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想 像农民一样教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随想像农民一样教书
发表时间:2013-10-30T16:37:11.39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10月供稿作者:刘旭
[导读] 所以,以后我的语文课,会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器官,去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多听、多体会,真正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
贵州省绥阳县洋川中学刘旭
【摘要】十八大报告很庄严地提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家世代为农民,方知农民的艰辛与无奈,但从中让我们体验到到“劳动最有滋味”;也从中领悟到做人要踏实肯干,不能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更让农民之女,把农民对庄稼的情谊引申到课堂教学中来,希望以后的我能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健康成长,达到“一分付出,三分收获”的境界,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关键词】十八大;农民;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65-01
十几年前,妈妈是农民,我是学生。
十几年后,妈妈还是农民,我是教师。
几年的时间,妈妈种地的技术是精益求精。
妈妈,凭着对土地的一份热情、一份执着,一路坎坷、一路收获!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她把我们几姊妹带进梦一般的童话世界里,尽情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她用汗水一次次磨练,一次次丰收,换来其他农民的称赞。
而我,则在教育战线上徘徊,苦恼。
一天晚上,妈妈坐下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种庄稼是讲方法和诀窍的……听完,我豁然开朗:“同样是种庄稼,同样是辛苦,为什么有的农民发了家,致了富,而有的农民暂时还不能脱贫?问题在于是否掌握了种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同样是教师,为什么同样的课时,有的学子满堂,桃李满天下,一分耕耘,三分收获;而有的,三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应该也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妈妈的话再一次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来教语文。
一、“爱”字当头,要像农民爱土地一样爱自己的职业
能爱土地的农民是好农民。农夫离不开土地,在春雨中蹲中田头,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住,让它从他的指缝中油油地挤出来;每次播撒种子时都很虔诚,因为每一粒种子都会成为一个世界;即使在烈日下,哪怕土地龟裂,还得把汗水洒在他的土地上,因为他有期待。
能爱教育的教师是个好教师。能爱学生的教师则是个完美的教师。教师离不开学生,在秋去夏来的日子里,在风雨岁月中要努力地践行着“当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庄严承诺,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学生,把真诚的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得到母亲般的呵护,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爱,一定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为“每一个人虽然只是一个班的几十分之一,但在他们家里的是百分之百,是父母的全部,作为老师,不管是科任老师还是班主任,都要制定好计划,挤出时间,每天去了解一两个学生,足膝交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学生良师益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才不会让任何一个家庭失望,才能做到“十八大”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班级似土地,优化班级管理
农民有了土地,就好比老师有了学生。农民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整地、消毒,要施足底肥。种子要进行浸种、消毒处理,为更好地收获做准备。
刚接到初一新生的老师,也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对所有学生进行洗脑、消毒,给他们足够的信心。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好班规班约,营造和平共处、公平竞争、互助互爱的学习环境,更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打闹等中学生所有的行为习惯。安静而沉稳、活泼而聪慧。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可见,心态决定一切,环境影响一切,习惯决定一生。
三、优化课堂教学
1、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庄稼种下后,农民得根据各种植物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收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效果。
班级成立了之后,同样,几十个学生,性格不一样,人生经历也不一样,成绩更是参差不齐。我们老师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循序善诱,多赏识教育,多给人以信心,多给予爱,让好的更好,让差的见贤思齐,而不是堕落腐化。比如,背诵《出师表》这一环节时,成绩好的同学,要求背全文;语文在六十分左右的同学,则只背诵名句,这样,学生在掌声中不断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2、解放头脑,让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自己才发现,教学理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堂课,留给学生的时间是真正是多少? 30多分钟?甚至满堂,学生听老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养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
举个典型的例子,我刚刚踏上考上教师那年,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就对我说:“上公开课,选择七年级”。我问为什么,他的回答是“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爱思考、爱提问,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呀。”听后,我不理解的一笑而过。弹指一挥间,我的第一届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在这三年中,我渐渐发现,那句话慢慢变成了“真理”。而自己的内心,反复打着问号,三年,我们真正让学生解放头脑的课堂有多少,让他们真正思考的问题有多少?反思,再反思:少了几分循序善诱,多了几分条分缕析;少了几分畅所欲言,多了几分被动接受;少了几分自由呼吸,多了几次揠苗助长,少了主动思考,多了几分死记硬背。是我们教师,慢慢把学生变成记忆的机器,慢慢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在启迪他们智慧。所以,我希望,以后尽可能的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3、解放空间,让学生像风筝一样去接触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农民对种庄稼是很有一套,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搭棚,什么时候该揭掉大棚……如此等等,都源于他们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各种庄稼习性的了解。而,庄稼,只是幼芽时期需要大棚遮风挡雨,稍稍长大,则是亲密接触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的一切。
回想,十几年的我们,就是素质教育,一直提到今天,究竟进步了多少,改变了多少,又多出了多少人才。实验班书桌上满满的都是教辅书,资料,习题;作息时间是被学校、家长排得满满的,一个个学生被当成产品一样加工,死记硬背古诗词、作文、答题模式等等,他们没有自由呼吸的机会。普通班,三点一线,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时间也慢慢变成了手机的世界,游戏机房的海洋,可畏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