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篇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一、正确领会语文课程的定义正确领会语文课程的定义,对于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至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个定义就比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观念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它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什么,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单纯强调二者中的某一方面,应在二者统一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是新的语文课程的追求。
二、更新观念、努力创新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1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但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激情与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生受益不尽。
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
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如此,才能满足社会各种事业的发展。
而人的素质,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的差异,也是各具特色的,有着各自特点和发展潜能,正因为如此,人才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才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特长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地、主动地发展,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15秋在线作业2答案(1)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法15秋在线作业2答案(1)小学语文教学法15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汉语拼音教学有四个基本要求,下列()不属于这四个要求。
A. 认识声母B. 会拼音C. 会辨四声D. 会写E. 背诵汉语拼音方案正确答案:E满分:3分2.()应该集中注意力,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善于捕捉关键信息。
A. 精读B. 略读C. 朗读D. 默读正确答案:B满分:3分3.1904~1906年由维新派吴眺,张元济、高风谦等编辑的初等小学用的(),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套国文教科书,它与新学制互相促进。
A. 《新制中华小学国文教科书》B. 《史籀篇》C. 《最新国文教科书》D. 《千字文》正确答案:C满分:3分4.按照()标准进行分类,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福利教育。
A. 活动形式B. 课题性质C. 活动的时间与空间D. 资源利用情况正确答案:B满分:3分5.徐州彭城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杨洪清及夫人朱新兰,在4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一套以解形为本、偏旁带字、形音义相结合的识字教学法。
是()。
A. 解形识字法B. 字族文识字法C. 韵语识字法D. 字理识字教学法正确答案:A满分:3分得分:36.研究方法中的()就是研究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 实地观察法B. 现状调查法C. 历史比较法D. 访谈法正确答案:C满分:3分7.“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 这是语文综合性第()学段目标。
A. 五B. 八C. 三D. 二正确答案:D满分:3分8.学习方法可以分为几个层次()A. 三B. 四C. 五D. 六正确答案:B满分:3分9.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
小学语文应让学生多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中国论文网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提出的明确要求。
在改革热潮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优美片段、多读重要的句子,从而在读中理解课文意思;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通读感知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教师从所学课文的题目入手,展示课题,引导学生去读。
学生接触课题后,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要问的。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新课标人教版第十册《桥》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说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围绕桥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桥仅仅是那座木桥吗?学生情趣盎然,急于去读课文,想解开自己心中的疑团。
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一遍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在指导学生通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长句,教师要进行示范辅导,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
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二、细读感悟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
“悟”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
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1、读思结合边读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促思。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20春在线作业1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20春在线作业1小学语文教学论20春在线作业1题目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索,甚至有时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默读B.朗读C.精读D.略读2.按(),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福利教育。
A.活动形式B.课题性质C.活动的时间与空间D.资源利用情况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并且还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者图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观察的;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者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这是语文综合性第()学段的目标。
A.二B.一C.三D.初中4.运用要()注意的问题:要明确目标、要重视动机的激发、要指导自学方法。
A.背诵法B.欣赏法C.讲解法D.自学法5.新中国成立之后,“国语”改成为了(),从命名上就克服了重文轻语的片面性,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
它体现的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引导小学语文教学走上综合训练的道路。
A.国文B.语言C.语文D.中文6.()就是研究者利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实地观察法B.现状调查法C.历史比较法D.访谈法7.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始的,后人判断是()代人的作品。
A.唐B.宋C.秦D.明8.狭义的语文,它的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A.整体性B.应用性C.个体性D.工具性9.按照(),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福利教育。
A.活动形式B.课题性质C.活动的时间与空间D.资源利用情况10.引导启示型语文教学方法是源于()的“愤启—悱发”思想。
A.荀子B.孔子C.孟子D.老子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写作的界定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阅读的操作性。
而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问题意识。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理解的表面上,要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选择用这个词来形容景色?”“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文本的内涵。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技巧和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预测、推测、概括、归纳等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信息。
教师可以提问:“根据前文,你能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整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活动,如写作、改编故事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内涵。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味和理解能力。
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探索
阅读课堂教学 中, 程序的安排也很重要 。程序安排得当, 教学才会条理清晰, 井然有序, 否则, 就会陷入 混乱 。 教学程序 的安排 , 应遵循事 物的 内在发 展逻辑, 遵循学生 心理发 展的 特点, 遵循学生认识事物及学习语言的规律 。比如, 阅读教学 必须遵循整体——部分—— 整体的序列, 不能随意改变。但 每篇文章千篇一律逐句逐段逐篇地学习, 又会导致阅读教学 的枯燥乏味。鉴于这种情况, 我认为教学 中可 以灵活合理化 地采取 变序的方式, 来优化教 学过程, 提高小学 生语文 阅渎 的有效性。教学 内容的变序决不是随心所欲的, 而是要 以现
篇课文或一段话 , 不能让学生放任 自流地 、 平平淡淡 念 一 两 遍 就 了事 ,而 应 布 置 预 习题 ,让 学 生 带 着 问题 读 课
一
文, 从 课 文 中 找 出相 关 的 词 语 、 句子 , 这样 就可帮 助学生理 解课文 内容 , 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 草原》 一文, 主
奔 中心, 像《 凡卡》 这种采用顺叙和插叙相结合 的写法的 课文
就 可 以 采 用 内容 切 割 法 。 此 外 教 学 中还 可 以 采 用 插 入 重 点 式、 主线牵动式 、 视角交叉式等变序方法。 由此可见 , 在阅读
入, 取 得 较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呢? 我 想 , 关键 是 在 阅 读 教 学 中如 何灵活运用行之有效 的教 学方 法。下面我结合 自己的实 际
阅读教学 中要善于 引导学生 质疑释疑 ,教师可 以清楚 地知道学 生有 哪些地方不 明白, 难点在什么地方 , 便于有针 对性 地教 学 , 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 , 能够起到促进 学生主动 探究 、 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 的作用 等等。 语文学 习中 , 教 师应 鼓 励 学 生 认 真 寻 疑 、 大胆质 疑 、 积 极 解 疑, 让“ 疑” 成 为激 发 学 生 课 外 阅读 的动 力 。教 师 要 教 给学 生 在何 处质疑 。一般来说 , 应在难点处 、 困惑处 、 关键处提 出 自
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案例
教学·现场研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案例文|尚伦强一、教材解读基于新课标,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和自主阅读的有效性,重视阅读方法的渗透,以此实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的阅读教学单元,其单元语文要素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叶至善老先生的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童年上台扮演老虎的经历生动地进行了描写。
课文内容虽然浅显,但是背后的意蕴却值得我们深思。
按写作顺序进行梳理,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参加演出的期盼、饰演老虎没有成功、找寻失败的原因。
在故事中,“我”在排练的时候始终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但是正式演出的时候却被“我”演砸了。
于是,我开始寻找原因。
直到文章的最后,作者都没有直接给出原因,而是以“我”至今还不明白结尾,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文章中人物心情的变化为着眼点,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整个教学流程的架构,引领学生在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探究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大胆联想,深刻领悟文章的情感以及道理。
二、教学目标1.能够在阅读中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并且借助批注完成文本阅读。
2.能够通过阅读找出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并且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对整个故事中“我”的心情变化以及原因进行分析。
3.能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评价“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且运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开导。
三、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的能力,同时与批注式阅读结合起来,通过批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心情。
四、教学过程基于新课标引领的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对教学活动展开科学合理的设计,引领学生在掌握批注式阅读方法的同时,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
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很多心理活动虽没有明显的“我想”,但是通过对动作、语言、神态的刻画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生动展现,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学语文新课标建议
小学语文新课标建议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新课标作为指导教学的重要文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
新课标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加强阅读教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新课标建议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通过推荐经典文学作品、设置阅读任务、组织阅读分享会等方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
新课标建议教师要注重写作训练,通过布置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强化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技能。
新课标建议教师要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新课标建议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授古诗词、成语故事、传统节日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六、创新教学方法新课标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新课标建议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八、加强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新课标建议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最新教育教学理念
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应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学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创立促成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力思维的发展和人格个性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34、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35、宁可让学生说错误的真话,也不要让学生说漂亮的假话。
36、“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管 理
37、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用好的教师。
创新能力
38、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经常质疑。
31、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一)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阅读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注重阅读体验阅读是一种体验,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
(三)强调阅读素养的培养阅读素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和素质,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分析能力、阅读批判能力、阅读欣赏能力等。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强调阅读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阅读能力。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法(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本的情感和意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阅读、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质量。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1000字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已经得到广泛的探讨和应用。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情境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注重情境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真实的情境模拟、有趣的互动体验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课堂讲授、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共鸣和认知体验,从而加强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强化“知行合一”教育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强化“知行合一”教育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途径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鼓励多元化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鼓励多元化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工具等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科学探究、创造性思维、实践实验等多元化学习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创造新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旨在通过情境教学、知行合一教育、多元化教学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成果的不断提高。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标说教材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课标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首先,说课标,小学语文分为三个阶段,目标逐步提高。
第三学段的目标建立在第一、二学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阅读和写作。
一)课程目标1、识字与写字由于电脑的普及,学生的写字能力普遍下降,因此新课标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规范和提高书写质量。
同时,更加重视写字和书法的研究,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力求美观,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惯。
2、阅读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即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应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学生需要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研究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学生还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的作用,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3、语文生活学生需要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同时,注意语言美。
4、作学生需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积累作素材。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并修改自己的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5、综合性研究在综合性研究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处理实际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至关重要。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究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快乐、领悟人生、启迪心智。
一、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比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读物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快速阅读、精读、泛读等,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朗读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文字表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例如改编故事情节、设计新的结局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激发他们的思维激情。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生活、领悟人生,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论故事中的人物情感、道德意义,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产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语文教育不再只是独立存在,而是要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的一种新理念。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听说读写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师应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丰富群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内容;以趣化阅读过程为目标,创新群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形式;以提升阅读效益为目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任务评价。
一、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丰富阅读任务内容学习任务群是教师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抓手。
因此,教师应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围绕群文阅读篇目,基于学生发展需求,丰富群文阅读任务的内容,增加群文阅读任务群的趣味性、召唤性。
(一)设计有助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建构语言、运用语言,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
为了更好地发挥群文阅读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教师应设计一些有助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群文阅读任务。
例如,教师以“花鸟情”为主题,组织学生以群文阅读的形式,深度学习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
在此过程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些阅读任务:1.对比阅读四篇课文,梳理、归纳、总结每篇课文分别借助于哪种具体的事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2.从每篇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好词佳句,将其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通过完成上述第1 项群文阅读任务,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感悟“花鸟情”,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了解借物抒情的方法;通过完成第2 项群文阅读任务,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夯实自身的语言基础,而在陈述自己的喜欢理由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二)设计有助于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阅读任务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文化是语言的精神内涵。
让学生理解、传承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链接”的有效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链接”的有效运用语文统编版教材主编温儒敏指出:“得语文者得天下,统编版教材专治不读书。
”统编版教材对阅读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快乐读书吧”等栏目上,还体现在针对具体课文所设置的“阅读链接”板块上。
“阅读链接”它构架了一道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像一条纽带不仅让学生从课文的“小天地”中汲取养分,遵循了“以教材为基础、挖掘文本辐射作用”的原则,真正将阅读的视角延伸至文本的文化源头、学生的学习体验、作者的生平经历上,为语文阅读教学打开了更广阔的阅读境界,更给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彰显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与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语文能力,提高其阅读水平。
但我们在进行调查问卷时发现:一部分教师对“阅读链接”的教学仅仅停留于“补充”的层次,出现的时机单一,引导的策略单一,往往是在课文学完后读一读,简单交流文中写了什么,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低落;有的教师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在阅读之后没有指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没有真正发挥“链接”的作用。
我认为,充分使用好“阅读链接”,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1.巧用“阅读链接”,激发阅读兴趣。
愉快教学法在古今中外始终受到欢迎,人类大脑皮层处于兴奋时,注意力相对集中,会激发浓厚的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蔡元培先生也说:“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
”可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而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我们可以从课前“阅读链接”开始。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我创设情境,巧用“阅读链接”,用神话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述“燧人钻木取火”,使学生在惟妙惟肖地讲述中感受到神话的传奇。
这样就对其他的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引出课文《普罗米修斯》,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们有了兴趣,读书也会变得愉悦起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摘要:在小学这一教学阶段,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要求相应的教师能够明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利用与学生相符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授课。
针对小学语文这门科目而言,作为一门重要的学习科目,其中的阅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让小学生的更好的学习阅读内容,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明确改革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在阅读时提取信息的能力,这样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与学习,在新模式的推动之下自己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样的课堂可以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保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提取能力;策略研究在小学语文这门科目的教育过程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小学这一过程的学习中得到应有的提升。
阅读作为语文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相关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这一重要能力,为小学生塑造良好的阅读教学课堂,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信息的提取作为目标,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从而深入到阅读的学习之中,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这样能够实现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文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进行分析,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更新。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意义分析针对当今小学阶段的教育,语文作为其中的重点科目,也是母语优势较为突出的科目,在这样的过程中,要求教育部门能够明确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特点,利用新课改的新理念进行代入,这样有利于小学生集中精力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作为其中的重点,教育的要求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阅读水平。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信息提取能力,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信息的摄取,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之中的关键信息,使得小学生能够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之后迅速的掌握其中的重点与主题,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新理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树立新的教研活动理念。
以下是从几个方面阐述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新理念: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1. 教研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认知水平等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2. 教研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教研活动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观念、责任感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注重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1. 教研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文化意识等。
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研活动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教研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 教研活动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教研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
3. 教研活动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1. 引言1.1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全面的。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探究性学习和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这就意味着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将语文教学局限在单一的语法、词汇和阅读训练上,而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新课标还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情感。
新课标的实施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视野。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不够全面,缺乏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常常被忽视,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限制。
面对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我们需要反思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实现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基础。
【字数:228】2. 正文2.1 新课标提倡的语文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倡的语文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这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让教学过程更加走向开放,它不仅是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
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师如何活用教材,精心预设,促进课堂动态生成方面谈一些思考。
1 补充教材,促进文本的深度认知
课文中有不少空白点,不仅给学生以思维和想像的空间,也往往是精彩课堂教学的生成点。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引起质疑、探究、发现和体验,使文本的学习更加深入、认识更加深刻。
《司马迁发愤写》一课教学伊始,我就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质疑、探究:“起初,司马迁为什么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后来,为何又打消了这个念头?”由于故事发生时间距离学生太远,仅凭课文中的一小段文字,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司马迁为什么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他们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尤其是当时司马迁含冤入狱,遭受宫刑后的极其痛苦、屈辱、绝望的内心,学生更难体验。
教学时,我通过两次补充教材,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第一次,先是适时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帮助学生了解“酷刑”是怎样的刑法?“酷刑就是宫刑,又称腐刑,是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处罚。
对受害者来说,实施酷刑肉体是极其痛苦的。
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而中风,若要保全性命,一般要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
受刑者不仅仅是肉体上受到伤害,心灵更是蒙受了永久的耻辱。
受刑者受刑后从此断子绝孙。
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中,如果没有后代会被骂为不孝之子的,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
受刑者真是生不如死,度日如年。
”接着,我通过动情的语言来诱发学生的情感。
“同学们,宫刑这种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刑罚,既残酷地摧残人的身体和精神,又极大地侮辱人格,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在人前人后再也抬不起头来,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
这对于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血液里流淌着自尊自强的信念,胸怀大志,有着建功立业理想的伟男儿来说,怎能不感到万般屈辱呢!何况这种屈辱又是不应该降临到他头上的。
他是含冤入狱,受了酷刑。
”这时,让学生再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就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
第二次,我在学生对宫刑有了感性认识后,又一次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读懂当时司马迁的内心。
我出示了《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的一段内心独白:“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
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里恍恍忽忽,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儿去。
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
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连深山岩穴之中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接着,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司马迁想一想,他悲什么?愤什么?想像他当时的心情。
这时,我让学生再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就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这样,学生自然能通过朗读把司马迁的悲痛和愤慨心情表现出来。
以上两次补充相关的材料,两次进行恰当的引导,学生在与文本、文中人物对话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人物内心的探究有了一定的深度。
2 延伸教材,引发情感的深刻体验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在文本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程度。
学生的这种独特的感受、理解,丰富的情感体验,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特点,进行精心预设,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浓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情的激荡之下,不断强化感受与体验,使语文课堂学习转化为情感的诗意之旅。
《月光启蒙》一课刻画了一位睿智、朴实的母亲,用黄河滩边的民歌、童谣,借着大自然月色的美,“为我插上想像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常见的教学活动,多参照《教参》研读到“月色美,童谣美,真情美,母亲美”这样的层次。
在教学《月光启蒙》结束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flash课件。
(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再现母亲往昔的画面)徐小凤轻柔深情的演唱、月光下的母亲,配上文中描写母亲的文字,学生的思绪飞到了作者那个充满诗意的童年时代,回到了那个有着如水的月色、璀璨星空的美妙的夏夜。
原汁原味的生活片段伴着柔美的月色,历历在目,极其自然地生成了学生对儿时生活的幸福回味、对母亲真情的美好眷恋!
这时,我没有满足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程度,及时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延伸、拓展。
我给学生朗诵了作者孙友田《往事如歌——月光母亲》原文中的一段话:“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投影中同时出现了作者母亲苍老甚至于有点儿丑陋的面容的画面。
学生一下子被母亲苍老甚至有些丑陋的形象和不幸的遭遇惊呆了,他们无法想像儿时那个曾经拥有甜美嗓音和玉石雕像般美好形象的母亲现在竟是这样!他们沉默了,内心却被深深震撼。
此时此刻,他们也和作者一样,有好多的话语要对母亲倾诉。
我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当即引导学生:“看着母亲木然的神情,想起母亲给我的最初的启蒙,作者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不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你能把当时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写下来吗?”学生当即提笔,写下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此时的课堂,自然地生成了“母亲,我爱你”这样的深层主题!学生倾诉了对自己母亲和天底下所有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这是学生发自灵魂深处的对母爱的回
应!也是学生对至善人性的真切呼唤!
3 重组教材,激活内心的深情抒发
叶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教师不应该受限于教材和教参,要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根据教学情境和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重组,或改变教材呈现的顺序,这样课堂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
课文《三斤珍贵的水》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语言描写细腻,感情表达浓烈,读后让人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课文突转写作手法的使用,让结局令读者始料不及,造成强烈的心灵落差,产生巨大的情感震撼力量。
文章在最后才让读者真正理解了一头“憨厚、忠实”的老牛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倔强的情感之源:母爱的力量。
针对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情感表达的需要,我大胆重组了教材,隐去了课文的结尾,尝试给学生呈现“不完满的文本”进行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情感教育效果。
在学生学完课文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的经验,对故事的结局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让学生在续想课文结尾中,实现对文本的“建构”和“创生”。
师:老牛的倔强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那位运水的战士哭了,那位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一向视军队纪律为生命的战士,最后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老牛终于得到了珍贵的三斤水,你觉得老牛会怎样做?
生l:老牛迫不及待地喝完了放在它面前的水,满足地走开了。
生2: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老牛并没有急于喝放在它面前的水,而是唤来同伴,一起分享。
生3: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唤来自己的孩子——那头瘦弱的小牛。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我接着再现了隐去的结尾。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在学生心中造成极大的落差,老牛的母爱让学生深深震撼。
此时,我趁热打铁,进一步进行引导——一
师:是什么让老牛不怕被汽车撞伤的危险冲上公路;是什么让老牛不顾司机的骂骂咧咧、点火驱赶;是什么让老牛不惜被主人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是什么让老牛得到了水,却不舍得喝上一小口,全部给予了小牛。
(母爱)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觉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一头可怜、倔强的老牛吗?(像是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
师:同学们,在经历了这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后,你又想起了谁,你又想对
他或者她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想说的写下来。
在学生经历了对文本的感悟、体验之后,内心有一种表达的冲动,这是“情动而辞发”的另一种形式。
学生由牛的母爱,想到自己沐浴着的母爱,一定思绪激荡,心中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需要一吐为快。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仔细思量苏翁的这句话,我们是否可以进行这样的理解:语文教师要真正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灵活处理、精心预设,只有拥有对语文教材认识的制高点,任何教材才能在我们的手里变得游刃有余,课堂才能生成我们所期待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