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利率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分析摘要:次贷危机后,各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纷纷下调利率,美联储连续降息,日本基本上处于零利率状态。而中国于2010年10月19日上调了存贷利率25个基点。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利率与人民币汇率,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并不适用。

关键词:利率;汇率;利率平价

一、利率平价理论的含义

利率平价理论概括了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它认为汇率是由两个国家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差异所决定,即一国货币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的差异(升水或贴水)近似等于该国利率和所兑换货币国利率的差异。它所揭示的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国际间不同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套利活动。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投资收益,因此较高的利率将吸引资本流入,而较低的利率将促使资本外流。在资本具有充分国际流动性的条件下,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趋于一致,也就是说,套利资本的跨国流动保证了一价定律适用于国际金融市场。

拋补利率平价是指与掉期交易(用以抵补汇率风险)结合起来套取利差的做法。拋补利率平价是建立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金融工具完备和没有交易成本和资本管制、本国和外国证券可以完全替代的前提下,经济主体有充足的套利资金,利用两国汇率之差在即期外汇市场和远期外汇市场同时进行反方向操作来套取利差。

抛补的利率平价并未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做出假定,因为远期外汇市场的出现使套利者可以免于承担由于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汇率风险。套利者在套利的时候,可以在期汇市场上签订与套利方向相反的远期外汇合同(掉期交易),确定在到期日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水平。由于套利者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固定了未来交易时的汇率,避免了汇率风险的影响,整个套利过程得以顺利实现。抛补的利率平价的表达式是:

r-r*=f ,其中 f=F/E-1

r表示以本币计价的资产的收益率(年率),r*表示以外币计价的相似资产的平均收益率,E表示即期汇率(直接标价),F表示远期汇率,f是本国货币的远期贴水(升水),是本币的远期汇率高于(低于)即期汇率的比率。

抛补的利率平价表明本国利率高于(低于)外国利率的差额等于本国货币的远期贴水(升水)。高利率国的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的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升水。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资金将流入国内牟取利润。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考虑两种资产的利率水平,而且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收益变动。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结合进行,以避免汇率风险。在本币利率高于外币利率的情况下,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外汇的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而本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随着抛补套利不断进行,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会不断增大,直至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此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本币远期贴水恰好等于国内利

率高于国际利率的幅度。

二、1999年以来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

表:利率平价理论人民币利率汇率契合性检验

以上是人民币汇率和中美两国利率对比图,由图观察可知,1999-2001年,中国的利率明显低于美国,两国利差很大;2002-2004年,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2004-2007年,美元利率又高于人民币利率;自2008年,中国的利率明显高于美国。根据利率平价的基本理论,当国内利率水平上升时,本币汇率应当是预期贬值的,而不应是升值。但是自1999年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从这两个图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利率的变化与汇率变化之间显然不符合拋补的利率表平价理论。

三、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不适用的原因分析

1.国际资本的非自由流动。利率平价理论要求的两个假定条件之一就是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一条件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具体到我国的资本市场,一方面是不完全的管制;另一方面,相对于金融自由化国家而言,却又是相当严格的,尤其是在短期资本管制方面尤其如此。我国近几年实行的是资本和金融账户管制,这样的管制的好处是,一旦国内外利差出现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单边套利机会的出现,这样的做法会有效地抵制部分热钱的流入,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加息对汇率产生的压力。这在上述回归模型里有所显现。

2.外汇市场的不完善。由于法律监管力度不够,我国外汇市场上存在投机倒把和黑市等操作行为,同时加上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过大,这些说明我国外汇市场到目前为止还不很完善。而不完善的外汇市场对于市场利率和汇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3.人民币利率没完全市场化。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我国的人民币利率长期以来一直是由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人为制定。政府更多地注重利率的利益分配功能而不是其对经济的调节功能。这样的结果是,现行的利率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资金的均衡价格,也不能反映出市场的供求状况和风险程度,只是考虑了当时的物价上涨水平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正因为如此,所以人民币利率倒挂现象严重,利率结构不尽合理,利率种类繁杂,利率管理体制僵化,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承认。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不完全实现会影响到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传导机制的作用发挥。

4.汇率形成缺乏灵活性。一直以来,拥有强大的外汇储备和货币供给权的中国人民银行已成为外汇市场上的最大主体。为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外汇、卖出人民币、同时发行国债冲销等),把汇率稳定在央行所认为的合理水平上。尽管我国近几年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但事实上汇率的波动幅度非常小,尤其是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几乎固定在1:8.27。汇率形成缺乏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灵活性。灵活性的缺乏使得汇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汇率变动,除了受利率的影响外,还会受到预期通货膨胀率、国民收入水平、市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只是单纯地从利差和预期的角度来探讨汇率的决定和变动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的限制条件。

四、人民币利率上调对汇率的影响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