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于存在其他影响ESR/CRP结果的患者
可以考虑再次行关节穿刺检查。
• **对于ESR/CPR均不升高的患者,必须
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才能确诊。
• Conventryd(1975年)对假体周围感染的分期
和分型:
• I型 早期的急性感染,〈 3个月,多因伤口感
染或血肿感染扩散引起;
• II型 感染指迟发的慢性感染,大多发生在关节
• 术前关节穿刺及术中组织培养结果对于
正确选择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 大多数学者仍主张经静脉途径给药,并
至少维持6周。
• 对于耐药菌群的感染,万古霉素仍然是最
为有效的抗生素之一,在万古霉素治疗效 果不佳的情况下,加用利福平和奎诺酮类 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肠球菌通常对氨苄西林是敏感的,同氨基
• III型 为迟发性慢性感染; • IV性 为急性血源性感染;
• 3、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 • 目标 • 消灭感染灶 • 保留和恢复关节功能 • 两大原则 • 彻底清创 • 有效的使用抗生素 • 如果治疗方法选择正确,治愈率仍可达
85~90%
• 3.1抗生素治疗 • 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 敏感、足量、及时

未知细菌

革兰氏阴性需氧菌

厌氧菌

霉菌
76
68
37
29
19
19
4
5
7
1
3
9
4


1
2

11
18
12
14

5
• 表2:耐药菌群感染率
• 致病菌
(%)
• 抗新青霉素II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抗新青霉素II的凝血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感染率(%) 5年间的上升比例
46.7
31
85.7
2
• 3.2.2 一期假体再置换
• 如果病例选择正确,成功率可达90%; • 抗生素应用半年; • 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假体;
• 一期假体置换的禁忌症:
•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符合下述标准的一条
即可诊断为假体周围感染:
• 1、存在与关节相通的伤口或窦道; • 2、关节疼痛,关节液穿刺为脓性,存在感
染的全身表现;
• 3、检查中至少存在三项结果为阳性: • (1)血沉 • (2)C反应蛋白 • (3)关节穿刺 • (4)术中冰冻切片检查 • (5)假体周围或假体表面组织细菌培养
23.9
55
• 2、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
• 临床表现

疼痛、功能障碍、 渗出、窦道形成
• 术前检查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血沉检查

C反应蛋白测定

X平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关节穿刺
• 术中检查 • • • •
关节液常规 细菌培养及革兰氏染色 冰冻切片 常规组织活检
• 引起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高危因素: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
引言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60年代 9~11% • 目前 1%以下
• 关节翻修手术的感染比例稍高,但其后
果严重:
• 手术彻底失败 • 残疾 • 死亡 • 经济负担 • 精神负担
• 骨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 • 预防感染 • 早期诊断 • 正确治疗
• 1、致病菌 • 革兰氏阳性菌为主:70%以上 •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占50% • Garvin, Fitzgerald(1998)统计结果表明 • 1993~1997年耐药菌株比例越来越高 • 抗新青霉素II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1% • 抗新青霉素II 的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2% •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55%
• 细菌培养及革兰氏 至少1/3标本培养结果为 取肉眼下炎性反应最为
• 染色
阳性
明显的假体周围组织三

份,假体表面组织三份,

分别检查
• 冰冻切片及常规组 存在一高倍视野多形核 常规组织活检应包括4
• 织活检
白细胞数>5个,除外纤维 —7份骨组织和软骨组

组织包裹的血管内的中 织

性白细胞
• 对于单一检查的诊断价值各家报道不一。 • 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包括: • 结缔组织病 • 远处感染 • 近期接受手术治疗 • 肿瘤 • 应用抗生素 • 以上因素使检查结果失去了诊断价值
糖甙类抗生素协同作用效果更佳。
• 在这种情况下应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因为
在细菌产生抗药性后,增大药物浓度常常 仍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 3.2 手术治疗
• 3.2.1 单纯清创,保留假体 • 主要适用II型和部分IV型感染。 • 适应症包括: • (1)术后四周内出现的感染; • (2)术前培养显示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人工关节感染的 • 患者中: • 耐万古霉素菌株的比例高达20%

表1: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病原菌
Garvin
感染率 Fitzgerald

革兰氏阳性需氧菌

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

viridans链球菌

A、B、G族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

微小球菌
• 1、类风湿性关节炎; • 2、肥胖; • 3、伤口感染; • 4、二次手术; • 5、糖尿病; • 6、尿路感染; • 7、两个单位以上的输血。
• 实验与临床证实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 洁净的手术室 • 全身及骨水泥中高浓度抗生素
• 表3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常用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源自文库
阳性标准
备注
•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总数>11.0×109/L

或中性白细胞>75%
• 血沉
>30mm/hr
• C反应蛋白测定(CRP) >10mg/L
• 关节液穿刺
有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 至少获取三份
• 关节液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50.0 ×109/L 宜于暴露关节之前

或中性粒细胞>80% 以细针抽吸获取关节液
置换术后3个月至2年,多表现隐匿,常为长期 的关节不适感;
• III型 系血源性感染,发病前无症状,功能正
常。
• 目前多数学者将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为四
型:
• I型 为无症状型,仅在翻修手术后的组织培
养中有细菌生长,且至少在两份标本中培 养出相同细菌;
• II型 为早期术后感染,发生在术后一个月
内;
而且有多种敏感的抗生素可以选择;
• (3)假体无松动; • (4)术中未见过量的瘢痕增生;
• 在出现症状的24~48小时内进行手术清
创,将明显提高治愈率。
• 对于IV型感染患者,如果感染发生在关
节置换术后两周之内,单次清创既可获 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2~4周内出现的感染,仅一次清创成功的
可能性明显下降,但如能分期进行多次 清创,多数患者仍能治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