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树的应用_树和二叉树的转换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课程教案

《数据结构》课程教案

数据结构》课程教案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授课学时:32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一、课程性质、任务课程性质:《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研究如何对数据进行组织和设计、如何编制高效率的处理程序的一门基础学科。

课程任务:1、学习计算机程序编写中的数据组织和设计;2、数据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3、经典算法的设计和算法效率的分析。

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和程序的编写,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程序中数据的组织、数据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在重要算法的实现上逐步提高编程能力。

(二)技能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重要的数据结构,对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能编写出使用重要算法知识的程序,并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三)素质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习学会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克服学习困难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中数据结构的学习方法,并养成严谨、认真、仔细、踏实、上进的好习惯。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版本信息《数据结构与算法简明教程(Java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叶小平陈瑛主编教材使用评价本教材经过两年的使用,得到了读者一致认可,同时也在不断改进,适合高职高专教学使用,内容基础、重难点突出,符合高职高专“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要求。

选用的参考资料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殷人昆.《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C语言程序设计》•石油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后续课程《面向对象技术》、《操作系统》与其他课程配合与取舍情况《数据结构》与《离散数学》知识点结合较多,《离散数学》讲求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数据结构》中逻辑结构的学习也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做铺垫。

同时《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也为学习《数据结构》打下了基础,对于本课程的教材,我们采用C语言来描述数据结构,因此程序设计基础也是以C语言作为的对象。

数据结构有序树转二叉树(树的遍历)

数据结构有序树转二叉树(树的遍历)

数据结构有序树转⼆叉树(树的遍历)Description计算输⼊有序树的深度和有序树转化为⼆叉树之后树的深度。

Input输⼊包含多组数据。

每组数据第⼀⾏为⼀个整数n(2<=n<=30000)代表节点的数量,接下来n-1⾏,两个整数a、b代表a是b的⽗亲结点。

Output输出当前树的深度和转化成⼆叉树之后的深度。

Sample Input51 51 35 21 4Sample Output3 4HINTAppend Code析:这个题很好说,只要遍历⼀次就能得到答案,由于要先有序树转成⼆叉树,我也没听过,我百度了⼀下怎么转,看到百度百科中有,我总结⼀下就是,左⼉⼦,右兄弟,和那个字典树有的⼀拼,也就是左结点是⼉⼦结点,⽽右结点是兄弟结点,那么我们可以⽤两个参数来记录深度,⼆叉树既然是右兄弟,那么同⼀深度的就会多⼀层,加1,这样最⼤的就是答案。

代码如下:#pragma comment(linker, "/STACK:1024000000,1024000000")#include <cstdio>#include <string>#include <cstdlib>#include <cmath>#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ring>#include <set>#include <queue>#include <algorithm>#include <vector>#include <map>#include <cctype>#include <cmath>#include <stack>#define debug puts("+++++")//#include <tr1/unordered_map>#define freopenr freopen("in.txt", "r", stdin)#define freopenw freopen("out.txt", "w", stdout)using namespace std;//using namespace std :: tr1;typedef long long LL;typedef pair<int, int> P;const int INF = 0x3f3f3f3f;const double inf = 0x3f3f3f3f3f3f;const LL LNF = 0x3f3f3f3f3f3f;const double PI = acos(-1.0);const double eps = 1e-8;const int maxn = 3e4 + 5;const LL mod = 1e3 + 7;const int N = 1e6 + 5;const int dr[] = {-1, 0, 1, 0, 1, 1, -1, -1};const int dc[] = {0, 1, 0, -1, 1, -1, 1, -1};const char *Hex[] =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inline LL gcd(LL a, LL b){ return b == 0 ? a : gcd(b, a%b); }inline int gcd(int a, int b){ return b == 0 ? a : gcd(b, a%b); }inline int lcm(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gcd(a, b); }int n, m;const int mon[] = {0,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const int monn[] = {0,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inline int Min(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a : b; }inline int Max(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a : b; }inline LL Min(LL a, LL b){ return a < b ? a : b; }inline LL Max(LL a, LL b){ return a > b ? a : b; }inline bool is_in(int r, int c){return r >= 0 && r < n && c >= 0 && c < m;}vector<int> G[maxn];bool in[maxn];int ans1, ans2;void dfs(int u, int cnt1, int cnt2){ans1 = Max(ans1, cnt1);ans2 = Max(ans2, cnt2);for(int i = 0; i < G[u].size(); ++i)dfs(G[u][i], cnt1+1, cnt2+i+1);}int main(){while(scanf("%d", &n) == 1){for(int i = 0; i <= n; ++i) G[i].clear(), in[i] = 0;int u, v;for(int i = 1; i < n; ++i){scanf("%d %d", &u, &v);G[u].push_back(v);in[v] = true;}ans1 = ans2 = 0;for(int i = 1; i <= n; ++i) if(!in[i]){dfs(i, 1, 1); break;}printf("%d %d\n", ans1, ans2);}return 0;}。

数据结构教案第六章

数据结构教案第六章

任务二、二 叉 树
树是一种分枝结构的对象,在树的概念中,对每一个结点孩子的个数没 有限制,因此树的形态多种多样,本章我们主要讨论一种最简单的树——二 叉树 一、二叉树的概念 二叉树: 或为空树, 或由根及两颗不相交的左子树、 右子树构成, 并且左、 右子树本身也是二叉树。
A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续表)
B D G E
C F
说明 1)二叉树中每个结点最多有两颗子树;二叉树每个结点度小于等于 2; 2)左、右子树不能颠倒——有序树; 3)二叉树是递归结构,在二叉树的定义中又用到了二叉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的基本形态 (a) (b) (c) (d) (e) 空树 仅有根 右子树空 左、右子树均在 左子树空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续表)
复习思考题 作 业 上机任务
案例分析:
例 1.家族族谱 例 2.单位行政机构的组织关系
参考文献
课后记 (或归纳小 结)
本章主要介绍树的定义,日常应用,树的概念 ;为以后的二叉树学习 带来好的理解
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电脑应用课使用)
课程名称 教 材 第六章
三、应用举例
例 1 可以用二叉树表示表达式 a+b*(c-d)-e/f 例 2 双人比赛的所有可能的结局 开局连赢两局或五局三胜 四、 二叉树性质 性质 1 在二叉树的第 i 层上最多有 2i-1 个结点 性质 2 深度为 k 的二叉树最多有 2k-1 个结点 性质 3 设二叉树叶子结点数为 n0,度为 2 的结点 n2,则 n0 = n2 +1 此三个性质是对任何一棵二叉树都实用的
教学方法
投影、讨论、板书
教学过程 设计 (包括讲授
任务三、二叉树的遍历

树和二叉树——精选推荐

树和二叉树——精选推荐

第6章 树和二叉树内容概要:本章主要介绍树,二叉树,最优二叉树的相关概念和操作,存储结构和相应的操作,并在综合应用设计中,给出了对应算法的C 语言实现。

教学目标1.理解各种树和森林与二叉树的相应操作。

2.熟练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算法,并能灵活运用遍历算法实现二叉树的其他操作。

3.熟练掌握二叉树和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及其建立的算法。

4.掌握哈夫曼编码的方法。

5.通过综合应用设计,掌握各种算法的C 语言实现过程。

基本知识点:树和二叉树的定义、二叉树的存储表示、二叉树的遍历以及其它操作的实现、树和森林的存储表示、树和森林的遍历以及其它操作的实现、最优树和赫夫曼编码重点: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遍历及其应用,构造哈夫曼树。

难点:编写实现二叉树和树的各种操作的递归算法。

本章知识体系结构:课时安排:6个课时树的定义 树树的性质 树的逻辑表示法 树形表示法 树的存储结构 双亲存储结构 文氏表示法凹入表示法 括号表示法 孩子存储结构 孩子双亲存储结构二叉树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的逻辑表示法(采用树的逻辑表示法)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先序遍历 中序遍历 后序遍历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二叉链) 由先序序列和中序序列构造二叉树 由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构造二叉树二叉树的构造 二叉树的线索化 哈夫曼树二叉树和树之间的差别 二叉树与树、森林之间的转换二叉树和树课程数据结构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时2班级06网络教学日期/课时 /2课时教学单元第6章树和二叉树教学方法讲授(PPT)教学目标掌握树、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二叉树的性质教学重点二叉树的定义、二叉树的性质、链式存储结构教学难点二叉树的性质、链式存储二叉树的基本操作组织教学一、树的定义二、树的基本概念三、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四、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五、小结作业复习本讲内容并预习下一讲内容课堂情况及课后分析课程数据结构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时2班级06网络教学日期/课时 /2课时教学单元第6章树和二叉树教学方法讲授(PPT)教学目标掌握二叉树遍历的三种方法及二叉树的基本操作教学重点二叉树的遍历算法教学难点中序与后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组织教学一、复习二叉树的定义二、遍历二叉树的三种方法三、递归法遍历二叉树四、二叉树的基本操作五、总结作业复习本讲内容并预习下一讲内容课堂情况及课后分析课程数据结构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时2班级06网络教学日期/课时 /2课时教学单元第6章树和二叉树教学方法讲授(PPT)教学目标理解树与森林的转换,掌握哈夫曼树教学重点哈夫曼树教学难点树与森林的转换组织教学一、导入二、树与森林三、哈夫曼树四、小结作业习题6课堂情况及课后分析前面几章讨论的数据结构都属于线性结构,线性结构的特点是逻辑结构简单,易于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等操作,可用于描述客观世界中具有单一前驱和后继的数据关系。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数据结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中基础的数据组织、管理和处理方法,培养其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1)理解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如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2)掌握常见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如排序、查找、递归、贪心、分治等;(3)了解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

2.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编程实践能力;(2)掌握算法分析方法,能够评价算法优劣,进行算法优化;(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进行问题建模,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数据结构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数据结构》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线性表:- 线性表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 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及其应用;- 线性表的相关算法,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2. 栈和队列:- 栈和队列的定义、特点及基本操作;- 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及其应用;- 栈和队列相关算法,如进制转换、括号匹配等。

3. 树和二叉树:- 树的定义、基本术语和性质;- 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存储结构及遍历算法;- 线索二叉树、哈夫曼树及其应用。

4. 图:- 图的定义、基本术语和存储结构;- 图的遍历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 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算法。

5. 排序和查找:- 常见排序算法,如冒泡、选择、插入、快速等;- 常见查找算法,如顺序、二分、哈希等。

二叉树转换为树的规则

二叉树转换为树的规则

二叉树转换为树的规则摘要:一、二叉树与树的定义1.二叉树的定义2.树的定义二、二叉树转换为树的规则1.树的根节点2.树的层次结构3.树的节点关系三、转换方法与步骤1.遍历二叉树2.构建树结构3.确定节点关系四、转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避免重复遍历2.确保节点唯一性3.考虑节点顺序正文:二叉树与树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它们在数据存储与处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分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将二叉树转换为树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叉树转换为树的规则及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二叉树与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它的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分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若干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边相互连接,具有唯一的根节点。

二叉树转换为树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树的根节点:二叉树的根节点将成为树的根节点。

2.树的层次结构:二叉树的层次结构将转换为树的层次结构。

具体来说,二叉树的同一层节点将转换为树的同一行节点。

3.树的节点关系:二叉树中相邻的兄弟节点在树中将成为兄弟节点或子节点。

对于二叉树的每个节点,它的左子节点将成为树的子节点,右子节点将成为兄弟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转换过程中要确保节点关系的正确性。

接下来,我们介绍二叉树转换为树的步骤:1.遍历二叉树:首先需要遍历二叉树,获取每个节点的信息,如节点值、左右子节点等。

2.构建树结构:根据遍历得到的节点信息,构建树的层次结构。

树的根节点即为二叉树的根节点,树的层次结构应与二叉树的层次结构保持一致。

3.确定节点关系:根据二叉树中节点之间的关系,确定树中节点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二叉树的左子节点将成为树的子节点,右子节点将成为兄弟节点。

在二叉树转换为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重复遍历:在遍历二叉树时,应尽量避免重复遍历同一节点,以提高转换效率。

数据结构详细教案——树与二叉树

数据结构详细教案——树与二叉树

数据结构详细教案——树与二叉树一、教学目标1.了解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3.能够通过递归遍历树和二叉树。

二、教学重难点1.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递归遍历树和二叉树。

三、教学内容1.树的概念和特点1.1树的定义树是n(n>=0)个节点的有限集。

当n=0时,称为空树;如果不为空树,则1. 树有且仅有一个特殊节点被称为根(Root);2.其余节点可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T1,T2,...,Tm,其中每个集合又是一棵树。

1.2节点间的关系- 父节点(parent)是当前节点的直接上级节点;- 子节点(child)是当前节点的直接下级节点;- 兄弟节点(sibling)是具有同一父节点的节点;- 祖先节点(ancestor)是通过从当前节点到根的任意路径可以到达的节点;- 子孙节点(descendant)是通过从该节点到子树的任意节点可以到达的节点。

1.3树的特点-树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鱼骨图;-树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有多个子节点,但只有一个父节点;-树中的节点之间是唯一的,不存在重复节点;-树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且仅有一条路径连接。

2.二叉树的概念和特点2.1二叉树的定义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结构,它的每个节点最多只能有两个子节点,分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2.2二叉树的特点-二叉树的度最大为2,即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二叉树的第i层最多有2^(i-1)个节点;-对于任意一颗二叉树,如果其叶子节点数为n0,度为2的节点数为n2,则有n0=n2+1;-完全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除了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外,每一层的节点都是满的。

四、教学过程1.讲解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树和二叉树的定义和节点间的关系。

2.分析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并通过实例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3.运用递归算法遍历树和二叉树的过程,详细讲解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的定义和实现方法。

树与二叉树的转换逻辑设计思路

树与二叉树的转换逻辑设计思路

树与二叉树的转换逻辑设计思路
在树和二叉树之间进行转换时,需要设计一个逻辑思路,以确保正确地转换数据结构。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思路:
1. 从树到二叉树的转换:
- 创建一个指向树的根节点的指针,并将其作为二叉树的根节点。

- 对于树中的每个节点,将其作为二叉树的左子节点,并将其右子节点设置为null。

如果该节点有多个子节点,则将其后续子节点作为二叉树节点的兄弟节点。

- 对于树中的每个节点及其子节点,递归地执行上述步骤,直到将树完全转换为二叉树。

- 返回转换后的二叉树。

2. 从二叉树到树的转换:
- 创建一个指向二叉树的根节点的指针,并将其作为树的根节点。

- 对于二叉树中的每个节点,将其作为树中的节点,并将其所有兄弟节点设置为二叉树节点的右子节点。

- 对于二叉树中的每个节点及其子节点,递归地执行上述步骤,直到将二叉树完全转换为树。

- 返回转换后的树。

注意事项:
- 在转换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树和二叉树的节点结构,并正确地设置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 转换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递归算法来处理节点及其子节点。

- 转换后的树和二叉树应该具有相同的数据内容,只是数据结构不同。

- 在转换后,树和二叉树的遍历结果可能具有不同的顺序。

请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对以上的逻辑设计思路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如何将一棵树转化为对应的二叉树

如何将一棵树转化为对应的二叉树
博客园 用户登录 代码改变世界 密码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登录用户名 忘记密码 记住我 登录 第三方登录/注册 没有账户, 立即注册
如何将一棵树转化为对应的二叉树
如何将一棵树转化为对应的二叉树? 解答: 1. 将 节点的孩子 放在左子树; 2. 将 节点的兄弟 放在右子树。 例题:
答案:
延伸: 任何一棵树都可以表示成二叉树,并不是任何一棵二叉树都可以表示成树。那么树多还是二叉树多? 1. 任何一棵树都可以表示成二叉树,结合以上题目很容易理解。 2.不是任何一棵二叉树都可以表示成树: 当根节点包含右子树的时候,就无法表示成树了。 3. 树多还是二叉树多的问题: 二叉树也是树的一种,如果按照包含关系来说,树肯

二叉树和树的转换算法

二叉树和树的转换算法

二叉树和树的转换算法二叉树和树之间的转换算法涉及将一个数据结构转换为另一个数据结构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将树转换为二叉树和将二叉树转换为树的算法。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将树转换为二叉树的算法。

树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它包含一个根节点以及零个或多个子树,每个子树也是一棵树。

而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因此,将树转换为二叉树的算法需要考虑如何安排节点的子节点,以便符合二叉树的定义。

一种常见的将树转换为二叉树的算法是使用前序遍历。

具体步骤如下:1. 从树的根节点开始,将其作为二叉树的根节点。

2. 对于树的每个子树,将其第一个子节点作为二叉树的左子节点,将其余的子节点作为左子节点的右子节点。

3. 递归地对每个子树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整棵树都被转换为二叉树。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将二叉树转换为树的算法。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而树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每个节点可以有任意数量的子节点。

因此,将二叉树转换为树的算法需要考虑如何将二叉树的节点重新组织成树的节点。

一种常见的将二叉树转换为树的算法是使用后序遍历。

具体步骤如下:1. 从二叉树的根节点开始,将其作为树的根节点。

2. 对于二叉树的每个节点,如果该节点有右子节点,将其右子节点作为树节点的子节点。

3. 递归地对每个节点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整棵二叉树都被转换为树。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树和二叉树的转换时,可能会涉及到节点的重新连接和指针的调整,需要仔细处理节点之间的关系,确保转换后的数据结构仍然保持原始树或二叉树的结构特点。

总之,树和二叉树之间的转换算法涉及到对节点的重新组织和连接,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结构特点来设计相应的算法。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理解树和二叉树之间的转换过程。

树转换成二叉树的方法

树转换成二叉树的方法

树转换成二叉树的方法树转换成二叉树的方法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结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树转换成二叉树。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将一棵普通的树转换成二叉树。

1. 什么是二叉树?在介绍如何将树转换成二叉树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二叉树。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形结构,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分别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同时,左子节点的值必须小于等于父节点的值,右子节点的值必须大于等于父节点的值。

2. 树转换成二叉树的方法将一棵普通的树转换成二叉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将每个节点的第一个子节点作为其左子节点对于每个节点来说,它可能有多个子节点。

我们可以将第一个子节点作为它的左子节点,并且将其他子节点插入到它左侧相邻兄弟节点的右边。

这样就能够保证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

2.2 将所有右侧相邻兄弟节点都作为其父亲或者祖先节点的右子节点对于每个节点的右侧相邻兄弟节点,我们需要将它们插入到它们的父亲或者祖先节点的右子树中。

如果当前节点没有父亲或者祖先节点,则需要创建一个虚拟的根节点,并将其作为新的父亲节点。

2.3 递归地将所有子树转换成二叉树对于每个子树来说,我们需要递归地进行转换操作,直到所有子树都被转换成了二叉树。

3. 代码实现下面是将一棵普通的树转换成二叉树的代码实现:```class TreeNode:def __init__(self, val=0, left=None, right=None):self.val = valself.left = leftself.right = rightdef treeToBinaryTree(root: ''Node'') -> TreeNode:if not root:return None# 将第一个子节点作为左子节点,其他兄弟节点插入到左侧相邻兄弟右边for child in root.children[1:]:child.left = root.leftroot.left.right = childroot.left = child# 将右侧相邻兄弟插入到父亲或者祖先节点的右子树中if root.children:node = treeToBinaryTree(root.children[0])for child in root.children[1:]:node.right = treeToBinaryTree(child)node = node.right# 递归地将所有子树转换成二叉树root.left = treeToBinaryTree(root.left)root.right = Nonereturn root```4. 总结将一棵普通的树转换成二叉树可以通过将每个节点的第一个子节点作为其左子节点,将所有右侧相邻兄弟节点都作为其父亲或者祖先节点的右子节点,以及递归地将所有子树转换成二叉树来实现。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二叉树操作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二叉树操作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叉树操作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叉树的操作学⽣姓名:学号:系部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课程设计任务书第⼀章程序要求1)完成⼆叉树的基本操作。

2)建⽴以⼆叉链表为存储结构的⼆叉树;3)实现⼆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4)求⼆叉树的结点总数、叶⼦结点个数及⼆叉树的深度。

第⼆章算法分析建⽴以⼆叉链表为存储结构的⼆叉树,在次⼆叉树上进⾏操作;1先序遍历⼆叉树的操作定义为:若⼆叉树唯恐则为空操作;否则(1)访问根节点;(2)先序遍历做字数和;(3)先序遍历有⼦树;2中序遍历⼆叉树的操作定义为:若⼆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1)中序遍历做⼦树;(2)访问根节点;(3)中序遍历有⼦树;3后续遍历⼆叉树的操作定义为:若⼆叉树为空则为空操作;否则(1)后序遍历左⼦树;(2)后序遍历右⼦树;(3)访问根节点;⼆叉树的结点总数、叶⼦结点个数及⼆叉树的深度。

第三章⼆叉树的基本操作和算法实现⼆叉树是⼀种重要的⾮线性数据结构,是另⼀种树形结构,它的特点是每个节点之多有两棵⼦树(即⼆叉树中不存在度⼤于2的结点),并且⼆叉树的结点有左右之分,其次序不能随便颠倒。

1.1⼆叉树创建⼆叉树的很多操作都是基于遍历实现的。

⼆叉树的遍历是采⽤某种策略使得采⽤树形结构组织的若⼲年借点对应于⼀个线性序列。

⼆叉树的遍历策略有四种:先序遍历中续遍历后续遍历和层次遍历。

基本要求1 从键盘接受输⼊数据(先序),以⼆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建⽴⼆叉树。

2 输出⼆叉树。

3 对⼆叉树进⾏遍历(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4 将⼆叉树的遍历打印出来。

⼀.问题描述⼆叉树的很多操作都是基于遍历实现的。

⼆叉树的遍历是采⽤某种策略使得采⽤树型结构组织的若⼲结点对应于⼀个线性序列。

⼆叉树的遍历策略有四种: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层次遍历。

⼆.基本要求1.从键盘接受输⼊数据(先序),以⼆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建⽴⼆叉树。

2.输出⼆叉树。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二版第5章树和二叉树答案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二版第5章树和二叉树答案

第5章 树和二叉树1.选择题(1)把一棵树转换为二叉树后,这棵二叉树的形态是( )。

A .唯一的 B.有多种C .有多种,但根结点都没有左孩子 D.有多种,但根结点都没有右孩子 答案:A解释:因为二叉树有左孩子、右孩子之分,故一棵树转换为二叉树后,这棵二叉树的形态是唯一的。

(2)由3个结点可以构造出多少种不同的二叉树?( ) A .2 B .3 C .4 D .5 答案:D解释:五种情况如下:A CBACBA CBACBACB(3)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是( )。

A .250 B . 500 C .254 D .501 答案:D解释:设度为0结点(叶子结点)个数为A ,度为1的结点个数为B ,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C ,有A=C+1,A+B+C=1001,可得2C+B=1000,由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可得B=0或1,又因为C 为整数,所以B=0,C=500,A=501,即有501个叶子结点。

(4)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h 为( )。

A .11B .10C .11至1025之间D .10至1024之间 答案:C解释:若每层仅有一个结点,则树高h 为1025;且其最小树高为 log 21025 + 1=11,即h 在11至1025之间。

(5)深度为h 的满m 叉树的第k 层有( )个结点。

(1=<k=<h) A .mk-1B .m k -1C .m h-1D .m h-1答案:A解释:深度为h 的满m 叉树共有m h-1个结点,第k 层有m k-1个结点。

(6)利用二叉链表存储树,则根结点的右指针是( )。

A .指向最左孩子B .指向最右孩子C .空D .非空 答案:C解释:利用二叉链表存储树时,右指针指向兄弟结点,因为根节点没有兄弟结点,故根节点的右指针指向空。

(7)对二叉树的结点从1开始进行连续编号,要求每个结点的编号大于其左、右孩子的编号,同一结点的左右孩子中,其左孩子的编号小于其右孩子的编号,可采用( )遍历实现编号。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二叉平衡树算法实现班级组别:二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9.6.19 组长:学号:05 组员1:学号:33 组员2:学号:组员3:学号:成绩:目录目录一、课题设计任务 (2)二、任务分析 (2)1. 数据逻辑结构(算法描述) (2)2. 关键算法思想 (3)三、概要设计(总体设计) (3)四、详细设计 (4)1. 数据存储结构 (4)2. 各模块流程图及算法 (5)3. 算法效率分析 (9)五、测试 (10)1. 删除 (10)2. 查找 (10)3. 遍历 (10)六、课程设计心得 (10)七、参考文献 (11)八、附录 (11)一、课题设计任务针对给定的序列建立存储结构,实现各种遍历;实现树的生成,实现数据的查找、插入、删除,输出各种遍历。

二、任务分析1.数据逻辑结构(算法描述)//中序--递归void InorderTra(PNode root) {if (root) {InorderTra(root->left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printf("%d\t", root->keyValue); //访问根节点InorderTra(root->rightChild); //中序遍历右子数}}//前序--递归void PreOrderTra(PNode root) {if (root != NULL) {printf("%d\t", root->keyValue); //访问根节点PreOrderTra(root->leftChild); //前序遍历左子树PreOrderTra(root->rightChild); //前序遍历右子数}}//后序--递归void PostOrderTra(PNode root) {if (root) {PostOrderTra(root->leftChild); //后序遍历左子树PostOrderTra(root->rightChild); //后序遍历右子树printf("%d\t", root->keyValue); //访问根节点}}//求树的最大深度int getDeep(PNode root) {if (!root) {return 0;}int leftDeep = getDeep(root->leftChild) + 1;int rightDeep = getDeep(root->rightChild) + 1;return leftDeep > rightDeep ? leftDeep : rightDeep;}//从根节点开始打印出所有层void printByLevel(PNode root, int deep) {for (int i = 0; i < deep; i++) {LevelOrderTra(root, i);}printf("\n");}2.关键算法思想树的生成过程保持左右平衡,插入删除过程中保证树的平衡。

数据结构详细教案——树与二叉树

数据结构详细教案——树与二叉树

数据结构教案第六章树与二叉树目录6.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1)6.2二叉树 (2)6.2.1 二叉树的定义 (2)6.2.2 二叉树的性质 (4)6.2.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5)6.3树和森林 (6)6.4二叉树的先|中|后序遍历算法 (7)6.5先|后|中序遍历的应用扩展 (9)6.5.1 基于先序遍历的二叉树(二叉链)的创建 (9)6.5.2 统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9)6.5.3 求二叉树的高度 (10)6.5.4 释放二叉树的所有结点空间 (11)6.5.5 删除并释放二叉树中以元素值为x的结点作为根的各子树 (12)6.5.6 求位于二叉树先序序列中第k个位置的结点的值 (12)6.5.7 线索二叉树 (13)6.5.8 树和森林的遍历 (14)6.6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16)6.7判断一棵二叉树是否为完全二叉树 (16)6.8哈夫曼树及其应用 (18)6.8.1 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 (18)6.8.2 哈夫曼编码 (19)6.9遍历二叉树的非递归算法 (19)6.9.1 先序非递归算法 (19)6.9.2 中序非递归算法 (20)6.9.3 后序非递归算法 (21)第6章二叉树和树6.1 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1、树的递归定义1)结点数n=0时,是空树2)结点数n>0时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m个互不相交的有限结点集——m棵子树2、基本术语结点:叶子(终端结点)、根、内部结点(非终端结点、分支结点);树的规模:结点的度、树的度、结点的层次、树的高度(深度)结点间的关系:双亲(1)—孩子(m),祖先—子孙,兄弟,堂兄弟兄弟间是否存在次序:无序树、有序树去掉根结点非空树森林引入一个根结点3、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树特有的操作:查找:双亲、最左的孩子、右兄弟结点的度不定,给出这两种操作可以查找到一个结点的全部孩子插入、删除:孩子遍历:存在一对多的关系,给出一种有规律的方法遍历(有且仅访问一次)树中的结点ADT Tree{数据对象:D={a i | a i∈ElemSet, i=1,2,…,n, n≥0}数据关系:若D为空集,则称为空树;若D仅含一个数据元素,则R为空集,否则R={H},H是如下二元关系:(1) 在D中存在唯一的称为根的数据元素root,它在关系H下无前驱;(2) 若D-{root}≠Ф,则存在D-{root}的一个划分D1, D2, …, D m (m>0)(D i 表示构成第i棵子树的结点集),对任意j≠k (1≤j, k≤m) 有D j∩D k=Ф,且对任意的i (1≤i≤m),唯一存在数据元素x i∈D i, 有<root,x i>∈H(H表示结点之间的父子关系);(3) 对应于D-{root}的划分,H-{<root, x1>,…, <root, x m>}有唯一的一个划分H1, H2, …, H m(m>0)(H i表示第i棵子树中的父子关系),对任意j≠k(1≤j,k≤m)有H j∩H k=Ф,且对任意i(1≤i≤m),H i是D i上的二元关系,(D i, {H i})是一棵符合本定义的树,称为根root的子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