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27期
Fe b2012
[摘要]“90后”大学生思想方面特征主要体现在个性鲜明、思想开放、经济意识比较强、理想以及行为非常现实,然而很多人的人际交往、沟通与交流能力严重不足,心理素质比较差。
因此,高等院校
的管理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通过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等各种有效措施,转变工作
方法,从而促进90后大学生尽快成长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90后;思想特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2-0078-02
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陈春莲
(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0)
*基金项目:2009年度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
[项目编号:Z2010-021]
目前,由于“90后”的学生陆续进入大学校园,该
群体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力量。
我们很快发现这一群体的突出特点: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部分人甚至过于自信;他们很有自己的主见,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难以摆脱年龄以及阅历的局限性;他们的思想十分开放,思维也非常灵活,可是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心理素质也比较差;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宽广,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他们是十分幸运的一代,也是充满矛盾的一代,他们的身上有着很深的时代烙印。
所以,必须根据他们的具体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管理手段,是当前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90后”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一)个性非常鲜明,思想更加开放
“90后”大学生的个性更加张扬,思想非常开放,更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其接受能力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同龄人,善于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他们感兴趣的信息。
他们崇尚个性自由,标榜自我不想随波逐流;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与价值观,敢想敢说,不迷信权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非常自信,然而很多时候却也表现得过分自信。
他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也就显得更加突出。
此外,尽管他们的思想非常独立,而生活自理能力却比较弱,很少运动,依恋网络,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差。
(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比较差
“90后”大学新生的首份调查报告结果表明,这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是电话、手机短信以及QQ等。
通过QQ联系的比例接近65%,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联系的比例高达75%。
正如某学者所指出:“90后”大学生业余时间的人际交流的时间比人机交流的时间要少得多,和人协作、交流与沟通的能力需要提高。
“90后”大学生在课外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电脑前,热衷于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等等,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重视人际交往、交流与沟通,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也十分欠缺,他们当中有些人由于太自我而与同宿舍或者同班同学格格不入,有的甚至还时常由于生活中的小事情和室友、同学产生摩擦与冲突,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比以往的同龄人显得更加突出。
(三)经济意识非常强,理想和行为更加注重实际
“90后”大学生的经济意识非常强,寒暑假、周末甚至在业余时间大部分人会从事兼职工作,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就已经在做自己的生意。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些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比较超前,他们普遍追求时尚与品牌以及张扬的个性。
其思想更加注重实际,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
他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更加务实与理性,大多数人能够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实施规划,有的甚至进行了更为长远的人生规划。
在行为方面,他们显得更为世故,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然而他们内心却比较脆弱,故作世故却无法掩饰他们单纯的本质、年龄以及阅历的不足。
(四)内心并不充实,心理素质比较差
大部分的“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有很强的依赖性,心理脆弱而且敏感,遇到挫折的时候,极易变得消极、偏激甚至抑郁。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差,其抗压的能力严重不足。
有大约75%的大学生表示在自己遇到挫折之后,会产生心理阴影;近6%的大学生表示会变得信心全无。
仅仅有9.5%的大学生生表示会“总结经验教训,从新开始”。
心理素质差和他们的内心不充实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过分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尽管“90后”的大学生可以及时获得各种资讯,然而却很难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并进行反思,大部分人出现“浅阅读”的文化问题,造成他们的内心比较空虚,从而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无法进行自我排解,又很少通过交流与沟通等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尽管他们的心智发展更加超前,可是心理却十分脆弱。
二、针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需要采取的对策
(一)加大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
78 --
的群体氛围
在“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就应当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大力倡导集体主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
开展道德、爱心以及感恩教育,正面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此外,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应当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大力倡导为了理想而奋发图强,让他们明白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会有丰硕的回报。
“90后”的大学生由于刚刚离开父母跨入大学校门,他们之前几乎没有遇到多少挫折,思想方面相对比较单纯,突然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良好的群体氛围对其有着积极而正面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群体能够唤起个人内在的潜能,使得他们在所有的情形下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在他们碰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以及一些威胁的时候,能够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力量,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因此,良好的大学生群体氛围能够让他们在心理上更加具有安全感与归属感,能够促进相互之间彼此关心、共同进步。
有了这种良好的情感和基础,他们就会更加乐意接受该群体所提倡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对于他们的大学学习、生活、健康成才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鼓励他们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尽可能减少他们网上的时间,增加其人际交往沟通的机会与时间,在参加集体活动过程中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90后”的大学生更加崇尚个性化,而在社会化方面就比不上以往的大学生。
他们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交往方面关系的一个过程。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等各个方面都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与交流能力非常关键。
“90后”大学生在塑造独立人格的同时,还应当在社会以及学校的共同帮助下实现他们的个人社会化以及个性化的良性发展。
教师一方面需要讲解专业知识,另外一方面还应当给他们讲解人际交往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做人的基本道理,以弥补应试教育造成的种种问题。
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也应当积极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帮助那些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随时纠正群体内部存在的各种偏差,营造平等友好的人际环境,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集体生活,这是学生之间最好的磨合机会,学生应当充分利用集体生活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先进的交流方式,有效引导教育学生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为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平台,比如最近几年以来发展比较成熟的网络选课、信息管理系统和校园网络论坛等各种平台。
今后的网络平台不但需要有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以及服务,或者是管理学生的基本功能,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消除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学校和学生间良性互动的沟通平台,这对于开展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有利。
比如,学校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利用“90后”大学生乐于接受的QQ、短信(飞信)、微博或学校局域网等等形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加以疏导。
实践证明,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方式开展的内心沟通与交流,其效果比死板的说教更好。
(四)科学防治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
“90后”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管理学生的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并且,高等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或者信箱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活动,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等。
此外,还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之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科学地防治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积极引导他们多读书、勤于思考,利用阅读各种人生哲理类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防范由于信息爆炸产生的社会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自觉抵御虚拟网络导致的内心空虚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以及抗压能力,从而使得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
“90后”大学生的个性更加独立,更加渴望获得尊重,管理学生的工作者必须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尊重他们,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渴望获得教师的尊重与认可,尽管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十分自信,然而获得教师的尊重与认可,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管理者必须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知自我,避免出现过分自信或者过分自卑的问题。
在平等与尊重的前提下,教师的关心、鼓励以及认可,可以让他们更加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认真思索当中的深刻道理,而并非盲目排斥。
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情怀,对学生充满关怀,关心他们的心理活动、行为以及个性,针对学生具体的思想状况,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引导与教育。
总而言之,“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与家庭背景使得他们养成了独特的个性特质,因此,对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
但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难以塑造出完美的人格特质,还需要得到社会大众的关心与支持、社会大环境的改进以及家庭的密切合作,学生和家长必须明白,如今大学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大学的任务不光是学习知识,更加关键的是开拓自己的思维,塑造健康的人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拥有正确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等。
所以,广大高等院校管理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转变工作方法,切实帮助“90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确定自我的人生目标,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完善自我,成长为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海波,伍秀君.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
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6).
[2]孙美晖.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5).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