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命题测评改革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
人类进入21世纪,意味着进入了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社会。这需要复合型的、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教育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其重要基础就是学校教育。而命题则对教育起着导向和调控作用。因而命题改革就不应滞后于教育改革,命题改革应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二)从课程改革的需要来看。
命题改革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改革呼唤数学命题进行必要的改良和改革,以适应课程改革这一现实。《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内容要更多地指向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注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因而,作为数学评价主要方式之一的“考试”,命题应创新,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由此可见,小学数学命题改革不但不违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验,而且也是课程改革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从学生自身的需求来看。
学生对严肃、冷峻、呆板的命题不感兴趣,而轻松、热情、活泼的命题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作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尺度——数学命题,也应改革、创新,使其有意义、富有挑战性。
二、国内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为了了解“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趋势与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我们发现国内统一领域研究比较注重命题形式的新颖、有趣,命题语言的童趣化、人文化,命题内容比较关注现实性、应用性、综合性、基础性、开放性。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缺乏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命题时,较随意,往往是把各个知识点零碎拼凑,试题组合缺乏严谨、
科学、层次;各个板块内容的评分标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考试结果虽未给学生分等排序或以此给学生压力,但处理过于简单,为发挥考试评价的应有功效;考试形式比较单一,以笔试、闭卷形式组织。因此,基于国内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目前命题存在的缺陷,结合我校教师自身的特点,特确定本课题,来深入探究小学数学命题改革的策略。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念
建构主义理念指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因而,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数学命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命题者的角度,另一方面也应考虑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过程。
(二)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只有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贴近学生实际的命题内容才能引起学习者的充分注意。学习是学习者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学习行为,因而数学命题不仅考虑命题的科学性,也应考虑命题的艺术性。
(三)新课标理念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可见,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命题考试,也应作出积极反响,不断创新、完善,以致更科学、合理地评价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更好地改进教师教学。
四、研究的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小学数学命题考试应注重学生掌握必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二)全面性原则
小学数学命题考试应注重考察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三)科学性原则
命题总体布局合理,试题无科学性错误,语言表述准确、精炼,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答案无歧义。
(四)导向性原则
命题要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方向,要顺应数学学科改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发展性原则
小学数学考试的命题与评价,要能客观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真实情况和教
师教学的真实效果,促进学校、教师的不断发展,特别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五、研究目标
1、探讨考评内容所占试卷板块比例安排原则及各板块内容的评分标准,推出多样化的测评形式,拟定科学合理的测评结果处理方案,总结切实、有效试卷评析方法。
六、研究的内容
(一)以新课程理念和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吃透教材,准确把握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平衡版块内容,制定评分标准,以致更好地对学生三维目标及各项能力的考查。
(二)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年段数学知识检测的侧重点,采用多种考试形式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个性的发展情况。
(三)我们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根据学生试卷中的典型错例、试卷上学生错的“通病”,采取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评析策略。
(四)考试结果打破原来以分数出现给学生分等排序的传统方法,也摒弃完全抛弃考试结果的极端做法。我们要本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理念寻找一种更科学、合理的考试结果处理方法。
六、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一)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法、分析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0.2—2010.4)。
①查阅文献、理论研究、落实实验方案;
②撰写课题申报方案。
2、实验阶段(2010.4—2011.4)。
(1)学习。
每学期举行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师学习会。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前沿信息。使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论和操作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使实验教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
(2)实践。
课题研究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其一收集试卷组织老师分析、研讨,了解新课改后命题一些变化,呈现出的新内容,最重要的是了解目前命题还存在的不足,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其二收集一些省市较好、较典型的试卷,组织老师学习,为己所用。其三组织老师结合新课改理念及课题研究中不断生成的经验自行命题。其四试卷测评后组织老师进行及时分析、研讨,总结经验。其五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平时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实验班学生通过命题测评改革后一些进展和变化。
(3)计划。
课题组除有总体研究计划外,每个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分步实施的研究计划,使实验研究进程清晰,目标明确,便于小结。
(4)活动。
在课题研究实验研究期间,组织校级研讨活动8次,实验教师自行命题4次。
(5)交流。
根据课题实验的有关计划要求,每个学期期末有阶段性小结报告。还在实验过程中每人至少总结了1篇经验总结。
3、总结阶段(2011.4-2011.6)。
(1)参研教师全面总结。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