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智能消防机器人.doc
消防机器人. 共17页
小组成员: 陈丹,于倩,武乐
消防机器人的介绍
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消防设备可 代替消防队员接近火场实施有效的灭 火救援、化学检验和火场侦察。它的 应用将提高消防部队扑灭特大恶性火 灾的实战能力,对减少国家财产损失 和灭火救援人员的伤亡将产生重要的 作用。
消防机器人 - 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建筑和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导 致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泄 漏以及燃烧、爆炸、坍塌的事 故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也相应提高。
操作员通过监视器和立体场景显示了解 机器人的姿态和有关环境信息,操纵操 作杆控制机器人的速度和转向角速度, 通过键盘或控制开关进行功能切换,通 过串行通讯将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发给下 位机,下位机进行任务规划,通过驱动 器来控制机器人。
消防机器人--系统工作原理
消防机器人的后方控制台以及供电、泡沫消防车等构 成了消防机器人的后方控制和供应系统,另一部分以消防机 器人的车体为主体,集行走、化学侦检、温度和辐射热探测、 火情侦察、火情侦察、灭火、正压防爆等主要功能与一身。 车体运动所需电力控制、侦检、视频等信号均通过电缆传输, 消防炮的供水或泡沫液通过水带输送,对消防机器人的控制 通过对后方控制台的操作完成,操作人员根据对车体运行姿 态,炮的喷射点直接观察以及后方控制台显示的从前方送回 的温度、辐射热、前后摆臂状态、火场场景及化学侦察结果 等通过人际操作界面对车体发出相关的控制指令。车体所携 带的控制系统一方面根据从后方控制台发来的指令对相应的 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另一方面负责将现场采集的各项参数, 信号传送给后方控制台,以帮助操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决 策。
消防机器人 - 发展现状
常言道水火无情,这其中道出了水火对人类的 威胁及人们对水火的无奈。提起火灾,人们会联 想起一起起悲剧。据有关部门统计,仅2019年一 年我国就发生火灾38000起,死亡2233人,受伤 3770人,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多元。2019年发生 火灾14万余起,死亡2722人,伤4930人,造成财 产损失15.4亿元。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面对 无情的火灾,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交通 大学、上海市消防局共同制定了研制消防机器人 的计划。经过3年的研究,我国第一台消防机器人 已经诞生。消防机器人可以行走、爬坡、跨障、 喷射灭火,可以进行火场侦察。
智能消防机器人毕业论文
智能消防机器人毕业论文标题:智能消防机器人及其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消防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消防装备,具有自主导航、自动探测、实时监测等功能,能够在高温、烟雾等危险环境下代替人员执行危险任务,并有效防止火灾蔓延及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论文主要探讨智能消防机器人的技术原理、结构设计以及应用场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消防机器人;自主导航;实时监测;火灾防控一、引言近年来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火灾事件,传统的消防装备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智能消防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消防装备,具有自主导航、自动探测、实时监测等功能,能够高效地执行危险任务,降低人员伤亡风险。
本文将重点研究智能消防机器人的技术原理、结构设计以及应用场景。
二、智能消防机器人的技术原理智能消防机器人主要包括感知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
其中,感知系统通过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火灾相关信息;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感知系统获得的信息,利用自主导航算法规划最优路径,并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任务;执行系统包括灭火装置、救援装置等,用于实现对火灾的控制和救援。
三、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机械结构和电子设计。
机械结构设计要考虑机器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任务需求;电子设计包括传感器的选型和集成、电路设计、通信模块设计等,有效实现感知、控制和执行功能。
四、智能消防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智能消防机器人可以广泛应用于火灾防控领域。
例如,在建筑物火灾中,智能消防机器人可以进入烟雾浓厚的环境进行探测和救援;在化学工厂火灾中,智能消防机器人可以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进行化学品泄漏监测和灭火。
此外,智能消防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地铁、飞机等特殊场景的火灾防控。
五、存在问题及展望目前,智能消防机器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自主导航的精确性、抗干扰能力等方面仍需要改进。
智能消防机器人
智能消防机器人智能消防机器人是一种具有高度智能化和先进技术的机器人。
其主要目的是在火灾现场进行救援操作,达到消除火灾、减低人员伤亡风险等目的。
智能消防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智能消防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建筑物内部: 智能消防机器人能够通过建筑物内部的组织架构,精确地定位火灾点,并及时采取对应的灭火救援措施,达到缩短灭火时间的目的。
2. 工厂、仓库: 智能消防机器人可以通过机器人技术,从容应对高温、高压等复杂环境,这对于工厂、仓库等特殊场合的消防救援非常重要。
3. 交通设施: 智能消防机器人可以在地铁、火车等交通设施的安全保障中,进行灭火和救援等工作。
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特点1. 智能化:智能消防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能够在现场迅速识别过火地区,对付火的方式也较为多样化,能够自主完成许多工作。
2. 可靠性:它可随时运行,一旦收到指令,机器人可以在几秒钟内到达指定的地方。
3. 稳定性: 智能消防机器人具有系统平稳控制、高精度位置定位以及跨越障碍物的能力,能够在火场遇到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保证安全。
4. 灭火能力: 智能消防机器人具有多种传感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现火源。
并有多项灭火技术,如干粉灭火等,能有效控制火势。
智能消防机器人的优点1. 人员安全:智能消防机器人可避免工作人员在危险的现场干预灭火、或向火场深入探索救人,从而有效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2. 效率高:智能消防机器人能够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并进行有效的灭火和救援工作,从而有效降低火势蔓延的可能性,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受困人员。
3. 对硬件的要求低:智能消防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操作,而不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或其他复杂的设备,更加灵活便捷。
4. 节省成本:与传统的消防救援方法相比,使用智能消防机器人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救援效率,从而更具成本效益。
未来开发方向目前,全球消防部门已经广泛启用智能消防机器人。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的特点将进一步增强,例如为其添加声音识别功能,可以自动侦测火灾警报。
智能灭火机器人
通过50多年的开展,人工智能已形成极广泛的研究领域,同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1]。
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是一门研究人类智能机理和如何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学科。
智能机器人技术综合了计算机、操纵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集成了多学科的开展成果,代表高技术的开展前沿[2]。
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大大促进了人工智能思想和技术的进步,慢慢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分支领域,各种智能机器人竞赛也成为国内外广泛推广和开展的一种竞技工程。
智能机器人灭火竞赛由美国三一学院于1994年创办,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普及程度最高的全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之一。
硬件电路是智能灭火机器人整体的核心骨架,其参数性能及设计的合理性直截了当决定了智能灭火机器人的性能。
本文完成了基于ARM9内核[3]的智能灭火机器人的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1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灭火竞赛的任务是在一封闭房间模型中,随机在其中一个房间里放置蜡烛代替的火源,要求机器人在尽可能短的时刻里无碰撞地寻到火源并完成灭火。
依据竞赛要求及功能需要,灭火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要紧由操纵器、传感器输进、驱动输出等模块组成。
2硬件电路的要紧部件分析与设计2.1嵌进式系统为实现机器人高速精确地按照规定路径行走,要求机器人的CPU能够实时迅速地读取多个传感器端口数值,并在较短的时刻内完成对各端口数值的存储、运算和输出等多种任务。
由于嵌进式微处理器对实时任务具有特殊强的支持能力,能够完成多任务同时具有较短的中断响应,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选用以嵌进式微处理器ARM9为核心的操纵器,其内部采纳哈佛结构,每秒可执行一亿一千万条机器指令。
为提高端口数值读取速度,使机器人能对四面环境信息做出迅速判定,本设计在主芯片上设置了ADC0~ADC7〔P4.0~P4.7〕8路数据输进端口,每秒可实现50万次数据采集;另外又设置20路数据输进端口,通过A TMEGA816-PC辅助单片机连接到主芯片上,用以读取远红外传感器组及检测端口的数值,每秒可实现1000次数据采集。
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前言本部分的第4、5、6、9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GAX X《消防机器人》目前拟分为9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一一第2部分:消防灭火机器人:一一第3部分:消防侦察机器人;一一第4部分:消防排烟机器人;一一第5部分:消防救援机器人;一一第6部分:消防洗消机器人;一一第7部分:消防照明机器人;一一第8部分:防暴机器人;一一第9部分:排爆机器人:本部分为GAXX的第1部分。
根据国内目前消防机器人的生产、使用情况以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消防机器人的发展规划,编制了本部分标准。
本部分标准首次发布。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技术委员会(SAC/TCll3/SC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消防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robotGAXX.-XXXX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防机器人的术语、分类、型号编制、功能、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在陆地上行走的各类消防机器人,不适用于在空中或水面、水下等执行消防作业的其它特种机器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6—2007 标准电压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1173—1995 铸造铝合金GB/T 1176—1987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 1348—1988 球墨铸铁件GB/T 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 4208—2007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 5083—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T 7251.8—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智能型成套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7932—2003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9439—1998 灰铸铁件GB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4097—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噪声限值GB 15540—2006 陆地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7478—2004 低压直流电源设备的性能特性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20891—2007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阶段)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7—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 9773.2—1999 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3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消防机器人fire robot由移动载体、控制装置、自保护装置和机载设备等系统组件组成的具有人工、半自主或自主控制功能,可替代消防员从事特定消防作业的移动式机器人。
《智能消防机器人研究与设计》
《智能消防机器人研究与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消防机器人成为了现代消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面对火灾的复杂性和危害性,智能消防机器人以其高效率、高精度和强适应性的特点,在灭火救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探讨其设计与技术实现。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火灾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灾害之一。
传统的灭火方式主要依靠消防员和消防设备,但在复杂、恶劣的火场环境中,消防员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研究智能消防机器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智能消防机器人可以替代消防员进入危险区域进行灭火、救援和侦察,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智能消防机器人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和精度,为消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国内外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在智能消防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方面,许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投入到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研发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国外在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在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为智能消防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设计与技术实现1. 机械结构设计智能消防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设计时需考虑机器人的尺寸、重量、运动性能、承载能力等因素,以满足在复杂火场环境中的运动和作业需求。
同时,还需考虑机器人的防水、防尘、耐高温等性能,以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2. 传感器系统设计传感器系统是智能消防机器人的“感官”,对于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目标识别、火情判断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时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并合理布置传感器,以提高其感知能力和响应速度。
3.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是智能消防机器人的“大脑”,负责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功能。
设计时需考虑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以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说明书
智能消防机器人的说明书一、产品介绍智能消防机器人是一种高科技设备,旨在帮助消防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更加高效地进行救援和灭火工作。
该机器人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视觉算法,能够自主感知、定位和操作,拥有多项功能和特点:1. 火情探测与报警功能:智能消防机器人配备了灵敏的火焰和烟雾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检测到火灾的发生,并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实时向消防指挥中心发送报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环境监测与数据传输功能:机器人内置多种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火场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通过数据传输功能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送给消防人员,为他们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
3. 精准定位与导航功能:智能消防机器人搭载了先进的自主定位与导航系统,能够在火场复杂环境中准确自主地进行定位和导航,为消防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提高救援效率。
4. 管道巡检与灭火功能:机器人设计有可伸缩和可弯曲的机械臂,能够自主进行管道巡检工作,并在发现问题时进行灭火操作。
同时,机器人还配备了多种灭火装置,如干粉灭火器、水枪等,能够对小规模火灾进行有效灭火。
5. 语音交互与远程操控功能:机器人内置语音交互系统,能够通过语音指令与消防指挥中心进行实时沟通,提高指挥效率。
此外,机器人还具备远程操控功能,消防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终端对机器人进行操控,实现更加精准的操作。
二、使用说明使用智能消防机器人前,请仔细阅读以下使用说明,以确保正确且安全地操作:1. 启动与关机:按下机器人背部的电源按钮可以启动机器人,长按电源按钮可以关机。
2. 灭火操作:当机器人检测到火灾时,通过机器人背部的灭火按钮可以控制灭火装置的启动与停止。
在使用灭火装置时,务必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火势蔓延至机器人。
3. 远程操控:消防人员可以通过携带的遥控器或手机应用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操控,包括移动、转向、抬起和放下机械臂等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请保持良好的信号连接和操作指令的准确性。
4. 储物与充电:机器人背部配有储物空间,可以存放一些常用的救援工具和消防设备。
智能灭火机器人设计
智能灭火机器人设计
智能灭火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火场进行灭火、监测、和搜索任
务的智能机器人。
其基本设计原则是满足以下需求:
1. 安全性:机器人必须能够具备自身的安全保障,要求其在火
场内能够稳定运行,灭火过程中不对人员、物件造成二次损伤。
2. 灵活性:应用场景复杂,机器人需要能够适应各种火场环境,能够快速移动并转化。
3. 多功能性:机器人需要同时具备搜索、预警、监测、定位、
灭火及报警等多种功能,能够为灭火人员提供有效的辅助帮助。
4. 智能化:机器人核心技术应包含智能化算法系统、感知及控
制系统等,能够实现远程操控和自主决策,提高对火场的敏感度和
及时响应。
5. 续航性:机器人需要长时间在火场内稳定运行,其电池续航
时间应足够长。
基于以上设计原则,智能灭火机器人通常包括以下模块:
1. 硬件模块:机身、轮子、传感器、电池等。
2. 控制模块:控制芯片、通讯板、电机驱动等。
3. 传感器模块: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4. 智能算法模块: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算法优化。
5. 灭火系统模块:水泵、水箱、喷洒系统等。
智能灭火机器人是一种集多项核心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
其设计需要多个领域协同努力,才能实现优秀的性能表现。
智能灭火机器人
机器人国际灭火比赛中,要求机器人在四间平面结 构的模型房间里自主寻找任意放置的火源,并设法 熄灭它。比赛场地以黑色为主,其中起始位置、房 间门口及火源周围有白色标记。
智能灭火机器人系统依据沿墙行进规则和程序设计 模块来完成机器人遍历房间、寻找火源并将其熄灭 的程序编程。通过该设计完成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可 在8s 内完成任意房间的灭火。
红外测距传感器
测距传感器被视为机器人的“视觉器官”,为 了能“看到”障碍物,机器人目前能用的各类 测距传感器,主要有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 测距传感器及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基于各种测 距传感器工作特性,比赛场地大小及各种传感 器成本的考虑, 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
红外测距原理
红外测距传感器布置方式
二、控制器
ARM9 微处理器对实时任务具有很强的支持能 力,能够完成多任务并且具有较短的中断响应。 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
三、驱动输出部分
机器人行走使用的大功率伺服直流电机、灭 火风扇用直流电机等。
四、软件设计
沿墙行进规则 在软件设计上,结合红外测距传感器可 对机器人周围各个方位障碍物进行测 距,设计通用模块化的沿墙行进规则,是 保证机器人高速、可靠行进的主要内 容,也是缩短整个灭火比赛用时的关键。
沿墙行进规则
利用沿墙走行进规则,可以简捷地编辑主程 序实现机器人沿墙壁行进。因为机器人在系 统结构设计上可满足双向行进,前后两侧均 可探测并熄灭火源,故可分解为前方沿左、 右墙,以及后方沿左、右墙行进规则。
该规则要求机器人能够沿某墙壁快速无碰撞 行进,在墙壁转折处或无墙壁时,智能机器人 可以自动沿着某墙壁转弯行进。以沿右墙行 进为例,如图所示。
远红外火焰传感器
机器人要完成灭火任务,首先需判断房间是 否有火源存在,如果该房间有火,则进一步 确定火源位置,然后根据检测的火源情况快 速无碰撞的趋向火源,行进至一定位置,停 止机器人行进并灭火,灭火后确认火源是否 被完全熄灭。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