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档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道酬勤之向善求真寻美
作文素材:
马化腾
马化腾,这个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互联网上那只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QQ形象,你一定非常熟悉了。
它改变了数亿人的沟通习惯,创造了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引领出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QQ的孕育者就是马化腾。
网络玩家
1984年就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的马化腾曾经很喜欢天文,但那毕竟有些遥远。
当计算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生活中便有了新的主宰。
在深圳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时候,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平已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种病毒的“克星”,会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苦苦生存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深圳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
1993年,马化腾第一次认识了ICQ。
一见面,他便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就注册了一个号。
可是使用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户中想推广开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于是他想,自己能否做个类似于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同学张志东合作,在深圳注册了深圳的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决定开发一个中文ICQ软件。
从此,他踏上了创业征途。
差点卖掉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
“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
1999年初,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
在马化腾为资金犯难的时候,他起了要把QQ卖掉的想法,先后和四家公司谈判,都以失败告终。
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
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升温,受昔自老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次的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的投资。
从此,新的一轮创业开始。
截至2004年9月,腾讯QQ总注册用户数为3.55亿,活跃用户数1.19亿,QQ最高同时在线730万、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78万,跃居中国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专注做事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
而马化腾总结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几乎所有业内伙伴提到这位才34岁的老板,都会用“专注”这个词。
五年来,腾讯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马化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
QQ秀就是他在网上觅到的一块肥肉。
偶然一次,马化腾发现韩国推出了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马化腾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就把韩国的那套东西给学过来,搬到了QQ上推广尝试。
他同时找一些著名的手机和服装公司,例如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让他们把自己最新款的产品通过QQ秀用户来下载。
QQ秀有这些公
司提供服饰设计、手机等多种产品,很快风靡了Q族的世界,而腾讯没有为QQ秀的服装、饰品花费任何的“银子”。
马化腾说,这一块业务的增长目前很快,已有超过40%的用户尝试了购买。
马化腾盘算,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2元的话,仅QQ秀收入就不敢想象。
马化腾那独到眼光又一次为腾讯挣到了钱,2004年前三季度,腾讯盈利达到3.28亿元。
马化腾的经营哲学是:“三问自己”。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
他的竞争对手多半对商务、利润、资本感兴趣,却不一定能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而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
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
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
1999下半年,腾讯在网络寻呼系统市场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银气然而,也面临着重大选择:一方面寻呼行业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腾讯的QQ用户数达到了100万,而且还在迅猛增长。
早先,QQ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
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
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再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
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周有光——著名语言学家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长命百岁。
100岁是人的生命极限,超过极限是有的,但那是例外,我自己一不小心已身处例外了。
上帝糊涂,把我给忘了?
半路出家的语言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56个民族有数十种方言,并且大多数人都是文盲。
要建设这样一个国家,没有统一的、能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文字语言,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文字改革问题很早就被置于国家工作日程的重要位置,并从全国范围内网罗了许多专家学者来从事这项开创性工作。
1955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参加会议。
会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愈之跟周有光说:“你不要回去了,你留在文改会工作吧。
”周有光笑了笑,说:“我不行,我业余搞文字研究,是外行。
”胡愈之说:“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
”不久,周有光接到通知从上海调往北京。
从此中国经济学界少了一位金融学家,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多了一位委员、一位语言学家。
1906年1月,周有光出生于江苏常州,先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早年读大学时,周有光主修经济学,但因对语言学的爱好他还选修了语言学,并在1952年出版过一本《中国拼音文字研究》。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里,如今既藏有经济学家周有光的著作,也藏有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著作。
从金融经济到语言文字,周有光改行可算是“完全彻底”。
他的孙女在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很严肃地与爷爷讨论这个问题。
她说:爷爷,你亏了!搞经济半途而废,搞语文半路出家,两个“半圈”合起来是一个“0”!周有光笑道:“我这是在’劫’不在‘数’。
那时候搞经济的后来都倒了霉。
我逃过了‘反右’的劫难,是我命大运气好,留在上海搞经济的很多同事都成了右派,有的因为受不了政治迫害而自杀。
我却因为已改行而移居北京,参与文字改革,躲过了这一劫。
“我的改行是偶然的,不过我是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改行了就要认真做,当时的工作任务很繁重,我就把所有能够利用的时间都拿来补充知识。
因为作为外行可以马马虎虎,但真正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你就决不能马马虎虎,以前看过的名著我要重新细读。
那个时候我的确很用功。
”
当时拼音方案委员会一共有15个人,由几个大学的语言学家组成,不过主要是开会参加讨论。
“文改会具体工作由3个人来做:叶籁士、陆志伟和我。
叶籁士兼秘书长,比较忙;陆志伟要教书,还兼语言所的研究工作。
我呢,离开了上海,没有旁的事情,就一心搞这个事情。
我们三人就起草了第一个草案:汉语拼音文字方案。
”当时,周有光提出了三点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事实上,我们三个人都共同提出要用26个拉丁字母,没有新字母。
看法基本一致,没有什么不同的对立思想,只有一些技术性的不同。
”
周有光说,汉语拼音采用的是罗马字母,但它在上世纪50年代曾遭受过很多人的反对:“当时有人认为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几个字母还不会搞,干吗要用帝国主义的字母。
”
干校劳动间隙,周有光以收入《新华字典》的字为依据,科学分类统计,把信息论引入古老的汉字研究领域,开创了一门现代汉字学。
后来,周有光还主持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订,提出正词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在矛盾,规则在1988年公布。
社会的变化快,语言文字也跟着变化快。
如今,各种个性化的语言可以说五花八门。
周有光说:“现在中国人特别爱用外国字母,觉得表达起来很方便,像TV、卡拉OK、CD、PK等等。
还有一个事情很有趣,‘○’算不算中国字?在不久之前,《现代汉语词典》是不收的,后来收了,承认它是个中国字。
因为这个‘○’到处用了,比如现在常这样表示二○○七年,过去则是二零零七年,其实这两个‘○’是外国的,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的。
”
个性化语言的大量出现,会不会与国家推广了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相冲突呢?周有光摇了摇头说:“现在有不少人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表示担忧,但我认为这大可不必。
不仅是中国,如今许多民族都有这个问题,特别是第二次大战以后。
现在我们接受的外来词,主要是英国、美国的。
为什么?他们的口语在全球的使用频率高,我们学他们的许多口语,结果把他们的许多词汇也学来了。
其实,即使英语也不是纯粹的,英语里有不少词汇也是外来的。
所以说,我们国家出现的这种现象,是变化过程当中的现象。
”
已是百岁高龄的他,现在每天还要看书读报——不是随意浏览,而是逐行逐句,圈点勾画,读到细处,甚至要找来地图,举着放大镜相与对照。
“老来回想过去,才明白什么叫做今是而昨非。
老来读书,才体会到什么叫做温故而知新,学然后知不足,老然后觉无知。
这就是老来读书的快乐。
”
周有光至今仍勤于笔耕——不,按他的说法,是“指耕”,他每日用中文电子打字机写作。
他对用打字机写作赞不绝口,讲每天都用打字机写作,比手工快5倍,说着拉开办公桌抽屉,只见里面放着很多电脑软盘,他随手拿出一张软盘说,这就是一本书,又拿出两张说,一部大的书,两张软盘。
“我写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年纪大了,跟正常人不同,年老的人工作累了要睡觉,我利用精神好的时候写文章,工作效率并不低。
”
据说,他到80岁才突然发现自己该退休了,此前,经常去办公室,也没人告诉他退休这回事。
90年代以来,周有光更多地为公众所知,这时的他,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典范: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参与公共事务的发言。
他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等多个领域发言,他开始写一些文章,广泛讨论现实世界。
他早年所受的经济学教育以及后来的语言学研究,给了他广阔的视野。
对他个人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自由境界,他是中国最早使用电脑写作的人之一,后来,他甚至能学会使用手机。
当他从语言学家的身份上脱身出来,发现自己有相当强烈的表达冲动,他像一个青年一样,上网浏览信息,就接受新事物这一心态上,他可能比大多数年轻人更年轻。
“四朝元老”原来是位“新潮老头”
有人称周有光为“新潮老头”。
周有光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时,就已经开始在电脑上写文章了。
“我使用‘双打全拼’在电脑上写文章,不用草稿纸已经快20年了,我想什么就打什么,得心应手,灵活自如,一点也不慢;有的人是看着别人的文稿打,那是‘看打’,是打字员。
” 先生叹息自己年纪大了,大部头写不动了,只能零星写点小文章,每月坚持为《群言》杂志写一篇随笔。
采访时,他给了我他写的一篇文章的打印稿,题目是《食衣住行信》。
在他看来,民以食为天,“食”当排首位,而不是常言的“衣食住行”。
他还认为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如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不可或缺,有必要在原来4个字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信”。
期颐老人还在关注身边的社会学,用随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
可嘉可赞!
这位历经晚清、北洋、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四个时期的“四朝元老”风趣地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长命百岁。
100岁是人的生命极限,超过极限是有的,但那是例外,我自己一不小心已身处例外了。
上帝糊涂,把我给忘了?不叫我回去!”周有光笑言自己“四世同球”,原来他的孙女和重外孙现居美国,他隔天就用“伊妹儿”和他们通讯。
他不仅头脑清醒而且十分新潮,喝“星巴克”咖啡,看《特洛依》大片,时尚不落当代青年。
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有的老人认为自己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而他则不以为然,“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的”。
“我的生活很简单,我的天空就是这半个书房。
”讲着讲着,周有光便笑出声来,孩童般乐不可支。
“我97岁去体检,医生不相信,以为我写错了年龄,给我改成了79岁。
医生问我怎么这样健康,我说这要问医生啊。
”谈到自己的养生之道,他说:其实也无秘诀,不过生活应有规律,心宽体胖。
周有光认为最重要的是度量要放宽一点。
老人每当写文章累的时候,就会做一下他独创的“象鼻子运动”——扶着桌脚,晃晃头、耸耸肩、扭扭屁股、伸伸腿??小小的运动锻炼了全身,难怪他至今连牙齿还是原装的。
老人书很多,又没有专门放书的屋子,四间小屋子都放满了书。
有的时候,要查资料,常常要四个屋子跑来跑去,他没有把这当成一种负担,反而乐此不疲。
他说:“古代有‘陶侃运砖’,讲一个名叫陶侃的书生为了锻炼身体把砖头搬来搬去。
我把书搬来搬去,这是‘周有光运书’。
”说完,老人哈哈地笑了起来。
他每天起居定时,晨6时起,晚10时
睡,中间要午睡。
一生饮食习惯不变,喜欢吃面包、喝咖啡、饮红茶。
在日常生活中,周有光一日三餐以面包、牛奶、青菜、鸡蛋、豆腐为主。
他从不刻意所谓的保养身体,不吃补品,自述生活要平淡稳定,吃东西不要过分,不要老吃所谓的山珍海味,要吃家常便饭,吃青菜豆腐,就是赴宴会也不要多吃。
前几年,周有光写了一篇周氏“陋室铭”,曰:“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
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
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
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
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
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
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
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
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
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
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
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
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
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
遨游郊外,田野是我的花房??” 这篇“陋室铭”,字字句句无不体现出百岁寿星“随遇而安”的养生哲学!
许渊冲
“狂人”许渊冲:他的可爱,源自他的率真。
许渊冲,“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伟大的传统文化的样本”。
他和董卿的一席对谈感动了无数网友。
这位翻译界泰斗瞬间上了热搜榜。
96岁、著作等身、拿奖拿到手软、业界地位崇高……这样一位老先生,让人说一句“可敬”,一点也不奇怪。
在《朗读者》中朗读许渊冲译作的“外语天团”,包括北外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
他的可爱,源自他的率真。
活了近一个世纪,经历了无数人间冷暖,他却毫不世故,反而像孩子一样,直抒胸臆、真情流露。
总之,和人们印象中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谦虚低调”的画风截然不同。
但这个不谦虚的人,也确实有“不谦虚”的资本。
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又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可以说,是给中国文化界狠狠地争了一口气。
这位万众景仰的大师走上舞台,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话语间充满了睿智与豁达。
大家关注他,不仅因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更是因为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如果这几句话从一个年轻人口中说出,或许还有人会揶揄这是一句鸡汤。
但是,当97岁高龄的许渊冲老先生说出这句话时,人们看到的就是掷地有声的人生智慧,因为他实实在在地在用生命践行这几句话。
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1938年入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应征美国志愿空军任英文翻译;1958年开始将毛泽东诗词译成英法文,堪称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
国内外先后出版中、英、法文作品160余部,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译联杰出文学翻译奖(北极光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同年,获北京大学大雅奖。
老先生在节目中说了,如果能活到100岁,他要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目前还剩不到30本。
《朗读者》中,董卿反复提及的一个词是“遇见”。
因为许渊冲先生,中国人遇见了包法利夫人,遇见了李尔王,遇见了哈姆雷特,西方世界也遇见了李白,遇见了杜甫,遇见了汤显祖。
除此之外,或许是更重要的,我们因为许渊冲先生,遇见了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直到现在,许渊冲依然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
他说,这也不是我的,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
“一切办法中最好的办法,是延长我们的白天,从夜晚偷几点钟。
”
10年前,他做直肠癌手术,医生说最多还能再活7年。
而他“一不小心”,不但活过了医生预言的寿命,还靠“从夜晚偷几点钟”,翻译了好几本莎士比亚。
“能出一本是一本,不敢吹牛。
”这样的人生,岁月根本就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