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起义失败内在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水浒传》中义军接受招安的结局是历史上农民起义失败的一种形式。

梁山义军队伍不是在形势对他们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出于走投无路,才被迫接受统治阶级招安的;恰相反,他们是在取得了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等一系列辉煌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主动向统治阶级投降的。

而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确是和义军领导人宋江的思想、立场及所推行的路线有直接关系;也是和小说所宣扬的忠义思想以及作家的世界观密切关联着的。

“受招安”在前七十回故事情节里早已埋下了伏笔。

伴随着梁山革命事业的发展,一大批统治阶级中的人物迫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相继投入了义军队伍。

他们的加入,虽然对壮大义军的力量、发展革命势力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却使革命队伍的社会、思想成分变得十分复杂了。

这是因为这伙人里的大部分,他们上山的目的只是“暂在山寨安身”、“等候日后招安”。

他们这种意图和义军领袖宋江的“忠君报国”和“盼望早日招安”的愿望完全合拍。

这就很自然地在义军内部出现了一条以宋江为代表的妥协、投降的路线。

这条路线愈到后来势力愈大,占据了统治地位。

虽有少数出身下层的起义英雄如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对它进行抵制,但终因力量单薄而未能扭转局面,致使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走上了“被招安”的悲惨结局。

宋江作为义军领袖,有他的特点和长处:他反对强暴、反对贪官污吏,同情人民疾苦。

他为人又精明练达,懂得斗争策略,并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关系,上至官僚地主,下至江湖好汉,多和他有深厚情谊。

他把大部分梁山好汉团结在他周围并不是偶然。

宋江出身地主家庭,本身原是“刀笔小吏”,他有浓厚的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

一开始加入革命队伍就存在严重的动摇性、妥协性。

在他看来,政治的黑暗是奸臣蒙蔽圣君的缘故。

所以他一面援救晁盖等人,一面又认为他们是“灭九族的勾当”、“于法度上却饶不得”。

他上梁山十分勉强,经历了极为曲折的过程。

大闹清风寨后,他率领一帮好汉去奔梁山,一封父亲病故的假书信,就使他抛下大批人马“飞也似”地回家奔丧,并服服帖帖地接受了官府的断配。

在刺配江州的路上,又从忠孝观念出发,拒绝了晁盖的援救。

直到他浔阳楼题了反诗,事发被判死刑,由梁山英雄救出,才不得不上了梁山。

上山后他还是“权借水泊暂时避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向往着日后“封妻萌子、青史留名”。

他甚至多次把起义事业说成“造恶甚多”、“逆天大罪”等等。

从宋江的这种思想行动中,使我们早已预感到义军的历史悲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