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水袖用力的技术要点以及表现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中国古典舞水袖用力的技术要点以及表现力,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对怎样练好水袖的问题曾说过“外要练剑、内要练心”。
舞剑具有苍龙搅海之势,特点在于刚柔相济。
借剑术之法来舞动水袖,能挥袖自如。
说起水袖,大家不会感到陌生。
它来自于戏曲舞蹈中,我们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
水袖也是继承和发展的一部分。
本文所要谈的两个“力”——用力及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如果不经过正确的“用力方法”来训练,到了舞台上水袖就像两条不听使唤的布条,收不回,出不去,演员和观众都捏一把汗,毫无美感可言,更无法谈及“表现力”了。
反之亦然。
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却没有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那么水袖仅仅只是一种技能而已,不但不能体现出舞蹈中的韵律美,反觉多余、牵强。
我认为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也可将二者合二为一,理解为同一个“力”的两个阶段,始于“用力方法”,即用身体的协调力和表现力来带动水袖正确的用力技巧成于“表现力”,运用水袖的修长、多变来表现人体形态和思想感情。
一、水袖技术的用力
指、腕、肘、肩四者的协调和统一,是舞好水袖的关键所在。
这就是协调好“三节”、“六合”的关键所在。
所谓“三节”以手臂来说,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以整个人体来说,头是稍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
水袖的运动规律是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
“三节”不仅是水袖舞起后外部动作运动的程序,重要的是完成每一个水袖表演动作时内部力量的必经渠道。
“六合”分“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
从外部动作讲,首先要求头(上)、腰(中)、脚(下)的相互对称与力量的均衡;其次是胯、膝、脚的统一与配合,然后是肩、肘、腕的追与随。
所谓追、随是分清动作的主次关系,各部位所用的力量的强弱、活动幅度的大小等。
肩、肘、腕与运动中的相互关系是微妙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这都是自身内部协调与统一的关系,演员自身必须做到松弛、协调,内紧外松,挺拔含蓄,刚劲而柔韧;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舞动起来才能处理好水袖在运动中的“线中有点”、“点中有线”的外部动作与身体内在节奏层次、对比关系。
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从训练的全过程来看,遵循的是从动律、动作、短句到组合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一)动律:水袖的用力大多是“反衬劲”。
即依循“一切从反面做起”的韵律。
其特点表现为: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开必合、欲上
先下。
“反衬劲”在古典舞身韵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之美。
“这种相反相成的逆向劲势,可以产生人体动作的千变万化,给观众一种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唐满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
“反衬劲”的动律用于水袖的修长来延伸艺术形体的点与线之间的动、静关系。
更重要的是,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关键就在于一个“反衬”的“劲”。
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对怎样练好水袖的问题曾说过“外要练剑、内要练心”。
舞剑具有苍龙搅海之势,特点在于刚柔并济。
借剑术之法来舞动水袖,能挥袖自如,似流水落花转折无痕。
而“内要练心”即是我们常说的“心劲”。
气以运而实,力以柔而刚,只有气息流畅才能体现水袖的美感,练“动律”就是一个“练心”的过程。
练水袖的关键是“气带腰、腰带肘、肘带腕、腕带指”。
可见气息在训练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从出袖时的预动到动作形成后的延伸都是靠气拖住的。
(二)动作,即我们常说的“字”。
所谓“字”就是单一的动作或技巧。
“字”可以发展、变化;可以放大了做、朝不同方位做、交织组合做;但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其规律是“万变不离其宗”收拢回来还是单一的技法,即作为母体的“字”。
由于舞蹈与戏曲的区别,水袖已不仅仅限制于“行当”中的大青衣才用,而是作为人体线条的延伸,强烈感情的宣泄,山、水、风、云的变幻等等。
所以舞蹈中的水袖动作虽来自戏曲却戏曲有着不同之处,是在戏曲的基础上发展、变化了的“字”。
舞蹈中常用的“字”是出、收、扬、冲、搭、绕、撇。
1、出袖:由气带腰、腰带肘、肘带腕并靠腕的力量用甩劲和手指的掸力将水袖撒出,要求水袖“到头”。
即水袖由指的力量一直送到袖梢。
掸出时手心向下,五指张开(分别有前出袖、旁出袖、斜前方出袖、后出袖)。
2、收袖:手心向下,虎口张开对准袖缝,送肩、带肘,将水袖挑起,当水袖飘到90度时。
手肘。
手型由手心向下变为手掌外旋,大拇指朝上把虎口张开,使水袖全部收到虎口上(分别为直收袖、斜收袖、上收袖、反收袖)。
3、扬袖:分上扬袖、平扬袖和后扬袖。
上扬袖时肘带腕,腕的劲要大一些。
袖子才能高且直。
当袖梢到头时,沉肘,使水袖直上直下,上下两袖要象一条垂直的银带。
后扬袖和平扬袖的用力亦是如此,但落袖时不是沉肘而是沉臂。
4、绕袖:先将水袖扬起(平绕扬起90度、上绕扬起180度、下绕扬到45度或是与身体垂直),然后指带腕腕带肘,将袖子绕起来(做内、外旋),使袖子绕成螺旋形。
注意送肩、伸肘、身相随。
绕袖动作能明显地体现“起于根(肩)、顺于中(肘)、达于梢(手)、最后形于袖”的规律(分别为上绕袖、下绕袖、平绕袖、后绕袖、斜绕袖)。
5、撇花:将水袖收到只剩下一个四方块形状时捏住袖子,主要靠腕的力量,向里盖时,手腕带劲从外向里做一个快盘腕,向外撇时,做从里向外的快盘腕。
里、外的撇花都要使水袖飘起来。
撇花的形式多种多样,很像汉族舞手绢花。
水袖的撇花动作许多就是从手巾花里发展来的(分别这里、外撇花;左右撇花;上下撇花)。
6、冲袖:是“反衬劲”最强的一个动作。
强调以气带腰、腰带肘、肘带腕,最后用指的掸力将袖子冲出去。
回袖时送肩,收肘并迅速抓袖。
使水袖看起来像剑一般的坚硬、挺拔(分别为前冲袖、后冲、旁冲袖、上冲袖和横冲袖)。
7、搭袖:主要用于舞姿造型,是与人体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动作。
无论上、下搭袖,左、右搭袖,前、后搭袖,肩搭袖,臂搭袖,背搭袖,都是人体与袖子相互缠绕的直接配合关系。
搭袖的用力方法是由肘带
腕,腕带指,最后用指的力量将袖子抛起,然后搭住身体的某一部位。
搭袖主要强调一个“抛”字。
以上是最基础最具体的方法,是初级阶段的基本用力方法。
每个字的训练都单手做,再双手做,然后才双手交叉进行。
中国古典舞的水袖直接来源于戏曲舞蹈。
但戏曲舞蹈是从属性的,它建立在唱念的基础之上,为“唱念”服务;而且由于行当的局限,它的动作幅度相对来说较小。
借鉴到舞蹈中来就必须放大、展开。
放大的第一步就是将动作幅度加大,使水袖成为身体IDE一部分,而不仅仅作为一个装饰性的动态,怎样才能加大幅度?舞蹈是形体艺术,就应充分地运用和发挥艺术形体必须具备的专业特点——松、紧、伸、缩、跃、旋、腾、柔软以及控制等能力,使水袖的出、收、扬、冲、搭、撇、绕都与整个身体协调一致。
脚上有根而不死、灵活而不乱,以气带腰,腰带肘,肘带腕,腕带指,再加之动作完成之后“形止神不止”的延伸感。
这样,水袖就成为参与形体艺术共同表现的一部分,既加大了动作幅度,又增强了身体的表现力。
(三)短句:简单讲,动作短句就是舞蹈语言中一个完整的句子。
它大于单一动作而小于组合,太长或太短都不能成为短句,一般为二至
四个八拍。
一个完整的短句是由线与点、快与慢、高与低、动与静、柔与刚和轻、重、缓、疾的动态所构成。
水袖初期阶段的短句一般是由“字”变化、发展而来的,可以由单一的任何一个“字”做短句;所谓“字”的短句,即用一个“字”分解了做或发展、变化了做。
例如“绕袖”,可以先往里绕;再往外绕,先做一个,再连绕二个,然后可以里、外绕袖连起来做。
再加上节奏的变化,空间的调度,不同方向和位置上做前、后、左、右、上、下的绕袖。
但无论短句中的绕袖怎样千变万化还是围绕着一个“绕”字做,所遵循的是“万物归一”的规律。
当单一“字”的短句训练有一定基础后,就可将不同的二或三个“字”组合成一个交织起来的短句。
这样更富于变化,也是检验演员对水袖技术技巧掌握的程度和变换水袖技巧的链接、协调性。
例如:扬袖与撇花组成的短句,这类句子关键在于扬袖的“飘”和撇花的“灵”之间的联接与转换过程,同时必须掌握熟练的袖技,才能在扬袖飘起后迅速收到半袖。
这类交织起来的短句为下一阶段的组合做好了铺垫。
也是短句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四)组合:就是将两个以上的完整的舞蹈句子进行组合的方式。
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所有单一训练的最后结果,也是演
员从课堂到舞台的阶梯。
水袖的组合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三种:技术技巧性组合、表演性组合和个性组合。
1、技术技巧性组合:通过它训练水袖的协调和统一。
用节奏来贯穿组合的始终,以不同节奏的处理为主线。
一般来说,这类组合是以“字”的局部训练和“字”的变化发展构成的组合形式,每一个“字”都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
用水袖与身体的配合、步伐的流动、不同方位的转换、节奏的强弱缓疾来训练舞蹈中袖技与身体的配合能力。
例如一个“搭”字,可上、下搭;左、右旁搭;前、后搭;左、右肩搭;双肩搭;左、右臂搭等等。
以强化的手段来达到训练袖技的目的。
2、表演性组合:以情带袖,以情体现袖技,又以袖技的优美形态和意味来表现人的情绪。
运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加以完整的音乐来体现表演性组合“以情带袖、以袖带情”的表演性特点。
组合中的“表演”与舞台的“表演”不同。
组合里的表演没有具体人物、情节,而只是以情来带动身体和袖的表现力。
3、个性组合:水袖给人的感觉上是优美、飘逸、洒脱、灵秀。
那么要训练水袖的个性组合就得从性格、情绪的特殊入手了。
比如表现“刚烈”或“愤怒”多用抓袖、冲袖;用快收、快放较强烈的袖技表现刚
烈的性格和愤怒的情绪;表现“灵巧、喜悦”,则多用绕袖、撇花的灵活变换。
个性组合是训练演员从课堂到舞台的最好的过渡。
二、水袖在舞蹈中的表现力
舞蹈是一门以表现性为其特征的艺术,对此许多同行都有过表述。
如“舞蹈的本质在于人体动作表情功能的艺术化”(应萼定);强调表现性即是强调“舞蹈确是人在异常激动时的产物,是内心激情的外化,这也就规定了舞蹈艺术在内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隆荫培、徐尔弃);“表现性是指舞蹈侧重抒发情感的特征,它从整体形象中呈现,决定作品的大致风貌,是舞蹈把握世界时的根本要求”(冯双白)。
水袖在舞蹈中的表现力如何?由于它的形态本身就蕴含诗意,时而是一曲舞鸾歌凤;时而是残月落花烟重;时而是花光月影宜相照;时而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才是“醉袖扶危栏,天闲云淡”,却又见“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既能表现“当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自嗟自叹、伤感、无奈的情绪,又能表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那雄伟、壮丽的景色和开朗、豪迈的气概。
由此可见水袖的表现特征是“写意多于写实,在抒情中叙事”。
所谓“长袖善舞”,即通过水袖与舞者的协调统一,运用水袖那如“落花流水转折无痕”的流畅,飘逸;“飘然有翔云飞鹤之势”的洒脱、挺
拔来抒出意蕴、意境和诗情、诗境,从中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出人物性格。
写意多于写实、在抒情中叙事是水袖在舞蹈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例如女子群舞《白云》就是运用水袖的飘逸、柔美来表现大自然的空灵。
千变万化的袖技和聚散开合的舞台调度,造成一个如诗如梦的幻境。
朵朵白云飘飘冉冉,整个舞台的画面犹如一幅水墨画“大写意”,以此抒发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
“写意多于写实”中“意”与“实”的关系是虚、实、主、次的关系。
经过严谨规范的构思,用“虚”的现象来表现“实”本质。
抒情来叙事,而不仅仅是在舞台上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舞蹈是形体艺术,不能“唱念”只能用“身体”表现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起伏跌宕。
所以就要充分利用人体善于抒情、水袖善于会意的特点来表现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情绪。
使“意”与“实”互为补充、互为印证。
例如女子独舞《江河水》就是运用水袖以抒情来叙事的例子,其作品结构严谨,分A、B、A三段,没有说明具体人物是何人,而是通过水袖与人之间的舞蹈关系,表现出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被黑暗势力压迫、欺凌、被封建势力束缚的古代弱女子的形象。
水袖在此舞蹈中充分显示了它的表现能力。
它既是压迫女性的黑暗势力的象征,又是封建势力束缚女性的绳索国既是迎亲花轿,又是宣泄悲愤情感的利剑;作品以形象、生活、流畅和语汇表达了古代女性向往自由、向往幸福的愿望却又无
奈的情绪。
水袖在舞蹈中的表现力是丰富多彩的,它已经摆脱并超越了戏曲中行当表现特定人物的局限和动作的程式化。
不仅可以表现喜、怒、哀、乐,也可以表现力加以分述,其实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用力”是为着更好地“表现”,而“表现力”是基于对纯熟的“用力”的方法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