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任务书

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管委会

苏州市规划编制信息中心

2013年4月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章、设计原则

第四章、总体设计要求

第五章、具体设计要求

第六章、设计成果要求及进度安排

第一章项目概况

1.项目般兄

D项目名称: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核心区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建筑方案设计2)区城概况:苏州太湖新城(原名滨湖新城)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南部,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战略发展中南部重要发展区域,也是苏州市未来城市副中心之一。本项目位于苏州太湖新城吴中片的核心区,面向东太湖水域,是太湖新城门户空间,城市形象重要展示区域,为中轴大道两侧标志性建筑簇群。该簇群承担太湖新城重要城市节点作用,与太湖新城吴江片核匕、簇群遥相呼应。

3)外部条件:基地北临城市主干道东太湖路,南临苏州湾,与苏州湾拟建400米区域性地标建筑(右下图中红圈标出)共同组成核心建筑簇群。

4)基地位置顶目位于中轴大道两侧具体四界道路为东太湖路、湖滨路、中七路、中八路,包含四块商业商务用地,编号分别为1号、2号、4号、5号。

5)现状要点:

5.1轨道交谨

轨道交通四号线沿塔韵路和东太湖路布局,并在中轴大道和东太湖路交叉口处设有轨道交通站点站点。(如右图所示,图中红色线为轨道交通线路,灰色阴影为轨道站点)

5.2地下空间

中轴大道与四号站点之间采用地下通道的形式,地下空间范围如下图红线所

示,总面积约30万平米,采用地下三层的形式,地平面距一层地下室地坪高度

约为8.65米。地下各层标高详见下图。

Mvn NY¼ Nnb KYM m2 mi KYM me Km

2.顶目走位

"集公寓、酒店、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建筑群"

1)定位:

项目拟定位为六大功能区:1、公寓;2、酒店;3、商业;4、办公;5、地下商业

1-2层;6、地下停车场3层。

建成后将成为集办公、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全融、文化、居住功能于—体,

逬行全方位服务的高档CBD区域,并具有地区标识性。

本项目将设置全面的综合配套和设施Z不仅能满足办公、商业、购物需要, 还能满足

商务活动、观光消闲、文化娱乐等需要,服务功能、服务范围跨行业跨区域。同时代表与

国际接轨的一种高品质时尚生活方式。

2)要求:

满足项目经济性要求的前提下,建筑设计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体现新时期

建筑高科技的发展水平,建筑的品质应该达到较高水准,其质量标准应与国际高级办公、星级酒店建筑执行管理标准一致。

3 •设计理念

"先迸性+标志性+生态性"

融合太湖新城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引进国际最新设计理念,追求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还包括精神上的时尚生活体验,将该项目建设成太湖新城城市板块的划时代的标志性的大型综合项目,具备市场竞争的差异化,也为太湖新城提供更佳的城市建筑界面和景观效果。

本项目应提升为一个融生活、消费、商务、休闲、文化、各种要素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质的商业综合体,是消费者提升生活质量、享受休闲生活、获得流行咨询、发现消费乐趣,融入到一种新的时尚生活方式的地方,并成为太湖新城标志性建筑簇群。

项目设计要注重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坏境的技术经济政策,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标准。

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

1.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面积:总用地面积为63422 m2

总建筑面积:计容建筑面积约为440000 nf

建筑限高:不超过200米

容积率:<7.0

建筑密度:≤60%

建筑退建设用地红线要求:符合《苏州市滨湖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要求。

其他指标要求:需满足《苏州市滨湖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要求。

2.分地块指标要求

I号脱:

用地性质:商业商务混合用地

用地面积:18455 m7

容积率:≤7.0

建筑密度:≤60%

建筑限高:<20Orn

绿地率:≤15%

开发总建筑面积:129185 πf

2号脱:

用地性质:商业商务混合用地

用地面积:20218 m2

容积率:≤7.0

建筑密度:≤60%

建筑限高:≤200m

绿地率:≤15%

开发总建筑面积:141526 πι1

4号脱:

用地性质:商业商务混合用地

用地面积:12284 m2

容积率:≤7.0

建筑密度:<60%

建筑限高:≤200m

绿地率:≤15%

开发总建筑面积:85988 m2

5号脱:

用地性质:商业商务混合用地

用地面积:12456 m,

容积率:≤7.0

建筑密度:≤60%

建筑限高:≤200m

绿地率:≤15%

开发总建筑面积:87255 m3

第三章设计原则

本项目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态新颖,提倡绿色建筑、生态建

筑和节能建筑的理念,突出智能、人性、个性、自由、效率,追求优化经济设计,

增强建筑的市场竞争力。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如下方面原则。

规范性原则:符合国家、苏州市规定的现行建筑、结构、消防等节能规定和规范,设计内容及深度必须符合建筑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价值实现原则设计应采用灵活的手法,包括造型设计新颖,高效利用空间,协调当地环境,节能等,以增强建筑的商业吸引力。

建筑开发的经济性原则:相关材料应属于通用型产品以保证项目开发的经济性要求;设计应充分考虑现有施工技术,包括选择易于施工的材料。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设计,保证建筑产品长期运营经济,并要在其使用寿命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灵活性原则:充分考虑楼宇定制化的市场趋势,保留建筑未来改造的弹性空间。

长期运营的经济性原则:综合考虑结构、材料、设备等因素,以最少的能耗和运行费用来提供一个舒适的内部环境,运行费用包括管理费用。

适应性原则:设计应符合苏州本地的风俗习惯,体现文化特色。

新技术原则:设计上要考虑采用建筑新技术、节能生态新技术等。

第四章总体设计要求

1•总体设计总则

1)由于地块紧临太湖,又是新城的门户空间,应充分注重区位地段的重要

性,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注重建筑群体关系.和谐统一。

2)建筑形态造型设计应新颖独特,体现时代特征,标识性强,展现太湖新城风貌。技术指标在合理研究基础上可依照设计理忿适当调整・不单纯追求高密度和高度。

3)体现生态环保设计理念r建筑应满足国家绿色二星建筑标准(《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