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全面)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在我国的计数惯中,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从右边起依次为个级、万级、亿级。

计数单位包括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

个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个、十、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亿、十亿、百亿、千亿。

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个级的数位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的数位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称为十进制计数法。

二、读数的方法读数时,先分级,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亿以上数的读法是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三、写数的方法亿以内数的写法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如果某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占位。

亿以上数的写法也要保证个级和万级都是四位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同样,如果某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占位。

四、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比较多位数大小时,先确定数位数,看位数是否相同。

1、当数的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2、当数的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如果相同则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将个级的四个数字省略,换成“万”字。

2、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先分级,将个级和万级的八个数字省略,换成“亿”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期末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汇总小学考试考点期末总复习知识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复习【知识点】1.大数的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2)如果位数相同,那么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4.数的改写:(1)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并写上“万”字。

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用“=”表示。

(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再写上相应的计数单位。

这样原数的大小改变了,所以用“≈”表示。

【例题】写出下面各数一千零三万零七百写作: 10030700五千八百零九万写作: 58090000三千万三千写作: 30003000八百万零三十写作: 8000030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3.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也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十进关系.4.我国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5.万以内数的读法:①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②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 个位上是几就读几.③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末尾的0都不读.6.亿以内数的读法:(1)从高级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万以内数的写法:①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③中间和末尾哪一位上有0,都要用0占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本文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旨在帮助同学们回顾本学期的研究内容,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包括一(个)、十、百、千、万……亿。

2、数位是指数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位置。

3、数级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是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

数级和数位的区别在于,数位是指数字排列的位置,而数级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的概念。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四、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简单的改写,使其更加通顺易懂。

角的定义: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形成的图形被称为角,其顶点为角的顶点,两条射线为角的边,符号为∠。

角的度量:角的单位为度,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记作1°。

量角器是将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其中心和°刻度线用于量角的步骤,即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度数即为量角器上的刻度。

角的分类: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根据旋转的角度不同,角可分为直角(1直角=90°)、平角(1平角=180°)、周角(1周角=360°)、锐角(小于90°)和钝角(大于90°小于18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共41页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共41页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是四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数位顺序表:…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7)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9)亿以上的数:在亿位后面还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①一百亿有100个亿,一万亿有10000个亿。

②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③分级读、写数:从高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④数的改写:a、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b、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⑤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数的产生:(1)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比1大的整数。

这些数比10、100、1000…更大,我们把它们叫做大数。

(2)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记数的方法。

最初,人们是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数的。

后来,人们发现用一些符号也能记数。

(3)为了表示更大的数,人们创造了用符号表示数的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数。

如:用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用符号“+”可以表示加法,用符号“-”可以表示减法…(4)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数是十进制计数法。

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

2024年数学(人教版)四上-必背重点

2024年数学(人教版)四上-必背重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归纳(三升四开学必背63个知识点)如1、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像个、十、百、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5、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亿位等,都是数位。

6、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9、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连接:450000=45万200000000=2亿10、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720023000≈7亿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11、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12、计算器上的ON/C 是开关及清除屏幕键,AC 是清除键。

13、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14、测量士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或者平方千米作单位。

15、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6、1平方千米=100公顷17、1公顷=10000平方米18、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9、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20、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可以量长度。

2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链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4、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把园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多对应的角的大小是1度。

25、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面一条直线。

26、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27、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重点知识点-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例如读一个数时,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 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

2. 难点-对大数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涉及多个0 的情况,如中间连续几个0 的读法和写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进位和舍去规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考点-读写大数,如给出一个大数要求正确读出或写出。

-比较数的大小,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例如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或者根据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重点知识点-面积单位的认识: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公顷或平方千米。

-单位换算:能熟练地进行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例如,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乘进率100;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 难点-建立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概念,因为这两个单位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直观感受。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以及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研究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级: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亿是一万亿。

2.数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

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5.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来表示,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1.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

每级末尾的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11.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12.“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读数: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写数: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860个一组成。

4.“四舍五入”法:4、3、2、1、0舍去;5、6、7、8、9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

5.用“=”和“≈”的区别:7580000=758万7508000≈751万9000000000=90亿9420000000≈94亿省略与改写:958 5006 52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时,要看千万位:959 0000 0000改写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959亿6.比拟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一样,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假如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一样,就比拟左起第二位上的数……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0不能作除数。

比方:5÷0不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又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要乘几或除以几。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一样倍数〔0除外〕,商不变。

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商也变大。

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小。

180÷30:可看作180除以30或30除180。

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拟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在笔算除法时,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想这个整十数乘几,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数,就商几或用几试商。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一、整数的认识在数轴上,正数向右,负数向左,零在原点。

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按绝对值大小进行。

二、加减法1.加法加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加法的应用场景:物品总数、时间的计算、长度的计算等。

2.减法减法分为算术减法和实际应用减法。

减法的应用场景:比较、剩余、缺少等。

三、乘法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乘法的应用场景:物品的个数、长方形面积、周长等。

四、除法数整除数,商是整数,余数为0,即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

除法的应用场景:物品平均分配、比例、倍数等。

五、分数的认识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分数的份额,分母表示总份数。

分数的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约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比大小,同分子比大小,找到公共分母比大小。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母相同,分子相加减,分母相乘除。

六、面积与周长1.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长×宽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长+宽)2.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边长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边长3.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底×高三角形的周长公式:C=边1+边2+边34.圆形圆形的面积公式:S=π×半径2圆形的周长公式:C=2×π×半径七、时刻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将时间按24小时制归类,表示时间段的加减法。

八、长度和容量1.长度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等。

长度的应用场景:距离的计算、周长等。

2.容量容量单位:毫升、升等。

容量的应用场景:体积的计算、液体的数量等。

九、坐标系坐标系的概念和构成,表示点的坐标,运用坐标系解决分类、排序和数据描述等问题。

十、图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分类、特征及命名,接触面图形分类的认识,运用在日常环境中。

十一、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图表和频数分析,利用频数和分数进行数据描述,数据归纳和筛选,通过分析数据、提取数据中有用信息进行判断和推理扩展。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毫米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亩、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长度单位之间进率为10,面积单位之间进率为100二、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1、公顷是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10万平方米。

2、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等于100万平方米。

3、公顷和平方千米常用于表示土地面积、国家面积等。

三、换算1、将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需要将公顷数除以10.2、将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需要将平方千米数乘以10.四、应用1、在解决土地面积问题时,需要了解和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

2、在研究地图时,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

五、计算工具的认识1、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使用。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3、计算器是现代常用的计算工具,具有开关、清除等功能键。

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xxxxxxx平方米,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在带面积单位时,先考虑面积的大小,再看括号前面数的大小。

例如,果园、广场、体育馆一般带公顷,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而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公顷。

较大的面积如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如洛阳市的面积约为平方千米,河南省的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上海市的面积约为6364平方千米。

射出来的光线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可以近似地看成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的那一端可以无限延伸。

不能量出长度,因此出现一条射线长8米这样的判断题一定是错的。

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本文档归纳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1. 数位及数的读写:
- 了解数位的概念及其位置价值;
- 能正确读写四位数及其以下的整数。

2. 数的比较与大小:
- 掌握比较运算符的含义;
- 能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确定它们的关系。

3. 数的顺序比较:
- 掌握比较三个以上数的大小;
- 能够按照顺序比较多个数。

4. 数的组成与拆分:
- 了解数的拆分与组成的概念;
- 能够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将两位数根据十位数和个位数合成。

5. 数的相等关系:
- 掌握相等的概念;
- 能够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

6. 数量与长度:
- 了解数量的概念和长度的测量;
- 能够表示和读写长度。

7. 图形的分辨:
- 掌握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 能够分辨不同形状的图形。

8. 图形的绘制和填色:
- 能够准确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填色。

9. 物体的重量比较:
- 了解重量的概念和轻重的比较;
- 能够比较物体的重量大小。

10. 货币的使用:
-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 能够正确识别各类硬币和纸币。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认识更大的数:学习大数的读写,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乘法口算:通过口算训练,掌握乘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角的度量:学习角的测量方法,了解角的基本性质。

4. 两位数乘法:学习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法,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6. 统计: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7. 观察物体: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8. 秋游中的数学问题: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与计算1. 认识更大的数- 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和顺序。

- 学习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相应的比较方法。

2. 整数运算-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 学习两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了解乘法表和除法表。

3.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分数,了解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 学习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

4. 小数的初步认识- 了解小数的概念,认识小数点。

- 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掌握小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简单转换。

二、量与计量1. 长度单位- 学习使用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

-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面积单位-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 学习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 体积与容积单位- 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 学习使用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并掌握其换算。

4. 质量单位- 学习使用千克、克等质量单位。

- 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图形与空间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 学习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 学习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 空间与方向- 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 掌握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

四、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

- 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图。

2. 初步概率概念- 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五、解决问题1. 应用题的解答-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

- 掌握解决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2. 逻辑思维与推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简单的数学推理。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重点知识点:1、大数的认识:熟练读写亿以内、亿以上数,牢记数位顺序表,会改写(整万、整亿数改写)及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像把567800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就是5678 万哦。

2、公顷和平方千米:清楚二者换算(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能结合实际场景选择合适面积单位,比如描述城市面积用平方千米,校园操场可能用公顷。

3、角的度量:认识各类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掌握角的度量(用量角器)与画角方法,精准画出指定度数角,如75°角的绘制。

4、三位数乘两位数:理解算理,会笔算出乘积,还能用积的变化规律快速口算,像因数末尾添0 或去掉0 对积的影响心里要有数。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把握二者特征,区分平行与垂直关系,能在图形中准确找出对应线段与角,比如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及高的确认。

复习方法:1、错题复盘,把作业、测试错题分类整理,分析错因(概念模糊、计算失误等),逐个击破薄弱环节。

2、巧用图表,绘制数位表助记大数读写,画思维导图梳理各单元脉络,让知识成体系。

3、模拟刷题,限时做期末真题卷,适应考试节奏,做完细究错题,查缺补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单(1)一、填空题1. 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位。

2. 一个数由5 个千万、3 个十万、7 个千和2 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3. 1 平方千米=()公顷,500 公顷=()平方千米。

4. 钟面上3 时整,时针与分针成()角,()时整成平角。

5. 两个因数分别是125 和80,积是()。

二、判断题1. 直线比射线长。

()2. 平行四边形有两条高。

()3. 近似数比准确数大。

()4.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直角。

()5. 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三、选择题1. 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 4004000B. 4040000C. 40000402. 用一个放大10 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是()。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熟悉
1、根据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 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 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非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根据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数, 最后再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
七、数的产生
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
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5位是万位;第9位,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例如:〔2496|0000〕
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要写大写数字.〕
二、单位换算〔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进率〕
1、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3、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4、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
5、平方千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整理一、数与计数:(一)整数数位顺序表:相关知识点:1、要明确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三者的含义:数级是指: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我们现在学到的有3个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数位是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

三者一定要区分清楚,做题时才不会混淆。

易错题目如:亿级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万级中所包含的数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判断题,如:(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 每相邻的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看数位表说一说数的组成: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100个十万是一千万;一亿里有100个百万。

要多练一练、说一说,尤其说不是相邻的数位的数的组成。

4、举例说一说大数的组成。

如: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和861个一组成的。

(注意:个数用小写数字,单位用大写)5、读大数时,遇到“读作”要写成大写的。

0的读法要特别注意,每级末尾0不读,每级开头与中间,不管有几个都读一个零。

具体步骤分三步:先分级;再从高级读起,读完亿级,要加“亿”字,读完万级要加“万”字;最后读一遍对照检查。

6、写大数时,要牢记两个数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写数步骤分三步:先看分几级;再对应数位分级写;最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比大小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比大小,先分级,数位多的数就大。

数位相同从左比,数字大的数就大。

数字相同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

8、用一些数字排列最大的数或最小的数:做题诀窍:(1)排列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时,遵循的规律是:没有0时,最大的数直接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小的数直接从小到大排就行了。

如果有0时,最大的数不受影响,0肯定是最小的数,排在最后一位;但是排列最小的数时,就要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那么我们只需把除0以外的数字中最小的数放在最高位,紧接着排0,后面的数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能得出最小的数了。

(2)如果遇到条件中有读几个0的要求,那就需要在遵循大规律的前提下,适当调整0的位置,达到题目中的读零要求。

9、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时,按照儿歌步骤做题:找准数位很重要,关键还看下一位,四舍五入要分清,不满5时就舍去,满了5后就进上。

最后别忘加单位。

注意“=”和“≈”的区别,如:7580000=758万7584300≈758万900000000=9亿874900000≈9亿10、近似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如:一个五位数,四舍五入之后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做题诀窍:最大的数要考虑“四舍”的情况,最小的数则要考虑“五入”的情况。

一个数四舍五入后是5万,那么这个数就有两种情况:一是“四舍”后是5万,二是“五入”后是5万。

先想“四舍”的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5,个级千位上的数要保证“四舍”,最大只能是4,那后面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应该是最大的一位数9,想到这,你的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大的数:54999。

再想“五入”的情况(必须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出来):万级上肯定是4,个级千位上的数要保证“五入”,最小只能是5,那后面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应该是最小的一位数0,想到这,你的草稿本上应该出现了这个最小的数:45000。

(二)自然数的相关知识:1、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牢牢记住0不能作除数。

如:5÷0不能得到商,因为没有一个数同0相乘是得5的;再如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所以,0做除数无意义。

(三)乘法中积变化的规律和除法中商变化的规律:积变化的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积和因数的变化是一致的】商变化的规律:1、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同时乘或除以几。

【商和被除数的变化是一致的】2、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商和除数的变化是相反的】(四)乘法中积不变的规律和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积不变的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几倍,积不变。

【两个因数的变化是相反的,积不变】商不变的规律:两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是一致的,商不变】(五)判断除法中的商是几位数:先要明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有两种情况:一是前两位够除(即前两位>除数),商的最高位就在十位上,这时的商就是两位数;二是前两位不够除(即前两位<除数),那就需要用前三位去除以除数,商的最高位就在个位上,这时的商就是一位数。

(六)根据余数的大小求被除数:做题诀窍: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根据余数不同,被除数会有两种情况:一是最大的,二是最小的。

余数中最小的数就是1,当余数是1时,被除数最小。

当余数是最大的数时(即比除数少1的数),被除数也是最大的。

再根据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求出被除数。

同学们一定要分清这两种情况,再遇到这类题时,要好好审题,看看是求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七)口算、估算和笔算:1、口算做题诀窍:牢记确保口算全对的方法:做口算题时,一定要看清楚数和符号后再算,能口算的直接口算,要特别注意乘法和除法中末尾带0的情况;口算有困难的一定在草稿本上笔算一下,再把结果填到试卷中。

2、估算做题诀窍:估算题中,乘法的估算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

除法的估算则要考虑能不能整除的问题。

先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如果不能整除,就需要上下浮动一下,找出最接近的能整除的数就行了。

关于乘法的估算在对没有情境的算式要严格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估算。

但对有具体情境的估算应考虑实际问题。

如,一把椅子49元,买104把应准备多少钱?错误:49×104 正确:49×104 这道题必须大估≈50×100≈50×110=5000(元)=5500(元)答:应准备5500元。

3、笔算做题诀窍:笔算题中,做完每一个题都要按照“三步检查法”检查每一步,才能确保准确无误。

此外审题时要注意题中是否有需要验算的题目,千万别漏下。

【三步检查法】:第一步——看数有没有抄错;第二步——检查计算过程有没有错误,有验算的是否验算了;第三步——检查横式得数写的对不对。

二、空间与图形:(一)直线、射线和线段:【如图】(二)角的定义与相关知识: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如图】2、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5、角的种类: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从小到大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从大到小排: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6、周角、平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7、角的画法:操作时根据儿歌步骤进行。

8、两个锐角的和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两个较小锐角的和还是锐角,如20°+ 20°=40°;第二种:两个锐角的和如果是90°,那就是直角,如30°+ 60°=90°、45°+ 45°=90°;第三种:两个较大锐角的和是钝角,如60°+ 60°=120°。

【如图】9、三角尺上的角:三角尺中有四种度数的角:30°、45°、60°和90°,用一副三角尺能画出十二种不同度数的角。

【如图】(三)平行与垂直:1、定义:【如图】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3、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是平行且相等的。

【如图】4、画垂线和平行线的窍门和方法:画垂线时,先要审清题意,看看过不过点,如果是画已知直线的垂线都是过点的;一般遇到实际情况像修路、修水渠等,都是不过点的;要区分清楚。

然后再按照儿歌步骤操作:边对线、边对点,直角符号别漏下。

【如图】画平行线时,先要审清题意,看看是画谁的平行线,然后再按照儿歌步骤操作:边对线(画谁的平行线就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对准这条线)、直尺上,三角尺、要平移,平行线、画出来。

【如图】5、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没有点的限制,如下图随意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答案是:无数条。

【如图】第二种:有点的限制,如下图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答案是:只能画1条。

【如图】6、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没有点的限制,如下图随意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答案是:无数条。

【如图】第二种——有点的限制,如下图过直线外一点或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答案是:只能画1条。

【如图】(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如图】3、普通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有4个直角。

要求能按要求准确的画出以上图形4、高的定义与相关知识: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垂线段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中从上底到下底引的垂线叫做梯形的高。

【如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如图】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不同长度的高,梯形只有一种不同长度的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