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环境监测是为了评价和保护环境质量而对环境因子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的过程。
而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采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真实性。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下面将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制定采样计划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第一步是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
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点的选取、采样时间、采样频次、采样方式和采样方法等内容。
在制定采样计划时,应考虑环境监测的目的和要求,合理确定采样点和采样频次,确保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计划还应考虑现场条件和环境因子的特性,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和可靠。
2. 选择适当的采样设备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采样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环境因子需要不同的采样设备,如气体需要采用气体采样罐、固体和液体需要采用采样瓶或采样袋等。
在选择采样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材质、密封性能、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等因素,确保采样设备符合监测要求,不会对采样结果产生影响。
3. 培训采样人员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对采样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采样人员应了解采样的目的和要求,掌握采样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熟悉采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培训后,采样人员还应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能力和资质。
4. 严格执行采样标准5. 现场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包括现场环境监测和现场质量验证。
现场环境监测是指对采样点周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如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以了解环境因子对采样过程的影响。
现场质量验证是指对采样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和可靠。
6. 采样容器的质控在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时,需要对采样容器进行质控。
采样容器的质控包括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容器的密封和保存、容器的编号和标识等。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保证采样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一、采样点选择1. 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区域的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监测。
2. 避免人为干扰:要选择远离污染源、充分代表区域环境质量的采样点,避免人为干扰,保证采样结果真实可靠。
二、采样器具准备1. 采用干净无污染的采样器具:采样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且不得含有对样品有害的金属元素、溶解物或其他有害物质。
2. 防止交叉污染:每个采样点都必须使用独立的采样器具,避免采样器具之间的交叉污染。
三、采样方法与操作1. 采用专业培训人员进行采样:采样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采样方法和操作规程。
2.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采样前需要确认采样点的位置和环境条件,并进行必要的装备和实验室用品的准备。
3. 采样前的样品标识:在采样前,应在采样瓶或袋上标明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等必要信息,避免混淆和误判。
4. 采样时的操作规程:采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5. 采样时的注意事项: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防尘、防护,避免空气污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对样品的干扰。
四、现场记录和保管1. 现场记录:在采样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每个采样点的位置、环境条件、采样方法和操作过程等信息,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2. 样品保管:采样后的样品应妥善保管,避免受潮、受热、受光等情况,保证样品的原样性,并按照要求进行适当的保存和防腐处理。
五、现场质量控制1. 并行样品:在一次采样过程中,可以同时采集几个并行样品,并送到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分析比对,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空白样品:应使用相同的采样器具,在无目标污染物的环境中采集空白样品,以评估环境中的背景污染水平。
3. 质控样品:根据监测要求和要求,可定期加入质控样品,如实验室配制的认证标样、实验室间比对样品等,以评价实验室之间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建议。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措施和建议:
1、现场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认证,具备熟练的现场采样技能和实验室操作技能;
2、现场采样工作应遵循相关的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现场采样的可重复性和代表性;
3、现场采样前应对采样点进行评估,了解采样点的环境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和仪器;
4、对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测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5、现场采样前,应对采样器具进行洗涤和消毒,以避免因污染而影响采样结果;
6、现场采样应做好记录和标识,包括采样时间、地点、经纬度、天气等相关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对;
7、采样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护,在操作过程中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避免对自身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8、现场采样完成后,应将采样器具和样品分别存放并加以保存,以便后续的实验室测试和分析。
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质量控制的过程和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以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和市民的生命安全。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进行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措施是指在采样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减小或消除误差或不确定性。
以下是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1. 采样点位置环境监测现场的采样点位置要合理选择,应考虑地理位置、污染来源和周围环境等因素。
采样点应选择在受污染区域内,尽量远离干扰源,例如交通干道、工厂和城市区域等。
采样点位置应有良好的代表性,以尽可能地反映被测物质在环境中的分布状况。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装置是采样的关键因素之一。
若采样装置使用不当,会导致数据失真。
因此,在采样前,必须严格检查采样设备是否完好、干净、无残留物和污染物等,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如需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应选用经过认证的专用采样装置。
3. 操作步骤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操作步骤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对具体的操作进行规范。
操作过程中,感官判断和常规检测方法应配合使用,以便更好地判断样品的质量。
同时,采样人员要特别注意不要将个人经验带入样品采集过程中,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差或不确定性。
4. 样品处理采集的样品在送往实验室前,必须保持原样,不得改变样品的性质。
在采样过程中,应遵循有关规定进行标记,以防止混淆或丢失。
样品采集完毕后,应妥善地储存和保护,避免样品受到温度、湿度和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若在现场分析样品,则需要保证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验证结果最后需要对结果进行验证,以确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在结果分析前,必须进行数据修正,并根据质量控制规范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保数据准确。
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重复采样或进行现场再次检查,以确保数据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是确保环境质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确保仪器设备、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1. 校准: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程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2. 质控样品:在监测过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质控样品,用于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样品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分析。
3. 质量保证计划:制定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各个监测环节的质量要求和具体措施。
质量保证计划应包括监测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估要求等内容。
4. 内部质量控制: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标准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和培训。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确保监测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保证措施:1. 外部质量评估:定期进行外部质量评估,参与评估的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信誉度。
通过外部质量评估,加强监测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提高监测结果的可比性。
2. 质量控制审核: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定期审核,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审核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整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3. 问题处理: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保证问题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问题处理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并记录处理结果。
4. 监测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可靠和可追溯性。
数据管理应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等环节。
总之,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监测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正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才能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环境监测实验室常用质量控制方法及要求
环境监测实验室常用质量控制方法及要求一、质量控制方法1.样品质量控制样品的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的首要步骤。
主要方法有:(1)样品收集:采样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损失,采样器具要经过严格清洗和消毒。
(2)样品保存:采样后及时进行保存,如需长时间保存,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避免样品分解和挥发。
(3)样品处理:样品处理程序要能保持样品的原始特征,以避免误差。
2.检测装置质量控制(1)校准: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仪器维护:及时清洗、调试和更换部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3)器皿清洗:定期对使用的器皿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残留物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仪器精度:仪器在规定工作范围内的精度要符合要求。
3.样品分析质量控制(1)样品分析方法: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验室成分分析:确保实验室成分的标准化和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3)样品分析过程控制:严格按照分析方法操作,避免误差和污染。
4.数据质量控制(1)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误差和丢失。
(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校验,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3)数据比对:将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对,以确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质量控制要求1.质量控制计划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各项质量控制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控制措施。
2.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对每个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仪器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性。
包括定期校准、清洗和更换部件等。
4.样品管理对样品进行严格管理,包括采样、保存和处理等环节。
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实验室环境控制实验室环境要保持清洁,空气质量要符合相关要求,确保测试结果不受环境影响。
6.数据管理和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重要的数据来源,采样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为保证现场采样质量,需实施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下面就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1. 现场前准备工作现场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设备带来的污染或误差。
准备好采样器材、试剂和标准品等物品,并保证都在有效期内,避免失效物品的使用。
2. 现场环境验收采样前应对现场环境进行验收,包括大气、水源、土壤等环境的密度、温度、湿度和风向等因素,检查能否满足采样要求,同时对当地的污染源和气象等情况进行了解,判断是否有对采样数据会产生干扰的因素。
3. 采样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包括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方式、采样量及标准品等方面的要求。
还要对所采样品的特性进行深入了解,建议依据本地环境污染状况和疏导需求,设计合理的采样时间、地点、方法和采样工艺。
4. 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准备专业的采样与检测人员,进行专业的采样控制。
在采样前,应有相应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技巧,了解采样重点和难点,清楚采样误差和变异的影响因素。
此外,采样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也需注意。
5. 检查及记录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应在现场对采样过程进行严格的记录,在采样前应检查器材、标准品等是否正常,采样过程中,及时检查检测仪器是否异常,并进行记录。
在采样后,还需要实施样品包装、标识、存储、运输等详细的控制方法,并对所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6. 质量保障措施质量保障措施包括质量保证计划、管理体系、技术体系、监督管理等方面。
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监控全流程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确保现场采样过程的有效性、精准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强对设备和器材维护保养、标准品管理的监督,确保采样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7. 机构自检与程序证明在质量控制措施落实之后,对采样数据进行机构自检,对数据进行审查和验证,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措施和建议以确保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1. 采样计划设计:在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前,应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明确采样目标、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方法等内容。
采样计划应根据监测目的和环境特点合理设计,确保全面反映环境质量情况。
2. 人员培训:采样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采样仪器操作原理、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能正确使用采样器材。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采样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质量。
3. 采样点位选择:选择代表性和典型的采样点位进行现场采样,避免选择存在明显环境污染源或特殊污染源的地点。
根据环境监测要求,确定不同区域的采样密度和采样面积,确保样本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现场检查:在采样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对操作流程、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确保采样过程符合操作要求。
对现场参数如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测,以避免环境条件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5. 校验和质控:在采样前应校验采样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如进行零点校正、量程校正等。
采样过程中应设置质控样品,并进行并行样品采样,以验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采样容器选择和处理:对于不同的污染物,应选用适当的采样容器,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
采样容器应具备防漏、不污染样品、易于保存等特点。
采样完成后,应及时密封和标识采样容器,并妥善保管,以避免样品污染或损坏。
7. 采样保护:对于易挥发性或易降解的污染物,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使用冷藏盒或低温保存,以避免挥发和降解。
对于采样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8. 采样记录和数据传输:在采样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人员、环境条件等信息,并及时上传到电子数据库。
对于重要的监测参数,应实时监测并传输数据。
采样记录和数据传输应规范、准确,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和处理。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涉及到多个方面,在采样计划设计、人员培训、采样点位选择、现场检查、校验和质控、采样容器选择和处理、采样保护以及采样记录和数据传输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事业日益受到重视。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可比性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阐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及对策。
一、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对环境监测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和管理细则的制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将质量管理体系纳入日常工作之中。
2. 建立完善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
制定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标准规范,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格式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标准和方法。
开始制定环境监测标准和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开展监测方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
4. 采用标准化监测设备。
选择符合标准的监测设备,使用标准化的采样方法和程序,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技术措施1. 建立标准化检定体系。
对检定手段、检定程序、检定人员、检定设备和检定文件进行标准化处理,保证检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保证采样的可靠性。
采样点的选取、采样频次和采样方式应符合监测要求。
采样时应根据现场条件进行现场干扰和环境调节等措施。
3. 建立标准检测操作程序。
检测操作程序应符合环境监测质量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遵循标准化操作程序,避免人的主观性对结果产生影响。
4. 建立质量控制方法。
开展质量控制计划,对监测样品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三、人员素质1. 严格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2. 强化人员管理。
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规章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同时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制定人员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确保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涉及管理措施、技术措施、人员素质等许多方面。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科学、准确、可信的环境监测数据对于环境评估、决策制定和环境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迫切。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旨在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1. 标准操作程序: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OP),明确环境监测各项操作的步骤、方法和要求,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设备校准与维护:对环境监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样品:引入质量控制样品(QC样品),通过与实际采样样品一同进行测试和比较,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审核与验证: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与验证,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1. 现场质量控制:在现场采样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采样器的正确使用、样品的正确采集和保存等,确保采样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实验室质量控制: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校准与维护、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资质认证等,确保实验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一系列质量控制标准和参考方法,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比对和准确性。
4. 数据质量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可靠性统计分析、数据一致性比对等,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信度,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下面将结合环境监测的具体场景,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以提高采样质量控制的效果。
1. 采样点位选择在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前,应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合理选择采样点位。
遵循以下原则:(1)代表性原则:选择能够代表监测区域的采样点位,避免选择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的点位。
(2)评价指标覆盖原则:选择的采样点位要能够覆盖评价指标所需监测的各种污染源和污染物分布情况。
(3)时空一致原则:选择的采样点位要能够保证时空一致性,即在不同时间段的监测数据能够比较。
2. 采样设备、容器的准备在进行采样前,要确保采样设备和容器的准备工作充分。
(1)设备和容器要干净、无污染,可以事先用纯水清洗,并干燥备用。
(2)不同采样项目的设备和容器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采样前的操作规范在采样前,要进行一些操作规范的指导,提高采样人员的操作纪律性和采样质量。
(1)采样人员要穿戴相关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等。
(2)采样前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了解采样流程和操作规范。
(3)采样前应进行现场勘察,熟悉环境状况,并确保采样点位无人工影响。
4. 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在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保持采样设备和容器的密封性,避免外界污染物的干扰。
(2)避免采样过程中的污染,比如避免手部接触采样容器内部,避免与空气中的污染物接触等。
(3)严格控制采样数量和时间,确保采样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5. 采样后的质量控制采样结束后,要对采样容器进行封存处理,避免出现采样品丢失或污染的情况。
(1)标识采样容器的信息,包括采样时间、点位编号等。
(2)采用密封袋或其他方式,对采样容器进行密封封存。
(3)及时将采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以避免采样品长时间存放而导致数据变异。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主要包括采样点位选择、采样设备、容器的准备、采样前的操作规范、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采样后的质量控制等。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采样点的选择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合理选择采样点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环境污染的情况,避免采样点选择不当导致监测数据失真。
在采集样品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工作,包括采样时间、地点、天气等信息,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比性。
采样容器的选择和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需要不同的容器进行采集和保存,而且容器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处理,以避免外部污染对监测数据的影响。
现场质控样品的使用也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质控措施的基础上,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的选择是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采样点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点的选择应该能够真实反映被监测环境的整体情况,避免出现局部异常的情况。
不同采样点之间的环境条件应该尽可能保持一致,以确保后续分析结果的可比性。
采样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便捷性。
应该避免选择那些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交通不便的地方作为采样点,以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和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采样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采样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是否方便,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选择采样点时,还需要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要求来确定采样点的数量和分布。
有些监测要求可能需要在同一地点多次采样,而有些要求可能需要在不同地点采样,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点的选择是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经过合理选择和科学布置,才能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保障环墶al管s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而其质量控制措施更是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使得采样数据准确、可靠。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1. 人员培训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采样的标准操作流程、仪器设备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
只有经过充分培训的采样人员才能够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设备的标定和维护在进行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前,必须对采样仪器设备进行标定,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采样仪器设备的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维修、保养以及更换易损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现场环境条件的监测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必须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
采样前必须对现场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
4. 严格的样品采集程序对于不同环境监测项目,都有相应的样品采集程序,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采集到的样品是代表性的。
采集过程中,必须避免外界污染物的干扰,避免样品的污染。
5. 样品保存和运输采集到的样品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保存和运输,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外界污染,以及保存条件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特别是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必须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样品,避免挥发损失。
6. 质量控制样品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必须设置质量控制样品,包括平行样品、对照样品、空白样品等。
通过对这些质量控制样品的分析,可评估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确保采集到的样品数据准确可靠。
7. 数据质量评价对于采集到的样品数据,必须进行数据质量评价,包括查看是否有异常数据点、是否符合数据的拟合度要求等。
只有通过数据质量评价,才能够判断样品数据的可靠性。
8. 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
记录采样操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及相应的环境条件,保留完整的采样记录。
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及措施
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及措施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政府决策和环境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及相应的措施。
一、质量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质量控制是指通过控制和管理各个环节,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它涉及到监测仪器设备、采样方法、样品处理、数据处理等方面,并需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执行。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减小误差和偏差,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1. 采样质量控制采样是环境监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采样的不准确会导致监测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采样过程必须严格控制。
(1)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合理的采样点选址和布置有助于获取代表性样品。
在选址时需考虑环境特征、污染源分布、风向风速等因素,以确保采样点的代表性。
(2)采样设备和器皿采样设备和器皿要保证无污染、无残留。
在采样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等处理。
(3)采样方法和流程采样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比如有关液体采样、气体采样、土壤采样等。
采样过程中还需记录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等。
2. 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分析应准确可靠。
(1)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实验室设备的校准、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样品前处理样品前处理涉及到样品的保存、预处理等,需按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3)分析方法和仪器的选择实验室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方法应符合标准规范,仪器设备应定期校准和验证。
3.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是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卡。
只有数据准确可靠,才能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数据记录和存储监测数据应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存储需要考虑数据安全和保密性。
(2)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估数据处理应符合国家标准,采用合适的统计和质量评估方法。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引言环境监测是对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期观测、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是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仪器校准、质量控制样品、数据质量评价等。
仪器校准仪器校准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它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对仪器进行调整和校准,使其输出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仪器校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定期校准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精度要求,应定期进行仪器校准。
一般建议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校准。
校准样品的选择校准样品需要与监测样品具有相似的性质和组成。
选取的校准样品应具有已知浓度,并且能够覆盖监测样品中可能出现的浓度范围。
校准曲线的建立校准曲线是通过在已知浓度的校准样品上进行一系列测量,建立浓度与仪器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校准曲线一般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拟合方法进行建立,并且需要通过适当的统计方法评估其拟合程度。
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样品是用于评估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样品。
它们是通过特定方法制备的,具有已知浓度或特定特征的样品。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可以帮助发现仪器偏差、分析方法偏差以及其他实验误差。
常用的质量控制样品包括:空白样品空白样品是用纯水或其他适宜的溶液代替样品进行测量的样品。
它可以用于评估仪器是否存在杂质污染,以及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干扰因素。
检定样品检定样品是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它用于检验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通过与检定样品进行测量比对,可以评估监测样品中目标污染物的测量误差。
并行样品并行样品是使用相同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测量的样品。
通过比较不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可以评估实验操作的可重复性和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数据质量评价数据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精密度是一个测量值的重复性程度,它可以通过计算测量值的标准偏差或变异系数来评估。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下面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1. 采样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确保现场采样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检查样品采集容器的密封性和完整性,清洗和维护采样设备,保证其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2. 采样点位选择: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是保证现场采样质量的重要条件。
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位,避免通过采样点位的不合理选择导致结果偏差。
3.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在采样前要了解采样区域的环境背景和特点,熟悉监测对象和检测方法,确定采样项目和采样方法。
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做好采样点位布置,确保采样符合要求。
4. 采样过程中的控制:在采样过程中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操作人员要进行必要的防护,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遵守现场采样操作规程,严防目标物质的污染。
5. 采样容器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和采样器具,保证采样容器的干净、无污染和耐腐蚀性。
在采样前对采样容器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干燥等,以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 采样现场的记录和标识:在采样现场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采样时间、地点、采样方法、环境条件等。
采样容器要进行清晰的标识,包括项目名称、采样点位、采样时间等,以方便后期的样品管理和分析。
7. 现场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采样现场设置质量控制样品。
使用标准物质和空白样品来进行现场质量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8. 采样后的样品处理和保存:采样结束后,及时进行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以确保样品的保存期限和质量。
9. 采样后的质量保证措施:采样结束后,要进行样品的运输、保存、保存和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样品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包装、保护和标识,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在环境监测中,现场采样是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采样工作的准确性、标准化和可比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下面是针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的一些建议。
1. 采样设备管理确保采样设备的清洁、完好和齐全。
采样设备包括采样器、气泵、采样器材、采样瓶等。
设备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确保无破损、无杂质,可靠、准确并满足规定的要求。
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以及校准和检验工作都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 采样现场评价在采样现场评价环节,对采样区域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是否存在干扰因素,如有必要应对现场条件进行调整,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一些特殊环境,如易受污染的区域或危险化学品的现场,应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3. 采样点选择选择适当的采样点也是保证现场采样质量的重要因素。
采样点的选择应尽可能符合监测目标,并考虑到环境特征和污染源分布情况。
避免在可能存在干扰因素(如烟囱排放口,道路交通)的区域进行采样。
4. 采样现场操作在进行现场采样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包括采样设备的准备、样品的收集、采样器的调整和控制等环节。
在采样现场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采样条件的监测和记录,以便后续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5. 样品保存和运输所采集的样品应妥善保存,防止样品保存过程中的污染和损坏。
采样后的样品应及时进行标识,记录采样日期、时间、位置等信息,并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保存和封存。
运输时应注意防震、防撞和温度控制,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6. 质量控制记录需要对采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包括采样日期、时间、位置、采样器型号、校准情况等信息。
对于特殊采样措施和现场条件的调整也需要进行记录,以便于后续数据的分析和比对。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是确保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一、现场人员培训和管理1. 加强人员培训,确保现场人员对采样设备、采样方法、样品保存等方面的操作要求了解并能熟练操作。
2. 现场人员应定期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其对采样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二、现场设备管理1. 采购和使用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采样设备,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准确度和可靠性。
2. 每次采样前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管理和维护设备的使用记录,定期检查设备的存放和维护情况,确保设备完好、干净、无损伤。
三、现场采样操作控制1. 严格按照采样方案要求进行采样,遵循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方式等一系列要求,确保采样结果具有可比性。
2. 采样人员应佩戴防尘、防静电、防水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采样操作的卫生安全。
3. 采用正确的采样容器,避免采样过程中造成污染或损坏。
四、现场环境控制1. 当天天气情况:在采样前需了解天气情况,避免天气影响采样结果,如采样前几天有较大降雨,应合理调整采样时间。
2. 周围环境条件:采样地点周围应无显著的扰动源,如工程施工、交通等,避免对采样过程产生干扰。
五、现场质量控制1. 采用标准溶液与环境样品一同检测,进行质控样品的平行样品和加标回收率试验,评估整个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样品进行现场保存,并避免日光直射,防止因样品保存不良导致分析结果失真。
3. 采样后现场及时完成样品记录,确保样品信息的准确完整。
4. 样品采集结束后,采样器具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六、数据管理和传递1. 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记录和处理现场采样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尽可能在现场进行实时传输和备份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3. 进行数据分析前要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对异常数据要进行排除和处理。
七、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建议1.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来进行质量控制。
一、现场采样前的质量控制1. 确认监测点位:在进行现场采样前,需仔细核对监测点位的准确性,确保监测点位选取符合监测要求,并与监测方案中的要求一致。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考虑环境特征、受污染程度、人群活动区域等因素,以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采样器材准备:现场工作人员需提前准备好需要使用的采样器材,确保器材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现场采样前,需对采样器材进行仔细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污染和误差。
3. 培训和技能考核:为了保证现场采样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需要进行培训和技能考核。
现场采样人员需熟悉采样流程、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确保采样过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 严格遵循采样流程:现场采样人员在进行采样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监测方案中的采样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采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采样,并进行记录说明。
3. 采样时间和数量控制:在进行现场采样时,需严格控制采样时间和数量,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根据监测方案中的要求,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数量,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1. 采样标识和记录:在进行现场采样后,需对采样样品进行标识和记录,确保采样样品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将采样位置、时间、数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使用。
2. 样品保存和运输:对于采样样品的保存和运输,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质量控制。
样品保存时需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采取合适的保存容器和条件进行保存。
样品运输时需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和污染。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来进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环境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而采样作为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有效的措施和建议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将针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建议进行详细介绍。
1.选址合理:环境监测现场的选址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性质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避免选址受到人为干扰和外界污染源的影响。
2.采样装备: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使用专业的采样装备,比如采样器、瓶装、袋装等。
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采样装备的完好和清洁。
3.采样时机:采样时应选择适当的时机,避免受到气象条件的干扰,如风雨、雾霾等。
4.采样技术: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采样技术。
要注意采样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风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采样容器:采样容器的选择应符合监测要求,材质应符合采样物质的特性,且容器内表面应干净无污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现场记录:在采样现场应及时记录环境条件、采样时间、位置等信息,确保采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制定专业标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需要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专业的采样指导标准,确保采样过程和数据的合规性。
2.培训人员: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采样技术和操作流程,提高采样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3.严格检查:在采样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清洁,确保采样装备的完好和无污染。
采样后要及时对采样容器进行合格性检查。
4.现场监督: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中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现场监督,确保采样过程的合规性和质量可控。
5.数据处理:采样数据的处理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备份制度。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关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工业带来的一系列便捷,但与
此同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当前,人们一方面积极采取措
施保护环境,一方面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
环境监测工作对国家整体环
境质量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监测质
量控制备受关注目,做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管,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环
境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就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
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
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和环保工作的加强,发展很快。
环境监
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监测
手段不断更新,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室上个世纪70年代确定的。
当时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回忆来开帷幕,但是发展较慢;80年代进入调整和巩固的阶段,在
这个时段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监测管理站点,并引入了环
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标,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一大进步;90年代是我国环境监
测工作的提高和深化阶段,并于中后期将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列为我国现代化研
究的重点项目之一。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了,但跟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话,还是有
差距的。
我国在环境质量监测上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但是经过四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在监测环境质量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可以采取的
方法越来越广泛,比如遥感技术、卫星技术、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监测范围也
越来越广,在地理范围上可以实现有点向面的推广,由一个城市向整个省级范围
扩散;在监测的种类上可以实现对整个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大气、水以及生态环
境的监测。
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对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是
在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上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得到克服。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2.1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准确性,能够真实地调查到环境污染源的相关问题,就必须严格对可能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和管理,制定控制环境
监测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办法,环境监测部门职能目前还很薄弱,有些部门在环
境监测部门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环境监测部门是一个建立在环境监测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的,由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沟通,合理的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
2.2实验室外部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应制定相关的采样计划和质控计划,并按照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的实施,其中的内容包括:采样点位、测定项目、频次和数量及样品的
运输和保存等等。
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规范现场采样工作,明确的规定从
采样计划的指定到样品运输的采样全过程规范要求,其内容应具体全面,细化采
样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2.3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
倡导监测分析服务理念,实验室内部的环境监测结果的控制至关重要,对样品的保存、采样结果的分析等等都在实验室内部完成,如果没有合理规范的管理系统,那么所得到的监测结果就会产生偏差。
实验室内部环境监测由管制向整个监测环节的保障,也是监测分析的主流创新方向。
从中国国内看,实验室内部的环境监测提供了要求和挑战。
积极建设服务型环境监测最根本就是解决传统的管理问题,提高监测的质量,从根本源上解决问题。
同时建立保证环境监测责任制加强监督和监测分析,使监测分析机构在实施权利的过程中真正建立相应的保障监测结果的意识。
3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手段
3.1平行样
平行样又称平行双样,是指在环境监测和样品分析中,只包括两个相同子样的样品。
采集和测定平行样是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项措施。
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测试的精密度水平。
在环境监测中,采集和测定平行样的百分比应根据样品的批量、测定的难易程度、有无质量控制等进行确定,一般不少于全部样品的10%。
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可根据标准方法所规定的界限进行判别合格与否,也可将测定结果点入质量控制图进行判别。
此外,也可参考分析化学中所作的一般规定进行判别。
3.2现场空白
现场空白就是将纯水当做样品,按照测定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同条件采集、运输,直到分析。
全程空白就是指将纯水从化验室带到采集水样现场,再带回去,中间不打开,也不动,相当于走了一圈又回来,再测定。
3.3加标回收率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以计算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当按照平行加标进行回收率测定时,所得结果既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也可以判断其精密度。
有回收率评价准确度时须注意:(1)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尝试和加入标准物质的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通常标准物质的加入量以与待测物质浓度水平相等或接近为宜。
若待测物质浓度较高,则加标后的总浓度不宜超过方法线性范围上限的90%;若其浓度小于检测限,可按测定下限量加标。
在其他任何情况下,加标量不得大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的三倍。
(2)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3)由于加标样和样品的分析条件完全相同,其中干扰物质和不正确操作等因素所导致的效果相等。
当以其测定结果的减差计算回收率时,常不能确切反映样品测定结果的实际差错。
3.4开展质量监督检查
环境监测分析理念是否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模式,取决于该模式在社会中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保证环境监测的结果准确性异常的重要,一旦在检测中没有规范操作,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监测的结果,就会变成一种力量改变生态的发展。
开展质量监督检查是实施现代化模式的运行主题,也是环境监测监测分析实施的主要核心,坚持规范操作和管理,从根本上通过理念创新影响环境监测监测分析实践,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度。
3.5加强人员的培训
在环境监测创新化的监测分析体系中,一个好的环境监测站必定会为广大群众谋求更多的福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
环境。
因此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严格,人员的培训计划异常重要,随着环境问题的异常严峻,相关的监测人员的技能要求也在改变,因此,必须制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能通过上岗证的考核,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监测站的质量保证,环境监测监测分析是需要整个系统中的各个主体进行合作协调,动员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改变传统环境监测分析观念,提高环境监测部门和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能够有效的实施环境监测分析的机制和监测分析模式。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领域广泛,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因此在定制环境监测的体系时,必须考虑到位,不要忽略任何一个能够影响监测分析结果的任何细节,因此要抓好管理,保证采样、分析过程中的工作质量,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苏毅.浅谈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5,2:
64+66.
[2]郑司伟.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7:324.
[3]张杰.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对策[J].时代农机,2015,6:77-78.
[4]孙佳.浅谈环境标准样品应用与管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8:144
作者简介:陆栋,男,45岁,陕西省大荔县环境监测站,助理工程师,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从事环境监测1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