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改进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改进策略
在高校教育系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以为学生提供服务及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辅导员是辅助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人才保障。
进入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价值追求趋于多元,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对学生思想、心理及其行为施加更加积极的影响及引导。
而高校辅导员同时面临的权责分配、身份地位、考核评价等瓶颈问题就应着力加以改进甚至突破。
本文围绕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工作,对其工作困境及改进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困境;改进策略;分析研究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分析
(1)基于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方面的困境。
在国家教育部门对辅导员身份的定位及认知上,主要将其界定为高校教学与高校管理的组织实施者,彰显出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
但作为高校对辅导员的认识不够全面,往往将其列入学校基层行政人员行列,忽略了其教学人员身份,使高校辅导员处于高校管理与学生服务的夹缝中。
(2)基于高校辅导员权利义务方面的困境。
高校辅导员肩负为学生提供服务、管理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等责任,涉及学生考勤、学生宿管、学生奖惩、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规划辅导等工作。
但从高校辅导员工作实际情况看,辅导员通常负责一些较为繁琐的服务及管理事务,牵涉辅导员的权利分配及调整时,往往呈现出权责不相协调的现象,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岗位待遇及职位调整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方案计划,从侧面反映出高校辅导员陷入权责不均的困境。
(3)基于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方面的困境。
由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及身份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时,就不能简单将学生成绩及班级日常表现作为单一的衡量指标[1]。
事实上,高校辅导员负责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学生情感疏导、学生人格教育等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成效。
而高校管理者在对高校辅导员业绩进行考评时,对这些隐蔽的绩效指标往往不予考虑,致使高校辅导员考核評价机制与辅导员自身工作付出不相匹配,这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破解高校辅导员工作困境的策略探究
(1)明晰高校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做好社会认知宣传。
针对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的模糊化及偏差化,教育部门应使各高校明确辅导员在其教学管理结构中的地位,并借助高校自媒体及社会传媒,向社会做好高校辅导员的身份认知宣传,使高校辅导员能够真正具备教师及管理人员双重身份。
作为高校辅导员自身而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班级管理工作时,要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育人作用,通过丰富多样的服务及管理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服务及管理职能,在改善内外环境的过程中,树立并强化自身在高校架构中的地位。
(2)细化高校辅导员的权利义务,提高权利义务的匹配度。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多细碎,但具体到各内容的管理权限分配上,辅导员又往往不能行使相应的权利,由此带来的高校辅导员职责与权利不对等现象,严重影响辅导员工作成效[2]。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考虑到其具体实施的环境及要求,结合高校实际,做好辅导员工作内容、职责义务及权力下放的协调,使高校辅导员能够对所管的工作内容“有权力”“担责任”。
(3)强化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制度建设。
第一,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难度,如辅助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情感疏通、宿管工作、活动组织等,设置与之相对应的考核指标分配比重。
第二,建立学生素质能力、学生成才状况、辅导员工作效果相互结合的长效评价机制,细化相关的权重设计,调动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同感及积极性。
第三,在辅导员考核评价中,融入自评、学生评价、高校评价、社会(家庭)评价多方评价机制,使辅导员考评更加精准,以助推后续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组织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其具备了教学者及管理者两种身份。
在日益凸显高校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背景下,除了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工作能力加以强化,各方还应对高校辅导员身份的认知、高校辅导员权责的明晰、高校辅导员考评机制加以完善,以真正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局面。
参考文献:
[1]龚晓林.对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5).
[2]廖列营.大数据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探析[J].高教探索,2016(4):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