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三章 保险基金及其运用)】

合集下载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保险基金及其运用【圣才出品】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保险基金及其运用【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保险基金及其运用13.1复习笔记一、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1.保险基金与社会总产品(1)“六个扣除”马克思在总结人类社会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时阐述了“六个必要扣除”原理,其中包括对用来应付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的扣除。

六个扣除包括:①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②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③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④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⑤用来满足共同需要,如学校、保健设施等;⑥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基金,即社会保障基金,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

(2)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保险基金只是社会后备基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社会后备基金的另三种形式是:财政集中型的后备基金、经济主体间互助型的后备基金和经济主体自保型的后备基金。

①建立后被基金或保险基金的必要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条件,而不变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会使它遭受到损失的各种意外和危险中,为了使社会再生产不至于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中断,就必须从剩余产品中提留一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储存起来,作为后备基金,用来补偿灾害事故所致的损失,保证社会简单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余,以及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从这种剩余中的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继续发展的基础。

②后备基金的扣除原则后备基金的扣除应当根据现有的物资和力量来确定,部分地应当根据概率论来确定。

商业形式筹集的保险基金后备必须根据概率论原理来确定,而其他形式的后备则主要根据财力的可能与需要程度来确定。

2.保险基金的性质(1)保险基金的概念保险基金是由专门的保险机构根据不同险种的保险费率,通过向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保险费的方式,建立的一种专门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受到约定的保险事件发生所致经济损失或满足被保险人给付要求的货币形态的后备金。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七章 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七章 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第十七章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一、简答题1.在保险经营中,保险人如何控制保险合同责任?[武汉大学2001研]答:保险人的经营活动通常包括展业、投保、承保、分保、防灾、理赔及资金运用等环节。

其中,承保是指保险合同的签订过程,即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通过协商,对保险合同的内容取得意见一致的过程。

承保是保险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

承保质量如何,关系到保险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同时也是反映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承保,保险人可以筛选非可保风险或不合格的被保险人和保险标的,以保证承保质量,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保险人承保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控制保险责任。

控制保险责任就是保险人在承保时,依据自身的承保能力进行承保控制,并尽量防止与避免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

保险人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保险责任:(1)控制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就是指那些有较大风险的投保人试图以平均的保险费率购买保险。

逆向选择意味着投保人没有按照应支付的公平费率去转移自己的风险损失。

这样,某个更容易遭受损失的投保人购买了保险而无需支付超过平均费率的保险费,保险人就成了逆向选择的牺牲品。

因此,保险人承保的任务就是控制逆向选择的发生。

保险人控制逆向选择的方法是对不符合承保条件者不予承保,或者有条件地承保。

在保险实务中,保险人并不会对所有不符合保险风险条件的投保人和投保标的一概拒保,而是有条件地接受较大风险的承保。

这样一来,保险人既接受了投保,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保人的逆向选择。

(2)控制保险责任只有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估,保险人才能确定承保责任范围,才能明确对所承担的风险应负的赔偿责任。

一般来说,对于常规风险,保险人通常按照基本条款予以承保,对于一些具有特殊风险的保险标的,保险人需要与投保人充分协商保险条件、免赔数额、责任免除和附加条款等内容后特约承保。

特约承保根据保险合同当事人的特殊需要,在保险合同中增加一些特别约定,其作用主要有两个:①为了满足被保险人的特殊需要,以加收保险费为条件适当扩展保险责任;②在基本条款上附加限制条款,限制保险责任。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五章 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五章 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第十五章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一、概念题1.保险市场答: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或是保险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总和。

它既可以指固定的交易场所,如保险交易所,也可以是所有实现保险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

保险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保险人为消费者提供的保险保障,即各类保险商品。

2.保险市场机制答:保险市场机制是指将市场机制一般引用于保险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及竞争规律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但由于保险市场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的独有特征,市场机制在保险市场上表现出特殊的作用。

3.完全垄断型保险市场答:完全垄断型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市场完全由一家保险公司所操纵,这家公司的性质既可是国营的,也可是私营的。

在完全垄断的保险市场上,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受到极大的限制,市场上没有竞争,没有可替代产品,没有可供选择的保险人。

因而,这家保险公司可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

完全垄断模式还有两种变通形式。

一种是专业型完全垄断模式,即在一个保险市场上同时存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公司,各垄断某类保险业务,相互间业务不交叉,从而保持完全垄断模式的基本性质。

另一种是地区型完全垄断模式,指在一国保险市场上,同时存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保险公司,各垄断某一地区的保险业务,相互间业务没有交叉。

4.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答: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是指在一个保险市场上大小保险公司并存,少数大保险公司在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

竞争的特点表现为:同业竞争在大垄断公司之间、垄断公司与非垄断公司之间、非垄断公司彼此之间激烈展开。

5.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答: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是指一个保险市场上有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由进出市场。

在自由竞争模式下,保险市场处于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状态中,同时由于大量保险人的存在,且每个保险人在保险市场上所占份额的比例都很小,因而任何一个保险人都不能够单独左右市场价格,而由保险市场自发地调节保险商品价格。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章~第十二章 【圣才出品】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章~第十二章 【圣才出品】

第十章保险经营导论一、概念题1.逆选择答:逆选择是指那些有较大风险的投保人试图以平均的保险费率购买保险。

逆选择意味着投保人没有按照应支付的公平费率去转移自己的风险损失。

如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按照平均费率选择投保人寿保险;居住在低洼地的居民按照平均费率选择投保洪水保险。

这样一来,某个更容易遭受损失的投保人购买了保险而无需支付超过平均费率的保险费,保险人就成了逆选择的牺牲品。

保险人控制逆选择的方法是对不符合承保条件者不予承保,或者有条件地承保。

2.风险分散答:风险分散是指由多个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共同分担某一风险责任。

保险人在承保了大量的风险后,如果所承保的风险在某段期间或某个区域内过于集中,一旦发生较大的风险事故,可能导致保险企业偿付能力不足,从而损害被保险人利益,也威胁着自身的生存发展。

因此,保险人除了对风险进行有选择的承保外,还要遵循风险分散的原则,尽可能地将已承保的风险加以分散,以确保保险经营的稳定。

保险人对风险的分散一般采用核保时的分散和承保后的分散两种手段。

3.投保答:投保亦称“要保”,是指对保险标的(人身、财产、责任或权益)具有保险利益的自然人或法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

投保人一般需填写固定格式的投保单。

投保单常由保险人提供,具有统一的格式。

主要内容包括:被保险人的名称;保险标的名称及存放地点;投保的险别;保险期限;保险价值及保险金额等。

投保时投保人必须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如实告知。

4.承保答:承保是指保险合同的签订过程,即投保人和保险人双方通过协商,对保险合同的内容取得意见一致的过程。

承保是保险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

承保质量如何,关系到保险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同时也是反映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保险承保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有利于合理分散风险;有利于保险费率的公正;有利于促进被保险人防灾防损。

5.承保能力答:承保能力是指保险人对于一个单独的危险单位所能承担的最高保险责任能力。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判断题】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判断题】

二、判断题1.与人的疏忽或过失相关的风险因素称为道德风险因素。

()[武汉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案】×【解析】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侧重于人的恶意行为,如诈骗、纵火等。

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如人的疏忽、过失、投保后片面依赖保险等。

2.对个人而言,商业保险比储蓄更能抵御生老病死等人生风险。

()[武汉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案】√【解析】人生风险是指人们因早逝、疾病、残疾、失业或年老无依无靠而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状态。

商业保险,是保险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付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储蓄行为主要受诸如利息率、物价水平、工资收入及流动性偏好等等因素的影响。

保险行为主要受危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影响,因而对个人而言,商业保险比储蓄更能抵御生老病死等人生风险。

3.保险是现代风险的主要管理手段,实现保险转移风险不需要附加条件。

()[西南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案】×【解析】保险是现代风险的主要管理手段,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被保险人以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为代价以及满足一定要求,才可以向保险人转移风险。

4.保险的本质是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价值形式的分配关系。

()[西南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案】√【解析】保险的本质,即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特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价值形式的分配关系。

简言之,保险的本质是指在参与平均分担损失补偿的单位或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5.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实现金融性融资职能。

()[西南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案】×【解析】保险的职能是由保险的本质决定的,具体可分为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章 保险经营导论)】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章 保险经营导论)】

第十章保险经营导论一、概念题1.偿付能力[武汉大学2012保险硕士]答:偿付能力,是衡量一个保险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满足所有负债的标准,如果一个保险公司有能力在可预见的环境下履行所有合同,那么就可以认为它具有偿付能力。

保险监管机构要求保险人拥有的资本或剩余资本超出其负债。

对保险人进行监管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一个高效、公平、安全和稳定的保险市场,进而保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随收即付制[武汉大学2012保险硕士]答:随收即付制是一种社会保险财务制度,是指当期所收保险费用于当期的给付,使保险财务收支保持大体平衡的一种财务制度。

除养老保险项目外,一般社会保障项目都采用这种财务制度。

它具有费率计算简单、无保值增值的压力、不受到货币贬值影响的特点。

3.保险偿付能力[河北大学2012保险硕士]答:偿付能力是指保险企业支付赔款和给付的能力。

偿付能力是衡量保险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后,在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中即处于债务方,当被保险人投保的保险标的发生约定损失时,保险人必须按约进行赔偿或给付。

保险企业的保费收入等于赔款、管理费用和适当利润的总和。

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只有在其“认可资产”等于或超过其负债时,才具有现实性。

保险企业切实保障其偿付能力,是维持经营稳定的重要环节。

偿付能力的监管是保险监管中最重要的内容。

4.保险深度[华南理工大学2011保险硕士]答: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其计算公式为: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二、选择题1.保险公司经营的特殊原则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2012保险硕士] A.随行就市原则B.经济核算原则C.风险大量原则D.薄利多销原则【答案】C【解析】保险企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与一般企业一样,主要包括经济核算原则、随行就市原则和薄利多销原则。

保险企业的特殊原则包括风险大量原则、风险选择原则和风险分散原则。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简答题】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简答题】

四、简答题1.自我保险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武汉大学2013保险硕士]答:自我保险,风险自留的一种特殊形式,该形式下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基金来支付损失,因为它具备足够多的风险单位用以降低风险同时预测损失。

(1)优点:①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一致,双方能够密切合作,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有效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危险的发生。

②因为自保公司投资的收益也属于母公司,所以母公司可以享受到保险投资方面的好处。

③自报公司的存在使母公司在传统保险市场上更具优势。

通常拥有自保公司的商业集团被认为危险损失小,参加普通商业保险是可以获得较低的保险费率。

④承保弹性增加。

自保公司经营灵活,在保费收取和赔款支付方面有很大的变通性,可以尽量适应企业的需要,能够大大改善母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带来更大的盈余。

⑤保险成本降低。

通过专业自保可以降低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减少或消除许多开展传统保险业务所必须的费用。

⑥租税负担减轻,如果法律将自保公司归入保险公司一类,自保公司不但可以在已决赔款和费用中享受税收优惠,还能够在赔款准备金中获得税收减免,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保公司可以减少整个集团的纳税额。

⑦损失控制加强。

专业自保公司可以利用专业自保公司的人才和管理技术,为企业开展各种预防工作,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损失。

⑧自保与再保险结合。

自保公司可以进入再保险市场,经风险进行转移和分散。

(2)缺点:①业务量有限。

②风险品质较差。

专业自保公司所承担的业务,多数是财产风险以及在传统保险市场上难以获得保障的责任风险,这风险有时相当集中,损失频率高损失幅度大,赔偿时间可能拖得很久,因此经营起来难度较大。

③组织规模简陋。

自保公司规模较小,组织机构也比较简单。

④财务基础脆弱。

由于资本金较小,财务基础脆弱,业务发展也受此限制。

⑤母公司成立自保公司需要划拨出必须的资本金和投入大笔初始资金,这会大大增加母公司的资金占用和成本。

⑥如果自保公司过分追求盈利,会给整个集团带来危险。

魏华林《保险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十五章)【圣才出品】

魏华林《保险学》(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十五章)【圣才出品】

3.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在投资组合上的差异是由投保人的不同回报要求而造
4 / 11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成的。( )[武汉大学 2011 研] 【答案】× 【解析】人寿保险公司业务的经营特点和资金来源结构与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不同,使得
5.保险理赔 答:保险理赔,即处理赔案,是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所发生 的保险合同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履行经济补偿义务,对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进行处理的行 为。它直接体现保险的补偿职能,是保险人履行保险责任和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享受保险权利 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对承保、防灾工作质量的检验,也是保险人树立良好信誉、形象的关键 时机。从法律角度来看,理赔是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是法律行为;从保险经济角度来看, 理赔是保险经营的最后主要环节,同时也是实现保险经济关系的过程,属于经济范畴。
6.损余处理 答:损余处理,是指在财产保险中,当财产标的遭受保险责任事故损失后,一旦保险人 履行了对被保险人的赔偿义务,即拥有对保险标的的所有权。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四十四 条的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并且保险金额等于保险价值的, 受损标的的全部权利归于保险人;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
2.保险深度[华南理工大学 2011 研] 答: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保险 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保险业的相对发展水平。其计算公式为:保险深度=保费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保险深度是 判断一个保险市场是否还有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保险深度并不高,还有很大的发 展空间。
1 / 111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论述题】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论述题】

六、论述题1.试述投保人(包括被保险人)方在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应承担哪些义务?[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答:(1)交纳保费的义务交纳保险费是投保人最重要的义务。

投保人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法交纳保费。

根据险种的不同,投保人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交纳保费。

保险费通常以现金交纳为原则,但经保险人同意,也可以票据或其他形式为之。

根据保险通例,保险费的交纳可以由投保人为之,也可以由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为之。

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也可以代投保人交纳保险费,但他们并不因此而享有保险合同上的利益,保险人也不能在第三人交纳保险费后,请求其继续给付,而只能向投保人作出请求。

交纳保险费与合同效力的关系,通常由当事人约定。

一般来说,财产保险合同采用一次交纳保费的形式。

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可以采取趸交、分期交纳、终身交纳等方式。

如果投保人未能依照合同规定履行交纳保险费的义务,将产生下列法律后果:第一,在约定保费按时交纳为保险合同生效要件的场合,保险合同不生效。

第二,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可以请求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及迟延利息,也可以终止保险合同。

第三,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如果投保人未按约定期限(包括宽限期在内)交纳保费,保险人应进行催告。

投保人应在一定期限内交纳保险费,否则保险合同自动终止。

(2)通知义务投保人的通知义务主要有两个:一是保险事故“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二是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义务。

①“危险增加”的通知义务。

在保险合同中,危险增加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是指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当事人双方未曾估计到的保险事故危险程度的增加。

保险事故危险增加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行为所致。

例如,投保人在投保房屋保险时,房屋的用途是居住。

此后,在保单有效期内,投保人将其改作了餐馆。

这种改变无疑增加了保险事故的危险程度。

因此,投保人应当将这种改变通知保险人。

第二种情况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以外的原因所致,与投保人个人无关。

但即使这样,投保人也应当在知道危险增加后,立即通知保险人。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概念题】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概念题】

三、概念题1.定值保险合同[中央财大2012保险硕士;中央财大2011研]答:保险合同可以根据保险标的的价值确定与否,分为定值保险合同与不定值保险合同。

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以确定保险金最高限额的保险合同。

在定值保险合同的场合,如果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的保险价值作为给付保险赔偿金的基础。

在实践中,定值保险合同多适用于以艺术品、矿石标本、贵重皮毛、古董等不易确定价值的财产为标的的财产保险。

货物运输保险、海上保险等也多采用这种合同方式。

定值保险合同的优点在于:①由于保险价值事先确定了,保险事故发生后不必再对保险标的重新估价,因此理赔手续简便;②保险金额的确定简便易行,也由此避免和减少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但定值保险合同也有明显的缺点,这主要表现在:如果保险人对被保险财产缺乏估价的经验或特有的专业知识,被保险人容易过高地确定保险价值,进行保险欺诈。

因此,定值保险合同的运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多数保险人不愿采用,有的国家甚至禁止使用这种合同方式。

2.风险因素[中央财大2012保险硕士]答:风险因素,也称风险条件,是指引发风险事故或在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的条件。

因此,风险因素是就产生或增加损失频率与损失程度的情况来说的。

风险因素通常可分为三类:①实质风险因素,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件的物理功能的风险因素;②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

例如,诈骗、纵火等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均属道德风险因素;③心理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

例如,人的疏忽、过失、投保后片面依赖保险等,均属心理风险因素。

实质风险因素与人无关,故也称为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均与人密切相关,前者侧重于人的恶意行为,后者侧重于人的疏忽行为,因此这两类风险也可合并称为人为风险因素。

3.共同保险[中央财大2012保险硕士;河北大学2012保险硕士]答:共同保险,也称共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联合起来共同承保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保险金额之和没有超过标的财产的实际可保价值,所有这些保险人与投保人共同订立一张保险契约。

魏华林《保险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魏华林《保险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魏华林《保险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风险因素包括()。

A.道德风险因素B.心理风险因素C.实质风险因素D.物质风险因素【答案】ABCD【解析】风险因素通常分为三类: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其中实质风险因素也称为物质风险因素。

2.保险深度是指()。

A.保险费收入占世界保险费收入的比重B.保险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C.保险费收入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D.按人口计算的年平均保险费【答案】B【解析】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

3.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

A.保险人B.受益人C.投保人D.被保险人【答案】BD【解析】保险合同的关系人是指与保险合同有经济利益关系,而不一定直接参与保险合同订立的人。

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被保险人、保单所有人和受益人。

保险人和投保人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代理人是保险合同的辅助人。

4.在财产保险中,()具有可保利益。

A.所有人对其所有的财产B.保管人对其所保管的财产C.子女对父母的财产D.抵押权人对抵押的财产【答案】ABD【解析】在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各种权利,这些权利具体包括:①财产所有权;②财产经营权、使用权;③财产承运权、保管权;④财产抵押权、留置权。

5.下列各项属于意外的是()。

A.上班途中遭车祸B.悲观厌世自杀身亡C.停电时认为短时间内不会恢复供电,不切断电源修理电器,结果不—会来电被电死D.民警值勤中,制止歹徒行凶时被歹徒刺伤【答案】AB【解析】意外伤害包括意外和伤害两层含义。

伤害指人的身体受到侵害的客观事实。

意外是指就被害人的主观状态而言,侵害的发生是被害人事先没有预见到的,或违背被保险人主观意愿的。

意外伤害保险中所称意外伤害是指在被保险人没有预见到或违背被保险人意愿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外来致害物对被保险人的身体明显、剧烈地侵害的客观事实。

保险学13章试题附答案.doc

保险学13章试题附答案.doc

保险学期中考试一、名词解释(10分)1、风险:指特定的客观环境下在一定时期内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2、可保风险:可以用保险的方式来分散、减轻或转移的风险,亦即符合保险公承保条件、愿意承包的风险3、保险: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4、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又称合同保险或自愿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5、保险合同:保险合同也称保险契约,是保险当事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二、单项选择(10分)1、按风险产生的形态,可将风险分为(B)A 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B 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C 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D 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2、财务型风险管理的方法有(C)A 避免和预防B 分散和转移C 自留和转移D自留和控制3、保险商品量的规定性是指(A)A 保险金额B 提供经济保障C 净保费率D 物化劳动4、保险的对象包括(C)A 经济利益B使用权和所有权C人身标的物和物质标的物D有形标的物和无形标的物5、保险合同的内容是(D)A 保险利益B 保险标的C 经济利益D双方权利义务6、保险分配关系的基础是(A)A 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B 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C 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D 被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7、某人的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在保险合同中,该人被称为(B)A 保险人B 被保险人C 受益人D 投保人8、保险合同中用于明示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基本权利义务,以及依据有关法规规定的保险行为成立所必须的各项事项和要求的条款是(A)A 基本条款B 附加条款C 保证条款D 协会条款9、在汽车出现初期,车祸被视为特定风险,而在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后则被认为是基本风险,这说明风险具有(D)A 客观性B 普遍性C 损害性D 发展性10、保险人和投保人在订立正式保险合同,记载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及责任的书面凭证称为(B)A 投保单B 保险单C 保险凭证D 暂保单三、多项选择(10分)1、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有(ABCDE)A 风险识别B风险估测 C 风险评价D 选择风险管理技术E、风险管理效果评价2保险在微观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有(BCE)A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B 提高企业和个人信用C 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D 推动商品流通和消费E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3、保险合同的变更包括(ABD)A 主体的变更B客体的变更 C 标的的变更D效力的变更 E 权利义务变更4、保险合同失效的原因有(BCDE)A 转让B 届满C 解除D 失效E 履行5、保险合同中除外责任包括(ABDE)A 除外风险B 除外损失C 除外时间D 除外地点E 除外财产四、填空题(20分)1、构成风险的因素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2、风险管理中处理风险的方法可分为(控制性风险)(财务型风险)3、保险的基本职能有(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4、保险的派生职能有(积蓄基金)和(监督危险)5、保险合同订立的两个阶段分别为(要约)和(承诺)6、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合同当事人、(关系人)和(辅助人)7、保险合同的形式有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暂保单和(批单)8、保险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和解、(调解)、仲裁和(司法诉讼)9、保险合同产生法律效力又称(合同生效)10、保险合同解除有(法定解除)和(任意解除)五、简答题(20分)1、可保风险的必备条件有哪些?(1)、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2)、风险必须是偶然且非故意的(3)、风险损失是确定和测量的(4)、非巨灾损失(5)可计算的损失机会(6)、经济可行的保费(7)、风险必须是大量风险单位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2、保险的要素都有哪些?(1)、保险主体;(2)、保险标的;(3)、可保风险;(4)、保险费率厘定;(5)、保险必须具有互助共济关系;(6)、保险基金建立;(7)、订立保险合同。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一、概念题1.保险答: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保险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具有以下几点质的规定性:①保险是对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后备基金的分配和再分配活动,属于分配环节。

②没有危险就没有保险。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存在是保险成立的条件。

③保险分配是价值形式的分配。

④保险分配不同于分配环节的其他分配形式,它是一种对经济损失补偿的部分或全部的平均分摊,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

⑤保险是以善后处理经济损失补偿为目的的联合行为,必须有多数人参加才可能有保险行为。

⑥保险是一个属概念,其内涵量的规定性必须使其外延量能够概括所有的保险经济现象。

2.损失说答:损失说是保险学说之一,以损失观念为保险理论中心,以损失概念解释保险性质。

它强调没有损失就没有保险,认为保险是“损害填补”和“损失分担”,有危险,有损失,才有保险需要,主张以“危险——损失——保险”这个公式来体现保险的本质。

损失说的源流可分为“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危险转嫁说”。

(1)损失赔偿说最早产生于英国,是海上保险产生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学说。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马歇尔(S.Marshall)和德国的马修斯(E.A.Mashies)。

该学说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补偿合同。

(2)损失分担说是l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庸俗经济学家、柏林大学教授华格纳(A.Wagner)提倡的,强调在损失赔偿中,多数人互相合作的事实,把损失分担视为保险的性质。

(3)危险转嫁说是从危险处理的角度来阐述保险的本质,认为保险是一种危险转嫁机制,个人或企业可以借此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将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风险转嫁出去。

源于美国保险学者魏兰脱(A.H.Willett)和克劳斯塔(B.Krosta)等人。

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危险转嫁说的共同之处,是用损失的观念来认识保险的性质,阐述了多数人分摊少数人的经济损失这个原理,但都没有把保险与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四章 保险经营效益)】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四章 保险经营效益)】

第十四章 保险经营效益一、概念题1.保险经营效益 答:保险企业经营效益是指以尽可能少的保险经营成本,为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保险保障服务,取得最大的有效成果。

从微观的角度看,保险经营效益的实质,就是保险企业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与被社会所承认的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具体而言,保险经营效益就是经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果保险收益大于保险经营成本,就有保险经营效益;反之,则无保险经营效益。

2.赔付率答:赔付率是一定时期的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的比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赔付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评价保险业务的经营状况、衡量保险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100% 赔款支出赔付率=保费收入3.保险企业成本答:保险企业的成本是指保险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保险业务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保险成本既是制定标准价格的依据,也是衡量保险企业经营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保险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业务支出、手续费支出及人工费用。

保险企业成本指标主要有成本率、综合费用率、营业费用率等。

4.保险企业费用 答:保险企业费用是指保险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赔款支出、分保赔款支出、各类给付、退保金、准备金提转差、佣金、手续费、分保费用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提取保险保障基金等。

5.成本率答:按照入账保费和已赚保费,成本率可分为入账保费成本率和已赚保费成本率。

(1)入账保费成本率,是保险企业在某一年度发生的成本与当年保费收入(入账保费)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入账保费成本率=100%++⨯赔款支出费用支出其他支出入账保费式中,“其他支出”是指成本项目中除“赔款支出”和“费用支出”以外的支出,如“汇兑损失”、“未决赔款准备金”、“坏账准备金”等。

(2)已赚保费成本率,是某一年度的成本与该年度的已赚保费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已赚保费成本率=%100⨯++已赚保费其他支出费用支出赔款支出 入账保费成本率和已赚保费成本率同都存在不可比的问题。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七章 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七章 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第十七章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一、概念题1.承保风险答:承保风险是指保险公司承保业务的风险。

其具体包括:①财务风险,指保险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或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支付危机;②逆选择,是指投保人所为与保险人相反之选择,亦即要保人选择危险较差者购买保险或申请续保,而情况良好者则不欲购买保险或续保;③道德风险,其表现形式有:制造保险事故、捏造保险事故、恶用保险事故;④竞争风险,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⑤利率风险,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主要表现为对利差益和费差益的影响;⑥汇率风险,即由于各国货币间汇价的变动而引致财务损失。

2.死差益(损)答:死差益指实际死亡率低于保费计算所用预定死亡率时产生的差额收益,是寿险利润来源之一。

如果是负数,则为死差损。

在生存保险中,实际死亡率高于预定死亡率,或在死亡保险中实际死亡率低于预定死亡率,均可使保险金支出减少,从而使保险人获得利益。

要取得死差益,关键在于注意被保险人的危险选择,在核保时要做好健康审查,承保后要确保维持优良保险群体。

死差益计算公式如下:死差益=(预定死亡率-实际死亡率)×危险保险金额=危险保险费总额-当年实际死亡的危险保险金总额死差益与使用的生命表、被保险人的危险选择(核保)及保险净风险有密切的关系。

所使用的生命表中的死亡率越高,死差率越高,死差益就越多;在危险选择(核保)中,最初数年特别是第一年度的死差率最高,所以死差益是随着保单经过的年数越长而越小,接近满期时最少;责任准备金的累计是随着保单经过的年期越长而越多,故保险净风险随着保单经过的年期越长而越少,在接近满期时保险净风险基本为零。

3.费差益(损)答:费差益是指年度内按品种设计可提取的附加费用总额大于实际支出的费用总额产生的差额收益。

如果是负数,则为费差损。

一般假设费用开支在全年是均衡分布的,因此,平均都经过半年的时间。

费差益一般用下列公式计算:费差益=(预定营业费用率-实际营业费用率)×保险费总额或费差益=(预计附加费用总额-实际营业费用总额)×(1+预定利率/2)式中预计附加费用总额要分品种、按年期统计汇总,具体方法与计划费用控制率指标中的“本期个险计划可用费用额”相同。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圣才出品】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圣才出品】
2.后备基金 答:后备基金是应付自然灾害和其它意外事故而准备的财力,是积累基金的一个组成部 分,指的是物资储备和资金储备的价值表现。后备基金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 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互助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合伙出资的共同体共同出资形成的,虽然在合伙人之
3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是社会总产品。现在从它里面应该扣除:①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②用来扩大 生产的追加部分;③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④和生产没有 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⑤用来满足共同需要,如学校、保健设施等;⑥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等等设立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
(2)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有些损失在年内发生,但索赔要在下一年才可能提出。 这些索赔因为发生在本会计年度内,仍属本年度支出,故称已发生未报告赔案。为其提取的 责任准备金即为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
(3)已决未付赔款准备金。对索赔案件已经理算完结,应赔金额也已确定,但尚未赔 付,或尚未支付全部款项的已决未付赔案,为其提取的责任准备金为已决未付赔款准备金。
1 / 4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 (3)自保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 (4)保险形式的后备基金,体现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以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商品
交换关系,是以等价有偿原则而建立的一种后备基金。
二、思考题 1.以“六个必要扣除”原理说明建立保险基金的必要性,并比较不同类型的后备基金。 答:马克思在总结人类社会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时阐述了“六 个必要扣除”原理,其中包括对用来应付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的扣 除。他指出:如果将“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三章 【圣才出品】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三章 【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章风险与保险一、概念题1.风险答:风险是指引致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性,是可以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存在:①风险的这种定义强调的是“损失的事件”的存在。

②定义中的“事件”并非特指“不幸事件”。

因为风险不仅与损失相联系,而且与盈利相联系。

③定义中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区别。

可能性指客观的存在,不确定性仅仅是风险的特征之一,并不包括风险的全部。

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可测定性以及发展性等方面的特征。

2.危险答:危险是指损失发生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

危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不确定性是指损失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及其承担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危险固有的内在本质,危险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性,危险是存在于人们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保险学中的危险指的是纯粹风险,即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3.静态风险答:风险按其所产生的环境分类,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其中,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或人们行为失误所造成的风险。

静态风险多属于纯粹风险,如台风、雷电、洪水、火灾、盗窃等风险事故。

静态风险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风险的基本条件变化不大,因此,它的发生具有规律性,可以通过大数法则来预测其发生的频率。

静态风险一般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无关,在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避免的。

4.动态风险答:风险按其所产生的环境分类,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其中,动态风险是指由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变动所导致的风险。

比如,人口的增加、资本的成长、技术的进步、产业组织效率的提高、消费者爱好的转移、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等,都可能引起风险。

它通常影响比较广泛,往往会带来连锁反应。

动态风险的发生是不规则的,预测难度较大,多属于投机风险。

5.纯粹风险答: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及人的生老病死等,均属此类风险。

6.投机风险答:投机风险指当损失发生时,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四章 保险经营效益)】

魏华林《保险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四章 保险经营效益)】

第十四章保险经营效益一、概念题1.保费准备金[东北财大2003研]答:保费准备金,也称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而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基金。

为了保障保险客户的利益,各国一般都以保险立法的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应提留保险准备金,以确保保险公司具备可靠的偿付能力。

针对不同的保险业务,保险公司所要计提的保费准备金也不同:①非寿险业务中,保费准备金主要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总准备金;②寿险业务中,保费准备金主要包括寿险责任准备金。

2.偿付能力[东北财大2003研]答: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偿付其到期债务的能力,即保险公司会计年度末资产价值减去负债价值的差额。

当差额为正值时,表明其偿付能力尚且可以;当差额为负值时,表明其偿付能力不足。

各国政府都将偿付能力作为对保险公司监管的重要指标之一。

3.未决赔款准备金[东北财大2004研]答: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为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

其中为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专家费、律师费、损失检验费等而提取的为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为非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费用而提取的为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4.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南开大学2004研]答: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指在会计年度决算时,将保险责任尚未满期的,应属于下一年度的部分保险费提存出来所形成的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在会计年度决算时一次计算提取,提取的计算方法有年平均估算法、季平均估算法和月平均估算法。

我国《保险法》规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除人寿保险业务外,应当从当年自留保险费中提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保险基金及其运用
一、概念题
1.保险基金
答:保险基金是指由专门的保险机构根据不同险种的保险费率,通过向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保险费的方式,建立的一种专门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受到约定的保险事件发生所致经济损失或满足被保险人给付要求的货币形态的后备金。

保险基金的特征有:专用性、契约性、互助性、科学性和金融性。

保险基金是社会后备基金的一种特殊形态,从经济范畴的本质属性上考察,它与其他形式的后备基金在性质上是互异的。

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互助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合伙出资的共同体共同出资形成的,虽然在合伙人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自保型的后备基金则是一种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

而保险基金则是体现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以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商品交换关系。

可见,保险基金是以等价有偿原则而建立的一种后备基金。

2.后备基金
答:后备基金是应付自然灾害和其它意外事故而准备的财力,是积累基金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的是物资储备和资金储备的价值表现。

后备基金主要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互助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合伙出资的共同体共同出资形成的,虽然在合伙人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
(3)自保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
(4)保险形式的后备基金,体现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以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商品交换关系,是以等价有偿原则而建立的一种后备基金。

3.集中型后备基金
答: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4.自保型后备基金
答:自保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

5.保险准备金
答:保费准备金也称未了责任准备金或未满期保费准备金,是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一部分。

保险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签发保单后入账的保费称作入账保费。

假定会计年度与日历年度一致,那么,在当年满期的保单其对应的入账保费称已赚保费,在当年未满期的保单其对应的入账保费则称未赚保费。

未赚保费部分即为保费准备金。

该项准备金一般由保险公司法规定提存比例。

严格按照会计年度计算每张保单的未赚保费,无疑是相当准确的,但工作量太大。

因此,一般多采用加权平均数法或比例法提存。

6.赔款准备金
答:赔款准备金是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一部分,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和已决未付赔款准备金。

(1)未决赔款准备金。

当会计年度结束时,被保险人已提出索赔,但在索赔人与保险人之间,尚未对这些案件是否属于保险责任以及保险赔付额度等事项达成协议,称为未决赔案。

为未决赔案提存的责任准备金即为未决赔款准备金。

(2)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

有些损失在年内发生,但索赔要在下一年才可能提出。

这些索赔因为发生在本会计年度内,仍属本年度支出,故称已发生未报告赔案。

为其提取的责任准备金即为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

(3)已决未付赔款准备金。

对索赔案件已经理算完结,应赔金额也已确定,但尚未赔付,或尚未支付全部款项的已决未付赔案,为其提取的责任准备金为已决未付赔款准备金。

7.总准备金
答: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用于满足年度超常赔付、巨额损失赔付以及巨灾损失赔付的需要而提取的责任准备金。

提取总准备金是保险在时间上分散风险的要求。

保险公司总准备金一般要按国家保险管理当局的规定,在税前利润中提取,逐年积累而成。

保险总准备金的积累对于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支持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思考题
1.以“六个必要扣除”原理说明建立保险基金的必要性,并比较不同类型的后备基金。

答:马克思在总结人类社会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时阐述了“六个必要扣除”原理,其中包括对用来应付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的扣
除。

他指出:如果将“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

现在从它里面应该扣除:①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②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③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④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⑤用来满足共同需要,如学校、保健设施等;⑥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

(1)建立保险基金的必要性
“六个必要扣除”原理中有两个扣除与建立保险基金有关,它们是:第三项扣除中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第六项扣除中的官办济贫事业基金(即社会保障基金)。

分析如下:
①关于第三项扣除中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第三项中“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由社会统一扣除的基金是称为后备基金,还是称为保险基金,并无二致。

也就是说,在这里,两者在同义上可以替代,在经济范畴的内涵与外延上都是等量齐观的。

但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保险基金只是社会后备基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社会后备基金的另三种形式是:财政集中型的后备基金、经济主体间互助型的后备基金和经济主体自保型的后备基金。

②“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同“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的补偿基金和“用来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部分”的积累基金一样,都是必要的扣除,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条件,而不变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会使它遭受到损失的各种意外和危险中,为了使社会再生产不至于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中断,就必须从剩余产品中提留一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储存起来,作为后备基金,用来补偿灾害事故所致的损失,保证社会简单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③后备基金的扣除原则“应当根据现有的物资和力量来确定,部分地应当根据概率论来确定”。

这个原则适用于存在商业保险机制条件下的社会后备基金扣除的数量决定。

也就是
说,用商业形式筹集的保险基金后备必须根据概率论原理来确定,而其他形式的后备则主要根据财力的可能与需要程度来确定。

④在消费资料方面“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官办济贫事业”基金,即社会保障基金或社会保险基金的扣除,同样是必要的。

至于这项基金是由国家统一扣除,还是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扣除份额,则因社会制度不同或各国做法不同而有区别。

(2)不同类型的后备基金的比较
①财政集中型的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是无偿的,体现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②互助型的后备基金,是一种合伙出资的共同体共同出资形成的,虽然在合伙人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
③自保型后备基金,是一种自担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

④保险形式的后备基金,体现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以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商品交换关系,是以等价有偿原则而建立的一种后备基金。

2.联系保险基金的性质,比较同类教材对保险基金特性的不同表述。

答:本书中所提到的保险基金,是由专门的保险机构根据不同险种的保险费率,通过向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保险费的方式,建立的一种专门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受到约定的保险事件发生所致经济损失或满足被保险人给付要求的货币形态的后备金。

保险基金是社会后备基金的一种特殊形态,从经济范畴的本质属性上考察,保险基金体现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以等价有偿为原则的商品交换关系。

可见,保险基金是以等价有偿原则而建立的一种后备基金。

3.比较企业财产保险费支出的“剩余价值资本化”学说与保险费“转嫁说”在理论上的差异。

你将支持哪一说?为什么?
答:企业财产保险费支出的“剩余价值资本化”学说主要内容为:企业保险费支出来自于企业净增价值m部分,职工的一部分剩余劳动是企业保险费的源泉。

由于企业是以收抵支的经济核算单位,保险费支出在成本中列支,由销售收入补偿,不追加商品价值。

保险费“转嫁说”学说的主要内容为:保险费支出最终会通过商品价格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负担。

上述两种学说的主要差异在于保险费的负担上面,前者认为保险费由企业的剩余价值负担,后者认为保险费由消费者负担。

比较而言,“剩余价值资本化”学说较为合理。

因为企业保险费支出的性质有以下几点:
(1)纯消费性支出。

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医疗保健、事业补偿等保险费支出均为纯消费性支出。

(2)储蓄性支出。

企业为职工养老保险所支出的社会保险费属于储蓄性支出。

这部分支出带有强制性、统筹兼顾性、保障性等特征,而且往往以企业工资总额作为计交标准。

(3)不追加商品价值的非生产费用。

①保险费支出表现在它在单个资本循环中并没有被消费掉,只是由保险公司聚积起来,形成对个别资本价值损失的赔付基金。

这一特征与其他非生产费用不同,其他非生产费用不是在生产中就是在流通中被消费掉。

②保险费支出并没有被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即不追加商品价值,因为,“平均化的损失仍然是损失”,既然是损失就只会增加成本而不增加商品价值。

③保险费支出是对预付资本价值所作保障的代价,其目的在于预付资本的使用价值遭到意外损失时,恢复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