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提升练习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颤.抖(zhàn)奠.基(diàn) 弥.高(mí)零乱不堪.(kān)
B.深邃.(suì) 函.寄(hán) 磐.石(pán)义愤填膺.(yīng) C.踌躇.(chú) 下颔.(hàn) 含蓄.(xù)目不窥.园(guǐ)
D.荒谬.(miù) 匀称.(chèng) 独裁.(cái)小心翼.翼(yì)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妄下断语目瞪口呆孤苦伶仃战栗
B.张牙舞爪恋恋不舍迥然不同禁锢
C.畏罪潜逃怪诞不径神采奕奕安详
D.据为己有大相径庭无所顾忌苛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
....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
....,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5、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

(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比喻) 6、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树木丛生,__________。

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__)
(2)以为
..顺流下矣(__________)
(3)棹.数小舟(__________)
(4)湮.于沙上(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题文)那年的欢喜
郑彦英
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

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

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
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

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

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


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

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

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

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

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

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

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说:“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

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们三个吃。


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

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

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

”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

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

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

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

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

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


从这二人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茶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

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

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
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
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
(《阅读》2016年第9期)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品析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
3.你觉得文中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4.文中小弟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活,请你简要进行分析。

5.有人说,文中的几个小孩子太馋了,太不懂事了,你认为呢?
2、水乡车夫
褚福海
结识他,是种偶然。

应故友盛情相邀,我们夫妻俩去浙江乌镇、南浔游玩了两天。

江南水乡的风韵如诗画般令人沉醉。

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

那日抵达南浔时已下午五点,匆匆在宾馆安顿好后,我们便急不可耐地外出欣赏黄昏时分古镇的别样神韵。

初次去南浔,人生地不熟,且天色已晚,不知景点怎么走。

就在疑惑犹豫间,突然瞥见在宾馆大门外,停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在候客,于是,我们跨上了其中一辆半旧不新的三轮车,因而有幸结识了这位敦厚的车夫。

甫坐上车,他便主动热情地向我们推介了两条游览路径,一声亲切的“坐稳了哦”,给人细微体贴的感受,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人力车一会儿在用石板铺就的巷子里晃悠,一会儿环绕着幽静的河浜穿梭,偶尔还到罕见的廊檐下穿越,轻微地颠簸摇晃着缓慢前行,我们坐在车上却感到特别舒坦安稳。

此刻的南浔,祥和而静谧。

他一边使劲地蹬着车,一边不停地为我们讲解着。

游览了一圈,他把我们拉回宾馆。

正欲下车时,一句“下车请当心,请拿好你的物品”让人倍感殷切与关怀。

当问及给多少车费时,他竟痛快而满不在乎地答道,随便你给吧。

这使我十分不解——靠苦力谋生养家,却如此轻视钱财,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啊!怀着半是好感半是好奇的心情,我与他相约次日清晨六
时再去晨游,细细赏景。

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天已彻亮,急忙洗漱一番,疾步来到宾馆大门前。

我抬腕看了一下表,离约定的钟点还差五分钟,这时他已慢悠悠地蹬着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坐上车,按我们的意愿先朝农贸市场进发。

临近周边,众多摊贩已在摆摊设点,销售各种当地特产和时令果蔬。

他招呼我们下来后,便知趣地将车停在一旁静候。

走出不远,我回眸张望,只见他骑在车上,车把上挂着条擦汗用的海蓝色毛巾,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专注地阅读。

此后,我发现,只要有片刻工夫,他都充分利用起来,将随身携带的书拿出来读上一会儿。

后来,他悄悄地告诉我,他心中有个梦想,就是想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

闻听此言,我惊讶地直视着他。

无论他的想法是否切合实际,也不管他何时能够学成,至少,他那种不甘落后的上进心是真的让我尊敬和感动的。

这是否该让那些时间充裕、置身优越环境却不思进取的人汗颜?他还坦诚而自信地告诉我,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这一路,他轻快地踩着车,并借景发挥,侃侃道来。

我们静心听他讲解,仔细观赏沿途的古宅老店。

走走停停中,我们相继来到了石拱桥和古戏台。

停车上前细察、摄影,不禁被古人的精妙匠心所折服,整个游览过程中,他不仅机灵卖力地蹬车,还热情地讲述相关逸闻趣事或历史掌故,劝说难得来一次的我们多看看,却全然忘记了自己用来挣钱的宝贵时间。

难怪他的同行和老乡有些羡慕并略带妒忌地对我说,他的生意可是全南浔人力车里最好的。

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出彩,把卑微的活儿干到极致,就十分了不起。

真的不平凡了。

他,姓李名贺军,52岁,是一位来自安徽阜阳质朴憨厚的进城务工者。

(选自《人民日报》) 1.文中开头写道:“但此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至今仍让我难忘和感动的三轮车夫。

”结合下文,说说这位三轮车夫使“我”难忘和感动的原因。

2.任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从文中看,这位叫李贺军的人力车夫有什么样的理想?
4.作者在结尾交代了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这一交代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5.本文和杨绛的《老王》一文的写作对象都是人力车夫,这两位人力车夫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

试说说两人身上有哪些相同的性格特征。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很多人甘于平凡,立足脚下,小事情成就了大事业。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助他成功”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C
C
C
A
B
(1)百草丰茂秋风萧瑟(2)海日生残夜归雁洛阳边(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一起(2)认为(3)船桨,这里指划船(4)埋没
2.(1)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

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

(2)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

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5.示例: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言之成理即可)

1.记发生在当年的几个兄弟吃凉粉的温馨动人的故事,表现互敬互爱的浓浓兄弟情。

2.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小弟弟享受吃凉粉的过程
3.例:文中兄弟几个‘吃凉粉的场景’最动人,因几个兄弟互推互让,互敬互爱的浓浓兄弟情在传递。

(答案不唯一,文中有多个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①爱吃但不贪吃,懂互相谦让,想吃,最后自己却只吃了小小一点。

②顽皮,会耍赖。

③说话算数,会体贴人,懂互爱。

5.围绕文章表面指的是四兄弟在那年拿出买盐的五分钱吃了一盘炒凉粉的欢喜,实际上是借这场欢喜表现他们几个互相推让,互敬互爱的浓浓兄弟情。

(答案不唯一,但不可违背主旨)
1.这位人力车夫不仅待客热情,服务细致周到,不计较车费,而且还具有不甘落后的上进心。

2.这句话描写了人力车穿行时该慢则慢、该快则快的从容情形及顾客的感受,表现人力车夫拉车技术的高超和娴熟。

3.要学会英语,以更好地为海外游客服务;年底打算去考导游员。

4.有必要。

因为作者在结尾交代人力车夫的姓名、年龄和籍贯,既有揭开悬念、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又显示出本文所写内容的真实性。

更重要的是,交代人物身份的普通来反衬人物形象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意。

5.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人,重感情。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