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尔的科学之路与两次皈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帕斯卡尔的科学之路与两次皈依
初露头角
帕斯卡尔1623年6月19日生于法国奥维涅州;父亲艾基纳为克勒蒙城法庭庭长,以博学知名。
帕斯卡尔八岁时,举家迁至巴黎。
迁居巴黎后,艾基纳和当时社会上的科学家、作
家和艺术家经常交往,也常携带帕斯卡尔参与各种学术集会。
帕斯卡尔自幼生长在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之中,并且受到他父亲的严格教育而没有受当时流行的经院教育;为他后来的学术思想活动创造了条件。
幼年的帕斯卡尔显示了对研究自然的兴趣和卓越的才能。
十一岁时写了一篇关于声学问题的论文,探讨振动体一经摸触立即停止发音的原因。
文章给他父亲以深刻的印象,以致父亲怕他的智慧发展过早不利于成长而中止向他教授几何学。
但帕斯卡尔却独自钻研几何学并掌握了大量的几何学知识。
1639年帕斯卡尔十六岁时写成有名的论文《圆锥曲线论》,其中提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
从此帕斯卡尔在科学界显露头角,并与当时有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笛卡尔、霍布斯、伽桑狄、德札尔格、费玛(1601—1665)、梅尔森(1588—1648)、罗伯瓦(1602—1675)等人建立了联系;帕斯卡尔一生的科学工作和思想发展与这些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1641年帕斯卡尔十八岁时,开始设计计算机;他曾根据齿轮系的转动原理制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架计算机,能够手摇计算出六位数字的加减法。
计算机制造的成功是当时国际科学上的一件大事。
也是在这时候艾基纳病中得到一个冉森派医生的治疗,于是举家接受了冉森教义,这就是所谓帕斯卡尔的“第一次皈依”。
大现锋芒
1648年的实验是科学革命史上最动人心弦的实验之一。
九月十九日比里埃在奥维涅州的普.德多姆山按照帕斯卡尔的设计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在山脚和山顶水银柱的高度相差3.15时,使得当时在场的实验者们惊叹不止。
这个实验震动了整个科学界,并且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它同时也标志着科学中心在十七世纪中叶由意大利转移至西北欧)。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帕斯卡尔写成他的《液体平衡论》和《大气重力论两部著作,确立了大气压力的理论与流体静力学的基本规律。
随着这一实验的成功,帕斯卡尔并且从思想方法的高度上总结出一套卓越的认识论
理论。
在题名为《真空论》的论文里,帕斯卡尔尖锐地攻击了当时“哲学上的权威”。
并提出如下的论点:
(一)墨守古代权威的教条,绝不是追求真理的态度。
(二)人和动物不同。
动物的能力和技巧只是出于天然的需要,它们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只能盲目地不自觉地重复。
(三)“自然畏惧真空”的教条是荒谬的。
毫无疑问,自然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绝不会畏惧什么真空。
所谓“自然畏惧真空”,只是古人在他们当时的认识条件之下对自然所做的解释。
论文不但包含有他非常可贵的方法论,即认识真理不能仅凭信仰与教条而须依靠理智进行观察与实验;并且也包含有他的历史进步观,即人类的认识是不断积累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
文中充满了战斗精神,对封建经学笼罩之下的顽固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但同时也可以看到,虽然论文以其颂今非古的宣言打破了历来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出了关于科学方法的理论,因而成为十七世纪思想史与科学史上的一篇里程碑式的重要宣言;然而在积极因素之外,其中也透露出了确凿的认识乃是不可能的这样一种消极思想的萌芽。
这一思想上的矛盾在十年以后的《思想录》一书中,得到更进一步的表现。
俗世观照
帕斯卡尔丰富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在疾病不断缠绕、身体极其衰弱的情况下进行的。
十八岁起,他没有一天不在病中,二十四岁时又曾因中风而瘫痪。
这段时期,他和父亲与妹妹雅克琳(Jacqueline)同住在一起,受到他们两人的影响,逐渐注意思想和信仰的问题。
帕斯卡尔的世俗生活时期也是他丰富的科学创作时期。
1651年他的父亲去世,接着妹妹又入波罗雅尔修道院。
从这时候到1654年为止的两三年间,帕斯卡尔(28岁—31岁)独居巴黎,过着世俗生活。
现存的《爱情论》一文,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是帕斯卡尔的著作,并且是这一世俗生活时期的作品;这篇文章全文洋溢着伊璧鸠鲁主义的精神,表明他的冉森主义的思想已经遭遇危机。
这时,他和当时的无神论者、自由思想者、人性学者戴巴鲁(1602—1673)、米东默雷(1610—1684)等人交游,特别受默雷的影响;同时他又深入钻研从艾比克泰德至蒙田(1533—1592)等人的著作。
他在科学中、在哲学中、在沉思生活中又在世俗生活中,探求世界的真理问题和人生的幸福问题,并
且往而不返地求之不倦。
这一段时期的世俗生活使他有机会比较深入地观察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与人世现象,从而为后来的《思想录》提供了多方面的素材。
世俗生活的另一个侧面,赌博,则诱导了他着手研究概率论。
帕斯卡尔和费玛两人还是概率论这一学科的创立人。
据莱布尼茨说,十七世纪的数学家们是从计算赌博中的机遇而开始奠定概率论的。
帕斯卡尔的友人而兼赌客的默雷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赌博进行到任何一定阶段而告中断时,其胜负的机遇应该如何计算?这个问题在当时的学者中间曾轰动一时。
理智生活
1654年11月23日帕斯卡尔乘马车遇险,两匹马均坠死巴黎赛纳河中,而帕斯卡尔本人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
这次事故刺激他经历了一番特殊的内心经验,这就是历来某些帕斯卡尔研究者所谓的“第二次皈依”。
此后,帕斯卡尔即入居波-罗雅尔修道院,终其余生全心全意地追求宇宙与人生的真理,而且是在激烈的斗争与痛苦之中追求着的。
冉森派的风格是强调理智的,帕斯卡尔所遵循的基本路线也是理智的而非经院的,是哲学的、思考的,而非神学的、教条的。
他短促一生的晚年所写的几部重要著作——1655年的《与沙西先生的谈话》,1656—1657年的《致外省人信札》与1658年开始写作的《思想录》——都反映着这一思想特点。
自从投石党被镇压之后,耶稣会在法国的活动加强了。
在十七世纪法国思想战线上的那场尖锐斗争中,即冉森派反抗耶稣会的理论斗争中,帕斯卡尔作为冉森派突出的辩护人,曾以俗人的身份前后写了十八封抨击耶稣会的信。
这十八封信成为当时反耶稣会的教权思想统治的重要历史文献,对新兴的人文主义思想起了鼓舞作用。
这部《致外省人信札》和后来的《思想录》,以篇论战的锋芒和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隽永已经成为思想文化史上的古典著作,它们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晚年的帕斯卡尔又是反对耶稣会的坚决斗士。
当波-罗雅尔几经统治当局的严厉打击已经濒于失败的关头,一些冉森派的代表人物都倾向于妥协,唯有他坚持要继续斗争。
因此之故,他几乎与他的波-罗雅尔的朋友们决裂,并且终于在痛苦与疾病之中结束了他天才而又短促的一生。
1662年8月19日帕斯卡尔死于巴黎,享年三十九岁。
冉森派与耶稣会的这场论战,作为一场狭隘的神学理论的争论,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他在这场论战的过程中所酝酿的某些光辉的近代思想内容和近代思想方法,却超出神学范围之外而为思想史留下了一份值得重视的遗产。
关于他的生平活动,他的姐姐吉尔贝特(Gilberte,即比里埃夫人)曾为波罗雅尔版的《思想录》写过一篇帕斯卡尔传略,读者可以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