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处理和分析地面、大气和水体等目标的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数据的快速获取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而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信息,实现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及时发现和跟踪大气污染源,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二、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环境的污染和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水体质量、水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中的蓝藻、浮游植物等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及时预警水环境问题,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遥感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壤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土壤类型、土壤湿度、土壤质地等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土壤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指标,帮助农业部门科学施肥、合理种植,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四、遥感技术在植被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植被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的生长状态和覆盖情况对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植被覆盖度、植被生长状态、植被类型等信息的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草原退化的情况等,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五、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城市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探究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或飞机等,通过对地球表面反射、发射和散射的电磁波进行探测、记录和解译,从而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时空观测和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一、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植被遥感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状况、生长状态和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植被的光谱信息、叶片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数据,实现对植被生长状态和覆盖面积的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3.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土地利用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利用和管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等信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4. 生态环境灾害监测生态环境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时,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灾害范围、灾情程度等信息,快速、准确地评估灾害影响,为灾后环境恢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优势1. 全时空观测能力:遥感技术具有全时空观测能力,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2. 高精度数据获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球表面信息,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4. 多源数据融合:遥感技术可以将多源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多角度、多维度的监测和评估,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多层次的数据支持。
三、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1. 水体富营养化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水体叶绿素浓度、透明度等信息,对水体富营养化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水质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森林覆盖状况监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覆盖状况、植被生长状态等信息,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的环境,各种先进的技术应运而生,其中遥感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就像是一双“千里眼”,能够让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获取大量关于环境的信息,为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而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从而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它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综合性和可比性等诸多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它在环境监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气中气溶胶、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信息。
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它们会影响大气的能见度和气候。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气溶胶对太阳光的散射和吸收来确定其浓度和分布。
对于臭氧这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其在大气层中的垂直分布和浓度变化,帮助我们了解臭氧层的状况以及臭氧污染的趋势。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沙尘暴等天气现象,为提前预警和应对提供重要依据。
在水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同样大显身手。
它可以对水体的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如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透明度等。
叶绿素浓度是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遥感影像的光谱分析,可以估算出叶绿素的浓度,从而了解水体的营养状况。
悬浮物浓度会影响水体的浊度和光学特性,遥感技术能够根据水体反射光谱的变化来推算悬浮物的含量。
另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域的范围、水温和水流量等,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监测河流、湖泊的水位变化时,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面积、连续的观测数据,帮助我们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防洪抗旱、水资源调配等决策提供支持。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能够对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等进行监测。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植被的反射光谱特征来估算植被的类型、覆盖度和生长状况。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保护和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遥感技术的应用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意义1.1 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态系统的总和,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
当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能够及时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面和大气等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能够实现对地表、植被、土壤、水体等环境要素进行快速、高效、大范围的监测,并能够获取环境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覆盖的信息,并通过遥感图像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
通过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植被覆盖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植被覆盖的信息,包括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植被高度等信息。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植被覆盖监测,可以实现对植被的动态监测和评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信息支持。
2.3 水体监测水体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时空分布信息,包括水体的面积、水质、水流方向等信息。
通过遥感技术进行水体监测,可以实现对水体环境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为水体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地面物体的电磁辐射信息,进行远距离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
它具有高效、快速、全面的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大气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气中的气体和颗粒物的光谱信息,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气候变化研究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球表面温度、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情况,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水体的光谱信息,实现对水质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内的水质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水资源管理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土壤污染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土壤的光谱信息,实现对土壤污染物的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内的土壤污染情况,为土壤修复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利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态系统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物种分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物种的分布和数量情况,为物种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物种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为制定物种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遥感技术逐渐成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一项重要工具。
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全面、实时、准确的生态环境信息,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物体或者区域的信息。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它主要依靠卫星、飞机等搭载的传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的电磁波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参数和特征。
首先,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监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遥感图像清晰地分辨出城市、农田、森林、草地、水域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这有助于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比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的减少、森林的砍伐等。
而且,通过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还能分析出这些变化的速度和规律,为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植被监测方面,遥感技术更是大显身手。
它可以获取植被的分布范围、生长状况、生物量等信息。
通过对植被指数的计算,比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能够定量地评估植被的覆盖度和生长活力。
这对于监测森林的健康状况、草原的退化程度以及农作物的生长态势都非常有帮助。
例如,当某个地区的 NDVI 值持续下降时,可能意味着该地区的植被受到了干旱、病虫害或者人类活动的影响,相关部门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保护。
水资源的监测也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而遥感技术在这方面同样表现出色。
它能够监测水体的范围、水位的变化、水质的状况等。
对于大型湖泊和河流,遥感可以快速地获取其水面面积的变化情况,从而反映出水资源的丰枯程度。
同时,利用特定的波段和算法,还可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富营养化程度等进行估算。
这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发现水污染事件,为采取治理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另外,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气态污染物的分布、气溶胶的光学特性等。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一、引言遥感技术是指利用航空或卫星器具从地面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其在环境监测与资源调查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两个方面,探讨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大气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大气中的气溶胶、反照率和温度等参数,对大气质量进行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排放、火山喷发等事件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2. 水环境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水质进行监测,例如测量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水体中的藻华以及水生态系统的变化。
3.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监测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土地的不同特征(如植被、建筑等)进行监测,评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情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和控制城市规划、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三、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 矿产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面反射率和辐射特征,对地质结构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类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准确地掌握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2. 森林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植被的生长情况、覆盖面积等参数,实现对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评估森林覆盖率、森林质量以及植被类型等因素,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农田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农田的植被覆盖情况、土壤质量等参数,评估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益。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分类和评估,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田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遥感技术应用的优势1. 非接触式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环境的非接触式监测,无需对环境进行直接干预,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破坏。
2. 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能够捕捉到地表环境的细微变化,并提供多时相的数据,方便进行动态分析。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飞机等空间平台对地球表面进行搜集、传感、记录、处理和解释的技术。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雷达、激光雷达等技术,获取、分析和解译地表的数据,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包括城市扩张、森林砍伐、湿地退化、耕地利用等,对于科学合理地安排土地资源十分重要。
通过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为农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自然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自然生态系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森林、草地、湿地、沙漠等,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综合遥感、地形等相关数据,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监测生态系统结构的变化,并预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为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 水体污染与水资源量监测水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而水资源的得失毫无疑问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实现。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提供水体污染源的定位、监测水源地的健康状况等,为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技术手段,降低污染源对水资源的影响,保障水资源的安全。
4.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遥感技术也可以实现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源的监测,使得大气污染的来源、变化趋势等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掌握,对环境管理提供更为科学、精确的技术支持。
总之,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无异于一剂良方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非常科学有效的支持手段,只有不断完善遥感技术,使其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需求,才能更好地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二、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探测、记录、解释和表示地面对象的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包括航空摄影、卫星遥感、激光雷达遥感等多种形式,其中卫星遥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的大范围、多时相、多波段的信息,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监测、自然灾害监测、资源利用监测等方面。
1. 环境污染监测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的反射光谱信息,判断大气中各种有毒气体的浓度、排放源、扩散情况等。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多种环境污染情况的实时监测。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污染源的位置、强度和扩散方向,为环境保护部门制定污染治理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 自然灾害监测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而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
通过卫星遥感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各类灾害的全时空覆盖。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震前兆、火山活动、洪涝灾害等灾害的预警信息,为相关部门提供预警和应急处置的重要数据支持。
3. 资源利用监测资源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表的植被信息、土地利用信息、水资源分布等信息,为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水资源分布的变化等,为相关部门提供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科学依据。
四、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挑战与展望1. 挑战尽管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卫星和航空平台来获取数据,同时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的数据分辨率和时空分辨率还需要不断的提高,以满足环境监测对数据精度和覆盖范围的需求。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二、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或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记录、测量和分析地球表面及大气层中的电磁辐射信息,获取地球表面对象的光谱、空间、时间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两种方式。
被动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或大气层反射、散射和辐射的电磁波来获取信息,如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
主动遥感是利用发送的电磁信号与目标物体反射、散射、传播等相互作用来获取信息,如雷达、激光雷达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的信息包括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水质状况等。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监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监测是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获取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信息,如农田、林地、水域等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估生态环境的状况。
还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情况,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水体监测遥感技术在水体监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水体的信息,如水体面积、水质状况、水体温度等。
这些信息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植被监测1. 优势遥感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通过获取大范围、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可以快速获取目标区域的信息,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遥感技术还具有高效、经济、无人作业等特点,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2. 存在的问题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遥感数据的获取需要建立相应的遥感卫星或飞机平台,成本较高。
遥感数据的解译和分析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遥感技术对于一些细小和复杂的目标物体的监测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综合运用其他技术手段进行补充。
五、结论通过对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发现其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地球表面上空获取数据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的方法。
它可以从地上或者航空、卫星等高空平台获取各种光谱信息,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其中,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以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了遥感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价值。
现状分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日益严重,亟待解决。
传统监测方法效率低下: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通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时间周期较长,并且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环境状况。
遥感技术优势明显:遥感技术具有无需接触目标、高效快速获取信息、能够获取大范围数据等优势,成为解决环境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水体污染监测:利用遥感图像可以检测水体中的悬浮物含量、水质状态、富营养化程度等指标,为水体污染源追踪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通过对不同时间段遥感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辅助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
植被监测:利用遥感数据可以获取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植物生长状态等信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资源管理提供支持。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火灾、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挑战和展望数据处理与解释难度:遥感数据量庞大,处理和解释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目前仍存在一定难度。
分辨率与精度问题:遥感图像分辨率对于环境监测精度具有直接影响,当前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分辨率以提升精度。
数据共享与合作问题:不同部门和机构间存在数据共享和合作的问题,需要加强合作力度以优化环境监测效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以下方向的发展:新型传感器技术:开发更为先进、精准的遥感传感器技术,并结合无人机和高卫星分辨率等手段提升数据采集效果。
多源数据融合及智能处理:将多种遥感数据进行智能融合与处理,以提升环境监测效能,并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自动化分析与解释。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遥感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遥感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式的手段获取目标物体信息的技术。
它利用遥感器从高空或远距离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有关地物的特征和状态。
在环境污染监测中,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地获取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遥感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常见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大气中污染物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对大气污染的监测。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气溶胶分布。
气溶胶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它们会对太阳光产生散射和吸收作用,从而影响卫星传感器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
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变化,可以反演出气溶胶的浓度和分布情况,进而了解大气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气态污染物。
一些气态污染物在特定的光谱波段有明显的吸收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可以估算出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二氧化硫在紫外波段有较强的吸收,利用紫外遥感技术可以对其进行监测。
二、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水污染也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突出方面,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水体的富营养化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从而改变水体的光谱特征。
通过对不同波段的反射率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水体中的悬浮物质。
悬浮物质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颜色,通过遥感影像的分析,可以估算出悬浮物质的浓度和分布。
另外,对于一些污染物质的监测,如石油泄漏等,遥感技术也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到水面上的油膜,从而确定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的先进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无接触式的监测和测量,获取各种地理、环境和自然信息。
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环境的背景下,遥感技术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简介遥感技术最初是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的,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它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测绘、地质勘探等各个领域。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载具获取地表特征的信息,包括地形、植被、土壤、水域等等。
遥感技术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颜色红外遥感、雷达遥感、激光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等。
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下,选择适合的遥感技术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资源监测中的应用自然资源监测是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遥感手段,可以获取到土地利用情况、森林覆盖率、土壤质量、水文地理信息等多种资源数据,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自然资源供求状况,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
比如,在土地利用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变化的监测,帮助政府更好地规划土地利用政策,更好地维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在林业资源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对森林面积、森林土地利用类型、生长状态等进行监测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使政府和普通人更好地了解森林的生态状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森林保护措施。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在荒漠化、环境污染监测方面有所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出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堆积等问题,帮助人们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
三、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在自然资源监测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等领域应用。
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贫困地区的减少。
在农业生产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监测作物生长状态、土壤水分状况、气象数据等。
通过遥感数据分析,农民可以更精确地制定农业计划,避免种植期间的水分和气温波动,更好地保护农作物生长。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环境监测作为了解和评估环境状况、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愈发显著。
遥感技术因其独特的观测优势,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应用案例及未来发展方向。
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通过安装在飞机、卫星等载体上的传感器采集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
它能够以非接触方式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并通过影像分析、数据处理等多种手段,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解读与分析。
遥感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频率、覆盖面广等特点,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广泛覆盖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与设备,难以覆盖偏远和困难地区。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与航空平台,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实时观测,大幅提高监测的覆盖率。
高效性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量数据,相较于传统方法,其效率极高。
在短时间内便可获得丰厚的信息,为快速决策提供支持。
多时相监测遥感技术能够多时相、多角度地进行同一区域的监测,便于分析和研究环境变化的动态过程,捕捉环境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数据丰富性遥感获取的数据不仅有影像信息,还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获取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多维度的数据,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基础。
遥感技术在不同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系统,而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
例如,通过监测植被指数(如NDVI)可以评估植被健康状况和生长情况,并为森林保护和恢复提供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用于对栖息地的破坏和变化进行追踪,帮助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面临着严重威胁。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实时监控,包括水位变化、水质评估等。
例如,通过分析水面温度和浊度,可以评估水体污染程度与趋势,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1. 对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生态系统的构成非常复杂,包括生物、土壤、水体等多个要素。
传统的生态环境监测方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监测结果也难以及时反映生态系统变化。
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手段,实现对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监测,不仅可以监测到大面积的地区,还可以实现对微观细节的监测,为生态环境的评估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 针对性强,结果准确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反射、吸收、辐射等特征的探测,对生态环境中的植被覆盖、土壤湿度、水体质量等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了人为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实现大范围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其变化往往是在长时间尺度上进行的。
而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地区的动态监测,从而及时掌握环境变化的情况,为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修复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植被覆盖监测植被覆盖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稳定和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分析,实现对植被覆盖的定量监测,掌握植被分布、覆盖面积、叶面积指数等信息,从而对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2. 水体质量监测水质问题是当前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而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水体反射特征的探测,实现对水体的监测。
可以利用多光谱遥感影像对水体中的蓝藻、悬浮物等进行监测,实现对水质的定量评估,为水质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壤湿度监测土壤湿度是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热红外遥感影像的分析,实现对土壤湿度的监测。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及时了解土壤湿度的变化情况,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安排、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4. 环境变化监测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对多期遥感影像的比对,实现对环境变化的监测。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城市扩张、森林砍伐、湿地退化等情况进行监测,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在环境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地获取环境信息,为我们了解和保护地球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
它利用传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关于目标物体的各种特征和数据。
在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表现出色。
通过遥感手段,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和传输情况。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气中气溶胶、臭氧、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研究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评估污染状况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对大面积的水域进行监测,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
通过对水体反射光谱的分析,可以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如叶绿素浓度、悬浮物含量、透明度等。
此外,还能够监测水温和水位的变化,以及海洋中的赤潮、溢油等灾害事件。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遥感技术更是大显身手。
它可以用于监测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状况、土地利用变化等。
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等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还能够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
例如,在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前,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发现地表的微小变形和异常;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可以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范围和程度,为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与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实现大面积同步观测,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覆盖范围。
传统的监测方法往往需要在地面设置多个监测点,费时费力,而且难以获取大面积的连续数据。
而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整个区域的信息,为我们提供更全面、更宏观的环境状况。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需要准确的监测手段来评估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广泛,无需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无需大面积地铺设监测设备,具有经济、高效、及时、安全等优点。
这篇文章将探讨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 多光谱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多个波长范围的光谱传感器对地表进行遥感监测,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字处理,可获得不同光谱区中的反射率、植被指数等信息。
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间、不同地段的数据变化,分析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以及植被状况的变化等,从而评估生态环境状况。
雷达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微波能量进行成像探测,可以对地表物体进行广角观测和长期监测。
雷达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反射率、回波强度、散射和消光等参数,对地质构造、植被分布、地形、水文等地形进行成像监测,从而判断生态环境的状况。
超光谱遥感技术是指利用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内的波长进行监测,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是最早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遥感技术之一。
超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水体、植被、土壤、岩石等,为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1. 水质监测水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多光谱或超光谱数据,监测和评估水体的各种物理参数,如表层温度、水深、水色参数、水质指数等,并分析水体质量,帮助分析水环境的状况。
2. 植被监测植被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因素。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使用多光谱或超光谱数据并结合植被指数计算,定量地获取植被覆盖度、年生产量和生物量,为生态环境的评估和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空气污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结合气象站数据,评估大气质量的情况,包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遥感技术逐渐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传感器收集地球表面的信息,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为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适应了快速变化的环境需求。
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利用传感器从远处(如航空器、高空卫星等)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手段。
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飞机、卫星、无人机等飞行器上,通过光学、雷达、激光等多种方式收集不同波段的数据。
遥感图像经过解析与处理后,可以为水文、土壤、植被、城市发展及大气污染等多个领域提供准确的信息。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高效性:传统的地面监测方法往往耗时耗力,无法全面覆盖大范围区域。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环境数据,显著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实时性: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实时遥感图像的获取已经成为可能。
这对于监控突发环境事件(如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及时为决策提供依据。
多样性: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多种类型的信息,包括光学影像、热红外数据及雷达影像等,这使得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环境问题。
长期监测:通过对比历年数据,遥感技术能够帮助研究者观察并分析环境变化趋势,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支撑。
遥感技术在各类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水资源监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水体的实时监测:水质监测:利用遥感影像可以分析水体的色彩变化,从而判断水质的状况,例如藻类繁殖情况。
水量监测:通过分析水体面积变化,可以推算出水量的变化,并及时发现干旱及洪涝等极端情况。
河流流域管理:遥感数据可用于流域管理和规划,帮助政府在水资源方面做出合理决策和分配。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监测人类活动引发了土地利用结构和覆盖类型的显著改变。
遥感技术能够助力土地利用的详尽监测:城市扩展:通过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可以观察城市扩展速度及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地球上生命的摇篮和资源的宝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挑战。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准确、及时地监测海洋环境状况变得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大面积、快速获取信息的手段,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目标物体的特征和信息。
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遥感传感器包括可见光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等。
可见光红外传感器主要利用海洋表面对太阳光的反射和辐射特性来监测海洋的物理和生物参数。
例如,通过测量海洋表面的颜色,可以推断出叶绿素的浓度,从而了解海洋浮游植物的分布和生产力。
微波传感器则能够穿透云层和大气,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可用于监测海面温度、海面风场和海冰等。
三、遥感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一)海洋水质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对海洋中的叶绿素、悬浮颗粒物、有色溶解有机物等水质参数进行监测。
叶绿素浓度是衡量海洋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遥感影像中的光谱特征,可以反演叶绿素的浓度分布,从而了解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分布规律。
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和分布对于海洋光学特性和水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水体的后向散射特性来估算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二)海洋温度监测海面温度是海洋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对海洋环流、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遥感技术中的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海面的热辐射来获取海面温度信息。
微波传感器也可以用于海面温度的监测,并且具有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优势。
(三)海洋污染监测石油泄漏、污水排放等海洋污染事件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大面积地监测海洋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例如,利用可见光遥感可以监测石油泄漏在海面形成的油膜,微波遥感可以探测到石油泄漏导致的海面粗糙度变化。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成为了资源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陆地遥感和水环境遥感两方面展开,探讨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陆地遥感的应用1.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是陆地遥感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数据,在土地管理、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扩张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获取农业生产区的作物分布和植被信息,为农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可以监测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状况,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2. 地表温度地表温度反映了地表能量交换情况,是陆地遥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地表温度可以用来研究城市热环境、自然生态系统的温度变化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为城市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可以监测自然生态系统的生长季节和气候变化趋势,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3. 地表形变地表形变是指地表发生的不同尺度的形变现象,例如山体滑坡、地面沉降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形变的数据,为地质灾害预警和地震预测等领域提供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山体滑坡的变化趋势,判断滑坡的稳定性;可以监测地面沉降的情况,为城市地铁、桥梁等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二、水环境遥感的应用1. 水质监测水质是指水体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性。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光学特征,如水体的悬浮物、叶绿素浓度等信息,为水质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水体蓝藻的分布和趋势,为河流、湖泊等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可以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支持。
2.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气环 境监测 中运用遥感 技术 ,因实 现了监测范 围的扩 大, 故避免 了传统监测评 价模 式的局 限性 , 利 于快 速获取相对准 确的信息 , 如污染源的范 围、 分布 、 扩散条件等。 如气溶胶 的监测通常是借助分辨率高 的卫星遥感实现的 , 通 过获取 、 分析其含量 、 分布 、 位置 、 范围等信息 , 可对其发 展动向作
2环 境 监 测 中遥 感 技 术 的 应 用 研 究
2 . 1水 体 环 境 监测 中 的遥 感 技 术
3结 语
总之 ,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 了环境监测动态 、连续 、 宏 观、 快速等优点 , 也最大程度 的反 映了环境 的真实状况 , 对于后续
因污染水与清洁水有着不 同的反射光谱 , 即清洁水 在遥感影
效果及时准确而全面 , 就必须革新监测方法和技术。 在此背景下 , 感器等相应的装置进行监测 ,除了对其强度 和波长进行定量和定
遥感技术凭借其传统技术 不可 比拟 的优势走进 了环境监测领域 , 性监测外 , 其监测频率可达至可见光与紫外光范围 , 但用于获取监
不仅促使监测环节 变得更加便捷 , 也扩 大了监测范 围 , 提高 了监 测结果的标志是借助问接解释完成的,如冯 富成等人在研究红外 测效果 , 已然成为环境监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 航片时发现 , 受 污染杨树 的光谱发射率在 0 . 6 — 0 . 7 m( 红波段 ) 有 所增强 , 而在 0 . 7 一 1 . 1 m( 近红外波段 ) 却 明显下降 , 故在污染状态 下植被颜色 、 纹理等会有所变化 , 可 以作为大气污染的反映指标之
环境监测 中遥感技术 的应用研 究
马 晶 晶
( 江苏省盐城市环境监测 中心站
江苏盐城
2 2 4 0 0 0 )
浮沙泥的红移现象 ,将 其最佳识别波段设为 0 . 6 5 — 0 . 8 5 m之间 , 也可利用 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泥沙含量 。
2 . 2大 气 环 境 监 测 中 的遥 感 技 术
一
1遥 感 技 术 概 述
遥感技术是一种监 测技术 , 主要是基 于电磁 波理论 , 借助相
此外在监测毒害气体泄漏 、 沙尘暴等灾害性环境 时 , 则通常以 应 的传感仪器 收集反射 的电磁波 、 远距离 目标 等信息 , 并经处理 数据 N O A A / A V H R R和 G MS 作为重要的遥感监测信息源 。 和成像 , 用 于探测 和识别地面景物 , 常见的主要有热红外 、 可见光 2 . 3城 市 环 境监 测 中 的遥 感 技 术
水, 若其水温差异较为 明显 , 可也借 助热红外遥感技术加 以监测 ;
若监测对象为石油污染 , 可基于海水与石油具 有差异明显 的光谱 【 3 】 钟光.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 中的应用f j 1 . 才智 , 2 0 1 1 ( 1 2 ) . 特征 , 借助多种光谱段 监测实现两者 的分 离 , 或根据其在微波波 [ 4 ] 陈海健.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 中的应用 和发展前景『 J 1 _ 中 国新技 段 中具有不 同的发射率 ,借 助微 波辐射法呈 现石油污染分布情 术 新 产 品 , 2 0 1 1 ( 1 8 ) .
像 中为暗色调 , 若在红外谱 段其特征更为 明显 , 故利 用遥感技术 的保护环境 、 防止污染等 的工 作部署意义重 大 , 故 必须予 以深 入 监测水体环境 时 , 通常 以其 光谱 特征 、 水色指标 为重要的监测依 研究和实践 , 以此使其更好 的服务于环境监测 。 据, 在此基础上 , 快速定位污染源 。 参 考 文 献 若监测对象为废水 污染 , 可基于其水 色差异 明显 、 悬浮物种 【 1 ] 欧志海. 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运用探究『 J ] . 北方环境, 2 0 1 3 ( 0 6 ) . 较多 、 特征 曲线强度差异等 信息 , 采用多谱合成 图像 技术监测废 【 2 ] 吴 志毅, 白杨 . 遥 感技 术在环境监测 中的应用研究 北方可以监测 到传统监测手段难 以发现 的污染 源 , 而且 可以跟踪测量指定 区域 , 并 快速获取较为
助遥感数据与 T M、 E T M技术揭示城市的植被指数等 ;二是在监测
土地利用变化时 , 可基 于对不定期遥感数据 的分析 , 获取监测土地 全面而准确 的信 息 , 如 污染 源的范围 、 位置 、 分布等 , 便于及时采 的位置 、 地质 、 范围变化等信 息 , 在此基础上加以合理 的分析和规 取有效措施加 以应 对 , 因此在农业 、 林业 、 渔业 、 地质 、 海洋 、 气象 划; 此外在城市生活 、 建筑 、 工业等 固体垃圾污染监测 中也有一定 等诸多领域均有所应用 , 且彰显 了可观效用。下面就其在环境监 的应用 ,即根据 G I S 、 G R S 等遥感技术获取的光谱信息准确定位垃 测 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和研究 。 圾位置 、 面积 、 分布等 , 以此为后续 的管理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
。
反射红外 、 微波等几种监测 波段不 同的遥感 技术 , 而且普遍具有
遥 感 技 术 在 城 市 环 境监 测 中 的应 用 主 要 体 现 在 下 述 几 点 : 一 监测范围广 、 宏观性强 、 速 度较快 、 实时动态 、 成本较低 、 精度较高 是监测热 岛效应 , 主要分为植被指数和温度两类监测方法 , 如借助 等众多优点 , 故得 以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 时相不同的 T M / E T M与遥感影像 技术 用于计算城市量温 变化 , 借
环境监测是防治环境污染 的必要途径之一 , 但 传统 的环境监 出合理的预测 ;监测 N O、 N O 、 S O 、 C O、 C O : 、 S O 、 0 , 有 害气体或污 测站 、 监测方法 已难 以满 足当下的监测要求 , 若想 确保环境监测 染性气体 时, 可 以根据其波长的实际范围, 采用红外激光 一荧光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