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社区服务与家庭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抑郁症;社区服务;家庭干预
【关键词】抑郁症;社区服务;家庭干预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心身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不断增加,心理压力增大,如:婚姻、家庭、就业问题、人际关系、慢性躯体疾病等因素,使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幸福度的严重疾病。
在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项1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中的心理障碍研究中,以中国上海为样本,研究结果[1]显示符合icd10标准的重性抑郁的患病率为4.0%;抑郁性神经症患病率为 1.2%;在大、中学生、特殊职业人群,抑郁发病率为10~20%。
严重躯体疾病、慢性病、脑器质性疾病容易诱发或导致抑郁症,其中内科病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12~36%;巴金森氏病发生抑郁者为50~70%;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0~60%;老年期痴呆抑郁发生率为10~40%;儿童患病率为1%。
抑郁症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的发挥,8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有功能缺陷。
特别强调的是抑郁症的自杀率极高,约为5~15%。
1 抑郁症的社区服务由于社会心理因素诸如婚姻、家庭、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慢性躯体疾病、物质依赖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发因素,躯体疾病还可因抑郁症而加重病情或影响预后。
由此可见抑郁症的社区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患者在社区得到妥善处置和有效康复治疗。
实践证明,社区治疗能及时减轻或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和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个体功能[2]。
1.1 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是普及抑郁症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的心理卫生常识宣传,使患者能及时识别抑郁症状而及时得到正规治疗,调动和发挥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预防抑郁症复发,是社区防治的重点。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抑郁症患者更需要特殊的关怀、照顾和护理。
要坚持"以人为本,全人照顾",不断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患者康复。
1.2 根据抑郁症的特点,对社区人群采取重点监测和服务在社区服务和日常管理中,对老年患者,老年痴呆、巴金森氏患者、特殊职业人群或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慢性疾病、脑器质性疾病而引发的抑郁症患者或有隐匿性抑郁症患者应重点监护,定期上门巡视,定期督导。
进行"一对一"上门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遗传史,家庭成员,婚姻状况,工作环境,性格爱好等。
注意抑郁症状的表现与识别,患者往往由于表现为躯体方面不适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而不愿意看精神专科门诊,导致抑郁症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故需提高非精神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1.3 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抑郁症是心境障碍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常经历某些应激性生活事件[3]。
社会支持是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一个很好的缓冲系统,能够缓解应激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影响[3]。
因而在社区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鼓励患者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平时多与家人、朋友交往。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遇到烦恼或困惑时积极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与求助,这样有助于增加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利于个体的情绪表达,使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1.4 为社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是医院的对外窗口,在日常的社区服务中,以方便患者就医为服务宗旨,做好社区医疗服务,对重症患者做到及时检查,及时确诊,合理用药,必要时进行转诊住院治疗。
以社区医护人员为主,同时在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者、患者家属的共同配合下为患者提供全程医疗服务。
经常入户到患者家中巡诊,了解病情,通过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进行简单的对症治疗,心理辅导、指导及协助家
属进行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