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六章粉体学基础
第章粉体学基础PPT课件

有效径的测定法还有离心法、比浊法、沉降天平法、光扫描 快速粒度测定法等
26
4.比表面积法(specific surface area method)
原理:粉体比表面积与粒径关系 • <100μm,吸附法、透过法,不能得到粒度分布
5.筛分法(sieving method)
• 粒径与粒径分布的测量中应用最早、最广,且简单、快 速的方法,> 45μm,重量基准。
• DH—Heywood 径(DH=(4A/π)1/2) • L-粒子的投影周长。
33
(二)形状系数
• 将平均粒径为D,体积为Vp,表面积为S的粒 子的各种形状系数(shape factor)表示如下。
• 1.体积形状系数 v Vp / D3
• 球体体积形状系数?立方体?
• 2.表面积形状系数 • 球体?立方体?
21
• 筛分法测定累积分布时,以筛下粒径累计的 分布叫筛下分布(undersize distribution); 以筛上粒径累积的分布叫筛上分布(oversize distribution)。
• 筛上累积分布函数F(x)和筛下累积分布函数 R(x)与频率分布函数f(x)之间的关系式见课 本:P319 (13-4) (13-5) (13-6)
• 1.体积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粉体的表面积,Sv,
•
cm2/cm3。
Sv
s v
d 2n d 3 n
6 d
(13-13)
6
S-粉体粒子的总表面积 V-粒子的体积 d-面积平均径 n-粒子个数
36
2.重量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粉体的表面积,Sw,
cm2/g。
Sw
s w
d 2n d 3n
13-药剂学-粉体学基础

一、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三)平均粒子径 中位径(中值径)是最常用的平均径。 在累计分布中累积值为50%所对应的粒子径为 中 值径。用D50表示。
(四)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1、显微镜法 2、筛分法 3、沉降法 4、感应区测定法:1)电阻变化法:库尔特计数器 2)光散射法:激光散射仪 5、比表面积法 粒子粒径是测量方向的函数,也是测量方法的函 数。 相同粒子用不同方法测量会得到不同粒径。因为 各种方法依据不同的原理。
(二)粉体密度的的测定方法
1、真密度与颗粒密度的测定 (1)液浸法 求真密度时,将颗粒研细,消除开口与闭口细 孔,使用易润湿粒子表面的液体,将粉体浸入液 体中,采用加热或减压脱气法测定粉体所排开的 液体体积,即为粉体的真体积。 求颗粒密度时,使用的液体不同,应为与颗粒的 接触角大,难于浸入开口细孔的液体。 如水银或水
(二)粉体密度的的测定方法
2、松密度与振实密度的测定 将粉体装入容器中测得的体积包括粉体的真体 积、粒子内孔隙和粒子间空隙等,不施加任何外 力测得的密度为松密度.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 测得的密度称振实密度.
粉体的空隙率
孔隙率是粉体层中空隙所占有的比例。 颗粒内孔隙率: ε内=V内/(Vt+V内) 颗粒间孔隙率:ε间=V间/V 总孔隙率: ε总=(V内+V间)/V
第三节 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一、粉体的密度 1、真密度(true density):粉体质量除以不包括 颗粒内外孔隙的体积求得的密度 2、颗粒密度(granule density):粉体质量除以 包括开口细孔与封闭细孔在内的体积求得的 密度 3、松密度(堆密度,bulk density):粉体质量 除以该粉体所占容器的体积求得的密度
筛号 一号筛 二号筛 三号筛 四号筛 五号筛 六号筛 七号筛 八号筛 九号筛 筛孔内径 (μm) 2000±70 850±29 355±13 250±9.9 180±7.6 150±6.6 125±5.8 90±4.6 75±4.1 工业筛目数 (孔/英寸) 10 24 60 65 80 100 120 150 200
《粉体学基础》课件

固结性
粉体的固结性表征了颗粒间力学 作用的强度,对于产品的稳定性 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粉体二次加工
1
分级筛分
通过筛分将不同粒度的粉体分离,达到产品尺寸的控制。
2
压制成型
将粉体加入模具中施加压力,使其成型为各种形状的产品。
3
干燥烘烤
将湿粉体通过烘烤等方法除去水分,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粉体工程中的流动
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机会,改善工作环境。
实践案例
制药行业
粉体工程在制药工艺中的应用, 如药物制剂、颗粒制备等。化工行业金属行业
粉体工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如催化剂制备、粉末材料合成等。
粉体工程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 如金属粉末冶金、金属注射成型 等。
粉体概述
粉体是由固态物质通过研磨、粉碎等方法制成的细小颗粒物质。粉体广泛应 用于各个行业,如冶金、化工、医药等。了解粉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对于进 行粉体工程及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粉体的物理学性质
表观密度
粉体的密度与颗粒间的间隙分布有关,表观密 度可用于评估颗粒填充状态。
分散性
粉体的分散性对于颗粒的分散均匀度和稳定性 有着重要作用。
流动性
粉体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其加工性能,了解粉体 的流变行为是优化工艺参数的关键。
比表面积
粉体的比表面积反映了颗粒间作用力的大小, 对粉体的反应性和可溶性有一定影响。
粉体的力学性质
压缩性
粉体的压缩性可通过测定其体积 的变化来评估,对加工工艺和产 品性能有重要影响。
流变性
粉体的流变性反映了颗粒受力行 为的特点,了解粉体的流变行为 对于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至关重 要。
粉体在管道、设备中的流动行为对于粉体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有着重要影响。了解流动的机理和特性对于解决流 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粉体学基础

(2) 定方向径(投影径) 定方向接线径Df:Feret径(Green径);在一定方向上 将粒子的投影面外接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Feret径
定方向等分径Dm:Martin径 在一定方向上将粒子的投影面积分割为两等分的长度
定方向最大径Dk:Krummbein径; 在一定方向上分割粒子投影面积的最大长度
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对制剂工艺的影响 混合均匀度、分剂量准确性、充填性、可压性(密度、 流动性、充填性、压缩成形性、粘附性、凝聚性、粒 子大小形状等)。
2.对制剂有效性的影响 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解和吸收(粒度、润湿性)
3.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混悬剂及固体制剂的稳定性(粒度、润湿性、密度、吸 湿性)
算术平均径 DA=(a+b)÷2 几何平均径 a粗筛网直径 b细筛网直径
DA表示方式(-a+b), 如某粉体的粒度表示为(-1000+900)μm
(二)粒度分布
• 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表示 不同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分布的情况,反 映粒子大小的均匀程度。粒子群的粒度分布可 用简单的表格、绘图和函数等形式表示。
(一)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 1. 几何学粒子径(geometric diameter):根据 几何学尺寸定义的粒子径,见图13-2。
• 测定方法: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等 • (1) 三轴径
• 在粒子的平面投影图上测定长径l与短径b,在投影平面 的垂直方向测定粒子的厚度h
• 长轴 • 短轴 • 厚度
➢ 物态3种,固体无流动性。 ➢ 固体粉碎成粒子群之后具有如下性质: • (1) 具有与液体类似的流动性;(沙漏) • (2) 具有与气体类似的压缩性;(装沙、米) • (3) 具有固体的抗变形能力。 • →粉体第四种物态
药剂学-粉体学

③压缩度(C) 在量筒中测定最松堆体积,最紧堆体积,计算最
松堆密度0与最紧堆密度f C = (f- 0)/f×100%
压缩度的大小反映粉体的凝聚性、松软状态。 ≤20% 流动性较好 40~50% 流动性差
21
⑵粉体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很复杂,主要因素有 ①粒度:增大粒径,减小附着力和凝聚力。 改善方法:制粒。 ②粒子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粒子表面越粗糙,流
37
2、微粉理化特性对制剂疗效的影响
(1)粒子小,比表面积大,溶解性能好,可改 善疗效
氯霉素 50m, tmax=1h, Cmax 大
800m, tmax=3h, Cmax 小
(2)可通过控制粒子大小,来控制表面积的大 小以达到缓释作用。
胰岛素锌 >ຫໍສະໝຸດ 0m, 作用30h<2m, 作用不足24h
⑥水溶性成分在粒子的接触处析出结晶而形成 固体桥
31
⑴压缩力与体积的变化 弹性变形:受压时变形,解除压力后恢复原形。 塑性变形:受压时变形,解除压力后不能恢复原形。 脆性变形:受压时破碎变形,解除压力后不能恢复
原形 ⑵压缩力的传递与压缩循环图 ⑶压缩功与弹性功
32
33
2、粉体的压缩方程
θ=0º,完全润湿; θ=180º,完全不润湿; 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好。 3、接触角的测定方法 将粉体压缩成平面,水平放置后滴上液滴直接由量
角器测定。
28
(四)黏附性(adhesion)与黏着性(cohesion) 黏附性:不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粒子—器壁。 黏着性: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粒子—粒子。
(3)筛分径 细孔通过相当径。 a > 粒径 > b 筛下粒径 -a;筛上粒径 +b 算术平均径:DA =(a+b)/2
最新粉体学基础,药剂

压缩度20%以下流动性较 好。压缩度增大时流动性下
降。
粉体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方法
1.增大粒子大小 对于粘附性的粉状粒子进行造粒,以减少粒子间的接触点 数,降低粒子间的附着力、凝聚力。 2.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 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能减少接触点数,减少摩擦力。 3.含湿量 适当干燥有利于减弱粒子间的作用力。 4.加入助流剂的影响 加入0.5%~2%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助流剂可大大改善粉 体的流动性。但过多使用反而增加阻力。
休止角与流动性的关系
≤ 30°
流动性好 基本满足 流动性差
休止角
≤ 40° ≥ 40°
润滑剂的加入量?
2. 流出速度(flow velocity)
方法:将物料加入斗
中,测量全部物料流出
所需的时间,即为流出
速度。
3. 压缩度( compressibility)
C=(ρf - ρ0)/ ρf ×100% 式中, C为压缩度;ρ0为 最松密度;ρf为最紧密度。
根据Elder假说,水溶性药物混 合物的CRH约等于各成分CRH的
乘积,而与各成分的量无关。
(二) 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
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随着相对 湿度的变化而缓慢发生变化,没有
淀粉
临界点。 水不溶性药物的混合物的吸湿性 具有加和性。
应用?
粉体的润湿性
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 处方: 沉降硫: 3.0g 硫酸锌 3.0g 吐温-80 0.25ml 甘油 10ml 樟脑醑 2.5ml 蒸馏水加至100ml 粉体?
集合体(外延=单个粒子+聚结
粒子)
• 单个粒子叫一级粒子 (primary particles) • 聚结粒子叫二级粒子 (second particle)。 • 散剂?颗粒剂?
粉体学基础

(2)有效粒径(Stocks径) 在液相中和欲测质点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 形颗粒的直径。 (用沉降法测定) (3)比表面积径 与待测粒子具有相等比表面积的球的直径。 测定比表面(用吸附法或透过法)后再推算质 点的直径,故此法不知个别质点的直径。 (4)筛分径 粒子通过粗筛网且被截留在细筛网时,粗细筛 子的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称为筛分径。
混合物的吸湿性:
混合物的CRH值最小
。根据Elder假说, 水溶性药物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成分 CRH的乘积,而与各成分的比例无关。 CRHAB=CRHA· CRHB
Elder假设的条件是各成分间不发生相互
作用,不适用于能相互作用或受共同离 子影响的药物。
(二) 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
(二)粒子的形态
指一个粒子的轮廓或表面上各点所构成
的图像。
(三)比表面积
微粒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或容量微 粉所具有的表面积。
粒子的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 area)的表 示方法根据计算基准不同可分为体积比表面积 SV和质量比表面积SW。 Sw=6/dvs; Sv=6/dvs Sw ,Sv分别为质量和体积比表面积, 为粉 体的粒密度,dvs粒径。
第八节 粘附性与凝聚性
粘附性(adhesion)是指不同分子产生的引
力,如粉体粒子与器壁间的粘附。 凝聚性 (cohesion,粘着性)是指同分子间产生的引 力,如粉体粒子之间发生粘附而形成聚集 体(random floc)。 产生粘附性和凝聚性的原因: 1、在干燥状 态下主要是由于范德华力与静电力发挥作 用; 2、在润湿状态下主要由于粒子表面存 在的水分形成液体桥或由于水分的蒸发而 产生固体桥发挥作用。
2. 流出速度(flow velocity)
粉体学基础,药剂49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Hale Waihona Puke 境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粉体学基础,药剂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粉体学基础

粉体学基础
(2)筛号与筛孔尺寸:筛号常用“目”表示,“目”系指在筛面的25.4mm(1英寸)长度上开有的孔数。如开有30个孔,称30目筛,孔径大小是25.4mm/30再减去筛绳的直径,参见图13-5。由于所用筛绳的直径不同,筛孔大小也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筛孔尺寸,常用筛孔尺寸是μm。 各国的标准筛号及筛孔尺寸有所不同,中国药典在R40/3系列规定了药筛的九个筛号。表13-4列出一些国家标准筛系的对照关系,我国常用的标准筛号 与尺寸见表13-5。
二、粒子形态 粒子的形状系指一个粒子的轮廓或表面上各点所构成的图像。由于粒子的形状千差万别,
描述粒子形态的术语也很多,如球形(spherical)、立方形(cubical)、片状(platy)、柱状(prismoidal)、鳞状(flaky)、粒状(granular)、棒状(rodlike)、针状(needle-like)、块状(blocky)、纤维状(fibrous)、海绵状(sponge)等。除了球形和立方形等规则而对称的形态外,其他形状的粒子很难精确地描述,但这些大致反映了粒子形状的某些特征,因此这些术语在工程上还是广泛使用。 表 13-4 各国标准筛系比较 (筛孔尺寸,μm) Table 13-4 The comparison of standard sieve serie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size of sieve pore, μm) 中国 日本 美国 英国 GB5330-85 JISZ8801 A. S. T. M.-E-11-61 B. S. 410 筛孔 中国药 筛孔 目数 筛孔 目数 筛孔 目数 尺寸 典筛号 尺寸 尺寸 尺寸
(上略) 5600 5660 3.5 5660 3.5 4750 4760 4.2 4760 4 4000 4000 5 4000 5 3350 3360 6 3360 6 3350 5 2800 2830 7 2830 7 2800 6 2360 2380 8 2380 8 2400 7 2000 一号筛 2000 9.2 2000 10 2000 8 1700 1680 10.5 1680 12 1680 10 1400 1410 12 1410 14 1400 12 1180 1190 14 1190 16 1200 14 1000 1000 16 1000 18 1000 16 850 二号筛 840 20 841 20 850 18 710 710 24 707 25 710 22 600 590 28 595 30 600 25 500 500 32 500 35 500 30 425 420 36 420 40 420 36 355 三号筛 350 42 354 45 355 44 300 297 48 297 50 300 52 250 四号筛 250 55 250 60 250 60 212 210 65 210 70 210 72 180 五号筛 177 80 177 80 180 85 150 六号筛 149 100 149 100 150 100 125 七号筛 125 120 125 120 125 120 106 105 145 105 140 105 150 90 八号筛 88 170 88 170 90 170 75 九号筛 74 200 74 200 75 200 63 63 250 63 230 63 240 53 53 280 53 270 53 300 45 44 325 44 325 45 350 38 37 400 (下略)
粉体学基础药剂

4.片剂压片时,粉体的密度一般用真密度进 行描述。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一分。
三.填空 1. A 和B均为水溶性药物 , A 药的 CRH为 45%,B粉末的 CRH 为89%,现A药和 B粉末 以1:1混合,则该混合物在相对 湿度为 ( )的环境下吸湿不明显。
1.直接法 :将粉体压缩 成平面水平放置后滴上
液滴直接由量角器测 定。
2.间接法: h2= rtY lcosθ /2η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一分。
第六节 粘附性与凝聚性
粘附性 (adhesion) 是指不同
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如粉体
粒子与器壁间的粘附。 凝聚性 (cohesion ,粘着性 )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一分。
二、粉体的填充性(自学)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一分。
粉体的吸湿性
吸湿性:是指固体表 面吸附水分的现象。
危害:粉末的流动性下
降;药物的稳定性下
降。 ? 药物的吸湿特性可用
吸湿平衡曲线表示。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一分。
药物吸湿的规律
枸橼酸
(一)水溶性药物的吸
2.固体的润湿性可用接触角表示,一般大于
90度则不湿润,改善其亲水性常加入适( )。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一分。
四.选择 1 用包括粉体本身孔隙及粒子间孔隙在内的
体积计算的密度为()
A 堆密度
B 真密度 C 颗粒密度 D 高压密度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二点 一分。
2.当药物的本身产生的饱和蒸汽压低于环境
的蒸汽压时,将产生() A 吸湿 B 风化 C 蒸发
粉体学基础课件

• 2.圆形度(degree of circularity):表示粒子 的投影面接近于圆的程度。 •
c D (13-9) H /L
• DH—Heywood 径(DH=(4A/π)1/2) • L-粒子的投影周长。
(二)形状系数
• 将平均粒径为D,体积为Vp,表面积为S的粒 子的各种形状系数(shape factor)表示如下。 • 1.体积形状系数 v Vp / D3 • 球体体积形状系数?立方体? • 2.表面积形状系数 • 球体?立方体?
(13-16)
•
• 2. 气体透过法(gas permeability method):是气体通 过粉体层时,由于气体透过粉体层的空隙而流动, 所以气体的流动速度与阻力受粉体层的表面积大小( 或粒子大小)的影响。 • • • η气体黏度
(二)粒度分布
• 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表示不同 粒径的粒子群在粉体中所分布的情况,反映粒 子大小的均匀程度。粒子群的粒度分布可用简 单的表格、绘图和函数等形式表示。 1.频率分布与累积分布 • 频率分布(frequency size distribution):表示与 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在全粒子群中所占的百 分数(微分型)。
粉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对制剂工艺的影响 混合均匀度、分剂量准确性、充填性、可压性 (密度、 流动性、充填性、压缩成形性、粘附性、凝聚性、粒 子大小形状等)。 2.对制剂有效性的影响 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解和吸收(粒度、润湿性) 3.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混悬剂及固体制剂的稳定性 (粒度、润湿性、密度、吸 湿性) 4.对制剂安全性的影响 粒子大小需符合制剂应用的安全要求
Sv 3 v d d n 6 S-粉体粒子的总表面积
《药剂学》——粉体学基础 (知识点梳理与总结、思维导图)(供本科期末考和349药学综合考研)

10粉体学基础●概述无数个固体粒子集合体≤100um——粉‖>100um——粒●粉体的基本性质●粒径及粒径分布●粒径表示方法●几何学粒径三轴径,定方向径,圆相当径,球相当径,纵横比●筛分径[细孔通过相当径]粗细筛孔直径算数或几何平均值●有效径Stocks径●比表面积等价径比表面积相同球的直径,透过法或吸附法测比表面积后求得,平均径,不得粒度分布●空气动力学相当径●粒径分布频率分布,累计分布粒度分布必须注明测定基准质量和个数基准多用●平均粒径制造行业中,中位径[中值径,D₅₀]最常用●粒径测定方法●显微镜法几何学粒经,个数或面积基准光学显微镜——1-1000um‖透射电子显微镜——1-50nm300-500个粒子,避免粒子间重叠●筛分法最早,应用最广,最简单快速>45um 筛子由细到粗⇨放上层振动⇨称量⇨重量基准粒度分布与平均粒径目数越大,筛孔越小●沉降法[有效径]<100um Andreasen吸管法重量基准●库尔特计数法电阻法 0.1-1000um 个数或体积基准●激光衍射/散射法用于纳米粒,纳米乳粉末,混悬液●比表面积法吸附法,透过法●级联碰撞器法●粒子形态影响流动性,充填性●形状指数球形度,圆形度●形状系数●粒子的比表面积●表示方法体积比表面积,重量比表面积表征粗细,固体吸附能力‖比表面积影响吸附性,溶解性,进而影响吸收●测定方法●气体吸附法BET方程●气体透过法Kozeny-Carman公式只能测定粒子外部的比表面积,内部空隙不可测●粉体的其他性质●密度轻质——堆密度小,堆体积大重质——堆密度大,堆体积小轻质,重质与粒密度,真密度无关●分类真密度ρt,粒密度ρg,堆密度ρb[松密度,振实密度ρbt]颗粒致密,无细孔和空洞,真密度=粒密度●测定方法●真密度氦气置换法,液体汞、苯置换法●粒密度液体浸入法——汞——比重瓶法●堆密度与振实密度●空隙率影响片剂崩解,溶出●流动性片重差异,制剂操作●流动性评价方法●休止角越小,摩擦力越小,流动性越好θ≤30流动性好,≤40满足生产过程中流动性需要●流出速度越小,流动性越好●压缩度C和Hausner比测定堆密度和振实密度求得C在20%以下流动性好,增大,流动性下降,38%以上难以从容器自动流出 HR在1.25以下流动性好,1.6以上无法操作●改善流动性的方法●增大粒径粒径增大,休止角减小 250-2000um流动性好<100um,流动性差●改善粒子形态和表面粗糙度喷雾干燥,控制生产方式和结晶条件●改变表面作用力干燥,低湿度,氧化镁细粉●助流剂降低粉末间黏附黏着,0.5%-2%微粉硅胶,滑石粉●改变过程条件震动漏斗,强制饲粉装置●填充性空隙率,堆密度表征,类似流动性●吸湿性吸湿平衡曲线,CRH测定用吸湿法和饱和溶液法●水溶性药物吸湿性混合相乘●水不溶性药物吸湿性加和性●润湿性崩解溶解相关接触角小润湿性好 0完全润湿‖0-90润湿‖90-180不润湿‖180完全不润湿●黏附与内聚[黏着性]黏附——不同分子间内聚——同分子间<100um内聚增强,流动性差增大粒径,助流剂●压缩性质弹性变形—解压复原—不产结合力—松片裂片塑性变形—不复原—产生结合力脆性变形[破碎变形]—颗粒在压力下破碎变形,不复原 Heckel方程。
药剂学:第6章 粉粒学

对可压性有影响
通常粒子细小,粒度分布均匀的粒 子具较大的比表面,片剂的可压性好, 硬度大,片重差异小。反之,粒子粗大 或粒度分布不匀,引起颗粒填模不均匀, 片重差异,并使冲头压力分布不均匀, 片剂硬度差,容易产生裂片。颗粒大小 为400-800um之间压成的片剂片重最大, 片重差异最小。这是因颗粒的松密度相 近,流动性较好。
一、定义 二、测定方法
比表面积(Specific surface)是指单位 重量(或容量)粉粒所具有的表面积。很 多粉粒的粒子有裂缝和孔隙,其表面 很粗糙,所以粉粒的比表面积既包括 粒子外表面的面积,也包括裂缝和孔 隙中的表面积。粉粒的比表面积的大 小与其某些性质密切有关,例如活性 炭能吸附某些物质,是因为它有巨大 的表面积,巨大的表面自由能;难溶 性药物的比表面积对该药物的溶出性 能有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 粉粒学
本章要求: 1.掌握粉粒粒径,堆密度及流动性的测定
方法。 2.熟悉粉粒理化特性对制剂的工艺、有效
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及其应用。 3. 了解粉粒的形态,比表面积、孔隙率、可
湿性的意义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4. 重点介绍与药物制剂有关的粉粒的理化特
性及其实验方法,有利于控制和改进粉粒 性质。
真密度:一般书中及文献中所载 密度,如无特别指明,是指真密度。
真密度:一般书中及文献中所载 密度,如无特别指明,是指真密度。
粒密度:多用汞置换法测定容积 而求得。
真密度:一般书中及文献中所载 密度,如无特别指明,是指真密度。
粒密度:多用汞置换法测定容积 而求得。
堆密度:又称为松密度,指单位 容积粉粒的质量。测定粉粒的堆密度 时,一般是用量筒等测定其容积,为 了使测定结果重现性好,需将量筒按 一定的方式振动后,再测定其容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第六章 粉体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2.空隙率
20.临界相对湿度
34.标准筛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物料的粒径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
2.粉体粒子的粒径影响粉体的流动性,粉粒大于200μm的粉体可自由流动。( )
3.在临界相对湿度(CRH)以上时,药物吸湿度变小。( )
4.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
5.微粉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表示,休止角愈大,其流动性愈好。( )
6.物质分轻质或重质,主要在于他们的堆密度大小,重质的堆密度大,轻质的堆密
度小。( )
7.比较同一物质粉体的各种密度,其顺序是: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
8.粉体的密度是用真密度进行描述。( )
9.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差。( )
10.压缩速度快,易于塑性变形,有利于压缩成形。( )
11.物料受压时塑性变化所消耗的能量转化成结合能,因此该过程是可逆过程。( )
12.将黏附力较大的粉体装填于模子时孑L隙率小,充填性好。( )
13.重力流动时,堆密度也反映粉体的流动性。( )
14.粉末的比表面积大,压缩时接触点数多,结合强度大。( )
15.Heckel方程的斜率越大,空隙率的变化大,弹性强。( )
16.推片力的大小等于解除上冲压力后下冲中残留压力的大小。( )
17.最松堆密度与最紧密度相差越小,粉体的充填性越好。( )
18.压缩过程中压力传递率接近于1时,模壁的摩擦力小。( )
19.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度和重量基准的平均粒度在数字上相同。( )
20.粉体的附着力大,装填时孔隙率大,充填性好。( )
三、填空题
1.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6,8,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26%,30%,48%)。
2.某些药物具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其 不同。
3.在药剂学中最常用来表示粉体流动性的方法是: 和 。
4.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 径,以电感应法测得的
为 径。
5.CRH值是 ,CRH值越小, 越强。CRH值与 无关。
四、单项选择题
1.采用BET法可测定得到( )。
A.粉体的松密度 B.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 C.粉体的流动性 D.粉体的休止角
2.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
A.休止角越大,物料的流动性越好 B.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C.休止角小于300,物料的流动性好 D.粒径大的物料休止角大
3.下述中哪项不是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
A.粒子大小及分布 B.含湿量 C.加入其他成分 D.润湿剂
4.用包括粉体本身孔隙及粒子间孑L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为
精品文档
.
A.堆密度 B.真密度 C.粒密度 D.高压密度
5.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休止角和流速表示,流动性越好则
A.休止角大,流速快 B.休止角大,流速慢
C.休止角小,流速快 D.休止角小,流速慢
6.微粒有效径指
A.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粒子直径
B.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形粒子半径
C.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大小的粒子
D.与被测粒子具有相同性质的粒子
7.下面关于堆密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堆密度又称粒密度 B.“重质”或“轻质”主要在于其堆密度不同
C.“重质”的堆密度大 D.对于一般粉体来说堆密度<粒密度<真密度
8.四种成分的CRH分别为①70%,②53.5%,③75.1%,④82%,按吸湿性由大到
小排列顺序为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9.氯化钠与葡萄糖间无相互作用,其CRH分别为75.1%和82%,将两者按1:4
混合,混合物CRH为
A.61.58% B.6.9% C.15.7%D.10.8%
10.当药物本身产生的饱和蒸气压低于环境的水蒸气分压时,将产生
A.吸湿 B.风化 C.蒸发 D.吸附
11.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休止角 C.吸湿性 D.释放速度
12.采用哪种方法可测定粉体比表面积
A.沉降法 B.筛分法 C.显微镜法 D.气体吸附法
13.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
A.堆密度 B.粒密度 C.真密度 D.最松松密度
14.根据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为
A.定方向径 B.等价径 C.体积等价径 D.有效径
15.粉体的充填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孔隙率 C.吸湿性 D.流出速度
16.下列关于粉体吸湿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CRH是水溶性药物的固有特征,药物吸湿性大小的衡量指标
B.CRH值越小,药物越易吸湿
C.两种水溶性药物分别重15g和20g,其CRH值分别为78%和60%,则两者混合物
的CRH值为66%
D.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在相对湿度变化时,缓慢变化,没有临界点
17.用显微镜观察混悬剂微粒而得出的粒径是
A.定方向径 B.等价径 C.平均粒径 D.有效径
18.某些固体药物有“轻质”和“重质”之分,是因为堆密度不同,轻质是指( )。
A.堆密度小堆容积大 B.堆密度大堆容积小
C.堆密度大堆容积大 D.堆密度小堆容积小
19.粒子大小对粉粒的流动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当粒子小于多少μm时,其黏着
力大于重力,休止角大幅度增大,流动性很差
精品文档
.
A.100 B.200 C.150 D.250
20.沉降法测得
21.显微镜法测得
22.筛分法测得
23.气体透过法测得
20~23备选答案:A.定方向径 B.有效径 C.筛分径 D.面积平均径
24.接触角
25.休止角
26.粒径
27.CRH
24~27备选答案:A.粉体润湿性 B.水溶性粉体的吸湿性
C.粉体流动性 D.粉体粒子大小
五、问答题
1.简述压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为什么。
2.举出防止顶裂(裂片)的措施,根据您的体会和理解举出四种以上。
3.在制药行业中常用的粉体的粒度范围是?
参考答案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空隙率是指粉体层中空隙所占有的比率。由于颗粒内、颗粒间都有空隙,相应地将空隙
率分为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等。
2.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
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CRH,),CRH是水溶性药物固有的特征参数。
3.各国的标准筛号及筛孑L尺寸有所不同,中国药典在R40/3系列规定了药筛的九个筛号。
二、判断题
1.B 2.A 3.B 4.A 5.B 6.A 7.B 8.B
9.A 10.B 11.B 12.B 13.A 14.A 15.B 16.B
17.A 18.A 19..A 20.B
精品文档
.
三、填空题
1.12.48%
2.堆密度
3.休止角,流出速度
4.有效径,等体积球相当径
5.临界相对湿度,吸湿性,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量无关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A 5.C 6.A 7.A 8.A
9.A 10.A 11.B 12.D 13.B 14.D 15.B 16.C
17.A 18.A 19..A 20.B 21.A 22.C.A 23.D 24.A C 25.C
26.D 27.B
五、问答题
1.压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分别为流动性、压缩成形性和润滑性。良好的流动
性可使物料顺利地流人压片机的模孔,避免片重差异过大;良好的压缩成形性可使物料压缩
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片剂,而不出现裂片等不良现象;润滑性使片剂不黏冲,从冲模中顺利推
出,得到完整、光洁的片剂。
2.防止顶裂的措施:①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从整体上提高物料的塑性变形;②如
果细粉太多、颗粒很干会使黏性弱,此时相应加大黏合剂用量;③改用旋转式压片机,使片
剂内部的压力分布较均匀;④加入适当的润滑剂,使压力分布均匀且下冲推出片剂时阻力降
低;⑤减慢压缩速度或进行两次压缩。采取这些措施均可有效避免裂片的产生。
3.在制药行业中需要处理的粒度范围为一般是从药物原料粉的lμm到片剂的l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