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栓塞微球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肝癌术后辅助经动脉化疗栓塞(A-TACE)的研究进展

肝癌术后辅助经动脉化疗栓塞(A-TACE)的研究进展

肝癌术后辅助经动脉化疗栓塞(A-TACE)的研究进展杨正强,符艳,邱斌,李肖(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北京100021)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死于癌症的人数达到281万人,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其中3/4的患者死于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这5种恶性肿瘤'在此 项研究报告中,肝癌全年的发病人数达46.6万,死亡人数达42. 2万%年发病人数与年死亡人数越接近,说明此种肿瘤的治疗越困难。

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计算,具体数据参考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资料'1(% (年发病人数-年死亡人数)/年发病 出一 分数, 分数由高到低排列,可以发现上述五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排列顺序是:结直肠癌(49.2%),胃癌(26.7%),食道癌(21.5%),支气管肺癌(16. 8% )及肝癌(9.4%)。

由此可得出,肝癌是这5种恶性肿瘤中最难治疗的,也可以说肝癌的防治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一观点和临床实际也是相符的。

肝癌人群的防治成效,关键在于早诊早治;早期发现能够为患者获得根治的机会。

目前 肝癌根治的方 治性切除或者肝移植。

Mrzteiro '2(早在1996年提出肝癌患者行移植术的筛选标准,也就是为大家所熟悉的米兰标准(milian criteriai):单个病灶最大径不超过5cm ,或者不超过3个病灶,每个病灶最大径不超过3cm ; 无大体可见的血管侵犯,无肝外转移。

也衍生出早期肝癌根治性切除的适应证。

此后,米兰标准也受到很多挑战,最主要的 原因是中所用的是“大体可见的血管侵犯 (macrovvsculas invvsion , macro VI )'',而 实际 上,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疗效的除了 macroVI ,还杨正强,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肿瘤的微血管侵犯(micmvvs- culas invvsion , MVI )'3( % 目前,MVI 已经被公认为肝癌外科治疗术后,一个经过验证的、有力的早期复发和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4(。

新型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脏肿瘤的初步经验

新型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脏肿瘤的初步经验
新型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脏肿瘤的初步经验
摘要】目的:观察新型载药栓塞微球(Hepasphere)治疗肝脏肿瘤的安全性及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2例肝脏肿瘤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使用Hepasphere微球栓塞,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采用mRESCIST标准,术后每月随访一次。12例肝脏肿瘤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3~69岁,中位年龄51岁。12例患者共行22次TACE。其中原发性肝癌5例,转移性肝癌7例(原发肿瘤为:结直肠癌3例,胆囊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胰腺癌1例,胃癌1例)。结果:12例患者随访7~1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月,根据mRESCIST标准,3月疾病缓解率为50%,疾病控制率为83.3%,6月疾病缓解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7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汁漏并发感染、肝脓肿、腹腔出血、肿瘤破裂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少数患者术后当天腹痛较重,需盐酸哌替啶止痛,其他患者腹痛较轻。结论:应用新型栓塞微球(Hepasphere)治疗肝脏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远期效果仍需大量病例进一步观察。
目前已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了载药微球栓塞安全可行[10],证实载药微球栓塞与传统TACE相比,术后腹痛程度比传统TACE轻,且栓塞后综合征明显较轻。本研究中患者术后大多出现轻度的栓塞后综合征。根据文献报道使用DC Bead与治疗相关的病死率为0~3.7%,造成死亡的原因有肝功能衰竭、肝破裂、肝脓肿和胆囊炎等[11]。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胆汁漏、肝脓肿、消化道出血、骨髓抑制及心脏毒性等严重并发症。
准备5瓶表柔比星,溶于20ml生理盐水。打开HepaSphere微球小瓶翻盖,向微球瓶中注入10ml表柔比星溶液。轻轻颠倒药瓶并静置10分钟。将微球和表柔比星悬液抽出。共计为20ml液体和50mg表柔比星。静置60分钟。然后混入20ml非离子型造影剂,即可使用。

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的载药及可视化研究

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的载药及可视化研究

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的载药及可视化研究李旭丰;付纪军;严立标;余宗峻;黄剑文;杨海南;黄玉刚;杜玲然【摘要】商业化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仅能负载荷正电的药物,且本身不能被X射线、CT或MRI检测,在现有的影像学设备下不可视,不利于栓塞术中监控和术后复查.该文总结了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载药及可视化方面的研究报道,介绍了前沿最新进展以及在临床研究与应用中的现状,最后提出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在载药及可视化方面将来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8(047)005【总页数】4页(P106-109)【关键词】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剂;动脉栓塞;可视化;药物载体【作者】李旭丰;付纪军;严立标;余宗峻;黄剑文;杨海南;黄玉刚;杜玲然【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1436;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1436;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1436;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1436;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1436;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1436;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1436;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靶标与临床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14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6我国肝癌发病率和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成为危及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1]。

富含血管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肝癌的90%,恶性程度最高。

动脉栓塞微球的研究进展

动脉栓塞微球的研究进展

动脉栓塞微球的研究进展作者:侯志勇黄海波王立强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第16期[摘要] 动脉栓塞是指将栓塞剂选择性地注入病变靶区供血动脉,有效阻断血流,以达到预定治疗目的的技术,治疗恶性肿瘤效果显著。

微球作为栓塞剂的治疗结果更加安全有效,它具有独特的球形外观和良好的栓塞性能,是目前最常用的栓塞剂。

现按照基质的不同对栓塞微球进行分类,对动脉栓塞微球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着重介绍了各类栓塞微球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状况,并探讨了栓塞微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介入治疗;动脉化疗栓塞;微球;生物降解[中图分类号] R318.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6-09-03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arterial embolic microspheresHOU Zhiyong1 HUANG Haibo2 WANG Liqiang21.No.211 Hospital of PLA,Harbin 150080,China;2.Beifang Hospital of PLA,Shenyang 110010,China[Abstract] Transcatheterarterial embolization is a technique which achieves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the treatment by selectively injecting embolic agents into the feeding artery of lesion area to block the blood flow,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alignant tumors.Due to the unique spherical appearance and good embolization performance,Microspheres makes the therapeutic result safe and efficancy,and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mbolic agent.This review classifies the microspher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king materials,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mbolic microspheres,especi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ir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Als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icrospheres is discussed.[Key words] Interventional therapy;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Microspheres;Biodegradation动脉栓塞术是一种重要的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术前栓塞和姑息性治疗,脏器出血,血管畸形,内科性内脏切除等方面。

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对比碘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对比碘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具有统计学意义㊂两组患者术前的Na +㊁K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A 组和B 组患者的Na +㊁K +组间效应㊁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A 组和B 组患者的Na +㊁K +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这一结果提示,LC 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一期缝合比LC 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T 管引流术后肝功能和电解质可更早恢复㊂这一结果提示,两种处理方法对肝功能的影响程度相仿㊂有研究认为,长期留置T 管可增加消化不良㊁电解质紊乱㊁窦道不愈合㊁切口感染㊁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风险㊂本研究发现,采用一期缝合治疗者的并发症率虽然绝对值低于采用放置T 管治疗者,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㊂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每组仅五十余例)产生的偏倚有关㊂今后应积累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一期缝合治疗在减少并发症方面是否更具优势㊂综上所述,LC 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一期缝合与LC 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T 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㊁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患者的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前者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炎症反应程度更低的优势,因此,对于适合的患者,应大力推广这一术式,以利更多患者加速康复㊂ʌ参考文献ɔ[1]㊀张男男,吴钢,周远航,等.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21,33(7):396-400,406.[2]㊀詹志林,包长军,唐慧鹏,等.免支架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临床经验及技术改进65例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5):1737-1739.[3]㊀魏耕富,马智,权力,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㊁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J ].临床误诊误治,2020,33(6):52-56.[4]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56-161.[5]㊀Mohammed AO ,Alaa AR ,Marwa parative study ofthree common bile duct closure techniques after choledocho-lithotomy :safety and efficacy [J ].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2022,407(5):1805-1815.[6]㊀顾越雷,郭德凯,李镇伽,等.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比较[J ].临床外科杂志,2021,29(7):622-625.[7]㊀刘振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J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1,10(2):228.[8]㊀任秀华,杨艳英,曾新桃,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患者血清IL -1β㊁IL -6㊁TNF -α水平与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相关性[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11):85-90.[9]㊀宁小晶,殷毅,李鹏,等.血清炎症因子及应激指标与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近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3):330-332.[10]㊀韩卓兴,林晖,段世刚,等.SpyGlassDS 系统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作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61(9):94-100.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12-2049-06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对比碘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梁㊀黎1,㊀丁文彬1,㊀徐管梅1,㊀钱㊀静2,㊀江晓冬1,㊀王玲玲1(1.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㊀江苏㊀南通㊀226006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㊀江苏㊀南通㊀226006)ʌ摘㊀要ɔ目的:分析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 -TACE )对比常规经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 )在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价值㊂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92例实施DEB -TACE 术(纳入DEB -TACE 组),125例实施cTACE 术(纳入cTACE 组),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㊂结果:DEB -TACE 组术后1个月疾病缓解率高于cTACE 组,手术前后TBIL ㊁ALT ㊁AST ㊁AFP 差值大于cTACE 组,术后呕吐反应严重程度轻于cTACE 组,9402ʌ基金项目ɔ江苏省2020年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200192);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肿瘤介入科研基金 ,(编号:XM_2018_011_0006_01)ʌ通讯作者ɔ王玲玲预后1年生存率高于cTACE组(P<0.05)㊂结论: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更优,且并发症更少㊁安全性更高㊂ʌ关键词ɔ㊀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㊀经动脉化疗栓塞术;㊀肝㊀癌;㊀中晚期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12.021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Analysis of Drug-Eluting Microsphere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mediate to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ANG Li,DING Wenbin,XU Guanmei,et al(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Nantong226006,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rug-eluting microsphere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TACE)in inter-mediate to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to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2018to March2021.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with92cases undergoing DEB-TACE(included in the DEB-TACE group)and125cases undergoing cTACE(included in the cTACE group).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disease remission rate in the DEB-TAC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TACE group at1month after surgery.The differences in TBIL,ALT,AST,and AFP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were greater in the DEB-TACE group than in the cTACE group.The severity of post-operative vomiting was lower in the DEB-TACE group than in the cTACE group.The one-year survival rate was higher in the DEB-TACE group than in the cTACE group(P<0.05).Conclusion:DEB-TACE treat-ment is more effective for intermediate to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with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higher safety.ʌKey wordsɔ㊀Drug-eluting bead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㊀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㊀Liver cancer;㊀Middle-to-advanced stage㊀㊀肝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此时传统手术切除㊁射频消融和肝移植等治疗手段的适应症相对较少[1]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非手术治疗手段,其通过动脉插管,在肿瘤血供丰富的动脉内注射化疗药物,然后通过栓塞肿瘤动脉,使化疗药物在肿瘤内长时间停留,提高肿瘤细胞杀伤效果[2]㊂然而,常规TACE治疗存在化疗药物浓度不均㊁肝功能损伤㊁病情进展速度加快等问题㊂近年来,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rug-eluting bead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作为TACE的改进技术,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3]㊂DEB-TACE是将化疗药物载入特殊的微球中,经动脉插管直接注射至肿瘤血管,利用微球的特性让化疗药物在肿瘤内更均匀㊁更持久地分布,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㊂然而, DEB-TACE与常规TACE(cTACE)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尚需进一步研究㊂本文旨在对比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中晚期肝癌患者接受DEB-TACE和cTACE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详述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对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92例实施DEB-TACE术(纳入DEB-TACE组),125例实施cTACE术(纳入cTACE组)㊂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4],肝癌巴塞罗那(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分期B或C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 B级;在我院接受DEB-TACE术(DEB-TACE组)或cTACE术(cTACE组)治疗;初诊患者,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完整㊂排除标准:预计生存期<3个月;确诊时已存在门静脉或肝静脉转移者;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㊁严重腹水㊁门静脉主干完全栓塞者;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㊂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0502表1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xʃs,n (%)]一般资料DEB -TACE 组(n =92)cTACE 组(n =125)χ2/t P 性别男79(85.87)106(84.80)0.0480.826女13(14.23)19(15.20)年龄(岁)52.65ʃ8.0652.11ʃ9.140.4520.652BCLC 分期B 期59(64.13)82(65.60)0.0500.823C 期33(35.87)43(34.40)Child -Pugh 分级A 级74(80.43)101(80.80)0.0050.946B 级18(19.57)24(19.20)肿瘤最大直径(cm )9.29ʃ2.849.16ʃ2.950.3260.7451.2㊀治疗方法:均采用改良Seldinger 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行常规腹腔肝动脉㊁肝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肿瘤供血动脉,采用同轴导管法将2.7F Progreat 微导管(日本Terumo )超选择性置入肿瘤供血动脉,通过导管注射栓塞剂㊁化疗药物㊂DEB -TACE 组注药方法:打开载药微球(苏州恒瑞伽俐生物科技)瓶盖,采用20mL 注射器抽取300μL 微球,静置5min 后将上层清液推出;根据肿瘤体积情况,将50~60mg 吡柔比星溶解至3mL 5%葡萄糖溶液中,并采用注射器抽出;将装有化疗药物的注射器通过三通阀连接到含有载药微球的另一注射器上,注射含化疗药物的溶液,同时缓慢回拉含微球的注射器,将化疗药与微球在20mL 的注射器中充分混合,倒置注射器,持续30min ,期间每5min 摇匀一次,以确保药物和微球均匀混合;微球均匀吸附化疗药后,采用脉冲式注射法,将载药微球混悬液缓慢推入血管,边栓塞边造影,直至肿瘤供血血管内造影剂滞留㊂cTACE 组注药方法:根据肿瘤体积情况,将50~60mg 吡柔比星与10~20mg 碘化油混合乳化后进行栓塞,栓塞操作同上㊂1.3㊀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病变完全消失并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病变直径综合缩小30%以上并持续4周以上;稳定:病变直径的总和有所减少但未达到部分缓解的标准,或者有所增加但未达到病情进展的标准;进展:病变直径总和增加20%以上,或出现新的病变㊂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为疾病控制,计算疾病控制率㊂疾病缓解率=(完全缓解的患者例数+部分缓解的患者例数)/总的患者例数ˑ100%㊂②生化指标: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 )㊁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㊁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 )水平㊂TBIL 检测试剂盒来自日本日立,ALT ㊁AST 检测试剂来自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AFP 检测试剂盒来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㊂③并发症:统计术后有无发热及疼痛㊁呕吐反应的发生频次与程度㊂疼痛评分:咳嗽时无痛感为0级;咳嗽时有痛感㊁深呼吸时无痛感为1级;深呼吸时有痛感㊁安静时无痛感为2级;安静时有轻微痛感为3级;安静时有强烈痛感为4级[5]㊂呕吐反应评分:无恶心感为0级;有轻微恶心感为1级;有较强恶心感为2级;呕吐为3级[6]㊂④生存情况:统计术后3个月㊁6个月㊁1年生存率㊂1.4㊀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 -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 -rank 检验比较两组生存情况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DEB -TACE 组疾病缓解率高于cTACE 组(P<0.05),见表2㊂1502表2㊀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例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疾病控制疾病缓解DEB-TACE组9220(21.74)51(55.43)4(4.35)75(81.52)71(77.17) cTACE组12512(9.60)68(54.40)16(12.8096(76.80)80(64.00)χ20.707 4.346P0.4000.0372.2㊀血清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术前TBIL㊁ALT㊁AST㊁AF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TBIL㊁ALT㊁AST㊁AFP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DEB-TACE组手术前后差值均大于cTACE组(P<0.05),见表3㊂表3㊀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xʃs)组别例数TBIL(μmoL/L)术前㊀㊀㊀㊀㊀术后㊀㊀㊀㊀㊀差值ALT(U/L)术前㊀㊀㊀㊀㊀术后㊀㊀㊀㊀㊀差值DEB-TACE组9215.12ʃ2.1312.21ʃ1.20∗ 2.91ʃ1.6640.45ʃ7.6724.80ʃ5.02∗15.65ʃ6.32 cTACE组12515.04ʃ2.4913.39ʃ1.25∗ 1.65ʃ1.8739.97ʃ6.4129.68ʃ5.55∗10.29ʃ5.98 t0.248 5.1410.501 6.393 P0.804<0.0010.617<0.001组别例数AST(U/L)术前㊀㊀㊀㊀㊀术后㊀㊀㊀㊀㊀差值AFP(μg/L)术前㊀㊀㊀㊀㊀术后㊀㊀㊀㊀㊀差值DEB-TACE组9246.02ʃ5.0831.13ʃ3.89∗14.89ʃ4.481072.80ʃ187.6865.28ʃ11.49∗1007.52ʃ99.08 cTACE组12546.14ʃ5.6434.30ʃ4.02∗11.84ʃ4.831053.45ʃ229.0674.33ʃ17.32∗979.12ʃ101.37 t 1.161 4.7390.663 2.059 P0.872<0.0010.5080.041㊀㊀注:∗与术前比较,P<0.052.3㊀并发症比较:两组发热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B-TACE组术后呕吐反应严重程度轻于cTACE组(P<0.05),见表4㊂表4㊀并发症比较n(%)并发症DEB-TACE组(n=92)cTACE组(n=125)χ2/Z P发热21(22.83)30(24.00)0.0410.840疼痛评级01(1.09)0(0.00) 1.6880.09119(9.78)4(3.20)227(29.38)35(28.00)2502349(53.26)75(60.00)46(6.52)11(8.80)呕吐反应评级027(29.35)8(6.40) 6.939<0.001142(45.65)29(23.20)222(23.91)72(57.60)31(1.09)16(12.80)2.4㊀生存情况比较:Kaplan -Meier 法生存分析显示,DEB -TACE 组术后生存率高于cTACE 组(P =0.005),见图1㊂图1㊀生存曲线3㊀讨㊀论原发性肝癌具有进展迅速㊁侵袭性强的特点,中晚期肝癌自然病程进展较快,实施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低,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局限,仍需大力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状况㊂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属微创治疗方法,利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和化疗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可使肿瘤内局部化疗药浓度高出全身给药的200倍,与全身经脉化疗相比,大大减少了副作用㊂在栓塞供血动脉及局部高浓度化疗药物的作用下,肿瘤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对于措施外科手术切除时机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而言,可有效延长生存期㊂cTACE 利用碘化油作为栓塞剂,其对肝脏细胞具有高选择性,有助于把化疗药物传送到靶部位,但其也存在一定缺陷,病灶处的碘化油可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消失,久之血管再通,并建立新的侧支循环,肿瘤继续生长或形成新的病灶,导致病情进展㊂针对cTACE 的上述局限性,近年来的研究在寻找新的药物载体方面做了很多探索[7]㊂DEB -TACE 采用的载药微球,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基底,将化疗药物封装成微小粒子,这样的设计既能保护化疗药物免于在体内失效,又能增强其对于靶向组织的亲和性,药物能更有效地集中于病变组织,被其主动吞噬,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影响㊂载药微球与靶组织结合后,以缓慢㊁持续㊁可控的方式释放药物,使化疗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并进一步降低全身药物浓度,减少化疗相关并发症㊂王忠等[8]的研究应用国产CalliSpheres 载药微球治疗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短期总缓解率为80.00%,谢璇丞等[9]的研究采用载药微球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疾病控制率为87.80%㊂另有报道采用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Child -Pugh A 级肝癌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8.23%[10]㊂本研究结果显示,DEB -TACE 组术后1个月疾病控制率㊁疾病缓解率分别为81.52%㊁77.17%,分别高于cTACE 组的76.80%㊁57.60%,与上述报道基本吻合,证实DEB -TACE 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疗效确切㊂本研究使用的载药微球是由聚乙烯醇精制而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在体内稳定存在而不被组织吸收,也不会导致微血管阻塞,通过超选择性的介入技术些微球能够高度精确地栓塞目标血管,实现对病变区域的有效靶向㊂栓塞治疗后,部分碘化油混合药物进入正常肝组织,短时间内可能形成肝损伤,而载药微球负载药物受到微球引力的作用,不易脱离靶组织,因此对周围正常肝组织损伤更小㊂除此之外,碘化油可经肝窦进入门静脉及末梢动脉,在肝组织中沉积,导致肝功能受损,而载药微球最小直径仅为100μm ,不易经肝窦形成异位栓塞,故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肝功能㊂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个月TBIL ㊁ALT ㊁AST ㊁AFP 均较术前降低,且DEB -TACE 组低于cTACE 组,证实DEB -TACE 术后肝功能恢复更佳㊂除了肝功能损伤之外,TACE 术后常见栓塞后综合征,如发热㊁疼痛㊁呕吐等,发热㊁疼痛主要是栓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所引发,呕吐主要由化疗药物刺激引起㊂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后发热发生率及疼痛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EB -TACE 组术后呕吐反应严重程度轻于cTACE 组,提示DEB -TACE 与cTACE 相比,3502可降低化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更佳㊂随访发现,本研究DEB-TACE组㊁cTACE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51.09㊁24.80%,低于既往报道相关数据[11],考虑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纳入病例数较少,导致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且BCLC分期为C 期的患者肝功能已较差,预后不佳㊂DEB-TACE组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cTACE组,PFS长于cTACE组,表明DEB-TACE可提高患者生存率㊂笔者总结,DEB-TACE具有栓塞更彻底㊁化疗药物用量更少㊁作用时间的优势㊂在DEB-TACE治疗方案下,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恶化,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明显优于cTACE㊂然而,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并且参与者的追踪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尚未能提供远期生存率的比较证据㊂在未来,我们还需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优化研究设计,以获取更具客观性和全面性的研究结论㊂ʌ参考文献ɔ[1]㊀王砚亮,宋威,卞益同,等.CalliSpheres载药微球与常规TACE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0,11(9):1853-1859.[2]㊀蒋成胜,俞广进,熊奇如.DEB-TACE与c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20,28(1):17-21. [3]㊀曹国洪,王凯,李佳琪,等.CalliSpheres^(R)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8,15(1):42-46. [4]㊀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J].肿瘤,2009,029(4):295-304.[5]㊀Robertson D M,Cahir N,Burger H G,et al.Inhibin forms inserum from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s[J].Clinical Endocrinology,2010,50(3):381-386. [6]㊀Wilcken D,Gupta V J.Sulphr containing amino acids inchronic renal failur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omocystineand cysteine-homocysteine mixed disulphide[J].European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0,9(4):301-307.[7]㊀曹耿飞,张海潇,顾俊鹏,等.载药微球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安全性和疗效[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1,10(1):255-259.[8]㊀王忠,刘启榆,杨伟,等.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DEB-TACE治疗无法手术肝癌的临床价值[J].肝脏,2019,24(7):767-770.[9]㊀蔡争,宋建涛,甄文瑞,等.MRI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外周血CD4+/CD8+比值预测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栓塞介入治疗晚期肝癌疗效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23,38(1): 84-88.[10]㊀Lee I J,Lee J H,Yun B L,et al.Effectiveness of drug-elu-ting bea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ld-Pugh class A patients[J].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2019,11(14):224-228.[11]㊀Andreozzi G,Lorenzoni V,Bargellini I,et al.PCN93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DEB-TACE compared to lipiodol-TACE as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HCC-sci-ence direct[J].Value in Health,2020,23(11):279-282.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12-2054-06YKL-40水平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的意义研究何㊀芸,㊀刘㊀霖,㊀韩瑞萍,㊀戴㊀伟,㊀吴艳霞(湖北省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㊀湖北㊀武汉㊀430022)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以及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水平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风险的意义㊂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选择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50例COPD患者(女性38例,男性112例)和15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㊂ELISA法测定血清YKL-40㊁CXCL9水平,计算住院时间㊂本次住院治疗后1年内追踪COPD急性加重次数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COPD病例中血清YKL-40水平显著升高(22.23ʃ15.35ng/mL vs63.96ʃ13. 66ng/mL,t=24.79,P<0.0001),而CXCL9水平无显著变化(17.92ʃ9.01ng/mL vs19.29ʃ9.84ng/mL,t =1.26,P=0.210)㊂血清YKL-40随着COPD病例的GOLD分级升高而升高(1-2级:51.82ʃ12.82ng/ mL;3级:63.26ʃ4.59ng/mL;4级:76.86ʃ7.59ng/mL,F=96.92,P<0.0001)㊂与mMRC评分ɤ2的4502ʌ基金项目ɔ湖北省卫生健康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210836)ʌ通讯作者ɔ吴艳霞。

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微球超选择动脉栓塞疗效分析

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微球超选择动脉栓塞疗效分析

比较无差异(χ2=2.19,P >0.05)。

但PPROM<33孕周的I 组早产儿死亡率为40.00%,II 组早产儿死亡率为7.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30,0.01<P <0.05)。

孕周>33周PPROM 的孕妇I 组有1例早产儿死亡,II 组早产儿无死亡,两组比较无差异(χ2=1.48,P >0.05)。

早产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差异(χ2=3.03,P >0.05)。

见表1。

2.3感染与胎盘粘连Ⅰ组孕妇无临床感染,Ⅱ组孕妇在期待治疗期间发现亚临床感染12例(WBC >15×109/L ,CR P (+)),即停止保胎治疗,终止妊娠。

分娩时共发现20例有胎盘粘连,Ⅰ组1例,Ⅱ组16例,遂行清宫术。

两组临床感染发生率比较:χ2=6.17,0.01<P <0.05,胎盘粘连比较:χ2=6.13,0.01<P <0.05,有显著差异。

3讨论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早产的首要原因,在所有妊娠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0%[2]。

胎膜早破原因不明,目前认为其常见因素有:生死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感染引导起胎膜炎;羊膜腔压力增高;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导致胎膜受力不均等[3]。

由于我区地处偏远地区,高寒、干燥、低氧,少数民族居多,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差,妇科疾病高发,孕妇不行孕前检查,孕期检查不及时,故阴道炎引起的感染性胎膜早破较多,加之高原地区的低氧状态,使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导致相同孕龄的新生儿出生时低体重较其他地区低。

所以适当的延长孕周及促进胎肺成熟对西北高原地区胎膜早破早产儿变得尤为重要。

胎膜早破孕妇由于失去胎膜的保护屏障,羊水自净能力减退、免疫力下降,阴道微生物性感染更易获得,有研究显示孕妇就诊时间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PPROM 发生12h 内就诊,尤其是2h 内就诊,孕妇宫内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围生儿NRDS 、死亡及感染发生率可明显降低[4]。

本资料进一步显示,两组临床感染发生率,胎盘粘连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期待治疗会进一步加重感染。

Embosphere微球动脉内栓塞治疗大咯血临床效果研究

Embosphere微球动脉内栓塞治疗大咯血临床效果研究

b o l i z a t i o n t h e b l e e d i n g w a s i m m e d i a t e l y s t o p p e d i n 3 0 p a t i e n t s ( 7 9 %) , a n d m a r k e d l y r e d u c e d i n 8 p a t i e n t s ( 2 1 %) , w h i c h
No . 1 P 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 J i a n g s u 2 2 4 0 0 6 .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s s e s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i n t e r a r t e r y e m b o l i z a t i o n t h e r a p y w i t h E mb o s p h e r e m i —
w e r e u s e d t o e mb o l i z e p r o x i ma l b l e e d i n g a  ̄ e l T . Af t e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k e p t u n d e r c l o s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f o r t h e c l i n i c a l r e s u l t s a n d c o mp l i c a t i o n s . Re s u l t s T h e t e c h n i c a l s u c c e s s w a s a c h i e v e d i n a l l t h e 3 8 c a s e s . Af t e r t h e e m—

载药微球在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载药微球在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关于 有 效 剂 量, 体 外 研 究 提 示[7] 局 部 阿 霉 素 浓 度 0.97 μmol /L可抑制 50% 的肝癌细胞增殖; 局部药物浓度 3.06 μmol /L 可诱导 50%的肝癌细胞死亡。 Namur 等[8] 观 察了 6 例行 DC-Beads 栓塞后行肝移植患者离体肝脏的药物 分布,用药 8 h 后肝脏局部药物浓度达 5.0 μmol /L,9 ~14 d (2.10 μmol /L) 仍可发挥抑制效应,提示 DEBs 能够使化疗 药物在局部发挥抗肿瘤效应。
5 -Fu
DEB 均优 于 cTACE, 大肝癌 ( >5 cm) 或 多结节型 获益明显
20 mg 阿霉素
ORR:22.7% 总生存 比 22.7% 差异有 SD:68.2% 统计学 比 31.8% 意义 OS:21.7 比 13.8 d
Ferrer Puchol 2011 [20] b
DEB-TACE 未知 (47) cTACE( 25 )
14 /2 /0 14 /0 /0
Song 2012 [12] a
DEB-TACE 未知 (60) cTACE( 69 )
27 /33 /0 28 /41 /0
56 /4 /0 62 /6 /0
Recchia 2012 [23] b
DEB-TACE 14 /21 /0
(35)
24 /46 /0
cTACE( 70 )
DOI:10.3760 /cma.j.issn.0376-2491.2016.07.023 基金项目:国家“ 十二五” 支撑 计划( 2012BAI15B06 ) ;国家自然 科学 基 金 ( 81471761, 81501568 ) ; 天 津 市 抗 癌 重 大 专 项 攻 关 计划(12ZCDZSY20300) ; 天 津 市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重 点 项 目

经肝动脉放疗性栓塞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经肝动脉放疗性栓塞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经肝动脉放疗性栓塞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于海鹏;郭志;杨雪玲;司同国;刘长富;张炜浩;徐彦【摘要】经肝动脉放疗性栓塞(TARE)是经过肝动脉途径,将放射性核素微球灌注进入肝癌病灶中,通过微球所携带的核素释放电离辐射治疗肝癌,其是近年来血管内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放射性微球的治疗原理和特点、TARE疗效评价方法和治疗时间、TARE的临床疗效分析、TARE的并发症、放射性微球研发和TARE 临床研究及TARE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42)003【总页数】4页(P626-629)【关键词】肝动脉放疗性栓塞;放射性微球;肝肿瘤【作者】于海鹏;郭志;杨雪玲;司同国;刘长富;张炜浩;徐彦【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位于全球最常见肿瘤的第5 位[1],约85%的HCC 由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

我国HCC患者最常见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由于我国患者诊断为HCC时多分期较晚,仅有15%的HCC患者可行外科根治性治疗。

211098354_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后二线追加卡瑞利珠单抗

211098354_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后二线追加卡瑞利珠单抗

438临床肝胆病杂志第39卷第4期2023年4月 JClinHepatol,Vol.39No.4,Apr.2023%&' 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3.04.014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后二线追加卡瑞利珠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张延藏,王满周,韩新巍,段旭华,任建庄,李 浩,王文辉,许文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郑州450052通信作者:王满周,manzhouwang@126.com(ORCID:0000-0003-3685-4801)摘要:目的 分析在载药栓塞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癌后,二线追加卡瑞利珠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9例二线追加卡瑞利珠单抗的肝癌患者资料。

主要观察终点是使用卡瑞利珠单抗后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

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曲线,基线特征亚组分层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并随访了89例患者。

随访至2021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中位OS为17.0(95%CI:15.3~18.7)个月,中位PFS为7.0(95%CI:6.2~7.8)个月。

不同ECOG-PS、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侵犯、进展模式、DTACE次数、口服阿帕替尼时长和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时长的患者OS及PFS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

应用卡瑞利珠单抗后3个月与6个月ORR分别为39.3%和22.4%,DCR分别为80.9%和54.1%。

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TACE次数为3~4、1~2比0次的患者显著改善中位OS[22.0(95%CI:21.1~22 9)个月vs17.0(95%CI:15.8~18.2)个月vs10.0(95%CI:7.0~13.0)个月,χ2=31.423,P<0.001]与PFS[10.0(95%CI:7.0~13.0)个月vs7.0(95%CI:6.2~7.8)个月vs3.0(95%CI:1.9~4.1)个月,χ2=20.741,P<0 001];阿帕替尼应用时长>4个月比≤4个月的患者显著改善中位OS[21.0(95%CI:19.1~22.9)个月vs14.0(95%CI:10.4~17.6)个月,χ2=19.399,P<0.001]与PFS[9.0(95%CI:7.3~10.7)个月vs5.0(95%CI:4.0~6 0)个月,χ2=27.733,P<0 001];卡瑞利珠单抗应用时长>5个月比≤5个月的患者显著改善中位OS[22.0(95%CI:20.2~23.8)个月vs13 0(95%CI:9.3~16.7)个月,χ2=22.336,P<0.001]与PFS[9.0(95%CI:7.0~11.0)个月vs5.0(95%CI:4.1~5.9)个月,χ2=26.141,P<0.001]。

带药微球缓释栓塞制剂的研究现状

带药微球缓释栓塞制剂的研究现状

() 4 聚乳酸 微球 : 聚乳酸 是合 成降 解性 高分 子 药物 载 体材 料, 具有无毒性 、 可控制生物 降解 、 原料 易得、 物相容性 较好等 生
优点 , 在人体 内最终代谢 为水 和二 氧化 碳 , hn Z ag等 实 验用 聚 乳酸微球加载 氯诺昔康 体外 药物释放可以延长至 3 。 2d ( ) 聚糖微 球 : 聚糖是 由甲壳素脱 乙酰化后 制得 的一 种 5壳 壳 天然 可生 物降解 的聚 阳离子 多糖 , 具有 良好 的物理 化学 特性 和 生物相容性。Z ag " 制备 的阿魏 酸壳 聚糖 脂 质微球 试验 显 hn 等 示 ,2h阿魏酸释放 3 .3 , 1 2 3 % 比对 照组 效果 好 , 具有 良好持 续 的
张虎 , 史本涛 , 邓小林 , V L病的基 因及临床研 究进展 [/ D] 中华临床 医师杂志 : 等. H JC . 电子版 ,02,( 3 :6 237 2 1 6 1 )3 7 -6 4
带 药微 球 缓 释栓 塞 制 剂 的研 究 现状
石拯 拯 敖 国 昆
材料来 源广 , 成本低 , 无抗 原性 。瑞典 Sa e kn 大学 S ̄ss jr 等 对 e
酸钠微球 实验组 、 海藻酸钠微球实验组 相 比对 照组 , 子宫动 脉 在 栓塞 治疗后子 宫重 量、 子宫系数 、 宫颈最大 直径 、 宫角最 大直径 、 肌瘤结节 数 目明显下降和减少。 2 .非生物 降解类微球 : 非生 物降解类 微球 的基质 材料 主要 有乙基纤 维素 、 乙烯醇 、 聚 聚丙交酯等 。
物相容性 , 天然可降解 。海藻 酸钠微 球与 明胶 海绵介 入栓 塞支 气管动脉治疗急性 肺结核 大咯 血的 临床研 究 比较 中表 明 , 海藻 酸钠微球 的作用更稳定 、 持久、 有效 J 。雷呈志 在达 那唑海藻 酸钠微球用于子宫 动脉栓 塞术 基础研 究结 果显 示 , 达那 唑海 藻

长效生物可降解微球的研究进展

长效生物可降解微球的研究进展

长效生物可降解注射微球的 研究进展沈阳药科大学毛世瑞沈阳药科大学 2008 年1月研究趋势:缓控释给药系统• 口服 • 透皮 • 非肠释药系统(Parenteral depot system,简称PDS)– 植入体 – 微球沈阳药科大学微球概述• 微球:是药物溶解或分散于聚合物基体中形成 的微小球状实体,粒径 1 to 250 µm ( ideally < 125 µm in diameter).• 微球为内相固化的实体微粒,多数产品为冻干固 体粉末,其稳定性较脂质体、复乳等微粒体系好。

• 微球作为药物载体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如注射、 鼻腔、口服给药等。

通过混悬后进行皮下或肌 肉注射给药。

沈阳药科大学长效注射微球的优点• 可在几周或几个月时间内以一定速率释放 药物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并 且能降低血药浓度的波动,达到长效、缓 释目的;• 减少药物刺激,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 提高药物稳定性; • 给药方便,只需单次注射; • 避免植入剂的缺陷; • 对特定器官和组织具有良好的靶向性; • 在恶性肿瘤的介入化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选择• 日剂量小的药物 • 微球的释药模式与药物的临床需求应基本吻合 • 微球中药物的包封率高 • 释药时突释作用小, 释药模式恒定,释药时间满足要求沈阳药科大学国外注射用微球市场•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批准了8种微球剂 型药品,除利培酮为小分子化学药物外,其余均为 多肽类药物。

• 在多肽缓释微球中,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及 类似物是研究最为成功的品种。

• 曲普瑞林是LHRH激动剂类似物,其PLGA微球由 法国Ipsen公司开发,1986年上市,可缓释1个月, 是第一个多肽微球产品。

• 亮丙瑞林也是LHRH激动剂类似物,生物活性为 LHRH的15倍。

其缓释1个月的微球注射剂由日本 武田化学制药公司开发,于1989年进入美国市场。

经桡动脉入路的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经桡动脉入路的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9月上第21卷第25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张烈枫(1985.12—),男,汉族,贵州毕节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医学。

经桡动脉入路的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张烈枫(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的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BP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

对照组予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组予以桡动脉入路的PAE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尿道功能、性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术前尿道功能、性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最大尿流速高于术前,残余尿量、IPSS评分低于术前,且对照组IIEF-5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最大尿流速、IIEF-5评分为(25.78±2.62)mL/s、(21.81±1.62)分,高于对照组的(23.41±2.54)mL/s、(19.45±1.42)分,残余尿量、IPSS 评分为(10.41±1.24)mL、(8.75±1.23)分,低于对照组的(13.28±1.27)mL、(10.0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为(84.72±6.55)分、(86.53±6.43)分、(90.23±4.27)分、(91.51±4.1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7.58±6.24)分、(80.04±6.34)分、(82.41±5.16)分、(83.45±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5例行桡动脉入路PAE 治疗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100%(25/25)。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可载药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可载药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可载药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聚乙烯醇(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选出142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入微球组和碘油组,微球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术治疗,碘油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碘油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

结果:微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71%,明显高于碘油组治疗有效率55.56%,P<0.05;两组的发热、肝区疼痛、胃肠道不适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肿瘤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1个月,微球组患者的AFP阳性率和血清AFP浓度均低于碘油组,P<0.05。

结论:聚乙烯醇栓塞可载药微球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疗效确切,促进肿瘤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碘油栓塞;中晚期肝癌我国每年新发的肝癌患者约有40万,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

近年来,随着介入疗法的发展进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逐渐成为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传统的TACE疗法中选用的载体为碘油,其与化疗药物混合乳剂的稳定性差,化疗药物易分离扩散到外周循环,导致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2-3]。

Callispheres是一种新型的可载药微球材料,其逐渐替代传统的碘油或是明胶海绵,本研究就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介入疗法与碘油栓塞介入治疗展开对照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4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无法行手术切除肝癌,肝功能Child分级为A级或B级,预计生存期在6个月以上;排除近1年接受过其他肝脏肿瘤治疗方法的患者,排除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失访患者。

栓塞微球在肝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栓塞微球在肝癌治疗中的新进展

栓塞微球在肝癌治疗中的新进展郭银锋,郑绚,杜玲然•(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广东广州511436)摘要: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其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被认为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姑息性治疗的首选疗法。

而检塞微球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栓塞系统,具有精准化、人性化、多学科协作的特点,并且在疗效、安全性方面优于常规的栓塞剂。

因此,本综述先阐述了肝癌现状与治疗,其次概括了栓塞微球常见的合成材料、制备工艺以及质量评价,最后总结了近年来栓塞微球包括栽药微球、可视化微球、放射性微球等在肝癌治疗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栓塞微球中图分类号:R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29X( 2021 )04-0251-04Doi : 10.12048/j. issn. 1674-229X.2021.04.002New Progress of Embolic Micros pheres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CarcinomaG U O Yinfeng,ZHENG Xuan,DU Lingran(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36, China)ABSTRACT :Hepatic carcinom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China.The current treatment mainly includes surgical treatment and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mong which TAC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preferred palliat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stage hepatic carcinoma. As a new type of drug delivery and embolization system, embolic microspher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sion, humanization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and thu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embolic agents in terms of efficacy and safety. Therefore, this review initially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patic carcinoma and its treatment principles, then generalizes the common synthetic material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embolic microspheres,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results of embolic microspheres, including drug-loaded microspheres, visualized microspheres, and radioactive microspheres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carcinoma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hepatic carcinoma;TACE;embolic microspheres肝癌作为全球高致死率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 人类健康。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摘要】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是一种新兴的肝癌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载入微球中直接输送到肿瘤部位,实现局部治疗。

本文从原理、应用、临床效果、副作用和研究进展等方面综述了载药微球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研究显示,这种方法可以减小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一些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和肝内出血也需要引起重视。

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在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减少副作用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临床效果、副作用、研究进展、综述、未来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肝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但这些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效果不佳。

在临床实践中,载药微球栓塞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和副作用情况。

通过对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综合分析目前的研究进展,总结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为此,本研究将对已有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载药微球栓塞在不同阶段肝癌患者中的疗效表现,关注其对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促进肝癌治疗的规范化和精准化。

2. 正文2.1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原理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原理是基于肝癌组织对血供的依赖性更强,通过向肝动脉内注入负载抗肿瘤药物的微球,实现对肿瘤局部化疗。

载药微球的直径通常在20-50μm之间,可以在肝动静脉瘘或毛细血管网络中产生持久的栓塞效果,限制了药物的分布在肿瘤附近,降低了对正常肝组织的毒性作用。

肝癌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肝癌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肝癌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肝癌隐匿性较强,通常患者被诊断时,大多已发展成中晚期肝癌。

TACE,即经导管肝内动脉栓塞化疗术,其具有较多优点,包括治疗效果好、创伤小、适应症广等,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中。

不过TACE术后会存在一定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

基于此,本文针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患者护理做出以下综述。

关键词:肝癌患者;TACE手术;栓塞综合征;护理进展肝癌属于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处于全球发病率的一般,肝细胞癌在原发性肝癌中较为常见,占总人数的85%~90%。

现阶段,TACE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肝癌治疗方法,不过通过该手术治疗后,较易出现肝癌栓塞综合征,常表现为发热、腹痛、胃肠道反应等,进而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1],并且还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证的发生概率,缓解患者痛苦。

1肝癌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概述现阶段,虽然没有明确的概念定义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不过其相关概念及内容在不断发展。

一些学者将栓塞部位不适或疼痛、发热、短时间内实验室指标异常统称为栓塞后综合征[2]。

21世纪初期,栓塞综合征涵盖发热、胃肠道反应、部分生理指标异常、腹痛等。

当前,导致TACE术后栓塞的原因尚不清晰,常见说法为非靶血管栓塞、栓塞后局部组织缺血导致,而出现肝癌栓塞综合征后,会对患者预后产生较大影响,如何进行预防及有效护理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2肝癌TACE术后并发栓塞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2.1术前预防通常情况下,肝癌患者之所以会在TACE术后出现发热问题,主要是因为肝瘤组织缺血导致,少数患者发热是因为感染导致,因此,术前无需进行抗生素治疗。

为缓解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症状,达到抗炎效果,可在术前半小时,使用盐酸托烷司琼。

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并通过呼吸训练的方式,对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进行缓解,还会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腹痛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84984 984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 hi nese M edi ci ne M oder nD i st ance Educat i on of C hi na第6卷第08期2008年08月动脉栓塞是通过插入动脉的导管将栓塞物输到靶组织或靶器官的医疗技术。

栓塞的目的是阻断对靶区的血供和营养。

若靶组织为肿瘤,则可使靶区的肿瘤细胞缺血坏死。

如栓塞制剂含有抗肿瘤药物,则具有栓塞和靶向性化疗的双重作用。

人们对动栓制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1,2]。

经研究报道的除微球外,还有微囊、脂质体等。

栓塞性微球一般较大,视栓塞部位不同,大小可由30~800μm不等[3]。

本文主要就动栓微球的原理与应用、分类等作一综述。

1动脉栓塞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动脉栓塞在临床上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已用多年,微球制剂作为介入疗法中的动栓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尤其肝动脉栓塞是目前治疗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疗法。

将微球制剂经超选择动脉导管输入,使之栓塞在肝癌邻近的肝动脉内,闭锁肿瘤血管,切断肿瘤细胞的供养。

可栓塞至小动脉(直径小于100μm)水平,栓塞后可使肝动脉血流减少80%~100%,而且很少引起侧支循环,可导致肝癌组织缺血、缺氧最后坏死[4]。

另一方面,由于微球中抗癌药在栓塞部位逐步释放,可使药物在肿瘤组织中保持较高的浓度和较长的作用时间,从而可提高疗效,降低对其它器官的毒副作用,并且不会产生肝功能衰竭。

除了治疗肝癌外,微球还可治疗肾癌、胃癌、头颈部肿瘤、子宫肌瘤、膀胱癌等。

2动脉栓塞在止血方面的应用 介入栓塞止血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一些急性出血患者,利用内科手段达不到止血目的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又复发出血的患者,动脉栓塞是唯一可选的途径。

在动脉照影下确定出血动脉,然后作超选择靶动脉插管,用栓塞材料或微球制剂栓塞小动脉,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

文献报道动脉栓塞在产后大出血、喀血、外伤性脾破裂、消化道溃疡出血、膀胱大出血、腹膜外出血[5]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止血效果。

3分类 动脉栓塞微球按载体分为可生物降解的和非生物降解的两大类。

3.1可生物降解的动脉栓塞微球可生物降解的动栓微球载体主要有明胶、白蛋白、聚乳酸、淀粉、壳聚糖、葡聚糖等,最近也有白芨胶、褐藻胶、水凝胶微球的研究报道。

3.1.1明胶微球明胶除具备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共同点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因制备方法不同,明胶分为A型及B型两种,因此可根据药物对酸碱的要求选用A型和B型明胶。

以明胶为载体的动栓微球报道较多。

孔晓龙[6]用乳化冻凝法制备了丝裂霉素明胶微球(M M C—G M S),平均粒径为(60.76±9.6)μm,并采用动态透析法研究了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释药特性符合方程。

实验动物灌注微球后病理检查结果表明,灌注后微球成簇堵塞于肝动脉分支的小动脉,其中大部分已完全堵塞了血管腔。

3.1.2白蛋白微球目前用来制备微球的白蛋白有两种,人血清白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

白蛋白是机体的组成成分,无毒,可生物降解,动物实验表明,无明显抗原性及炎症和热原反应。

程宇慧等[7]制备了平均粒径54.0μm的5—FU白蛋白微球,兔颈外动脉栓塞后,于不同时间分别取静脉血和舌组织,用H PLC法测定5—FU 的高低(比值)。

与对照组(5—FU注射液)相比,可见5—FU经微球载带,可使局部组织的5—FU浓度大大提高,血循环中5—FU 浓度降低,这对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极为有益,同时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3.1.3淀粉微球以淀粉为载体,制成微球不仅无毒、可生物降解,而且材料来源广,成本低,应用后不会在体内产生像蛋白材料那样的抗原性。

淀粉微球栓塞时间短,适用于需多次反复栓塞的病例。

其制备方法简单,国外已商品化,瑞典用于动脉栓塞的不载药淀粉微球商品名为Sphe r e x。

目前应用淀粉微球进行动脉栓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市售空白淀粉微球+化疗剂”进行动脉灌流;另一种是以载药微球进行栓塞。

徐霞等[8]利用顺铂—可降解淀粉微球栓塞家兔胃动脉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血药浓度、胃、肾组织中顺铂的浓度,结果表明栓塞后胃局部药物浓度明显增大(P<0.05),肾组织中顺铂浓度明显减少(P<0.05)。

说明可降解淀粉微球携带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可使抗癌作用增强、肾毒性降低。

Ta guchi[9]报道了用瑞典生产的Sphe r e x微球与丝裂霉素混合,给转移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其疗效比肝动脉内单独灌注丝裂霉素高20%,而且骨髓抑制副作用(以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为指标)则明显减轻。

3.1.4聚乳酸微球聚乳酸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组织相容性,生物降解速度快,最终产物为C O2和H2O,在体内不易蓄积,适于多次重复栓塞用。

聚乳酸作为微球载体报道不少,但用于动脉栓塞微球报道不多。

刘正坤等[10]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15.76±35.94μm,含药量37.16%的顺铂聚乳酸微球,肝动脉栓塞后8h,肝组织顺铂浓度高达到21.55±12.18μg·g-1,明显高于肝动脉灌注普通顺铂制剂组3.16±0.04μg·g-1,肝动脉栓塞组的顺铂血峰浓度各取血点浓度及曲线下面积A U C均低于肝动脉灌注顺铂组。

顺铂-聚乳酸肝动脉栓塞微球有望达到提高栓塞部位的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副作用的目的。

3.1.5壳聚糖微球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物,自然界贮量大,无毒、无刺激性,生物相容性好,非常适于作缓释、控释制剂的载体。

蒲永林等[11]报道了顺铂壳聚糖微球做犬肝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和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结果。

顺铂壳聚糖微球能引起被栓塞动脉末梢分支减少,动物肝和病人肝癌组织坏死和出血,栓动脉栓塞微球的研究进展杨劲松鹤煤集团总医院(鹤壁458000)摘要:动脉栓塞微球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通过插入动脉的导管将微球输到靶组织或靶器官,阻断对靶区的血液供应。

本文主要介绍了动栓微球在肿瘤治疗和止血方面的原理与应用,按成球材料对其进行分类,并作了总结。

关键词:动脉栓塞;微球;肿瘤;止血;T C A EH i guchi985985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C hi ne se M edi c i ne M ode r nD i st a nce Educ at i on of C hi na 第6卷第08期2008年08月塞动脉直径为100~500μm ,病人对此微球的耐受性好。

以壳聚糖为基质制成化疗药微球,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癌症作用肯定,病人对此微球适应性好。

壳聚糖本身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只能溶于稀酸,所以不适于作为酸不稳定药物的微球载体。

3.1.6白及微球白芨作为一种传统的止血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也可作为药物载体和制剂辅料。

白及粉粒具有黏合作用,可在血液中缓缓膨胀,机械性阻塞血管,且其黏液质成分能促进红细胞聚集,缩短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可作为血管栓塞剂应用。

黎维勇等[12]用乳化—冷凝技术首次制备出白及微球及5—F U 白及微球,经体外及动物、人肝动脉栓塞实验表明,白芨微球血液相容性好,能选择性栓塞肝组织中的营养供应动脉血管,有强大的栓塞血管作用。

白芨胶作为药物载体携带化疗药物5—FU 可选择性进入并较长时间聚集在肿瘤区,而正常组织未见聚集。

3.2非生物降解的动脉栓塞微球非生物降解的动脉栓塞微球栓塞后持久停留,具有强大的栓塞作用。

此类微球用于术前辅助栓塞和永久性栓塞,基质材料主要有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

3.2.1乙基纤维素微球乙基纤维素是一种无毒、生物相容性好、价廉易得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由于其非生物降解性,是常用的永久性栓塞剂,在体内可以达到长期栓塞的效果。

陈庆华[4]用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对大鼠移植型肝癌的疗效观察,发现肝动脉灌注顺铂微球对大鼠肝癌生长的抑制效果分别为灌注生理盐水、顺铂溶液和单纯乙基纤维素微球的13.14、7.54和5.66倍,且在促使肿瘤坏死程度和延长肿瘤动物存活期方面,明显优于其它三组。

3.2.2聚乙烯醇微球国外研究证实聚乙烯醇具有永久性栓塞的特征,但局限于较大颗粒不能满足微小动脉栓塞的要求。

邹英华等[13]用粒径为50~100μm 及100~300μm 的聚乙烯醇微球,对20只狗进行了单纯肝动脉栓塞实验,栓后一周至半年的不同时间血管造影证明所栓塞末梢动脉未通,体内观察半年也未见微球降解,不同时间的镜下微球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表明聚乙烯醇微球可以栓塞相应直径的微小动脉,起到永久栓塞的效果。

另外,[14]国外研究认为,羟磷灰石陶瓷微粒也可作为一种栓塞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见度高,能持久栓塞血管,对末梢动脉血管能起到有效的栓塞作用。

4结语 动脉栓塞微球作为一种新的药物剂型,把动脉栓塞术的靶向性和微球的缓释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打破了旧的单纯栓塞、阻断病变区域血供的格局,同时人为地增加了载药微球的靶向性,使其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但随着人们研究的增多,微球栓塞治疗后的远期疗效以及栓塞并发症也有不同的报道。

如J ohn 等[15]报道了用微球栓塞治疗子宫纤维瘤的患者中,约14%的病人卵巢功能受到损害。

可能是因为子宫动脉内的微球经吻合支进入了卵巢动脉,致使血流供应减少而受损。

有关动脉栓塞微球研究的报道很多,大部分都集中于抗癌药物的研究上,但真正用于临床的上市产品却寥寥无几。

因为动脉栓塞术的疗效好坏及副作用的大小,与介入医师的个人插管技术有很大关系。

另外,由于其特殊的给药方式,栓塞微球除了要考虑普通微球的各种理化性能及参数外,还必须着重考察微球的粒径分布、溶胀率和溶胀压[6]。

微球的大小要根据待栓塞的动脉血管来决定。

如果太大,难以对末梢动脉进行栓塞,往往形成侧枝循坏。

太小可能会通过动静脉吻合支进入静脉,尤其是肿瘤血管比较复杂,往往有血管畸形、动—静脉瘘,如果栓塞微球过小,易于通过动—静脉瘘、动—静脉短路、毛细血管进入到静脉血管,导致肺脏及其他组织的栓塞,出现严重并发症。

此外,动栓微球的溶胀率和溶胀压均应适当,以适应小动脉的生理特点。

这就要求药学工作者不断改善制备工艺,提高制剂水平,提高动脉栓塞微球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1]娄月芬,陆锦芳.莪术油微囊栓塞剂的制备[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8):391-392.[2]吴道澄,陈江浩,王执民.多柔比星纳米微粒-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肝癌的药效学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30(4):162-165.[3]朱盛山.药物新剂型[M ].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71.[4]陈庆华.肝动脉栓塞微球的动物体内行为和药效学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21(10):472-477.[5]Pa t h i Ram on ,Vo yv od i c Fr an k.Spo nt an eo usex t r ap er i t o ne al h ae m or r h age :c om put ed t om og r a phy diag nos i s an d t r e at m e nt by s e l e ct i v e a r t e r i ale m b ol i za t i on [J ].Aus t r a l a s i an R ad i o l o gy,2004,48(2):123-128.[6]孔晓龙.丝裂霉素肝动脉栓塞明胶微球的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7,14(3):49-51[7]程宇慧,廖工铁,侯世祥,等.颈外动脉栓塞化疗用氟尿嘧啶白蛋白微球的研制[J ].中国药学杂志,1993,28(8):479-481.[8]徐霞,刘萃红,许世华,等.顺铂—可降解淀粉微球家兔动脉栓塞药动学研究[J ].海峡药学,2001,13(1):23-25.[9]Tag uc hiT.Li ve rt u m o r t ar ge t i ng ofdr ug s :Sp he r e x,a va s c ul a r o ccl us i ve age nt [J ].Gan To K a ga ku Ryoh o,1995,22(7):969.[10]刘正坤,魏树礼,兰传青.顺铂聚乳酸微球的药物释放特性及肝动脉栓塞研究[J ].药学学报,1993,28(10):792.[11]王亚敏,石庭森,蒲永林.顺铂壳聚糖微球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动物实验和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5,27(5):381.[12]黎维勇,冯敢生,赵传胜.氟尿嘧啶白及微球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后的体内药动学[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1):643.[13]邹英华,蒋学祥,彭勃等.国产PVA 微球肝动脉栓塞的实验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6):330.[14]Kub o M ,Kuway am a N ,H i r a s h i m a Y ,et al .Hyd r ox ya pat i t e c er am i c s as a p ar t i cu l a t e e m b ol i c m a t er i a l :r epo r t of t he p hys i ca l pr ope r t i es o f t he h yd r ox ya p at i t ep ar t i cl e s a nd t h e an i m als t ud y[J ].A J N R A mJ Neu r o r a di ol ,2003,24(8):1540-1544[15]J o hn F Pa yn e,St an l e y J R o bb oy ,A F H a ne y.Em bo l i c m i c r i s p he r e s wi t hi n o va r i an ar t er i a l v as cu l a t u r e af t erut e r i ne a r t er y em bo l i z at i on [J ].obs t e t r i cs &g yn ec ol og y,2002,100(5):PA RT1,883-886.[16]潘卫三.新药制剂技术[M ].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8.(收稿日期:5)12008-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