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精神不独立,就是死路一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人精神不独立,就是死路一条
昨天看了一篇关于同妻的报道。报道中的第一位主人公刘思琦在生完孩子之后,半夜起来喂奶,发现丈夫总是匆匆关掉正在浏览的网页,她查看了聊天记录,发现了丈夫是个同性恋的真相。
这段婚姻曾经是很令人羡慕的,两个人都是大龄结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生活富足,结婚两个月有了孩子,没想到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她对同性恋毫无了解,查看了资料才知道。“在内心深处,她始终不肯接受丈夫是同性恋这个事实,直到有一次,丈夫在梦中叫出另一个男人的名字,她彻底心碎。”
丈夫很快和她摊牌。她写了一封遗书,准备跳楼。在最痛苦的时候,是帮她照顾孩子的父亲,给她打电话让她回家喂奶,才救了她一命。
“孩子把她从绝望中拖了回来,成了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文章这样说。
对于同妻的遭遇,早就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同情。她们是社会恐同倾向和同性恋骗婚行为联手创造的完全无辜的受害者。但,为什么在得知自己的丈夫不爱自己,爱着另外一个男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跳楼?
这是什么道理?“我选错了男人,所以我活不下去了,就得死?”谁判了她的刑?
为什么把愤怒羞辱变成了灼伤自己的火焰?为什么不把愤怒喷射向对方,哪怕是砸了这个家,挠男人满脸花,也比这样的自残要勇敢一点吧?
她没错,他错了,可是她要去死。
或许那时候的决绝是因为产后抑郁,但是向死而生之后,她依然没有选择离开这个男人,他们还是生活在一起,理由是“为了孩子和丈夫10年的感情”。他们是一对契约夫妻,“像亲人一样生活,互不干涉。”
男人可以依旧爱着他的男人,她也可以在外寻找她喜欢的男人。她有过一次婚外情,那次的感情经历让她真正尝到了有人爱的女人是什么感觉。但她还是不快乐,从发现丈夫是同性恋到现在过去了10年,她觉得自己老了很多,“愤怒已经平息,但焦虑一直存在。”可见徒有虚表的婚姻,并不是给人带来真正的安宁。
前几天有人给我讲了她自己的故事。
她性格内向怯懦,不擅长经营人际关系,也缺少自我提升的意识,所以选择在事业单位默默无闻的从事底层工作。
由于前夫出轨,他们离婚了。可离婚之后的她过不了一个人的生活,害怕孤独,不愿意被人看做是没人要的女人,自己照顾孩子也觉得很吃力,只好再次接纳了前夫,继续同居在一起。
同居的生活中,前夫没了禁忌,完全不需要照顾她的感受,表现更渣了,对她恶语相向,冷嘲热讽,甚至谩骂和人身攻击。她一再忍让,有时候忍不住,想要爆发,又想到惹翻了他,自己会落单,就只好继续再忍。
她能感觉到自己被他厌烦,她其实也很厌恶他,她知道离开这个人自己会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能获得更有尊严,可是想想一个人孤独,想想被认为是单身女人的社会压力,她又被深深的恐惧束缚住了。
她说,“我知道是我个性上不独立自强的短板,造成了我今天的局面,我对自己无语。”
我也很无语。
自己身上的病,她已经看得清楚明白,不独立自强,没了男人就活不下去,那怎么办?骂渣男有什么用,是你死赖着不走,人家早就亮出立场,“能忍你就过,不能忍就滚”,不敢滚的人,只好忍。
药方很简单,明晃晃摆在那里,“独立”。可这味药太贵了,她买不起,就只能继续病着,忍受着“病痛”的各种折磨。
3月5日,中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的第5天,一位长期遭受家暴的医生张晓燕带着一身的伤口和淤青死去,她死亡的原因是服毒,乌头碱中毒。
张晓燕并非寻常意义上的弱女子,她在医科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的医生,然后选择从商,开了一家诊所还有一家药房,每月的收入很好,是亲朋好友眼中的女强人。
她长得很漂亮,爱美,喜欢打扮自己。她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每月都要给丈夫黄学通还几万块钱的外债,供养着他保持阔气的生活。她也是一个很爱孩子的母亲,一儿一女全都是她亲手带大,每天的生活永远是家、诊所、孩子学校,三点一线。她没有遭受家暴的任何理由,可尽管是这样,她还是要挨打,
每次为何被打,理由就是,“黄学通心里过不去(不痛快)。”张晓燕曾经有逃脱的机会,2013年他们离婚就是最大的契机,可他们离婚后仍然在一起生活。因为前夫拿孩子做要挟,因为她始终一次次的对她心存幻想。她一次次离家,一次次回去。
她生前死守这个秘密。“她曾将扎起的长发披散,戴上眼镜,试图遮掩脸颈的淤青;换上包裹严实的衣服罩住四肢的伤痕;用谎言去应对一切询问。”即使被当众殴打,她也不曾喊出一声呼救的话。最后在中毒入院,来到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熟悉的同事在她还有意识的时候询问她事情经过,她依旧一言不发,直到转院后不治身亡。
最后一天发生的一切被她带入了坟墓,没有人知道那血迹斑斑的房间里两个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是推测。生前她一直放弃自救和控诉,坚持不肯报警,担心公婆伤心,担心被别人笑话,担心遭到报复,这导致在她去世后,要证明她生前曾遭受丈夫的虐打变得十分困难,“没有当事人亲口指证,没有警方验伤报告,没有报警记录,几乎什么
都没有”,这极有可能导致这个男人会逃脱自己应受的惩罚,或者得不到应有的制裁。
直到死,她依然饶过了他。她不去抗争,不和这个可恶的男人同归于尽,她选择了自己去死。她那么爱孩子,然而还是选择把孩子留在一个没有母亲的世界上,这是典型弱者的反抗方式。
不幸的故事看多了,我常常会想,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如此夸大婚姻对于女人的作用?以至于让女人们以进入婚姻为人生的最终归宿,而一旦面临婚姻的解体,男人的抛弃,就觉得人生失掉了全部的意义。
这样的女人都是被如何制造出来的?
大概从童年就开始了。男孩淘气那是淘小子都聪明,女孩淘气嘛,就得挨训,“这么不
老实,以后看谁敢娶你?”
上学了,“学习成绩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女孩到高中就不如男孩了。”
工作了,“女孩不要出去闯荡,在家附近找个稳定工作吧。”
至于说不努力生活怎么改善,人生境界怎么提高,没关系,可以指望男人啊,找个好男人,就全都解决问题了。所以月薪两千的女文员可以堂而皇之的嫌弃自己月薪五千的丈夫,“不上进”,你要是问她,“那你怎么不努力?”她好奇怪的看着你,“我是个女人哎!”
对女性自主意识的忽视,培养出了一批依赖感极强的女性行为弱势群体。她们缺少人生目标,缺少独立生存能力,离开男人的确活不好,只能忍受着活在食物链下端的委屈。
好吧,有人说,那我们鼓励女人创业、赚钱、拼搏,能赚钱的女人就可以多一点人生的选择权。但张晓燕的例子再次证明了某一类精神弱势的女人是如何存在的,她们在事业上是好手,肯吃苦,头脑精明,可精神不独立,依然离不开男人的牵制,有钱这件事,也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女性,她们衣食无忧,可是精神空虚。以前是依靠男人,后来男人靠不住,她们就靠朋友、靠亲人,甚至靠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作者。柴米油盐,事无巨细,什么都来问,即使那些自己百度一下就能知道的事情。这是一份信任,我很荣幸被选中,但为什么没有拐棍,自己就活不了?
如果精神不独立,女人走的就是一条死路。不要说容易遇到没良心的男人,就算是男人有良心,一辈子都不变心,精神不独立的女人也会将两个人的关系变得畸形,她们掌握不好相处的分寸和距离,过于依附,到最后,全都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