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的典型宣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抗美援朝典型宣传的成功经验
1、着眼全局, 特殊时期实行特殊的宣传策略
60
压题照片: 曹 文
优秀的典型报道, 离不开环境的烘托和时代背景的衬 托。“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是典型报道的基 本原则。
抗美援朝战争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战争。首先, 战场 不在国内而在气候环境恶劣的朝鲜; 其次, 敌人是武器装备、 后勤保障都远远超过我们的美国等十几个国家的联合军队; 再次, 当时全国刚刚解放, 正是“一穷二白”的困难时期, 各种 战略物资奇缺, 进行这种远离国土的作战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物质力量匮乏的情况下, 典型宣传所能起到的精神鼓动作 用异乎寻常。
用”, 利用各种方式, 增强宣传的辐射力、覆盖面和冲击力, 形 成强势舆论, 产生聚焦效应。朝鲜战争爆发时, 中国的电视事 业刚刚起步, 还不成熟, 网络也不存在, 最主要的传播介质便 是 报 纸 和 广 播 , 以 及 贴 满 大 街 小 巷 、门 前 村 后 的 标 语 、宣 传 画。
战 争 开 始 后 , 新 华 社 、人 民 日 报 社 等 新 闻 单 位 最 先 派 出 记者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采访, 后又陆续派出多批记者。
史海泛舟
2 0 0 7 /9 军事★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的典型宣传
■王林燕
抗美援朝时期是我军战时宣传工作做得最好的时期之 一。这是一场特殊条件下进行的战争,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 命线”这一原理, 在朝鲜战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间我军的 宣传工作,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许多新的发展。在这场我党我 军的新闻记者们第一次大规模参与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舆论 战中, 消息、评论、通讯、特写、漫画等诸多形式是军事记者们 运用自如的各式“武器”, 而典型报道则是贯穿这些报道样式 的最重要的内容。
志 愿 军 部 队 创 办 了 大 批 报 刊 , 较 大 的 报 纸 有 《立 功 报 》、 《前进报》、《战士报》、《战斗报》、《国际战士》等。此外, 从志愿 军总部到各 军 、师 、团 都 先 后 出 版 了 自 己 的 机 关 报 刊 以 及 大 量的连营小报、快报和鼓动传单等, 名目繁多。通过报刊, 及 时贯彻领导意图, 反映情况, 交流经验, 表扬典型, 增强了志 愿 军 的 战 斗 力 。《前 进 报 》、《立 功 报 》等 报 刊 专 门 编 印 了 《英 雄 群 像 》, 连 续 刊 登 各 战 役 中 的 英 雄 事 迹 100 多 篇 , 如 《罗 亮 泗 击毁重坦克 》、《任 明 信 三 次 负 伤 不 下 火 线 》、《王 文 海 和 他 的 机 枪 组 》、《开 路 先 锋 刘 连 》、《司 号 员 郑 起 》等 短 小 生 动 的 通 讯 报道, 对部队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1951 年第四次战役开 始后, 志愿军创 办 了 全 军 性 的 《志 愿 军 》报 , 刊 登 了 多 篇 描 写 可歌可泣英雄事迹的通讯, 推出了一系列典型人物, 在祖国 人民和朝鲜人民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政治敏感高度警觉, 不断推出具有特殊品质的典型 抗美援朝时期, 我军推出了几个原本并非“英雄”的特级 大英雄, 即罗盛教和邱少云。 1952 年 1 月 2 日, 朝鲜少年崔莹不慎掉 入 冰 窟 , 正 在 河 边进行投弹训练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 立即纵身跳入刺骨的 冰水中, 用尽全身气力终于把崔莹托出冰面, 他自己却光荣 牺牲。最初, 师机关是把他作为“非战斗减员”上报军部的, 并 向各连发布了“事故通报”。后来, 师党委重新调查核实了罗 盛教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并上报上级, 引起了上级高度重 视。志愿军总部追授罗盛教烈士特等功, 并授予他“一级爱民 模 范 ”的 光 荣 称 号 。 伟大战士邱少云, 在和战友们执行潜伏任务时, 被敌人 燃烧弹引起的烈火吞噬生命后, 个别同志认为他不过是战时 特殊死亡, 算不上英雄, 连队给他报请三等功。但更多的同志 认 为 他 的 事 迹 是 严 守 纪 律 、为 了 整 体 而 牺 牲 自 我 的 壮 举 。 师 政治部为他申请特等功的报告送到志愿军领导机关后, 也立 即引起重视, 决定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 年 6 月 1 日 , 再 次 授予邱少云“一级英雄”称号, 使其成为特大典型。 不难看出, 我军宣传机关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罗盛教、
这段时期, 我军推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 如杨 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沈如根、杨连第、邱少云、罗盛教等, 大 部分是战斗英雄, 反映出我军典型宣传的时代特色。
2、运用合力, 强势宣传, 形成规模效应 若 要 使 典 型 报 道 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 佳 效 果 , 必 须 “十 八 般 武 器 并
军事★记者 2 0 0 7 /9
三、抗美援朝典型宣传的局限性
1、事后推测, 有些细节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在这时候, 黄继光又醒过来了, 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 吵醒的, 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后 面坑道里营参谋长在望着他, 战友们在望着他, 祖国人民在 望着他, 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 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为在鼓 舞着他。” 这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一稿中的一段话, 刊 登在 1952 年 12 月 21 日《人民日报》上。之后这篇稿件引发 了新闻界的激烈争论, 最后的共识是: 新闻的特征和威力在 于其全部细节都是事实, 新闻报道必须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记 者 的 “合 理 想 象 ”只 会 让 人 感 觉 虚 假 。由 于 战 场 采 写 稿 件 的 限制, 有些典型报道的细节有失真之处。 2、介绍壮烈牺牲的烈士多, 报道活着的英雄人物少 统观这一时期的典型报道, 绝大多数是牺牲在战场上 的战斗英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 这样的报道无可非议, 因为牺牲的战友比活着的英雄更值得报道。但是, 这种宣 传却对前线的战士们产生了误导; 要想成为英雄, 首先付 出生命。黄继光牺牲前, 有一次部队在坑道里放电影, 片名 是 原 苏 联 电 影 《普 通 一 兵 》。黄 继 光 一 连 看 了 三 遍 , 电 影 中 , 马特洛索夫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深深地感染了他。黄继 光 对 他 的 连 长 说 : “连 长 , 马 特 洛 索 夫 真 是 好 样 的 , 关 键 时 刻 我 也 会 像 他 那 样 去 做 的 。”可 见 , 英 雄 对 战 士 的 影 响 是 多 么重要。 其实, 在战场上不一定要牺牲才能成为英雄, 活着的人 也有其闪光点。既能杀敌, 又懂得保全自己更值得宣传, 这也 是 “以 人 为 本 ”的 基 本 要 求 。 3、宣传的典型众多, 但多数典型都未挖掘透彻。 典 型 也 有 其 丰 富 的 内 心 世 界 和 社 会 关 系 。单 纯 报 道 典 型 人物的一件事或几件事, 不足以使人们信服。只有深入挖掘 人物的内心 世 界 , 并 能 从 人 物 一 贯 的 行 事 作 风 、生 活 习 惯 等 方面展现其实实在在、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的特点, 才能使 人 物 饱 满 、可 信 、可 爱 起 来 。 虽然朝鲜战场上涌现出众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个性鲜明, 有血有肉, 但 只 是 将 他 们 舍 生 取 义 、勇 敢 作 战 的 战 斗 过 程 详 细地记录下来, 却没能更深入地调查他们生前的生活习惯、 行事作风等, 使得典型像神话人物般不可企及。如对杨根思 的报道, 只有几篇消息和通讯, 将杨根思英雄排战斗的经过 展现给读者 , 至 于 杨 根 思 的 家 庭 情 况 、战 友 评 价 及 其 日 常 养 成等, 都未作报道。
1951年 1 月, 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在朝鲜前线 成 立 。北 京 、天 津 和 沈 阳 的 广 播 工 作 者 则 组 成 “抗 美 援 朝 广 播 收 音 工 作 团 ”活 跃 在 战 地 火 线 。 北 京 电 影 制 片 厂 的 战 地 摄 影 队 更 是 紧 跟 前 哨 部 队 开 展 实 地 拍 摄 。地 处 抗 美 援 朝 前 沿 的 东 北日报社还曾一度实行“战时体制”, 并多次派出记者随军入 朝。在朝鲜前线, 《人民日报》和《东北日报》等报刊成为了将 志愿军战士同祖国联结在一起的精神桥梁, 人民广播则成为 了“精神食粮的空中加油站”。通过这些媒体的合力报道, 志 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在祖国的大街小巷被广为传颂, 有效地 激发了国内群众参军、爱军、强烈拥护志愿军的热情, 提高了 国 内 群 众 大 搞 生 产 、支 援 志 愿 军 的 劳 动 积 极 性 。
在 著 名 军 旅 作 家 魏 巍 的 《谁 是 最 可 爱 的 人 》中 有 这 样 一 段 话: 有一次, 我见到一个战士, 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 就一口 雪。我问他: “你不觉得苦吗? ”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 来, 笑了笑, 说: “怎么能不觉得! 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 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 兴奋地 说: “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 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 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 泡上一壶茶, 守住个 小火炉子, 想吃点什么, 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 防空洞说: “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 眼看着外面 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 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 祖 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 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 想走路也行, 边遛达, 边说话也 行。那是多么的幸福啊! ”所以, 他又把雪放到嘴里, 像总结似 地说: “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 吃点苦又算什么哩! ”
一、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典型宣传概况
抗美援朝时期的军事典型报道, 使我军军事新闻宣传达 到一个高峰。
在 这 一 时 期 , 我 国 举 国 上 下 掀 起 抗 美 援 朝 、保 家 卫 国 运 动, 所有新闻机构都动员起来宣传这一运动。这一时期的典 型宣传起到 了 一 呼 百 应 的 效 果 , 黄 继 光 、邱 少 云 几 乎 走 进 家 家户户。新闻报道的各种体裁, 尤其是消息、通讯、评论等, 各 显神通, 相互配合, 覆盖了报纸、广播、文件传达、宣传标语等 多种形式, 形成强势的舆论宣传氛围, 将朝鲜战场的英雄模 范 人 物 、突 出 战 役 以 及 国 内 人 民 中 涌 现 出 的 拥 军 、爱 军 模 范 , 广为传播, 有力地鼓舞了前线的志愿军战士。
在抗美援朝的宣传中, 我军不仅从战场上挖掘战斗英 雄, 集中报道, 积极推出典型人物, 而且在祖国的大后方, 在 广大人民群众中也不断推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典型, 如义 演捐献“香玉剧 社 号 ”战 斗 机 的 常 香 玉 , 捐 献 了 “石 景 山 钢 铁 厂号”战斗 机 的 石 景 山 钢 铁 厂 的 职 工 们 , 踊 跃 送 子 女 参 军 参 战的奉贤县( 现属上海市) 范爱乡蔡老太太等, 达到了前线与 国内人民的高度互动, 使全国的抗美援朝呼声异常高涨, 极 大地调动了人民 群 众 参 加 志 愿 军 、“保 家 卫 国 ”的 热 情 , 使 全 国上下高度一致, 空前团结。中央关于“仇视、鄙视、蔑视美帝 国主义”的“三视”教育, 也收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效。典型报 道所弘扬的精神武装了人民, 统一了思想和舆论, 成为战胜 帝国主义的真正武器。
从小战士在战争的特殊时期吃雪的特殊行为, 折射出志 愿军战士高尚的思想境界, 每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 谁能 否 认 志 愿 军 战 士 就 是 我 们 “最 可 爱 的 人 ”? 这 一 个 小 小 的 典 型 人物, 在祖国人民心中留下的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光辉 形 象 , 在 前 线 的 战 士 们 心 中 , 也 油 然 而 生 一 种 自 豪 感 、豪 迈 感, 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
史海泛舟
邱少云能从小典型成为大典型甚至特大典型, 更多地在于其 教育意义。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如何巩固来之 不 易 的 友 谊 ? 这 就 需 要 大 量 的 事 例 来 佐 证 、强 调 。罗 盛 教 的 事 迹放在平时只能说是见义勇为、舍己为人, 但在彼时彼境, 却 有了跨越国 界 、超 越 民 族 的 新 的 意 义 , 因 此 其 成 为 特 大 典 型 也是必然。邱少云亦然, 在战时, 纪律比生命更重要, 严守纪 律是每一名战士的神圣责任, 它是培养战士们纪律观念的最 好典范。
1、着眼全局, 特殊时期实行特殊的宣传策略
60
压题照片: 曹 文
优秀的典型报道, 离不开环境的烘托和时代背景的衬 托。“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是典型报道的基 本原则。
抗美援朝战争不同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战争。首先, 战场 不在国内而在气候环境恶劣的朝鲜; 其次, 敌人是武器装备、 后勤保障都远远超过我们的美国等十几个国家的联合军队; 再次, 当时全国刚刚解放, 正是“一穷二白”的困难时期, 各种 战略物资奇缺, 进行这种远离国土的作战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物质力量匮乏的情况下, 典型宣传所能起到的精神鼓动作 用异乎寻常。
用”, 利用各种方式, 增强宣传的辐射力、覆盖面和冲击力, 形 成强势舆论, 产生聚焦效应。朝鲜战争爆发时, 中国的电视事 业刚刚起步, 还不成熟, 网络也不存在, 最主要的传播介质便 是 报 纸 和 广 播 , 以 及 贴 满 大 街 小 巷 、门 前 村 后 的 标 语 、宣 传 画。
战 争 开 始 后 , 新 华 社 、人 民 日 报 社 等 新 闻 单 位 最 先 派 出 记者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采访, 后又陆续派出多批记者。
史海泛舟
2 0 0 7 /9 军事★记者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的典型宣传
■王林燕
抗美援朝时期是我军战时宣传工作做得最好的时期之 一。这是一场特殊条件下进行的战争,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 命线”这一原理, 在朝鲜战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间我军的 宣传工作,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许多新的发展。在这场我党我 军的新闻记者们第一次大规模参与的具有国际影响的舆论 战中, 消息、评论、通讯、特写、漫画等诸多形式是军事记者们 运用自如的各式“武器”, 而典型报道则是贯穿这些报道样式 的最重要的内容。
志 愿 军 部 队 创 办 了 大 批 报 刊 , 较 大 的 报 纸 有 《立 功 报 》、 《前进报》、《战士报》、《战斗报》、《国际战士》等。此外, 从志愿 军总部到各 军 、师 、团 都 先 后 出 版 了 自 己 的 机 关 报 刊 以 及 大 量的连营小报、快报和鼓动传单等, 名目繁多。通过报刊, 及 时贯彻领导意图, 反映情况, 交流经验, 表扬典型, 增强了志 愿 军 的 战 斗 力 。《前 进 报 》、《立 功 报 》等 报 刊 专 门 编 印 了 《英 雄 群 像 》, 连 续 刊 登 各 战 役 中 的 英 雄 事 迹 100 多 篇 , 如 《罗 亮 泗 击毁重坦克 》、《任 明 信 三 次 负 伤 不 下 火 线 》、《王 文 海 和 他 的 机 枪 组 》、《开 路 先 锋 刘 连 》、《司 号 员 郑 起 》等 短 小 生 动 的 通 讯 报道, 对部队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1951 年第四次战役开 始后, 志愿军创 办 了 全 军 性 的 《志 愿 军 》报 , 刊 登 了 多 篇 描 写 可歌可泣英雄事迹的通讯, 推出了一系列典型人物, 在祖国 人民和朝鲜人民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政治敏感高度警觉, 不断推出具有特殊品质的典型 抗美援朝时期, 我军推出了几个原本并非“英雄”的特级 大英雄, 即罗盛教和邱少云。 1952 年 1 月 2 日, 朝鲜少年崔莹不慎掉 入 冰 窟 , 正 在 河 边进行投弹训练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 立即纵身跳入刺骨的 冰水中, 用尽全身气力终于把崔莹托出冰面, 他自己却光荣 牺牲。最初, 师机关是把他作为“非战斗减员”上报军部的, 并 向各连发布了“事故通报”。后来, 师党委重新调查核实了罗 盛教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并上报上级, 引起了上级高度重 视。志愿军总部追授罗盛教烈士特等功, 并授予他“一级爱民 模 范 ”的 光 荣 称 号 。 伟大战士邱少云, 在和战友们执行潜伏任务时, 被敌人 燃烧弹引起的烈火吞噬生命后, 个别同志认为他不过是战时 特殊死亡, 算不上英雄, 连队给他报请三等功。但更多的同志 认 为 他 的 事 迹 是 严 守 纪 律 、为 了 整 体 而 牺 牲 自 我 的 壮 举 。 师 政治部为他申请特等功的报告送到志愿军领导机关后, 也立 即引起重视, 决定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 年 6 月 1 日 , 再 次 授予邱少云“一级英雄”称号, 使其成为特大典型。 不难看出, 我军宣传机关有着高度的政治敏感。罗盛教、
这段时期, 我军推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 如杨 根思、黄继光、孙占元、沈如根、杨连第、邱少云、罗盛教等, 大 部分是战斗英雄, 反映出我军典型宣传的时代特色。
2、运用合力, 强势宣传, 形成规模效应 若 要 使 典 型 报 道 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 佳 效 果 , 必 须 “十 八 般 武 器 并
军事★记者 2 0 0 7 /9
三、抗美援朝典型宣传的局限性
1、事后推测, 有些细节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在这时候, 黄继光又醒过来了, 这不是敌人的机枪把他 吵醒的, 而是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强烈意志把他唤醒了……后 面坑道里营参谋长在望着他, 战友们在望着他, 祖国人民在 望着他, 他的母亲也在望着他, 马特洛索夫的英雄行为在鼓 舞着他。” 这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一稿中的一段话, 刊 登在 1952 年 12 月 21 日《人民日报》上。之后这篇稿件引发 了新闻界的激烈争论, 最后的共识是: 新闻的特征和威力在 于其全部细节都是事实, 新闻报道必须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记 者 的 “合 理 想 象 ”只 会 让 人 感 觉 虚 假 。由 于 战 场 采 写 稿 件 的 限制, 有些典型报道的细节有失真之处。 2、介绍壮烈牺牲的烈士多, 报道活着的英雄人物少 统观这一时期的典型报道, 绝大多数是牺牲在战场上 的战斗英雄。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 这样的报道无可非议, 因为牺牲的战友比活着的英雄更值得报道。但是, 这种宣 传却对前线的战士们产生了误导; 要想成为英雄, 首先付 出生命。黄继光牺牲前, 有一次部队在坑道里放电影, 片名 是 原 苏 联 电 影 《普 通 一 兵 》。黄 继 光 一 连 看 了 三 遍 , 电 影 中 , 马特洛索夫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深深地感染了他。黄继 光 对 他 的 连 长 说 : “连 长 , 马 特 洛 索 夫 真 是 好 样 的 , 关 键 时 刻 我 也 会 像 他 那 样 去 做 的 。”可 见 , 英 雄 对 战 士 的 影 响 是 多 么重要。 其实, 在战场上不一定要牺牲才能成为英雄, 活着的人 也有其闪光点。既能杀敌, 又懂得保全自己更值得宣传, 这也 是 “以 人 为 本 ”的 基 本 要 求 。 3、宣传的典型众多, 但多数典型都未挖掘透彻。 典 型 也 有 其 丰 富 的 内 心 世 界 和 社 会 关 系 。单 纯 报 道 典 型 人物的一件事或几件事, 不足以使人们信服。只有深入挖掘 人物的内心 世 界 , 并 能 从 人 物 一 贯 的 行 事 作 风 、生 活 习 惯 等 方面展现其实实在在、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的特点, 才能使 人 物 饱 满 、可 信 、可 爱 起 来 。 虽然朝鲜战场上涌现出众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个性鲜明, 有血有肉, 但 只 是 将 他 们 舍 生 取 义 、勇 敢 作 战 的 战 斗 过 程 详 细地记录下来, 却没能更深入地调查他们生前的生活习惯、 行事作风等, 使得典型像神话人物般不可企及。如对杨根思 的报道, 只有几篇消息和通讯, 将杨根思英雄排战斗的经过 展现给读者 , 至 于 杨 根 思 的 家 庭 情 况 、战 友 评 价 及 其 日 常 养 成等, 都未作报道。
1951年 1 月, 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在朝鲜前线 成 立 。北 京 、天 津 和 沈 阳 的 广 播 工 作 者 则 组 成 “抗 美 援 朝 广 播 收 音 工 作 团 ”活 跃 在 战 地 火 线 。 北 京 电 影 制 片 厂 的 战 地 摄 影 队 更 是 紧 跟 前 哨 部 队 开 展 实 地 拍 摄 。地 处 抗 美 援 朝 前 沿 的 东 北日报社还曾一度实行“战时体制”, 并多次派出记者随军入 朝。在朝鲜前线, 《人民日报》和《东北日报》等报刊成为了将 志愿军战士同祖国联结在一起的精神桥梁, 人民广播则成为 了“精神食粮的空中加油站”。通过这些媒体的合力报道, 志 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在祖国的大街小巷被广为传颂, 有效地 激发了国内群众参军、爱军、强烈拥护志愿军的热情, 提高了 国 内 群 众 大 搞 生 产 、支 援 志 愿 军 的 劳 动 积 极 性 。
在 著 名 军 旅 作 家 魏 巍 的 《谁 是 最 可 爱 的 人 》中 有 这 样 一 段 话: 有一次, 我见到一个战士, 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 就一口 雪。我问他: “你不觉得苦吗? ”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 来, 笑了笑, 说: “怎么能不觉得! 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 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 兴奋地 说: “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 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 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 泡上一壶茶, 守住个 小火炉子, 想吃点什么, 就做点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 防空洞说: “你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的慌哩! 眼看着外面 好好的太阳、光光的马路不能走! 可是我在那里蹲防空洞, 祖 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 忙地走呀。他们想骑车子也行, 想走路也行, 边遛达, 边说话也 行。那是多么的幸福啊! ”所以, 他又把雪放到嘴里, 像总结似 地说: “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 吃点苦又算什么哩! ”
一、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典型宣传概况
抗美援朝时期的军事典型报道, 使我军军事新闻宣传达 到一个高峰。
在 这 一 时 期 , 我 国 举 国 上 下 掀 起 抗 美 援 朝 、保 家 卫 国 运 动, 所有新闻机构都动员起来宣传这一运动。这一时期的典 型宣传起到 了 一 呼 百 应 的 效 果 , 黄 继 光 、邱 少 云 几 乎 走 进 家 家户户。新闻报道的各种体裁, 尤其是消息、通讯、评论等, 各 显神通, 相互配合, 覆盖了报纸、广播、文件传达、宣传标语等 多种形式, 形成强势的舆论宣传氛围, 将朝鲜战场的英雄模 范 人 物 、突 出 战 役 以 及 国 内 人 民 中 涌 现 出 的 拥 军 、爱 军 模 范 , 广为传播, 有力地鼓舞了前线的志愿军战士。
在抗美援朝的宣传中, 我军不仅从战场上挖掘战斗英 雄, 集中报道, 积极推出典型人物, 而且在祖国的大后方, 在 广大人民群众中也不断推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典型, 如义 演捐献“香玉剧 社 号 ”战 斗 机 的 常 香 玉 , 捐 献 了 “石 景 山 钢 铁 厂号”战斗 机 的 石 景 山 钢 铁 厂 的 职 工 们 , 踊 跃 送 子 女 参 军 参 战的奉贤县( 现属上海市) 范爱乡蔡老太太等, 达到了前线与 国内人民的高度互动, 使全国的抗美援朝呼声异常高涨, 极 大地调动了人民 群 众 参 加 志 愿 军 、“保 家 卫 国 ”的 热 情 , 使 全 国上下高度一致, 空前团结。中央关于“仇视、鄙视、蔑视美帝 国主义”的“三视”教育, 也收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效。典型报 道所弘扬的精神武装了人民, 统一了思想和舆论, 成为战胜 帝国主义的真正武器。
从小战士在战争的特殊时期吃雪的特殊行为, 折射出志 愿军战士高尚的思想境界, 每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 谁能 否 认 志 愿 军 战 士 就 是 我 们 “最 可 爱 的 人 ”? 这 一 个 小 小 的 典 型 人物, 在祖国人民心中留下的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光辉 形 象 , 在 前 线 的 战 士 们 心 中 , 也 油 然 而 生 一 种 自 豪 感 、豪 迈 感, 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
史海泛舟
邱少云能从小典型成为大典型甚至特大典型, 更多地在于其 教育意义。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如何巩固来之 不 易 的 友 谊 ? 这 就 需 要 大 量 的 事 例 来 佐 证 、强 调 。罗 盛 教 的 事 迹放在平时只能说是见义勇为、舍己为人, 但在彼时彼境, 却 有了跨越国 界 、超 越 民 族 的 新 的 意 义 , 因 此 其 成 为 特 大 典 型 也是必然。邱少云亦然, 在战时, 纪律比生命更重要, 严守纪 律是每一名战士的神圣责任, 它是培养战士们纪律观念的最 好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