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017岳麓版必修2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历史必修二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
![历史必修二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67720802020740be1e9b4b.png)
(2)表现:
①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 ②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3)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②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四、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破坏 (1937-1945)
政策: “适地适产主义” 实质: 将沦陷区经济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目的:经济掠夺, 以战养战
所占比重
①
⑤
③ ②
1840 1870 1895
④
1914 1919 1927
1937
1949
自然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企业
年代
七、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①发展时间十分短暂 ②发展不平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 ③分布不均、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④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少 从发展时间、 行业分布、 区域分布等 方面考虑。
十、评价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 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1)经济上: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经济因素,有利于社 会进步,推动近代化。 (2)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民主革命 运动提供经济基础,无产阶级壮大,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中共建立准备阶级条件。 (3)思想上: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 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条件。
利用权力“经济统制”, 资金入股方式渗透 对民族资本侵蚀、排挤、打击。
专制的国家力量扶植的垄断资本主义通常 称为“官僚资本”
3.政府苛捐杂税。
回想民国时期民族 工业发展的历史,
思考:民国时
期阻碍民族工业 发展的因素有哪 些? 三座大山
外国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传统封建势力
六、建国后(1949-1956) 发展和改造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件(33张)(共33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件(33张)(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d527eacc1755270622081c.png)
日本从 沦陷区 掠夺大 量物资
在南京抢劫的日本士兵
被日本兴中公司吞 并的龙烟炼铁厂
在日本惨遭蹂躏的中国劳工
刘连仁事件:山东省
高密县(今高密市)的 刘连仁,1944年9月被日 军强行掳到北海道,并 被强迫在北海道某煤矿 从事劳动。他于1945年7 月逃脱,在北海道山林 中度过了13年艰苦的野 人 生 活 , 1958 年 才 回 国 。
的
曲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发展较快
折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历
程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日益萎缩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呈现
这种趋势的原因。
民
曲折发展
族 工
1919年
1936年
业
发
展
水 平
1912年
1927年
1895年
1949年
4、影响 (1)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无产阶级队伍)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准备了阶级条件 (4)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与科学)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在沦陷区:
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请思考:
官僚资本的代表是谁?
蒋、宋、孔、陈
官僚资本如何阻碍民族资本的发展?
利用权力实行“经济统 制政策”,对民族资本 侵蚀、排挤、打击。
国民政府利用政权,对金融、对外贸易、国内商 业、工矿业实行统制,主要措施有统购、统销、专买、 限价、议价。资金入股形式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
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276600ff00bed5b8f31d13.png)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名师说课课标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1912年到1949年,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不同,从总体上讲,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始终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态。
学情分析本课是上一课内容的延续,并且教材按“民国初期——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党统治后期”的顺序叙述了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线索清晰,学生较易掌握。
当然由于是高一学生,还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不同时期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的分析,教师应注意加强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1.与本课相关的各种资料比较丰富,可适当利用影音、图片、数字等资料,采用情境设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充分利用提问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一方面掌握了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将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习方法1.本课线索清楚,学生应进行课前预习,对基本史实进行梳理,以便在课堂上节省时间,重点解决一些理论性强的问题。
2.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在对每一阶段资本主义状况概括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注意和同学交流观点和看法,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及其特点。
2.掌握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3.理解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4.理解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5.探讨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资料,通过情景再现和数字统计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件:第2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件:第2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a0d2fae65ce050876321388.png)
下表是 1912 年和 1936 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 解读不正确的是( 项目 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出口比例 进口比例 出口比例 ) 1912 年 54.7% 10.9% 13.7% 3.6% 1936 年 14.3% 25.2% 47% 6.9%
重化工业产品
A.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B.轻工业发展迅速 C.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D.工业结构合理
【提示】 定了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思想解放奠
【史论拓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 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准备了阶级条件。
材料的时间信息“1912—1918 年”即可判断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条件。第(3)问,根据图中信息“封建主义”“帝国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图片寓意回答。
【答案】
(1)沿海地区。
(2)状况:迅速发展或短暂的春天或黄金时期。 条件:辛亥革命(或民国政府)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 潮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群众性的反帝 爱国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的压迫(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缓慢;民族资本主义 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 ⑤外因: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概况 ①轻工业迅速发展,如_______ 纺织业 、面粉业和卷烟业等。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30张) (2)(共30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件(30张) (2)(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1f7a12915f804d2a16c11d.png)
思考:
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展时,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 人民抗战时期,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1.发展状况:日益萎缩。 2.原因:(1)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2)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迅 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 ⑶ 手段:
• “经济统制”政策;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 业中。
什么是官僚资本主义?
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与外国帝 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 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 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而形成。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 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获得新生
本课小结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空前打击 陷入绝境
初步发展 夹缝产生
获得新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7 1945 1949 1952 1956
合作探究1 综合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
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不利因素:
1.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最主要因素)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
美国取得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 货。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
= 力
1937
= 1938
= 1939
人们不得不携 带大捆大捆的钱前 往抢购日用品……
= 1943
= 1945
= 1948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秀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da38e7195f312b3169a5fd.png)
4 社会环境: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红军片为什断么要三长征:? 快速发展1927—1937
华新纱厂摇纱间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 发展经济的措施,1934年,华新与青 岛工商学会合作。1936年,华新已拥 有500余万元固定资产、4.4万余纱锭 、8000余线锭、500台布机,以业务 领域之广、生产能力之全傲视整个华 北地区。
青岛·记忆
青岛·记忆
灯塔品质 酿造真情
青岛·记忆
明确概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
1912——1949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民族工业: 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 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周氏父子与华新纱厂
青岛是近代重要的纺织工业城市 ,与上海、天津,简称“上青天”。
红军片为什断么要四长:征?全面萎缩 1937—1945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1938年1月青 岛沦陷,日本用暴力威胁,迫使华新纱厂 以196万日元的低价卖给日商。周志俊打 算拆运部分机器运往重庆,但长江口岸被 日军封锁,被迫在上海抛锚,千辛万苦, 付诸东流。
——严中平 《中国棉纺织史稿》
三、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一条”后,社会上“实业救国”思想盛行,实业团体纷纷
建立,更推动了华新纱厂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周志俊
1919年清华大学学生焚烧日货 华新纱厂“栈桥”商标广告 火柴上的宣传标语
Hale Waihona Puke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①发展时间短暂 ②集中东部沿海地区 ③轻工业(面粉、纺织)发展迅速 ④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有一定程度发展
自主学习:
1、日军对沦陷区经济采取怎样的破坏政策?
1940年10月 “适地适产主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共3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ab0c105727a5e9846a6113.png)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 展提供了条件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 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 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 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仅供学习交流!!!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2016-2017学年岳麓版必修2: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34531feff9aef8941e0619.png)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高一历史【课标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代表人物以及本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探究问题,概括民族资本在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归纳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教材中的有效材料及数据,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击的史实,同时也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感悟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实业报国精神和人民群众抵制洋货的反帝爱国精神;通过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使民族资本遭到的严重破坏,从而认识到今天中国对日本民间索赔的正义性、日本否认其侵略历史的丑恶行径,认识到帝国主义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教学重、难点】重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难点: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的主要目的、方式;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阻碍【教学方法】1、主要采取“提出问题-阅读归纳-引导分析-总结定论”的方式进行,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这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提取、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课本的正文与教材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及图片,加深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沦陷区经济的表现及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教学板书】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进一步发展阶段1、原因:〔1〕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瑕东顾。
〔2〕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3〕政府实现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4〕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5〕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2、表现及特点:〔1〕时间短暂〔2〕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3〕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及化学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3、代表人物:范旭东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及原因二、中国民族工业的“苦难历程”――曲折发展1、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1〕目的:为了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经济掠夺、以战养战)〔2〕政策:“适地适产主义”〔3〕实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中〔4〕手段:“军事管理、委托经营”;控制与垄断金融和内外贸易;物资管制制度;掠夺大量劳动力2、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1〕帝国主义的阻碍——卷土重来,依靠雄厚的实力、跌价竞争等卑劣的手段〔2〕传统专制主义的阻碍——国内市场不统一、内战频繁〔3〕官僚资本的阻碍——利用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对民族资本侵蚀排挤打击3、民族资本自身的弱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故导入〕出示表格《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及原因》,要求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的内容:-中国民族资本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产生,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以初步发展,那么从1912年民国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整个民国时期,在这样一个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日子中,中国民族工业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去关注中国民族工业这段“别样人生”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课教学课件共5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课教学课件共50页](https://img.taocdn.com/s3/m/88701e56c850ad02de8041e8.png)
近代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
范旭东天津永利制碱公司
范旭东南京永利硫酸铵厂
回顾历史,他们最终的命运告诉我们:“民族 不独立,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
“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
国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国更强。
当堂检测
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2008年高考上海卷第29题
国家独立是前提
列强侵 略 经济形态 影响 政府政 策
洋务企业诱导; 自然经济进 自然经济开始 一步解体 解体
官僚资本的 官僚资本 压榨
清政府放宽 设厂限制;
国家政策是保障 临时政府奖励发 国民经济建 战时体制 展实业 设运动 爱国精神是源泉
“实业救国”; 反帝爱国运动 民国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 府成立
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
1912—1937年:黄金时期
阶段 时间 原因 短暂 1912 ①民国建立②有利政策 的春 ③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1919 天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⑤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迅速 1919 萧条 1927 较快 1927 发展 1936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 重来 表现 纺织业、面粉也、 卷烟业;重工业、 化学工业
A
当堂检测
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C.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 D.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C
当堂检测
5.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 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 料说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代表人物以及本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探究问题,概括民族资本在民国时期的曲折发展过程;分析、归纳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利用教材中的有效材料及数据,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击的史实,同时也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感悟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实业报国精神和人民群众抵制洋货的反帝爱国精神;通过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使民族资本遭到的严重破坏,从而认识到今天中国对日本民间索赔的正义性、日本否认其侵略历史的丑恶行径,认识
到帝国主义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
难点: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的主要目的、方式;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阻碍
教学方法】1、主要采取“提出问题-阅读归纳-引导分析-总结定论”的方式进行,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这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
提取、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课本的正文与教材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及图片,加深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沦陷区经济的表现及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教学板书】
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进一步发展阶段
1、原因:
1〕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瑕东顾。
2〕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3〕政府实现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4〕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5〕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2、表现及特点:
〔1〕时间短暂
〔2〕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
〔3〕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及化学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3、代表人物:范旭东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及原因
二、中国民族工业的“苦难历程”一一曲折发展
1、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目的:为了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适地适产主义”
〔3〕实质: 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中
〔4〕手段: “军事管理、委托经营”;控制与垄断金融和内外贸易;
物资管制制度;掠夺大量劳动力
2、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
〔1〕帝国主义的阻碍一一卷土重来,依靠雄厚的实力、跌价竞争等卑劣的手段
〔2〕传统专制主义的阻碍一一国内市场不统一、内战频繁
官僚资本的阻碍一一利用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对民族资本侵蚀排挤打3、民族资本自身的弱点一一“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导入〕出示表格《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三个阶段表现及原因》,要求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的内容:
-中国民族资本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产生,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以初步发展,那么从1912年民国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整个民国时期,在这样一个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日子中,中国民族工业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去关注中国民族工业这段“别样人生”吧。
二、传授新课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一进一步发展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与思考”的材料一,引导学生从材料所示的相关数据中去感悟民国时期特别是“一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以上表格进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的讲解。
其次要求学生快速的阅读教材,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讨、归纳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让学生重点理解民国建立、“一战”爆发等多种因素对民族资本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再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民国时期的发展的相关图片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图》,从中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共同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与特点”。
最后充分利用教材中小字部分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范旭东的创业经历,师生共同体会中国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链接: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的忙碌,给了中国民族工业“喘息”的机会,使得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然而发展却是短暂的,随着“ 战”的结束,欧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黄金时期”渐去渐远,加之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开始以后,中华民族乃至中国民族工业一样都在经历着一段“苦难历程”。
(二)中国民族工业的“苦难历程”一一曲折发展1、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抗战期间相关日本侵华的图片,让学生明确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以及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的卑劣行径,引导学生将思路转入抗日战争时期。
其次引导学生从教材内容和其他图片、数字资料中,分析、归纳、总结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的目的、政策、实质以及手段。
再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联系时事,特别是中国劳工事件,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在历史上的罪行,充分认识到现在对日民间索赔、日本教科书问题、日本否认侵华史实等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价值观。
链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陷区的经济掠夺给中国民族工业以严重的摧残,这仅仅是中国民族工业“苦难历程”一一曲折发展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民国时期,帝国主义、传统专制势力和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阻碍与压迫却始终没有结束。
2、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这部分重点在官僚资本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压,所以在讲授帝国主义、传统专制势力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与阻碍时可以简单的利用教材的材料让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的使用手段以及影响。
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取出官僚资本的代表、官僚资本打压民族资本的表现。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析理解。
3、中国民族工业自身的弱点一一“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除此之外,结合学生课业的知识点简单介绍民族资本本身的弱点一一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中国的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获得飞速发展,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重新加紧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使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而三座大山在整个民国时期始终压在民族工业的头上,到1949年解放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几乎困顿不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已近崩溃边缘。
纵观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只能用“艰难、曲折”概括。
教学反思】本节课思路较为清晰,主要围绕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以“黄金时期”、“苦难历程”为主轴展开,在传授中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很高,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图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了历史,也培养了学生看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