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风险.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方法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附加)物理模型法即实验法 (三)专家评分法 (四)邻域类比法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适用性:统计资料具有连续性、完备性的区 域。具体有:
(1)灾损拟合法
A概念:一种依据已经发生灾害的致险强度、承灾 体脆弱性和损失率,来寻找承灾体损失率与灾害 强度、脆弱性诸指标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注意:通常样本30个以上
B 通常有概率分布统计、直方图及核扩散理论三种形式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1.概率分布不能处理样本不多、系统过于复 杂
2.直方图统计过于粗糙和不稳定 3.核扩散理论在函数和系数选取处于理论研
究阶段,难以投入
(一)灾损拟合法步骤
第一步 借助概率统计等方法得到每一种评估单元的灾害强M度-频 率P关系,并据此计算不同强度灾害的出现频率P.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4)自然断点法:任何统计数列都 存在一些自然转
折点、特征点,而这些点选择及相应的数值分级 可以基于使每个范围内所有数据值与其平均值之 差原则来找,常见有频率直方图、坡度曲线图、 累积频率直方图法等。
优点:每一级别数据个数接近一致,较好制图效果 缺点:数据差异过大情形不适用
(二)物理模型法及实验法
含义:根据对自然灾害事件的灾害动力学过程认识,以物理 学模型及实验手段模拟灾害发生环境及过程,从而找出致灾 因子强度、承灾体脆弱性诸指标之间函数关系模型。
注意: 1、仅农作物干旱损失和洪涝减产损失有进展,耗时费力; 2、只适用小空间尺度灾害风险评估,大的空间不可能。
(三)专家评分法
优点:每一级别数据个数接近一致,较好制图效果 缺点:数据差异过大情形不适用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3)标准差分级:反映数据间离散程度的一个 参数
( Xi X )2
n
分界点为:
X ; X 2 ; X 3 ;...
特点:适用于风险度数值分布具有正态分布规律, 是一种不等值分级方法
含义:依据对灾害感知较多、较深入人员经验,来对承灾体 的损失水平进行估算。
适用: 评估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形,尤其对缺乏资料的村镇级灾 害
风险评估十分适用。 德尔菲法、问卷法等综合方法。
Baidu Nhomakorabea
(四)邻域类比法
含义:为解决资料缺失地区风险损失问题,许多研究者采 取相邻地区类比的方法来进行灾损风险的评估。 操作方法(刘新立、史培军) (1)选定进行类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指标 (2)用多次聚类方法在资料缺失地区周围寻找相似地区。
第六步 把各评估单元在同一灾害概率下的承灾体风险损失进行比 较,划分出一定的等级.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根据一定的方法或标准把风险指标 值所组成的数据集划分成不同的子集,借 以凸现数据指标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 分级原则:
科学性原则:改善分级间隔的规则性 适用性原则:具体应用需要进行 美观性原则:色彩平衡、易于理解
第附加步 统计每次历史灾害发生时各承灾体的物理暴露量E、灾害 敏感性V及灾害恢复力R.
第三步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历次灾害承灾体损失和损失率D.
第四步 根据数理统计模型处理数据,拟合D与M、P承灾体暴露Ve、 承灾体敏感性Vs及区域抗灾能力Vd五维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五步 根据历史资料及拟合出的函数关系,计算在既定物理暴露 量和灾害发生概率P下的承灾体损失率,并把承灾体物理暴露量与 计算出的损失率相乘,所得出的数值即为承灾体在未来的可能损失 L.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此外还有等比分级、等差分级和按嵌套平均
值分级。
目前: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已部分具备这样 数据分级功能。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地震灾害损失分级标准:
Ⅰ级响应: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
(1010元) (>1010元)
D(10~99人)
D.d
C(100~999人)
C.c
B(1000~9999人)
B.b
A(>10000人)
A.a
资料来源: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1994)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2)参数评估法:基于损失率的承灾体风险 损失评估科学性强,可给出未来不同灾害 对应强度及发生概率下的损失水平。
风险度评估涉及的评估指标十分复杂,每一评估要素有 众多因子,一般应当进行定量化标识和归一化处理。
根据各因子之间及它们与评价目标相关性,理顺不同因 子 组合方式与层次,确定标度指标和作用权重。
采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评价法、 物元模型、W值法等。
另外,由于参数评估涉及灾害评估数据多具有空间属 性,因此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
Ⅱ级应急响应: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 Ⅲ级应急响应: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 Ⅳ级应急响应: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下死亡。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中国地震灾度等级划分
灾害
人口死亡 E(1~9人)
经济损失
e (107元)
E.e
d
c
(108元) (109元)
b
a
A难度:获取评估单位承灾体损失率、物理暴露量 及配套能力资料困难;不同承灾体损失敏感性与 损失率之间对应关系难以获取。
B 基本操作步骤: 风险度(D)=致灾因子危险性(H)*脆弱性(V) 风险度(D) =危险性(H)*暴露性(Ve)*损失敏感性
(Vs)*应对灾害能力(Vd)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2)参数评估法
第八章 地震灾害风险 损失评估
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 主讲教师:于汐
第七章 地震灾害风险 损失评估
• 主讲内容
• 概述 • 地震灾害损失及其分类 • 地震灾害损失分析概念、分类及模型 • 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 地震经济损失估计累积损失方法 • 地震经济损失分析步骤 • 地震经济损失风险分析
第一节 概述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1)等间距分级:
间距 D X max X min
n
优点:简明实用,均匀变化 缺点:数据差异过大情形不适用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2)分位数分级:也是一种等值分级法。指标
值按照大小排列,划分相等的分段,处于 分段点的值是分位数。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适用性:统计资料具有连续性、完备性的区 域。具体有:
(1)灾损拟合法
A概念:一种依据已经发生灾害的致险强度、承灾 体脆弱性和损失率,来寻找承灾体损失率与灾害 强度、脆弱性诸指标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注意:通常样本30个以上
B 通常有概率分布统计、直方图及核扩散理论三种形式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1.概率分布不能处理样本不多、系统过于复 杂
2.直方图统计过于粗糙和不稳定 3.核扩散理论在函数和系数选取处于理论研
究阶段,难以投入
(一)灾损拟合法步骤
第一步 借助概率统计等方法得到每一种评估单元的灾害强M度-频 率P关系,并据此计算不同强度灾害的出现频率P.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4)自然断点法:任何统计数列都 存在一些自然转
折点、特征点,而这些点选择及相应的数值分级 可以基于使每个范围内所有数据值与其平均值之 差原则来找,常见有频率直方图、坡度曲线图、 累积频率直方图法等。
优点:每一级别数据个数接近一致,较好制图效果 缺点:数据差异过大情形不适用
(二)物理模型法及实验法
含义:根据对自然灾害事件的灾害动力学过程认识,以物理 学模型及实验手段模拟灾害发生环境及过程,从而找出致灾 因子强度、承灾体脆弱性诸指标之间函数关系模型。
注意: 1、仅农作物干旱损失和洪涝减产损失有进展,耗时费力; 2、只适用小空间尺度灾害风险评估,大的空间不可能。
(三)专家评分法
优点:每一级别数据个数接近一致,较好制图效果 缺点:数据差异过大情形不适用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3)标准差分级:反映数据间离散程度的一个 参数
( Xi X )2
n
分界点为:
X ; X 2 ; X 3 ;...
特点:适用于风险度数值分布具有正态分布规律, 是一种不等值分级方法
含义:依据对灾害感知较多、较深入人员经验,来对承灾体 的损失水平进行估算。
适用: 评估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形,尤其对缺乏资料的村镇级灾 害
风险评估十分适用。 德尔菲法、问卷法等综合方法。
Baidu Nhomakorabea
(四)邻域类比法
含义:为解决资料缺失地区风险损失问题,许多研究者采 取相邻地区类比的方法来进行灾损风险的评估。 操作方法(刘新立、史培军) (1)选定进行类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指标 (2)用多次聚类方法在资料缺失地区周围寻找相似地区。
第六步 把各评估单元在同一灾害概率下的承灾体风险损失进行比 较,划分出一定的等级.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根据一定的方法或标准把风险指标 值所组成的数据集划分成不同的子集,借 以凸现数据指标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 分级原则:
科学性原则:改善分级间隔的规则性 适用性原则:具体应用需要进行 美观性原则:色彩平衡、易于理解
第附加步 统计每次历史灾害发生时各承灾体的物理暴露量E、灾害 敏感性V及灾害恢复力R.
第三步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历次灾害承灾体损失和损失率D.
第四步 根据数理统计模型处理数据,拟合D与M、P承灾体暴露Ve、 承灾体敏感性Vs及区域抗灾能力Vd五维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第五步 根据历史资料及拟合出的函数关系,计算在既定物理暴露 量和灾害发生概率P下的承灾体损失率,并把承灾体物理暴露量与 计算出的损失率相乘,所得出的数值即为承灾体在未来的可能损失 L.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此外还有等比分级、等差分级和按嵌套平均
值分级。
目前: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已部分具备这样 数据分级功能。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地震灾害损失分级标准:
Ⅰ级响应: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
(1010元) (>1010元)
D(10~99人)
D.d
C(100~999人)
C.c
B(1000~9999人)
B.b
A(>10000人)
A.a
资料来源: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1994)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2)参数评估法:基于损失率的承灾体风险 损失评估科学性强,可给出未来不同灾害 对应强度及发生概率下的损失水平。
风险度评估涉及的评估指标十分复杂,每一评估要素有 众多因子,一般应当进行定量化标识和归一化处理。
根据各因子之间及它们与评价目标相关性,理顺不同因 子 组合方式与层次,确定标度指标和作用权重。
采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评价法、 物元模型、W值法等。
另外,由于参数评估涉及灾害评估数据多具有空间属 性,因此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
Ⅱ级应急响应: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 Ⅲ级应急响应: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 Ⅳ级应急响应: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下死亡。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中国地震灾度等级划分
灾害
人口死亡 E(1~9人)
经济损失
e (107元)
E.e
d
c
(108元) (109元)
b
a
A难度:获取评估单位承灾体损失率、物理暴露量 及配套能力资料困难;不同承灾体损失敏感性与 损失率之间对应关系难以获取。
B 基本操作步骤: 风险度(D)=致灾因子危险性(H)*脆弱性(V) 风险度(D) =危险性(H)*暴露性(Ve)*损失敏感性
(Vs)*应对灾害能力(Vd)
(一)历史情景类比法
(2)参数评估法
第八章 地震灾害风险 损失评估
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 主讲教师:于汐
第七章 地震灾害风险 损失评估
• 主讲内容
• 概述 • 地震灾害损失及其分类 • 地震灾害损失分析概念、分类及模型 • 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 地震经济损失估计累积损失方法 • 地震经济损失分析步骤 • 地震经济损失风险分析
第一节 概述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1)等间距分级:
间距 D X max X min
n
优点:简明实用,均匀变化 缺点:数据差异过大情形不适用
(附加)灾损评估指标的分级方法
• 分级统计方法: 2)分位数分级:也是一种等值分级法。指标
值按照大小排列,划分相等的分段,处于 分段点的值是分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