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条件: 国有企业的转制带来的贫富分化、道德
失范以及下层民众的生存困境。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现实主义性质: 一、社会性和现实性的题材 二、关注底层的平民情怀 三、对社会现实病态的暴露和批判 四、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冲突
思想缺陷:
一、忽略深层次的体制层面的反思,停 留在道德层面的批判上,讴歌所谓“公民 意识”,歌颂个体为集体作出的牺牲并认 可其合理性,提倡“分享艰难”,虚构了 一个集体主义的乌托邦。
代表人物及作品:
刘震云《新兵连》、《官人》、《官场》、 《单位》、《一地鸡毛》、《故乡相处流 传》、《故乡天下黄花》等等
池莉《不谈爱情》、《烦恼人生》、《水 与火的缠绵》、《冷也好热也好或者就好》 等
方方《出门寻死》、《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等
新写实小说的现实主义性质
一、平庸化的日常生活体验
长篇 老舍《骆驼祥子》茅盾《子夜》
短篇 茅盾《春蚕》、《秋收》、《残冬》、 《林家铺子》 叶紫《丰收》 叶圣陶《多收了 三五斗》夏衍《包身工》 吴组缃《樊家铺》、 《官官的补品》 张天翼《包氏父子》等等
戏剧 曹禺《日出》
1、暴露雇佣劳动者的悲惨世界 城市贫民、产业工人、乡下的半雇佣者
都过着极为凄惨的生活
二、平凡的小市民形象的塑造
自从封建社会消亡之后,中国便不再有贵族。贵族 是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光是精神
的或者光是物质都不是真正的贵族。所以,‘印家厚’
是小市民,知识分子‘庄建非’也是小市民,我也是小
市民。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家全都是普通劳
动者。我自称为小市民,丝毫没自嘲的意思,更没有自
2、再现民族资本家的奋斗挣扎 3、描写农民、商贩的破产厄运 4、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5、揭露金钱关系泯灭人性
一、孤岛时期
后期现实主义文学仅在上海的“孤岛”兴起和 发展,这与其独特的历史条件不可分割:只有在这 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现代性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而且,作家需要平台,抗战初期受战事影响,上海 多数刊物被迫停刊,现实主义文学一度沉寂,随着 孤岛局势的稳定,文坛刊物逐渐复苏重办,数量高 踞全国榜首,且大量刊登旨在反映社会境况、批判 现代性弊端的现实主义作品。
二、沦陷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鼎盛
相对于孤岛时期,这一时期抗战文学发展 受阻,而现实主义文学却因远离政治题材而获 得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特点一:小说成为主角,在艺术上取得长足进 步:人物塑造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为曲折和 完整,批判矛头也从表层社会现象指向深层人 性。
特点二:拥有较固定的期刊阵营。
二、政治理想主义的影响:人物形象的 理想化、类型化。
打工文学:
讲述底层打工族的苦难、卑微、疼痛、悲凉、 耻辱、叹息、绝望、愤怒,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 批判精神。
缺陷: 1、却反个体自我的人性反思,多表达群体化的愤
怒。 2、极端地呈现城乡的二元对立,给文学注入了仇
恨的精神毒素。 3、叙事情节、意象传达的模式化,城市的妖魔化。
五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浪漫主义,它所 描写的现实生活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它对生活中 的人起着毒化,让人更虚伪,不能真实地活着。
我们拥有世界,但这个世界就是复杂得千言万 语都说不清的身边琐事。它成了我判断世界的标 准,也成了我们赖以生存和进行生存证明的标 志。 ——刘震云
(生活)并没有因为我把它编成什么样子它就 真的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生活不是文学名著里的 那种生活。——池莉
特点:
报告文学和现实剧数量较多,小说相对而言数量较 少,多采用写实笔法记录社会生活。
主题: 1、揭露城市繁华背后的罪恶。 2、严厉批判金融界和投机界的疯狂敛财行为。 3、全面揭示工人阶层受剥削、受压榨的命运。 4、真实展现市民阶层的艰难生存境况。
缺陷:过度追求真实性和社会效果而忽略了艺 术性、审美性,数量多但质量欠佳。
1、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批判:黑暗腐朽的大 学、社会
2、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不学无术,道德 伪善,贪婪无度,虚荣懒散
3、揭示婚恋和人生困境
解构爱情婚姻,揭示物质对爱情的污染以及社 会习俗对婚姻的钳制
展示人生困境:人格缺陷的普遍性,人与人之 间的隔膜
三、抗战胜利后,现实主义作家集体淡出
原因:
不难理解,新写实主义小说为什么很少提供一个变幻 紧张的情节。事实上,这批人物仅能存活于没有情节的日 子之中。他们的性格缺少强烈的自主精神,这种性格很难 拥有构成情节的“性格发展史”;他们仅仅游荡于重大事 件的边缘而无法进入核心。与此相应,新写实主义小说更 多地揭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现状:琐碎的,凡俗的,安份 守己的;人们看不到激情、骚动或者惊世骇俗之举。他们 正视世俗,屈从于自己的位置,满足碌碌的人生方式。即 使出现种种不合时宜的冲动,他们最终仍然能在世俗观念 的规范之下“成熟”起来。
贬的意思。今天这个‘小市民’不是从前概念中的‘市
井小民’之流,而是普通一市民,就像我许多小说中的
人物一样。
——池莉
生活是严峻的,那严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 上刀山下火海并不严峻。严峻是那个日复一日、年复一
年的日常生活琐事。 ——刘震云
新写实主义作家不再企图展示种种强大的个性。这意味了 什么?可以看到,作家已经有意无意地察觉到一个重要现 象:丧失个性。个性乃是人们抗拒平庸的堡垒。人们以独 具一格的精神方式与行为方式抵制流俗与时尚。个性使个 人葆有一个完整的空间,它不仅划出了阻止平庸的边界, 同时还可能是反击平庸的利刃。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人物已经无法在世俗的消蚀之下保持个性;平庸长驱直入, 全面征服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批评家已经发现,新写实主 义小说的人物消失了心理空间。这些人物拒绝思想,他们 不愿在好奇的驱使之下探究世界,他们更习惯于随遇而安, 知足常乐。他们从来不想制造这个世界,而仅仅寄生于这 个世界。他们只是默默地为日常的生计而张罗,内心不再 隐藏一个风光绮丽的绿洲。这时,生存这个概念已经没有 任何深奥的哲学内涵,生存也就是存活--想方设法地活 着。
八九十年代现实主义的回归
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在建国后中断,80年 代后期,启蒙主义文学退潮后,各种反思 现代性的文学思潮产生,其中就包括了现 实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与启蒙主义不 同,不是争取现代性,而是批判现代性, 将锋芒指向市场经济以及它带来的生活方 式。
新写实小说
历史条件: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种种因 素的发酵,人们从激烈的政治生活中回归散文化 的私人生活,苍白而实在的日常生活展现在人们 面前。特别是80年代末政治形势的变化,使得许 多人对启蒙理想失望,无奈地返回世俗生活世界。 加之市场经济还没有全面启动,发财的欲望还没 有大规模地被激发。知识分子似乎走到一个没有 光亮的前途。一些知识分子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 氛围的变化,他们面对日常生活的平庸,表达了 绝望、无奈和认定等复杂情绪,体现在文学思潮 上,就形成了新写实小说。
特点三:形成了较成熟的作家队伍。人数增加: 张爱玲、钱钟书、丁谛、束纫秋、尧洛川、王 韦等;作家的艺术技巧也日趋完善。
Leabharlann Baidu爱玲创作的思想倾向:
1、展示人性异化带来的苍凉。 2、批判金钱枷锁中的人生。 3、欲望与人性恶的揭露。 4、宣示人间无爱,母爱、父爱、亲情、爱情
全被异化。
钱钟书创作的思想倾向:
1、城市现代化进程受阻,现实主义文学失去了 批判对象和存在的土壤。
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国民党恶性经济 政策的掠夺导致了国民经济的濒临崩溃。
2、革命古典主义重新占据主导地位,挤压了现 实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
3、原有期刊因政治的不清白被迫从文坛撤离, 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作家们也因此失去了工作和 创作热情,队伍渐渐瓦解,或搁笔或转型。
————南帆
“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
90年代中期,一批以揭示改革中的经济问题为 核心的社会矛盾为目标的文学作品发表,被称为 “现实主义冲击波”。包括刘醒龙《分享艰难》 《路上有雪》谈歌《大厂》关仁山《破产》《大 雪无乡》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等 等。和改革文学不同,这种文学形态不是鼓吹和 讴歌改革,而是对现实发展陷入了困惑、迷茫, 他们不再描写改革和保守的斗争,而是对改革进 行反思,对社会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
对待现实主义的两种立场: 1、植根于特定历史阶段、旨在进行现代 性批判的现实主义; 2、作为一种超历史的艺术手法、艺术风 格或艺术类型的现实主义。
启蒙的写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以及“两结合”
社会条件:
一、民族工商业的短暂春天与现代都市的畸 形繁荣
二、传统农村经济的衰落
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相 当薄弱的,作品屈指可数。而且,现实主义思 潮中夹杂着反帝反封建的多重主题。主要有:
新写实主义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关注小人物的传 统,但放弃了后者会与小人物病态灵魂的审视和 严格的社会批判,从而让现实原则成了最高法则。 作家们不再追求崇高的目标,不再展现史诗般的 社会内容,英雄典型也从他们的笔下淡去。芸芸 众生屈从与卑微的生存状态、麻木的精神状态, 还原了世俗生活的原生态。
这种客观的展示和认同并不意味着放弃了文学的 批判立场,在“零度写作”的不动声色下,隐含 对人生的失望和对有意义生活的渴望。