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国学基础 增强学生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国学基础增强学生素养
摘要:面对现实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语文教师再次明确学习国学的必要性,思考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其他语文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国学学习并帮助学生逐步增强人文素养。
关键词:国学经典素养教学语文学生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而国学又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国学中的精华又是我们需要的精神营养。
国学中的精髓是能够让我们的学生从中获得最有力的帮助,无论学识方面,还是精神营养方面的。
那么国学是什么?国学就是指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精粹。
它是我们民族精神成长发育的基石,也是一个国民尤其是中学生应该接受的基本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
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知道,作为中国人,我们的文化是逐渐积累下来的,是一代代的人创造的。
人其实是活在历史之中,人们是汲取前人的成果而发展的。
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汲取国学瑰宝中人文素养的精华,帮助他们提高其自身的人文素养。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的现状又如何呢?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知,大多数的高中语文教师的心中语文课是以高考考纲、高中教学大纲为标准来完成教学任务,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学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应试,而且教材中国学内容的量相当有限,教师教
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较少利用国学中有益的资源来进行针对性强、序列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夯实国学底蕴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
1.语文学科“工具论”的影响。
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讨论,多年来争论得沸沸扬扬,众说纷纭中,“工具论”无疑是最具权威性的,此说由于写进了教学大纲,便成为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工具论”的理论依据是“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
诚然,工具性是语文的一个重要属性,但应该说,工具性是只就其手段功能而言的,它只是一种载体,是一种“表”的成分。
过分强调未免失之偏颇。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些语文教师把一篇篇有着丰厚人文底蕴的课文,特别
是文言文中那些经典著作肢解成了一堆堆零散的工具材料,于是在语文课上,没有欣赏的情愫,没有审美的遐想,没有灵魂的震撼,没
有个性的发挥,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整个课堂就像一个作坊,机械单调。
2.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究其实质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思想的异化。
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由于升学率的压力,侧重于技术性、功利性,把学生当成应试机器,教学因此陷于支离破碎的分析和题海
战役中,致使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这样也就使得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近乎是一片荒漠。
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势在必行!
面对这种现状,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夯实学生的国学底蕴,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呢?
1.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经得起历史的洗礼,经得起时间的风浪冲击、洗刷,时间越久远,愈能显示其“英雄”本色。
而这些经典,早已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早已成为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生命的一部分。
比如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在秦始皇手里,差不多遭受了“灭顶”之灾,但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文化虽遭历代统治阶级的异化与篡改,但是数千年来其思想精髓却始终濡染、滋养着汉民族文化的血脉。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代,孔子思想所遭受的空前批判,并没有动摇它作为汉民族文化的“国粹”地位。
尽管孔子思想也有许多其产生时代造就的局限性,但是它所包蕴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所以,先秦文化中像《论语》这种历经数千年历史风云“检验”而仍散发着思想醇香的典籍,被视为经典,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绵延五百年的春秋战国孕育了一个经典璀璨的时代。
《诗经》《老子》《庄子》《孟子》《离骚》《左传》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
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注释。
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国学”,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我们回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上去。
根深叶才茂。
一个数典忘祖的人,无论你掌握了怎样的现代文明利器,其根基都是“发育”不良的。
学生知道了
这个道理才会意识到学习国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国学,我们开展国学教学才可能有效。
2.教师应该潜心学习国学,逐步深入研究国学,领会并掌握国学
中的精髓。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6年9月30日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厦门市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学比较研究》的研究工作,笔者负责台湾高中国文辅助、选修教材研究及《国学》系列校本教材之工作。
在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
要编写教材,教师必须对国学的相关作品有一定阅读与理解;然后
才能对作品作进一步的思考与筛选,选择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国学内容,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与诠释。
教师只有能够平心静气潜心研读国学书籍,只有真正理解领会国学书籍中那些属于精髓的内容,才
能对教材的编写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
3.教师根据自己对国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渗透国学教育,不断地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其他语文教学方式中突出、深化国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逐步接受国学。
当学生逐渐接受国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
要求每位学生每个星期背诵小学、初中要求背诵的那些古诗文三到五篇(首),既是复习过去的旧知识,也是在积累文学素养,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国学浸染。
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积累素材开展一系列的讲座或者
安排几个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孔子的专题、有唐代诗歌鉴赏的专题——使学生对国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并且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收获。
4.教师充分利用国学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发掘国学中的人文因素,对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在国学经典里有很多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挖掘的人文素材。
当我们学习《论语》时,我们会对孔子关于完人的“不欲”表示欣赏。
他的“不欲”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在对待钱财、利益的问题上,不要见利忘义,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见得思义”(《季氏》);对待他人的问题上,要大度,能容人,不能斤斤计较、不能失信。
他把讲信用看成完人的重要标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现代人的道德规范当然与孔子时代的道德规范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关于封建等级观念的内容是我们今天应该摒弃的,但作为社会的人要处理好我与外界的关系是共同的。
人不能放纵自己,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
“不为”的内容是由阶级或时代特点决定的。
我们语文教师应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包括义利观、人生观、世界观,教学生学会负责,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正确地对待财富、地位、名誉、享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养成诚实、正直、谦虚、礼貌的美德。
5.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有关国学经典的教学唤起学生对传
统文化的向往,能对传统文化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有一份感恩的
心情。
在与爱国诗人屈原的对话中,学生领略他高洁的精神;在与田
园诗人陶渊明的对话中,学生领悟什么叫傲岸的风骨;在与浪漫诗人李白、与文学全才苏轼的对话中,学生懂得何谓卓越的智慧。
在长期的国学熏陶中潜移默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形态。
6.语文教师应重视国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发展学生智慧思想的研究,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开阔视野。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经典,在讲授经典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整理出经典名著中那些闪烁智慧光芒的文句,并能够归纳出其中所蕴涵的智慧,对学生发展与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比如孔子在《论语》中就比较系统地提出怎样才能使人有智慧。
孔子认为“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提倡“学而知之”(《季氏》)。
1.必须有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2.要勤学,多见多闻。
《八佾》记载孔子“入太庙,每事问”。
他说自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述而》)。
他要求学生广于见闻,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为政》)。
再次,经常温习、练习。
“学而时习之”(《述而》),“温故而知新”(《为政》),就是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进而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3.要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不思考,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
学
习的内容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消化吸收;学习是思考的依据,否则就
会流于空想。
可见,孔子所指的获得智慧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学习思考,形成个体经验系统的过程。
现代教育的本质问题是学生的认识问题,即使学生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较完善,使学生理性成熟化。
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伦理、事理、物理,辨别其现象与本质,而不是死记一些书本的现成结论。
开发学生的大脑资源,发展学生的智能已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怎样发展学生的智慧?孔子的育智观给我们重要启发: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再次,要重视知识质的转化。
当然,人要变得智慧不是即时的,而是要经过不断的学习与思考。
孔子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才“不惑”。
如果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分析与归纳去实践,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人生智慧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这些措施总的目标是为了夯实学生的国学基础,提升他们的素养,既有人文素养,也有实际的思维能力。
如果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精心设计去做,他们的人文素养肯定会比过去强,他们的思维能力肯
定比过去有所提高,他们作为一个人肯定比过去更值得别人尊敬与信任,因为学习国学可以增进个人的文化内涵,使得个体尽量地与
社会相和谐,从容地面对困境。
不论个体在现代社会有多少值得炫耀的东西,都不应放弃祖宗留下来的文化,这是滋养我们灵魂的养
料。
古语说“内圣外王”,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立身处世的原则,一种个体与社会尽量平衡协调的互动关系。
而当今媒体经常报道残忍的暴力手段,正是个体信仰缺失,没有“人化”的一种表现。
同样,缺乏深厚的文化滋养,现代人很容易流于浮躁。
我们读《老子》《庄子》《诗经》《菜根谭》,读唐诗宋词的优秀篇目,可以领略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体会古人的那种人生境界,帮助自己对抗社会浮躁,过有质量的人生。
我相信,一个受过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应当是一个不危害他人并会生活的人。
参考文献:
[1]《论语》.
[2]《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31日.2006年9月24日.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