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合集下载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大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大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大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摘要:大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本土资源,对丰富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促使实践活动生活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贵州省遵义地区的幼儿园,幼儿教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感,促使实践活动的丰富和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本土资源;对策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在幼儿教育中,社会实践作为以幼儿实践、亲身体验为核心的活动方式,有助于促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经历、感知等深化认识,提高教育效果。

那么,在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师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如何利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优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本土资源在大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促使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紧密贴合幼儿生活的实践方式,更有助于唤醒幼儿的认知和情感,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贵州省遵义市作为以红色文化著称的文化城市,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根和魂。

作为贵州省遵义地区的幼儿园,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幼师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实现以红色文化感召幼儿、以革命精神激励幼儿,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大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本土资源的意义1、丰富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贯彻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需要。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正是一种促进幼儿手脑并用、解放时间和空间的有效形式,是促进幼儿从“自然人”成长到“社会人”的强大推动力。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扩展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范围,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由此可见,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而言,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由于部分幼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认知不清,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不足、开展的内容和形式单一,很多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局限在园内。

本土文化教学实践(3篇)

本土文化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本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本土文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分析本土文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并探讨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本土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本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支柱,是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在我国,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土文化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本土文化教学实践。

二、本土文化教学实践的重要性1. 增强民族认同感。

通过本土文化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

2. 提高文化素养。

本土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国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促进全面发展。

本土文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备丰富本土文化知识的人才更具竞争力。

本土文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本土文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 教材编写。

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教材,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

2. 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本土文化相关课程,如民族历史、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

3.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实践活动、文化体验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如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传统工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本土文化。

5. 教师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本土文化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本土文化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四、本土文化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问题:部分学生对本土文化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

解决方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综合实践国内研究概况

综合实践国内研究概况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课程。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涵盖科学、艺术、体育、社会等多个领域,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1. 研究背景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

随着课程的实施,研究者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2. 研究领域(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研究研究者们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如课程论、学生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设计研究研究者们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

如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取、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实施策略等。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施研究研究者们关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

如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价方法等。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研究研究者们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方面。

如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方法的运用、评价结果的反馈等。

3. 研究成果(1)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体系,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2)实践研究成果: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1. 教师专业发展不足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不够,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和经验。

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本土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本土教育资源是指与本地区的文化、环境、历史和社会相关的教育资源。

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本土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他们成长和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

下面将介绍如何挖掘本土教育资源,以及如何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一、挖掘本土教育资源的方法1. 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名人故事、风俗习惯等,了解本地区的特色和资源。

2.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民俗文化村等,亲身体验本地的文化和历史。

3. 社区服务: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社区结合起来,如参与社区清洁活动、帮助社区老人等,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1. 人文教育活动:通过欣赏本地地方戏剧、民族歌舞等,培养学生对本地文化的鉴赏能力,并通过学习地方方言、传统习俗等,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2. 自然科学活动: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公园、湿地等野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奇妙,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社区实践活动: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田园体验、农作物种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动手能力。

4. 体育健康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本地的传统体育活动,如龙舟比赛、太极拳表演等,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体育技能。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1.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挖掘本土教育资源,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研究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研究

289 备进行游戏,可是在选择服装时,有的幼儿会在琳琅满目的衣架旁徘徊,看看这件衣服,挑挑那件衣服,总是刚穿上这件,还没表演,又换上另一件,还有的幼儿则不停地去询问同伴我该选择那件,最后,游戏时间到了,幼儿却还在衣架旁徘徊。

因此根据这一情况,我认为要调整,我有目的的把材料进行分类,并开展谈话,和幼儿探讨几个角色比较适合的服饰,并把它投入进去。

经过有效地整理,幼儿在游戏时,更能快速的进入表演。

三、表演游戏,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培养及发展表演游戏仅仅作为幼儿的随意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表演游戏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

因此,“自主游戏的活动模式”的提倡,是在充分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需要教师尽可能让孩子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观察、少干预;多放手、少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当幼儿产生需要或求助时,再进行指导。

同时,教师应该把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计划时时刻刻装在脑子里,并且根据幼儿的年龄、思维、意识以及情感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特点来有目的地教育。

1.通过表演游戏让幼儿对社会有所了解。

表演游戏是幼儿反映社会、反映成人活动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带有很大的模仿性。

幼儿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模仿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老师提供了一个游戏的场景,创设了一个游戏情节,让幼儿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这是表演游戏与其他游戏的不同所在。

例如:他们在表演小熊请客时,面对狐狸提出的为什么我要被赶出来,我改好了,你们和我做朋友吧!经过这一情节,幼儿经过讨论,如果坏人改好,那我们还是给他机会,不歧视从新改过之人,不带有色眼镜看人。

2.通过表演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处于大班的幼儿是培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传授正确行为的关键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很容易接受正确的、美好的、规范的刺激,这对他们养成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表演游戏中的故事情节及人物角色让幼儿明白什么样的习惯是受人喜欢的,怎样的是受人讨厌的,加强自身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

3.通过表演游戏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本土化资源的挖掘--浅谈“感受八一文化,争做红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本土化资源的挖掘--浅谈“感受八一文化,争做红

理 论 研 究175 都市家教 红色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沃土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的集中体现。

而我们的家乡南昌的八一文化,以其独有的地位,成为了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品牌。

人们想到南昌,就会想到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序幕,南昌也成为人民军队的摇篮。

牢记我们民族的光荣历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那么如何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他们感受红色文化呢?我以开展“感受八一文化,争做红色传人”的主题活动为契机,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立足校内,感受八一文化南昌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已成为南昌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让孩子更深刻的理解这宝贵的八一精神,我采用了以下做法:1.看红色电影播放红色影碟,让孩子们从电影中去认识南昌八一起义,去感悟周恩来、叶挺、贺龙等英雄人物的品格。

例如,观看电影《八一南昌起义》,播放前,针对孩子们年纪小,很多历史背景并不熟悉的特点,我介绍了南昌起义之前的故事,让孩子们对于当时的革命背景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学生们一边看电影,我一边随时补充资料,特别是里面的一些英雄人物,孩子们就更加感兴趣了。

2.讲红色故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自己平时在语文书中、课外读物中收集到的红色故事,然后以讲故事的形式讲出来,使学生更加熟悉那段难忘的历史。

曾经有老干部宣讲团来我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他们第一次从老红军那里真实地听到那段历史,印象深刻。

3.唱红色歌曲歌曲是最容易流传的,也最容易激起孩子们的兴趣。

我结合学校开展的唱革命歌曲的合唱比赛的活动,在班上也开展了“我爱记歌词”活动,通过记歌词,唱红歌的比赛,孩子们随口就能唱出几首耳熟能详的红歌。

在唱红歌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歌曲中的故事开始主动产生了兴趣,并且会利用各种方式去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本土文化园本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

幼儿园教育科研课题:本土文化园本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

本土文化的园本主题活动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方案一、课题名称:本土文化的园本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二、问题的提出《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园在2006年—2013年,市级课题《促进幼儿发展的本土文化园本课程构建研究》进行了摸索、探讨、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专家组评定:“该课题研究的思路明确,研究线路设计得当,研究方法运用恰当,研究成果有科学性、有一定新颖性,效果显著,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该课题的研究在园内形成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环境创设的氛围,总结了一套收集、筛选、提炼、运用本土文化资源途径和方法,形成了促进幼儿发展的本土文化园本课程构建的方法和策略,做成了一套园本课程。

但此套园本课程是对县域本土文化园本课程构建的尝试,系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合性需加强,特别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几乎欠缼。

目前需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将其转化为适合孩子学习、探索的活动,发挥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开发具有生活化、本土化的园本课程来充实幼儿园现有课程。

(一)贯彻实施《纲要》《指南》之需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构建本土化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综合的重要途径。

纵观我园的园本课程,它只是对县域本土文化园本课程构建的粗浅尝试,系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合性需加强,特别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几乎欠缼。

因此,在大力发展幼教事业的今天,如何贯彻《纲要》《指南》精神,扎实推进“本土化园本主题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我园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所以需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将其转化为适合孩子学习、探索的活动,发挥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开发具有生活化、本土化的园本课程来充实幼儿园现有课程。

(二)“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之需2010年,国家投入5亿元在中西部10个省区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江安县被列为项目试点县,成为四川省5个试点县之一,是宜宾市唯一项目试点县。

关于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关于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关于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背景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提高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家乡资源的优势,切实提升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参与度,本文提出了一套关于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内容和方法1. 文化传承与创新a. 传统手工艺体验学生拜访当地的手工艺工坊、民间艺人家,并亲身体验制作某一项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陶瓷、传统织锦等。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可以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b. 当地文化节庆安排学生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或文化庆典活动,如春节、元宵节等。

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学习家乡的传统文化,参与庆典活动,感受浓厚的乡土氛围,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2. 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a. 田园体验安排学生到农田或农庄参与田园劳动,如种植蔬菜、摘果实等。

通过亲身感受农田劳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和农民的辛苦,同时也促进学生对健康饮食和生态环境的关注。

b. 生态考察活动安排学生到家乡周边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进行生态考察,如山林、湖泊等。

通过参与生态考察,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 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a. 社区志愿活动安排学生参与当地社区的志愿活动,如为老人们送温暖、为孤寡儿童提供帮助等。

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公民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b. 环保公益行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公益行动,如垃圾分类宣传、植树造林等。

通过亲身参与环保行动,学生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责任感。

三、活动时间和安排根据活动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实践活动分为不同的时间段安排,如每周安排一次活动或每个学期固定安排一次活动。

具体的活动时间和安排需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确定。

四、活动预期效果和评估通过开展家乡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方案实践与总结

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方案实践与总结

【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方案实践与总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本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促进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本文将对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方案的实践进行探讨,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与启示。

1. 实践背景在全球化的今天,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应当通过课程教育为幼儿提供本土文化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建立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课程设计本土文化课程方案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融入生活化、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学习本土文化知识。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本土传统节日、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等方面,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

3. 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

家长的参与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到本土文化课程中来,增进家园合作,使课程效果更加显著。

4. 实践总结通过本土文化课程的实践,幼儿可以在快乐体验中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种课程设计和实践方式在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与实践,教师也可以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反思和改进,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5. 观点与理解本土文化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并能够将其有机融入到课程设计中,同时也需要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

家园合作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和家长的配合能够使课程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方案的实践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增进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方案的实践经验与总结在幼儿园本土文化课程方案的实践中,教师们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借鉴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成果。

就地取材,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具本土风味

就地取材,让综合实践活动更具本土风味

( 四) 整理信息 , 进行成果汇报 通 过走访调查 , 学生初 步 了解 了 民居苑 古建筑 的种类 、 年代、 建筑特点等知 识 , 这些 都是 书本上 学不 到 的, 他 们也 觉得这一过程 非常 有趣 。在 整个 3月 上旬 , 学 生们 花 了很 长时间对调查来 的资料进行 整理 , 还 制作 了一些幻灯 片 , 进 行 了成果汇报 。孩子们 发现 , 原来 综合 实践 成果 汇报 也是

四、 综合分析体会收获 , 以反思构建活动的特色 不 可否 认 , 学 生 的 调查 结 果 往 往 是 很 肤 浅 和 简 单 的 , 但
是我觉得综合实 践活动 中学 生 的发展不 在 于事情 的结 果 , 而在 于探究 的过程 , 在于过 程 中的酸甜苦辣 ; 在于过 程 中的
兴 趣 和态 度 ; 在于过程中的方式方法 ; 甚 至 在 于 过 程 中 的 失
那 么有 意思 !

了确定的 目标 , 才能引领活动开展的方向。 二、 联 系周 边 相 关 支 持 。 以切 实 的准 备 保 障活 动 的 实施 项活动的开展并 不 能脱离 大环 境 , 综合 实践 活动 的 开展更是要争取周边 更多单 位更多 可能 的支 持。如上述 活

动, 为 了得到有效 保障 , 我们 必须 得先 与学 校取得 联 系 , 争 取学校的支持与配合 ; 其次 , 邀请 到一部分 家长参 与几项走 访、 调查活动 , 为学生外 出平 安走访 的安全提供 保障 ; 最后 , 跟有关 部门联 系 , 如龙游 县旅 游局 、 民居 苑管 理处 、 交 警 支 队等 , 争取他 们 的配 合 , 保证活 动顺利 开展 。反 过来说 , 如 果 事先 没经过允许 , 没有经过联 系而贸然前往 , 就会 带来不 必要的麻烦 , 耽误活动时间。当然 , 联系周 边相关支 持要视 活动的内容 、 活动的进展情 况而定 , 最终 目的是能够 以切 实 的准备保 障整个实践活动 的有效开展 。 三、 依 托 各 类 课 程设 计 , 以方 案 指 导 活 动 的 内容 每一项活动都 应该 有详尽 的 活动设 计 , 也就 是活 动方 案, 指导下的活动 才会更 加科 学。而本 土化 的活 动 内容是 不可能 到网上去下载 , 或照抄 、 照搬 , 学习别人 的做法 的 , 唯 的途径就是根 据活 动 内容 , 自行设 计 合理 的方案 。本 活 动 我是 这 样 设 计 的 : ( 一) 收集问题 , 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利用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利用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利用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摘要:和其它传统的科目相比,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课程的参与。

对于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而言,如何有效的利用农村乡土资源进行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利用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充分的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不断构建较为丰富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词: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高度综合以及高度实践的课程,是新世纪国家计划规定的独立的课程。

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生活背景以及生活感受当中的问题思考和解决,强调课程的生活性,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要立足于农村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更加丰富的符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目标需求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使得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一、利用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分析(一)有利于丰富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当中的活动课大多数都只体现在书本之上,而在书本之上体现出来的综合实践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凸显不出实践特点。

而通过利用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结合,在农村乡土资源当中开发有利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源,就能够很好地将课程当中的内容和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联系起来,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并摆脱小学综合实践教材当中资源的缺陷和相关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实践机会更多[1]。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切实地进行实践小学生刚刚接受生活和学习,还有着较强的可塑性,而这种可塑性,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遵循学生的身体发展和自然成长的规律,在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天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保障学生的个性化不受到约束。

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研究

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研究

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研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本土资源是指当地的文化、历史、手工艺、风土人情等丰富的资源。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

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践。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社会工作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因此,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了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其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阐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概念框架和理论基础,分析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趋势,探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践策略。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系统地呈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本文将揭示社会工作本土化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本土化模式的比较研究,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工作本土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的本质和内涵,推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也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促进社会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学和文化学的理论,二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理论。

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本土化强调文化适应和文化敏感。

文化适应理论指出,社会工作在引入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土文化的特点,尊重并适应这些特点,以确保社会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接受性。

文化敏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能够敏感地察觉到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和需求,以便提供更贴切、更人性化的服务。

本土文化教学实践报告(3篇)

本土文化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土文化教育旨在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本报告以我国某中学为例,探讨本土文化教学实践,分析教学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践背景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部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

为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校开展了本土文化教学实践。

三、实践内容1. 课程设置(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传承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课程内容: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等。

2. 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堂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举办文化展览、参与民俗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本土文化。

(3)课外拓展:鼓励学生阅读有关本土文化的书籍、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拓宽学生视野。

3. 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结果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作品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掌握程度。

四、实践效果1. 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明显增强。

2. 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

3.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如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

4. 家长和社会对本土文化教学实践给予高度评价。

五、改进建议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能力。

2. 丰富课程内容,将本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吸引力。

3. 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本土文化。

4. 建立本土文化教育评价体系,全面评估教学效果。

5.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和传承本土文化。

六、结论本土文化教学实践对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本土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本土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本土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本土化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内涵、实施策略及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本土化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内涵1. 文化内涵本土化是指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和传承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包括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各个方面,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2. 生活内涵本土化强调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将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实践,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生活内涵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评价方式的运用等方面。

3. 生态内涵本土化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生态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生态责任感。

生态内涵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认知、生态情感和生态行为。

二、本土化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施策略1. 整合本土资源,丰富课程内容(1)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如地方名人、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等。

(2)收集本土自然环境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水、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3)整理本土社会实践活动资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企业、农村等,了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 创设本土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结合本土节日庆典。

教师可以将本土节日庆典融入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组织本土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结合本土特色,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活动,如传统工艺制作、民间艺术表演等。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利用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利用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利用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以提供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给孩子们。

本文将探讨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利用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研究。

一、本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本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有的特色,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口头传统等各种文化元素。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本土文化也是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主题活动设计1. 节日活动利用本土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如中秋节、春节等。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学习传统舞蹈、品尝传统美食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节日的氛围,增加他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2. 口头传统活动传统的谚语、儿歌、儿童游戏等都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幼儿参与这些口头传统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帮助他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3. 传统艺术活动本土艺术形式如传统音乐、舞蹈、绘画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邀请专业艺术家给幼儿进行传统艺术表演、教授绘画技巧等方式,让幼儿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三、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主题活动实施策略1. 资源整合幼儿园可以在社区找到许多本土文化资源,如文化馆、民间艺术家、志愿者等。

与社区资源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主题活动,提高活动的可持续性和质量。

2. 学科整合将本土文化活动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其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例如,通过学习传统艺术形式,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了解传统节日,可以拓展幼儿的历史知识。

3. 家园合作家长在家中也可以传授孩子一些本土文化知识,幼儿园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四、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主题活动的效果评价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进行主题活动对于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都会产生影响。

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艺术作品评价等方式,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本土化资源园本课程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本土化资源园本课程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本土化资源园本课程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们提出本土化课程框架构建与实施的研究主要基于“四个需要”:(一)构建幼儿园本土化课程是贯彻落实新《纲要》的需要。

《纲要》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积极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与学习空间,促进每个幼儿在各自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我们认为,只有实施本土化课程,才能将我们身边的人、事、物、景组成有价的教育资源影响给幼儿,也才能使以上《纲要》精神得以落实。

(二)构建幼儿园本土化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且以课程生活化、综合实践性为特点,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

而幼儿园本土化课程正是源于孩子的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个亲身体验的环境,如果孩子们能在幼儿园感受这种课程,则入小学后对新课程的适应就很容易了。

(三)构建幼儿园本土化课程是幼儿成长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成功不但取决于智商,更取决于人对事物抱有的责任心、热情,继而产生一种动力,再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成功率必然就提高了。

从小对孩子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燃起“家乡真好,长大后我为家乡出力”的情感之火,则对他的一生肯定产生积极影响,而本土化课程就能为此提供可能。

我们均可清楚地意识到,未来人才是高素质、复合型的,特别是合作精神、探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本土化课程的实施为孩子们创设了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机会与条件,一个个参观、实践活动就是一次次合作探索学习的过程,从小有了这种行为倾向,长大就会自然地适应社会所需。

(四)构建幼儿园本土化课程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教育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知识、更新技能、更新观念。

在教学中采取动态生成的形式构建幼儿园本土化课程、实施幼儿园本土化课程。

这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

《利用地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结题报告

《利用地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结题报告

《利用地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结题报告《利用地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发展。

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和生成性。

结合综合实践课程自身的特点,既要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的课程目标、活动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也要兼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因地制宜。

因此,需要开发出体现地域特色、结合学校传统和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资源,才能真正实现该课程的价值,才能使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

然而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小学教师来说,一下子无所适从。

如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还处于以探索为主,实践为辅的阶段。

如何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活”起来,成为学生喜爱的活动呢?必须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风情和优势,挖掘地域教育资源,开展具有镇区特色的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所玩、有所乐、有所学。

因此, 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紧扣现实生活,把这些学生熟知的亲身体验,进行抽取、分析、加工、设计等,巧妙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就能拓宽综合实践活动天地,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注入生机,使综合实践活动课富有家乡的新鲜气息与特色,从而深化我校的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

为此,我校提出了《利用区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的研究课题。

依托家乡丰富而且独特的地理、历史、民俗、人物、环境等乡土资源,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围绕“悠悠陇县史,浓浓乡土情”这个教育主题,以教师开发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手段、以爱乡爱国情怀为纽带、以激励评价为动力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创新课程实施管理制度,积累成功案例,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以实现课程总目标。

浅谈乡土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浅谈乡土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浅谈乡土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乡土资源是指乡村地区固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是构成乡村特色和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促进乡村振兴、保护乡土文化、增强乡村生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提升,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将乡土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和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乡土资源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以及整合的具体实践等方面,探讨乡土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一、乡土资源的价值乡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等,这些资源对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其次是人文资源,包括乡土风土、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这些资源是乡村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保护和传承这些人文资源,可以增强乡村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是社会资源,包括乡村社区组织、村民自治、公共服务等,这些资源是乡村社会的基础,保障了乡村的秩序和稳定。

充分发挥这些社会资源的作用,可以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土资源的整合利用,需要充分发挥不同资源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利用。

一方面,可以通过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等方式,有效整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和乡村文化传承等方式,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发挥,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长久稳定。

乡土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提高乡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探究与实践

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探究与实践

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探究与实践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场所,本土资源对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基于本土资源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究与实践。

一、本土资源的重要性本土资源是指幼儿园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区资源等。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可以增强幼儿对身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

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可以亲身体验本土资源,增强对本土环境的感知和情感投入。

二、基于本土资源的主题活动设计1. 主题选择在开展主题活动前,幼儿园可以通过考察本土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来选择合适的主题。

比如,幼儿园所在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选择自然与环境保护为主题进行探究与实践活动。

2. 活动设计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

可以设计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探索活动和手工制作等。

例如,对于自然与环境保护主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探险、观察树木、动物等自然资源,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3. 资源整合幼儿园可以整合周边社区和家庭等资源,与幼儿共同参与主题活动。

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社区居民或家长来幼儿园分享经验或进行讲座。

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知识,也能增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

三、基于本土资源的主题活动实践案例1. 本土农业主题活动幼儿园位于农村地区,可以开展农业主题活动。

幼儿可以参观附近的农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农民的劳动成果。

通过种植小菜园,幼儿可以亲手参与耕种、浇水、施肥等活动,学习种植技巧和耕作的重要性。

2. 本土文化主题活动幼儿园所在地拥有独特的本土文化,可以以此为主题开展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学习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编织等。

通过亲身参与制作,幼儿可以感受到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本土生态主题活动如果幼儿园周边有湿地、山川、公园等自然景观,可以以生态为主题进行活动。

幼儿可以进行昆虫探险、观察植物、野餐等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幼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摘要】针对当前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关注学生“应然状态”,而忽视学生原有经验世界的实际,本文认为开展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科知识与学生原有经验世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并深深植根于当地的文化土壤之中。

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因其组织主体的不同,又可分为学校层面、学生层面、社会层面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活动,虽有其相似性,但也有其各自的特征。

要有效地开展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还涉及许多相关因素,本文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开展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一、开展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1、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应该说,教育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是教育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最初途径。

因为对刚刚睁眼看世界的小学生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也都是陌生的,他们对围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他们热切地希望在各种活动中能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去发现,能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去感受。

因此,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尽情地放飞梦想、张扬个性、渲泄童真童趣,是生命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有效学习的必然要求。

可是,今天的学校教育,由于限于经费、安全及应试需要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当然,更主要的是限于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被“囚禁”于学校,学习的内容是单一的书本知识,学习的方式是接受教师的指令。

可以说,现在的学校教育是源于成人意志的“理想教育”,即教育者着重关注学生的“应然状态”,而不是“实然状态”。

因此,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的知识,无法与自己的经验世界联系起来,也难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

这样,时间一久,学生对学习过程就失去了兴趣,并产生逃避心理,因为学习之后,还要应付考试,如果考得不好,还要受到教师、家长的训斥。

所以,一开始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单一的“应付”,这也就是我国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的真正根源。

2、学习本身的需要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与教师、情境和知识载体的互动中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虽有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经验的提升,但都必须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联系起来。

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的形成却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其实,学生在未进入学校之间,就已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建构知识,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了。

学校教育不可能再让学生形成新的经验世界,只能使学生的经验世界不断地扩充和丰富。

因此,教育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必须深深植根于当地的文化土壤之中。

但是,生活的本身不是有效的教育,当地文化也不是学习的全部内容。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基于自身生活,又高于自身生活,扎根于当地文化,又超越于当地文化,就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把各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当地文化结合起来。

而最能体现这一结合的途径就是综合实践活动。

杜威曾指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

”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有观察、有体验、有感悟、有思考、有判断、有推理,不仅能学到较为扎实的学科知识,而且能在综合的基础上,由经验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

3、创新的需要知识不可能被学完,而且,对一个人来说,仅仅拥有知识,也不能说明其人生的成功。

人生的成功,更多的取决于人的创新能力。

当然,创新需要以扎实的知识作为基础,但我国传统的知识传授式教学方式,是很难造就创新型人才的。

因为能为创新服务的知识,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不是脱离学生经验世界的知识。

而且,创新也不可能在封闭的课堂里就能实现的。

创新,需要现实的土壤,需要实践的途径,更需要主体意识的唤起。

而这一切,只有通过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因为在本土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知识不再被教师所单方面拥有,而是作为一种客观实在获得了自身意义的独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对象。

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说教,而是活动过程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

4、德育的需要我国德育的最大浪费就在于德育的内容过于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使德育过程成为空洞抽象的道德说教。

当德育一经成为成人意志的“传声筒”,其所有的内容都显得极其苍白无力。

德育的意义在于发展人的精神世界,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是他人可以预设的,更不是他人空洞的道德说教所能改变的。

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跟知识的获得一样,也是生命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

而且,人的精神世界从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与周边的人、事、物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要真正提高德育的效率,就必须让学生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并不断地对原有精神世界进行解构或重建,从而形成新的精神世界。

二、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因其组织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师组织(学校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行组织(学生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及社会团体组织(社会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

每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因其组织主体的不同,自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1、教师组织(学校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育人的功能看,教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最为主要的一种。

因为教师在组织过程中,不仅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确立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提供活动资源,评价活动结果,而且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参与活动的伙伴和顾问。

其具体操作流程为:教师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因需要教师的参与,活动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性和场地性,这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为了使学生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组织一些简单的综合实践活动。

因其组织主体的细微差别,又可将其细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学生集体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一种是由学生个体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集体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集体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教育的资源。

综合性实践活动由学生集体来组织,更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进一步促进同伴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其具体操作流程为:(2)学生个体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命个体的发展,但生命个体的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又会因人而异。

因此,面向学生群体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很难顾及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内在需要。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应当积极鼓励学生个体根据自身需要,结合周边实际组织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其具体操作流程为;教育不仅仅是家长和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各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群众团体都应当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并积极造条件,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

随着整个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各社会团体为学生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会日益增多。

但是,各社会团体在组织活动时,应与学校密切联系,以取得活动成效的最大化。

因此,其具体操作流程为: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因素分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要涉及学生的需要、学校的实际、当地自然及社会的资源,更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

而且,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应有成效,还必须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并对活动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1、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体现本土化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一目的实现,就必须有一个基础。

这一基础就是学生原有的经验世界。

人从一开始睁眼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传统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了,可以说,人是特定自然和特点社会的产物。

虽然学生原有的经验世界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烙下了深深的本土化印记。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可能围起围墙封闭式的自搞一套,其所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必然要求活动过程与当地的自然、社会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

由此可见,本土化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性特征。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以一定的时间投入作为保证,但不是所有的学习时间都用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但对生命的健康成长和日后适应社会生活需要来说,学习间接经验也是必须的。

而且,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更有利于研究和创新,也更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其实,直接经验的学习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身还是一种知识经验转化的途径,它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知识,能将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

因此,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更利于对书本知识的内化和建构。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起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就必须要与相关的课程资源对应起来。

而且,在学生的身边,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书本、校园、社会、网络、大自然等都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而存在着的,关键是看怎么开发和利用。

因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组织者的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促使综合实践活动更有活力,更有实效。

同时,作为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大力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才能体现其适应性和针对性。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传统的评价方法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而且,综合实践活动所关注的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评价,应以赏识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为主。

赏识性评价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肯定和尊重,强调的是对学生情感的唤起和兴趣的激发,评价的结果是使学生更为自信、更为热情。

而档案袋评价是对学生成长历程的记录,强调的是学生对成功的记忆和对自身成长历程的全面认识。

同时,档案袋的本身还可作为一种资源库进行二次开发和使用。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强调回归学生的生活,但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毕竟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本身。

日常生活可以是随意的、散乱的、无目的的,而综合实践活动为了体现其应有实效,就必须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也就是必须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里的管理,以教师为主,即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而且要对学生自行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管理。

对学生自行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主要通过方案报批、结果汇报等手段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1、穆汝珍姜虹、李东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成尚荣《走向实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