5 C. 1, 4, 3, 5 D. 1, 2, 4, 3, 5

第七章 作业管理与接口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作业管理与接口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作业是由① 、② 和③ 组成的。 【答案】①程序、②数据、③作业说明书 【解析】从用户的角度看,作业是在一次应用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作的有关该次业务处理的全部工作。从系统的角度看,作业是一个比程序更广泛的概念,它由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组成。系统通过作业说明书控制文件形式的程序和数据,使之执行和操作。 2.批处理系统中,是以① 为单位把程序和数据调入② 以便执行。 【答案】①作业,②内存 【解析】从系统的角度看,作业是批处理系统抢占内存的单位,而分时系统不存在作业的概念。 3.处理机调度算法中:“相应比高者优先”其相应比是采用公式: 相应比=确定的。 【答案】响应比=(等待时间+计算时间)/计算时间 【解析】本算法的思想是对“计算时间”短的小作业优先处理;对“等待时间”长的作业,即使该作业“计算时间”不是很短,也可得到较高的响应比,获得运行的机会。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以批处理为主的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吞吐率,总是要力争缩短用户作业的。 (A)周转时间(B)运行时间 (C)提交时间(D)完成时间 【答案】(A) 【解析】周转时间是衡量批处理系统的重要指标。 2.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 (A)源程序(B)作业说明书 (C)作业控制块(D)目的程序 【答案】(C) 【解析】系统是根据作业控制块 JCB来感知作业的存在的。 3.作业调度从处于① 状态的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叫做② 。③ 是指作业从进入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时的时间间隔。 (A)运行(B)提交 (C)后备(D)完成 (E)停止(F)周转时间 (G)响应时间(H)运行时间 (I)等待时间(J)触发时间 【答案】①(C),②(F),③(I) 4.在批处理系统中,周转时间是。 (A)作业运行时间(B)作业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之和

ccna1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OSI数据链路层 1. 在网络中实现第 2 层协议时应该考虑哪三个因素?(选择三项) 所选的第3 层协议 网络的地址范围 传输层定义的PDU 物理层实现 要连接的主机数量 2. 请参见图示。假设图示中的网络已收敛,即路由表和ARP 表均完整,主机 A 将在发往www.server 的以太网帧目的地址字段中放入以下哪个MAC 地址? 00-1c-41-ab-c0-00 00-0c-85-cf-65-c0 00-0c-85-cf-65-c1 00-12-3f-32-05-af 3. 下列哪些选项是共享介质以竞争为原则的介质访问属性?(选择三项) 非确定性 开销较低 每次只有一个站点能够传输 存在冲突 设备必须等待轮到自己 令牌传递 4. 有关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的陈述,下列哪一项正确? 逻辑拓扑始终与物理拓扑相同。 物理拓扑与网络传输帧的方法有关。 物理信号路径是按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的。 逻辑拓扑由节点之间的虚拟连接组成。 5.

决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因素是什么?(选择两项) 网络层编址 介质共享 应用进程 逻辑拓扑 中间设备的功能 6. 下列哪些有关介质访问控制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三项) 以太网采用CSMA/CD 定义为帧在介质中的放置方法 以竞争为原则的访问亦称确定性访问 802.11 采用CSMA/CD 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了访问不同介质的规则 受控访问存在数据冲突 7、 下列哪些陈述描述的是令牌传递逻辑拓扑?(选择两项) 按照先到先得原则使用网络。 只有当计算机拥有令牌时才能传输数据。 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其它主机发送的数据。 相互之间依次传递电子令牌。 令牌传递网络存在冲突率高的问题。 8、 网络管理员有责任以图形精确表示公司网络线路和设备在建筑内的位置。这种图是什么?逻辑拓扑 物理拓扑 电缆路径 线路网 接入拓扑 9、 以太网帧中的前导码有何作用? 作为数据的填充位 用于同步计时 用于标识源地址。 用于标识目的地址。 10、 下列哪些关于OSI 模型各层地址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第2 层通过烧录到网卡的物理地址来标识设备 第2 层地址标识正在通信的应用程序 第3 层地址代表分层编址方案 第4 层地址将通信转发到正确的目的网络 第4 层地址由中间设备用于转发数据 11、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D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B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5.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D 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B人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C人类能够摆脱必然性D人们在对必然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客观的改造 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7.“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物的依赖性关系”是:B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9.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0.“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C A时间性概念B空间性概念C历史性概念D物质性概念 11.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D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1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 A两种不同的状态B两种不同的选择C两条不同的道路D两种不同的理想13.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第七章作业标准答案

作者: 日期: 2

《C语言程序设计》第7章作业 布置日期:2012-3-29 截止日期:2012-4-12 确认修改 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 1、在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其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允许是 A、整型常量 「B、整型表达式 ? C整形常量或整形表达式 厂D任何类型的表达式 2、若有定义:int a[10] ,则对数组a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A、a[10 C B、a[3.5] C C、a⑸ D a[10-10] 3、以下能对一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A、int a[10]={0;0;0;0;0}; 厂B、int a[10]={0} ? C、int a[ ] = {0} 厂 D int a[10]={10*1}

4、若有定义:int a[3][4], 则对数组a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2

A a[2][4] B、a[1,3] C、a(2) ? D a[10-10][3]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能对二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nt a[2][]={{1,0,1},{5,2,3}}; ?B、int a[][3]={{1,2,3},{4,5,6}}; C、int a[2][4]={{1,2,3},{4,5},{6}}; D int a[][3]={{1,0,1},{},{1,1}}; 6、以下不正确的定义语句是_________ 。 A、double x[5]={2.0,4.0,6.0,8.0,10.0} ; ?B、int y[5]={0,1,3,5,7,9}; C、char c1[ ]={ ‘ 1','2',3,'4','5'}; D char c2[ ]={ ‘ \x10','\xa','\x8'}; 7、对s的初始化,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 A、char s[5] ={ “abc” }; B、char s[5]={ ‘ a','b','c'}; C、char s[5]= ”” ; 」D char s[5]= ” abcdef ” ; &下列有关字符数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 。

第七章答案

第七章 1、什么是串行异步通信,它有哪些作用? 答:在异步串行通信中,数据是一帧一帧(包括一个字符代码或一字节数据)传送的,每一帧的数据格式参考书。通信采用帧格式,无需同步字符。存在空闲位也是异步通信的特征之一。 2、89C51单片机的串行口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答:89C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由发送缓冲期SBUF,接收缓冲期SBUF、输入移位寄存器、串行接口控制器SCON、定时器T1构成的波特率发生器等部件组成。 由发送缓冲期SBUF发送数据,接收缓冲期SBUF接收数据。串行接口通信的工作方式选择、接收和发送控制及状态等均由串行接口控制寄存器SCON控制和指示。定时器T1产生串行通信所需的波特率。 3、简述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 答:串行接口的接收和发送是对同一地址(99H)两个物理空间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BUF进行读和写的。当向SBUF发“写”命令时(执行“MOV SBUF,A”),即向缓冲期SBUF装载并开始TXD引脚向外发送一帧数据,发送完便使发送中断标志位TI=1。 在满足串行接口接收中断标志位RI(SCON.0)=0的条件下,置允许接收位REN(SCON.4)=1,就会接收一帧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并装载到接收SBUF中,同时使RI=1。当发读SBUF 命令时(执行“MOV A, SBUF”),便由接收缓冲期SBUF取出信息通过89C51内部总线送CPU。 4、89C51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答:89C51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 方式0(8位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1(10位异步收发),方式2(11位异步收发),方式3(11位异步收发)。 有2种帧格式:10位,11位 方式0:方式0的波特率≌fosc/12(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1/12) 方式2:方式2波特率≌2SMOD/64×fosc 方式1和方式3:方式1和方式3波特率≌2SMOD/32×(T1溢出速率) 如果T1采用模式2则: 5、若异步通信接口按方式3传送,已知其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其波特率是多少?答:已知每分钟传送3600个字符,方式3每个字符11位,则: 波特率=(11b/字符)×(3600字符/60s)=660b/s 6、89C51中SCON的SM2,TB8,RB8有何作用? 答:89c51SCON的SM2是多机通信控制位,主要用于方式2和方式3.若置SM2=1,则允许多机通信。 TB8是发送数据的第9位,在方式2或方式3中,根据发送数据的需要由软件置位或复位。它在许多通信协议中可用作奇偶校验位;在多机通信中作为发送地址帧或数据帧的标志位。RB8是接收数据的第9位,在方式2或方式3中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放在RB8位。它或是约定的奇偶校验位,或是约定的地址/数据标示位。

第一章至第七章作业及参考答案

1、什么是冷冲压 答: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2、冷冲压工序概括起来可分为哪两大类 答:冷冲压工序根据材料是否从毛坯或者原材料上分离,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 3、冷冲压可分为哪五个基本工序 答:冷冲压五个基本工序分别为: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和立体压制(体积冲压)。 4、冲压工艺的优缺点 答:优点: 1)用冷冲压加工方法可以得到形状复杂、用其它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工件。尺寸稳定,互换性好。 2)材料利用率高、工件重量轻、刚性好、强度高、冲压过程耗能少。因此,工件的成本较低。 3)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高。 缺点:冲压加工中所用的模具结构一般比较复杂,生产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因此,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采用冲压工艺受到一定限制。冲压工艺多用于成批、大量生产。 5、常用的冲压设备有哪两大类 答:常用的冲压设备分为机械压力机和液压压力机两大类。 6、曲柄压力机可以根据哪些形式如何区分 答:曲柄压力机根据不同分类形式可以分为: (1)按床身结构分可分为开式压力机和闭式压力机两种。 (2)按连杆的数目分可分为单点、双点和四点压力机。 (3)按滑块行程是否可调分可分为偏心压力机和曲轴压力机两大类。

(4)按滑块数目分可分为单动压力机、双动压力机和三动压力机等三种。 (5)按传动方式分压力机的传动系统置于工作台之上叫上传动式压力机,传动系统置于工作台之下的叫下传动式压力机。 (6)按工作台结构分开式压力机按其工作台结构,可分为可倾式、固定式和升降台式三种。 7、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 答: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有:标称压力、滑块行程、滑块每分钟行程次数、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漏料孔尺寸、模柄孔尺寸,压力机电动机功率等。 8、什么是压力机的闭合高度什么是压力机的装模高度什么是模具的闭合高度 答: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指滑块在下止点时,滑块底面到工作台上平面(即垫板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指压力机的闭合高度减去垫板厚度的差值。 模具的闭合高度:指冲模在最低工作位置时,上模座上平面至下模座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七章作业及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七章 作业及答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5、为什么在大多数OS中都引入了“打开”这一文件系统调用?打开的含义是什么? 当用户要求对一个文件实施多次读/写或其它操作时,每次都要从检索目录开始,浪费时间,低效。为了避免多次重复地检索目录,在大多数OS中都引入了“打开”这一文件系统调用。 当用户第一次请求对某文件进行操作时,先利用“打开”系统调用将该文件打开,磁盘索引结点被拷贝到内存中,后面的目录检索都在内存中进行。 7、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可将文件分为哪几种类型? 从逻辑结构可以将文件分为两大类: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的流式文件。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可以将有结构的文件分为三类: (1) 顺序文件,指由一系列记录按某种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文件,其中的记录可以是定长记录或变长记录; (2) 索引文件,指为变长记录建立一张索引表,为每个记录设置一个表项,以加快对记录检索的速度。 (3) 索引顺序文件,这是顺序文件和索引文件相结合的产物。它为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为每一组记录中的第一个记录设置一个表项,以缩短索引表的长度,而记录检索的速度也不很慢。 16、目前广泛采用的目录结构是哪种?它有什么优点? 广泛采用的目录结构是树型目录结构,它的主要优点是:层次结构清晰,便于文件管理和保护;有利于文件分类;解决重名问题;提高文件检索速度;能进行存取权限的控制。 23、基于符号链的文件共享方式有何优点?

只是文件主才拥有指向其索引结点的指针;而共享该文件的其他用户,则只有该文件的路径名,并不拥有指向其索引结点的指针。当文件的拥有者把一个共享文件删除后,其他用户试图通过符号链去访问一个已被删除的共享文件时,会因系统找不到该文件而使访问失败,于是用户再将符号链删除,因此不存在文件删除问题/指针悬空问题。 补充题、 文件系统中,保护域简称为“域”。保护域是进程对一组对象访问权的集合,进程只能在指定域内执行操作。 进程和域之间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进程可以动态地联系多个域。可以将进程的运行分为若干个阶段,一个阶段联系一个域。这样可以根据运行的实际需要来规定进程运行的每个阶段中所能访问的对象。

高数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7.1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必作题:P300---301:1,3,4,5,6,7,8,9,12,13,15,18,19. 必交题: 1、求点(a,b,c)分别关于⑴各坐标面;⑵各坐标轴;⑶坐标原点的对称点 的坐标. 解:(1)xoy面(a,b,-c),yoz面(-a,b,c),xoz面(a,-b,c); (2)ox轴(a,-b,-c),oy轴(-a,b,-c),oz轴(-a,-b,c); (2)关于原点(-a,-b,-c)。 2、坐标面上的点与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各有什么特征,指出下列各点的 位置 A(3,4,0),B(0,4,3),C(3,0,0),D(0,1,0). 解:xoy面:z=0,yoz面:x=0,xoz面:y=0. ox轴:y=0,z=0,oy轴:x=0,z=0,oz轴:x=0,y=0, A在xoy面上,B在yoz面上,C在x轴上,D在y轴上。 3、在z轴上求与点A(4,1,7)和点B(3,5,2)等距离的点的坐标. 解:设C(0,0,z),有|AC|=|BC|,解得:z= 14 9 ,所求点为(0,0, 14 9 ) . 4、设uab2c,va3bc,试用a,b,c表示2u3v. 解:2u3v5a11b7c. 5、已知两点M 1(4,2,1)和M2(3,0,2),求向量M1M2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 解:M 1M21,2,1,M1M22,方向余弦为c o s 1 2 , cos 2 2 ,cos 1 2 ,方向角 2 3 , 3 4 , 3 . 1

6、设向量a的模a2,方向余弦 13 cos0,cos,cos, 22 求 a. x 解:设ax,y,z,则0 2 , y1 22 , y 3 22 ,所以x0,y1, z3,a0,1,3 7、设有向量P 1P2,P1P22,它与x轴、y轴的夹角分别为 和,如果已34 知P 1(1,0,3),求P2的坐标. 解:设P的坐标为(x,y,z) ,P1P2x1,y,z3,2 x11 cos 232 , 所以x2;y2 cos 242 ,所以y2,又P P,所以 122, 2 12(z3)2,解得z2或z4,所以P2的坐标为(2,2,2) 或者(2,2,4). 8、求平行于向量a6,7,6的单位向量. 解:a36493611,与a平行的单位向量为16,7,6 11 ,即 为 676 ,, 111111 ,或者 676 ,, 111111 . §7.2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 必作题:P309--310:1,2,3,4,6,7,8,9. 必交题: 1、已知向量a1,2,2与b2,3,垂直,向量c1,1,2与d2,2,平行,求和的值. 解:ab,ab2620,2 2

第7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 学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综合题 王大夫在小镇上开了一家牙科诊所。他有一个牙科助手,一个牙科保健员和一个接待员。王大夫需要一个软件系统来管理预约。 当病人打电话预约时,接待员将查阅预约登记表,如果病人申请的就诊时间与已定下预约时间冲突,则接待员建议一个就诊时间以安排病人尽早得到诊治。如果病人同意建议的就诊时间,接待员交输入预约时间和病人的名字。系统将核实病人的名字并提供记录的病人数据,数据包括病人的病历号等。在每次治疗或清洗后,助手或保健员将标记相应的预约诊治已经完成,如果必要的话会安排病人下一次再来。 系统将能够按病人姓名和按日期进行查询,能够显示记录的病人数据和预约信息。接待员可以取消预约,可以打印前两天预约尚未接诊的病人清单。系统可以从病人记录中获知病人的电话号码。接待员还可以打印出关于所有病人的每天和每周的工作安排。 要求: 1、建立牙科诊所管理系统的对象模型; 从对牙科诊所问题的陈述中,可以找出下列名词作为对象的候选者: 王大夫、小镇、牙科诊所、牙科助手、牙科保健员、接待员、软件系统、预约、病人、预约登记表、就诊时间、预约时间、约定时间、系统、名字、记录的病人数据、病历号、姓名、日期、预约信息、病人清单、病人记录、电话号码、每天工作安排、每周工作安排。 其中许多并非问题域中真正的有意义的对象。 王大夫只是牙医的实例,本系统主要功能是管理病人的预约,并不具体处理诊所中具体的工作人员的分工。因此,“牙医、牙科助手、牙科保健员和接待员”都不问题域中的对象。 “小镇”是牙科诊所的地址属性,不是独立的对象; “软件系统”和“系统”是同义词,是将要开发的软件产品,不

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条件”。这是( ) 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远大理想”是指( )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B )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D )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 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斯威齐模型中,弯折需求曲线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寡头之间的串谋是不稳定的,因为串谋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