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移井
超深大位移井修井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解析
![超深大位移井修井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00c1b77cd184254b3535d5.png)
一、超深大位移井概况
大位移井修井五大困难
2012年6月~8月,监督监理对XJ24-3-A22ST2井进行总包修井作业, XJ24-3-A22ST2井是西江24-3平台开发XJ24-1油田的一口大位移井, 井深8828m,垂深2790m。最大井斜91.2°水垂比:2.77/1,最大水 平位移7739.1m,井斜70度@1368m,投产初期日产油2813BPD, 之后含水升高,目前含水97.7%,本次作业目的是对油层补孔和对套 管查漏/堵漏,作业中遇到五大困难:
超深大位移井修井
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井下技术公司 胡春勤
演讲提纲
一、超深大位移井概况 二、修井难点及思路 三、作业体会
一、超深大位移井概况
大位移井产量高,修井难度大。
大位移井是指井的位移与井的垂深之比等于或大于2的定向井,是近 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综合性高新钻井新技术,具有难度大、产量高 和对工具、设备要求高的特点。随着大位移井长期生产,套管腐蚀穿 孔、井下工具失效等事故造成油井关停,修井作业势在必行。然而, 大位移井的修井工作相对于常规修井来说难度巨大,对传统修井工艺 提出很大挑战。
1.起下钻困难;
2.井筒清洁困难;
3.查漏困难;
4.堵漏困难;
5.射孔校深困难;
一、超深大位移井概况
A22ST2井水垂比:2.77/1,最大水平位移7739.1m, 井斜70度@1368m
一、超深大位移井概况
大位移井修井市场广阔
根据目前南海东部油田调研资料, 随着大位移井的长期生产,较多油 井出现套管腐蚀穿孔,导致含水超 高。
16:00 安装调试动力大钳。
18:30
下7"套管通井钻具组合至5867m。 *每半小时环空灌10bbls生产水。
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
![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3f82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5.png)
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引言:大位移井是指地下岩土层位移较大的井筒,其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工程技术问题。
为了保证大位移井的安全、高效施工和可持续发展,对大位移井的钻井延伸极限进行研究和工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的研究内容和工程设计方法。
一、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研究内容1.地质条件分析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的研究首先需要对钻井地点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地层岩性、地下水情况、地质构造等方面的情况,这些对大位移井的钻井延伸极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钻井技术条件分析钻井技术条件包括钻井井筒的直径、钻进方式、井壁稳定性、井底地层情况等。
这些技术条件对于确定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具有重要影响。
3.大位移井工程实践分析通过对大位移井工程实践情况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成功或失败案例,从中提取出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的经验教训。
4.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确定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的模型和理论基础,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工程设计方法1.地质风险评估在确定大位移井的钻井延伸极限前,需要进行地质风险评估,基于对地层稳定性、地下水情况、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分析,评估钻井风险和钻井延伸极限。
2.钻井工艺设计根据钻井技术条件和大位移井的实际情况,进行钻井工艺设计,包括确定钻进方式、井筒直径、井底地层情况的评估等。
3.井壁稳定性分析通过相关软件模拟和井壁稳定性分析,确定大位移井井筒的合理设计参数,确保井壁稳定。
4.钻进参数优化在确定大位移井的钻井延伸极限前,需要对钻进参数进行优化,包括钻头选择、钻进速度、钻进压力等。
5.风险管控方案针对可能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6.钻进监测系统设计建立完善的钻进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位移井的地下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大位移井钻井延伸极限工程设计实例案例:某大位移井的钻井延伸极限设计在某大位移井的项目中,通过上述方法进行了钻井延伸极限的研究和工程设计。
1.3.1大位移井
![1.3.1大位移井](https://img.taocdn.com/s3/m/6b3357a7daef5ef7ba0d3cf1.png)
运用大位移井技术开发海上油气和从陆上开发近海油气田,可以 大大降低开 发成本。例如:
挪威北海Statfjord油田北部,用大位移井技术取代原计划的海底技术 开发方案估计可使开发成本至少节约1.2亿美元。 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近海的Pt.Pedernales油田,1989年,Unocal公司提 出运用大位移井技术开发该油田的方案,5年间共钻大 位移井9口,与原计划 建造第二座平台相比,新方案的开发成本节约1亿美元 。 在英国WytchFarm油田,运用大位移井技术(已钻14口)代替原计划的人 工岛开发方案,开 发成本可望节约1.5亿美元,且提前3年生产。
中国大位移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中海洋
钻大位移井14口,H/V>2有7 口井,最大2.75 位移大于3000m的有11口 大于7000m的有4口
中石油
H/V最大红9×1井为1.46 位移大于3000m的有2口
中国大位移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剖面设 计软件 摩阻/扭矩 水力参数 计算软件 计算软件 固井计 算软件
胜利油田埕北21-平1井 张海502KN
4420 2218 5464
4837 5387
3329 1150 4318
2634
2615 1668 3118
3167 4129
0.79 1.46 0.72
1.2
1996年 1997年 2000年
2000年 2006年
中国大位移钻井完井配套技术
大位移钻井技术的应用
井深 m 2326 2760 3053 设计预测扭矩 实钻计算扭矩 实钻监测扭矩 kN· m kN· m kN· m 23.5 28.6 32.4 23.7 27.1 33.3 24 28 34
第十章 大位移井技术
![第十章 大位移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ce7bd4de518964bcf847c03.png)
第十章大位移井技术第一节大位移井意义及挑战一.大位移井定义大位移井即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或等于2的,或者水平位移超过3000m的井。
但在深水井中概念稍许变化,称为深水大位移井,但其水垂比不能沿用常规大位移井大于或等于2的概念。
二.大位移井的历史目前世界记录是BP公司在Wytch农场钻的M16井:总井深=11,277m,水平位移=10,727m,TVD=1636m,水垂比=6.55;海上水平位移最大记录:澳大利亚的Goodwyn A18井:水平位移=8,306m,总井深=9,277m;国内西江24-3-A14井总井深=9,238m,TVD=2,985m,水平位移=8,062.7m,水垂比=2.7。
三.大位移井的主要作用1)水平位移大,能较大范围控制含油面积,开发相同面积的油田可以大量减少海上钻井平台的数量;2)省建人工岛和固定平台的费用;3)大位移井勘探开发近海油田,距海岸10km左右近海油田,均可从陆地用大位移井勘探开发;4)用大位移井代替海底井,不用海底设备,节省大量投资;四.钻大位移井的技术挑战1)井眼清洁;2)高摩阻扭矩,需要高抗扭抗拉和耐压钻杆;3)大斜度长裸眼稳斜段,套管的安全顺利下入;4)平台设备能力配套与常规井差别,常规超深井考虑钻机的动力和提升载荷能力,而大位移井侧重考虑水力和顶驱输送扭矩能力;5)井斜大,裸眼段长,井眼侵泡周期时间长,影响井壁稳定性;6)普通井的经验很多不适合大位移井,大位移井一旦出现失误,惩罚比普通井严重;7)储层埋藏深度不确定性和仪器精度误差对钻井轨迹调整影响;8)钻杆伸缩性大,在接近完钻深度只能单根钻,对复杂情况处理活动空间小。
第二节大位移井井眼清洁井眼清洁在大位移井中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制约大位移井延伸能力。
斜井清洁跟直井区别很大,至少需要比直井很长的循环周时间,而且在程序方法处理上也大大不同,随着井斜的增加,井眼清洁难度加大,岩屑上返更加困难,需要循环时间更长。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7997ecb28ea81c758f57839.png)
危害:钻速降低,钻头寿命降低,钻柱的强度安全系数降 低,钻进能力降低;粘滑振动还会激发起钻柱的其他振动, 特别是横向振动,危害也很大。
解决办法:采用旋转回馈系统,也称为软扭矩系统。 国外已经有产品,是荷兰人研究的。 我国应早研究解决。石油大学已经在理论上和原理上 进行了大量工作,下步研究需要协作。
2.2 测量与轨迹控制问题
随钻测斜,是准确控制井眼轨迹的前提条件。大位移井更 不能用电缆测量,MWD已经成为常规方法 。 随钻测井,是准确控制井眼进入预定的目标层的前提条件。 在大位移井中,LWD(FEWD)也应该成为常规方法 。 由于井很深,不宜频繁起钻更换钻具组合。还要有能在井 下及时变更组合性能的手段。初期用遥控可变径扶正器, 目前使用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一套钻具组合下去,可完成 增斜、稳斜、降斜、扭方位等各种轨迹控制要求。
XJ24-3-A14井轨道设计
(2)XJ24-3-A14井泥浆降摩阻摩扭技术
① 采用了低毒油基泥浆(商品名称:VersaClean)
提高油水比:试验表明,90:10的油水比与62:38的油水 比进行比较,前者比后者摩阻降低50%。 实际应用:在12-1/4“井眼,油水比为75:25;在81/2“井眼,油水比为85:15。 使用塑料小球:据试验,可降低摩阻摩扭15%。 从井深7248m开始用,井深超过9000m后,每钻一个 立柱,加入塑料小球约123公斤。
实现钻杆接头的应力平衡
在旋转条件下,随着井斜角的增大,钻柱的拉力 将减小,而扭矩将增大。
实现钻杆接头的应力平衡
以NC-50 (411×410)接头为例,公接头内径为43/4“时
若上扣扭矩为30千
磅英尺,则承拉能 力为200千磅;
若上扣扭矩为25千
大位移水平井概念
![大位移水平井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7d676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e.png)
大位移水平井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大位移水平井这个有意思的玩意儿。
你说啥是大位移水平井呢?这就好比是在地下挖一条超级弯曲又长长的隧道。
想象一下,就像你要在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里,挖出一条又长又能拐弯的路来,而且还得挖得特别精准,这可不容易啊!大位移水平井的好处那可多了去了。
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开采地下那些藏得很深、很难够到的资源。
就好像是一个特别厉害的秘密武器,能帮我们把那些以前觉得很难拿到手的宝贝给弄出来。
那要怎么弄出这样的大位移水平井呢?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
得有专业的技术和厉害的设备才行。
就跟你要建一座特别牛的大楼一样,得有好的设计、好的材料和厉害的工人师傅。
在实际操作中,这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呀!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比如说地下的情况很复杂,岩石硬得像铁块,或者是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地质结构,这就像是在路上突然冒出个大石头挡着你,你得想办法绕过去或者把它挪开。
但是咱可不能被这些困难吓倒啊!工程师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想尽各种办法去克服这些难题。
他们不断地尝试、改进,就为了能把大位移水平井打好。
你知道吗,打一口成功的大位移水平井,那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这就好像是跑了一场超级马拉松,而且还拿了冠军!这得需要多少的努力和智慧啊!而且啊,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位移水平井也在不断发展呢。
它变得越来越厉害,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这就跟我们人一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变得越来越强大。
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大位移水平井又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它能让我们用上更多的能源,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
总之,大位移水平井是个很了不起的东西。
它就像是地下的一条神奇通道,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可能。
我们应该为有这样的技术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应该感谢那些为了它而努力奋斗的人们。
难道不是吗?所以啊,让我们一起为大位移水平井点赞,期待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好处吧!。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0824f1bbcd126fff7050b43.png)
① 工程设计人员先根据油藏地质部门提供的基本 数据计算出靶点数据,然后根据地质及地层情况、 中靶要求、现有设备及工具仪器的能力、可能使 用的钻柱和底部钻具组合特性等,给出造斜点深 度、稳斜角及造斜率等参数的可用范围;
② 对于各种曲线的轨道(圆弧轨道、双圆弧轨 道、悬链线轨道、修正悬链线轨道及恒变增曲率 曲线轨道等),分别改变造斜点深度、稳斜角及 曲线曲率等几个对轨道剖面形状影响较大的参数, 设计出一系列的轨道;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主讲:都振川
第一章 大位移井定义
及应用现状
一、开题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大位移井ERD(Extended Reach Drilling),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同的 定义是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2的 定向井、水平井。
垂 直 井 深
水平位移
大位移井技术起始于20年代,•近年来在世界范 围内得到广泛地应用,•90年代以来,在滩海油气田 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目前国际上已基本形成钻大位移井成熟的配 套技术,具体表现在:
1)世界上每年完成的大位移井数量在成倍增加, 且钻井周期越来越短,钻井成本明显降低。
2)控制实钻轨迹的手段更加先进,测量仪器录取数 据也由单一的井身参数向地质参数和油藏特性描述 等多方面发展。
3)研制成钻大位移井的多种井下工具系列。
4)已形成保持井壁稳定和井眼清洁的大位移井泥 浆体系。
主要用于开发海上或浅海滩涂油田
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浅海滩涂油 气藏,仅胜利油田沿海岸长达414公里, 海上和滩海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已发现 十几个油气田,对于沿岸极浅海域的勘探 开发条件都十分困难,无论是从陆地还是 从海上进行勘探开发,大位移井无疑都是 一种有效的选择方案。钻大位移井可以实 现海油陆采、节省建平台或人工岛的投资。 在该地区钻大位移井一定能带来巨大的经 济效益。
大位移井技术
![大位移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04c7f1f61fb7360b4c65cd.png)
大位移井技术一.大位移井定义大位移井即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或等于2的,或者水平位移超过3000m的井。
但在深水井中概念稍许变化,称为深水大位移井,但其水垂比不能沿用常规大位移井大于或等于2的概念。
二.大位移井的主要作用1)水平位移大,能较大范围控制含油面积,开发相同面积的油田可以大量减少海上钻井平台的数量;2)省建人工岛和固定平台的费用;3)大位移井勘探开发近海油田,距海岸10km左右近海油田,均可从陆地用大位移井勘探开发;4)用大位移井代替海底井,不用海底设备,节省大量投资;三.大位移井剖面设计大位移井的设计与常规井差不多,但是大位移井面临设备挑战和钻具钻井的极限,因此设计要不断进行优化和论证,将地层、靶点着陆、摩阻、水力、钻具组合等在剖面设计中结合表现,这样一个完整的设计才是优秀的设计,在指导打井才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设计中并非将设计归于单一的设计剖面选型,而是将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将设计约束因素进行排比,进行权衡,因此井的剖面有时是两种剖面类型以上结合使用。
以下为设计简单应用举例:a)关于上部地层夹层多,易井漏,垂深较深:由于大位移井井身结构剖面简单,一般8-1/2"井段为生产段,一个是从完井油管角度考虑,另外就是钻柱的强度限制大位移井小井眼的延伸,因此在不可能增加小井眼钻井情况下考虑这种情况,如果选择单一的造斜率,当然减少摩阻和井深,但增加表层17-1/2"井段的斜深,增加大井眼的钻井难度和13-3/8"套管下入难度,如果使用双造斜率,在上部井段使用较小的造斜率或拟悬链曲面,以尽可能小的井斜角及最短的井深到达易漏层段下,将其封隔好,减少17-1/2"井段作业压力,然后在12-1/4"井段继续造斜,毫无疑问12-1/4"井段稳斜角将高于第一种方案,方案变化其实将17-1/2"部分压力嫁接给12-1/4",因此方案的优选要进行综合评估。
大位移钻井技术
![大位移钻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5220bf3770bf78a6529540b.png)
大位移钻井技术近几年来,随着钻井工艺技术及钻井装备、工具、软件等技术的发展,诞生了大位移定向井,它的出现,为海洋平台钻井及在陆上开发滩海油气资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与其他井型相比,这项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起到了投资少、见效快和其它钻井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一节国内外大位移井发展及技术现状所谓大位移井世界上并无确切的定义,最初认为水平位移超过3000米或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1的井即为大位移井,随着钻井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目前比较通用的概念是位移于垂深之比大于或等于2的井称为大位移井。
井斜大于或等于86度的大位移井称为大位移水平井。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方位发生变化的大位移井,称为三维大位移井。
大位移井始于2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80年代大位移井才得到快速发展,九十年代以来,大位移井已经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
美国、挪威、澳大利亚、英国等几个国家先后钻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大位移井,位移与垂深之比大多都大于2,有的大于5,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Unocal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压近海Dos Cuadras油田C平台上成功地钻了9口非常浅的水平位移很长的油井。
其中C-29井和C-30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
C-29井高峰日产量113吨/天,储层内长度942米,总垂深层93米,水平位移1156米,位移、垂深比3.95C-30井储层内长度1348米,垂深与位移之比达到了5.05。
英国BP石油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在北海Wytch Farm油田成功地钻了数口大位移水平井,开创了利用大位移井技术开发整装油田的范例。
其中1992年完成的F19井水平位移5001米,总井深5757米,水平位移、垂深比创当时欧洲纪录。
BP石油公司于1998年1月在英国南部的Wytch Farm油田完成的M11井是目前世界上水平位移最大的大位移井,其水平位移达10100米,日产量高达20,000b/d 1997年6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菲理普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东部完成了一口当时世界上水平位移最长的水平井西江24-3-A14井,完钻井深9238米,垂深2985米水平位移8062.7米。
大位移井
![大位移井](https://img.taocdn.com/s3/m/8d4e9c4c2b160b4e767fcf17.png)
(1). 管柱的摩阻摩扭问题
解决起下钻摩阻问题的方法: –
– –
使用顶部驱动,起下钻时可适当旋转 钻柱,改变摩阻方向(倒划眼时要特别 谨慎); 改善泥浆的润滑性 优化井眼轨道形状,减小摩阻; » 国外用悬链线轨道或准悬链线; » 提高造斜点,降低造斜率; » 控制稳斜角:αK=ATN(1/μ) ;
桩 314 井
完钻井深:3750米 完钻垂深:2632.44米, 水平位移:2051.55米,
郭斜11井
完钻井深:2432米 完钻垂深:1400米 水平位移:1626.22米 垂深与水平位移之比:1:1.161
垂深与水平位移之比是当时国内最大 的
国外六口大 位移井的技术指 标及钻井情况
四、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
大位移井的主要用途是油藏所
在的地球表面上: – 难以建立钻井井场, – 建立井场需要花费很大代价, 从距离很远的已有的陆上钻 井井场或水上钻井平台上向该 油藏钻探井或开发井。
1、大位移井的主要特点:
• 是水平位移大,能较大范围地 一
控制含油面积,开发相同面积的油
田可以大量减少陆地及海上钻井的
平台数量;
可在环境保护要求低的地区用大 位移井开发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地区的 油气田。
三、大位移井的发展状况
大位移井始于本世纪20年代,由于 当时的技术限制,大位移井钻井技 术发展缓慢。进入80年代后半期, 随着相应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钻井技 术的发展,如水平井、超深井钻井 技术等,大位移井钻井技术才迅速 发展起来。
XJ24-3-a14井对
套管磨损问题的解决
特别在弯曲井段,钻柱以
很大的正压力作用于套管 壁,在旋转时引起套管磨 损。 采用了“非旋转钻杆保护 器 ” ( NRDPP – NonRotating Drill Pipe Protector)。在套管保护 段,每根钻杆单根加一个。 这样在NRDPP与套管之间是 不旋转的,代之以NRDPP与 钻杆之间的旋转。 未使用NRDPP时,泥浆出口捞出大量铁屑,而且逐日增加。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7f0f8a965ce0508763213a2.png)
② 用大位移井开发近海油气田
以前开发近海油气田要建人工岛或固 定式钻井平台。
现在凡距海岸10公里左右油气田均可 从陆地钻大位移井进行开发,不需要 复杂的海底井和海底集输管线。 海油陆探
海油陆采
在5公里的潮汐和滩涂地带,用修海堤或海上修公路建人 工岛等方法开发。 缺点
修堤、筑路、建人工岛费用高 建造海底管线、铺设电缆施工困难且费用高
13-3/8"/MD:1104.38m
井底垂深:2845.49m
井底位移:4128.55m
-1500
水平段长:602m
-2000
ROB1:3º /30m
STP/MD:3455m
HA:64.9º ROB2:3º /30m INC:90º HSL:602m 4500
TD:5387m
-2500
9-5/8"/MD:3607.16m 7"/MD:4359;hanger:3490m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8-1/2″钻头打到底。 钻井及固井,共123天。
世界上水平位移超万米的大位移水平井
序 位 移 测 深 垂深 号 (m) (m) (m) 1 2 3 国家与油田 井号 M-11spy CN-1 M-16spz 完井周期 (d) 173 128 123
10114 10685 1605 英国,威奇法姆 10585 11184 1657 阿根廷,火地岛 10728 11278 1637 英国,威奇法姆
大位移井技术
大位移井主要用于海上油田开发和海油陆采。目前已钻成600多口大
位移井,水平位移超过10000m的井3口,最大水平垂深比达到6.55。
大位移延伸井世界最高水平纪录
BP公司于1999年在英国北海完成的M-16SPZ井,水平位移 10728m,平垂比大于6.6,是目前世界上水平位移最大、水 平位移垂深比最大的一口井。
大位移井
![大位移井](https://img.taocdn.com/s3/m/b420abe981c758f5f61f67fd.png)
大位移井:大位移井的定义是测量深度与垂深之比(也有用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或者等于2,大位移井综合体现了当今最先进的钻井技术,它对于利用现有平台开发老油田的剩余油、开发滩海和极浅海油田实现海油陆等采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该项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发展,目前国外已经钻成数百口大位移井。
最大水平位移已经超过10000m。
大位移井分为浅层大位移井和深层大位移井,浅层大位移井是指垂深只有100~500m,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较大的井,使用斜井钻机和修井机即可施工。
美国和加拿大这种井较多。
其中美国的B21井垂深只有206m,井深1353m,钻穿油层段1084m,水平位移970m,水平位移与垂深只比是5.66。
深层大位移井早期是指水平位移超过3000m,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1;后来定义为水平位移超过3000m,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大于2的井。
1982~1990年水平位移由4473m增大到7290m,1990~1999年水平位移增大到10728m。
它是由英国BPAmoco公司在英国Wytch Farm油田钻成的M-16Z井,水平位移10728m,井深11278m,钻井及固井时间共123天。
1998年创记录的M11井打了两个井眼:M-11Z,井深9688m,然后侧钻打了M-11Y,井深10658m,水平位移10114m,其中水平段的长度达4900m。
一、大位移井的概念(Extended Reach Well )(1)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义:井的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等于2 或大于2的井称为大位移井。
(2)另外的定义:水平位移等于3000米或大于3000米的井。
二、大位移井的特点及用途1、大位移井的主要特点• 一是水平位移大,能较大范围地控制含油面积,开发相同面积的油田可以大量减少陆地及海上钻井的平台数量;二是钻穿油层的井段长,可以使油藏的泄油面积增大,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
2、大位移井的用途(1)用大位移井开发海上油气田从钻井平台上钻大位移井,可减少布井数量,减少井投资。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要点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d43e5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a.png)
分析岩石物理性质
测试并分析岩石的密度、 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 数,为钻井工程提供基础 数据。
评价岩石可钻性
根据岩石硬度、研磨性等 特性,评价不同地层的可 钻性,为钻头选型提供依 据。
储层类型划分及含油气性评价
划分储层类型
根据岩性、物性、电性等资料,划分储层类型,如孔隙型、裂缝 型等。
评价储层含油气性
预测控制策略
建立井眼轨迹预测模型,提前预测和调整井眼轨迹,减少纠偏工作 量。
钻具组合优化
根据地层特点和钻井需求,优化钻具组合,提高钻井效率和轨迹控制 精度。
定向钻井技术应用
定向井技术
利用井下动力钻具和随钻测量仪器,实现井眼轨迹的精确控制。
水平井技术
通过造斜井段和水平井段的精确控制,实现储层的有效钻遇和高效 开发。
存在问题分析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 位移井钻井技术仍有 待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
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 产生的废弃物处理和 环境保护问题仍需关 注。
部分专用工具和设备 存在性能不稳定、寿 命短等问题,需要改 进和优化。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04
随着深海、深地等资源的开发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将得到更
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轨迹控制难点分析
地层不确定性
地层倾角、岩性变化等地质因素导致井眼轨迹难 以预测和控制。
钻具组合复杂性
钻具组合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井眼轨迹有显著影响 ,需合理选择和搭配。
钻井参数影响
钻压、转速等钻井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直接影响井 眼轨迹的形成。
轨迹控制策略制定
地质导向钻井
根据地质目标和实钻数据,实时调整井眼轨迹,确保中靶率和储层 钻遇率。
大位移井
![大位移井](https://img.taocdn.com/s3/m/ca1752d084254b35eefd341f.png)
( 4) 对于环境敏感的地区 , 可以考虑采用大位 ) 对于环境敏感的地区, 移井技术,在环保要求相对不太高的地区钻井, 移井技术,在环保要求相对不太高的地区钻井, 以满足环保要求。 以满足环保要求。 推动大位移井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高效 开发边际油田。以挪威的北海和英国的Wytch 开发边际油田。以挪威的北海和英国的 Farm油田为例,比较在边际油田上建平台或 油田为例, 油田为例 人工岛和利用大位移井技术两种开发方式, 人工岛和利用大位移井技术两种开发方式,可 以发现采用大位移钻井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开发 成本(见表1-1)。 成本(见表 )。
START OF HORIZ. 1957 m TVDRT TARGET (200 m x 200 m) +/- 1.5 m TVD
稳斜角80° 稳斜角80°。
+/- 3 m TVD
END OF 400 m HORIZONTAL AT 2967 MDRT
• 所谓大位移井(ERD),就是在原定向 所谓大位移井( ),就是在原定向 ), 井的基础上, 井的基础上,把井眼进一步向外延伸的 井。大位移井通常定义为水平位移与垂 直深度之比大于2.0以上的井 以上的井。 直深度之比大于 以上的井。
世界大位移井前4名排序 表1-3 世界大位移井前 名排序
名 次 垂深 水平位 测量深 移(m) 度(m) ( m ) 位 移 / 垂深比 作业者 井名 地 区
1
10114
10656
1650
6.13
BP
M-11
英 国 Wytch Farm 中国南海西江
2
8063
9238
2986
2.7
Phillips
大位移井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 年代, 当时 大位移井的概念形成于 世纪20年代 , 世纪 年代 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想在美国加州享延顿海滩 从陆上钻大位移井开发海上油气田。 从陆上钻大位移井开发海上油气田。1984年, 年 澳大利亚巴斯A16井 , 测量深度 井 测量深度5533m, 水平 澳大利亚巴斯 , 位移4597m , 这在当时水平位移是最大的 。 位移 1980年代末,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包 年代末,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 年代末 括 随 钻 测 量 技 术 ( MWD ) 、 井 下 动 力 钻 具 (PDM)、钻井液的润滑技术等日趋成熟,极 ) 钻井液的润滑技术等日趋成熟, 大地促进了大位移井钻井完井技术的发展。 大地促进了大位移井钻井完井技术的发展。
大位移井压井计算
![大位移井压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cd4065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d.png)
大位移井压井计算一、什么是大位移井压井计算呢大位移井压井计算呀,就像是给一口超级能拐弯、钻得老远老远的井做一个特别的数学魔法。
这口井可不是普通的井,它的位移很大呢。
这就好比一个调皮的小蛇,在地下钻来钻去,钻了好长好长的距离。
那压井计算就是要搞清楚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怎么让井里的各种压力保持平衡,不会出乱子。
二、大位移井压井计算的重要性这可太重要啦!如果不做好这个计算,就像是在走钢丝的时候没有拿好平衡杆一样危险。
井里的压力要是不平衡了,可能就会有各种糟糕的情况发生。
比如说,可能会有井喷的危险,那就像火山爆发一样,油气什么的会不受控制地往外冒,这不仅对环境是个大灾难,对整个开采工作来说也是灭顶之灾呢。
而且呀,还可能损坏井下的设备,那些设备可都是很贵重的,就像我们心爱的宝贝一样,要是坏了,那损失可大了。
三、大位移井压井计算的基本要素1. 首先得知道井深,这个井深可不是简单的从井口到井底的直线距离哦,因为大位移井是弯弯曲曲的,所以这个深度的计算就得考虑它的弯曲轨迹。
这就好比量一根弯弯曲曲的绳子的长度,不能简单地用直尺量,得用特殊的方法。
2. 还有井内的流体类型也很关键。
不同的流体,像油啊、气啊、水啊,它们的密度、压力特性都不一样。
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有的活泼好动(像气体),有的比较沉稳(像水),得把它们的特性都考虑进去。
3. 地层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地层就像一个神秘的大容器,里面的压力会影响到井里的压力平衡。
如果地层压力很大,就像有个大力士在外面推,那井里的压力也得相应调整才行。
四、大位移井压井计算的方法1. 有一种方法是基于物理原理的计算。
就像是根据牛顿定律来解决问题一样,根据流体力学的知识,把各种因素都放到公式里去计算。
比如说,要考虑到流体的流速、流量、密度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复杂的公式来算出合适的压力数值。
这就像是在解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谜题,每一个数字都不能马虎。
2. 还有就是借助计算机模拟的方法。
大位移钻井技术
![大位移钻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965229010a6f524cdbf851d.png)
3、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
3.4井壁稳定
研究井壁稳定的目的:计算钻大位移井所在区块的三条压
力剖面,为设计合理的钻井液密度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还要寻求井壁稳定的钻井方向,研究不同井斜和方位
下井眼不稳定的风险。
影响大位移井井壁不稳定的因素
(1)泥浆密度范围小
Sv
Sv
(2)当量循环密度高
(3)抽吸压力和激动压力 (4)时间关系 (5)化学反应
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 1/ 摩阻扭矩 2/ 钻柱设计 3/ 轨道设计 4/ 井壁稳定 5/ 井眼清洗 6/ 固井完井
7/ 轨迹控制
3、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
3.1管柱摩阻和扭矩
摩阻扭矩分析是大位移井轨迹优化和钻柱优化的基础,同 时又是制约大位移井所能钻达水平位移极限的重要因素。
减少摩阻扭矩的途径包括: 1)优选井身剖面 2)增加钻井液的润滑性 3)使用减摩工具 4)使用旋转导向钻井系统
钻柱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尽量减小压差卡钻的可能性; (2)使用螺旋钻铤和螺旋扶正器; (3)尽量减少丝扣连接的数量; (4)采用井下可调稳定器; (5)减少在大斜度井段的加重钻杆; (6)选用高强度钻杆; (7)加压时尽量不使钻杆发生弯曲。
3、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
3.3轨道设计 轨道设计的原则:要求对所有参数进行优化,尽量降低井
3、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
3.7轨迹控制 在轨迹控制上旋转导向工具省时省力,且适合高转速,整
个钻井过程全为旋转钻进,钻井进尺快。
大位移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 最优方案应是:
小位移井段 “滑动导向钻具组合连续导向”
大位移井段 “旋转导向工具连续导向”的结合
大位移钻井技术
谢谢
垂
深
超级大位移井固井技术
![超级大位移井固井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c0de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b.png)
超级大位移井固井技术现状一、国内目前超级大位移井基本情况中国南海东部石油公司与美国的PHILIPS和PECTEN石油公司合作钻成三口水平位移大于8000m的大位移井。
西江24—3—A14井, 创造了多项当时的世界先进指标, 水平位移8063m, 水平位移与垂深比为2.7, 垂直深度2986m, 测量深度9238m。
在固井技术方面, 主要采用的技术有:1.套管漂浮下入技术对于大位移井, 为了减少套管下入的摩阻力, 在下套管作业时采用漂浮接箍。
将下部一段套管掏空, 使套管在大斜度井眼中底边不会紧贴井壁。
使下套管的磨擦力大大降低, 有利于套管顺利下到预定位置。
从南海东部三口井95/8’’的实施情况来看, 有两口井成功, 有一口井失败, 说明这一技术固然好, 但存在一定风险, 特别是下套管中途遇阻后, 不能实现循环洗井, 可见该项技术有一定局限性,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
2.漂珠固井技术漂浮固井技术就是利用比泥浆密度轻的水或柴油作为部份顶替液, 使下部套管在注入水泥浆后在浮力作用下, 保持一定居中的技术, 虽然没有详细介绍该项技术, 但在海上作业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3.采用了旋转尾管悬挂器固井技术利用旋转套管的办法达到清洗井内滞留岩屑或泥浆从而提高固井质量的目的。
4.套管居中技术为了保证固井质量, 套管居中是需首先考虑的问题, 南海东部A18井95/8’’套管扶正器使用情况: 5050-1506m两根加一只螺旋扶正器;1506-500m每根加一个螺旋扶正器。
500—井口, 每三根一只滚动扶正器。
从扶正器的使用量来讲较大。
5.井眼清洁技术井眼规则、干净, 尽可能携带出岩屑也是保持固井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他们采用的技术有:①采用油基钻井液, 利用油基钻井液具有润滑性、低失水、稳定性强, 有较高粘度和切力等优点, 尽可能携带出岩屑, 形成优质泥饼, 规则井眼, 为固井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
②钻进时排量高于保持环空岩屑悬浮状态的环空钻井液上返速度对应的排量要求。
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对策探析
![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对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845d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b.png)
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对策探析引言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勘探与开发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在油田开发中,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发展的趋势。
大位移井钻井是指通过在同一块地面上较小的井底面上进行多次钻井,形成多条井眼,以达到提高地理油田勘探开发效率、增加油气生产量的目的。
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一直是制约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难题。
本文将对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1. 高难度地质条件由于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的需要在同一地面上进行多次钻井,这就要求在同一油藏内形成不同位置的多条井眼。
往往需要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如不同的地层构造、地层岩性、地层风险等。
这些地质条件对井眼轨迹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2. 钻井技术限制传统的钻井技术在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传统的钻井技术通常只能实现直井或轻度斜井的钻井目标,难以满足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的要求。
3. 井下工作环境复杂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需要在地下进行多次定向钻井,这就要求井下工作环境非常复杂。
井下的高温高压、地层条件的不断变化、设备的稳定性等都对井眼轨迹控制提出了挑战。
1. 应用先进的钻井技术针对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的难点,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钻井技术,如水平井钻井技术、定向井钻井技术、超深井钻井技术等,以满足多井眼井眼轨迹控制的需求。
通过采用MWD/LWD、井下导向、电缆加密、钻头成像等现代化钻井工艺技术,可以提高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的精度和可靠性。
2. 优化井眼轨迹设计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和勘探开发目标,合理设计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
可以采用国际先进的定向井钻井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优化井眼轨迹设计,以实现在同一油藏内形成不同位置的多条井眼的目标。
3. 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控在大位移井钻井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加强现场监督,确保每一次钻井作业都是按照预定的井眼轨迹进行,及时调整井下设备和工艺参数,以保证井眼轨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大位移水平井酸化的最新技术
![大位移水平井酸化的最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aaf52f192e45361066f59e.png)
大位移水平井酸化的最新技术大位移井的定义是测量深度与真垂深度之比(MD/TVD)大于2的井,钻大位移水平井的目的是增大油藏的排液量,减少产水量。
但在钻这些井时存在一个本质问题:基质酸化过程中酸液的分布很不均匀,特别是在高渗透带的油层中。
应用机械和化学处理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新技术介绍在基质酸化中,酸液释放的位臵及其分布严重影响酸处理的效果,使用机械和化学转向作用机理能有效改善酸化结果。
机械方法是借用连续管使流体经过整个目标区域。
连续管在垂直和水平井的酸处理中能很好地改善井眼处的渗透率,减少井眼处因钻井液和泥浆侵入造成的伤害,但若处理井存在大面积冲刷或者裸眼井段较长时,连续管就不能到达处理井的整个目标区深度。
它能到达的最大深度取决于绳车长度、连续管直径和井眼的尺寸。
为了使连续管通过整个目标区,确保酸液更好的分布,常需要使用水力牵引车。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目标区较长的水平和垂直井中,但一旦流体进入地层,该方法的作用就不大了。
化学方法主要是改善流体在地层中的分布,其中使用了很多化学转向剂,如:泡沫、凝胶及就地凝胶酸。
对致密地层特别是酸性环境可考虑使用含聚合物的酸液,但由于含聚合物的酸液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将含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酸液引入基质酸化中。
油田应用表明:该酸液在油井、注水井和水处理井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油田案例井A:沙特阿拉伯东部海上一口水平井,裸眼完井的整个长度是13543ft,测量深度与真垂深度之比为2.08,为大位移井。
由于该井存在很大的冲刷区以及高渗透带,牵引车只能将连续管送到11500ft处,从而采用泵将酸液泵入更深的目标区。
本次酸化成功地解除了近井地区的伤害,产油量取得了预期效果。
井B:沙特阿拉伯东部陆上一口水平井,裸眼完井的整个长度是20304ft,测量深度与真垂深度之比为2.24,是大位移井。
牵引车只能将连续管送到17446ft处,后用泵将酸液泵入整个目的区。
本次酸化措施取得了成功并达到预期效果,目前正在产干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高强度钻杆:
实现钻杆接头的应力平衡
解决套管磨损问题
一种方法是在钻杆上带胶皮护箍 在大位移井中,橡胶护箍很快就被破坏; 改变钻杆接头表面上的铠装材料,既有较高的耐磨性, 又可减小对套管的磨损; 在钻杆上加非旋转钻杆保护器 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解决套管下入问题
采用滑动导向钻井系统,尽可能旋转钻柱。 需要定向时用滑动钻进方式; 不需要定向时用旋转钻进方式; 采用动力钻具压差载荷加压; 采用液力加压器加压; 开发先进的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彻底抛弃滑动钻进方 式,这是最终的解决方法。
解决钻柱旋转扭矩的问题:
提高钻杆的抗扭能力; 使用高抗扭的螺纹脂; 采用高扭矩的螺纹联接
国内外技术水平对比
1997年6月我国南海东部钻成西江24-3-A14井水平位移 8062.7米,垂深2985米,井深9238米。当时世界第一。 1998年1月BP公司在英国WytchFarm油田钻的M11井,总井 深10658米,垂深1605米,水平位移达10114米,首次突 破1万米水平位移大关。 目前世界上位移最大的大位移井在阿根廷海上,位移达 11000多米。
A14井的井眼轨迹图
井眼清洁问题
造成井眼清洁问题的原因:
井斜角很大,岩屑在自重作用下下沉,很容易形成岩屑床。 岩屑上返过程中,路程很长,岩屑被磨得很细,很难从泥浆中清除。
井眼清洁是大位移井井下安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解决的 方法:
要有足够大的钻井液排量; 要有强大的地面固相控制系统; 钻柱旋转的作用; 泥浆要有好的流变性能; 起钻前的充分循环; 必要的“短起下钻”; PWD环空压力监测;
高效能的钻头
9238米深的大位移井,全井仅仅用了12只钻头,包括一只钻13-3/8” 套管的水泥塞的钻头,一只是用于冲洗7”尾管内部的6”钻头。实际 钻进的钻头只有10只。 用于导向钻井系统的钻头都是高效PDC钻头。不仅钻速快,而且进 尺长。 我国“川石-CHRISTENSON”公司提供的特制PDC钻头从设计到送 到平台上,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 钻头的总费用较高,达到350万美元。
多级螺纹或多级台肩,可增大扭矩; 铝合金、钛合金钻杆等,ND-165高强度钻杆,比G-105钻杆 重量减小25%。钛合金钻杆的屈服强度比S-135 高25%,而 密度只有S-135 的50%。 高强度钻杆的接头抗扭强度,低于管体;采取增大上扣扭矩, 牺牲抗拉强度,增大抗扭强度,使钻杆适应高扭矩的需要。
管柱的摩阻摩扭给钻井带来的问题
钻柱起钻负荷很大,下钻阻力很大; 滑动钻进时加不上钻压,钻速很低; 旋转钻进时扭矩很大,导致钻柱强度破坏; 钻柱与套管摩擦,套管磨损严重,甚至磨穿; 套管下入困难,甚至下不到底; 导致严重的粘滑振动(Stick/Slip Vibration);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大位移井钻井技术
定义:
水平位移超过3000米,平垂比大于1 或大于2 。
为什麽钻大位移井
①利用大位移井开发海上油气田,可以显著提高开采控制 面积,从而可以减少海上钻井平台数量,降低油气田的开 发成本,便于油气开采管理; ②大位移井在油层中的钻穿距离达数千米,泄油面积大, 采收率比常规开发井高出许多,单口井产量可以增加几十 倍甚至上百倍; ③大位移井可以减少油气井的数量,从而可以节省海底 井口设备,节约大量投资; ④用大位移井开发小断块油气藏及不同类型油气田具有 显著的经济效益。
解决起下钻摩阻问题的方法:
使用顶部驱动,起下钻时可适当旋转钻柱,改变摩阻 方向; 优化井眼轨道形状,减小摩阻; 国外用悬链线轨道或准悬链线; 提高造斜点,降低造斜率; 控制稳斜角:αK=ATN(1/μ) ; 改善泥浆的润滑性
XJ24-2-A14井轨道设计
解决滑动钻进加不上钻压问题
规定MTV:根据最小上返速度规定了每个井段的最小排量;例如,121/4“井眼计算的最小排量为56.7升/秒,要求大于60升/秒,实钻采用 66.7升/秒。 由于一台泵软管的问题,压力上不去,排量降到51.7~55升/秒, 岩屑携带不上来,导致了一次卡钻事故。 强大的泥浆净化系统: 80目线性振动筛2台; 180~200目高速振动筛3台; 离心机两台; 除砂器1台; 除泥器1台; 短起下和倒划眼的作用:有时倒划眼的岩屑量是正常钻进时的3倍。
• 井眼稳定问题
• 井眼稳定问题包括:井塌和井漏。 • 在大位移井中,垂直方向变化很小,所以地层的破裂压力和 井壁的坍塌压力,数值变化不大。但随着井眼的加长,起下 钻和开泵时引起的压力波动将随着增大,从而引起井塌和井 漏的可能性也增大。最大压力波动点在井底。泥浆密度的选 择范围很小。
• 当井眼方位与最 大地应力方向一 致时,地层被压 裂的可能性最大, 井眼稳定问题最 严重。 • 要注意选好泥浆 密度。 • 起下钻和开泵, 要特别注意,尽 可能减小压力波 动。
国内外技术水平对比
装备与技术上,国外钻大位移井的装备齐全、工 艺配套。拥有导向钻井系统、优质钻井液、先进 的井下工具和仪器等高新技术,以发挥综合工艺 技术配套应用的优势,提高施工速度和井眼轨道 控制精度、减少事故、降低成本。在这方面我国 的差距更大。
• 先进的导向钻井系统
• 导向钻井系统组成:高效能的钻头 + 可调弯角的弯外壳螺杆 钻具 + MWD/LWD + 遥控可变径扶正器 。不起钻,连续进行 轨迹控制。 • 1. 中子测量;2. 脉冲发生器;3. 涡轮发电;4. 电阻率测 量;5. 井径测量;6. 密度测量;7. 定向测量;8.多向接头; 9. γ 测量;
国内外技术水平对比
时间上,国外大位移井比我国早几十年,最大井 深和水平位移都超过万米。 软件上,国外十分重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已形 成了一系列辅助钻井软件,用以优化大位移井的 剖面类型和井眼轨道设计。同时,通过对现场数 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来监测施工情况,及 时地指导现场生产。而国内还没有自主开发的大 位移井商品化软件。
大位移井的基本问题 管柱在井内的摩阻摩扭问题; 测量与轨迹控制问题; 井眼清洁问题; 井眼稳定问题;
设备、工具、仪器要求
顶部驱动;
MWD,
LWD; 一般要使用三台泥浆泵; 5,5-1/2,6-5/8的复合钻柱; 使用润滑性更好的油基泥浆; 强大的泥浆净化系统; 导向钻井系统;
采用滚轮式套管扶正器; 使套管与井壁之间有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 采用漂浮法下套管 漂浮接箍以下的套管内是空的,没有钻井液; 漂浮接箍的位置需要仔细计算;要考虑套管的抗挤 强度问题; 在下套管过程中不能循环泥浆; 利用顶部驱动的重力;
漂浮法下套管
解决钻柱的粘滑振动问题
类似于“蹩钻”。 蹩钻是钻头上扭矩的剧烈变化引起的; 粘滑振动是钻柱上摩阻扭矩的剧烈变化引起的。 危害是:钻速降低,钻头寿命降低,钻柱的强度安全系数 降低,钻进能力降低;据说,周向粘滑振动将使钻井能力 的减小20%。 粘滑振动还会激发起钻柱的其他振动,特别是横向振动, 危害很大。国外已经开发了井下监测钻柱振动的仪器。 采用旋转回馈系统,有的称为软扭矩系统。
XJ24-3-A14井经济效益
6月23日交井投产,初产为1672桶(6.29桶等于1方) 约265方,含水63%。以后产 量 逐日增加,直到 7000桶(1000吨)稳住;含水逐日减少,减到2.2%稳 住。到1997年底已经生产了16万多吨,价值约2000万 美元。已将投入的全部成本收回。 而且,这口井在钻井中,还有大的发现,新发现5个油 层,最厚的一个是15.4米。地质储量翻了一番。 由于A-14井的效益很好,且储量翻番,所以1999年又 打了一口大位移井A-17井。
先进的轨迹控制技术
• 遥控可变径扶正器:商品 • 可调弯角的弯外壳螺杆钻具:美 名称,TRACS,哈里伯顿 国Baker Hughes公司的导向马达, 的最新产品。可变直径1英 井下工作可达300小时以上。可 寸。其优点是与MWD相联 提供PDC钻头破岩需要的高扭 系,调了直径之后,可通 矩。弯角可调。 过MWD的传输系统传到地 • MWD:随钻测量。Anadrill 面上来。MWD的信号一直 Schlunmberger 公司的最新产品, 到9100多米仍可传输。 M10型的MWD。连续波传送, • 轨迹控制的效果:两个靶 • LWD:随钻测井。包括浅电阻 心距分别为60米和45米。 率和深电阻率,自然γ,地层密 而设计给出的靶区半径是 度测井,等。完全代替电缆测井。 152米。 (但未达到地质导向的水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测量与轨迹控制问题
随钻测斜,是准确控制井眼轨迹的前提条件。大位移井更不能 用电缆测量。在大位移井中,MWD已经成为常规方法 。 随钻测井,是准确控制井眼进入预定的目标层的前提条件。在 大位移井中,LWD(FEWD)也应该成为常规方法 。 遥控可变径扶正器。 使用导向钻井系统(最好是旋转导向系统)。一套钻具组合下去, 可完成增斜、稳斜、降斜、扭方位等各种轨迹控制要求。 使用高效能的钻头、井底动力钻具等,提高一趟钻的工作时间 和进尺。 由于井眼特别长,加上泵压的波动,MWD / LWD的信号由井底传 到地面后大大衰减,甚至接收不到。还要解决信号传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