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之香港金融市场生死保卫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金融市场生死保卫战
千亿港元与金融大鳄“豪赌”
财政司长曾荫权床头“落泪”
1997年10月,国际炒家首次冲击香港市场,造成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率一度狂升至300%,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下泻1000多点,大获而归。
10月风暴过后,又是多次小规模狙击港元,利用汇率、股市和期市之间的互动规律大肆投机,狂妄地将香港戏称为他们的“超级提款机”。
1998年8月初,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索罗斯联同其他财力雄厚的“金融大鳄”三度冲击在香港奉行的联系汇率制。
他们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大肆散布人民币要贬值的谣言,动摇投资者对港元的信心;另一方面在外汇市场大手抛出投机性的港元沽盘,同时在股市抛售股票来压低恒生指数,以及在恒指期货市场累积大量淡仓,指望在汇市、股市和期市相关连的市场上大获其利。
港人财富蒸发2.2万亿港元
在猛烈的冲击下,恒生指数在8月中旬跌至6600点,一年之间总市值蒸发了近2万亿港元!同时,港元兑美元汇率迅速下跌,各大银行门前出现了一条条挤兑的人龙,这是香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未遇到的情况。
金融危机导致股市暴跌,香港楼市也遭受重创一路下跌,到非典时期累计跌幅已达65%,一下子退回到10年前的水平。
在这次的经济寒潮中,受伤最重的是置业者。
楼价大跌,令不少业主变成了“负翁”,炒楼失败破产,甚至有人跳楼自杀。
一位投资者1997年高峰期以400万港元买了套房子,2001年把房子卖掉后, san 仍然欠银行100多万港元贷款和利息。
据粗略统计,亚洲金融危机中,港人财富蒸发了2.2万亿港元,平均每个业主损失267万港元,负资产人数达到17万人。
受到“负财富效应”等的影响,投资和消费急速萎缩,香港经济开始出现通货紧缩。
不少公司或倒闭,或裁员,令香港失业率上升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
香港经济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下。
动用港币近千亿阻击索罗斯
虽然香港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金融大鳄们嚣张气焰在香港却遭受到顽强的抗击。
当时执掌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大权的曾荫权,开始动用港币与国际炒家搏杀。
从1998年8月14日起,香港政府连续动用港币近千亿,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 chan /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目的在托升恒生指数,不仅要让炒家在抛空八月期指的作业中无利可图,更要使他们蚀本,知难而退。
8月初,炒家们对香港发动新一轮大规模狙击,5日,炒家们一天内抛售了200多亿元港币。
香港金管局运用政府财政储备如数吸纳,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上,令炒家们大失所望。
6日,炒家又抛售港币200多亿元,金管局再出新招,不仅如数吸纳,还将美元购进的港币存放回银行体系内,使银行银根宽松,维持稳定同业拆息率。
7日,港元阻击战与保卫战进入第3天。
国际炒家继续抛售,金管局照例买进。
港股维持在7000点以上大关。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当天表示:“我们绝对有能力和决心维持联系汇率,我们一定做得到。
”
14日一开市,香港金管局首次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期市,大量收进蓝筹股票和期票,同时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夹攻国际炒家。
市场估计当日约动用40亿港元入市。
8月24日,为了打破炒家的套利计划,港府再次主动出击,动用50亿港元入市干预。
午市时分买盘突然瞬间中断,结果股指迅即暴跌300点,两分钟后才被大手买盘重新拉回到7900点水平。
当日恒生指数急升318点,收盘于7845点。
惊心动魄的决战时刻
8月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
当天,全球金融消息极坏,美国道琼斯股指下挫217点,欧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港股市面临严峻考验。
在曾荫权的指挥下,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88点,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
同日,国际炒家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
索罗斯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公开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件闻所未闻、史无前例。
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
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
chen 当天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90亿元港币。
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
香港市场人士估计,香港政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
中央政府成为香港坚强后盾
央行两副行长坐镇香港指挥
在香港抵御金融风暴的整个过程中,中央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首先是中央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在与国际炒家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派出了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
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护盘行动,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袭击的坚强后盾。
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
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要是当时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
当时的曾荫权后来说过:“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我坐在床头哭了,不是为我自己,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害了香港,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
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中国: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中流砥柱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安排的框架内并通过双边渠道,向泰国等国提供了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国提供了出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
当时,全世界几乎异口同声地宣称:人民币应当贬值,否则中国经济将面临灭顶之灾。
然而,中国政府经过多方面权衡,在出口增长率下降、 yyd 国内需求不振、失业增多和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本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承受了巨大压力,付出了很大代价。
为了表明诚意,中国政府还收窄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区间。
中国领导人多次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在1998年3月17日,朱镕基当选总理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先就承诺人民币不贬值。
此举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币不贬值的意义:首先,避免货币危机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保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其次,减轻了已实行货币贬值国家的经济压力,因为如果中国也贬值,周边国家货币贬值可能带来的出口增长将会受到影响;第三,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四,人民币不贬值维护了东南亚的经济秩序。
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中国政府采取努力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保持了国内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增长,对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带动亚洲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