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对社会 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推动当地社会文化的对外交流 •例:
嵩山少林寺旅游推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对外传 播和交流。
外国游客来北京旅游,了解学习我国文化,历史, 习俗等。
1.5 有利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1)指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为吸引旅游者到旅游地参观访问,接待地会不断改 进自己的物质条件,增加新的文化设施,优化文 化环境。促进一些城市独特风貌以及颇具创造性 的人文景观的形成。(VR旅游体验馆等)
2.3 使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 渐消失。
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往往与地理的封闭性紧密相连,当旅 游地得到开发后,其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便会随着外来游客的 不断涌入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使得旅游目的地文化丧失其 本义和原真性。
2.4 使旅游目的地文化过度商品化。
在展现旅游地当地传统文化方面,一般民俗活动和传统 节日庆典的举办,都有其传统的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和特定 内容,然而,由于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很多这类传统文化活 动都已被商品化。
科学技术是推动旅游活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 时旅游活动的开展也是实现科学研究及其传播与交流的一种 重要的方式。在旅行和旅游活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曾有人 以科学考察为目的,为完成某项研究而外出旅行或旅游(玄 奘西行)。许多主观上是出于其他目的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客观上也起到了传播和交流知识和技术的作用。
2.2 促使旅游地居民消费观念与 消费能力失衡。
2.3 过度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 经济的稳定。
1.积极影响
1.1 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面向旅游者开展经营方面,旅游业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相关设施 和设备,并且需要耗用大量相关物资,旅游业也因此会成为许多其他行 业的购买者或需求市场,从而会刺激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或扩充其生产 规模。
(2)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 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
在接待国际旅游方面增加国家外汇收入,提高我国国际支付能力。 旅游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扩大政府税收来源,增加政府税收。且有助 于国家货币回笼,促进国家将及发展。
旅游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
小组成员: 旅游管理一班十组
王培 翁志灵 岑佩佩
一·旅游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2. 消极影响:
1.1 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1.2 有助于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
1.3 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 和发展。
1.4 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了解和 促进世界和平。
2.1 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 活造成干扰。
扬州有“早上肉包水,晚上水包肉”一说,其实是说扬州的两项传统 休闲娱乐活动:扬州人早上讲究喝早茶,品尝美味点心,晚上去澡堂泡 个热水澡。
旅游者来到扬州后对当地休闲娱乐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与传统浴室 相比,设施更加先进,在保留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增设了很多新的服 务项目,除了对传统的娱乐活动进行革新以外,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 需要而建设的咖啡厅,酒吧,购物广场等,也逐渐吸引了当地居民去休 闲娱乐。
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对科学技术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 (交通运输工具,通讯,旅游发展设施和设备等)
(2)指观念的现代化。
在旅游活动中,来自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将长期生活中的一些观念 和习惯带至旅
2.消极影响
2.1 文化“涵化”现象出现。
(1) 强势文化涵化弱势文化.
例:普通话和旅游目的地当地方言,由于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 当地居民为了迎合旅游者,讲当地方言的频率会大大降低,久而久之, 讲普通话便成了当地的主要语言,方言逐渐被取代。
• 随着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急剧变迁,自20世纪50年代后东巴文化逐渐陷入全面 衰落以至消亡的深重危机之中
• 直到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形势的日趋好转,尤其是当地旅游的开发,给东 巴文化的复兴带来了契机。
• 原本仅限于学术界研究而被人们视为神秘深奥的东巴文化,现已飞速步入市 场,成为当地一道最为亮丽的人文景观,发展为推动丽江旅游大潮的主要文 化因素。
谢谢观赏
1.1 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随着成千上万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带来了多方面 的尤其是对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许多 濒临失传的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旅游大潮的 触动下得以复苏,并融入旅游市场,得到重构和新
生。
例:东巴文化的复兴。
• 东巴文化是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 科全书”。
例:
(1)“旅游+”模式
(2)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17年7月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 要》提出,“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年新增直接就业人数100万人左右; 到2020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300万人。
(3)旅游者签证税,消费税等,以及旅游企业的营业税,所得税。还有 来自旅游从业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等都给国家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
(3)旅游需求会受到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某些自然 因素的影响。若过度依赖旅游业,一旦这些非旅游业所能控 制的因素发生不利变化,都会致使游客量大幅下滑,整个国 家经济都将因此严重受挫。
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 1.积极影响:
• 2.消极影响:
• 1.1 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
兴。
• 1.2 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 化的继承和保护。
旅游业通过商品回笼,服务回笼等渠道加快国家货币回笼。
1.2 有助于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为了发展旅游业,旅游接待地区不仅会改善当 地的基础设施,而且该地的生活服务设施也会增加, 虽然这一切都是始自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但客观上 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了当地人的生 活。
1.3 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2.消极影响
• 2.1 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
大量旅游者进入旅游地,会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例如 旅游者大量到来造成旅游地交通拥堵,物价上涨,进而引发旅 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一部分当地居民可能选择待在家里,避开 消费高峰期,而另外一部分居民可能为了避开人群密的高峰期而选择到 别的旅游地旅游。
1.4 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了解和促进世界 和平。
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客观上具有民间外交的作用,由于 现代旅游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不同生活方 式的人们之间大规模的直接交往,所以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 相互了解和彼此友谊。而且,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缓和国 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类和平共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其市场需求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在市场需求的淡季,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 闲置,而导致经济受挫和失业问题。
(2)从根本上来讲,旅游业是一个脆弱的行业,相比于餐 饮行业等与人类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的行业来说,相对脆弱, 毕竟人不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一个人不外出旅游却依然 可以生存和正常生活。
• 1.3 提升旅游地居民的素质。 • 1.4 促进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 • 1.5 推动旅游地文化的对外交流。 • 1.6 有利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2.1 文化“涵化”现象出现。
•2.2 文化“漂移”现象。
•2.3 使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的独特性 逐渐消失。
•2.4 使旅游目的地文化过度商品化。
1.积极影响
2.2 促使旅游地居民消费观念与消费能力 失衡。
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消费其实是一种失真的消费,但是 旅游地的居民常常把旅游者这种失真的消费与平时生活消费 进行等同,旅游地居民通过模仿可能会产生不符合消费能力 的消费观念,从而给社会,经济及家庭结构带来许多不良影 响。
2.3 过度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 稳定。
例:为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要,旅游地很多手工艺品都会转用机
器进行大批量生产,甚至粗制滥造,致使很多这类产品已不能反映其传Hale Waihona Puke Baidu统风格和制作技艺。旅游者将这类产品带回并传播,最终使旅游地文化 的形象和价值受到损害。
总结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旅游目的地必须面对旅游者的大量涌 入和游客密度的不断增加所带给当地社会的各种消极影响, 需要注意到的是,这种消极影响一旦超越了当地的社会承载 力,便会演变为显性的现实问题。所以,根据当地社会条件 及管理能力制定与之相应的旅游发展规划是非常重要的。通 过制定量力而行的旅游发展规划,既要主动地去控制游客大 规模来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要尽力促成旅游交往所 能带来的好处。
(2)新潮时尚涵化传统。
例:来自较为发达地区的游客带来各种先进时尚的文化习惯等, 在无形中也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使当地居民逐渐改变传统的生活 方式。
2.2 文化“漂移”现象
文化“漂移”,又称文化趋同。 这里主要指在旅游活动中,不同的游客源源不断地进入旅游 地,对旅游地当地文化的影响是持久的,并在无形之中使文 化多样性消失,使各地文化逐渐趋同。
1.2 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增强了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 自觉意识。 •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因此旅游目的地在旅游 开发中就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力求保持满足传统文化的 原真性,以增强旅游地吸引力。
1.3 促进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