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感应电的危害及防止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输电线路感应电的危害及防止对策的全文-应伟国-电
恐惧和敌对情绪,往往源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足。
对风、火、雷、电等自然现象,人类都经历了恐惧、崇拜、认知、应用的漫长过程。
直至今天,大多数公众对感应电健康风险的认识仍属空白。
在输电线路或电力设施周围环境中,电场与磁场单独存在,并不类似高频电磁场那样以电磁波形式形成有效的电磁能量辐射或形成体内能量吸收。
事实上,我国对输变电电磁场的环境标准限定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
WHO推荐的国际权威组织颁布的旨在保护公众健康的工频电场强度暴露限值为5千伏/米,工频磁场强度暴露限值为0.1毫特斯拉;而我国对公众的保护限值为电场4千伏/米,磁场为0.1毫特斯拉,在实际施工中,往往还低于这些标准,完全符合或严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权威标准所规定和“旨在保护人体安全”的暴露限值,正常工作的电力设备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既然输电线路对人没有危害,为什么有时在高压线路下行走会有麻感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输变电工程工频电磁场虽不会危害人体,但会对生物体产生一些细微的影响。
在天气湿润的情况下,人体接触到高压架空电线下工作着的未能接地的金属物体充电,会产生麻的感觉,这是能量非常小电磁感应现象,类似冬天脱毛衣时的静电效应,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WHO将这种影响定义为“生物影响”,并指出“生物影响”与“有害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当暴露引起生物系统内某种可注意到的或可检测到的生理变化时,“生物影响”就发生了。
国际研究表明,输变电工程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在生物系统中的主要影响是,在体内感应出电场与电流的作用。
其所感应的电流一般比我们体内自然存在的电流数值还低,并未发现具有值得注意的健康影响。
现有证据表明,除了由躯体表面电荷产生的刺激外,暴露到高达20千伏/米的电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并且是无害的。
即使电场强度高达100千伏/米以上时,电场也没有显示对动物生殖与发育有任何影响。
根据实际测量,对于500KV的高压输电线,它的辐射强度小于53dB,其单位面积和辐射功率相当于一般城市家庭中所接收到的无线电广播电磁辐射功率强度的千分之一,当然它对人身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所以说输变电设施不能形成有效的电磁辐射。
但只要有电压和电流,就会产生电场和磁场,因此输变电设施产生的是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而非电磁辐射,因此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分享
顶
感应电就是导电设备,外部所带的电。
一般来说对人体没有危害。
感应电对于比较敏感的电子设备有影响,比如心脏起搏器等,因此装备此类仪器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能使用。
针对加热床垫的正确使用:1. 电源插头应插在具有地线的电源上面,这样感应电可以通过地线排出。
(床垫内部设有通过地线排出的装置,按下控制器上面的屏蔽有害电磁波按键指示灯亮就可以) 2. 带心脏起搏器和恶性肿瘤的人群禁用。
3. 没有地线的出现感应电的话可以将零线和火线的接线互掉位置就可以。
解释为什么出现感应电:当一个带电物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在导体内会出现感应电荷定向移动,与带电物体同种的电荷会向远端移动,而与带电体异种的电荷会向近端移动。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在导体中就会出现感应电势差。
解释为什么垫子通电后人体躺在上面,另一人手握测电笔接触床垫上的人会产生测电笔显示通电,并且有的敏感性人会有麻的感觉?答:因为选用的插座没有地线,所以造成感应电无法排出,本身感应电电流较小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任何的电器通电后都会产生感应电,但是由于另一人站在地上手接触床垫上的人那么,这样做就相当于地上的人与床垫上的人即床垫上的接地保护形成导线与地接通,也就是俗话的站在地上的人变成导线接地了。
人体本身就是导电体,也就是说通过站在地上的人将床垫的感应电排出,所以产生手麻麻的感觉,这不是床垫漏电。
那么举例:电脑插头没有接地线,偶尔接触机箱会有触电感,麻麻的实际不是静电也不是漏电,而是人体与其接触产生的感应电,感应电一般是感觉不到的,为什么感觉到呢,原因就在于人体是站在地上接触电器,那么该电器又没有接通地线,所以导致人体成导线接地了。
所以会有电流感,但这种感觉也是因人而讲的每个人的敏感程度和磁场不同,感觉也不同,当然用侧电笔接触会亮,但是产生麻麻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会感觉到。
如何判别感应电和漏电:人们在使用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电脑等家用电器时,多有出现麻手的感受,往往令人畏惧而不敢使用,这时会判断该电器"漏电"。
这种"漏电"现象,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感应带电,另一类是由于电器绝缘不良或带电体碰壳引起的漏电,这是真正的带电。
由于电器的电路部分与不带电金属壳之间存在分布电容以及一定的绝缘电阻,内部的交流电路还会产生交变电磁场,因而在机壳上出现一定的感应电压。
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器的结构、绝缘状况等因素有关。
用测电笔检测时氖管可能发亮;同时用手碰触时有麻手感觉;用万用表测外壳金属部分对地交流电压时会有读数,且在变换量程时指针位置基本不变;如果用小灯泡串于外壳与地之间,灯泡不会亮。
出现以上情况可以为是感应带电。
感应带电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只要将电器金属外壳良好接地就可以消除感应带电。
以上是什么是感应电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什么是感应电的价格、厂家、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
感应电是电与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电,也有可能是绝缘体相互摩擦而产生的静电!!通常人们都叫它们为感应电!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220kV的输屯线路已很普遍,葛洲坝至上海的500kV直流输电工程正在筹建中,而500kV的交流输电线路也在加紧建设。
Ⅲ时随着输电线路I乜压等级的提高,由此而产生的静电感应对人体和动物体的影响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为了更含理地设计高压输电线路,避免对人干¨动物产生不良的影响,具体地分析强电场对人及动物的影响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电流对人体和动物体的影响当有电流通过人体时,点流电平均值丫l:5.2毫安时人就有热的感觉,而工频交流电电流有效值在1.1毫安时,人体就会有不愉快或有刺痛的感觉。
当人体在高鹾线下电
输电线路静电感应(eleetrostati。
indue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s)输电线路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带电体通过电容祸合在其附近导电的物体或人体上感应出电压或电流的现象。
静电感应水平由下列参数决定:输电线下的未畸变电场;受影响物体的感应电压;流过受影响物体的感应电流;受影响物体的对地电容和该物体的对地绝缘状况。
输电线路线下及附近没有其他物体存在时,仅由翰电线路导线所带电荷产生的电场称未畸变电场。
未畸变电场是决
定静电感应水平最基本的参量。
翰电线下存在有其他导电物体如车辆或行人等,这些处在电场中的物体,由于静电感应在其表面会感应出电荷,这些电荷产生的电场迭加在原来电场上,从而改变了导体周围原来电场,这种被改变后的电场称畸变电场。
在带电导体附近存在有其他对地绝缘的导电物体时,由于电容报合,带电导体在该物体上会感应出电压(对地),该电压称为感应电压。
将该对地绝缘的导电物体用导线接地,将有一电流通过接地导线流人大地,该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静电感应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导致产生电击和长时间受电场作用可能产生的生态效应.在工频电场中处于地电位的人接触对地绝缘的导体,或对地绝缘的人接触接地物体时,都可能产生电击。
按电击的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可感觉的电击、引起疼痛并使肌肉不自觉反应的电击(也称第二类电击)和能造成直接伤亡的电击(也称第一类电击)三种.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的设计,要考虑当人们接触输电线路下或高压设备附近的车辆或物体时,不允许发生第一类电击,并尽可能地减轻第二类电击的程度。
电击按作用时间不同,可分为暂态电击和稳态电击两种。
暂态电击处于地电位的人接触电场中对地绝缘的导电物体时,或对地绝缘的人接触接地物体时,在接触瞬间因静电感应积聚在该物体或人体上的电荷以火花放电的形式通过人体向大地释放所造成的电击.当释放能量为0.lmJ时人可以感觉.当释放能量为0.5 ~1.smJ时,将使人有疼痛感和引起肌肉不自觉的反应。
对人有危险的暂态电击的释放能量大约为25)。
在输电线路下发生的电击,绝大多数属于暂态电击.输电线路下的大型车辆的放电能量一般不会超过3omJ。
决定暂态电击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物体的感应电压和对地电容。
而物体在电场中的感应电压除直接与电场强度大小有关外,还与物体对地绝缘的状况有关。
德态电击处于地电位的人接触电场中的导电物体时,带电导体通过对该导电物体的藕合电容进人该物体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流人大地所造成的电击.这种电击水平直接用电流大小来衡量。
对于男子能感觉的电流约为lmA,99.5%的人能自行摆脱的电流为gmA;对妇女上述两种电流分别为0.6mA和6mA。
而儿童的摆脱电流约为smA,决定稳态电击电流的因素是该处工频电场和所接触的导电物体体积大小。
生态效应关于长时期受工频电场作用的可能生态效应,苏联根据33。
一750 kV变电所工作人员的反映和调查,曾认为长期在工频电场下工作会对人的健康有影响.以后不少国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多数研究者认为现有输电线路的电场水平.对人体健康并无有害影响;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高的工频电场对生态会有一些影响。
目前还不能对长期受电场作用而绝对没有有害影响做出结论。
处于工频电场中的人,将有一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流人大地,该电流的大小和人所在位置处未畸变电场场强成正比,根据每个人的高矮和体积的不同,每kV/ m场强流过人体的电流在14一18拜A之间变化,对中等身材的人,一般每kv/m场强约为15”A左右。
变电所内也存在静电感应问题,其原理及影响与输电线路相同
结合输电线路停电检修中"感应电"触电伤害事故,分析了"感应电"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感应电"触电伤害的主要措施,指出在停电检修线路作业区段的两端三相导、地线装设接地线,
同时在检修作业点范围两侧装设个人保安线可以有效预防"感应电"触电伤害,从而保证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者单位】:苏州供电公司;
【关键词】:输电线路感应电伤害防范措施
【分类号】:TM755
【DOI】:CNKI:SUN:DLAQ.0.2010-09-005
【正文快照】:
输电线路检修中“感应电”产生的原因在输电线路临近、平行、交叉跨越及同杆塔架设的情况下,发生一回线路停运时,由于停运线路和运行线路之间存在着电磁祸合和静电祸合效应,停运线路上会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
感应电压分静电感应电压和电磁感应电压。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
澄清概念消除误解
科学看待电力设施电磁辐射
电力,使我们在远离动力源的地方建起工厂,使我们的城市旧貌换新颜,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快捷,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作为重要能源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地位不可或缺。
然而近年来,电力输送网络的建设却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急待加快电网建设,保障电力供应,另一方面公众对电力设施心存疑虑,担心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阻挠电力设施的建设。
为此,本刊从9期起,将对公众关注的电力设施电磁辐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廓清评判依据,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电力设施电磁辐射问题的窗口。
本专题将分三部分进行详细阐释,让广大读者科学看待这一问题。
敬请关注。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气温的持续上升,使得广州的用电负荷不断攀升。
八九月电力负荷最大缺口在110—130万千瓦之间。
目前,广州电力进入全年最紧张的时期,然而在电力供应的关键时期,电网建设却屡遭挫折,使电力紧缺的状况雪上加霜。
不久前的“广州地铁三号线变电站电磁辐射”事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市民对电磁辐射问题有了更高的关注度。
不少人担心建在自家门口的电力设施会产生电磁辐射,纷纷向电力企业和有关部门投诉。
有关数据表明:目前针对电力设施电磁辐射问题的来信、来访、来电逐年增多。
按照国家规定,拟建的电力设施必须经过国家权威部门严格的“电磁环评”后才能上马,实际上从目前已经建成的电力设施的电磁测量数据来看,其电磁辐
射值均低于国家的限值标准。
由于居民对电磁辐射知识的缺乏,往往易产生误解,
从而导致许多电力设施无法如期开工,如果这些计划建设的电力设施再不动工,目前电网的输电瓶颈问题将更为严重,将会出现有电用不上的状况。
电磁辐射不等于电磁污染,只有科学厘清概念才能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我们人类本身就处在各种电磁辐射的包围之中,天然磁场、太阳光等都会发出强度不同的辐射,不过只有当辐射强度超过一定数值(安全值)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磁污染。
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污染主要来自于天然的和人为的两大电磁污染源。
天然的电磁污染是由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
最常见的是雷电,除了可能对电
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对从几千赫兹(KH
Z
)到几百兆
赫兹(MH
Z
)以上的极宽频率范围内的广大地区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
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现象也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污染对短波通信的干扰尤为严重。
人为的电磁辐射为分两类:一类是X射线等电磁的辐射,它们能使被激发物质产生自由电子,使原子成为带电离子,此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如核设施、放射性同位素及各类放射性废物等产生的辐射,它们对人体的损伤是巨大的:另一类是射频、微波等电磁辐射,它们不会使电介质的原子产生自由电子而电离,只是通过电子能级的跃迁而吸收能量,这种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根据其辐射频率又可分为微波辐射(300-300000 MH
Z
)射频辐
射(0.1-300 MH
Z )和工频辐射(50 H
Z
或60 H
Z
)三类。
其中无线电广播、电视、
无线电通信发射台等各种射频设备的辐射,影响区域较大,已经成为电磁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
高电压设备不是电磁污染源,居民不必担心遭受电磁辐射危害
正常运行条件下的高电压设备,特别是输电线路附近所产生的辐射主要为工频电磁辐射。
根据大量的现场实测资料表明,工频电磁辐射的影响范围50 H
Z
十分有限,变电站较大的工频电场强度集中在进出线附近,其它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在2KV/m以下。
而对于输电线路而言,在离开边导线10-15m的范围以外,工频电场强度小于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推荐标准4KV/m。
近几十年来国际大电网(CIGRE)发表的大量科学证据表明,在20KV/m以下的工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因此对于居住在离开变电站或输电线路上述距离以外的居民而言,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变电站或输电线路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事实上,一些引起邻近居民争议,认为存在电磁污染的新建变电所和输电线,事后通过权威部门的实地电磁监测,不仅没有发现一例超标的情况,而且测量数据往往远远低于国家推荐的限值标准。
摘自《环境》杂志2005年9期文/杨伟利于学青监管和防护:电力设施电磁安全的双保险
霓虹闪烁、街灯通明,直插云霄的高层建筑,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车流,构成了今日的城市面孔。
在繁华的街景中,各种电力设施的身影处处可见。
无论是东京还是西雅图,强大的电网系统为公众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电力资源。
随着电磁技术生物物理学研究的深入,如何确保电磁环境的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此后又围绕此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相关科研成果为提高电磁环境系数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科学界电磁感应生物物理学研究的日益成熟,为电力设施电磁感应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关依据随着中心城区电力设施密度的加大,电力设施电磁感应和其它电磁技术作为职业卫生因素研究的内容也逐步为全球的科学界所重视,科学研究成果又为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电磁感应标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施万博士首先系统地开展了微波生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微波热效应的学说。
前苏联莫斯科工业卫生和职业病研究所从1948年开始进行关于微波工作者健康状况的研究,并在1953年开展了临床研究。
与西方国家的学者不同,前苏联科学家不仅研究微波,而且研究射频,提出了非热效应的学说。
稍后,波兰、捷克、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也陆续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工作,初步确立了微波辐射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标准。
各国通过严格的监管制度,保障标准的严格执行,从而确保电磁环境安全。
例如美国电力公司(AEP)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电磁安全意识,在具体的电力设施施工中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并且在每年的年底会向公众公布本年度的环境状况报告,接受公众的监督。
据了解,西欧一些国家同我国一样,在电力设施的选址程序上十分严格,从立项到建成使用的整个过程,都有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监管。
电力设施电磁感应防护标准均有其科学依据,电磁屏蔽效果受限于技术瓶颈
电力设施电磁辐射问题并不单单出现在我国。
据华南理工大学的周教授介绍:随着西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各种电力设施纷纷进入城市中心区,美国、英国、瑞典等一些西欧国家也同样面临着电力设施电磁感应问题。
各国应对电力设施电磁感应的措施不尽相同,但是其技术和监管措施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环境检测中心有关专家介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提高了电磁感应防护标准,但是美国一些州的防护标准是相对科学的,在国外,公众对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标准和导则给予了很高的信任度,对按照标准建设的电力设施采取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对于电力设施的屏蔽措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高压和远距离输电设备,国际上普遍采用架空的方式。
目前110千伏的短距离输电设施采用地埋的方式,也只是在一些国家的若干建设项目上采用。
即使在屏蔽措施做得较好的美国,其电力部门也只是在高压线入地方面有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而这些技术我国电力部门通过进口设备和技术等方式也能达到此水平。
现在的难点就在于大容量输送的高压线入地等屏蔽措施在技术上还存在瓶颈,高压线路入地后需要分组,在线路一定范围内不允许其他设施和线路洞穿和平行,因此就设计到土地资源规划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该专家认为入地后的后期维护也是当前的技术难题之一,从这一点来看,成本的高低根本不是关键。
在公众意识方面,该专家认为在目前科研成果的条件下,我国相关标准的指定是经过严格论证后的结果,相关部门的监管也有严格的把关程序。
电力部门从环境安全出发,采取各种屏蔽措施尽量降低电力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从科学角度来,电力设施电磁感应防护与治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电磁感应对人体健康和各种电子设备产生不良影响或危害,以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保护环境,这就要求电力部门对各种产生电磁感应的电力设备,从设计、制造到使用都要特别注意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问题,既要使用各种低电磁感应设备、或符合电磁感应产品标准的设备,又要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检查,完善其防护与治理。
记者从电力部门了解到,通过加装屏蔽网和使用屏蔽材料的方法减少辐射和噪声,在电力设施中加挂两组地线消除感应电压等,是当前电力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环境保护措施。
另外在电力设施的建设施工中也可采用电磁屏蔽装置来减少电磁感应强度和作用的范围。
这种电磁屏蔽装置一般为金属壳体时,一部分被金属壳体表面所反射,一部分在壳体内部被吸收,这样透过壳体的电磁场强度便大幅度衰减。
通过各种屏蔽措施的综合运用,电力设施电磁感应的环境影响将大大降低。
对此,公众应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看待。
大自然在给我们人类提供各种神奇自然力的同时,也要求我们用智慧去合理开发和利用,随着电磁学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新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其为人类服务的品质将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
摘自《环境》杂志2005年11期文/杨伟利于学青
走出电磁环境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