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

Adverb modifying a noun phenomenon there are reasons for

exploration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 2011级中文系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2012/4/15

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原因的探索

摘要: 绝大部分副词不能放在名词前。但是,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随着现代语言交际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这种语言现象之所以能长久存在,主要有语法的原因、语用的原因和语义的原因。

Abstract: The vast majority of adverbs can not be placed before the noun. 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adverb modifying a nou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widely been accepted, this linguistic phenomenon has been able to for long, syntax reasons, reasons of pragmatic and semantic reasons.

关键词:副词修饰名词;存在原因;探索。

Keywords: adverb modifying a noun; existence of reason; explore.

当今社会,普遍出现新词新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语法现象。例如,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渐渐多起来,并且已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语法格式,成为一种合理的语言现象。

传统的语法书和教科书上都指出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事实

上,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口语意味较浓的书面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所以我顶悲剧、顶痛苦、顶热烈、顶没法子办(曹禺《日出》)。尤其是29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电视栏目和报刊中也大量出现“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如“很中国”、“很女人”、等。

一、副词修饰名词现象的发展历史

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古已有之。在元代以来白话作品中, 此种用法并未间断。如关汉卿的《拜月亭》中:“俺这梦魂无夜不辽阳。”再如清代小说《照世杯》:“老鸨手也光棍了,眼也势力了。”

上个世纪30 年代就已相当普遍。从鲁迅的“十分堂吉诃德”到曹禺的“顶悲剧”。

近一二十年来,作为一种独特的句法结构形式,“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以其独特的表义功能和语用特点在口语色彩较浓的实际的语言材料和语言交际中被广泛使用,取得了特殊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有的学者对这种现象持肯定的态度,李珠就(1980)指出:“有一些副词可以直接修饰数量词语”;柴世森(1980)对副词“最”进行了个案考察,得出了“副词可以修饰名词,‘最’就能修饰某些名词”的结论,还对“最”能够修饰名词进行了分类,主要有:大部分的方位名词、一些抽象名词、一些具体名词;有的学者则持不同的意见,如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就指出:副词“能限制或修饰动词(如‘不去’)、形容词(如‘很好’),但是不能限制或修饰名词(不能说‘不人’、‘很人’)”。

二、副词修饰名词现象存在的现实原因。

从语法角度来看,副词修饰名词越来越有规律,这种规范化形式的出现势必为该现象的存在创造极大的可能。

1.人物名词受副词“净”或“光”的修饰, 共同用在方所词的后边,表示某一地点普遍存在着某种人或事物。如:屋里净人, 桌上光书。

2.时间名词在用作谓语直接对某个时点加以表述的时候,可以受某些时间副词或频率副词的修饰。如: 今天已经星期六,后天又中秋了。

3.名词带上数量词, 前头可以用表示范围或频率的副词修饰。如:仅仅一个学生,才三张桌子。

4.许多方位词,还有某些方位意义的其他方所词,可以受某些副词的修饰。常见的是受“最”的修饰。如:最前面,最后面。

以上例子说明了副词修饰形容词正逐步走向规律化、正式化,同时也从汉语语法的角度说明了副名结构能长期存在的原因。

三、“副 +名”中名词的语义特征。

(一) 指称意义的丧失。

名词主要是用来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在语义上主要表现为名词的概念义。由于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 这些名词不再表示人物或事物的名称,而是表示与之相关联的某种性质或状态。

如:本人长得很丑,但本人长得很中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北京青年报》, 1 9 9 1年 3月 3日)

句中的“中国”已经不再是指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是指中华民族

的民族个性特征:多灾多难而忍辱负重,饱经磨难而自强不息,也就

是说“我”虽然长得粗俗、丑陋,但却显得刚毅、坚韧,富有民族特征。

( 二) 语义抽象和泛化

伴随着名词指称意义的丧失,名词的概念意义越发抽象和泛化。

如:今年流行很上海。(《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月 8日) “上海”本是用来表示地名的。但和前面副词结合之后,不再单

是指称某一个地方,而是伴随而来的种种性状特征。如“很上海”实

际上是指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尤其是我国“海派”文化的代表所具

有的品味和特点。

( 三) 细节意义显现

从语义角度看,典型名词进入这类结构,用的不是本质义,而

是一种临时赋予的“细节义”。名词转变为形容词的实质是把名词中

的细节义提取出来加以使用,即用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表示某种性质。因此,进入“副 +名”结构的名词的释义,实质就是把名词中的

细节义提取出来。

如:日本“百变教主”滨崎步:“我也有很男人的一面”( 搜

狐网站, 2 0 0 2年 1 0月 2 5日) 。其中“很男人”是形容日

本女歌手滨崎步在美丽而可爱的女性外表下同样不乏男性狂野又刚

强的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